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北京市海淀區2012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解析及分析(5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北京市海淀區2012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解析及分析(5科10份

資源簡介

海淀區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物 理
2011.11
學校 班級 姓名 成績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把正確選項填在題后括號內。共24分,每小題2分)
1.在圖1所示的四位科學家中,以其名字命名電阻單位的是 ( )
2.在圖2所示的生活用具中,通常情況下屬于導體的是 ( )
3.關于力對物體做功的敘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運動員豎直向上托舉的力對杠鈴做了功
B.人推汽車但沒有推動,人的推力對汽車做了功
C.起重機吊著重物上升,鋼繩豎直向上的拉力對重物做了功
D.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滾動,足球受到的重力對足球做了功
4.在圖3所示的實例中,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5.圖4所示的四個電路圖中,各開關都閉合后,燈泡L1與 L2串聯的是( )
6.如圖5所示,這些用具在使用過程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7.要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值變小,則圖6所示的接法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
8.圖7是研究分子之間作用力的實驗裝置,將接觸面被磨平的兩個鉛塊用力壓緊,可以使它們結合在一起,并且在下端懸掛一定質量的重物也不分開。這一現象說明( )
A.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B.分子之間存在斥力
C.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之間有空隙
9.對于機械效率的理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機械越省力,機械效率越高
B.機械做功越快,機械效率越高
C.有用功相同,總功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D.額外功相同,有用功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10.跳傘運動員受平衡力作用,在空中勻速降落。關于他在下降過程中其機械能的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動能減少,重力勢能減少,機械能減少
B.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少,機械能減少
C.動能減少,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減少
D.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少,機械能不變
11.學校實驗室需要安裝一個顯示四個實驗小組實驗準備狀況的指示燈。要求:實驗小組做好準備后就閉合本組的顯示開關;只要實驗小組中有一組沒有做好準備,指示燈就會發光從而提醒老師。小明根據上述要求,設計了如圖8所示的電路,其中可能符合上述工作要求的電路是( )
12.如圖9所示,質量為70kg的小剛站在高臺上通過滑輪組勻速提升貨物。第一次提升貨物的質量為100kg,第二次提升貨物的質量為200kg。小剛第二次提升貨物時對滑輪組做功的功率為220W。已知滑輪A、B的質量均為4kg,滑輪C的質量為8kg,繩重及滑輪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計,g取10N/kg。關于小剛提升貨物的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第一次提升貨物時,小剛對高臺的壓力為500N
B.第一次提升貨物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3.3%
C.第二次提升貨物時,貨物上升的速度為0.4m/s
D.第二次提升貨物時,小剛對高臺的壓力為800N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符合題意的選項均多于一個,把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共12分,每小題3分,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的不得分)
13.小明根據下表所提供的幾種物質的比熱容得出以下幾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
幾種物質的比熱容c/[J·(kg·℃)-1]
水 4.2×103 冰 2.1×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鋁 0.88×103
水銀 0.14×103 銅 0.39×103
A.不同種物質比熱容一定不同
B.同種物質的比熱容可能不同
C.有些“暖氣”用水作工作物質,其原因之一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
D.質量相等的鋁塊和銅塊升高相同的溫度,鋁塊吸收的熱量較多
14.關于熱量、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0℃的物體,其內能一定為零
B.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含有的熱量增多
C.物體的溫度不變,內能可能改變
D.物體的內能減少了,可能是物體放出了熱量
15.如圖10所示,電源兩端的電壓U保持不變。當開關S1、S2、S4閉合,S3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1,電流表A1的示數為I1,電流表A2的示數為I2;當開關S1、S3閉合,S2、S4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2 ,電流表A1的示數為I3,電流表A2的示數為I4。關于這個電路中電壓表、電流表示數的比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U1>U2,I1<I2 B.U1=U2,I1<I2
C.U1>U2,I3=I4 D.U1<U2,I3>I4
16.如圖11所示,工人通過滑輪組提升貨物,第一次勻速提升貨物的速度為v1,工人對工作臺的壓力為N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第二次勻速提升貨物的速度為v2,工人對工作臺的壓力為N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2。兩次貨物被提升的高度相同,第一次工人對機械做功為W1,功率為P1;第二次工人對機械做功為W2,功率為P2。已知N1大于N2,v1小于v2,繩重及滑輪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計。關于上述工作過程的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W1一定大于W2,P1可能大于P2
B.W1可能大于W2,P1一定大于P2
C.W1一定大于W2,η1一定小于η2
D.P1可能小于P2,η1一定大于η2
三、填空題(共14分,每小題2分)
17.酒精的熱值是3.0×107J/kg,完全燃燒2kg的酒精能放出 J熱量。
18.2011年9月29日,“天宮1號”在長征二號F火箭的推動下,成功發射升空。火箭噴氣式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將燃料燃燒釋放的內能轉化為________能。
19.在四沖程內燃機的壓縮沖程中,機械能轉化為________能。
20.人們根據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發明了各種變阻器,其中實驗室使用的滑動變阻器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導體的________,來改變接入電路中導體電阻大小的。
21.如圖12所示是用道釘撬撬起道釘的示意圖,作用在道釘撬手柄上豎直向下的動力F1=200N,動力臂L1=1.2m,阻力臂L2=0.06m。若道釘撬保持在此狀態下平衡,且不計道釘撬所受重力,則道釘對道釘撬的阻力大小為________N。
22.在圖13所示電路中,①②③④分別是電壓表或電流表,如果①③顯示的數值是1.5V,②顯示的數值是0.3A,則④顯示的數值是________。
23.圖14甲是某種健身器材局部結構示意圖,滑輪組下端被提升的重物A置于豎直滑道內。在滑輪組繩子的自由端施加豎直向下的力F1,A重物恰能沿豎直滑道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滑輪組繩子的自由端施加豎直向下的力F2,重物A恰能以0.25m/s的速度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在重物A下加掛一個重物B(重物B不與滑道相接觸),在滑輪組繩子的自由施加豎直向下的力F3,則重物A和B恰能以0.205m/s的速度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2。圖14乙是F2所做的功與重物A上升高度間的關系,由圖像可知當F2做82J的功時,重物A升高了0.2m。已知重物A所受重力GA=355N,F1: F2=40:41,η1:η2=81:82。若重物A沿滑道運動過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始終不變,且不計繩重及滑輪的摩擦,則拉力F2的功率與拉力F3的功率之比是 。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34分。24~32每題2分,33~35每題3分,36題7分)
24.圖15中電阻箱兩接線柱間的電阻值是 Ω。
25.圖16所示電壓表的示數是 V,電流表的示數是 A。
26.工人站在地面上,利用如圖17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請在圖中畫出滑輪組的繞繩方法。
27.根據圖18所示的實物電路圖,在右側的虛線框內畫出與它對應的電路圖。
28.根據圖19所示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電路圖20補充完整。
29.如圖21所示,有一可繞中點轉軸轉動的輕質細桿,桿上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都是相等的。使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桿的B刻線處掛2個鉤碼,在A刻線處豎直向上拉桿,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N。若去掉彈簧測力計,改用一段細繩沿圖中虛線方向斜向上拉桿,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時,繩的拉力將_______2N。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0.如圖22甲所示,將兩滴相同的紅墨水分別同時緩慢滴入冷水和熱水中,過一段時間熱水中的紅墨水先變得均勻,如圖22乙所示。這個現象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 。(選填“劇烈”或“緩慢”)
31.圖23是研究重力勢能與物體質量和被舉高度關系的實驗裝置。為研究重力勢能與物體質量的關系,實驗中應控制物體 相同。
32.為了探究串聯電路電壓關系,小芳設計了如圖24所示的實驗電路,其中R1是電阻箱,R2是定值電阻。電壓表V1測量的是R1兩端的電壓U1,電壓表V2測量的是R2兩端的電壓U2。小芳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根據表中實驗數據,歸納出在串聯電路中, R2兩端的電壓U2與R1兩端的電壓U1的關系式為 。
U1/V 4.5 5.0 5.5 6.0 6.5 7.0
U2/V 5.5 5.0 4.5 4.0 3.5 3.0
33.小明用圖25所示裝置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通過實驗得到了下表中的數據:
序號 動滑輪重G動/N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繩端拉力F/N 繩端移動的距離s/m 機械效率η
1 0.3 1.0 0.1 0.5 0.3 67%
2 0.3 1.5 0.1 0.7 0.3 71%
3 0.3 2.0 0.1 0.8 0.3
(1)實驗時,應將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 拉動。
(2)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出第3次實驗的額外功為________J,機械效率為________。
34.某中學物理課外興趣小組同學想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他們由電影院電影散場時門越窄、通道越長,人流越難通過,猜想導體電阻的大小可能與導體的長度和橫截面積有關。他們決定首先探究導體長度對其電阻的影響,于是他們找來了用同種材料制成的橫截面積都為2mm2的幾種長度不同的導體,利用電流表和電壓表分別測量各導體的電阻,然后根據實驗數據繪成如圖26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
(1)導體長度為4m時,其電阻值為 Ω。
(2)由該種材料制成的橫截面積為2mm2的導體,其電阻值R與長度L的關系式為 R= 。
35.如圖27所示,有一可繞中點O轉動的輕質細桿,桿上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都是相等的。小剛用這套實驗器材探究杠桿平衡條件,他使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桿的A刻線處掛了2個鉤碼后,在桿的B刻線處也掛了2個鉤碼,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他在B刻線處改掛1個鉤碼后,桿失去了平衡。小剛由此得出結論:只有施加在桿中點兩側的力大小相等時,桿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請你利用上述器材通過實驗說明小剛的說法是錯誤的。請你寫出主要實驗步驟和相應的實驗現象。
36.實驗桌上有如下實驗器材:滿足實驗要求的電源(電源兩端的電壓一定)、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和開關各1個,電阻箱(電路圖符號 )一個,已調零的電流表一塊,導線若干。請選用上述實驗器材,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兩個電阻R1與R2并聯時,如果R1的阻值保持不變,則電路中總電流I與通過支路電阻R2的電流I2的關系為:I = I2 + b(b為常量)。請畫出實驗電路圖,寫出實驗步驟,畫出實驗數據記錄表。
五、計算題(共16分,37題3分,38題6分,39題7分)
計算題要求:(1)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依據的主要公式;(2)代入數據;(3)凡有數字運算的題目,運算過程和結果都要寫明單位。
37.100kg的水從10℃加熱到60℃,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38.一個質量為60kg的工人,用圖28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在他將重為480N的物體A以0.2m/s的速度勻速提起的過程中,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為300N。不計繩的質量和滑輪與軸的摩擦, g 取10N/kg。求:
(1)提升物體A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提升物體A時,工人做功的功率;
(3)假定繩子足夠結實,則該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該滑輪組提升重物時,滑輪組的最大機械效率。
39.如圖29甲所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工作臺上的卷揚機(其內部有電動機提供動力)通過滑輪組勻速提升貨物。為監測卷揚機的工作情況,將固定卷揚機的工作臺置于水平杠桿的A端,杠桿的B端連接有配重C,其下方與壓力傳感器相接觸,杠桿AB可繞轉軸O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當卷揚機提升G1=1450N的重物以速度v1勻速上升時,卷揚機的拉力為F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壓力傳感器顯示其對配重C的支持力為N1;當卷揚機提升重為G2的重物以速度v2勻速上升時,卷揚機的拉力為F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2,壓力傳感器顯示其對配重C的支持力為N2。拉力F1、F2做功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別如圖29乙中①、②所示。已知卷揚機及其工作臺的總重為500N,配重C所受的重力為200N,4υ1=3υ2,88η1=87η2,5AO=2OB。杠桿AB所受的重力、繩的質量和滑輪與軸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計。求:
(1)卷揚機提升重物G2時的功率;
(2)動滑輪所受的重力;
(3)N1與N2的比值。
海淀區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物 理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2011.11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C B D C A A D B D B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2分)
題號 13 14 15 16
答案 BCD CD AC AD
三、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14分)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17 6×107 18 機械(動) 19 內 20 長度
21 4000 22 0.3A 23 10:9
(說明:22題不寫單位扣1分。)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34分。24~32、34~35每題2分,33題4分,36題3分,37題5分)
24.4638 ----------2分
25.2.5,0.5 ----------2分
26.如答圖1所示 ----------2分
27.如答圖2所示 ----------2分
(說明:不要求電路元件一一對應,電路結構正確即可得分) 分
28.如答圖3所示----2分
(說明:只要連接滑動變阻器下端接線柱,無論哪端同樣得分;
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連接各1分)
29.大于 ----------2分
30.劇烈 ----------2分
31.被舉高度(高度,下落高度) ----------2分
32.U2=10V﹣U1 ----------2分
33.(1)勻速(緩慢) ----1分
(2)0.04;83% (83.3% ) --------- 2分
34.(1)2Ω --------1分(2) --------2分
35.主要實驗步驟和現象:--------2分
(1)使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桿的中點O左側距O點1格處掛2個鉤碼,在桿的中點O右側距O點1格處掛2個鉤碼,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桿的中點O左側距O點1格處掛2個鉤碼,在桿的中點O右側距O點2格處掛1個鉤碼,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析:--------1分
桿中點兩側施加的力大小不等,桿在水平位置也平衡了,說明小剛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說明:實驗步驟中不寫(1)不扣分)
36.實驗電路圖如答圖4所示。………………(2分)
(說明:電流表畫在干路上也得2分;電流表畫在R1支路上得1分)
實驗步驟:(方法一)
(1)按電路圖連接電路。………………(1分)
(2)斷開開關S,調節電阻箱R2的阻值為適當的阻值。閉合開關S,用電流表A測量通過電阻箱R2的電流I2;斷開開關S,將電流表接在干路上,閉合開關S,用電流表A測量通過干路的電流I,將I、I2的測量數據記錄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 ……(1分)
(3)斷開開關S,調節電阻箱R2的阻值。閉合開關S,用電流表A測量通過電阻箱R2的電流I2;斷開開關S,將電流表接在干路上,閉合開關S,用電流表A測量通過干路的電流I,將I、I2的測量數據記錄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 ……(1分)
(4)仿照步驟(3),再做4次實驗,并分別將各次的I 、I2測量數據記錄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1分)
實驗步驟:(方法二)
(1)按電路圖連接電路。………………(1分)
(2)斷開開關S,調節電阻箱R2的阻值。閉合開關S,用電流表A測量通過電阻箱R2的電流I2;斷開開關S,將電流表接在干路上,閉合開關S,用電流表A測量通過干路的電流I,將I、I2的測量數據記錄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 ……(2分)
(3)仿照步驟(2),再做5次實驗,并分別將各次的I 、I2測量數據記錄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1分)
實驗數據記錄表: ………………(1分)
I2 / A
I / A
五、計算題(共16分,37題3分,38題6分,39題7分)
37.解:Q =cm(t2- t1) ---------- 1分
= 4.2×103J/(kg·℃)×100 kg ×(60℃-10℃) ---------- 1分
=2.1×107J ---------- 1分
38.解: (1)勻速提升物體A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 2分
(2)A上升速度v=0.2m/s,此時工人做功的功率P= F2v=300N×2×0.2m/s=120W-----2分
(3)以動滑輪和A物體整體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答圖5
則G動=2F-GA=2×300N-480N=120N-------------------------------------------------- 1分
工人施加在滑輪組繩子自由端的最大拉力F最大= G人= m人g=60kg×10N/kg=600N
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最大
-----1分
(其他方法正確均可得分)
39.解:(1)由題中W-t圖像可知P2==1800W ----------- 2分
(2)設動滑輪所受重力為G動,卷揚機及其工作平臺所受重力為G。
根據圖像可知t=1.0s內,拉力F1、F2做功分別為W1=900J,W2=1800J
= = = , = = ,4v1=3v2,解得=
= ×= ,G1=1450N,解得G2=2200N----------- 1分
提升重物G1的過程中,重物和動滑輪受力分析如答圖6所示,卷揚機及其工作平臺受力分析如答圖7所示,杠桿AB受力分析如答圖8所示,配重C受力分析如答圖9所示。提升重物G2的過程中,重物和動滑輪受力分析如答圖10所示,卷揚機及其工作平臺受力分析如答圖11所示,杠桿AB受力分析如答圖12所示,配重C受力分析如答圖13所示。------ 1分
由受力分析可知5F1= G1+G動 5F2= G2+G動 ,解得G動=50N ----------- 1分
(3)F1===300N, NA1= G-F1=500N-300N= 200N,
N′A1= NA1,5AO=2OB, F′B1== =80N----------- 1分
FB1= F′B1,N1=GC- FB1=200N-80N=120N
F2===450N, NA2= G-F2=500N-450N=50N,
N′A2= NA2,5AO=2OB, F′B2== =20N
FB2= F′B2,N2=GC- FB1=200N-80N=120N
= = ----------- 1分
(其他方法正確均可得分)
圖1
瓦特
A
焦 耳
B
安 培
C
歐 姆
D
圖2
A.不銹鋼勺子
B.木制鍋鏟
C.塑料收納盒
D.橡膠保潔手套
圖3
A.迅速下壓活塞,
壓燃器管內氣體
溫度升高
D.從滑梯上滑下,
屁股感覺發熱
C.兩手相互摩擦,
手發熱
B.用火爐炒菜,
鐵鍋燙手
圖4
S1
S2
S
L1
L2
A
S1
S
S2
L1
L2
B
S1
S
L1
L2
C
S
L1
L2
D
圖5
A.起瓶器
B.核桃夾
C.鑷子
D.天平
A
B
C
D
P
P
P
P
圖6
圖7
圖8
B
D
A
C
圖9
A
B
C
S1
R1
R2
A1
圖10
S3
S2
S4
A2
圖11
貨物
工作臺
L2
L1
F1
O
圖12
圖13
1
2
3
4
R2
R1
F1

