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2屆高三第三次月考 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2屆高三第三次月考 全科

資源簡介

淮北一中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試卷
命題人:葛磊 審核人:陶鵬程、李曉菲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讀太陽直射點在地表的年運動軌跡圖.回答1-2題:
1.春分日(3月21日)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2.當太陽直射點在a位置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地正值夏季
B.b地晝短夜長
C.c地正午太陽高度為一年中最小值
D.d地出現極晝現象
右下圖是甲.乙兩地一天中太陽高度變化圖,回答3-4題。
3.下列關于甲乙兩地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關于地心對稱
B.關于地軸對稱
C.關于赤道對稱
D.關于極點對稱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地的經度是120°W
B.甲乙兩地位于同一個半球
C.當甲地日落時正是乙地日出時
D.一年中任何一天甲乙兩地晝長之和都是24小時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進入預定軌道之后,我國將發射神舟八號飛船與之交會對接。假設飛船高空飛行時,軌道傾度(軌道平面與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約42°,飛行高度約343千米,飛船運行周期約90分鐘,圖中“飛船軌道面”是飛船在地面的投影,結合右圖,回答5—6題。(地球半徑為6370km)
5.飛船在軌道上飛行平均線速度和角速度分別約為
A.1670千米/秒、15°/小時
B.7.81千米/秒、240°/小時
C.5.41千米/秒、240°/小時
D.0.40千米/秒、15°/小時
6.圖中甲點為飛船第一次到達最南時的坐標,飛船第二次到達最南時,其坐標大約是
A.42°N,90°E B.42°S,67.5°W
C.23.5°S,112.5°W D.42°S,112.5°W
讀圖,回答7-8題。
7.關于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箭頭正確表示了潛水的流向
B.圖中P點潛水的埋藏深度為10米
C.圖中Q點的潛水位為20米
D.圖示地區地形主要為山脊和山谷
8.要獲得充足的地下水資源,圖示地區
打井的最佳地點為( )
A.①  B.②   C.③  D.④
讀某理想大陸部分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回答9—10題。
9.假若黃赤交角變為0°時,圖下列地區的氣候類型可能不再存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M為一島嶼,1月份島嶼的西部地區
A.月平均氣溫大于0℃,降水量較多
B.月平均氣溫大于0℃,降水量較小
C.月平均氣溫小于0℃,降水量較多
D.月平均氣溫小于0℃,降水量較小
讀華北平原某地蒸發與降水差值(即多年平均蒸發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曲線和表層土壤含鹽量季節變化曲線圖,回答11-12題。
11.關于圖中兩條曲線的正確描述是
A.A曲線是表層土壤含鹽量季節變化曲線
B.蒸發與降水差值越大,土壤含鹽量越高
C.兩條曲線呈負相關
D.表層土壤含鹽量一般在冬季達到最高值
12.華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七、八月,即通常 所說的“七下八上”,原因是
A.與鋒面雨有關 B.與地形雨有關
C.與臺風雨有關 D.與對流雨有關
讀“我國某地區一古城遺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圖”,據此回答13-14題。
13.該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①滑坡、泥石流頻發 ②過度使用水資源 ③人口增長過快 ④火山噴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根據河流沉積物的變化,推測歷史上古城附近地區環境最好、水草最豐美的時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讀某地區地質剖面示意圖,完成15-16題。
15.圖中地質現象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  )
A.褶皺、巖漿噴出、沉積、巖漿侵入、斷裂
B.斷裂、褶皺、巖漿噴出、沉積、巖漿侵入
C.巖漿噴出、褶皺、沉積、巖漿侵入、斷裂
D.褶皺、巖漿侵入、巖漿噴出、沉積、斷裂
16.①②③④所示地質現象與成因對應正確的是 (  )
A.①—泥沙沉積      B.②—巖層斷裂
C.③—侵蝕作用 D.④—水平擠壓
右圖為“世界上某種氣候類型的局部分布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17—20題。
17.該種氣候的分布地區中,①地區的最高緯度分布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海陸分布 B.緯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18.②地區最熱月均溫約為24~28℃,③地區西海岸最熱月約為16~21℃,產生這種氣溫差別的最主要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洋流 D.地形
19.該種氣候條件下的農作物一般具有
A.耐低溫干燥的特點 B.耐高溫干燥的特點
C.喜高溫多雨的特點 D.喜陰喜濕的特點
20.不適宜在這種氣候生長的果樹是
A.葡萄 B.無花果 C.柑橘 D.蘋果
右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半球圖,箭頭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讀圖,回答21-22題。
a、b、c、d、e表示洋流中,既屬于補償流,又屬于寒流
的是 (  )
e和d   B.c和d   C.a和e   D.b和c
2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M點到N點的方向與F點到E點的方向正好相反
B.M點到N點的方向與F點到E點的方向相同
C.從F點到E點的方向是先西北后東南
D.從M點到N點始終沿西北方向
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通過水循環、大氣循環、生物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的整體。讀下圖回答23-24題。
23.若此圖為海陸間水循環側視圖,則 ( )
A.a為海洋,b為陸地
B.環節③為人類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資源
C.環節②表示植物蒸騰和陸地水蒸發
D.環節①④均能造成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
24.若此圖表示的是某大洋環流示意圖,且c、d兩地全年晝夜等長,則 ( )
A.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漁場分布
B.①洋流為西風漂流,性質屬于寒流
C.④洋流勢力強大,沿岸地區形成面積廣大的溫帶落葉闊葉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緯海區的大洋環流
下圖中甲、乙、丙、丁代表巖石類型,箭頭①~⑦表示地質作用,讀圖回答25-27題。
25.圖示巖石中,屬于花崗巖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6.圖中序號與其代表的地質作用組合,正確的是 (  )
A.②——外力作用     B.③——固結成巖作用
C.④——地殼下沉 D.⑤——高溫熔化
27.關于巖石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甲類巖石具有明顯的氣孔構造B.乙類巖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類巖石具有層理結構 D.丁類巖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巖
讀以下“四個不同地點的氣候資料圖”,完成28-29題。
28.②地典型植被是 (  )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C.溫帶落葉闊葉林 D.亞寒帶針葉林
29.以下能體現自然帶從沿海向內地地域分異的是 (  )
A.從①地到③地 B.從②地到③地
C.從①地到②地 D.從②地到④地
右圖是北半球某平原地區某時500 hPa等壓面的高度分布圖(單位:m)。讀圖回答:
30.此時,A、B兩地近地面的天氣特征和C地的近地面
風向分別是(  )
A.晴朗 陰雨 東南風 B.陰雨 晴朗 西北風
C.晴朗 陰雨 西北風 D.陰雨 晴朗 東南風
淮北一中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試卷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綜合分析題(共40分)
31.圖13為中國某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15分)
(1)分析圖中等積溫線資料,簡述該地區積溫的大致分布規律和影響因素。(4分)
(2)圖中A是 (地形區)。簡述其形成原因。(4分)
(3)黃河從甲到乙河段水文特征中最大的變化是什么?為什么?(4分)
(4)近年來,圖中大部分地區沙塵暴天氣明顯增多,簡述產生該現象的地表環境特征。(3分)
32.圖為印度洋局部地區洋流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
(1)A洋流的成因是 ;虛線表示的洋流B對沿岸地理環境的影響是 。北半球此時為 (季節)(3分)
(2)比較①②兩地的氣候特征的異同,并分析原因。(5分)
(3)描述圖示海域交通位置的重要性。(3分)
33.下圖分別是我國華北某地地形圖和氣溫降水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P地的氣候類型為 ,氣候特征為 。(4分)
(2)P地某日的降水類型可能為(單選題)(2分)
A.對流雨+臺風雨 B.鋒面雨+地形雨
C.對流雨+鋒面雨 D.地形雨+對流雨
(3)若此次降水為上述類型,請敘述其成因。(6分)
(4)此次降水對P地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現為(單選題)(2分)
A.侵蝕、堆積作用 B.風化作用
C.堆積作用 D.侵蝕、搬運作用
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答題卡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綜合分析題(共40分)
31(1)
(4分)
(2)
(4分)
(3)
(4分)
(4)
(3分)
32(1) (3分)
(2)
(5分)
(3)
(3分)
33(1) (4分)
(2) (2分)
(3)
(6分)
(4) (2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B D A B B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B A D A C B D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B A B A A B A C
二、綜合題(共40分)
31.(15分)
(1)自東南向西北遞減,山地高原積溫低,山谷平原積溫高。緯度、地形。(4分)
(2)渭河平原,先斷裂下陷形成地塹,后流水沉積形成沖積平原。(4分)
(3)水量逐漸減少。少支流補給,人類引用量大,蒸發嚴重。(4分)
(4)植被稀少、土質疏松、地表干燥、(3分)
32.(11分)
(1)主要是(東南)信風吹送(1分) 降溫減濕(1分) 夏季(1分)
(2)同:都是全年高溫(1分)。因為都位于低緯度的熱帶(1分) 異:①地降水多,②地降水稀少(1分) 因為①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區,濕季時受赤道低氣壓控制,降水多(1分);②地處于熱帶沙漠氣候區,終年受信風和副熱帶高壓的影響,降水少(1分)。 (3)地處海上交通要沖(扼守北印度洋航線),向東為馬六甲海峽(1分),往西是蘇伊士運河(1分),南下為好望角航線(1分)。
33(14分)
(1)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分)
(2)B
(3)形成鋒面雨的原因:華北地區8月降水類型多為鋒面雨,此時雨帶北移至此地,東南暖濕氣流與北下冷空氣相交成鋒面,產生降水。
形成地形雨的原因:丙地地處低山山坡,暖濕空氣行進至此,沿坡上升,水汽凝結形成降水。
(4)A
太陽高度
50°
50°
海洋
海洋
東部
中部
西部


35°
40°

N
M
30°
25°

20°
10°
10°
圖8
班級: 學號: 姓名:
45
60
75
15
0


B
A
15
10
5
0
2:00
10:00
18:00
2:00
降水量/mm
600
30
100
200
300
400
500
-45
-30
0
15
-15
-氣溫/ C
降水量/mm
1
4
7
10
P地多年平均氣溫降水圖
P地該月某日降水圖
N
200 m
P
200
500
300
250
華北某地地形圖淮北一中2012屆高三第三次月考
生物試題
命題人:郭艷 審題人:桑珍雷
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共30題,每題2分,共計60分。每題只有一個最佳選項)
1.元素和化合物是細胞的物質基礎,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ATP、染色體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B.mRNA是翻譯的模板,DNA是復制和轉錄的模板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是由氨基酸組成的
D.性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與雙縮脲試劑反應都呈紫色
2.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在下列關于細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①均具有磷脂雙分子層與蛋白質構成的膜結構 ②ATP是所有細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質 ③都具有 核糖體作為蛋白質合成的“機器” ④遺傳信息均儲存在脫氧核糖核酸分子中 ⑤編碼氨基酸的密碼子基本相同 ⑥所有生物的新陳代謝都是以細胞為單位進行的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有關實驗及顯色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水浴加熱條件下,蔗糖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
B.沸水浴條件下,酒精與重鉻酸鉀發生作用呈現灰綠色
C.常溫條件下,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呈現紫色
D.常溫條件下,核糖核酸與甲基綠作用呈現綠色
4.細胞內很多化學反應都是在生物膜上進行的,下圖表示真核細胞中4種生物膜上發生的化學變化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是內質網膜 B.②是高爾基體膜 C.③是葉綠體內膜 D.④是線粒體內膜
5.下列關于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含細胞壁結構的細胞必定為植物細胞 ②含中心體的細胞必定為動物細胞
③次級精母細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體 ④生長激素和呼吸酶可來自同一個細胞
⑤能進行光能自養的生物不一定是綠色植物 ⑥人的腎小管上皮細胞中沒有胰島素基因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6.下圖甲表示酶促反應,而圖乙表示該酶促反應過程中有關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物質a的起始濃度為20mmol/L)。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如果圖甲中c和d是同一種物質,則a可能是麥芽糖,但一定不是蔗糖
B.圖乙中的曲線④表明,在特定條件下,物質a在2min內完全水解
C.如圖乙中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溫度下酶促反應,則曲線①溫度為該酶的最適溫度
D.如圖乙中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濃度下酶促反應,則曲線①酶濃度最高
7.某同學為了測定某水層的光合作用總量和呼吸量,取兩個無色透明玻璃瓶,其中一個包上黑色膠布,再包以錫箔,另一瓶不包裹,裝入等量水樣,沉入取水樣深度,24h后取出測溶氧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實驗可以測定某水層水樣的光合作用總量
B.該實驗可以測定某水層水樣的呼吸量
C.該實驗某水層水樣的光合作用總量和呼吸量都無法測定
D.該實驗必須再取一瓶水樣,測定水中原有的溶氧量才能測出水層水樣的光合作用總量
8.下列關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核生物細胞不含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有絲分裂,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無絲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D.真核生物細胞具有生物膜系統,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
9.Na+—K+泵是一種常見的ATP—驅動泵(如圖所示),是在動物細胞的能量系統中起主要作用的載體,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這種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濃度梯度將3分子的Na+泵出細胞外,將2分子的K+泵人細胞內。由此可知( )
A.該載體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進物質的運轉
B.Na+通過Na+—K+泵的跨膜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K+通過Na+—K+泵的跨膜運輸方式是協助擴散
C.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方式與Na+和K+通過Na+—K+泵跨膜運輸的方式相同
D.Na+—K+泵對維持動物細胞的滲透壓平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0.某科技活動小組將二倍體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圖所示的程序進行實驗。根據圖所示實驗,分析錯誤的是( )
A.由花粉培養到植株A,體現了植物的生殖細胞具有全能性
B.植株A一定為單倍體植株,其特點之一是高度不育
C.在植株B細胞中,每對染色體上的成對基因都是純合的
D.由花粉培養到植株B,必需在無菌條件下進行性
11.一項新研究發現,海帶的提取物——海帶多糖因抑制免疫細胞凋亡而具有抗輻射作用。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海帶多糖是一種抗體,參與人體的特異性免疫過程
B.免疫細胞的凋亡是與遺傳機制無關,而與糖類的多少有關
C.對放療的癌癥患者,可利用海帶多糖進行輔助治療
D.免疫細胞凋亡是一種病理現象,患者可服用海帶多糖進行治療
12.科學家用15N的硝酸鹽作為標記物浸泡蠶豆幼苗,追蹤蠶豆根尖細胞分裂情況,得到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連續分裂數據如下,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蠶豆根尖細胞分裂的一個細胞周期為19.3h
B.高爾基體、線粒體、葉綠體在第19.3h~第21.3h中活動旺盛
C.蠶豆根尖細胞的DNA分子結構穩定性最低的時期是第0 h~第2h
D.基因重組發生在第19.3 h~第21.3h
13.下圖表示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過程中物質變化的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能提供給綠色植物各種生命活動所需能量最多的過程是5
B.各種生物體(病毒除外)都能進行的過程是3
C.1、3和4過程產生的[H]都與氧結合產生水
D.2過程需多種酶參與,且需ATP供能
14.右圖表示葉綠體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況。根據此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在晚間用大約550 nm波長的綠光照射行道樹,目的是通過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間空氣中的氧氣濃度
②據圖可知,用白光中450 nm左右波長的光比白光更有
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強度
③在經過紙層析法分離出來的色素帶上,胡蘿卜素的印記
在最上面
④土壤中缺乏鎂時,420~470 nm波長的光的利用量顯著減少,且鎂在老葉中的含量顯著減少
⑤由550 nm波長的光轉為670 nm波長的光后,葉綠體中C3的量減少
A.②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15. 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參與ATP形成的化學元素包括C、H、O、N、P ②衣藻和黑藻細胞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葉綠體和線粒體③小麥根尖產生ATP的細胞器有線粒體、細胞質基質 ④ATP在植物、動物和微生物體內來源相同 ⑤ATP斷裂了所有高能磷酸鍵之后可作為合成脫氧核糖核苷酸的基本單位之一 ⑥人在饑餓時,細胞中ATP和ADP仍能達到動態平衡
A.2項 B.3項 C.4項 D5項.
16. 某種鐵線蓮的根莖可作中藥,有重要經濟價值。下表為不同遮光處理對其光合作用影響的結果,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適當的遮光處理,可提高其干重
B.葉綠素含量與凈光合速率呈正相關
C.葉綠素a/b可作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斷指標
D.遮光90%時,鐵線蓮能進行光合作用
17. 2008年,在重慶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體中發現了一種數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盲魚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誘導基因突變的結果
B.種群密度是限制盲魚種群增長的關鍵生態因素
C.洞內水體中溶解氧的增加將提高盲魚種群的

