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控制的方式與應用 任務二感知控制的應用 一、教學目標 1.觀察生活中的案例,概括控制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 控制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任務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控制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人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改變周圍的環境,使之能滿足自身的需要。銀行的自動取款機通過對存取款的自動控制,縮短了人們存取現金的時間,降低了差錯率,而且使小額現金存取不受銀行上下班時間的限制:公共場所的紅外線自動水龍頭通過對紅外線強或弱的感應,自動控制水龍頭的開或關,人們使用起來更方便、衛生,并且能夠節約用水。 2、新課學習 技術體驗 制作拋球器模型 體驗目的:通過制作拋球器模型,感知控制在H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情境展示:陳晨是學校乒乓球社團的隊員,在訓練時她發現教練撿球發球很辛苦,她和同學們在網上查到自動發球機可代替教練發球。于是大家產生了設計并制作一個拋球器模型的想法。 問題分析:制作拋球器模型,關鍵是要解決動力和方向控制問題。拋出乒乓球時,如何產生拋球的動力?怎樣設計觸發動力的機關? 活動準備: 材料:規格為25 mmx25 mmx1 000 mm的方木條若干、35 mm鐵釘若干、80 mm長螺栓螺相兩個、100 mm的橡皮筋1根、砂紙、礦0" 泉水瓶蓋、乒乓球。 工具:木工鋸、木工鑿、榔頭、角尺、鉛筆、手電鉆、螺絲刀。 主要過程: 1.制作模型。 (1)將方木條截成2根200 mm 4根120mm. 5根80 mm、1根40 mm的短木條,在其中一根80 mm木條的中間開一槽,將40 mm木條的一端斜削平。 (2)用鐵釘釘制模型的底架,將開槽的短木條釘在底架的前端。 (3)釘制垂直面框架,將1根80mm的木條鋸成兩段,作為框架支撐。 (4)在一根120 mm木條前端固定礦泉水瓶蓋,用長螺桿、鰓相將其問定在底架中間,作為轉動桿。 (5)將一根螺桿釘在底架中間的短木條的中間位置。 (6)用鐵釘將斜削的短木條釘在開棲短木條的一側。 (7)將橡皮筋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如圖4- 9中位置A。 2.拋球測試。 (1)用斜削的短木條將轉動桿固定在底架位置,將乒乓球放在礦泉水瓶蓋上,如圖4 -9所示。 (2)旋轉斜削的短木條,松開轉動桿,乒乓球被拋出,如圖4-10所示。 (3)測量乒乓球拋出的距離。 討論: 1.如果要增大拋球距離,應該如何改進該裝置? 2.如果要實現自動連續拋球,需要如何改進該裝置?請設計方案并實現。 案例分析 恒壓供水控制系統 住宅樓用戶用水量的多少經常變動,供水不足或供水過剩的情況時有發生,常出現下班后大家到家都用水時水流量小,而夜間用水時水流量大的現象。用水和供水之間的不平衡榮中反映在供水的壓力上:當用水多而供水少時,則壓力低;當用水少而供水多時,則壓力高。若能實現供水壓力恒定,即供水和用水之間保持平衡,用水多時供水也多,用水少時供水也少,則能提高供水質量。 恒壓供水控制系統能在供水網中用水量發生變化時,電動機使出水口壓力保持不變。供水網出口壓力值根據用戶需求來確定,其內部由單片機等器件構成變頻調速控制系統,調節水泵輸出流量,以實現恒壓供水。 討論:對于老式住宅樓屋頂水箱供水系統,是否雷要考總住戶用水的恒壓問題? 生產中往往需要對溫度、濕度、壓力、速度及工件加工動作等進行控制,控制在生產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汽車自動裝配生產線實現了汽車零件的自動裝配,并能對零件的傳送速度進行控制,便于生產操作,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農田節水灌溉控制系統在控制農田灌溉水量、實現水量均勻噴灌的同時,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控制在軍事、國防等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精密制導武器能夠對目標進行精準打擊,火箭能將人造衛星準確送人太空預定軌道。“神舟” 飛船遨游太空并推確返回地面,其中控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學習反思 控制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給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極大便利:但在未來,控制裝置能夠完全取代人的作用嗎? 練習 1.分析下列控制現象是自動控制還是人工控制。 (1)用氣簡給自行車的輪胎充氣; (2)樓宇監控; (3)電視機自動組裝生產線。 2.觀察自行車的剎車控制裝置,若使前輪剎車控制更加靈敏,應如何調節自行車前輪的剎車部件?請試著調試。 3.在“任務一”的“技術體驗”中,我們制作了使用飲料瓶里的雨水給盆栽植 物自動澆灌的裝置,如何將收集到的雨水引到飲料瓶,并保證澆灌功能不變?請設計一個方案并制作。 3、課堂小結 控制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五、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