A

50
W/J
100
150
200
0
h/m
0.2
0.4
0.1
0.3
圖14
×1000
圖15
×100
×10
×1
圖17
0.6
3
15
3
圖16
圖18
L1
L2
A2
A1
0.6
3
0.6
3
S
S
圖20
P
圖19
A
R
P
S
V
a
b
圖21
A
B

圖22

冷水
熱水
冷水
熱水
圖23
R1
S
R2
圖24
V1
V2
F
圖25
R/Ω
L/m
3.0
2.5
2.0
1.5
1.0
0.5
0
1.
2.
3.
4.
5.
6.
圖26
圖27
A
B
O
圖21
圖28
A

C
A
O
B
圖29

900
W/J
1800
2700
3600
0
t/s
1.0
2.0
0.5
1.5

答圖1
F
答圖2
A1
A2
L1
L2
S
S
答圖3
P
R2
R1
A
S
答圖4
答圖5
2F
GA+G動
圖6
G動
5F1
G1
NA1
F1
G
圖7
圖8
A
BD
O
FB1
N1
GC
圖9
圖10
G動
5F2
G2
NA2
F2
G
圖11
圖12
A
BD
O
FB2
N2
GC
圖13《2011-2012年海淀區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數學》試卷分析
一、試卷概述
縱觀本次海淀區期中統考試卷,試題難度適宜,能重視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本試卷共五道大題,25道小題,滿分120分。主要考察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旋轉與對稱及圓等相關知識點。
對二次根式的考查重在基礎。試卷第1、9、13、15題對二次根式作了全面考查,約18分,試題難度不大,都是應該熟練掌握的基礎內容。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階段最重要的方程之一,也是解答數學問題的工具和方法,當然也是考查的重點內容。試卷第3、4、6、12、14、17、20、24題覆蓋了二次方程的所有知識點,約40分。
旋轉和對稱都是重要的幾何變換,試卷中兩者均有涉及。試卷第5、10、22都涉及旋轉,23題隱含了對稱的知識,約19分,這部分題目主要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
圓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和難點,中考對這部分內容的考查集中在:圓的有關性質、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對弧長、扇形面積計算等方面上。試卷第2、7、8、11、18、19、21、25主要考查圓的知識,約40分。
二、卷面考點分析
大題號 小題號 分值 難度 考點 考查內容
一 1 4 易 二次根式的概念 開方運算
2 4 易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已知圓的半徑長度,通過圓心距來判斷兩圓的位置關系
3 4 易 一元二次方程 通過判別式,判斷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
4 4 易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表達式的確定
5 4 中 圖形的旋轉 圖形的旋轉過程中,旋轉中心和旋轉角的確定
6 4 易 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7 4 中 圓的相關知識 圓心角與圓周角的大小關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8 4 中 圓的相關知識 弦長與弦心距的關系
二 9 4 易 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次根式成立的條件
10 4 易 對稱 求已知點關于原點對稱點的坐標
11 4 易 圓的切線 圓的切線的性質
12 4 中 一元二次方程、找規律 通過觀察找出遞推規律,然后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 13 5 易 二次根式的加減、指數運算 二次根式的化簡及加減運算
14 5 易 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5 5 易 二次根式的乘法 二次根式的乘法、合并同類二次根式
16 5 中 三角形全等 通過證三角形全等來證明線段相等
17 5 易 一元二次方程 已知方程根的情況,通過判別式,求得一元二次方程表達式中的未知系數
18 5 易 圓的相關知識 已知圓心距、弦長、半徑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四 19 5 中 尺規作圖 用尺規作圖法做圓的內接正六邊形
20 5 中 一元二次方程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1 5 中 圓的相關知識及平行線 平行線的性質、弧長相等的條件、切線的證明
22 5 中 圖形的旋轉 用尺規作圖法找出旋轉中心
五 23 6 難 角平分線的性質 從特殊到一般,探究性題目
24 8 難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考察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25 8 難 圓的相關知識 與圓有關的動點問題,考察學生數形結合思想和分類討論思想
三、試題答案及典型題目分析
1. B 2. A 3. C 4. C 5. D 6. A 7. B 8. B 9. a3 10. (2, -5)
11. 2 12. 17x2 +16x -1=0; (2n+1)x2 + 2nx -1=0; x1=-1,
13.解: 原式=
=.
14.解法一:a=1, b=2, c=-15,
>0.
∴x1 = 3, x2 = -5.
解法二:( x -3 )( x+5 )=0,
∴x1 = 3, x2 = -5.
解法三:x2+2x=15,
x2+2x+1=15+1.
(x+1)2=42.
x+1=4.
∴x1 = 3, x2 = -5.
15.解: 原式=
=.
16.證明:∵ AE=FC,
∴ AE+EF=FC+EF.
即AF=CE.
在△ABF和△CDE中,
∴ △ABF≌△CDE.
∴ BF=DE.
17.解:∵ 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3=0有兩個不等的實數根,
∴ >0.
即 16-4k>0.
解得 k<4 .
∴ k的取值范圍為k<4.
18.解:過點O作OCAB于C, 連接OA.
∴ AC=AB, OC=3.
∵ AB= 8,
∴ AC=4.
在Rt△AOC中, 由勾股定理得AO=(cm).
∴ ⊙O的半徑為 5cm.
19. (1)此問共2分, 未保留作圖痕跡扣1分.
(2)此問共3分,只對一種分割扣1分.
參考答案如右圖所示.
說明: 其中有一個圖保留作圖痕跡即可.
20. 解:設共有x名同學參加了聚會.
依題意,得 x(x-1)=90.
解得x1=-9, x2=10.
x=-9不符合實際意義,舍去.
∴ x=10.
答: 共有10人參加了聚會.
21. 解:(1)證明:連接OD.
∵ AD∥OC,
∴ ∠BOC=∠OAD, ∠COD =∠ODA.
∵ OA=OD,
∴ ∠OAD=∠ODA.
∴ ∠BOC=∠COD.
∴ .
(2)由(1)∠BOC=∠OAD, ∠OAD=∠ODA.
∴ ∠BOC=∠ODA.
∵ BOC+ADF=90.
∴ ∠ODA +ADF=90.
即 ∠ODF=90.
∵ OD是⊙O的半徑,
∴ CD是⊙O的切線.
22.此題的第一小問考察的是怎樣找旋轉中心
做法:先找到原圖像和旋轉圖形的兩個對稱點。連接對應兩點,然后就會出現兩條線段,分別作這兩條線段的中垂線,兩條中垂線相交的地方就是旋轉中心。
原理:能這樣做是因為一個圖形在發生旋轉時,某一個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是不會變的,而中垂線上的一點到兩點距離也相等。
(1)參考下圖:
(2)a ;
23.解答此題要充分利用角平分線的性質。第一小問比較容易;第二問讓判斷兩條線段的數量關系并給予證明,有前面第一問的答案,我們可以猜想兩條線段相等,要證明兩條線段相等,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別把它們放到兩個三角形中,通過證三角形全等,得到對應邊相等;第三問是個探究性題目,由特殊情況推測出一般情況下結論成立的適用條件。
詳解:(1)結論: CF=CG, OF=OG.
(2)法一:過點C作CM OA于M, CN OB于N.
∵ OC平分AOB,
∴ CM=CN, CMF=CNG=90,
AOC=BOC.
∵ AOB=120,
∴ AOC=BOC=60,
MCN =360-AOB-CMF-CNO =60.
∴ DCE=AOC =60.
∴ MCN=FCG.
∴ MCN -FCN =FCG -FCN.
即 1 =2.
由 得△CMF≌△CNG.
∴ CF=CG.
法二:在OB上截取一點H, 使得OH=OC.
∵ OP平分AOB, AOB=120,
∴ 1=2=60, DCE=1=60..
∵ OH=OC,
∴ △OCH是等邊三角形.
∴ CO=CH, 2=3 .
∴ 1=3 .
∴ 4+5=180.
又 5+6=180,
∴ 4=6.
由 得△CFO≌△CGH.
∴ CF=CG.
(3) DCE=180- .
24.本題是有關一元二次方程的綜合題,根據方程根的情況,列出關于判別式的等式或不等式,進而求出方程系數中的未知量取值情況。
題目中還涉及了代數式求值問題,代數式求值問題是歷年中考試題中一種極為常見的題型,它除了按常規直接代入求值外,還要根據其形式多樣,思路多變的特點,靈活運用恰當的方法和技巧,本題運用的是整體代入的方法。
詳解:
(1)∵方程①有兩個相等實數根,

由③得k + 2 0,
由④得 (k + 2) (k+4) =0.
∵ k + 20,
∴ k=-4.
當k=-4時, 方程②為: .
解得
(2)由方程②得 2= .
法一 2- 1=-(k + 2) (k+4) =3k2+6k+5 =3(k+1)2+2>0.
∴ 2> 1.
∵ 方程①、②只有一個有實數根,
∴ 2>0> 1.
∴ 此時方程①沒有實數根.