D.盲魚作為進化研究的材料體現生物多樣性間接使用價值
18.一個基因型為TtMm(這兩對基因可以自由組合)的卵原細胞,在沒有突變的情況下,如果它所產生的卵細胞基因組成為TM,則由該卵原細胞分裂產生的下列細胞中,基因的數目、種類表示都正確的是( )
A.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TMM,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M
B.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m,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m
C.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m,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M或tm
D.減數第一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tmm,減數第二次分裂產生的極體為TM或tm
19.下列據圖所作的推測,錯誤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基因組成如甲圖所示的兩個親本雜交產生AaBB后代的概率為1/8
B.如果乙圖表示細胞中主要元素占細胞鮮重的含量,則②表示氧元素
C.丙圖表示某家庭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系圖,如5號(女兒)患病,那么3、4號異卵雙生兄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4/9
D.從丁圖DNA復制可看出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
20.下列關于人體體液免疫中相關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抗原傳遞給T細胞,刺激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
B.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
C.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
D.記憶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快速合成分泌抗體
21.下圖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某植物生長的影響,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曲線表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P點表示最適濃度
B.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扦插枝條,生根數量一定不同
C.若P點為莖適宜的生長素濃度,則對根生長可能起抑制作用
D.若頂芽的生長素濃度為P,則靠近頂芽的側芽生長素濃度一般大于M
22.下列有關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一片森林中全部喬木為一個種群,自然條件下種群基因頻率不會改變
B.大草原不同地段物種組成存在差異,這些差異是群落水平結構的體現
C.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調查植物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樣方法
D.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一項重要功能,生物圈中的物質循環具有全球性
23.下列有關現代生物技術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導彈”是指在單克隆抗體上連接抗癌藥物
B.原生質體完全融合與細胞膜的流動性和細胞質的流動性有關
C.轉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劑基因,不可能通過花粉傳入環境中造成基因污染
D.去除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和動物細胞培養過程中去除細胞間質均可利用酶解法
24.應用基因工程技術診斷疾病的過程中必須使用基因探針才能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這里的基因探針是指( )
A.用于檢測疾病的醫療器械 B.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
C.合成β—球蛋白的DNA片段 D.合成苯丙氨酸羥化酶的DNA片段
25.在下列選項中,需要釆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是( )
①利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獲得多倍體植株②獲取大量的脫毒苗③利用基因工程培養抗棉鈴蟲的植株④單倍體育種 ⑤無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26.下列屬于PCR技術的條件的是( )
①單鏈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引物 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③脫氧核苷酸 ④核糖核苷酸
⑤DNA連接酶 ⑥DNA聚合酶 ⑦DNA限制性內切酶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④⑤⑦
27.下列關于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不同種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過程屬于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
B.原生質體仍具有再生細胞壁,連續分裂并長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C.參與雜種細胞的細胞壁形成的細胞器主要是線粒體和核糖體
D.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可克服不同種植物之間的不親和障礙
28.科學家應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將二倍體胡蘿卜韌皮部的一些細胞進行離體培養,最終發育成一株完整的新植株(見下圖)。關于這一科學事實,下列哪一項敘述是錯誤的( )
A.培育成的新植株是單倍體植株
B.這種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
C.細胞數目的增多是通過有絲分裂
D.證明了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29.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頭攜帶人白蛋白基因的轉基因牛。他們還研究出一種可大大提高基因表達水平的新方法,使轉基因動物乳汁中的藥物蛋白含量提高了30多倍,標志著我國轉基因研究向產業化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以下與此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人白蛋白基因開始轉錄時,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
B.所謂“提高基因表達水平”是指設法使牛的乳腺細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
C.人們只在轉基因牛的乳汁中才能獲取人白蛋白,是因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轉基因牛的乳腺細胞中是純合的,在其他細胞中則是雜合的
D.如果人白蛋白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可以用化學方法合成該目的基因
30.科學家將β干擾素基因進行定點突變導入大腸桿菌表達,使干擾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變成絲氨酸,結果大大提高了β—干擾素的抗病活性,并且提高了儲存穩定性。該生物技術為( )
A.基因工程 B.蛋白質工程 C.基因突變 D.細胞工程
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有5題,共計40分)
31.(6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下圖中A、B是呼吸道管壁上分布最多的兩種細胞結構示意圖,即纖毛細胞和黏液腺細胞,當灰塵、病菌等異物進入時,呼吸道可將包裹異物的黏液推向喉的方向,通過咳嗽將痰排出體外。觀察圖中細胞結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 (填字母)是黏液腺細胞,其細胞器中, 特別發達,該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黏液粘住灰塵、細菌,濕潤氣管。
(2)纖毛細胞在結構和功能上最顯著的特點是 (2分)。
(3)與所有上皮細胞一樣,呼吸道上皮細胞也不斷衰老、脫落,并被底部向上推進的新細胞所代替,圖中C、D細胞位于A、B的底部且無突出特征,它們均屬于未分化的細胞,其中 (填字母)細胞可能分化為纖毛細胞,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
32.(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下圖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閉大棚內一晝夜CO2濃度的變化,圖乙為棚內植物各時吸收CO2的速率,假若一晝夜6時日出,18時日落。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細胞內與大棚內CO2濃度變化有關的兩種細胞器是 和 。
(2)一晝夜中CO2光濃度最高和最低的時間點分別是a時和b時,此時間點的含義是 。
(3)一晝夜中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是 ;積累有機物最多的時間點是 。
(4)在植株正常生長情況下,理論上你認為圖甲中的B點有機物應 C點〈填“等于”、“大于”或“小于”)。A點時C3的含量 (填“較高”、“較低”)。
(5)若10時的氣溫與夜間相同,則棚內植物10時的光照下,1h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為 。
(6)假設一晝夜中12時光照最強,請在乙圖中補畫出12時至24時的CO2吸收速率曲線。(2分)
33.(8分,每空1分)下圖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為實驗材料培育新品種的途徑,請據圖分析回答。
(1)途徑1、4依據的遺傳學原理分別是 、 。
(2)通過途徑2、3獲得幼苗的過程都應用了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該技術依據的生物學原理是 。
(3)通過途徑2獲得新品種的方法是 ,其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 。
(4)品種A與途徑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 ,品種C的基因型是 ,該過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機理是 。
34.(8分,每空1分)下圖為高等動物神經系統局部亞顯微結構模式閣。請據圖回答:
(1)分別刺激圖中1,2,3,4四處,能引起肌肉收縮的是__________,肌肉和支配它的     合稱為效應器。
(2)刺激3處時,興奮部位膜內外電位為       。
(3)a神經元與b神經元相接觸的部位叫     。此處7所包含的化學遞質只能由[ ] 釋放,作用于[ ] 。
(4)結構6(細胞器)的生理意義是 。在正常供氧條件下,6內外CO2濃度差的特點是      。
35.(8分,每空1分)下圖1表示將人的成纖維細胞與小鼠細胞進行融合,獲得部分雜種細胞的過程(注:雜種細胞中人類的染色體會隨機丟失,各種雜種細胞保留人類染色體的種類和數量是不同的)。表1表示雜種細胞中基因的存在與人體染色體間的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表1雜種細胞中基因的存在與人體染色體間的關系
雜種細胞系
A B C D E
人體基因 1 + - - + -
2 - + - + -
3 + - - + -
人體染色體 1 - + - + -
2 + - - + -
3 - - - + +
注:“+”表示有,“-”表示無
請據圖1和表1回答問題:
(1)圖1中誘導動物細胞融合常用的誘導因素有 (至少寫出兩種),再
用特定的 培養基進行篩選,得到雜種細胞。
(2)培養雜種細胞時,根據細胞所需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嚴格配制培養基,此外經常會在培養基中加入 。培養過程細胞需置于含CO2的混合氣體的培養箱中培養,CO2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液的 。
(3)若只考慮人的成纖維細胞與鼠細胞兩兩融合形成的雜種細胞,假如每種雜種細胞只保留了人的1條染色體,從染色體組成的角度考慮,雜種細胞可能有 種。
(4)據表1推測,第2染色體上有第 基因,可進一步證明薩頓的假說 (薩頓假說的核心內容)是正確的。人體中,第1基因和第 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淮北一中2012屆高三第三次月考
生物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C B C A D D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B B B C D C D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C B D B C A D B
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有5題,共計40分)
31.(6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B 內質網、高爾基體
(2)線粒體數量多,有氧呼吸旺盛,為纖毛擺動提供能量
(3)C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2.(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葉綠體 線粒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6時至18時 b
小于 較高
6mg
33.(8分,每空1分)
(1)基因重組 基因突變 (2)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單倍體育種 100% (4)1/4 HHhhRRrr 抑制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形成
34.(8分,每空1分)
(1)1、2、3(缺一、錯一不給分)運動神經末梢
(2)內正外負
(3)突觸 8 突觸前膜 9 突觸后膜
(4)為神經元的活動提供能量 內大于外
35.(8分,每空1分)
(1)PEG、電刺激、離心振蕩、滅活的病毒 選擇 (2)動物血清 pH (3)24 (4)1、3 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2
A
B
C
D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學第三次月考數學文科試卷2011-11-1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0,1,2},N={x|x=2a,a∈M},則集合M∩N等于 ( )
A.{0} B.{0,1} C.{1,2} D.{0,2}
2、設,,,則
A. B. C. D.
3、在△ABC中,“”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4、已知等差數列中,,,則= ( )
A.-14 B. -9 C. 11 D. 16
5、若滿足約束條件,則目標函數的最大值是 ( )
A.-3 B.1.5 C.2 D.3
6、設是三條不同的直線,是三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命題不正確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不一定平行于
7、設是一個三次函數,為其導函數,右圖是函數的圖像的一部分,則的極大值與極小值分別為( )
A.與 B.與
C.與 D.與
8、設有一幾何體的三視圖如下,則該幾何體體積為( )
正視圖 側視圖 俯視圖(圓和正方形)
A. 4+ B. 4+ C. 4+ D. 4+
9、偶函數滿足=,且在時,,則關于 的方程,在上解的個數是( )
A. 1 B. 2 C. 3 D. 4
10、實數x滿足則的值為 ( )
A.6 B.6或-6 C.10 D.不確定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1、函數f(x)=的定義域是 。
12、已知數列的通項公式是,將數列中各項進行如下分組:第1組1個數(),第2 組2個數()第3組3個數(),依次類推,……,則第16組的第10個數是 。
已知定義在R上的函數滿足:①②當時,;③對于任意的實數均有。則 .
14、若函數f(x)=x2-4x-6的定義域為[0,m],值域為[-10,-6],則m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
15、下圖表示了一個由區間(0,1)到實數集R的映射過程:區間(0,1)中的實數m對應數軸上的點M,如圖1;將線段AB圍成一個圓,使兩端點A、B恰好重合,如圖2;再將這個圓放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使其圓心在y軸上,點A的坐標為(0,1),如圖3。對于圖3中直線AM與x軸交于點N(n ,0),則 m的象就是n,記作,
圖1 圖2 圖3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出所有正確命題的序號)
①;②是奇函數;③在定義域上單調遞增;
④的圖象關于點對稱;⑤的圖象關于直線對稱;
⑥的最小正周期為1;⑦的最大值為1。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 12分)
已知函數.
(Ⅰ)求函數的單調區間和最小正周期;
(Ⅱ)求函數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7、(本小題滿分12 分)
設函數,且曲線斜率最小的切線與直線
平行.
(Ⅰ) 求的值;
(Ⅱ) 求函數的單調區間.
18、(本小題滿分 12分)
已知數列中,,(其中是不為0的常數,),且,,成等比數列。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若=,求數列前n項和.
(本小題滿分 12分)
因發生意外交通事故,一輛貨車上的某種液體泄露到一魚塘中。為治理污染,根據環保部門的建議,現決定在魚塘中投放一種可與污染液體發生化學反應的藥劑。已知每投放 個單位的藥劑,它在水中釋放的濃度y(克/升)隨著時間(天)變化的函數關系式近似為,其中。若多次投放,則某
一時刻水中的藥劑濃度為每次投放的藥劑在相應時刻所釋放的濃度之和。根據經驗,當水中藥劑的濃度不低于4(克/升)時,它才能起到有效的治污的作用。
(Ⅰ)若一次投放4個單位的藥劑,則有效治污的時間可達幾天?
(Ⅱ)若因材料緊張,第一次只能投放2個單位的藥劑,6天后再投放個單位的藥劑,要使接下來的4天中能夠持續有效治污,試求的最小值(精確到0.1,參考數據:取1.4)。
20、(本小題滿分 13分)
已知以原點O為中心的橢圓,它的短軸長為,右焦點(c>0),它的長軸長為2a(a>c>0),直線與x軸相交于點A,,過點A的直線與橢圓相交于P、Q兩點.
(Ⅰ) 求橢圓的方程和離心率;
(Ⅱ) 若,求直線PQ的方程;
21、(本小題滿分14 分)
已知函數在處取得極值.
(Ⅰ) 求實數的值;
(Ⅱ) 若關于的方程, 在區間[0,2]上恰有兩個不同的實數根,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Ⅲ) 證明:對任意的正整數n,不等式都成立.
答案:
選擇題:理科:DAADDCCACC
文科:DAAADCCACA
填空題:(11) 理1008, 文[3,+∞) (12)47 (13)
(14) 理或. 文[2,4] (15)④
解答題:
增區間減區間T=最大值 最小值 —2
17、解:(1)的定義域為R所以,由條件得,解得或(舍)所以(2)因為,所以,,解得,所以當時,,當時,,所以的單調增區間是和(),減區間是(-1,3)
18、(Ⅰ) 由題意得:,從而,所以,即。所以,又因為,所以,從而:。由于得。故數列是以1為首項,2為公差的等差數列,通項公式為:(Ⅱ) 由(Ⅰ)知,,又,所以容易得到:又所以:是以2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即:所以:。有:,令……………………………………①則………………………………②①-②得:所以
18、(文科做)(Ⅰ)由已知,,則得,從而,時==n=1時,也適合上式,因而(Ⅱ) =,則=,錯位相減法,求得
19、1)因為 ,所以,①當時,由,解得,所以此時。②當時,由,解得,所以此時。綜合得,,即,若一次投放4個單位的制劑,則有效治污時間可達8天。(2) 當時, ,由題意知,對于恒成立。因為,而,所以,故當且僅當時,有最小值為,令,解得,所以的最小值為。又,所以的最小值約為1.6。
20、(Ⅰ)解:由題意,可知橢圓的方程為. 由已知得 解得,c=2, 所以橢圓的方程為,離心率. (Ⅱ)解:由(1)可得A(3,0).設直線PQ的方程為y=k(x-3).聯立方程組,得(3k2+1)x2-18k2x+27k2-6=0, 依題意△=12(2-3k2)>0,得. 設P(x1,y1),Q(x2,y2),則, ① . ② 由直線PQ的方程得為y1=k(x1-3),y2=k(x2-3),于是,y1y2=k2(x1-3) (x2-3)= k2[x1x2-3(x1+ x2)+9]. ③∵,∴x1x2+y1y2=0. ④ 由①②③④得5k2=1,從而.所以直線PQ的方程為或. (理科做)(Ⅲ)證明:∵P(x1,y1),Q(x2,y2), A(3,0),∴,.由已知得方程組,注意λ>1,解得, 因為F(2,0), M(x1,-y1),故. 而,所以.
2
1
-1
-2
4
3
2
1
-1
-2
-3
-4
O
y
X
2
2
3
1
2
2
1
2
2
A
B
0
1
M
m
A(B)
M
A
M
N
x
y
O淮北市一中2011—2012學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歷史試卷
命題:況衛華 審題人:王靜
﹙溫馨提示:本試卷共8頁,含答題卷,仔細審題,認真作答.﹚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歷史上對中國的稱謂大致可分為如下三類:
類 別 稱謂舉例
第一類 蘊含深意的歷代國號 夏、商、周、秦、漢……
第二類 延用不衰的古今名號 中華、赤縣、東土……
第三類 域外有關中國的稱謂 真丹、震旦……
下列稱謂應劃歸第二類的是
A.華夏、神州 B.唐、中國
C.九州、中華民國 D.賽里斯、支那
2.羅馬人征服了希臘人之后,建立起地跨歐、亞、非洲的大帝國。然而,古羅馬學者賀拉斯說,被征服的希臘人最終俘虜了羅馬人。賀拉斯所說的“俘虜”是指
A.商業征服 B.宗教皈依 C.財富侵蝕 D.文明同化
3.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客觀現實。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的中國和希臘政治發展的特點分別是
A.從諸侯國家走向統一 建立起民主政治
B.中央集權制度形成 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C.官僚政治趨向完備 確立三權分立機制
D.專制皇權正式確立 公民參與城邦政治
