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5分)1.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直接一分為二進入兩個新細胞中B.細胞內的各種物質中,屬于有機物的有淀粉、脂肪、蛋白質和于和無機鹽C.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一分為二D.植物的所有細胞都含有葉綠體2.下列關于草履蟲的敘述正確的是A.草履蟲是多細胞生物B.草履蟲有細胞壁C.草履蟲所需能量由葉綠體供給D.草履蟲依靠表膜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3.下圖表示某植物體兩種細胞的形成過程,①②③表示細胞不同的生理活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體內的所有細胞都能進行過程②B.過程③的結果是形成不同的組織C.過程③是受遺傳物質控制的D.過程①②③形成的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均不變4.媽媽給君子蘭更換土壤后,君子蘭長勢更好。這一現(xiàn)象說明植物的生活需要A.二氧化碳B無機鹽C.水分D.光5.“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下列植物中,與“苔痕上階綠”描述的植物屬于同一類群的是A小球藻B.地錢C.腎蕨D.牡丹6.下列關于綠色植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藻類植物的葉能夠進行光合作用B.苔蘚植物具有根、莖、葉的分化C.蕨類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無機鹽D苔蘚植物有莖作為輸導組織7.根具有吸收水分的功能。這一功能主要由根尖的哪部分完成A.分生區(qū)B.根冠C.成熟區(qū)D.伸長區(qū)8.右圖為枝芽和枝條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是由[1]發(fā)育來的B.c是由[4]發(fā)育來的C.枝芽能發(fā)育成葉和花D.摘除a后,d很快發(fā)育成枝條9.下列生物學知識正確的是A.松的球果不屬于果實B.芽都能發(fā)育成枝條C.單細胞生物結構過于簡單,無法獨立完成生命活動D.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散失了約99%的水分,這是一種浪費10.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下列關于玉米的敘述錯誤的是A.玉米于蝗蟲在結構層次上的不同之處是沒有“系統(tǒng)”B.為提高玉米的產量,可采取人工輔助授粉的方法C.在玉米種子的縱剖面上滴加碘液,變藍的部分是胚乳D.玉米根尖細胞的能量轉化器是線粒體和葉綠體11.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質的原料是A.二氧化碳和水B.二氧化碳和氧氣C.水和有機物D.氧氣和無機鹽12.適當增加溫室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可提高作物哪種生理活動的強度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騰作用D.吸收作用13.右圖表示向日葵的雌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1]是柱頭,可萌發(fā)出花粉管幫助受精B.向日葵最重要的結構是雌蕊和雄蕊C.向日葵屬于被子植物中的雙子葉植物D.葵花籽是由[3]發(fā)育而來的14.下列有關“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暗處理是為了消耗葉片中原有的淀粉B.暗處理后,應將植株置于光下進行對照實驗C.酒精的作用是脫色D.向葉片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變藍15.下圖為蔬菜大棚中24小時內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MN段植物呼吸作用強度不斷增強B.NP段植物光合作用強度不斷增強C.Q點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比M點少D.N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15分)16.農業(yè)生產中為提高作物產量,可以將玉米和大豆間隔種植(如圖1),也可以在種植作物的時候做到疏密有致(如圖2)。圖3為發(fā)生在植物體內的某些生理過程示意圖。請運用相關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觀察圖1,玉米莖稈較高,大豆莖稈較矮,從光合作用角度分析,玉米和大豆間隔種植的優(yōu)點是可確保良好的通風,增加周圍(填氣體名稱)的含量,提高圖3中的(填字母)作用的效率。(2)從圖2可以看出,玉米種植稀疏恰當,這有利于玉米充分接受陽光輻射,從而提高產量。從光合作用原理分析,農作物產量提高的原因是提高了對的利用效率。光合作用過程中,能量的轉化過程為。(3)玉米生長的幼苗期和開花期需要吸收大量水分。這些水分主要用于玉米的作用。17.春天來了,許多植物會開出鮮艷的花,花凋謝后結出果實。下圖所示為某種花的剖面結構圖。請據圖回答:(1)該結構圖不能用來表示桃花,因為桃花的(填結構名稱)內只有一個胚珠,而該花有多個胚珠。(2)經傳粉和作用,圖中的(填序號)將發(fā)育成果實。該發(fā)育過程所需的大量營養(yǎng)物質來自植物的作用。(3)很多果實發(fā)育成熟后,果皮的顏色變得鮮艷,果肉變軟,并能發(fā)出香味。從生物繁衍的角度分析,果實的這些變化的意義是。18.花生中的蛋白質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但其中的一些致敏蛋白限制了其在生產中的應用。為探究如何降低花生中致敏蛋白的含量,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1)花生種子是由發(fā)育而來的。蛋白質主要儲存在種子的中,為萌發(fā)提供營養(yǎng)。(均填結構名稱)(2)研究者根據情況將花生種子分為A、B兩組,測定了不同溫度下兩組花生種子的發(fā)芽率,結果如左下表所示。①據表中數據可判斷,應選擇A組種子在℃條件下進行后續(xù)的種子萌發(fā)實驗。②推測B組種子在30℃以下多數不能萌發(fā)的原因,可能是種子的失活。(3)Arah3是花生中一種致敏蛋白。研究者檢測了種子萌發(fā)過程中Arah3的含量變化,結果如右上圖所示。據圖可知,在種子萌發(fā)過程中,Arah3的相對含量在種子中的作用下下降。修水縣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第二次段考年級地物參考答案生物部分單項選擇題(每小題6.C7(1)子房(2)受精丙光(3)吸引動物來取食,有利于植物傳播種子(答案合胚珠(3)蛋白酶參考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生物答案.pdf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