得 (k + 2) (k+4)<0.
.
∵ (k + 2) (k+4)<0,
∴ .
法二: ∵ 2=>0.
因此無論k為何值時, 方程②總有實數根.
∵ 方程①、②只有一個方程有實數根,
∴ 此時方程①沒有實數根.
下同解法一.
( 3) 法一: ∵ a 是方程①和②的公共根,
∴ ; .
∴ , .
=2+3=5.
法二: ∵ a 是方程①和②的公共根,
∴ ; ③ . ④
∴(③-④)2得 ⑤
由④得 ⑥
將⑤、⑥代入原式,得
原式=
=
=5.
25. 本題是與圓有關的動態型問題,解答此類問題要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通過對直觀圖形的觀察與分析,化抽象為直觀,化直觀為精確,從而使問題得以解決。還需注意的一點就是:動態型問題往往出現分類討論的情況,即答案不唯一。
詳解:(1)由OA OB, ∠OAB=30°, OA=,可得AB=2OB.
在Rt△AOB中, 由勾股定理得OB=12,AB=24.
∴ B(0, 12).
∵ OA=,
∴ A (,0).
可得直線AB的解析式為.
(2)法一:連接CD, 過F作FM⊥x軸于點M,則CB=CD.
∵ ∠OBA=90°-∠A=60°,
∴ △CBD是等邊三角形.
∴ BD=CB=OB=6,
∠BCD=60°, ∠OCD=120°.
∵ OB是直徑,OA OB,
∴ OA切⊙C于O.
∵ DE切⊙C于D,
∴ ∠COE=∠CDE=90°, ∠OEC=∠DEC.
∴ ∠OED=360° -∠COE-∠CDE -∠OCD = 60°.
∴ ∠OEC=∠DEC=30°.
∴ CE=2 CO=12.
∴ 在Rt△COE中, 由勾股定理OE=.
∵ BGEC于F,
∴ ∠GFE=90°.
∵ ∠GBO +∠BGO=∠OEC +∠BGO ,
∴ ∠GBO=∠OEC =30°.
故可得FC=BC=3, EF=FC+CE=15,
FM=EF=, ME=FM=
∴ MO=
∴ F(,).
法二:連接OD, 過D作DH OB于H.
∵ OB是直徑,
∴ ∠BDO=90°.
∵∠BOD +∠DOA=∠A +∠DOA,
∴ ∠BOD=∠A =30°.
由(1)OB=12,

在Rt△DOB中, 由勾股定理得 OD=.
在Rt△DOH中, 由勾股定理得 HD=, OH=9.
∴ D(, 9).
可得直線 OD的解析式為
由BG//DO, B(0, 12),
可得直線BG的解析式為
∵ OB是直徑,OA OB,
∴ OA切⊙C于O.
∵ DE切⊙C于D,
∴ EO=ED.
∵ ∠DOE=∠BOA -∠BOD =60°,
∴ △ODE是等邊三角形.
∴ .
∴ EA=OA- OE=.
∵ OC=CB=6, OE=EA=,
∴ C(0, 6), CE//BA.
∴ 直線CE的解析式為

∴ F(,).
(3)設點Q移動的速度為vcm/s .
(ⅰ)當點P運動到AB中點,點Q運動到AO中點時,
PQ∥BC,且PQ=BC,此時四邊形CBPQ為平行四邊形, 點Q與點E重合.
∴(cm/s).
(ⅱ) 當點P運動到BG中點,點Q運動到OG中點時,
PQ∥BC,PQ=BC, 此時四邊形CBPQ為平行四邊形.
可得BG= 從而PB=,OQ=

∴ (cm/s)
∴ 點Q的速度為cm/s或 cm/s.
四、期中考試體現的中考命題趨勢
在代數方面,注重數與式的變形。北京市的中考試題一般把方程型應用題,一元二次方程根系關系題,一次函數,二次函數作為考試的重點,也是難點。
在幾何方面,北京市的中考試題以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及幾何變換作為考察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但象統計初步,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扇形、弓形的面積,圓錐,圓柱的表面積等知識是必考內容,但不作為重點。
整體上更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因此一定要把復習重點放在基礎題和中檔試題上。抓住重點,全面把握考點,所有中考考點一個都不能放過! 正式考試時,如果把前面的基礎題都做對,后面大題做對第一問,那么120分的試卷考105分左右是沒問題的。