4.在我國唐代有分相權以集君權的措施;在古代希臘,亞里士多德把政府權力分為討淪、執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國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權和執行權(行政權)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權應高于執行權。古今中外這些不同的分權理論與實踐的相同點是
A.以上下權力制衡為目的 B.為后世不同程度所借鑒
C.以提高行政效率為目的 D.指出未來社會發展方向
5.一位與伯利克里同時代的人曾自豪地說:“假如你未見過雅典,你是個笨蛋;假如你見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頭蠢驢;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拋棄,你是一頭駱駝。”下列現象在這一時期才開始出現的是
A.某公民因財產富余而提高了等級   B.某官員因瀆職被陶片放逐法放逐
C.某公民被抽簽選入五百人議事會 D.某公民因參加政治活動領到津貼
6. “……六、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權的,其道路寬度,直向為八尺,轉彎處為十六尺。七、如供役地人未將道路保持在可供通行的狀態時,則有通行權者得把運貨車通過他認為適宜的地方。八、用人為的方法變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財產遭受損害時,受害人得訴諸賠償。九、樹枝越界的,應修剪至離地十五尺,使樹陰不至影響鄰地;如樹木因風吹傾斜于鄰地,鄰地所有人亦可訴諸處理;十、橡樹的果實落于鄰地時,得入鄰地拾取之。”(出自《十二銅表法》)材料表明《十二銅表法》
A.注意保護通行者的權利 B.注意保護財產所有者的利益
C.注意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D.注意規范人們的日常行為
7.“誰不知道,教會領導下的歐洲,一切學問和知識也都發達!因為誰是最淵博的哲學家、最流行的演說家、最偉大的文學家,還不是那班人說了算!”這一段話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
A.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家 B.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者
C.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時代的新教教士
8.近來,某網站就古典名著《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請網友投票選出自己最喜愛的一位。結果,豬八戒的票數逐遙領先。其主要原因在于豬八戒是
A.仁義的化身 B.智慧的化身 C.人性的化身 D.理性的化身
9.“理學注重氣節、品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以下言論符合該觀點的是
A.“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
B.“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
C.“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D.“圣人不曾高,眾人不曾低”
10.根據法國共和制確立的過程圖,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① 呈現出政局動蕩不安、政權更替頻繁和政體反復變化的特點②其焦點表現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體形式的斗爭上③從過程上看,反映出法蘭西的共和之路是艱難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④ 其確立的民主共和政體對美國的民族解放戰爭產生了重要影響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1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頒布“向各國宣戰懿旨”。6月26日,浙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與列強駐上海領事商定《東南保護約款》。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中外商民人民產業為主”。這表明
A.列強在華勢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權面臨危機
C.地方實力派成為列強代理人 D.地方勢力與朝廷分庭抗禮
12.1924年,孫中山曾說:“從前奮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沒有辦法,從此以后有了辦法,就要諸君擔負責任,拿這個辦法,去替國人發生一個新希望。”“這個辦法”的關鍵是
A.武裝奪取政權 B.聯合地方實力派
C.建立責任內閣 D.喚醒民眾進行國民革命
13.下列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重大史實。這一過程
時間 1931年11月 1934年10月 1935年10月 1937年9月
主要史實 成立于江西瑞金 撤離江西蘇區 轉移至陜甘蘇區 更名為中華民國陜甘寧邊區政府
A. 伴隨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變
B.見證了國共兩黨合作一對峙—合作的歷程
C.體現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后的曲折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國家方面的不成熟
14.“介石先生慧鑒:恩來諸同志回延安稱述先生盛德,欽佩無余。先生領導全國民族進行
空前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凡我國人無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
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禮!毛澤東謹啟。民國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據材料判斷,
這封信寫于
A.國民革命時期 B.西安事變時 C.抗日戰爭時期 D.重慶談判后
15.“朦朦朧朧張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線紅。這是什么 ——原來是北極下來的新潮,由近東卷到遠東。”這是民國七年,劉大白寫的《紅色中華》中的幾句詩,它的創作背景是
A.五四運動爆發 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
C.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 D.蘇聯建成杜會主義社會
16.1908年,劉師培在《(共產黨宣言)序》一文中指出:“欲明歐洲資本制之發達,不可不研究斯編(注:指《共產黨宣言》);復以古今社會變更均由階級之相競,則對于史學發明之功甚巨;討論史編,亦不得不奉為圭臬(注:準則)。”他在這里強調歷史研究要運用
A.文明史觀 B.全球史觀 C.現代化史觀 D.階級斗爭史觀
17.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一書中,在描繪列寧在1917年4月,坐著一列封閉的列車轉道芬蘭回到彼得格勒時,他這樣寫道:“這趟風馳電掣的封閉列車猶如一發炮彈,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猶如威力強大的彈藥,這一炮摧毀了一個帝國,一個舊世界。”茨威格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A.列寧領導的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
B.列寧領導十月革命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
C.列寧當選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對資產階級是沉重的打擊
D.以列寧為代表的蘇維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戰,符合人民意愿
18.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參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后,感慨萬端:“我踏進會場,就看見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裝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長袍的,還有位戴瓜帽的——這許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會在一個會場里一起討論問題,在我說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從側面反映出新社會的政治生活和社會變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廣泛性 ③繼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
A.屬于解決臺灣問題的綱領性文件 B.標志著我國對臺政策的重大發展
C.結束了海峽兩岸的軍事對峙狀態 D.成為反對和遏制臺獨的法律依據
20.口號,它是“供口頭呼喊的有綱領性和鼓動作用的簡短句子”。它傾注了人們的心血,凝聚了人們的希望,濃縮了人們的情緒。作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節日——國慶,自然把呼喊口號作為國民感性宣泄的重要渠道。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每年國慶的口號都會有所變化。下列國慶口號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迅速解放臺灣西藏和一切尚未解放的地方!
②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為實現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各項任務而奮斗!
③決心超額完成今年一千二百萬噸鋼的任務!
④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21.觀察下列同新中國外交政策相關的圖片,這些圖片表明
圖1 毛澤東會見斯大林 圖2 毛澤東會見尼克松 圖3 鄧小平會見戈爾巴喬夫
A.中國政府始終貫徹同美蘇和平共處的政策
B.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在戰略上都需要中國
C.外交政策要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不斷調整
D.中國政府對外始終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22.2009年2月7日美國副總統喬·拜登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為美國外交新規定調。“新政”否定了前總統布什所謂“不支持我們就是反對我們”的外交政策。拜登說:“我們將交往,我們將傾聽,我們將磋商。美國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國。”從拜登的話中我們可知美國
A.放棄了霸權主義政策 B.承認世界政治多極化的趨勢
C.放棄了領導世界的愿望 D.承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23.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稱:“全球化是客觀現實,它顯不了在這個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們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華的客艙,85%的乘客擁擠在不衛生的船艙里。很顯然,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難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達安全的港口。”這段材料無法揭示出
A.全球化時代國家之間休戚相關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難以為繼 D.全球化的潮流應該被抵制
24.下表是《紐約時報》在20世紀60年代前后部分新聞的標題,從中反映出
新聞標題 時間
外蒙古試圖趕上20世紀的發展 1959年8月3日
民間音樂在肯尼亞衰頹 1959年11月8日
埃及學生要刷牙,學校免費提供牙刷和牙膏 1960年4月22日
巴布亞人離開石器時代 1960年7月1日
牧童上了開羅的電視 1962年11月25日
電視的影響在日本擴大 1967年8月17日
西貢姑娘的服裝用超短裙代替了襖代 1969年3月31日
A.資本擴張的加速趨勢 B.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樣化趨勢
C.文明的同質化趨勢 D.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25.美國是機器標準化生產的創始國。美國歷史學家大衛·波特對此表示:“歐洲激進思想
傾向要求剝奪有產者自己的馬車和漂亮衣服,相反,美國的激進思想可能主張賦予普通人
大批量生產的復制品,這些復制品和原件幾乎沒有什么區別。”大衛·波特用“機器標準化
生產”揭示的政治理念為
A.平等 B.自由 C.民主 D.博愛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26題16分,27題15分,28題19分,共50分。)
26.(16分)中國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對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材料一:
(1)結合所學,簡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以及對社會發展的影響。(4分)
材料二:熹平(東漢靈帝年號)四年,由蔡邕等以隸書書寫《易》、《書》、《詩》、《儀禮》、《春秋》、《公羊傳》和《論語》,刻于碑石上,作為官方教材,立于太學,史稱“熹平石經”。
(2)根據材料,概括漢代教育的特點。結合所學,分析漢代教育的發展對當時的社會的作用。(6分)
材料三:
(3)宋代書院是著名學者授徒講學、培養人才的地方。江西的白鹿洞書院就是當時朱熹講學的地點。結合材料,說明白鹿洞書院在培養人才方面的特色。(2分)
材料四: 1904年,清政府學部頒行《奏定學堂章程》,規定中學堂課程、課時如下:
課程 修身 讀經講經 中國文學 外語 歷史 地理 幾何代數 植物動物 理化 圖畫 法制理財 體操 合計
課時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4)根據材料,概括清末教育出現的新變化。結合史實,分析新式教育對近代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4分)
27.(15分)歷史上,中、美、蘇、日三國關系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特征。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家園,是人類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社會和諧涉及思想,社會保障、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內容。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對日本的占領不能重蹈德國的覆轍,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區占領。我不想給俄國人以任何機會,再讓他們像在德國和奧地利那樣行動。
——《杜魯門回憶錄》第一卷
材料二:在資本輸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國資本在本國的無限制發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資本輸出,其資本輸出的增長速度比美國要快的多。它的資本也大規模地流向美國國內……日本在美國的直接投資在1960年時還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億美元,1980年時就達到了42.2億美元。中曾根內閣(1982—1987年)是戰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轉折時期,這一轉折的重要標志是中曾根提出“戰后政治總決算”的口號和日本要成為“政治大國”(或“國際國家”)的國家發展目標。
——《20世紀世界史》
(1)據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概述二戰后至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日關系的變化。(2分)分析變化的原因。(2分)
材料三:美國《新聞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文章發表著名學者法里德·扎卡里亞的文章稱,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后美國時代,我們正在經歷著現代歷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轉變;第一次是15世紀前后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二次是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開始的美國之外的世界崛起。
——2008年5月11日《大洋網·廣州日報》
(2)據材料三和所學業知識概括指出“最近二十年開始的美國之外的世界崛起”的主要表現(3分)分析決定三次重大力量轉變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材料四:1928年蘇聯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計劃的目的是使國家富強,在軍事上和工業上自給自足。工業化,特別是重工業的發展,是計劃的核心。在沒有外國貸款的情況下進行工業化。農業部門成為重要的資金來源。集體化使大規模的農莊代替了以往的小塊田地,這就使資本(機器、拖拉機等)應用于土地成為可能,這有利于提高人均產量。集體化又使上級機關更容易通過管理手段來控制集體農莊的剩余產品。
——據(美)帕爾默、科爾頓《世界近現代史》
(3)上述材料是怎樣認識農業與工業的關系的;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上述政策對蘇聯的國民經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
材料五:1844年英國議會通過一項法令,規定8至13歲的兒童每天工作6.5小時,外加3小時教育時間;13至19歲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時。1947年5月,十小時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過,6月8日“十小時法案”得到王室批準成為法令。
——《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議》
材料六:戰后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與以往不同,已經從單純的救濟發展成為公民的社會權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證。
——齊世榮、吳于主編《世界史·現代卷》
(4)依據材料五和材料六指出為了促進社會和諧,英國是怎樣保護勞動者權益的?二戰后西方社會的保障制度有何新發展?(2分)
28.(19分)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古鑒今是我們學歷史的目的之一,歷史對今天有何啟示?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啟示一: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
材料一:歷史學家們估計,在全球諸文明中,上層統治階級僅總人口的1%—2%。各國,無論在哪里,它們都侵占了整個國民收入的一半到三分之二。……顯然,文明的到來對人類的平等來說是一種倒退。……但是,就人類的整個歷史而言,重要的是人類的確取得了進步。……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呢?——在過去,文明既是詛咒又是福音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1)以雅典城邦文明為例,你認為“文明的到來對人類的平等來說是一種倒退”的說法正確嗎?說明你的理由。(3分)試以西方工業文明的興起為例論證文明既是詛咒又是福音。(4分)
啟示二:發展中的社會與受到阻滯的領先
材料二:在從約500年到1500年這一時期的大部分時間中,西方是歐亞大陸的不發達地區。我們已看到,這種不發達與中國的發達比較起來,證明是一種優勢,因為中國的發達起了使其自身的發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國人很自然地認為他們的文明優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認為外國人是野蠻人。這種態度雖然可以理解,但卻使中國人在一個巨變的時代沒有什么變化。相形之下,西歐人正因為自身比較落后,所以樂于并急于學習和適應外界。……最終結果是中世紀文明轉變為現代文明,而歐洲人則成為先驅者和受惠者。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在500年到1500年中中國發達的主要表現。(2分)據材料說明中國走向沒落的原因。(1分)
啟示三:曲折的逆境奮斗
材料三:“東亞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 飄揚五色旗,民國榮光,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公布的中華民國國歌歌詞
(3)據材料三,指出當時中國的時代精神。(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當時世界的經濟政治形勢。(4分)
(4)據材料、結合相關史實說明材料三中描繪的理想是否得以實現?說明理由。(3分)
淮北市一中2011—2012學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歷史答題卷
命題:況衛華 審題人:王靜
﹙溫馨提示:本試卷共8頁,含答題卷,仔細審題,認真作答.﹚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26題16分,27題15分,28題19分,共50分。)
26. (1)
(2)
(3)
(4)
27.(1)
(2)
(3)
(4)
28.(1)
(2)
(3)
(4)
淮北市一中2011—2012學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歷史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A B D D B C C A B D A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B C B B C B D C C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26題16分,27題15分,28題19分,共50分。)
26. (1)教育成就:興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主張;整理和修訂六經,以作為教材。(2分,回答任意兩點即可)影響:打破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奠定了中國古代教育傳統;六經奠定了古代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成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2分,回答任意兩點即可)
