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R·八年級生物學上冊第二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第二節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你聽說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嗎?烏鴉是一種聰明的鳥,它會從高處吧堅果扔到水泥地面上摔碎,吃到里面的果仁,如果堅果特別堅硬,不容易摔碎,它會想到更好的方法,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嗎?(見教材p47想一想議一議)烏鴉這種行為是生來就有的嗎?如果不是,這種行為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導入新課答案:不是。后天學會的。推進新課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狗,來到陌生的主人家,剛開始有點怕人,只會乖乖的吃飯、睡覺。后來經過主人的訓練以后,它學會了到指定的地方去大小便,還學會了簡單的加減法,它還經常在客人面前表演節目呢!于是,這家的主人對它是疼愛有加,每頓飯都有好吃的,還直夸它聰明呢。1.小狗生下來就會吃飯、睡覺么?3.小狗生下來就會簡單的加減法么?以上這三種行為一樣么?有哪些行為是相似的?2.小狗生下來就會到指定地點去大小便么?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如取食行為、防御行為、攻擊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領域行為、社會行為等。取食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按獲得途徑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概念: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先天性行為舉例:蜜蜂采蜜嬰兒吮吸蜘蛛結網針刺縮手(簡單反射)學習行為概念:不是動物生來具有的,而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舉例:鸚鵡學舌馬戲表演觀看視頻:鸚鵡學唱歌、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見教材p47下)兩者聯系:資料分析在迷宮的一臂安上電極,而另一臂是潮濕的暗室,其中還有食物。當蚯蚓爬到安有電極的一臂時,它就會受到電擊。經過多次嘗試和錯誤后,蚯蚓能夠學會直接爬向潮濕的暗室。學習行為剛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樣大,眼睛還睜不開。它出生時掉在母袋鼠的尾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的尾尖,在從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兒袋中吃奶。先天性行為一只失去雛鳥的美國紅雀,總是給養魚池邊浮到水面張口求食的金魚喂它捕來的昆蟲,就像喂自己的雛鳥一樣,一連喂了好幾個星期。先天性行為很多年前,在英格蘭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開了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學會了偷喝牛奶。學習行為菜青蟲總是取食白菜、甘藍等十字花科植物。有人用剛從受精卵里孵化出的菜青蟲做實驗:把十字花科植物的葉片榨成汁涂抹在濾紙上,旁邊放著其他植物的葉子,結果菜青蟲去啃食濾紙,卻不吃其他植物的葉子。先天性行為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會利用一根蘸水的樹枝從蟻穴中釣取白蟻作為食物。學習行為學習行為成年黑猩猩會利用生活經驗來解決問題。當香蕉被掛在高處,徒手拿不到時,黑猩猩會把幾個木箱堆疊起來,然后爬到木箱頂上去摘香蕉。(見教材p49)動物的先天性行為使動物能適應環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動物的學習行為可以讓它們更好地適應復雜環境的變化。一般來說,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習行為越復雜。類別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形成獲得途徑適應進化趨勢生來就有的本能遺傳物質所控制相對穩定的環境無脊椎動物的主要行為方式出生后形成的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不斷變化的復雜環境動物越高等,學習行為越復雜,所占比重也越大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區別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和實驗法,以及這兩種方法的結合。(見教材p50第2自然段)觀看視頻: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隨堂練習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見教材p52練習1)(1)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是兩種截然不同、互不相關的行為類型。(2)動物的學習行為一旦形成,就不會改變。(3)動物的學習行為越復雜,適應環境的能力越強。()()()××√注1:兩者是有關系的,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2.剛出生的嬰兒就會吃奶,這屬于哪一類行為?這對他(她)的生存有什么意義?(見教材p52練習2)答:剛出生的嬰兒就會吃奶,這屬于先天性行為。這種行為對于嬰兒的生存非常重要,保證嬰兒能獲得充足的營養物質。1.下列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A.大雁南飛B.黃牛耕地C.狗辯主客D.老馬識途2.下列動物中,學習能力最強的是()A.蚯蚓B.青蛙C.蝗蟲D.黑猩猩3.在緊急情況下,很多動物都喜歡假死,這種行為屬于()A.取食行為B.防御行為C.繁殖行為D.遷徙行為ADB鞏固練習4.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所具有的特點是()①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②動物后天學會的行為③由身體里遺傳物質所控制的行為④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活動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A5.母狼如果在哺乳期失去幼仔,它會繼續哺育其他動物的幼仔甚至人類的嬰孩。母狼的這種行為屬于()A.后天行為中的繁殖行為B.是先天行為中捕食行為C.先天性行為中的繁殖行為D.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的學習行為C小資料:1920年在印度加爾格達,一位牧師救下了兩個由狼撫養長大的女孩。大的有七、八歲,起名為卡瑪拉,小的不到兩歲,不到一年就死去了。卡瑪拉剛被發現時,生活習性與狼一樣: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餓了找吃的,吃飽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齒撕開吃;不會講話,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頸長嚎。經過7年的教育,她才掌握45個詞,勉強地學幾句話,開始朝人的生活習性邁進。她死時估計已有16歲左右,但其智力只相當3、4歲的孩子。6.動物具有學習行為,其意義是()A.便于找到食物B.能夠逃避敵害C.便于找到配偶D.能夠適應復雜的環境7.有一種蜜蜂的工蜂,它會掀開已死幼蜂巢室蓋子,然后把死蜂取走。這種行為是一種行為,是由它體內的決定的D先天性遺傳物質取食行為社會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蜜蜂采蜜蜻蜓點水大雁南飛烏賊釋墨螞蟻群居將動物行為與對應的類型連線①母雞哺育小雞雛先天性行為②蚯蚓走迷宮③螳螂捕蟬,黃雀在后④鸚鵡學舌學習行為⑤黑猩猩取螞蟻⑥蜜蜂采蜜⑦小狗算算術⑧海豚鉆火圈⑨蜘蛛結網將動物行為與對應的類型連線課堂小結先天性行為: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學習行為:不是動物生來具有的,而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先天性行為.mpg 學習行為.mpg 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mp4 第二節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ppt 鸚鵡會唱歌:鸚鵡會唱《山路十八彎》 網友戲稱“修煉成精” 說天下 160426_高清.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