M
G
F
y
O
x
A
B
E
C
D《2011-2012年海淀區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物理》試卷分析
一、試卷概述
本試卷共五道大題,39道小題,滿分100分。
試題類型及分值分布如下:
選擇題:第一大題(單項選擇題)24分;第二大題(多項選擇題)12分;共計36分。
填空題:第三大題14分。
實驗與探究題:第四大題34分。
計算題:第五大題16分。
與歷年類似,每學年上學期的期中考試緊跟當年的中考試題的題型和題量,可以使學生盡早接觸中考試題,熟悉中考試題的特點。今年的物理卷試題涵蓋了中考的部分考點,比較有難度,“計算量大,知識點綜合性強”是這次考試的最大特點。比如第12題和16題,是滑輪組、機械效率的綜合考查。第15題,考查對復雜實物的分析,要做出此題,就一定要具備實物圖和電路圖互相轉化的技巧,并且也要掌握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規律。第23題,這是一道典型的中考層面上的綜合題,題干很長,雖然只是一道填空題,但既有函數圖象,又有組合機械圖,計算量特別大,要求的未知量特別多,各步驟環環相扣,一步算錯,后面就會全部求錯。第39題,這是一道力學計算題,是滑輪組和杠桿相結合的組合機械綜合題;并且涉及到三處受力分析,兩個狀態,計算量很大。在這里大家要注意到,函數圖象和組合機械相結合的題型,在考試中呈越來越多的趨勢。
二、卷面考點分析
從試卷整體來看,與北京中考的試題難易程度的分布情況相同:比較容易的基礎試題分值約為60分(0.8~0.9),稍有難度和區分度的中等試題為約20分(0.7),具有較高難度的拉分試題約為20分(0.5~0.6),基本上保持了6:2:2的分配比例。
將試卷從以下各方面進行考查:
大題號 小題號 分值 難度系數 知識模塊 知識點對應
一 1 2 0.9 電學 物理量的單位
2 2 0.9 電學 導體和絕緣體的識別
3 2 0.8 功和功率 力做功與不做功的判斷
4 2 0.8 機械能內能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
5 2 0.8 電學 串聯電路的連接
6 2 0.9 簡單機械 杠桿的分類
7 2 0.7 電學 滑動變阻器的使用
8 2 0.8 機械能內能 分子間的作用力
9 2 0.8 機械效率 機械效率
10 2 0.9 機械能內能 能的轉化
11 2 0.7 電學 電路設計
12 2 0.6 簡單機械機械效率 滑輪組的使用;受力分析;功和功率、機械效率的計算
二 13 3 0.7 機械能內能 比熱容
14 3 0.7 機械能內能 熱量,內能
15 3 0.6 電學 電路分析;電流、電壓的大小比較
16 3 0.6 簡單機械機械效率 滑輪組的使用;功和功率、機械效率
三 17 2 0.8 機械能內能 熱量的計算
18 2 0.7 機械能內能 能的轉化
19 2 0.7 機械能內能 能的轉化
20 2 0.8 電學 滑動變阻器改變電阻的原理
21 2 0.8 簡單機械 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
22 2 0.7 電學 電路分析;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
23 2 0.5 簡單機械機械效率 滑輪組的使用;功和功率、機械效率
四 24 2 0.9 電學 電阻箱的讀數
25 2 0.8 電學 電壓表、電流表的讀數
26 2 0.8 簡單機械 滑輪組繞線的作圖
27 2 0.8 電學 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
28 2 0.8 電學 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29 2 0.7 簡單機械 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
30 2 0.8 機械能內能 分子熱運動的影響因素
31 2 0.8 機械能內能 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
32 2 0.6 電學 串聯電路中電壓的關系
33 3 0.7 簡單機械機械效率 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4 3 0.7 電學 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35 3 0.7 簡單機械 杠桿的平衡條件
36 7 0.6 電學 根據要求設計電路
五 37 3 0.8 機械能內能 熱量的計算
38 6 0.6 簡單機械機械效率 滑輪組的使用;功和功率、機械效率的計算
39 7 0.5 簡單機械機械效率 滑輪組的使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力、功和功率,機械效率的計算
第一大題
1、
答案:D
解析:瓦特是功率的單位;焦耳是功和能量的單位;歐姆是電阻的單位。物理量與它的單位要弄清楚,不能混淆。
2、
答案:A
解析:選項B、C、D中的生活用具,通常情況下屬于絕緣體。
3、
答案:C
解析:做功必不可少的兩個條件:一是必須有力,二是必須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4、
答案:B
解析:改變物體的內能的方法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
5、
答案:D
解析:考查電路的連接方式。開關全部閉合后,選項A和B中兩燈泡為并聯;選項C中的燈泡L2被短路。
6、
答案:C
解析:考查杠桿的分類。費力杠桿是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選項A和B為省力杠桿;選項D為等臂杠桿。
7、
答案:A
解析:滑動變阻器共有四個接線柱,接入電路時的使用方法是:“一上一下”。選項B和D不符合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首先排除。根據題意滑片P向左移動,接入電路中的電阻阻值變小,排除選項C,正確答案為A。
8、
答案:A
解析: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題中的實驗說明的是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9、
答案:D
解析:掌握機械效率的概念。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有用功相同,總功越大,機械效率越低,故選項C錯。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機械越省力,機械效率不一定高,選項A錯。機械做功快,只能說明功率大,機械效率不一定高,選項B錯。
10、
答案:B
解析: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勢能又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運動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距離地面的高度有關(以地面做為參考面)。根據題意得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降落,表明運動員的速度大小不變,距離地面的高度變小;則運動員在降落過程中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少,機械能減少。
11、
答案:D
解析:電路設計題。題目出在選擇題中,可采用排除法解題。選項A,不論四小組的開關閉合與否,指示燈都會發光。選項B,只要有一個小組準備好后閉合開關,指示燈被短路而熄滅。選項C,開關閉合與否,指示燈都會發光。
12、
答案:B
解析:由圖可得滑輪組由定滑輪A和動滑輪C和B組成。該滑輪組可分解為由A和C組成的滑輪組,再和動滑輪B連接。
人站在高臺上勻速提升貨物,以小剛為研究對象,他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人、繩子對他豎直向下的拉力T、高臺對他豎直向上的支持力N,他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
小剛對高臺的壓力和高臺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一次提升貨物:
以小剛為研究對象列平衡方程:N=G人+T;
根據滑輪組的繞法,求得;聯立以上式子求得高臺對小剛的支持力為900N,則小剛對高臺的壓力也為900N。
機械效率:。
第二次提升貨物:
以小剛為研究對象列平衡方程:N’=G人+T’;
,聯立兩式求得高臺對小剛的支持力為,則小剛對高臺的壓力為1067N。
已知提升貨物時對滑輪組做功的功率為220W,,得,這是繩子自由端的速度;根據滑輪組上繩子的繞法,得貨物上升的速度為0.1m/s。
第二大題
13、
答案:BCD
解析:從表中煤油和冰的比熱容可知,不同種物質的比熱容可能相同,故選項A錯誤。
14、
答案:CD
解析:0℃的物體,內能不為零。同一物體溫度升高時,內能增多。
15、
答案:AC
解析:按電流的流向分析電路,畫出電路圖。
當開關S1、S2、S4閉合,S3斷開時,電路是R1和R2并聯,電流表A1測量流過電阻R1的電流(I1),電壓表V測量電阻R1兩端的電壓(U1);電流表A2測量干路上的電流(I2)。又因為電源電壓為U,根據并聯電路中電壓電流的特點得:U1=U, I1< I2。
當開關S1、S3閉合,S2、S4斷開時,電路是電阻R1和R2串聯,電流表A1和電流表A2測量的是電流中的電流(I3、I4),電壓表V測量電阻R1兩端的電壓(U2)。電源電壓為U,根據串聯電路中電壓電流的特點得:U2綜上兩種情況得:U1> U2,I1< I2,I3=I4。
16、
答案:AD
解析:根據題意得工人站在工作臺上利用滑輪組勻速提升貨物,兩次貨物被提升的高度相同。
由圖可得,動滑輪上承擔著5段繩子,人拉繩子的力等于(G貨物+G動滑輪)的1/5。
以工人為研究對象,他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人、豎直向下的繩子對他的拉力T,豎直向上的工作臺對他的支持力N。列平衡方程得:N=G人+T
工作臺對工人的支持力和工人對工作臺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兩次提升貨物,已知N1>N2,v1由N1>N2和N=G人+T得T1>T2,即第一次提升貨物時工人拉繩子的力大于第二次提升貨物時工人拉繩子的力。由于貨物上升高度相同,則工人對機械做功W1>W2。
功率P=Tv,因為T1>T2,v1機械效率η=W有/W總=G貨物/(G貨物+G輪),因為T1>T2,說明貨物的重力G貨物1>G貨物2,可得η1>η2。
綜上可得,選項A和D正確。
第三大題
17、
答案:6×107
解析:Q=mq=2kg×3.0×107J/kg=6×107J。
18、
答案:機械(動)
解析:“天宮1號”成功發射升空,是將燃料燃燒釋放的內能轉化為機械(動)能。
19、
答案:內
解析:四沖程內燃機的壓縮沖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20、
答案:長度
解析:滑動變阻器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導體的長度,來改變接入電路中導體電阻大小的。
21、
答案:4000
解析: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將數據F1=200N,L1=1.2m,L2=0.06m代入公式中求得F2=4000N。
22、
答案:0.3A
解析: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使用;電壓表并聯被測電路的兩端。經分析該電路為串聯電路,圖中④是電流表;電壓表①測量電阻R1兩端的電壓;電壓表③測量電阻R2兩端的電壓;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故④顯示的數值為0.3A。
23、
答案:10:9
解析:滑輪組由一個動滑輪和2個定滑輪組成。根據題意得用三個不同的拉力拉繩子,物體均做勻速運動,都是平衡狀態。以A為研究對象,分別進行受力分析,可列三個平衡狀態的方程。(注意摩擦力的方向:第一次是豎直向上;第二、三次為豎直向下)
題中已知F2做的功為82J時,A上升了h=0.2m,GA=355N,得此時有用功為GA×h=71J,則η1=71/82。又因為η1:η2=81:82,得η2=71/81;將公式聯立求得F1=200N、F2=205N、G輪=50N、摩擦力f=5N。最后利用公式P=Fv求得結果。
第四大題
24、
答案:4638
解析:電阻箱的讀數,認清楚檔位。4×1000+6×100+3×10+8×1=4638(Ω)。
25、
答案:2.5, 0.5
解析:電壓表、電流表讀數時,首先要確定量程,進而確定分度值。圖中電壓表選擇的是0~3V的量程,則分度值為0.1V,電壓表示數為2.5V。圖中電流表選擇的是0~0.6A的量程,則分度值為0.02A,電流表的示數為0.5A。
26、
答案:
解析:采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升貨物,繩子有兩種繞法:一種是動滑輪上承擔2根繩子;一種是動滑輪上承擔3根繩子。根據題意工人站在地上提升重物,故繩子的自由端應該是向下的,則該題選擇動滑輪上承擔2根繩子的繞法。
27、
答案:
解析:由電路的實物圖可得,燈泡L1和L2并聯,電流表A2測量流過燈泡L2的電流,電流表A1測量干路上的電流,開關安裝在干路上。
28、
答案:
解析:由電路圖可得,燈泡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燈泡兩端的電壓;滑片P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到電路中的電阻變大。
電壓表接入到電路中時,注意電流的應該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29、
答案:大于
解析: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根據題意當用一段細繩沿虛線方向斜向上拉桿,并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因為F2和L2不變,L1變小,則F1變大。
30、
答案:劇烈
解析: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31、
答案:被舉高度(高度,下落高度)
解析:為研究重力勢能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應控制物體被舉高度不變。這種實驗研究的方法稱為控制變量法。
32、
答案:U2=10V-U1
解析:根據表中的實驗數據得,U1和U2的和為定值10V。
33、
答案:(1)勻速(緩慢) (2)0.04; 83%(83.3%)
解析:實驗時,彈簧測力計應豎直向上勻速拉動。
根據表中第3次實驗的數據得:有用功為2.0N×0.1m=0.2J;總功為0.8N×0.3m=0.24J;則額外功為0.24J-0.2J=0.04J。機械效率η=0.2J/0.24J=83%(或83.3%)。
34、
答案:(1)2Ω (2)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導體長度為4m時,電阻值為2Ω。
從圖中還可以看出,電阻R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則R/L=2Ω/4m,整理得。
35、
答案:主要實驗步驟和現象:
使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桿的中點O左側距O點1格處掛2個鉤碼,在桿的中點O右側距O點1格處掛2個鉤碼,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桿的中點O左側距O點1格處掛2個鉤碼,在桿的中點O右側距O點2格處掛1個鉤碼,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析:桿中點兩側施加的力大小不等,桿在水平位置也平衡了,說明小剛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36、
答案:實驗電路圖如答圖4所示。
實驗步驟:(方法一)
(1)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2)斷開開關S,調節電阻箱R2的阻值為適當的阻值。閉合開關S,用電流表A測量通過電阻箱R2的電流I2;斷開開關S,將電流表接在干路上,閉合開關S,用電流表A測量流過干路的電流I,將I、I2的測量數據記錄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
(3)斷開開關S,調節電阻箱R2的阻值。閉合開關S,用電流表A測量通過電阻箱R2的電流I2;斷開開關S,將電流表接在干路上,閉合開關S,用電流表A測量流過干路的電流I,將I、I2的測量數據記錄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
(4)仿照步驟(3),再做4次實驗,并分別將各次的I、I2測量數據記錄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
實驗步驟:(方法二)
(1)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2)斷開開關S,調節電阻箱R2的阻值。閉合開關S,用電流表A測量通過電阻箱R2的電流I2;斷開開關S,將電流表接在干路上,閉合開關S,用電流表A測量流過干路的電流I,將I、I2的測量數據記錄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
(3)仿照步驟(2),再做5次實驗,并分別將各次的I、I2測量數據記錄在實驗數據記錄表中。
實驗數據記錄表:
I2/A
I/A
第五大題
37、
答案:2.1×107J
解:Q=cm(t2-t1)=4.2×103J/(kg ℃)×100kg×(60℃-10℃)=2.1×107J。
38、
答案:(1)80% (2)120W (3)90%
解:(1)勻速提升物體A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2)A上升速度v=0.2m/s,此時工人做功的功率P=F2v=300N×2×0.2m/s=120W
(3)以動滑輪和A物體整體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答題5
則G動=2F-GA=2×300N-480N=120N
工人施加在滑輪組繩子自由端的最大拉力F最大=G人=m人g=60kg×10N/kg=600N
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最大

39、
答案:(1)1800W (2)50N (3)2/3
解:(1)由題中W-t圖像可知
(2)設動滑輪所受重力G動,卷揚機及其工作平臺所受重力為G。
根據圖像可知 t=1.0s內,拉力F1、F2做功分別為W1=900J、W2=1800J
提升重物G1的過程中,重物和動滑輪受力分析如答圖6所示,卷揚機及其工作平臺受力分析如答圖7所示,杠桿AB受力分析如答圖8所示,配重C受力分析如答圖9所示。提升重物G2的過程中,重物和動滑輪受力分析如答圖10所示,卷揚機及其工作平臺受力分析如答圖11所示,杠桿AB受力分析如答圖12所示,配重C受力分析如答圖13所示。
由受力分析可知5F1=G1+G動 5F2=G2+G動 解得 G動=50N
(3)
三、補充說明
由于到目前只學習了基礎的電學知識,如電路圖、串聯和并聯電路、串聯和并聯的電流電壓特點等,還沒有涉及到電學的計算部分,因此本次期中考試的高檔題全部都是簡單機械和機械效率部分。
由于未進入系統復習階段,試卷未涉及的內容很多,比如聲現象,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物態變化,壓力壓強等等。諸如力學電學的綜合題目,簡單機械和浮力壓強的綜合題目,后續都會出現。
希望同學們在其后的學新知識階段和復習階段,夯實基礎,歸納總結。考出好成績。《2011-2012年北京海淀區初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化學》試卷分析
一、試題基本特點
1、緊扣初中化學核心觀念,突出化學基礎性。
比較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也突出考查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實驗探究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圖象分析能力、綜合計算能力等。整張試卷的知識點基本覆蓋九年級上冊1-4單元的知識點,化學試題重視對化學的核心知識進行重點考查,化學試卷中出現的基礎知識方面的考查,都比較基礎。比如試題中有關物質構成的奧秘的元素,身邊的化學物質里的氧氣的化學性質的考查等等,都是最基本的題目。只要學生平時能認真學習,要考到及格應該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2、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以致用
為了突出化學學科的特點,現在的考試在重視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比較重視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科技等的聯系和應用,很多試題情境都是學生接觸或知曉的社會實際和生活實際,如第4題、26題,31題。
3、難易較適中
試卷整體題型與北京中考題型一致,偏題,怪題基本沒有,有個別題有一定難度,及格容易,但想考滿分也很難。
4、注重科學探究,重視對實驗能力的考查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關系到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及創新意識的培養,如試卷中13、30、31題,在重視學生對基礎實驗能力的考查的基礎上,也注重對實驗的探究能力的考查,如31題,以課本中重要信息出現,結合初中所學知識,考查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并要求學生用準確的化學學科語言規范表達
二、考試內容及考點分析
考試內容 涉及考題
物質的構成和變化 1、3、4、5、6、7、8、9、15、16、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身邊的化學物質 2、10、14、17、18、26、27
化學基本實驗與科學探究 11、12、13、30、31
化學計算 32
三、試題題型及分數分配
試題題型 分數分配 合計
選擇題 25分 80分
填空題 30分
實驗題 19分
計算題 6分
四、答卷中的主要問題的原因分析
第一大題,整體比較簡單,引起錯誤的原因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實,比如對基本概念不清楚,對化學用語的表達不能準確理解等等。
第二大題,錯題主要在28題,引起錯誤的原因主要是對圖形理解能力不夠,圖象與題意聯系不起來。
第三大題是實驗題,31題較為簡單,失分主要在于實驗基本技能差。32題是實驗探究題,失分原因主要在于閱讀理解,綜合分析與歸納能力差,語言表述不清楚,邏輯性差,缺乏條理性。
第四大題是計算題,考生出錯主要表現在:計算能力差,對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以及列式計算沒有掌握。海淀區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化學
2011.11
試卷說明:本試卷共8頁,共32道小題,滿分80分。答題時間為100分鐘。請用黑色字跡簽
字筆作答
選擇題
非選擇題
(1~25)26
總分
27
31
32
分數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016Fe56
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共2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
2.空氣成分中,體積分數約占21%的是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稀有氣體
3.下列符號中,表示2個氫原子的是
B.2H2
C 2H
D H,O
4.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礦泉水
B蘇打水
C白醋
D蒸餾水
5.下列物質中,屬于化合物的是
A.空氣
B.可樂
D.液氧
6.下列化合物中,不屬于氧化物的是
A KMnO
C H20
D CO
7.某礦泉水標簽上印有如下內容:K(1.0~27.0)mg/L;C1(1.0~24.0)mg/L。這里的K、Cl
是指
單質
B.元素
C.金屬離子
D.分子
九年級化學試題第1頁(共8頁
29.(8分)觀察下列原子結構示意圖,回答有關問題
9
1)上述原子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有
(填元素符號,下同),在化學反應中易
得到電子趨向穩定結構的元素有
(2)氯化鈉是由