(2)特點:官府重視教育;官方統一思想。(2分)作用: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適應了國家統一的形勢;儒家思想成為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4分)
(3)特色:傳播理學思想;把做人與做學問統一起來。(2分)
(4)變化:西方文化知識占很大的比重(或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并存);一些課程內容傾向于經世致用。(2分)影響:新式教育有利于培養新式人才,推動了清末“新政”的開展,促進社會的近代化。(2分)
27.(15分)(1)變化:二戰后初期美國控制(獨占)日本,(或日本依附于美國):七八十年代,美日在經濟領域展開激烈競爭,日本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謀求政治大國地位。(2分)原因: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國;美國實力相對削弱。(2分)
(2)表現:歐盟成立后,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日本成為經濟大國;中國崛起,已成為世界性大國;俄羅斯走出低谷,仍在挑戰美國的支配地位。(回答任意3點即得3分)
決定因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國力。(2分)
(3)關系:重點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工業,農業為工業提供資金和原料來源。(2分)
影響:短期內使蘇聯工業特別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飛速發展,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但不利于農業的發展;從長遠看對工業的發展也不利;造成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影響了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回答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
(4)通過立法保護勞動者權益;建立完備的社會福利制度(或成為公民的社會權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證)(2分)
28.1)正確(1分)雅典城邦文明本質上是奴隸制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本質上是奴隸主階級壓迫奴隸階級的暴力工具。(2分)(言之成理可適當給分)福音:西方工業文明的興起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或推動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推動西方民主運動的發展;推動了科技的發展等。(2分答出一點即可) 詛咒:加大了貧富差距,激化階級矛盾;西方國家的殖民擴張給亞非拉國家帶來了沉重但災難,激化了民族矛盾;環境的破壞等(答出2點,給2分)
(2)主要表現:完備的政治制度;高度發展的農業經濟、繁榮的手工業、商業;先進的科技;高度發展的文化(如儒家文化)(答出任意2點給即可,2分)原因:因領先而產生盲目自大的心態。(1分)
(3)時代精神:向西方學習,建立資本主義新中國(或建設資產階級共和國)。(2分)世界經濟、政治形勢: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進入大企業時代,世界市場最終形成;(2分)政治上: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國際矛盾尖銳(或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帝國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之間矛盾尖銳)。(2分)
(4)否,(1分)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進入北洋軍閥統治的黑暗時期,中華民國名存實亡;(1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世界大亂。(1分)
共和制
君主立憲制
君主制
1789
1804
1816
1852
1791
1792
1830
1848
1875
(年份)淮北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
命題人:陳超 審題人:張超 王敏
第Ⅰ卷(共66分)
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現在世界不太平,主要是由于霸權主義和恐怖主義。世界和平就需要治療這種現代世界病。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可以作為治療的一劑良藥。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與同,差別在哪兒?“和”是不同質的東西合理配合,是多樣的統一;“同”是相同質的東西簡單重復與重合,是單調的同一。“和而不同”思想有三條原則:一是自己要有獨立思考,不能隨波逐流,更不應與壞人同流合污;二是允許別人有自主權,不能強迫別人服從自己,不能推行“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霸道主義;三是要善于與別人友好合作,善于協調關系,特別是要保護弱者,幫助弱者,使不能勞動又失去依靠的鰥、寡、孤、獨以及殘疾者都能享受人間的幸福。這一原則,是組成和睦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建立和平世界所必需的。
在人群中,既不當奴才,也不做霸主,也不是各自孤立的個人,而是組織成和諧的整體。這個整體使每個人能夠享受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這一原則適合于民族之間、宗教之間、國家之間的關系。50年前,中國政府與印度、緬甸首倡處理國際關系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貢獻。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方針成功解決了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問題,也體現了中國“和而不同”的傳統精神,為世界提供了解決類似問題的典型范例。這也是對世界和平的貢獻。人類與萬物“和而不同”,給當今世界提供了一種保護環境的合理思路和可持續發展的正確觀念。
儒家主張仁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跟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友好相處。不稱霸就是儒學的優秀傳統。明代前期,中國的航海業與造船業都是世界領先的。鄭和率船200多艘,27800多人,7次下西洋,沒有開辟一塊殖民地。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和”的精神。歐洲哥倫布比鄭和晚87年開始航海,3艘小船帶領90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歐洲人到美洲開辟了大批殖民地,是典型的掠奪式崛起。中國現在的和平崛起正是對優秀傳統的繼承,中國的和平崛起不會成為周邊國家的威脅。正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講話提出的:“堅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諧世界……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的差異不應成為各國交流的障礙,更不應成為相互對抗的理由”,這實際上也是強調“和而不同”。
1.下列對“和”與“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和”就是不同質的東西合理配合,是多樣的統一,各方面之間可以彼此不同。
B.“同”就是相同的東西簡單重復與重合,是單調的同一,各方面之間完全相同。
C.“和”就是能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系,但他對任何事物都會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不盲目附和。
D.“和”是互相補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樣,沒有自我。“和”是辯證的統一,“同” 是絕對的同一。
2.下列說法不屬于“和而不同”風行于當世的原因的一項是( )(3分)
A.現在世界不太平,“和而不同”可以用來治療霸權主義和恐怖主義的現代世界病。
B.“和而不同”的原則是組成和睦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建立和平世界所必需的。
C.“和而不同”給當今世界提供了一種保護環境的合理思路和可持續發展的正確觀念。
D.鄧小平根據“和而不同”的傳統思想提出了 “一國兩制”方針,成功解
決了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問題.
3. 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和而不同”,就是不盲目附和,能提出、容納和聽取不同意見,能與持不同意見的人相互切磋,友好合作。
B.鄭和7次下西洋卻沒有開辟一塊殖民地,充分體現了“和而不同”的精神早已在世界范圍內達成共識。
C.歷史實踐已經證明,“同而不和”不可能導致真正的和諧,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確的致和之道。
D.人和人相處,求“和”而非“同”才能和諧長久,這一原則同樣適合于民族之間、宗教之間、國家之間的關系。
二.(3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桓譚字君山,沛國相人也。譚以父任為郎,好音律,善鼓琴。簡易不修威儀,博學多通,能文章,有見地,不諂媚,而喜非毀俗儒,由是多見排抵。
哀、平間,位不過郎。傅皇后父孔鄉侯晏深善于譚。是時,高安侯董賢寵幸,女弟為昭儀,皇后日已疏,晏默默不得意。譚進說曰:“昔武帝欲立衛子夫①,陰求陳皇后之過,而陳后終廢,子夫竟立。今董賢至愛而女弟尤幸,殆將有子夫之變,可不憂哉!”晏驚動,曰:“然,為之奈何?”譚曰:“刑罰不能加無罪,邪枉不能勝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艱難,或驅使醫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備。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賓客,必貽致譏議。不如謝遣門徒,務執廉愨②,此修己正家避禍之道也。”晏曰:“善。”遂罷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譚所戒。后賢果風太醫令真欽,使求傅氏罪過。遂逮后弟侍中喜,詔獄,無所得,乃解,故傅氏終全于哀帝之時。及董賢為大司馬,聞譚名,欲與之交。譚先奏書于賢,說以輔國保身之術,賢不能用,遂不與通。
世祖即位,征待詔。后大司空宋弘薦譚,拜議郎給事中,因上疏陳時政所宜,曰:“臣聞國之廢興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輔佐,輔佐賢明則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務,輔佐不明則論失時宜而舉多過事。夫有國之君俱欲興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謂賢者異也。”書奏,不省.
是時,帝方信讖③,多以決定嫌疑。有詔會議靈臺所處,帝謂譚曰:“吾欲以讖決之,何如?”譚默然良久,曰:“臣不讀讖。”帝問其故,譚復極言讖之非經。帝大怒曰:“桓譚非圣無法,將下斬之!”譚叩頭流血,良久乃得解。出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樂,道病卒,時年七十余。
初,譚著《新論》言當世行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肅宗使班固續成之。元和中,肅宗行東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譚家,鄉里以為榮。
(節選自《后漢書 桓譚傳》)
注:①衛子夫:漢武帝的皇后。②愨:誠實、謹慎。③讖:預言吉兇、得失的文字、圖記。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而陳后終廢,子夫竟立。 竟:最終
B.夫士以才智要君 要:要挾
C.傅皇后父孔鄉侯晏深善于譚 善:交好
D.不如謝遣門徒,務執廉愨 謝:謝絕
5.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 女以媚道求主 鄉里以為榮
B.詔獄,無所得,乃解 良久乃得解
C.此修己正家避禍之道也 說以輔國保身之術
D.聞譚名,欲與之交。 賢不能用,遂不與通
6.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桓譚博學多才,著有《新論》《琴道》,但由于生活中不拘小節,不重儀表,好發表意見指責他人,所以常受排擠。
B.桓譚為人正直,勸誡傅皇后的父親傅晏,遣散門客,廉潔謹慎,多加提防董賢。傅氏一家在哀帝時期終于能保全性命。
C.桓譚不善諂媚,在董賢結交他之前,他寫信給董賢,陳述輔佐國家保全自身的辦法,但董賢并未采納他的意見,桓譚于是不與他往來。
D.桓譚敢于批評時政得失,因極力反對皇帝迷信讖語,險遭殺身之禍,經苦苦哀求才幸免于難,最后被貶出京城。
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刑罰不能加無罪,邪枉不能勝正人。(3分)
(2)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賓客,必貽致譏議。(4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3分)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8—9題。(8分)
夜夜曲
沈約
河漢縱且橫,北斗橫復直。
星漢空如此,寧知心有憶?
孤燈曖不明,寒機曉猶織。
零淚向誰道,雞鳴徒嘆息。
8、本詩首聯時空交錯,形神兼備,在用詞上頗有特點,請加以賞析。(4分)
9、詩的最后一聯寫到主人公“零淚”“嘆息”,簡要分析其中蘊含的的思想感情。(4分)
10.古詩文默寫(選做五題,每空1分,共5分)
(1) 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氓》)
(2)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蘭亭集序》)
(3) 狗吠深巷中, 。 (陶淵明《歸園田居》)
(4) 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婦。 (蘇軾《赤壁賦》)
(5) 叢菊兩開他日淚, 。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6) ,此時無聲勝有聲。 (白居易《琵琶行》)
(7) 昆山玉碎鳳凰叫,______________。 (李賀《李憑箜篌引》)
(8)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______________。(蘇軾《定風波》)
三.(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墓碑后面的字
鮑爾吉·原野
在額爾古納的野地,我見到一塊特殊的墓碑。
  樹葉散落鄉路,被馬車軋進泥里。枝條裸露著胳膊,如同雨水中趕路的精疲力盡的女人。這兒的秋天比別處更疲憊。行路中,我被一叢野果吸引,桔色的顆粒一串串掛在樹上,像用眼睛瞪人。我摘下一串看,正想能不能嘗嘗,腳下差點被絆倒。
  ——一塊墓碑,埋在灌木和荒草間,后邊是矮墳。
  碑文寫道:劉素蓮之墓。
  荒地之間,遇到墳塋。我想不應抽身而走,坐一會兒也好。這就像邊地旅行,見對面來人打招呼一樣。坐下,不經意間,看到水泥制的墓碑后面還有一行字:
  媽媽我想……
  “想”字下面被土埋住,扒開土,是一個“你”字。這個字被埋在被雨水沖下的土里。
  我伸手摸了摸,字起凸,是用小學生涂改液寫的。字大,歪歪扭扭,如奔跑、踉蹌、摔倒。寫字的人也像小學生。
  我轉過頭看碑正面,死者生卒年代為1966-1995,活了29歲。碑后寫字的人該是她的孩子。
  這么一想,心里不平靜,仿佛孩子的哀傷要由我來擔當。她是怎么死的?她死的時候孩子多大?我想,她如果死于分娩,孩子也沒什么大的悲傷,但不像這個人的情況。孩子分明和母親度過了許多日夜。母親故去,他在夜晚睡不著的時候,特別在黃昏——人在一天中情緒最脆弱的時候,常常想到母親。
  兒時,媽媽不在身邊,我特別害怕呼嘯的風聲,和樹梢夾纏,一陣陣起伏不定;害怕不停歇的夜雨;害怕敲門聲、狗吠和照明彈——那時老有人放照明彈。
  現在這個孩子比我害怕和憂傷的事情會更多。我和母親仍然生活在一起,他的母親遠行了。在節日,在有成績和挨欺負的時候,或者不一定什么時候的時候,他都要想起母親。我仿佛看到一雙兒童的眼睛,淚水沿著眼眶蓄積,滿滿的,順眼角流下。他獨自一人來到這里,寫下:
  媽媽我想你
  “你”字被土埋住了,讓人心驚。的確,“你”被黃土永遠埋在這里,這是孩子的家人早已知道卻誰都無奈的事情。
  我想的是,這幾個字力量多么大,把一個人身上的勁兒都卸掉了,對我來說,仿佛如此。
  人常說,顏真卿《祭侄稿》字含血淚,說書法家心境和藝境相合之時的驚心動魄。還說司馬遷、方苞的文字含恨如石。墓碑后面的這句話,其孤兀也足以把人打倒。
如今詞語泛濫,換句話是到了一個不尊重語文的時代。人們在使用漢字——不需要交費、不需要限制——的資源時,盡量揮霍、歪曲、作假,這在網上和官樣文章中隨處可見。然而尊重文字的人還在,視它為心聲,寫字的時候會流淚。劉素蓮的孩子正是流著淚一筆一筆寫下這五個字。
有人這么寫字,是漢字的福氣。
一位身居海外的中國詩人說:“不知為什么,我一看到‘滄海’、‘中秋’這些漢字就想流淚。”為詞語流淚,說明他的血液曾經融化過漢字當中芳香高貴的成分。
大樹在風中呼吸,我走進鄰近的村子,牧草一堆一堆金黃。農婦直起腰,看我進入哪一家投宿。我想的是,文字和周圍的山川草木一樣,因為真實而有力量。它們結結實實地鉆進人的心里,做個窩呆下去,像墓碑后面那幾個字。
11.文章開頭劃線句子所說的“特殊”,從全文來看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6分)
12.文中劃線句子“有人這么寫字,是漢字的福氣”的含義應如何理解?
(5分)
13.文中提到顏真卿的《祭侄稿》和司馬遷、方苞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6分)
14.文中提到“墓碑后面的這句話,其孤兀也足以把人打倒”,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你認為在語言表達方面有哪些要求?請結合本文并聯系自己的閱讀經驗加以探究。(8分)
第Ⅱ卷(表達題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每對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漁樵/礁石 園圃/果脯 恪守/溘然長逝
B.拘泥/親昵 嘈雜/糟糕 坎坷/百舸爭流
C.霎時/剎那 同胞/褒貶 彈劾/言簡意賅
D.瞻仰/贍養 肄業/肆虐 謬誤/未雨綢繆
1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3分)
A. 近年來,一些城市購物中心的數量大幅增加,但前往購物的消費者卻門可羅雀,這種現象實在令人擔憂。
B. 對于清明節祭祖、端午節吃粽子等中國民間習俗,一些不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外國人往往覺得不可理喻。
C.《晉書》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甄別取舍,甚至收錄了筆記小說里的一些不經之談,這有損于它的史料價值。
D.張教授的講義取材新穎,內涵豐富,見解深刻,與國外名牌大學的名教授相比,可以說是過猶不及。
1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英國醫學雜志》的一篇評論說,中國人的肥胖問題“令人擔憂”,有近15%的人口體重超標,兒童肥胖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
B.21世紀,文化創意產業成為全球最有前景的產業之一,從“超級女聲”到“百家講壇”,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勢頭強勁。
C.對于一些城市通過發放消費券來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做法,在經濟面臨下行風險的特殊時刻,無疑是一種積極的探索。
D.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垃圾短信有向制造傳播謠言、破壞社會穩定等“變種”蔓延的趨勢,國家必須加快相關立法和打擊力度。
18.學校要舉辦詩歌朗誦會,請在下面三首詩歌之間為主持人報幕各設計一段銜接語。要求:語言自然連貫,簡潔優美,每段不超過50字。(6分)
徐志摩《再別康橋》
銜接語①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銜接語②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19.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問題。(5分)
我們的母語漢語,如春之牡丹,夏之芙蓉,秋之海棠,冬之臘梅,令人喜愛、陶醉。盡管今天信息高速公路已將全球連接成一個村莊,盡管你的作品可能進入不同語言,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但即使如此,有些深層次的東西仍然無法轉譯轉達,無法獲得對等理解。它們涉及的是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一種文化的深層編碼,它們都被封存在母語里,對一些人會敞開,對其余人卻長久緘默。我們如何使美國人懂得為什么“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作為一種衡量尺度,語言的可靠性甚至遠在膚色之上。余光中問得尖銳:“當你的情人已改名瑪麗,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薩蠻?”我們只能在母語中生存。一個漢語寫作者,與其孜孜于讓外國人說好喝彩,夢寐以求登上斯德歌爾摩的頒獎臺,不如潛心傾聽他生息其上的那片土地的歌哭,用母語的音符譜寫一部部交響樂或者一支支小夜曲。只有對漢語具有像對母親般的深情,才能夠把握那一支族系的血脈,貼近那片土地的秘密,從而成功地記錄、描繪和抒寫,使自己的生命借助作品得到延長和擴大,使生存變得堅實。
⑴請說明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2分)
⑵簡要概括這段話的主要內容。(3分)
20.仿照劃線的句子,在橫線處續寫恰當的內容。(4分)
歲月是無情的,它讓紅花凋謝,讓綠葉枯萎,讓青絲變成白發;歲月又是有情的, , , 。
五.(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2)人是要靠超越來建筑自己的高度的,而在所有的超越中,做了錯事之后讓自己的靈魂“示眾”是最困難的一種。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
(2)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3)不少于800字。
一、選擇題(27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7、翻譯句子(10分)
(1)
(3分)
(2)
(4分)
(3)
(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8分)
8、
(4分)
9、
(4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5分)
10、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
(6分)
12、
(5分)
13、
(6分)
14、
(8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
18、①
(3分)

