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二節彈力第七章力用手對橡皮筋(彈簧、氣球)、橡皮泥等施加力的作用后,觀察物體有什么變化?生活經驗重現松手后,物體的形狀變化又有什么不同嗎?引入新課橡皮泥1.彈性: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2.塑性:形變后不能自動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這種形變稱彈性形變這種形變稱塑性形變彈簧施加外力產生形變停止用力形變消失原狀施加外力產生形變停止用力形變保留原狀新課講授彈性形變塑性形變一這些都是人們利用物體的彈性的事例,當物體發生彈性形變后會產生力,我們把這種力叫做彈力。彈力球新課講授蹦蹦床撐桿跳分析2、小球的運動方向?說明了什么?3、試分析歸納彈力。1、小球的運動狀態改變了嗎,說明了什么?思考:VF新課講授彈力二形變恢復彈力1、定義:2、產生條件:a、物體間接觸b、發生彈性形變(或需有擠壓)當物體受外力時發生彈性形變后,由于要恢復原狀而對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彈力的方向與形變的方向相反!!3、彈力方向:4、彈力大小:形變程度材粗5、自主活動:理解彈力手臉等新課講授彈力二例:如圖跳水運動員向上跳,為什么要向下壓跳板?跳水運動員向下壓跳板時,跳板受壓后變彎,發生形變/彈性,發生形變的跳板對運動員有向上的推力/彈力,使運動員跳得更高。新課講授拉力、壓力、支持力;比賽找力效果力:性質力:彈力:拉力、壓力、支持力、推力等。新課講授ABc地墻地找出兩圖中的彈力要求說明:1、施力及受力物體;2、彈力的方向。新課講授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彈簧(橡皮筋),分析拉力大小與彈簧(橡皮筋)伸長變化定性的關系。結論:新課講授外力越大,彈簧(橡皮筋)伸長量就越長反。活動1:探究物體形變大小與外力大小定性的關系N新課講授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大小成正比。結論:活動2:探究彈簧伸長量與外力大小定量的關系Lx=1CMx=2CMF=2NF=4Nx=3CMF=6N這根彈簧的伸長量4cm時,拉力是多少牛?這根彈簧受5N拉力,伸長量為多少厘米?新課講授活動3:自制彈簧測力計溫馨提示:彈簧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使用彈簧時不能超過這個彈性限度,否則彈簧損壞,不能恢復。(1)作用:(2)工作原理:測量力的大小。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大小成正比。新課講授彈簧測力計三活動1:觀察彈簧測力計活動要求:1、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結構2、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3、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零刻度線新課講授彈簧測力計的結構新課講授1、結構新課講授量程:0~5N分度值:0.2N量程:0~2.5N分度值:0.05N量程:0~10N分度值:0.2N2、量程分度值新課講授右側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分度值:;測量值:。0~5N0.2N1.4N做一做新課講授(3)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新課講授(3)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a.觀察彈簧測力計的“0”刻線(校零)、量程和分度值b.來回拉動幾下彈簧,避免卡殼。②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受力方向沿軸線方向③觀察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垂直(正視)新課講授拉力方向與彈簧軸線不在一直線上指針未調零就使用ABC評價操作彈簧測力計倒拉新課講授了解量程明確分度值校零測量讀數待測力的大小在量程之內指針與零刻度線對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所測力的方向與彈簧軸線方向在一條直線上,彈簧不靠在刻度盤上視線與刻度盤垂直記錄時寫上單位(3)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新課講授1、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不必要的是()A.彈簧測力計豎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傾斜B.使用前指針要“校零”C.使用過程中,彈簧、指針不得與外殼有摩擦D.拉力不得超過彈簧測力計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A隨堂練習2.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同學用同一個彈簧拉力器來比試臂力,結果兩個人都能把手臂撐直,誰用的拉力大?本題考查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所以同一個彈簧拉力器,哪一個同學使彈簧的伸長量長,哪個同學所用的拉力就大。答:甲同學(或手臂長的同學)隨堂練習完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使用及誤差分析.mp4 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_1080.mp4 第7章第2節 彈力.pptx 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