構成(用符號表示),鎂元素與氯元素所形成化
合物的化學式為
3)硫酸鎂的化學式為
已知氮化鈉的化學式為Na3N,則氮元素的化
合價為
已知硫元素呈現負價時與水中的氧元素相同,則硫化鈉的化
學式為
實驗題(共2個小題,共19分)
30.(11分)根據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E
(1)儀器a的名稱為
(2)若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填序號,下同)
該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其選擇原因是
驗滿方
法是
若收集較純的氧氣最好選
裝置,待氧氣收集滿后,停止反應的操作

(3)已知:①將氯化鈣固體和氫氧化鈉固體混合均勻加熱,可以制得氨氣;氨氣極易溶于
水,比空氣輕;②將亞硫酸固體與1:1的硫酸溶液混合,即可制得二氧化硫氣體;二氧
化硫易溶于水,比空氣重
制取氨氣的發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是
制取二氧化硫氣體的發
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是
九年級化學試題第6頁(共8頁)
31.(8分)小紅發現切開的蘋果會很快變色,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究氧氣是否參與了蘋果
變色的過程。小紅提出猜想:氧氣參與了蘋果變色的過程。老師指導小紅要進行對比實
驗,小紅設計并完成了如下2個實驗。
(1)實驗1:探究使蘋果變色的氣體成分。
實驗步驟
①準備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A為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的1瓶
氣,B為1
瓶空氣,C瓶中為空氣,3個集氣瓶容積均為250mL;
彈夾
空氣
②在C瓶中做紅磷燃燒的實驗,待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至水不再進入集氣瓶中
測量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50mL,剩余氣體的主要成分為
③將大小相同的蘋果塊用細線懸掛,依次迅速放入集氣瓶A、B和C中,塞緊瓶塞,記
錄蘋果的變色時間。
A
C
放入蘋果起始時間
下午2:00
下午2:00
下午2:00
下午2:03
下午2:09
下午2:19
實驗現象
蘋果變色
蘋果變色
蘋果未變色
(2)實驗2:探究蘋果變色消耗的氣體體積
小紅為了探査集氣瓶A、B中消耗氣體的體積,她采取的實驗步驟是
實驗后小紅記錄了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由此計算出A瓶中萍果塊消耗氣體的體
積,請你在表格中填寫B瓶消耗氣體的體積。
進入水的體積
42 mI
萍果塊消耗氣體的體積
3)實驗反思:實驗過程中有一些因素會導致測量的結果不夠準確,寫出其中一種因素
九年級化學試題第7頁(共8頁)《海淀區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英語》
試卷分析
一、試卷概述
本試卷共分為:聽力理解、知識運用、閱讀理解、書面表達四大部分,共計十道大題,75道小題,基本覆蓋了中考的大部分考點考查項目。作為初三的第一次比較重要的考試,試卷考慮了海淀區整體教學進度、大部分學生水平、剛進入初三的適應情況等因素,總體來說屬于比較容易。本試卷能夠從教材出發,強調學好課內知識,打好基礎,才能保住基礎分數,進而挑戰課外題、能力題;又能夠從形式上向中考靠攏,大部分考點均有所體現,提醒考生此時已進入中考沖刺階段,在試卷結構、題型基本不變的情況下,試卷難度會逐漸加大,直至中考。本試卷中的試題,考查內容偏易;中考考點中對能力要求較高的考點也未曾涉及。
本試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聽力理解:共24分。第一大題聽對話選圖片4分;第二大題聽對話短文選擇12分;第三大題聽對話填空8分。
知識運用:共27分。第四大題單項選擇15分;第五大題完形填空12分;
閱讀理解:共44分。第六大題ABCD四篇短文26分;第七大題閱讀短文五選四8分;第八大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0分。
書面表達:共25分。第九大題完成句子10分;第十大題文段表達15分;
其中聽力理解
單項填空應該盡量一分不扣,這部分分值的取得需要考生加強平時課內外積累、訓練實現。第五大題完形填空,需要學生加強綜合知識、閱讀能力和答題技巧,通過反復規范訓練,爭取取得滿分。
閱讀理解,需要學生加強綜合知識、閱讀能力和答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
書面表達,作文題目保持接近北京市中考英語作文題目的一貫出題風格 --- 形式靈活、內容生活化。目的仍然注重考察學生的邏輯表達,也就是文章只要要點齊全,邏輯通順,語義連貫,句式靈活多變,所表達觀點明確,語言準確,所得分數就不會低。
試卷結構如下圖所示:
結構 內容和題型 題量 分值
聽力理解 一、聽對話選圖 4 4
二、聽對話或獨白選擇答案 12 12
三、聽對話或獨白記錄信息 4 8
知識運用 四、單項填空 15 15
五、完形填空 12 12
閱讀理解 六、閱讀短文選擇最佳選項 13 26
七、閱讀短文還原句子 4 8
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5 10
書面表達 九、完成句子 5 10
十、文段表達 1 15
總計 10 75 120
二、單項填空及閱讀考點分析
下表是重點對單項填空和閱讀理解方面的分析。
題型 題號 分值 能力等級 考點 考查內容
單項選擇 21 1 掌握 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用法 能根據語境正確使用形容詞性物主代詞
22 1 掌握 常用介詞的基本用法 日期前用介詞on
23 1 熟練掌握 形容詞最高級 準確使用形容詞最高級的句型和用法the best
24 1 熟練掌握 疑問代詞的基本用法 根據語境正確選用合適的疑問代詞
25 1 掌握 常見不定代詞的基本用法 在語境中選擇正確的不定代詞
26 1 掌握 并列連詞的基本用法 根據語境正確判斷使用轉折連詞but
27 1 理解、掌握 動詞不定式做賓語、賓補 熟練使用動詞固定搭配want sb. to do及be的用法
28 1 掌握 情態動詞的基本用法 根據語境正確使用情態動詞。本題易錯。
29 1 掌握 一般過去時和過去進行時的構成和基本用法 能根據語境正確使用過去進行時
30 1 理解、掌握 介詞短語 能正確使用“be+形容詞+介詞”短語,be in favor of doing sth.
31 1 熟練掌握 一般將來時與一般現在時的用法 能熟練使用if 引導的條件句“主將從現”
32 1 理解、掌握 動詞不定式做賓語、賓補 能夠熟練使用make sb. do sth. “讓某人做某事”,注意詞組中的do 是省略了to 的不定式
33 1 掌握 狀語從句與持續性動詞和瞬間動詞基本用法 Since引導狀語從句謂語是終止性動詞,主句表示的時間是“從動作開始的那一刻起”
34 1 掌握 情態動詞的被動語態構成的基本用法 能正確選擇帶有情態動詞的被動語態
35 1 熟練掌握 賓語從句的構成和用法 賓語從句中選擇正確時態語序
題型 題號 分值 考查能力要求 考查內容
閱讀理解A 48 2 獲取文章的具體信息 鎖定文章具體時間信息
49 2 獲取文章的具體信息并進行簡單判斷 上下文聯系判斷具體信息
50 2 理解文章中的具體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判斷 鎖定相關段落并根據內容判斷
閱讀理解B 51 2 理解文章中的具體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判斷 鎖定相關段落并根據文章中心內容進行正確判斷
52 2 根據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態度、觀點和意圖 根據文章內容推斷作者的感受;并能正確使用表達該感受的詞匯
53 2 理解歸納文章的主旨 根據文章內容歸納作者的主要意圖
閱讀理解 C 54 2 理解文章的具體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推理判斷 根據文章相關具體內容歸納并判斷
55 2 理解文章的具體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推理判斷 根據文章相關內容進行推理
56 2 理解歸納文章的主旨要義,為文章選定合適的題目 正確歸納主旨并確定適合文章的標題
閱讀理解D 57 2 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 通過文章中的信息詞推斷出生詞
58 2 理解文章中的具體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判斷;理解故事的邏輯關系 通過文章信息歸納并作出正確的推理
59 2 理解文章中的具體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判斷 通過文章信息歸納并作出正確的判斷
60 2 理解歸納文章的主旨要義;理解故事的邏輯關系 文章主要內容中心
試題答案解析
聽力部分略
知識運用(共27分)
四、單項填空(共15分,每小題1分)
21、
答案:B
解析:考查形容詞性物主代詞。根據前句中的Mary,可以選擇her。答案為B.
22、
答案:A
解析:考查介詞的用法,具體日期September 29th 前使用介詞on。答案為A。
23、
答案:D
解析:考查形容詞最高級使用定冠詞的用法,選擇the best。答案D。
24、
答案:D
解析:考查疑問代詞的用法。根據答語It’s Nina’s可以判斷問句是在問“誰的”。答案為D。
25、
答案:B
解析:考查不定代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根據前句be quiet的提示,故選擇something。答案為B。
26、
答案:C
解析:考查連詞的基本用法。根據句意判斷應選擇but。故答案為C。
27、
答案:A
解析:考查動詞不定式,want to + 動詞原形,故選擇動詞原形be。答案為A。
28、
答案:C
解析:考查情態動詞的基本用法。根據后句he doesn’t like such fashionable clothes可以確認選擇否定含義的詞。故選擇can’t。答案為C。
29、
答案:D
解析:考查過去進行時的用法,“當我看到他時,他….”,應該用進行時態;從句中看見saw為過去式,所以主句應該用過去進行時was reading。答案為D。
30、
答案:B
解析:考查介詞短語,be afraid of doing,應選擇speaking。答案為B。
31、
答案:C
解析:考查“主將從現”。主句“He’ll be…”,if 引導的條件從句的時態用現在時,從句中的主語是he,所以選cares。答案為C。
32、
答案:D
解析: make sb. do, 故選D。
33、
答案:C
解析:Since引導狀語從句謂語是終止性動詞,主句表示的時間是“從動作開始的那一刻起”,用現在完成時態。也就是“現在完成時since一般過去時“
34、
答案:A
解析:考查情態動詞被動語態的基本用法should be+動詞過去分詞;根據句意可判斷應該使用被動,故選擇be allowed。
35、
答案:B
解析:考查賓語從句的基本用法。這里主要注意時態和語序。從前一句:“他的生日馬上就到了”得知他將要舉辦個聚會,應該用將來時;同時從句注意要用陳述語序。故答案為B。
五、完形填空。
短文講述了一個名為Serafina的小女孩兒打破了家里祖傳下來的陶壺(罐子),奶奶沒有責怪卻給她講述了陶壺上那些裂紋的來歷。體現了家的溫馨和親人間的愛。
36、
答案:B
解析:文章講述的是家庭中的事情。所以選擇family。
37、
答案:C
解析: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可以推斷出“your mother”將會把“it” (陶壺)傳給“you”。
38、
答案:A
解析:通過后面的句子,“She stepped backward”可以推斷出“The sofa”在她后面。故選擇behind。
39、
答案:C
解析:通過上下文邏輯關系及意義,這里選擇“Unluckily”最為適合。
40、
答案:D
解析:根據后面的提示“up into the air”可知,這里flew為正確答案。
41、
答案:A
解析:根據后面的一句話“…You can repair the pot”來推斷這個空應該選擇“bad”。
42、
答案:B
解析:通過下文的講述可以判斷這個空應該填“story”。
43、
答案:D
解析: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可以判斷以前Serafina 從來沒有注意過pot上面的其他裂紋。
44、
答案:A
解析:grandma 講述那個裂紋,是在拿回來的路上時掉在地上而留下的。…的時候,使用when。
45、
答案:B
解析:根據后句“so she got all wet”可以推斷選擇“water”。
46、
答案:C
解析:講述另一道像樹杈的裂痕的來歷。動詞選擇“came”。
47、
答案:D
解析:通過整個故事的講述可以看出Pot 上面的每一道裂痕都有故事,都像彩色的圖案。
六、閱讀短文,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擇最佳選項
A 有關喬布斯和Apple的簡介。
48、
答案:B
解析:考查獲取文章的具體信息的能力。從“The iMac”標題下的介紹可以很快鎖定答案。選擇“In 1998”,答案B。
49、
答案:A
解析:考查獲取文章的具體信息并進行簡單歸納判斷的能力。從“Apple II”標題下的介紹“This production was the world’s first ...”可以判斷答案是“The Apple II”,答案為A。
50、
答案:D
解析:考查理解文章中的具體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判斷的能力。首先根據題目要求鎖定“The iPad”標題,然后找出相關句子“…that would be great for watching movies and playing games”判斷出答案為D。
B 本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單眼失明的母親與兒子間的故事。
51、
答案:C
解析:考查鎖定文章中的具體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判斷的能力。通過文章第三自然段中“I decided to live far from her, so I studied very hard. 可以明確判斷答案為C。
52、
答案:B
解析:考查根據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態度、觀點和意圖的能力。通過文章講述的兒子對待自己單眼失明的母親的行為和感受,以及最后“a piece of paper”的內容解釋了母親單眼失明的原因,作者的感覺一定是sorry難過的。故選擇答案B。
53、
答案:C
解析:考查根據文章內容歸納作者的主要意圖的能力。作者講述的故事其實想告訴讀者母親對兒子無法比擬的愛。
C 本文以介紹一個名為Chester Greenwood的孩子發明earmuff為例,說明很多孩子也是發明者。