(3分)
19、(1)
(2分)
(2)
(3分)
20、 , , 。 (4分)
五、寫作(60分)
作文題目 :
參考答案
1.B.(原文為“相同質的東西”,而不是“相同的東西”)  
2.D.(闡述的是表現,而不是原因。鄧小平根據“和而不同”的傳統思想提出了 “一國兩制”方針表述與原文不一致。)  
3.B(“早已在世界范圍內達成共識”有誤,與“歐洲人到美洲開辟了大批殖民地”矛盾。)
4.B(要:求取重用或信任。)
5.A(A.介詞,憑借/介詞,把。B.副詞,才。C.助詞,的;D.介詞,跟)
6.A(桓譚被排擠的原因錯。)
7.(1) 譯文:刑罰不能施于無罪之人,邪惡不正直的人不能戰勝正直之士。
(2)譯文:君侯您憑借身為皇后父親的尊貴而廣泛結交賓客,一定會招致非議。
(3)譯文:依靠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
8.詩人在這兩句詩中交錯使用了“縱”“橫”“直”三個形容詞,(1分)忽縱忽橫忽直,使人仿佛想到銀河縱橫穿流、星斗橫豎移動的情形,(1分)用斗轉星移的變化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從而引發主人公的情思感慨。(2分)
9.詩歌描寫了思婦徹夜不眠、盼望久出不歸的心上人的悲愁情景。(2分)在這個清寒的夜晚,思婦伴著“孤燈”,守著“寒機”,一直勞作到黎明。然而所憶之人杳無蹤影,她只有默默地流淚,無限心酸、失望、無奈,都包含在這聲嘆息中。(2分)
10.(1)夙興夜寐(2)放浪形骸之外(3雞鳴桑樹顛(4)舞幽壑之潛蛟(5)孤舟一系故園心(6)別有幽愁暗恨生(7)芙蓉泣露香蘭笑(8)一蓑煙雨任平生
11.①墓碑埋在灌木和荒草間,立在一座矮墳前。
②墓碑的背后有一行歪歪斜斜的字。
③在歪歪斜斜的字背后,擁有人世間最真摯的憂傷和摯愛。
④可以讀出漢字的偉大尊嚴。
(每點2分,答對其中三點即可得滿分。)
12.①孩子通過它與母親對話,抒發了滿腔的思念和憂傷(1分),真情書寫,漢字起到了傳達真情的作用,得到應有的尊重(1分)。②批判了當今人們不尊重語文,使用漢字資源時盡量揮霍、歪曲、作假(1分),這種現象隨處可見(1分)。
13.引用材料襯托(1分)出孩子對母親的思念字字血淚、含恨如石(1分),說明只要發自真情,就會心境和藝境結合,產生動人心魄的力量(2分),豐富了內涵,突出了主旨(1分)。
14.①語言要有生活有真情,字為心聲,心境與意境相通,這樣才有驚心動魄的力量。②語言要有想象力,要樸實無華。③對語言不要任意揮霍歪曲作假,使用要精心精當。(答對兩點給5分,答對三點或有獨到見解給滿分)
15.D( A恪/溘 B拘/昵 C胞/褒 每組讀音相同。)
16.C( A門可羅雀: 形容門庭冷落,賓客稀少。此處適用對象有誤;B不可理喻:形容蠻橫或固執;C不經之談:指荒唐的、沒有根據的話;D過猶不及: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17.B(A語序不當,“兒童肥胖”應改為“肥胖兒童”;C主語殘缺,應去掉“對于”;D搭配不當,應改為“加快相關立法并加大打擊力度”)
18.【參考答案】:①讓我們揮一揮手,告別柔美靜謐的康橋,一起去領略一下壯美的湘江秋色吧。請聽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3分)
②壯美的湘江秋色,讓我們感受到一代偉人的豪情壯志。那么,當我們面對巍峨雄奇的天姥山時,又會產生怎樣的感受呢?請大家接著欣賞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3分)
19.(1)對一個不喜歡漢語的人,我們無法用漢語與他溝通。(2分)
(2)漢語優美、獨特,我們應熱愛漢語,自覺用好漢語。(3分)
20.示例1:它使幼苗長成大樹,使樹木結出碩果,使人生收獲財富。
示例2:它讓花謝再開,讓枯木逢春,讓淚水變成笑顏。
(共4分,形式、內容各2分)
21.作文參照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班 級 姓 名 座位號
密 封 線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學2011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語文答題卷
1 2 3 4 5 6 15 16 17
班 級 姓 名 座位號
密 封 線
班 級 姓 名 座位號
密 封 線
800淮北一中2012屆高三第三次月考
政治試題
命題:董詠梅 審題:張書堂 張新明 賀煒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 2011中國(淮北)煤礦機械博覽會于10月16—18日舉行。為營造祥和、熱烈的節慶氛圍,煤機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與市廣播電視臺于10月15日晚在市體育場聯合舉辦了大型文藝演出——“口子之夜”群星演唱會。此次演唱會門票價格從180元到1680元不等。這里的“180元、1680元”體現的貨幣職能是
A.價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貨幣
2. 2011年7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即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連續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物價的過快上漲,其作用的傳導過程是
A.存貸款基準利率提高——人民幣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 ——國內商品價格水平下降
B.存貸款基準利率提高——居民儲蓄愿望增加——國內消費需求增加——物價水平下降
C.存貸款基準利率提高——貨幣流通量增大——國家財政支出減少——物價水平下降
D.存貸款基準利率提高——貨幣流通量減少——社會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水平下降
3. 右圖中描述的是2011年1~6月某商品的價格走勢,
根據該圖下列理解錯誤的是
A.生產者可能會擴大該商品生產
B.該商品很可能供不應求
C.該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
D.該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
4. 2011年9月1日起,我國個人所得稅免征額上調至3500 元,假定其他條件不變,個稅免征額上調帶來的直接影響是 ①有利于進一步理順分配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和體現社會公平
②有利于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進社會和諧
③有利于中低收入階層可支配收入增加
④使月收入35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應繳個人所得稅減少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11月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165元。下列主體中,最有可能希望人民幣升值的是
A.安徽省某出口企業 B. 一位即將赴美國留學的中國大學生
C.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D. 一家準備到中國投資辦廠的美國公司
6. 2010年某企業的生產條件處于全行業平均水平,其單位產品的價值量為132元,產量為10萬件。如果2011年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10%,而全行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該企業2011年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為
A.1452萬元 B.1320萬元 C.1210萬元 D.1100萬元
7.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首次獨立成章寫入“十二五”規劃綱要,新一輪收入分配改革大幕拉起。下列更有利于“把財富蛋糕更合理地分配到群眾手中”的舉措是
①取消最低工資標準和工資指導性制度 ②合理調整個人所得稅稅基和稅率結構
③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 ④建立公開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8. 全球金融危機后,經濟學家開始重新反思和定位市場與政府宏觀調控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于市場與政府宏觀調控的關系應該是
A.限制市場作用,擴大宏觀調控功能 B.加強宏觀調控基礎性作用,彌補市場調節不足
C.市場在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D.政府主要運用強制性的指示來調節經濟
9. 2011年6月國務院決定全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籌資結構采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辦法,新農保的實施
①體現國家財政具有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 ②說明財政可以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③說明財政具有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作用 ④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構建和諧社會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注:國際上通常把CPI指數3%作為通貨膨脹警戒線。
10.CPI是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的指標,上圖為我國居民CPI走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和C點,物價總水平很穩定,經濟發展相對健康
B.B點和D點,物價總水平偏高,適宜擴大財政支出
C.A點和C點,物價總水平很穩定,就業壓力有所減緩
D.B點和D點,物價總水平偏高,適宜控制貨幣流通量
11.“到2015年,力爭農民人均純收入10570元,年均增長10%。”是安徽省“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要求
①提高經濟效率,實現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實行農產品政府定價政策,提高農民收入④增加貨幣發行量,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2000年至2010年,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對外貿易快速發展。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統計數據如圖 。從圖可以看出我國
①進出口產品結構更加優化 ②進出口對GDP拉動作用逐漸增強
③開放型經濟水平進一步提升 ④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已經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是
A.生產資料公有制 B.生產力發展水平 C.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 D.商品經濟的發展
14.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從唯物辯證法角度看,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因為
①物質決定意識,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客觀的,必須遵循規律
③當部分以合理,優化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系統具有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優化趨向,要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國務院第136次常務會議同意在部分城市進行對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改革試點。自2011年7月28日起,上海、重慶兩地對個人住房開征房產稅。國務院推行房產稅改革試點,并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到全國范圍。這主要體現了
A.肯定與否定的辯證統一關系 B.整體與部分的辯證統一關系
C.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關系 D.主觀與客觀的辯證統一關系
16. 2011年7月23日中國溫州境內動車發生追尾事故后,胡錦濤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第一位的任務是救人,強調要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從哲學角度講,材料體現了
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正確的指導作用 ②抓主要矛盾
③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④人民當家作主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 針對頻頻發生的醉酒駕車引發的惡性交通事故,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刑法修正案(八)》,醉酒駕駛、飆車等行為正式入刑,“酒駕入罪”彰顯了保護民生的立法原則。這樣做的哲學依據是
A.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B.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C.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D.法律要維護公民的利益
18. 幸福,在西方文化傳統中有諸神之賜、來世之享、天賦權利等解讀。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錢的占有、幸福是奉獻的喜悅等觀點,分析這些幸福觀,正確的理論出發點是
①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然具有社會歷史性 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然具有階級性
③社會價值觀的主導者歷來屬于人民群眾 ④正確的幸福觀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胡錦濤等領導同志同現場工作人員一道為“天宮一號”發射成功熱烈鼓掌。胡錦濤總書記特別叮囑大家,一定要大力發揚載人航天精神,更加精心細致地做好各項工作,確保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圓滿成功。據此回答19—20題
19.胡錦濤總書記的特別叮囑,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 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B. 要發揮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的促進作用
C. 要解放思想,認識、運用和創造規律 D. 要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20.“天宮一號”飛行任務是整個交會對接的基礎,做好在軌測試和管理工作,是交會對接的關鍵。這說明
A. 矛盾具有特殊性 B.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
C. 整體與部分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D. 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
21. 2011年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經過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八)。此次刑法修改的重點之一是取消了13個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對此認識正確的有
①凸顯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人權的保障 ②體現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③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 ④表明人大常委會行使最高決定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 目前,我國96%的農村已經建立了實施民主決策的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制度,80%以上的村莊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91%的農村建立了民主理財、財務審計、村務管理等制度。這樣做
A.體現了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說明我國村民自治法律體系日臻完善
C.有利于保障村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
D.說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23. 2011年5月27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要完善黨委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利益機制,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暢通訴求表達渠道。從公民的角度講,有序參與政治生活需要
①依法打擊侵犯公民政治權利的行為
②提高法律素養和依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③完善法律為公民提供參與政治生活的法律保障
④增強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公民意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4. 2011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陸續開展新一輪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村委會換屆選舉是村民直選當家人的活動。村民自己選舉當家人
①是村民自治的基礎,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
②有利于激發廣大村民參與政治生活熱情 ③表明村民可以直接參與基層政權建設
④是村民參與管理國家的基礎,有利于保障村民直接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 參與民主選舉是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下列關于選舉方式說法正確的是
A.等額選舉使每個公民都有直接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
B.差額選舉有可能會發生虛假宣傳、賄賂選民等情況
C.直接選舉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選擇的余地
D.間接選舉會限制選民的自由選擇,選民易受誤導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淮北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平臺,打造皖北江南,為百姓創造福祉。相應的,淮北市把志愿者行動與黨團員先鋒模范作用結合起來,動員民眾特別是在校大學生參與創建工作。在創建的過程中,志愿者遍布大街小巷,投身于文明城市清潔,交通維護等活動中,以他們的微笑和努力,讓城市變得更加文明,將文明傳遍四方。這使我們收獲了比金子更加貴重的東西,就是奉獻和友愛已經成為很多普通人的價值觀。
結合材料,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價值觀。(15分)
27. 材料一:兩歲的小悅悅先后被兩輛車碾過,18名路人沒有施予援手。廣東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個部門開展“譴責見死不救行為,倡導見義勇為精神”大討論。省政法委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信息,問計于民,征求救濟機制、獎懲機制方面的意見與建議。
材料二:省委書記汪洋說,這次事件中是18個人而不是一兩個人所表現出的冷漠,折射出的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我們工作中長期存在問題的反映。我們在消除貧窮追求財富增長的過程中“一手硬”、“一手軟”,是導致這種社會冷漠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此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道德墮落更不是社會主義。悲劇的發生反映了長期以來我們在發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
(1)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省政法委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信息,問計于民做法的意義(8分)
(2)結合材料二,運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認識方法,談談對“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理解。(11分)
28.材料一: 中國居民消費率與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平均消費率對比情況
注:①居民消費率是指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
②OECD即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包括了幾乎所有發達國家。
材料二:十二五時期,我國將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2011年國家繼續出臺系列惠民措施,如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安排“三農”投入8183億元,比上年增加930億元;安排社會保障投入3185億元,用于加快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把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長50%;進行系列稅收制度改革,以縮小社會收入差距。
(1)材料一反映什么經濟問題 (4分)
(2)結合材料二,用“收入影響消費”相關知識,說明我國系列惠民措施的經濟學依據。(12分)
淮北一中2012屆高三第三次月考
政治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C C B C B C D D A B B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B C B B D B C C A B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答案:①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志愿者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②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尋找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尋找人生的真諦。志愿者積極為社會做貢獻,有助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③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取決于人們的認識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志愿者選擇為創建文明城市服務,符合社會的需要,所付出的勞動都結出碩果,讓城市變得更加文明。
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志愿者投身于創建活動中,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為城市和人民贏來了榮譽。
⑤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奉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志愿者在勞動中奉獻自己的愛心,也使自己感悟了怎樣擁有幸福的人生。
⑥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為志愿者展現自我價值提供了客觀條件。
⑦要在個人的主觀努力中實現價值。實現人生價值,需要一定的主觀條件。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志愿者以他們的微笑和努力,彰顯了自己的價值。(每點3分,只要答對5點即可滿分15分。)
27.答案:(1).①有助于決策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2分)
②有助于決策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2分)
③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2分)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參與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2分)
(2).①堅持兩點論就是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2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既要堅持經濟建設(或物質文明建設),也要堅持文化建設(或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建設,要“兩手抓”。(2分)
②堅持重點論就是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2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都要重視,要“兩手都要硬”。 (2分)
③反對形而上學的一點論和均衡論,(2分)在堅持兩點論的同時,把握關鍵、抓住主流。克服“一手硬、一手軟”現象。(1分)
28.答案:(1)我國居民消費率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自2000年以來持續下降,說明我國內需求不足。(4分)
(2). ①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人們可支配收入越多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量就越大。增加人民的收入有利于擴大消費需求。(4分)
②居民消費水平還受未來收入的影響,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鎮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對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有利于消除人們的后顧之憂,提高消費預期。(4分)
③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和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關系。增加三農和社會保障保障性投入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擴大消費需求。(4分)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學第三次月考數學理科試卷2011-11-1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0,1,2},N={x|x=2a,a∈M},則集合M∩N等于 ( )
A.{0} B.{0,1} C.{1,2} D.{0,2}
2、設,,,則
A. B. C. D.
3、在△ABC中,“”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4、已知為等差數列的前n項的和,,,則的值為( )
A.6 B.7 C.8 D.9
5、若滿足約束條件,則目標函數的最大值是 ( )
A.-3 B.1.5 C.2 D.3
6、設是三條不同的直線,是三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命題不正確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不一定平行于
7、設是一個三次函數,為其導函數,右圖是函數的圖像的一部分,則的極大值與極小值分別為( )
A.與 B.與
C.與 D.與
8、設有一幾何體的三視圖如下,則該幾何體體積為( )
正視圖 側視圖 俯視圖(圓和正方形)
A. 4+ B. 4+ C. 4+ D. 4+
9、偶函數滿足=,且在時,,則關于 的方程,在上解的個數是( )
A. 1 B. 2 C. 3 D. 4
10、甲、乙、丙三人一起玩“剪刀、石頭、布”的游戲.每一局甲、乙、丙同時出“剪刀、石頭、布”中的一種手勢,且是相互獨立的.設在一局中甲贏的人數為,則隨機變量的數學期望的值為( )
A. B. C. D. 1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1、在的展開式中含項的系數為 。
12、已知數列的通項公式是,將數列中各項進行如下分組:第1組1個數(),第2 組2個數()第3組3個數(),依次類推,……,則第16組的第10個數是 。
13、已知定義在R上的函數滿足:①②當時,;③對于任意的實數均有。則 .
14、不等式對一切成立,則實數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___.
15、下圖表示了一個由區間(0,1)到實數集R的映射過程:區間(0,1)中的實數m對應數軸上的點M,如圖1;將線段AB圍成一個圓,使兩端點A、B恰好重合,如圖2;再將這個圓放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使其圓心在y軸上,點A的坐標為(0,1),如圖3。對于圖3中直線AM與x軸交于點N(n ,0),則 m的象就是n,記作,
圖1 圖2 圖3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出所有正確命題的序號)
①;②是奇函數;③在定義域上單調遞增;
④的圖象關于點對稱;⑤的圖象關于直線對稱;
⑥的最小正周期為1;⑦的最大值為1。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 12分)
已知函數.
(Ⅰ)求函數的單調區間和最小正周期;
(Ⅱ)求函數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7、(本小題滿分12 分)
設函數,且曲線斜率最小的切線與直線
平行.
(Ⅰ) 求的值;
(Ⅱ) 求函數的單調區間.
18、(本小題滿分 12分)
已知數列各項均為正數,其前n項和為,點在曲線上。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設數列滿足,令,求數列的前n項和.
19、(本小題滿分 12分)
因發生意外交通事故,一輛貨車上的某種液體泄露到一魚塘中。為治理污染,根據環保部門的建議,現決定在魚塘中投放一種可與污染液體發生化學反應的藥劑。已知每投放 個單位的藥劑,它在水中釋放的濃度y(克/升)隨著時間(天)變化的函數關系式近似為,其中。若多次投放,則某一時刻水中的藥劑濃度為每次投放的藥劑在相應時刻所釋放的濃度之和。根據經驗,當水中藥劑的濃度不低于4(克/升)時,它才能起到有效的治污的作用。
(Ⅰ)若一次投放4個單位的藥劑,則有效治污的時間可達幾天?
(Ⅱ)若因材料緊張,第一次只能投放2個單位的藥劑,6天后再投放個單位的藥劑,要使接下來的4天中能夠持續有效治污,試求的最小值(精確到0.1,參考數據:取1.4)。
20、(本小題滿分 13分)
已知以原點O為中心的橢圓,它的短軸長為,右焦點(c>0),它的長軸長為2a(a>c>0),直線與x軸相交于點A,,過點A的直線與橢圓相交于P、Q兩點.
(Ⅰ) 求橢圓的方程和離心率;
(Ⅱ) 若,求直線PQ的方程;
(Ⅲ)設,過點P且平行于直線的直線與橢圓相交于另一點M,證明:.
(本小題滿分14 分)
已知函數在處取得極值.
(Ⅰ) 求實數的值;
(Ⅱ) 若關于的方程, 在區間[0,2]上恰有兩個不同的實數根,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Ⅲ) 證明:對任意的正整數n,不等式都成立.
答案:
選擇題:理科:DAADDCCACC
文科:DAAADCCACA
填空題:(11) 理1008, 文[3,+∞) (12)47 (13)
(14) 理或. 文[2,4] (15)④
解答題:
增區間減區間T=最大值 最小值 —2
17、解:(1)的定義域為R所以,由條件得,解得或(舍)所以(2)因為,所以,,解得,所以當時,,當時,,所以的單調增區間是和(),減區間是(-1,3)
18、(Ⅰ) 由題意得:,從而,所以,即。所以,又因為,所以,從而:。由于得。故數列是以1為首項,2為公差的等差數列,通項公式為:(Ⅱ) 由(Ⅰ)知,,又,所以容易得到:又所以:是以2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即:所以:。有:,令……………………………………①則………………………………②①-②得:所以
18、(文科做)(Ⅰ)由已知,,則得,從而,時==n=1時,也適合上式,因而(Ⅱ) =,則=,錯位相減法,求得
19、1)因為 ,所以,①當時,由,解得,所以此時。②當時,由,解得,所以此時。綜合得,,即,若一次投放4個單位的制劑,則有效治污時間可達8天。(2) 當時, ,由題意知,對于恒成立。因為,而,所以,故當且僅當時,有最小值為,令,解得,所以的最小值為。又,所以的最小值約為1.6。
20、(Ⅰ)解:由題意,可知橢圓的方程為. 由已知得 解得,c=2, 所以橢圓的方程為,離心率. (Ⅱ)解:由(1)可得A(3,0).設直線PQ的方程為y=k(x-3).聯立方程組,得(3k2+1)x2-18k2x+27k2-6=0, 依題意△=12(2-3k2)>0,得. 設P(x1,y1),Q(x2,y2),則, ① . ② 由直線PQ的方程得為y1=k(x1-3),y2=k(x2-3),于是,y1y2=k2(x1-3) (x2-3)= k2[x1x2-3(x1+ x2)+9]. ③∵,∴x1x2+y1y2=0. ④ 由①②③④得5k2=1,從而.所以直線PQ的方程為或. (理科做)(Ⅲ)證明:∵P(x1,y1),Q(x2,y2), A(3,0),∴,.由已知得方程組,注意λ>1,解得, 因為F(2,0), M(x1,-y1),故. 而,所以.
2
1
-1
-2
4
3
2
1
-1
-2
-3
-4
O
y
X
2
2
3
1
2
2
1
2
2
A
B
0
1
M
m
A(B)
M
A
M
N
x
y
O淮北一中2011-2012學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
出卷人:周義 審核人:周光輝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10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1-6題單選,7-10雙選,漏選的得2分,多選或錯選的得0分)
1.如圖為一質點做直線運動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18s~22s時間內,質點的位移為24m
B.整個過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BC段表示質點通過的位移為34m
D.整個過程中,E點所表示的狀態離出發點最遠
2.在傾角為的光滑斜面上,一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時間到達B點,另一個小球從A點水平拋出,落點也在B點,從以上情況可知(  )
A.平拋小球運動時間也為 B.平拋小球運動時間為
C.平拋小球的初速度為 D.平拋小球的初速度為
3.如圖所示,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長到O點并系住物體m現將彈簧壓縮到A點,然后釋放,物體一直可以運動到B點。如果物體受到的阻力恒定,則( )
A. 物體從A到O先加速后減速
B. 物體從A到O加速運動,從O到B減速運動
C. 物體運動到O點時所受合力為零
D. 物體從A到O的過程加速度逐漸減小
4.我國在成功發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之后,又成功地發射了“神舟7號”載人航天飛船,并由翟志剛成功地進行了太空漫步.設“嫦娥一號”繞月球運動的軌跡和“神舟7號”繞地球運動的軌跡都是圓,其軌道半徑分別為r1、r2,周期分別為T1、T2,線速度分別為v1、v2,角速度分別為ω1、ω2,向心加速度分別為a1、a2,月球和地球的質量分別為m1、m2,則( )A.     B.C.    D.
5.有一種雜技表演叫“飛車走壁”.由雜技演員駕駛摩托車沿圓臺形表演臺的側壁做勻速圓周運動。圖中粗線圓表示摩托車的行駛軌跡,軌跡離地面的高度為h.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h越高,摩托車對側壁的壓力將越大.
B.h越高,摩托車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將越大.
C.h越高,摩托車做圓周運動的周期將越小.
D.h越高,摩托車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將越大
6.在上海世博會最佳實踐區,江蘇城市案例館中穹形門窗充滿了濃郁的地域風情和人文特色。如圖所示,在豎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通過光滑的輕質滑輪懸掛一重物G。現將輕繩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點,另一端從B點沿支架緩慢地向C點靠近(C點與A點等高)。則繩中拉力大小變化的情況是( )
A.先變小后變大
B.先變小后不變
C.先變大后不變
D.先變大后變小
7.松花江防洪紀念塔段江水由西向東流,江寬為d,江水中各點水流速度大小與各點到較近江岸邊的距離成正比,v水=kx,k=4v0/d,x是各點到近岸的距離。小船船頭垂直江岸由南向北渡江,小船劃水速度大小不變為v0,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船渡江的軌跡為曲線
B.小船到達離江岸d/2處,船渡江的速度為v0
C.小船渡江時的軌跡為直線
D.小船到達離南江岸3d/4處,船渡江的速度為v0
8.若各國的人造地球衛星都在不同的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設地球的質量為M,地球的半徑為R地.則下述判斷正確的是( )
A.各國發射的所有人造地球衛星在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運行速度都不超過
B.各國發射的所有人造地球衛星在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的運行周期都不超過
C.衛星在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圓心必定與地心重合
D.地球同步衛星可相對地面靜止在北京的正上空
9.如圖豎直環A半徑為r,固定在木板B上,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檔板固定在地上,B不能左右運動,在環的最低點靜放有一小球C,A.B.C的質量均為m。給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時速度V,小球會在環內側做圓周運動,為保證小球能通過環的最高點,且不會使環在豎直方向上跳起,(不計小球與環的摩擦阻力),瞬時速度必須滿足( )
A.最小值 B.最大值
C.最小值 D.最大值
10.如圖所示質量為 m的小車在水平恒力F推動下,從山坡底部A處由靜止起運動至高為h的坡頂B,獲得速度為v,AB的水平距離為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車所受重力做的功是mgh
B.合力對小車做的功是
C.推力對小車做的功是Fs-mgh
D.阻力對小車做的功是
第Ⅱ卷(非選擇題)
二、實驗題(每空3分,共18分)
11、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中,為了準確地測出軌跡曲線上各點的坐標并求出初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有(  )
A.選距原點近的點測量 B.選距原點遠的點測量
C.準確地確定坐標原點和坐標軸 D.準確地測量各點的坐標
12、在“研究平拋物體在的運動”的實驗中,如果實驗時忘記記下小球拋出點的位置,描出如圖所示的軌跡,其中A為小球離開拋出點后某一時刻的位置,則可以算出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為 。拋出點的坐標為 (計算時)
13、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許多實驗可以搬到太空中進行.飛船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無法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假設某宇航員在這種環境下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圖中O為光滑的小孔)來間接測量物體的質量:給待測物體一個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設飛船中具有基本測量工具.(1)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計,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
(2)實驗時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彈簧秤示數F、圓周運動的周期T和________________
(3)待測物體質量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
三.計算與簡答:(14題8分,15題10分,16題10分,17題14分,共42分。解答時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
14、一個質量為0.2 kg的小球用細線吊在傾角θ=53°的斜面頂端,
如圖,斜面靜止時,球緊靠在斜面上,繩與斜面平行,不計摩擦,當斜面以10 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運動時,求繩的拉力及斜面對小球的彈力.
(計算時)
15.如圖所示,小球由靜止開始沿光滑軌道滑下,并沿水平方向拋出,小球拋出后落在斜面上。已知斜面的傾角為θ,斜面上端與小球拋出點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長度為L,斜面上M、N兩點將斜面長度等分為3段。小球可以看作質點,空氣阻力不計。為使小球能落在M點以上,釋放小球的位置相對于拋出點的高度h應滿足什么條件?
16.我國通信衛星的研制始于70年代331衛星通信工程的實施,到1984年4月,我國第一顆同步通信衛星發射成功并投入使用,標志著我國通信衛星從研制轉入實用階段.現正在逐步建立同步衛星與“伽利略計劃”等中低軌道衛星等構成的衛星通信系統.
(1)若已知地球的平均半徑為R0,自轉周期為T0,地表的重力加速度為g,試求同步衛星的軌道半徑R;
(2)有一顆與上述同步衛星在同一軌道平面的低軌道衛星,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行,其運行半徑為同步軌道半徑R的四分之一,試求該衛星的周期T是多少?該衛星至少每隔多長時間才在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現一次.(計算結果只能用題中已知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17.如圖所示,質量為m=1kg的小物塊輕輕放在水平勻速運動的傳送帶上的P點,隨傳送帶運動到A點后水平拋出,小物塊恰好無碰撞的沿圓弧切線從B點進入豎直光滑圓孤軌道下滑。B、C為圓弧的兩端點,其連線水平。已知圓弧半徑R=1.0m圓弧對應圓心角,軌道最低點為O,A點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小物塊離開C點后恰能無碰撞的沿固定斜面向上運動,0.8s后經過D點,物塊與斜面間的滑動摩擦因數為(g=10m/s2,sin37°=0.6,cos37°=0.8)試求:
(1)小物塊離開A點的水平初速度v1
(2)小物塊經過O點時對軌道的壓力
(3)斜面上CD間的距離
淮北一中2011-2012學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1-6題單選,7-10雙選)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A B D C AB AC CD BD
二、實驗題(每空3分,共18分)
11. BCD 12. 2m/s (-20,-5)
13. (1) 物體與接觸面間幾乎沒有壓力,摩擦力幾乎為零;
(2) 圓周運動的半徑R (3) m=.
三.計算與簡答:(14題8分,15題10分,16題10分,17題14分,共42分。解答時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
14.(8分)當加速度a較小時,小球與斜面體一起運動,此時小球受重力、繩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作用,繩平行于斜面,當加速度a足夠大時,小球將“飛離”斜面,此時小球受重力和繩的拉力作用,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未知,題目中要求a=10 m/s2時繩的拉力及斜面的支持力,必須先求出小球離開斜面的臨界加速度a0.(此時,小球所受斜面支持力恰好為零)
由mgcotθ=ma0
所以a0=gcotθ=7.5 m/s2
因為a=10 m/s2>a0
所以小球離開斜面N=0,小球受力情況如圖2-7,則Tcosα=ma,
Tsinα=mg
所以T==2.83 N, N =0.
15. (10分)設小球沿軌道滑至最低點的速度為v0,由動能定理得:
小球離開桌面后做平拋運動:
16.(10分) 解析:(1)設地球的質量為M,同步衛星的質量為m,運動周期為T,因為衛星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故

