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階段質量檢測七年級試卷(考試時間:30分鐘;試卷滿分:5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最佳答案,每小題2分,共20分)1.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有大片的戈壁灘,此處生活的蜥蜴體色大都是黃褐色,這體現了A生物能夠適應環境B.生物能夠影響環境C,環境能夠改變生物D.環境能夠適應生物2.2019年1月3日,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罐隨著嫦娥四號探測器順利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始了人類在月球上進行的首次生物生長試驗。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罐內搭載了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菌和果蠅六種生物,下列哪項不是這六種生物的共同特征A.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B.生長和繁殖C.自由運動D.遺傳變異3.我們吃的馬鈴薯和花生都生長在地下,它們分別屬于A.營養器官和營養器官B內營養組織和貯藏器宮C.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D.生殖器官和生殖器宮4.植物枝芽結構中將來發育成新芽的結構是A.芽原基B.芽軸C.幼葉D.分生組織5.根處于吸水狀態時,土壤溶液濃度(T)與根細胞細胞液濃度(X)的關系是A.T小于XB.T等于XC.T大于XD與T、X大小無關6.被譽為“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和“細胞的動力車間”的結構分別是A.葉綠體、葉綠體B線粒體、葉綠體C線粒體、線粒體D.葉綠體、線粒體7.根尖和芽尖之所以能生長,這是因為它們有A.分生組織B.保護組織C.營養組織D.輸導組織8.“魯花花生油,滴滴香濃”,你可知道這滴滴香濃的花生油主要來自種子的A.①B.②C.③D.④9.人類下列各項活動中,能增強植物呼吸作用的是A.收獲的糧食曬干后貯藏B農業生產中及時耕松土壤C.夜間適當降低大棚內的溫度D.向貯存水果的倉庫中充加二氧化碳10.如圖是氣孔張開和閉合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氣孔是氣體交換的“門戶”,水分以氣體形式也可以通過氣孔B.夜幕降臨時,葉片大多數氣孔呈甲狀態,蒸騰作用隨之減弱C.當太陽升起時,葉片氣孔可由狀態乙轉為狀態D.氣孔甲→乙狀態的轉化可能影響無機鹽的運輸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包括4道小題,每空1分,共30分)11(9分)一年一度的梨花節吸引了八方游客萬畝梨花芳香四溢,景色宜人。圖一示北鎮鴨梨組織的形成過程,圖二示意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以及觀察到清晰物象時物鏡與玻片間的距離,圖三示北鎮鴨梨葉片結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過程a的結果是;過程b是(2)某同學在觀察鴨梨葉臨時切片時,發現視野的左下方有氣泡,向方移動切片可將其移出視野。欲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物像最大,應選用的鏡頭組合以及玻片與物鏡的距離分別是、。(用圖二中的序號表示)。(3)圖三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有(用序號表示)。(4)“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描述的是生物的遺傳現象,控制生物遺傳的物質主要存在于植物細胞的中。(5)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時所需的水分通過莖內運輸到葉,該結構屬于組織。12.(9分)如圖是花的結構模式圖,請根據圖回答問題:(1)這朵花的主要部分是(寫名稱)。(2)雄蕊是由[]和花絲組成。(3)若這是桃花結構圖,要結出果實必須經過和兩個生理過程;桃屬于(填“果實”或“種子”),是由圖甲中[]發育而來的;桃可食用部分是由圖甲中的[]發育而來的。(4)桃樹枝繁葉茂,其枝條是由發育而來;在培育桃樹的過程中要經常施肥。桃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最多的無機鹽是無機鹽。13.(6分)學習小組在學校“開心農場”里種南瓜。請分析回答問題:(1)南瓜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是具有。(2)移栽南瓜幼苗時根部帶土,是為了保護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3)同學們發現,南瓜的花分為雌花和雄花(圖1),只有(選填“甲”或“乙”)花才能結出南瓜。(4)搭棚上架能減少枝葉的互相遮擋,使南瓜接受更充分的,促進光合作用。(5)圖2是南瓜植株兩天中有機物積累量的變化趨勢曲線中,段(用字母表示)的變化表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多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曲線表明最終南瓜植株生長了,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14.(6分)如下各圖為相關實驗的部分實驗裝置圖。請認真觀察,據圖分析并作答:(1)裝置甲可以用來驗證,此裝置必須放置在的環填中。(2)裝置乙可以用來驗證,此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3裝置中盛有氫氧化鉀溶液,此裝置可以用來驗證。(4)以上三個裝置甲、乙、內中,實驗前要必須進行暗處理的是。R七年生物(6章)答案、1-5ACCAA6-10DADBB、11.(1)細胞數目增多細胞分化(②)右上②③(3)②⑥(缺一不給分)(4)細胞核(⑤5)導管輸導組織12.(1)雄蕊和雌蕊(花蕊)(2)②花藥(3)傳粉受精果實⑦脂肪⑤子房壁(4)(枝)芽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13.(1)完整、有生命力的胚(2)成熟區(3)甲(4)光照(5)BC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4.(1)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有光(2)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3)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4)丙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pdf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