54、
答案:B
解析:考查了根據文章相關具體內容歸納并判斷的能力。題目要求找出對Chester Greenwood描述正確的選項,可以使用排除法,將文中沒有提到或描述不正確的剔除,可以得到答案B。
55、
答案:B
解析:考查理解文章的具體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推理判斷的能力。題目要求選出對文章的正確推斷描述,可以用排除法剔除錯誤或沒提及的推斷選項。
56、
答案:C
解析:考查理解歸納文章的主旨要義,為文章選定合適的題目的能力。根據文章主要講述的內容,以及首尾段落的強調,最佳答案應該是C。
D 文章簡述了新法律——動物法的起始和發展。
57、
答案:A
解析:考查通過文章中的信息詞推斷出生詞的能力。根據這個詞附近句子的提示…never allowed to spend time together; …very lonely; …were forced to live alone; 可以判斷A 選項是正確的。
58、
答案:D
解析:考查通過文章信息歸納并做出正確的推理以及理解文章的邏輯關系的能力。題目中的“Why”是要求找出選項中描述正確的原因。文章的第二段講述了這些lawyers(律師們)起訴黑猩猩的動物園管理者的原因,…must protect their psychological as well as their physical health. 因此正確答案為D。
59、
答案:D
解析:考查通過文章信息歸納并做出正確的判斷的能力。題目要求找出針對文章描述正確的選項。可以通過使用排除法剔除與文章無關和錯誤的描述。故答案為D。
60、
答案:C
解析:考查理解歸納文章的主旨要義的能力。整篇文章從描述黑猩猩的處境,律師起訴動物管理者到制定相關動物保護法的過程,可以歸納并判斷出文章主要講述的內容。答案為C。
七、閱讀短文,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五個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一項為多余選項。(該題即為我們平常說的還原句子。)
本題屬于考查閱讀的綜合能力,包括根據文章相關內容歸納、推理、判斷;理解故事的邏輯關系等。
本篇短文主要講述了第一個發現彗星的女天文學家Maria。
61、
答案:D
解析:空格的前一句講述了“The telescope made the stars look bigger.通過望遠鏡可以讓星星看起來大些”,接下來自然可以想到“可以看得更清楚”。故選擇答案D “So she could see them better.”。
62、
答案:E
解析:空格前面一句“There were no women astronomers.當時沒有女天文學家”以及空格后面一句“It did not stop Maria’s father from helping her, either. 也沒有阻止Maria的父親幫助她” 這句話的提示,可以判斷“But that did not stop Maria” 應為正確答案。
63、
答案:C
解析:空格前面一句“She knew that area had been dark before. 她知道那兒以前是黑暗的(也就是那片天空什么也沒有)”,以及空格后面的句子“It was a comet—a bright star. Maria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know it!” 可以推斷出該空處應該填“She was excited to see something special. 她發現特殊的東西特別激動。”故答案為C。
64、
答案:A
解析:空格處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話,空格前一句“Maria became famous for discovering the new comet. Maria 因發現新彗星而成名。”從備選答案剩余的兩個選項中,選出含有與前句提示詞famous接近的句子,“She was also known as America’s first woman astronomer! 她也是美國第一位著名”故選擇A。
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共10分,每小題2分)
65、
答案:Yes, it is.
解析:考查鎖定具體信息的能力,以及對一般疑問句的回答。根據短文第一段第三句話,“Traveling with birds is a very unusual experience.”可以寫出答案。
66、
答案: What cage your birds will use.
解析:考查鎖定具體信息的能力以及對特殊疑問句的回答。根據短文中第一個tips的首句話“The first thing you have to decide is what cage your birds will use.” 可以得到正確答案。
67、
答案:With seatbelts.
解析:考查鎖定具體信息的能力。根據短文中第二個tips的最后一句“The cage should be held in the car with seatbelts.”可以得到答案。
68、
答案:Because newspapers can help control the rubbish.
解析:考查鎖定具體信息,根據題目要求作答的能力。題目用why問,回答應該用because。短文第三個tips結尾處“…you must put lots of newspapers under the cage to help control the rubbish.” 可以找到原型,然后做出與題目要求相符的完整答案。
69、
答案:It is mainly about how to travel with birds.(或者:It is mainly about some good tips of travelling with birds.)
解析:考查理解歸納文章的主旨要義的能力。短文的首尾句很明顯地提到“travelling with birds”中間段落花了大量筆墨給出了travelling with birds的一些tips(技巧,提示)。所以短文的主要內容很容易便歸納成型。
九、完成句子。(共10分,每小題2分)
70、
答案:listening to
解析:需要填寫的部分“通過聽”考查介詞+動名詞的用法以及短語listen to。
71、
答案:used to
解析:需要填寫的部分“過去”在句中作謂語,且空格部分的后面是動詞,則可以考慮used to+動詞這個短語,表示“過去常常”。
72、
答案:be strict with
解析:考查 be strict with 短語與情態動詞should的使用。情態動詞should后接動詞原形。
73、
答案:too tired to sleep/ so tired that she couldn’t sleep
解析:“太累沒睡好”使用“too…to”或者“so…that”的用法;其結構為“主語+be動詞的適當形式+too+形容詞+to+動詞原形”,或者“主語+so+形容詞+that+主語+can’t(或couldn’t)+動詞原形”,兩個句型都表示“太…以至于不能….”。
74、
答案:necessary for teenagers to spend as much time as possible talking with their parents. (或者: necessary for teenagers to spend time talking with their parents as much as possible)
解析:考查“It’s +形容詞+for sb. +to do sth.”結構;同時考查“spend time doing sth.花費時間做某事”以及talk with (交談) 和as much as possible(盡可能多的)這些內容。
十、文段表達
75、根據中文和英文提示,寫一篇意思連貫、符合邏輯、不少于60詞的短文。
本次作文題目保持了北京市中考英語作文題目的一貫出題風格—— 形式靈活、內容生活化。
參考答案:
I have changed a lo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Grade Nine, both in my daily life and in my personality.
As for my daily life, I am much busier than before. I used to have lots of free time, so I spent much tim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or chatting with my friends after school. However, now I have to go right home and do my homework. I am not allowed to play games any more.
As for my personality, I am more confident and more outgoing than before. I used to be afraid of speaking in front of the class because I thought my classmates might laugh at me. Now I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Not only do I answer questions actively in class, but also I take part in many activities.
Life in Grade Nine is stressful, but I enjoy it because I have gained a lot of experience. I have learnt how to regard problems as challenges and face them bravely, which will prepare me for the future.
三、重點補充
本試卷整體來看屬于初三適應性訓練,以考查基礎為主,形式上貼近中考。考查點還是比較全面的。
目前對于考生來說時間已經不多了,要想在最后中考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同學們還需加緊鞏固和訓練,熟練掌握各考點考查要點及備考技巧,強化積累記憶各種備考資料,各種題型的熟練訓練,通過多次反復訓練來提升應考能力。海淀區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測評
數 學 試 卷 2011.11
學校 班級 姓名 成績
一、選擇題(本題共32分,每小題4分)
下面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
1. 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
A. B. C. D.
2. 已知⊙O1和⊙O2的半徑分別為3cm和4cm, 且O1 O2 = 8cm,則⊙O1與⊙O2 的位置關系
是( )
A. 外離 B. 相交 C. 相切 D. 內含
3.一元二次方程2x2 + 3x +5=0的根的情況是( )
A. 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B. 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
C. 沒有實數根 D. 無法判斷
4. 已知x=1是方程 x2 -3x+c =0的一個根, 則c的值為 ( )
A. - 4 B. - 2 C. 2 D. 4
5.如圖,△ABC繞著點O逆時針旋轉到△DEF的位置,則
旋轉中心及旋轉角分別是( )
A. 點B, ABO B. 點O, AOB
C. 點B, BOE D. 點 O, AOD
6. 用配方法解方程x2 - 4x +3=0,應該先變形為( )
A.(x -2)2 =1 B.(x -2)2 = -3 C.(x-2)2=7 D.(x +2)2 =1
7.如圖,點O為優弧所在圓的圓心,∠AOC=108°,點D
在AB的延長線上, BD=BC, 則∠D的度數為( )
A.20° B.27°
C.30° D.54°
8.如圖,AB為半圓所在⊙O的直徑,弦CD為定長且小于⊙O的半徑(點C與點A不重合),CF⊥CD交AB于F,DE⊥CD交AB于E, G為半圓中點, 當點C在上運動時,設的長為,CF+DE= y,則下列圖象中,能表示y與的函數關系的圖象大致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題共16分,每小題4分)
9. 已知在實數范圍內有意義, 則a 的取值范圍是 .
10.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2, 5) 關于原點O的對稱點為 .
11. 如圖, AB為⊙O的直徑, 點C在AB的延長線上, CD、CE分別
與⊙O相切于點D、E, 若AD=2, DAC=DCA, 則CE= .
12. 已知如下一元二次方程:
第1個方程: 3x2 + 2x -1=0;
第2個方程: 5x2 + 4x -1=0;
第3個方程: 7x2 + 6x -1=0;
按照上述方程的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常數項的排列規律,則第8個方程
為 ;第n(n為正整數)個方程為 ,
其兩個實數根為 .
三、解答題(本題共30分,每小題5分)
13.計算:
解:
14.解方程:x2+2x-15=0.
解:
15.計算:.
解:
16. 已知:如圖,點A、E、F、C在同一條直線上,A=C,AB=CD,AE=CF.
求證:BF=DE.
證明:
17.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3=0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求k的取值范圍.
解:
18. 如圖, 在⊙O中, 弦AB的長為8cm, 圓心O到AB的距離為3cm, 求⊙O的半徑.
解:
四、解答題(本題共20分, 每小題5分)
19. 如圖, 已知⊙O.
(1)用尺規作正六邊形, 使得⊙O是這個正六邊形的外接圓, 并保留作圖痕跡;
(2)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把所做的正六邊形分割成六個全等的三角形.
解:
20. 列方程解應用題:
在一次同學聚會中,每兩名同學之間都互送了一件禮物,所有同學共送了90件禮物,
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聚會
21.如圖,AB是⊙O的直徑,點D在⊙O上, OC∥AD交⊙O于E, 點F在CD延長線
上, 且BOC+ADF=90.
(1)求證: ;
(2)求證:CD是⊙O的切線.
證明:
如圖, 已知正方形ABCD, 點E在BC邊上, 將△DCE繞某點G旋轉得到△CBF, 點F
恰好在AB邊上.
(1)請畫出旋轉中心G (保留畫圖痕跡) , 并連接GF, GE;
(2) 若正方形的邊長為2a, 當CE= 時, 當CE= 時,
.
解: (1)畫圖:
(2)CE= 時,
CE= 時,.
五、解答題(本題共22分,第23題6分, 第24題8分,第25題8分)
23.已知△DCE的頂點C在AOB的平分線OP上,CD交OA于F, CE交OB于G.
(1)如圖1,若CD OA, CE OB, 則圖中有哪些相等的線段, 請直接寫出你的結論:

(2)如圖2, 若AOB=120, DCE =AOC, 試判斷線段CF與線段CG的數量關系并
加以證明;
(3)若AOB=,當DCE滿足什么條件時,你在(2)中得到的結論仍然成立, 請
直接寫出DCE滿足的條件.
解:(1)結論: .
(2)
圖1
圖2
(3) .
備用圖
24.已知關于x的兩個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①: ; 方程②: .
(1)若方程①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求解方程②;
(2)若方程①和②中只有一個方程有實數根, 請說明此時哪個方程沒有實數根, 并化
簡;
(3)若方程①和②有一個公共根a, 求代數式的值.
解:
25.如圖,在直角坐標系xOy中,點A在x軸的正半軸上,點B在y軸的正半軸上, 以OB為直徑的⊙C與AB交于點D, DE與⊙C相切交x軸于點E, 且 OA=cm,∠OAB=30°.
(1)求點B的坐標及直線AB的解析式;
(2)過點B作BGEC于 F, 交x軸于點G, 求BD的長及點F的坐標;
(3)設點P從點A開始沿ABG的方向以4cm/s的速度勻速向點G移動,點Q同時
從點A開始沿AG勻速向點G移動, 當四邊形CBPQ為平行四邊形時, 求點Q的移動
速度.
海淀區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數學試卷答案及評分參考 2011.11
說明: 與參考答案不同, 但解答正確相應給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32分,每小題4分)
1. B 2. A 3. C 4. C 5. D 6. A 7. B 8. B
二、填空題(本題共16分,每小題4分)
9. a3 10. (2, -5) 11. 2 12. 17x2 +16x -1=0; (1分) (2n+1)x2 + 2nx -1=0; (1分)
x1=-1, (2分)
三、解答題(本題共30分,每小題5分)
13.解: 原式= …………………………………………4分
=. …………………………………………5分
14.解法一:a=1, b=2, c=-15,
>0. …………………………………………2分
…………………………………………3分
∴x1 = 3, x2 = -5. …………………………………………5分
解法二:( x -3 )( x+5 )=0, …………………………………………3分
∴x1 = 3, x2 = -5. …………………………………………5分
解法三:x2+2x=15,
x2+2x+1=15+1. …………………………………………2分
(x+1)2=42. …………………………………………3分
x+1=4.
∴x1 = 3, x2 = -5. …………………………………………5分
15.解: 原式= …………………………………………4分
=. …………………………………………5分
16.證明:∵ AE=FC,
∴ AE+EF=FC+EF.
即AF=CE. ……………………………1分
在△ABF和△CDE中,
∴ △ABF≌△CDE. ………………………………………………………4分
∴ BF=DE. ………………………………………………………………5分
17.解:∵ 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3=0有兩個不等的實數根,
∴ >0. …………………………………………3分
即 16-4k>0. …………………………………………4分
解得 k<4 . …………………………………………5分
∴ k的取值范圍為k<4.
18.解:過點O作OC︿AB于C, 連接OA. ………………1分
∴ AC=AB, OC=3. ……………………………………3分
∵ AB= 8,
∴ AC=4.
在Rt△AOC中, 由勾股定理得AO=(cm).
∴ ⊙O的半徑為 5cm. …………………………………………5分
四、解答題(本題共20分, 每小題5分)
19. (1)此問共2分, 未保留作圖痕跡扣1分.
(2)此問共3分,只對一種分割扣1分.
參考答案如右圖所示.
說明: 其中有一個圖保留作圖痕跡即可.
20. 解:設共有x名同學參加了聚會. …………………………………………1分
依題意,得 x(x-1)=90. …………………………………………2分
解得x1=-9, x2=10. …………………………………………3分
x=-9不符合實際意義,舍去. …………………………………………4分
∴ x=10.
答: 共有10人參加了聚會. …………………………………………5分
21. 解:(1)證明:連接OD.
∵ AD∥OC,
∴ ∠BOC=∠OAD, ∠COD =∠ODA. ………………1分
∵ OA=OD,
∴ ∠OAD=∠ODA.
∴ ∠BOC=∠COD. …………………2分
∴ . ……………………………3分
(2)由(1)∠BOC=∠OAD, ∠OAD=∠ODA.
∴ ∠BOC=∠ODA.
∵ BOC+ADF=90.
∴ ∠ODA +ADF=90. …………………………………………4分
即 ∠ODF=90.
∵ OD是⊙O的半徑,
∴ CD是⊙O的切線. …………………………………………5分
22.(1)參考下圖:
………………2分
(2)a ; …………………………………………5分
五、解答題(本題共22分,第23題6分、第24題8分,第25題8分)
23.解:(1)結論: CF=CG, OF=OG. ……………1分
(2)法一:過點C作CM ︿ OA于M, CN︿ OB于N.
∵ OC平分AOB,
∴ CM=CN, CMF=CNG=90, …………2分
AOC=BOC.
∵ AOB=120,
∴ AOC=BOC=60,
MCN =360-AOB-CMF-CNO =60.
∴ DCE=AOC =60.
∴ MCN=FCG. …………………………………………3分
∴ MCN -FCN =FCG -FCN.
即 1 =2. …………………………………………4分
由 得△CMF≌△CNG.
∴ CF=CG. …………………………………………5分
法二:在OB上截取一點H, 使得OH=OC.
∵ OP平分AOB, AOB=120,
∴ 1=2=60, DCE=1=60..
∵ OH=OC,
∴ △OCH是等邊三角形.
∴ CO=CH, 2=3 .
∴ 1=3 . ……………………3分
∴ 4+5=180.
又 5+6=180,
∴ 4=6. …………………………………………4分
由 得△CFO≌△CGH.
∴ CF=CG. …………………………………………5分
(3) DCE=180- . …………………………………………6分
24.(1)∵方程①有兩個相等實數根,

由③得k + 2 0,
由④得 (k + 2) (k+4) =0.
∵ k + 20,
∴ k=-4. …………………………1分
當k=-4時, 方程②為: .
解得 …………………………2分
(2)由方程②得 2= .
法一 2- 1=-(k + 2) (k+4) =3k2+6k+5 =3(k+1)2+2>0.
∴ 2> 1. …………………………………………………3分
∵ 方程①、②只有一個有實數根,
∴ 2>0> 1.
∴ 此時方程①沒有實數根. ………………………………4分

得 (k + 2) (k+4)<0. ………………………………5分
.
∵ (k + 2) (k+4)<0,
∴ . ………………………………6分
法二: ∵ 2=>0.
因此無論k為何值時, 方程②總有實數根. …………………………………3分
∵ 方程①、②只有一個方程有實數根,
∴ 此時方程①沒有實數根. …………………………………4分
下同解法一.
( 3) 法一: ∵ a 是方程①和②的公共根,
∴ ; .
∴ , .
=2+3=5. ……………………………………………8分
法二: ∵ a 是方程①和②的公共根,
∴ ; ③ . ④
∴(③-④)2得 ⑤
由④得 ⑥ …………………………7分
將⑤、⑥代入原式,得
原式=
=
=5. ……………………………………………8分
25. 解:(1)由OA︿ OB, ∠OAB=30°, OA=,可得AB=2OB.
在Rt△AOB中, 由勾股定理得OB=12,AB=24.
∴ B(0, 12). …………………………………………1分
∵ OA=,
∴ A (,0).
可得直線AB的解析式為. ……………………2分
(2)法一:連接CD, 過F作FM⊥x軸于點M,則CB=CD.
∵ ∠OBA=90°-∠A=60°,
∴ △CBD是等邊三角形.
∴ BD=CB=OB=6, ……………………3分
∠BCD=60°, ∠OCD=120°.
∵ OB是直徑,OA︿ OB,
∴ OA切⊙C于O.
∵ DE切⊙C于D,
∴ ∠COE=∠CDE=90°, ∠OEC=∠DEC.
∴ ∠OED=360° -∠COE-∠CDE -∠OCD = 60°.
∴ ∠OEC=∠DEC=30°.
∴ CE=2 CO=12.
∴ 在Rt△COE中, 由勾股定理OE=. ……………………4分
∵ BG︿EC于F,
∴ ∠GFE=90°.
∵ ∠GBO +∠BGO=∠OEC +∠BGO ,
∴ ∠GBO=∠OEC =30°.
故可得FC=BC=3, EF=FC+CE=15,
FM=EF=, ME=FM= ………………………………………5分
∴ MO=
∴ F(,). ………………………………………6分
法二:連接OD, 過D作DH︿ OB于H.
∵ OB是直徑,
∴ ∠BDO=90°.
∵∠BOD +∠DOA=∠A +∠DOA,
∴ ∠BOD=∠A =30°.
由(1)OB=12,
∴ ……………………………………………………3分
在Rt△DOB中, 由勾股定理得 OD=.
在Rt△DOH中, 由勾股定理得 HD=, OH=9.
∴ D(, 9).
可得直線 OD的解析式為
由BG//DO, B(0, 12),
可得直線BG的解析式為 ……………………………………4分
∵ OB是直徑,OA︿ OB,
∴ OA切⊙C于O.
∵ DE切⊙C于D,
∴ EO=ED.
∵ ∠DOE=∠BOA -∠BOD =60°,
∴ △ODE是等邊三角形.
∴ .
∴ EA=OA- OE=.
∵ OC=CB=6, OE=EA=,
∴ C(0, 6), CE//BA.
∴ 直線CE的解析式為 ………………………………………5分

∴ F(,). ……………………………………………………6分
(3)設點Q移動的速度為vcm/s .
(ⅰ)當點P運動到AB中點,點Q運動到AO中點時,
PQ∥BC,且PQ=BC,此時四邊形CBPQ為平行四邊形, 點Q與點E重合.
∴(cm/s). ………………………………………7分
(ⅱ) 當點P運動到BG中點,點Q運動到OG中點時,
PQ∥BC,PQ=BC, 此時四邊形CBPQ為平行四邊形.
可得BG= 從而PB=,OQ=

∴ (cm/s). (分母未有理化不扣分) ………8分
∴ 點Q的速度為cm/s或 cm/s.
E
D
O
C
B
A
F
O
A
B
C
D
O
y
x
O
O
O
x
x
x
y
y
y
C
O
A
B
D
E
F
A
B
D
C
E
O
A
B
O
O
F
C
A
O
E
B
D
F
C
B
E
D
A
P
D
O
A
F
C
B
G
E
E
G
B
C
F
A
O
D
P
O
A
B
C
P
D
C
E
B
A
x
O
y


