資源簡介 “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教學設計一、設計理念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為指導,探索如何將活動型課程與議題式教學有效結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趣味性。本課圍繞“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抗疫合力”這—總議題,設計序列化3個分議題,并開展相關活動,引發學生思考、探究,努力讓學科知識、核心素養刻進學生心里,而不是灌進學生大腦。二、教學目標從全民抗疫的感人事跡中,感悟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從抗疫取得的重大勝利中,感受中華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強對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教學難點:愛國主義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四、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學生自主學習,同座協作學習,小組合作探究。五、教學過程第一部分創境激趣熱點導入[課前]播放全民戰疫的歌曲視頻[導課]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襲武漢、席卷全國,一場防控疫情的人民戰爭轟然打響。這場疫情,讓我們看到了病毒的殘酷,也看到了一種精神的熠熠生輝。有那么一群人,他們用勇氣和智慧,在死神和我們之間筑起一道肉墻,他們保衛著神州大地。今天我們就來透過這場疫情,來學習永恒的民族精神。展示框題總議題: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抗疫合力。[展示材料]視頻:致敬平凡英雄[設問]1、哪些抗疫人物讓你印象深刻?說說你的理由。[追問]從他們的身上,我們能看到哪些閃光的品質?[教師總結]大家對精神品質的提煉非常準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的人,從歷史上的仁人志士到今天的抗疫戰士,這些寶貴的精神品質一脈相承,早已融入到我們的血脈和基因當中,可見:[展示理論]含義: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優秀文化的結晶。和中華文化的關系: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民族文化是根,民族精神是魂。沒有了民族精神,中華文化就失去了靈魂和脊梁.第二部分議題引領合作探究分議題一:抗疫,踐行民族精神[過渡]習主席在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對民族精神給出了權威的定位和最新的闡釋,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下[播放視頻]習主席關于民族精神內涵的解釋[設問]習主席提到了中華民族精神包括四個主要的方面,分別是……那么在這場疫情中,這四個偉大精神是如何體現的呢?我們來看一組材料。[展示材料]4幅圖片和文字資料:問題1、中華民族精神在抗疫過程中是怎么體現的?要求:分4小組討論,每一組闡釋一種精神的體現。[教師總結]展示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思維導圖。分議題二:精神,支撐全民抗疫[過渡]多難興邦,民族精神總是在關鍵時刻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請大家觀看視頻,同時請思考:民族精神在全民抗疫中發揮了什么作用?[播放視頻](抗疫33天)[展示問題]1、民族精神在全民抗疫中發揮了什么作用?要求:分小組討論[教師總結]最強大的超能力,就是我們共同的名字,中國人。因為有共同的文化基因,我們血脈相連,所以守望相助,這種精神像紐帶一樣把我們緊緊聯系在一起。使得疫情發生后各地團結一心援助武漢,共克時艱,共渡難關。[圖片展示]①維系中華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凝聚作用)面對疫情,國難,英雄們選擇挺身而出,逆流而上,埋頭苦干,拼命硬干,揮散恐懼,帶來安慰,人們得到了支持,人們看到了希望,正是這些中國的脊梁,為祖國撐起一片天。[圖片展示]②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支撐作用)。因為有希望和夢想,我們的人民奮不顧身,和病毒展開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取得重大勝利,同時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復工復產,恢復經濟的發展,民族精神像一針強心針,激勵著我們推動祖國走向更強。[圖片展示]③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作用)[總結過渡]: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銳氣不減,千錘百煉而斗志更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族精神歷久彌新,永不泯滅。而貫穿民族精神始終的,或者說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都體現著的一個共同主題是什么?分議題三:愛國,我們這樣行動。教師提煉: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詩人艾青曾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正是因為我們愛家愛國,才會同心同向同德,團結起來,去創造去奮斗,去為了共同夢想打拼。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從古至今,有哪些令你動容的愛國故事?下面我們請小組代表上來給大家講述中國故事:[展示設問]1、從古至今,我國有哪些讓你感動的愛國故事?要求:分小組展示,1組:古代愛國事跡(1840以前),2組:近代愛國故事(1840-1919-1949),3組:當代和現代愛國事跡(1949-1978-以后)4組:港獨事件中的中國青年網絡愛國[啟發]教師引導:從不同時代的愛國事跡中可以看出來,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和文化背景下產生的愛國主義,具有不同的表現。這說明了我們的愛國主義有什么特點?同時從最后一個愛國事件中可以看出來,祖國的命運和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展示理論]愛國主義特點愛國主義的主題[教師總結]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孫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過渡]:那么今天的我們應該如何愛國?第三部分體驗踐行學以致用[問題展示]:今天的我們應該如何愛國?分小組討論,老師給予小組提示。提示:(愛國在當下,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愛國,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它更是一種情懷和擔當,需要我們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愛國,需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愛國,需要文明和理性……)[知識小結]以上是今天學習的內容,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第四部分課下作業[過渡]就在我們全民抗疫的攻堅戰期間,有一種不和諧的聲音出現,我們的醫生在前線抗疫,“港獨”卻在后方抗議,港獨分子的一些行為和活動,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損害法治,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今天的課后作業就請同學們結合本課所學內容,提出兩條倡議。[展示作業]對話香港:請你在《致香港青年的一封信》中提出兩條倡議。[教師總結]危難檢驗身手,大考淬礪精神。在中華民族深邃悠遠的文明星空中,這場戰疫展現的磅礴力量、凝鑄的偉大精神,必將清輝閃耀,激勵前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