同步衛星②
而在地表面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
(2)由①式可知,
17、(14分)解:(1)對小物塊,由A到B有:
在B點 所以 ………………………………..4分
(2)對小物塊,由B到O有
其中
在O點
所以:N=43N
由牛頓第三定律知對軌道的壓力為 …………………….. 4分
(3)物塊沿斜面上滑:
所以
物塊沿斜面下滑:
由機械能守恒知
小物塊由C上升到最高點歷時
小物塊由最高點回到D點歷時

即 ………………………………………………………6分
2
2
3
2
2
1
3
1
T
r
T
r

1
2
2
1
2
1
r
m
r
m
v
v

3
1
3
2
2
1
r
r



2
1
2
2
2
1
r
r
a
a

B
S
A
F
F
h
R
FT
2
2
4
淮北一中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英語試題
命題人:谷麗華 審核人:高三年級英語備課組
第I卷(共105分)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
聽下面五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en can the man see the headmaster
A. At 9:30. B. At 11:45. C. At 12:40.
2.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keep the window shut
A. He is ill. B. He wants to open it himself. C. The air inside is fresh enough.
3. What is Mike
A. A teacher. B. A student. C. A writer.
4. What has made working at home possible
A. Personal computers. B. Communication industry. C. Living far from companies.
5. Where is the woman
A. In a soap factory. B. In her house. C. At an information desk.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題。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home. B. On a bus. C. In the bank.
7. Why do the two speakers want to buy a car
A. They have a lot of money. B. The man lives too far away from his office.
C. The woman's office is too far away from her home.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10題。
8. Why won't Mr. Stone come to the clinic tomorrow
A. He can't spare the time. B. The clinic will be closed.
D. Dr.! Milton won't come to work.
9. When is the clinic open in a week
A. From Monday to Friday. B. On weekdays except Thursday. C. During the whole week.
10. What time has finally been fixed for Mr. Stone to come
A. 5:30 p. m., Wednesday. B. 6:15 p. m., Wednesday. C. 6:15 p. m., Thursday.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1-13題。
1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Neighbors. B. Doctor and patient. C. Friends.
12. When did the woman cough most seriously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At night.
13. What did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
A. He examined the woman carefully.
B. He gave her some medicine and some advice as well.
C. He just told her not to worry too much.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4-16題。
14. 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Friends. C. Strangers.
1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At the woman s home. C. At the man's home.
16.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Have some soup. B. Have more rice. C. Bring his wife next time.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20題。
17. What did Nicholas do at eighteen months?
A. He began to learn French. B. He read the newspaper. C. He took telephone messages.
18. Why was Nicholas bored and unhappy at the two schools
A. He had too much homework. B. He almost couldn't learn anything special.
C. His teachers often corrected his spelling.
19. Who offered to help Nicholas finally
A. His classmates. B. His parents. C. A college.
20. What is Nicholas' life like now
A. Busy without any social life. B. Full but boring. C. Busy at college and free at home.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15小題; 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 —Have you paid the rent of the house
—The rent of the house .
A. That isn’t due yet. B. Are you sure
C. The house needs repair. D. Please remember the amount.
22. Don’t mind too much about mistakes. They are natural part of learning.
A. 不填; 不填 B. the; a C. 不填; a D. the; the
23. Our TV sets sell well,but ten years ago no one could have imagined such a big share in the market that they _______. A were having B had had C were to have D had
24. All the others seemed to know each other and I began to feel .
A. given away B. fallen behind C. turned down D. left out
25. ________the meeting himself gave them a great deal of encouragement.
A the president will attend B The president to attend C The president attended D The president ‘s attending
26. The leader, the rule unfair for women, suggested it .
A. finding; banned B. to find; banned C. found; to be banned D. finding; be banned
27. —Why! Where’s my mobile phone Maybe I left it on the plane.
—My goodness! You things behind.
A. haven’t left B. didn’t leave C. had never left D. never leave
28. More than one ___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
A official has served B officials have served C official has served for D officials have served for
29. We agreed to accept they thought was the best tourist guide.
A. whatever B. whomever C. whichever D. whoever
30. Some women a good salary in a job instead of staying home, but they decided not to work for the sake of the family.
A. could have made B. should have made C. would make D. must make
31.The new system is better _____ it provides faster access to the Internet.
A in that B in which C that D.where
32. The man denied any thing at the supermarket when he was questioned by the police.
A. to have stolen B. having been stealing C. having stolen D. to steal
33.If the project should be delayed for a day ,________would mean we would be fined $100000.
A.That B.as C.Which D.and it
34. According to the periodic table, still some elements undiscovered.
A. there seem to be B. it seems to be C. it seems that D. here seem
35. The book was written in 1946,___the education system has witnessed great changes.
A when B during which C since then D since when
第二節 完型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36—55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涂黑。
As a physician who travels quite a lot, I spend a lot of time on planes listening for that dreaded “Is there a doctor on board ” announcement. I’ve been 36 only once-for a woman who had merely fainted. But the 37 made me quite curious about how 38 this kind of thing happens. I wondered what I would do if 39 with a real mid-air medical emergency-without access 40 a hospital staff and the usual emergency equipment. So 41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last week 42 a study about in-flight medical events, I 43 it with interest.
The study estimated that there are a(n) 44 of 30 in-flight medical emergencies on U.S. flights every day. Most of them are not 45 ; fainting and dizziness are the most frequent complaints. 46 13% of them-roughly four a day-are serious enough to 47 a pilot to change course. The most common of the serious emergencies 48 heart trouble, strokes, and difficult breathing.
Let’s face it: plane rides are 49 . For starters, cabin pressures at high altitudes are set at roughly 50 they would be if you lived at 5,000 to 8,000 feet above sea level. Most people can tolerate these pressures pretty 51 , but passengers with heart disease 52 experience chest pains as a result of the reduced amount of oxygen flowing through their blood. 53 common in-flight problem is deep venous thrombosis(血栓)-the so-called economy class syndrome(綜合癥). 54 happens, don’t panic. Things are getting better on the in-flight emergency front. Thanks to more recent legislation(立法), flights with at 55 one attendant are starting to install emergency medical equipments to treat heart attacks.
36. A. called B. informed C. addressed D. surveyed
37. A. accident B. incident C. condition D. disaster
38. A. soon B. many C. long D. often
39. A. met B. identified C. treated D. provided
40. A. for B. by C. to D. through
41. A. before B. when C. since D. while
42. A. collected B. discovered C. conducted D. published
43. A. consulted B. read C. consumed D. considered
44. A. amount B. sum C. average D. number
45. A. significant B. common C. heavy D. serious
46. A. For B. But C. And D. So
47. A. require B. engage C. inspire D. command
48. A. include B. imply C. confine D. contain
49. A. enjoyable B. favorable C. peaceful D. stressful
50. A. who B. which C. what D. that
51. A. mentally B. easily C. neatly D. naturally
52. A. ought to B. used to C. may D. need
53. A. Any B. Other C. One D. Another
54. A. Whatever B. Whenever C. Whichever D. Wherever
55. A. most B. least C. worst D. best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題2分,滿分4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Papa’s jaw dropped when Mama told him that Sister had cheated on her final exams—not to succeed but to fail. “It’s unbelievable!” he said. “Sister has always been so proud of her good grades!”
  “Yes, she has,” said Mama. “But it’s not unbelievable. It just shows how badly she wanted off the swimming team.”
  “Wanted off the swimming team ” said Papa. “She never said anything about that to me.”
  “Of course she didn’t,” said Mama. “She was afraid you’d blow your top. You already had her getting a swimming scholarship to college and winning gold medals at the Olympics. Can you imagine how much pressure she must have felt For her, being on the team couldn’t have been much fun.”
  “Oh, my gosh!” Papa said, clapping a hand to his forehead. “I’ve been so stupid! I just thought she’d want to be a champion swimmer because she’s so good at it.”
  “It’s like anything else, dear,” said Mama. “No matter how good at it you are, if it stops being fun, you won’t want to do it anymore.”
  Papa put his head in his hands.
  “She must be really mad at me,” he mumbled. “Maybe I should say sorry to her.”
  Sister’s footsteps could be heard on the stairs. She came into the kitchen and looked hopefully up at her parents.
  “Honey,” said Mama with a smile, “your papa and I have decided that there’s no reason for you to be on the swimming team if you don’t want to.”
  Sister’s face lit up like a Christmas tree. “Yippee!” she cried.
  “And,” added Papa, “there’s no need for any more drills. I’m sure you’ll bring your grades back up all by yourself.”
  Sister ran to Papa and jumped into his arms. She gave him a big hug. “I’m going to go play cards with Lizzy!” she said. “See you later!”
  From the kitchen window, Mama and Papa watched their daughter run down the sunny road toward Lizzy’s house.
  “It’s good to see her happy again,” said Mama.
  “It sure is,” Papa agreed. “As for the swimming team, there’s always next year.”
  “If ” Mama prompted him.
  “Oh, right,” said Papa. “If she wants to.”
  Mama smiled. “At least you’re learning, dear,” she said. She kissed him.
  “Well, you know what they say,” Papa said. “Better late than never.”
56. Sister wanted off the swimming team because _____.
A. she was not as good at swimming as ever before
B. she intended to improve her grades in her studies
C. she wanted to play cards far more than swimming
D. she felt it boring to struggle for Papa’s expectation
57. Mama insisted that the child should do _____.
A. what she was willing to B. what she felt easy to
C. what she was able to D. what she felt right to
58. What do you think of Papa
A. Cruel but reasonable. B. Crazy but confident.
C. Stubborn but honest. D. Ambitious but considerate.
59. Which might be the proper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Easier Said Than Done B. Health Is Better Than Wealth
C. Better Late Than Never D. Someth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
B
“English may be the global language of business but it is not enough by itself for companies to gain a lasting presence in many markets,”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委員會) says in a study published last month.
The study collected by the British National Centre for Languages for the EU leader, says over 10 per cent of 2,000 small and medium-sized (中等規模的) firms in 29 European countries sampled (抽樣) in the study have lost export contract (出口合同) because of lack of language skills. The study says French is used to trade with partners in Africa, Spanish in Latin America, and Russian in Eastern Europe.
“The picture is far more complex than the much-quoted view that English is the world language,” the study says.
Multilingual (多種語言的) Commissioner Leonard Orban admitted that Englis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orldwide, but he wants to improve more linguistic variety within the EU.
The EU’s linguistic headaches have exploded with the group’s expansion. Languages have become a sensitive topic in Brussels where English is increasingly eclipsing (侵蝕) French as the main working language of the organization. Translation of EU papers into EU’s 23 official languages costs 1 billion euros (US $1.31 billion) a year.
“We want to be open not only to official languages of the Union, but also to others like regional (區域的) languages, languages of minorities, immigrants’ (移民) languages and third countries’ languages,” Orband said.
Many EU students have improved their language skills during non-formal learning activities. Young people from more than 20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ravel across Europe to participate together in many cultural programmes, language courses, thematic workshops (主題研習會) and other activities that are organized in about 100 cities.
67. When did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say that English is not enough by itself for trade
A. Last week. B. Last month. C. On Dec. 20, 2006. D. On Apr. 1, 2007.
68. Which language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Japanese. B. Spanish. C. French. D. Russian.
69. What about English in Brussels
A. Many people are studying English. B. English is not studied by university students.
C. Most of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Russian. D. English is increasingly eclipsing French.
70.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Don’t Ignore That Study
B. Pay much Attention to English
C. Do Study Many Languages besides English
D. The Other Languag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nglish
C
Scientists have long understood the key role that oceans play in regulating the Earth’s climate. Oceans cover 70 percent of the globe and store a thousand times more heat than the atmosphere does. What’s newer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how this key component of our climate system responds to global warming.
A brake on global warming—for now
One of the ocean’s most important climate functions is absorbing heat and carbon dioxide (CO2), one of the gases that cause global warming. Acting as a heat sponge (海綿), the oceans have absorbed huge amounts of heat and CO2 in the last forty years.
Fujita explains that “the oceans are saving us from faster climate change—they are a big flywheel that delays rapid overheating of the earth, putting a brake on the climate system.”
“That’s the good news,” he adds. “The bad news is that the oceans only slow the atmospheric warming. Once the oceans come to balance with a greenhouse-gas warmed earth, the extreme heat will remain in the atmosphere and things will get much hotter.” But where and how the oceans release this accumulated (積累) heat is uncertain. And as the ocean stores heat, fragile underwater ecosystems are struggling.
The most recent scientific report from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also notes with concern that the ocean is acidifying because of increased absorption of atmospheric CO2, and thus causing a threat for shell-forming species. Sharp increases in carbon dioxide levels will cause further acidification of the ocean.
Currents distributing heat
Another important role the oceans play is that of distributor. Oceans deliver heat and life-sustaining nutrients around the globe. Just as blood vessels bring oxygen and nutrients to cells in the human body, the ocean’s currents carry oxygen, nutrients and heat throughout the Earth. The ocean distributes 25 to 50 percent of the energy the planet receives from the sun. For example, the Gulf Stream carries heat across the Atlantic. This warm current gives northwestern Europe a milder climate than it would normally have so far north. A change to the ocean’s circulation (循環) patterns could throw Europe into a colder period, even as the rest of world experiences warmer temperatures.
64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
A. the oceans cause global warming B. the oceans stop global warming
C. the oceans release nutrients and heat D. the ocean ecosystems face more dangers
65.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the ocean’s currents _____.
A. produce oxygen and nutrients everywhere B. absorb 25~50% of the energy from the sun
C. distribute heat and nutrients around D. change the ocean’s circulation patterns
6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result of the ocean absorbing heat and carbon dioxide
A. It causes further acidification. B. It affects shell-forming species.
C. It makes the atmosphere hotter. D. It regulates the Earth’s climate.
67.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______.
A. the roles of oceans B. global warming
C. ocean currents D. carbon dioxide
D
Not long ago, people thought babies were not able to learn things until they were five or six months old. Yet doc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say babies begin learning on their first day of life.
Scientists note that babies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ir environment. They say a baby will smile if her mother does something the baby likes. A baby learns to get the best care possible by smiling to please her mother or other caregiver. This is how babies learn to connect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 human beings.
One study shows that babies can learn before they are born. The researchers placed a tape recorder on the stomach of a pregnant woman. Then, they played a recording of a short story. On the day the baby was born, the researchers attempted to find if he knew the sounds of the story repeated while in his mother. They did this by placing a device in the mouth of the newborn baby.
The baby would hear the story if he moved his mouth one way. If the baby moved his mouth the other way, he would hear a different story. The researchers say the baby clearly liked the story he heard before he was born. They say the baby would move his mouth so he could hear the story again and again.
Another study shows how mothers can strongly influenc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skills in their children.
Researchers studied the children from the age of one month to three years. The researchers attempted to measur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others. The women were considered sensitive if they supported their children’s activities and did not interfere unnecessarily. They tested the children for thinking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when they were three years old. Also, the researchers observed the women for signs of depression.
The children of depressed women did not do as well in tests as the children of women who did not suffer from depression. The children of depressed women did poorly in tests of language skills and understanding what they hear.
These children also were less cooperative and had more problems dealing with other people. The researchers noted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others was important to th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of their children. Children did better when their mothers were caring, even when they suffered from depression.
6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factor that influence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in babies
A. The environment. B. Mother’s sensitivity.
C. Their peers(同齡人) D. Education before birth.
69.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in which newborn babies heard the stories
A. To prove that babies can learn before they are born.
B. To prove that babies can learn on the first day they are born.
C. To show mothers can strongly influenc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in their babies.
D. To indicate early education has a deep effect on the babies’ language skills.
70. Which group of children did the worst in tests of language skills
A. The children of depressed mothers who cared little for their children.
B. The children of women who did not suffer from depression.
C. The children of depressed but caring mothers.
D. Children with high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7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Scientific findings about how babies develop before birth.
B. Scientific findings about how the environment has an effect on babies’ intelligence.
C. A study shows babies are not able to learn things until they are rice or six months old.
D. Scientific findings about how intelligence develops in babies.
E
While others look away from trouble, this lady digs in and gets to work.
Gretchen Buchenholz, the native New Yorker and mother of six, has worked on behalf of needy and marginalized families for years in the city. She does everything from buy groceries for homeless families to start schools for children. In 1974 she founded Merricat’s Castle, a nursery school that opened its doors to kids of all raci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s, the able-bodied as well as those with disabilities or terminal illnesses.
She founded the Association to Benefit Children (ABC), the nonprofit group, some 20 years ago. The story of how she started ABC is pretty amazing. In 1984 she was on her way to a government office to get a day-care permit when, by accident, she entered a room where homeless families were waiting to be placed in a “ welfare hotel.” She saw three bare cribs (嬰兒床) with babies lying in them. The children wore no diapers (their parents couldn’t afford them), and the room was filthy (不整潔). After talking to the parents and learning that they and their children were hungry, Gretchen marched out and bought bread, peanut butter, apple juice and diapers. Then she started making phone calls. She dialed the American Red Cross, City Hall and The New York Times.
Gretchen has made many people see that we need to recognize these children are not different from our own, and we need to join in and help. Too often, people look away from suffering. But she sets us an example that we should gain strength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72. She went to the government office ______.
A. to help those homeless people in the room
B. to apply for a permit for ABC
C. to call on the government to help those homeless children
D. to get permission to look after babies during the day
73. By “But she sets us an example that we should gain strength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the
author means______.
A. Gretchen Buchenholz is a respectable woman
B. we should set up such organizations as the ABC to help those poor children
C. Gretchen Buchenholz gives us the strength to face suffering in life
D. we should do our bits to help those poor children
74. The children wore no diapers because______.
A. they had no parents
B. their parents were waiting for the government’s help
C. their parents had no money to buy diapers
D. Gretchen Buchenholz would buy diapers for them
75.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Gretchen Buchenholz______.
A. called up City Hall to get help for those homeless people
B. moved to New York at a young age
C. treats the children equally whether they are normal or disabled
D. starts schools for those homeless children
第四部分 任務型閱讀 (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Without most people realizing it, there has been a revolution in office work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Before that time, large computers were only used by large, rich companies that could afford the investmen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small computers have come onto the market, which are capable of doing the work that used to be done by much larger and expensive computers, so now most smaller companies can use them
The main development in small computers has been in the field of word processors (處理器) , or WPS as they are often called. 40% of British offices are now estimated to have a word processor and this percentage is growing fast.
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in using a word processor for both secretary and manager. The secretary is freed from a lot of daily work, such as re-typing letters and storing papers. He or she can use this time to do other more interesting work for the boss. From a manager’s point of view, secretarial time is being made better use of and money can be saved by doing daily jobs automatically outside office hours.
But is it all good If a lot of daily secretarial work can be done automatically, surely this will mean that fewer secretaries will be needed. Another worry is the increasing medical problems related to work with visual display units (顯示器). The case of a slow loss of sight among people using word processors seems to have risen greatly. It is also feared that if a woman works at a VDU for long hours, the unborn child in her body might be killed. Safety screens to put over a VDU have been invented but few companies in England bother to buy them.
Whatever th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word processor, they are a key feature (特征) of this revolution in office practice.
small computers:▲1._______ larger and expensive computers ▲2.most _________ companies can use them▲Small computers has been 3._________in the field of word processors , or WPS
advantages 4.________
▲The secretary : ●freed from a lot of 5._________ work●do other more interesting work for the boss▲6.___________ ●secretarial time can be made better use of ●7._______ can be saved by doing daily jobs automatically outside office hours. ▲8. __________ will lost their jobs.▲medical problems related to work with visual display units ●Many people 9_________ sight slowly●The unborn child in its mother’s body might be10.___________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請根據以下提示,以“節約——從身邊做起”(Save In Everyday Life)為題寫一篇關于創建節約型社會的短文。要求1 00詞左右。
Why How
資源有限:水,石油,森林等……環境惡化:災害性天氣頻繁,空氣、水污染,水土流失等…… 節約:食物,紙,水,電……乘公共汽車,拒絕使用方便筷,塑料袋……
注意:1.詞數100左右;
2.標題已給出。
Save In Everyday Li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題卡
姓名 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
任務型閱讀
1 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請根據以下提示,以“節約——從身邊做起”(Save In Everyday Life)為題寫一篇關于創建節約型社會的短文。要求1 00詞左右。
Why How
資源有限:水,石油,森林等……環境惡化:災害性天氣頻繁,空氣、水污染,水土流失等…… 節約:食物,紙,水,電……乘公共汽車,拒絕使用方便筷,塑料袋……
注意:1.詞數100左右;
2.標題已給出。
Save In Everyday Life
聽力參考答案:
1~5. CABBB 6~10. ABCAC 11~15. BCBBB 16~20. CCBCA
單項填空
21—35 ACCDD DDADA ACAAD
完型填空
36—55 AADAC BDBCD BAADC BCDAB
閱讀理解
A)DADC B) BADC C) DCCA D) CAAD E)DDCC
任務型閱讀
任務型閱讀
1. replace 2. smaller 3.improved 4.disadvantages 5.daily
6. The boss/manager 7.money 8. secretaries 9. lose 10. killed
One possible version:
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 we should take an active part in creating a society that saves.
On the one hand , the natural resources are limited . We don’t have enough water , oil or forest in many places . On the other hand , people keep cutting down more trees and letting out more carbon dioxide . At the same time , everyone can see that the environment is getting worse , People suffer from more typhoons and tornados nowadays . What’s worse ,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my opinion , we students should do something to stop wasting . We can save food , water , paper ,electricity , etc . in our daily life . Meanwhile , we should take buses instead of cars ,refuse to use chopsticks which are only used once and don’t use plastic bags.
PAGE淮北一中2012屆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學試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Cu:64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2分/題,共40分)
1.淮北市地處淮海經濟區腹心,形成了以煤炭、建材、釀酒、農作物等為支柱的產業格局,下列關于這些特產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氧化鋁陶瓷、氮化硅陶瓷都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B.煤礦井下的瓦斯爆炸主要是氫氣燃燒引起的
C.成熟的蘋果能夠釋放出具有催熟作用的乙烯氣體
D.在粉塵較多的工作場所,工作人員易患硅肺病
2.在實驗室里做鈉跟水反應的實驗時,用到的儀器是
a.試管夾 b.鑷子 c.小刀 d.冷凝管 e.濾紙 f.研缽 g.燒杯 h.坩堝
i.石棉網 j.玻璃片 k.藥匙 l.燃燒匙
A.abdi B. cefk C. fghl D. bcegj
3.下面有關氯氣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氯氣可使濕潤的紅布條退色,所以氯氣具有漂白性
B.氯氣沒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退色
C.在通常情況下,氯氣可以和任何金屬直接化合
D.聞其氣味時要小心將集氣瓶放在鼻孔下直接聞
4.中學化學教材中有大量數據,下列是某同學對數據的利用情況,其中錯誤的是
A.用溶解度數據判斷煮沸Mg(HCO3)2溶液得到的產物是Mg(OH)2而不是MgCO3
B.用沸點數據推測將一些液體混合物用分餾的方法進行分離的可能性
C.用反應熱數據的大小判斷不同反應的反應速率的快慢
D.用原子(或離子)半徑數據推測某些原子(或離子)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
5.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38.5gCCl4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為NA
B.1mol銨根離子中含有的電子數為9NA
C.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Na+數為0.1 NA
D.11.2L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轉移的電子數為0.5NA
6.實驗室將NaClO3和Na2SO3按分子個數比為2∶1倒入燒瓶中,同時滴入適量硫酸,并用水浴加熱,產生棕黃色的氣體X,反應后測得NaClO3和 Na2SO3恰好完全反應,則X為
A.Cl2 B.Cl2O C.ClO2 D.Cl2O3
7.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A.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B.分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
C.用標準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時,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錐形瓶,邊滴邊振蕩,眼睛注視滴定管中的液面
D.稱量時,稱量物放在稱量紙上,置于托盤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托盤天平的右盤中
8.下列五種有色溶液與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實質相同的是
①品紅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氯水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⑤
9.實驗室里常用“碘錘”的玻璃儀器做碘的升華實驗,該儀器為兩頭密封的玻璃窗,中間帶有一根玻璃短柄。用此儀器進行有關實驗時,具有裝置簡單、操作方便、現象明顯、可反復使用等優點。用此儀器不能反復進行的實驗是
A.NH4Cl受熱分解的實驗
B.無水CuSO4與膽礬的互變實驗
C.白磷和紅磷(已經抽出O2)在一定溫度下相互轉變的實驗
D.KMnO4受熱分解的實驗
10.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Al(OH)4]-的溶液中:NH4+、Na+、Cl-、H+
B.在強堿溶液中:Na+、K+、CO32-、NO3-
C.在pH=13的溶液中:NH4+、Na+、SO42-、Cl-
D.在水電離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I-、Cl-、NO3-
11.盛滿等體積NO和NO2的混合氣體的試管,倒置在水槽中,反應完畢后液面上升的高度是試管的
A.1/2 B.1/3 C.2/3 D.5/6
12.在水玻璃中通入少量的CO2氣體,充分反應后加熱蒸干,再高溫充分灼燒,冷卻后所得的固體物質為
A.Na2SiO3 B.SiO2、Na2SiO3及Na2CO3
C.SiO2與Na2CO3 D.Na2SiO3與Na2CO3
13.已知Ba(AlO2)2可溶于水,向含有1 mol Al2(SO4)3的溶液中加入含有b mol Ba(OH)2 (b≠6)的溶液,所得沉淀的物質的量不可能為
A.5mol B.3mol C.b/2mol D.5b/3mol
14.下列變化發生時,其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硫氫化鈉的水解:HS- + H2OS2-+ H3O+
B.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6H5O-+ CO2 + H2O C6H5OH + HCO3-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適量的SO2:Ca2+ + 2ClO- + SO2 + H2OCaSO3↓+ 2HClO
D.用鉑電極電解氯化鎂溶液:2Cl- + 2H2OCl2↑+ H2↑+ 2OH-
15.有Fe、Mg、Al、Cu四種金屬,若兩兩混合,取混合物 26g與足量稀硫酸作用,產生11.2L H2(標準狀況),則混合物可能的組合方式最多有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16.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異丁烷與2—甲基丁烷互為同分異構體
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與氯氣反應
C.甲苯和苯都能被高錳酸鉀氧化
D.乙烯可以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苯不能與氫氣加成
17.鉛蓄電池中的總反應為Pb+PbO2+2H2SO4 2PbSO4+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放電時,正極發生的反應是 Pb(s) +SO42-(aq)= PbSO4(s) +2e-
B.在放電時,電池的負極材料是鉛板
C.在充電時,電池中硫酸的濃度不斷變小
D.在充電時,陽極發生的反應是 PbSO4(s)+2e-= Pb(s)+ SO42-(aq)
18.某無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1—、④Br—、⑤SO32—、⑥SO42—、⑦Fe2+離子中的一種或幾種,依次進行下列實驗,且每步所加試劑均過量,觀察到的現象如下:
步驟 操 作 現 象
① 用pH試紙檢驗 溶液的pH大于7
②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14振蕩,靜置 CC14層呈橙紅色
③ 取②的上層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產生
④ 將③過濾,向濾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產生
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判斷以下結論中正確的是
A.肯定含有的離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沒有的離子是②⑤⑦
C.可能含有的離子是①②⑥ D.不能確定的離子是①③⑥
19.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屬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三者對應的氧化物均為堿性氧化物
B.三者的單質放置在空氣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備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將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電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時陰極上依次析出Al、Fe、Cu
20.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 CH3COO-+H+
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入水時,平衡向左移動
B.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右移動
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減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向右移動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60分)
21.A、B、C、D、E、F、G是元素周期表中1~36號的七種常見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B、D、G三種元素的原子核外未成對電子數均等于其周期序數;F的單質常用于工業上制漂白粉;D與A、E均可形成原子個數比為1:1和1:2的化合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B、C、D、E元素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⑵F、G兩元素的單質間反應所得產物為固體,熔點282℃,沸點315℃,在300℃以上易升華,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據此判斷該產物晶體為______晶體;該產物中G元素相應價態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⑶B、C、D均可與A形成10電子和18電子的分子。
①在B、C、D分別與A形成的10電子分子中,極性最強的共價鍵是______ (用化學鍵表示)。A、B、C三元素形成的最簡單分子中鍵與鍵個數比為______;
②C、D分別與A形成的18電子分子X、Y可用作火箭推進劑。已知16g液態X與足量液態Y充分反應生成一種液態化合物和一種氣態單質,并放出838kJ的熱量,試寫出X與Y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圖所示物質中,只有X是單質,常溫下A和B呈氣態,且B是導致酸雨的大氣污染物,D是淡黃色固體。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⑴物質D的電子式為 ,其陰陽離子個數比為 。
⑵請列舉物質F的兩種用途: 、 。
⑶寫出X和Y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與D反應時若生成21.2g的C,則反應中轉移電子數目為 。
⑷請寫出Y和F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3.某礦抽出的廢液中含有大量的K+、Cl-、Br-,還有少量的Ca2+、Mg2+、SO4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擬用這種廢液來制取較純凈的氯化鉀晶體及液溴(Br2),他們設計了如下流程:
可供試劑a、b的選擇試劑:飽和Na2CO3溶液、飽和K2CO3溶液、K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H2O2、KMnO4(H+)溶液、稀HNO3。
請根據以上流程,回答相關問題:
⑴試劑a應該選用_______________;
⑵操作①、②、③、④、⑤的名稱是_________(填字母)。
A.萃取、過濾、分液、過濾、蒸發結晶 B.萃取、分液、蒸餾、過濾、蒸發結晶
C.分液、萃取、過濾、過濾、蒸發結晶 D.萃取、分液、分液、過濾、蒸發結晶
⑶欲除去無色液體I中的Ca2+、Mg2+、SO42-離子,選出b所代表的試劑,按滴加順序依次是 (填化學式)。
⑷調節pH的作用是 ,操作方法是 。
⑸操作⑤中用到的瓷質儀器名稱是 。
24.小明為驗證NO2的氧化性和NO的還原性,設計了如下裝置制取NO2和NO,并驗證其性質,裝置圖如下:
⑴寫出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可證明NO2的氧化性;在丙中鼓入空氣后現象是__________,可證明NO的還原性。
⑵實驗前丙中充滿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反應方程式和簡要文字回答)。
⑶小華對小明的實驗設計提出了質疑,他認為乙中的現象不足以證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認為怎樣才能準確證明NO2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簡要回答出原理和現象即可)
25.雄黃(AS4S4)和雌黃(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礦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據題意完成下列填空:
⑴As2S3和SnCl2在鹽酸中反應轉化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氣體。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⑵上述反應中的氧化劑是       ,反應產生的氣體可用      吸收。
⑶As2S3和HNO3有如下反應:As2S3+ 10H++ 10NO3—=2H3AsO4+ 3S+10NO2↑+ 2H2O,若生成2mol H3AsO4,則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若將該反應設計成一原電池,則NO2應該在     極附近逸出。
⑷將⑶中反應產物NO2充滿干燥的燒瓶,然后將燒瓶倒立于少水槽中,向燒瓶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氣,氣體恰好完全溶于水(假設溶液沒有擴散),則燒瓶中溶液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設該條件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為23.8,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三位)。
淮北一中2012屆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學答題卷
一、(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60分)
21.(12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①______ , ______;② 22.(12分)⑴ , 。
⑵ 、 。
⑶ ; 。
⑷ 。
23.(12分)⑴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
⑶ ;
⑷ , 。
⑸ 。
24.(12分)⑴ ,
, 。
⑵ 。
⑶ ;

25.(12分)⑴ 。
⑵ , 。
⑶ 、 。 ⑷ 。
淮北一中2012屆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學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C A C C C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B C B B A C B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60分)
21.(12分)
(1)第三周期ⅦA族(2分) N > O > C > Na(2分)
(2)分子(1分) 1s22s22p63s23p63d5 或[Ar]3d5 (2分)
(3)①H—O (1分) 1:1(2分)
②N2H4(l) + 2H2O2(l) = N2(g) + 4H2O(l) △H = -1676kJ·mol-1(2分)
22.(12分)
(1)(2分);1︰2(2分)
(2)用作發酵粉、治療胃酸過多等(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各1分)
(3)C+2H2SO4(濃)CO2↑+2SO2↑+2H2O(2分);1.204×1023或0.2NA(2分)
(4)H++HCO3-=CO2↑+H2O(2分)
23.(12分)
(1)H2O2(2分)
(2)B(2分)
(3)BaCl2、KOH、K2CO3(只要K2CO3在BaCl2之后即可)(2分)
(4)除去溶液中過量的CO32-(2分);取少量的PH試紙置于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測溶液的玻璃棒點滴在試紙的中部,待試紙變色后,再與標準比色卡比較來確定溶液的pH(3分)
(5)蒸發皿(1分)
24.(12分)
(1)Cu+4H++2NO===Cu2++2NO2↑+2H2O(2分) 
溶液變渾濁(1分) 有紅棕色氣體生成(1分)
(2)3NO2+H2O===2HNO3+NO,制取NO,并用排水法收集NO(3分)
(3)NO2和水反應生成的HNO3是一種氧化性酸,可將Na2S氧化,使溶液變渾濁(2分) 
可將干燥的NO2與干燥的H2S氣體混合,若有淡黃色固體生成,即可證明NO2的氧化性(3分)
25.(12分)(每空2分)
(1)2As2S3+2SnCl2+4HCl= As4S4+2SnCl4+2H2S↑ 
(2) As2S3, NaOH(或CuSO4溶液)
(3)10mol 正極
(4)0.042








班級 姓名 學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鄂托克旗| 东山县| 台东市| 上杭县| 闸北区| 南通市| 通化县| 从化市| 乐山市| 大厂| 额尔古纳市| 庄河市| 中阳县| 南昌市| 衡阳县| 元朗区| 天全县| 郓城县| 长泰县| 运城市| 中方县| 灯塔市| 怀来县| 延安市| 巴彦淖尔市| 嘉定区| 原平市| 贵州省| 潍坊市| 佛坪县| 依安县| 贵定县| 安康市| 甘泉县| 楚雄市| 巧家县| 永福县| 台州市| 富蕴县|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