…………………7分
M
G
F
y
O
x
A
B
E
C
D《2011-2012年海淀區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語文》
試卷分析
一、試卷概述
本試卷共六道大題,23道小題,覆蓋了中考部分的考點考查項目。作為初三的第一次比較重要的考試,試卷考慮了海淀區整體教學進度、大部分學生水平、剛進入初三的適應情況等因素,總體來說屬于比較容易。本試卷能夠從課本出發,強調學好課內知識,打好基礎,才能保住基礎分數,進而挑戰課外題、能力題;又能夠從形式上向中考靠攏,一部分典型考點有所體現,提醒考生此時已進入中考沖刺階段,在試卷結構、題型基本不變的情況下,試卷難度會逐漸加大,直至中考。本試卷中的試題,考查內容偏易;中考考點中對能力要求較高的考點也未曾涉及。
本試卷滿分120分。
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第一大題12分;第二大題8分;第三大題11分,共31分。
古詩文閱讀:第四大題8分。
現代文閱讀:第五大題,記敘文15分;說明文8分;議論文8分。
作文:第六大題50分。
其中第一大題、第二大題作為基礎題,應該盡量一分不扣,這部分分值的取得需要考生加強課內外記憶、理解知識的掌握,通過加強練習、背誦可以實現。第三大題綜合性學習,需要考生加強閱讀能力和答題技巧,通過反復規范訓練,爭取取得滿分。第四大題古詩文閱讀,考生需要熟練掌握文言文、古詩詞曲的基本篇目、基礎知識、考綱要求,在此基礎上拓展課外閱讀,訓練解題能力。第五大題現代文閱讀,需要考生熟練掌握課內篇目、各文體知識、考綱要求,在此基礎上拓展課外閱讀,訓練解題能力。第六大題作文,考生可以從掌握文體知識、熟悉篇章結構、積累素材等方面進行強化訓練。
二、卷面考點分析
本試卷分別從以下各方面進行考查。
大題號 小題號 分值 能力等級 考點 考查內容
一 1 2 識記 字音的拼讀與識記 對字音的識記及字音拼寫。
2 2 識記 漢字的書寫與識記 能夠從漢字的音、形、義入手,整體把握。能辨別特定語境中的別字,能根據字音準確寫出字形。
3 2 理解;表達應用。 詞語的理解和運用 詞語的理解能力,即根據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辨析、揣摩詞語的含義。正確運用詞語的能力,即根據詞語的意義、色彩、范圍等,準確地將詞語用到具體的語言中去。
4 2 表達應用。 病句的辨析與修改 能準確辨析病因,并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進行恰當的修改。可采用增、刪、調、換等方法。能正確使用修改符號。
5 2 表達應用。 語言運用 連貫。能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使內容表達連貫,合理。
6 2 識記 文學常識 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
二 7 5 識記;理解。 名篇名句積累與運用 課內、課外詩文、名句名篇。
8 3 識記;理解。 名著導讀 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0萬字以上,倡導“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三 9 4 表達應用。 綜合性學習 注重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考查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著眼培養學生終身發展所需的基本能力。
10 4 表達應用。 綜合性學習 注重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考查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著眼培養學生終身發展所需的基本能力。
11 3 表達應用。 綜合性學習 注重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考查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著眼培養學生終身發展所需的基本能力。
四 12 2 理解。 文言實詞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章中的含義。
13 2 理解。 理解并翻譯句子 理解并翻譯文章中的句子。
14 4 分析綜合。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五 (一)15 4 分析綜合。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一)16 4 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一)17 7 分析綜合。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二)18 3 分析綜合。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二)19 5 分析綜合。 提煉內容,分析材料 提煉內容,分析材料。
(三)20 3 分析綜合。 對論據類型(事實論據、道理論據)的認識、分析。 對論據類型(事實論據、道理論據)的認識、分析。
(三)21 2 分析綜合。 對論點的辨析、判斷、提取、歸納,仿寫。 對論點的辨析、判斷、提取、歸納,仿寫。
(三)22 3 表達應用。 語言運用 連貫。能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使內容表達連貫,合理。
六 23 50 表達應用
第一大題
1、
答案:C
解析:A.稱心如意(chèn) B.畸形(jī) C.庇護(bì)
漢語拼音的復習,可以從讀準、寫對兩方面來著手。“讀準”包括:重要生字讀音;多音多義字讀音;形似字讀音;常用但習慣誤讀字讀音;聲母、韻母的細微差別字的讀音。“寫對”包括:聲母、韻母的細微差別的注音;三拼音節的注音;聲調的標寫位置。
備考此考點可以對相應語音整理表單進行加強記憶實現不丟分。
2、
答案:D
解析:變幻:變化不可測度。變化莫測:變化很多,不能預料。
此題屬于單純考查字形,如果結合字義考查,難度會加大。文字部分復習包括辨析、釋義、書寫三個方面。“辨析”包括:同音字的辨析;形似字的辨析。“釋義”包括:理解字的基本義;理解字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書寫”包括:字的筆順特點;字的間架結構。考生要對上列考查范圍進行分類整理,做好積累,每日進行記憶;同時,掌握區分錯別字的方法。
3、
答案:B
解析:得隴望蜀: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隴: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為貶義詞,用在本句中不合適,可以用“再接再厲”。
此考點中,對字詞義考查的具體要求是解釋詞語、成語中的重點字;辨清詞語的基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理解具體語境中詞語的含義。對同義詞(近義詞)的辨析考查的具體要求是能依據詞性、感彩、使用范圍、對象、語義輕重等區別開近義(同義)詞。對關聯詞運用的考查具體要求為:能正確使用關聯詞組,不出現搭配錯誤,不出現位置順序錯誤。對成語的理解與運用考查的具體要求為:了解常用成語的出處、成語的結構類型、感彩,熟練掌握成語的意義。
備考此類考點需要考生加強積累,熟練記憶、并能夠運用。
4、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判斷病句中的成分殘缺。C項中“共奪得75塊金牌”前缺少主語,應改為“…,中國體育健兒經過奮力拼搏,…”這樣,“中國體育健兒”就成為“共奪得75塊金牌”的主語。
本題中考考查的要點: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辨別病句的方法:
“壓縮句子,提取主干”法。可判別一個復雜句子成分是否殘缺、結構是否混亂。對于句中含有動詞詞組的句子,往往有搭配不當的毛病。對于介詞當頭的句子(句中又使用了“使”“讓”等詞),常有主語殘缺的語病。本題就適用。
備考此類試題首先要掌握有關句子的相關知識,能夠準確分析句子結構、成分,這對判斷并舉至關重要;其次要掌握各類病句類型,通過訓練達到此題不扣分。
5、
答案:A
解析:②主語為“漢字”,與本句中“它”一致,內容也相符。①此處應注意先后順序,即書寫中、落筆后。③此處前半句為個體美,后半句為布局美。此題無論從內容、句式繁復上,還是上下銜接上,都比較簡單、易于理解。相信中考此類題會難上許多。
在中考考綱中,連貫就是把若干句子組織在一起的時候,要注意句子內容的銜接,語氣的通順暢達。對連貫的考查有兩種方式,一是句子的銜接,二是句子順序的調整。句子銜接要做到:話題保持同一;內容要合乎事理;語句要前后照應。
6、
答案:B
解析:柳宗元,唐朝人。
本題考查內容為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解答此類題關鍵在于對課內出現的知識的整理、記憶。
第二大題
7、
答案:(1)老驥伏櫪 (2)風掣紅旗凍不翻 (3)馬作的盧飛快 (4)心曠神怡 寵辱偕忘 (5)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解析:
此題涉及的考查范圍包括:教材中的古詩文名句;課標規定的古詩文;教材中的經典課文或段落;比較熟悉的課外古詩文名句。解答此類試題需要考生加強積累記憶。
8、
答案:①孫悟空 ②三調(三借)芭蕉扇 ③除惡務盡(或:嫉惡如仇)
解析:
《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并且在附錄中對古今中外膾炙人口的經典篇目作了重點推薦。考查范圍包括: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國作家的國別;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處;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性格;與課本相關的內容,包括詩文內容與寫作目的。
第三大題
“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綜合性學習要求學生能獲取資料,分析整理資料,并且能用文字、圖表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解答此類題應注意:多參與各類活動,培養積累對各種活動的能力;多讀書、思考,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要注重思維訓練,培養找規律善歸納的能力。
9、
答案示例:
  (1)條件:①具備了休閑旅游的經濟能力與需求;②居民(百姓)擁有了更多可供自主支配的休閑時間。
  (2)障礙:①帶薪休假得不到保障(或:許多單位對帶薪休假態度不積極);②許多人的休閑意識還很淡薄。
解析:
此題類型為專題材料探究式。本題提供一組具有邏輯關系的專題材料,要求學生能從材料中探究觀點或規律,并能用文字準確地表達出探究結果。專題材料呈現方式有文字、表格、漫畫、徽標等。
10、
答案示例:
  (1)休閑生活可以排解人們的工作壓力和生活煩惱。
  (2)休閑生活可以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健康(或:可以改變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①休閑生活可以創造就業機會〔或:解決(再)就業。〕②增加人們的收入(或: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解析:
此題類型為活動情境式。本題通過提供相關的學習材料來創設某一活動情境,使學生置身于具體的場景中,以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達到考查學生語言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的目的。創設活動情境試題包括:校園生活、社會生活、推廣普通話、紀念日、語言規范、保護野生動物、文化文學常識、地方風物人情調查等。
11、
答案示例一:放下繁忙,走近山水,換一種心境,添幾分精神。
答案示例二:與我們共同登高賞景歡歌,放松您的身心,感受久違的青春。
答案示例三:登高賞景可以讓您樂而忘憂,放松身心。
答案示例四:暫且放下工作,擁抱自然,定會讓您有意外的收獲。
解析:
此題類型為語言表達式。語言表達類題包括:勸說詞、演講稿、開場白、串聯詞、計劃書、活動總結以及標語、贈語、廣告詞的擬定等。
第四大題
新課程標準對文言文閱讀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具體包括:順暢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的句讀;理解常用的實詞和虛詞,借以理解句子的大意;了解課文所蘊涵的思想觀點和感情;默寫課文中的規定背誦的段或篇以及大綱推薦背誦的古詩文篇目;了解課文的主要藝術特色和表現手法。
12、
答案:(1)情趣 (2)昏暗 (3)擺放,陳列 (4)遮蓋
解析:
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積累、掌握150個左右常用文言實詞,能結合具體語境說出它們的意思。對文言實詞考查的重點仍在詞語的理解和積累上,在學習和復習中要注意實詞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和偏義復詞。其中考查的重點是實詞的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
13、
答案:(1)那草木繁茂幽深秀麗的地方,是瑯琊山。
   (2)野花開放,散發出清幽的香氣。
解析:
文言文翻譯是一種綜合性練習。 翻譯文言句子,實際上主要是翻譯句子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和準確把握文言句式,再注意句子是否通順、連貫。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盡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翻譯的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檢查校正。 大致可總結為“對”、“換”、“留”、“刪”、“補”、“調”六個字。
14、
答案示例一:賞山水之樂;感受滁人平和生活之樂;與眾賓朋游宴之樂(或:宴酣之樂)。
答案示例二:賞山水之樂;與民同樂。
解析:
此類題要求考生能夠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根據題目要求把握文中所寫的人、時、地、言、事、理、情等信息,明確文章的具體內容或文字背后隱含的信息。其中整體感知文章的中心內容和由把握文章引伸出的現實教育意義是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解答此類試題要確立全局觀念,把握主要內容。 考生只有立足全文內容,明辨具體材料,從總體上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容、材料,才能做也有效的歸納概括。明確題旨要求,領悟隱含信息。文言文中有許多寓言、典故,需要考生把握、領悟其中的寓意。
第五大題
(一)
敘事性散文是指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記事、狀物繪景、詠物抒懷為內容的一種文體,包括新聞類作品、文學類作品等,內容樣式豐富,而且多取自課外。考查范圍包括:對記敘要素、詳略、順序的分析理解;對內容要點的歸納概括;對文章層次結構的分析;對文章表達方式的辨別、比較分析;對特殊詞句含義的理解;對文章思想情感的體會揣摩。
15、
答案示例:
  ①山高谷深,奇石林立
  ②感受生命力的旺盛
  ③領悟到生命的完結與更生
  ④云霧雄奇,峽梯險要,孤石奇特,云蒸霧裹。要點:云霧多,險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結構和思路的掌握與概括。直接讓考生回答故事(事件)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此類題強調考生對文章整體思路的把握,要注意題目中有限制和提示作用的信息。解答此題應在閱讀相應段落過程中注意用筆標注重要信息,進而整理總結。
16、
答案示例一:
  作者在這個語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節節如筍”寫出了山勢的峭拔(山石的高聳), “斜臥如虎豹,周身斑駁有紋”寫出了山石和紋理的奇特;“大如房”寫出了山石的巨大,用語形象,使讀者增加了直觀的感受,也表現出作者對大自然所具有的鬼斧神工的創造力的贊嘆之情。
答案示例二:
  作者在這個語句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寫出了蘆芽山的山峰、山石形狀多樣奇特、石體巨大的特征,從而突出了蘆芽山不凡的氣勢,整齊的句式與這些內容相得益彰,增強了語言的氣勢,也表現出作者對大自然所具有的鬼斧神工的創造力的贊嘆之情。
解析:
“句子的含意”,一般是指能夠提示和概括文章中心或段意的、內涵豐富、耐人尋味、對全文的內容和結構有重要作用,或在寫景狀物、刻畫人物和議論抒情方面有畫龍點睛作用的句子。體味和推敲這些句子的含意,是在具體的語境中分析句意和作用,包括分析句子的深層含意,體味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達作用。
解答此類題要注意:抓主干的同時,注意那些修飾、限制成分。抓關鍵詞語。根據句子運用修辭方法的特征、功能,分析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語境揣摩句子含意。抓住中心來理解句意。結合社會背景來理解句意。從表達方式入手分析句意。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總領下文、收束上文、承上啟下)。
17、
答案示例:
  作者在雨天游覽蘆芽山,他寫出了陰雨天這樣的特定環境中蘆芽山的美:在第④段中以動寫靜,用雨聲襯托出山林的靜,寫出了山林的幽靜之美;在第⑤段中突出描寫了山上的云霧奇觀,寫出了山頂云海的飄渺空靈之美,在第⑥段中又描寫了細雨使樹林掛上瀑布的奇景、雨水跌落石上的趣景,寫出了山林谷底的輕靈之美,而這一切美景都是陰雨天這樣特定環境中的自然美,從而從一個側面寫出了蘆芽山不同于其它名山的本真美。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容及中心的概括,為直接復述故事或概括內容。解答此類題應掌握對內容概括的方法:可以從文章標題獲得部分信息;或者運用疊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或者運用一線串珠法、六要素法等。
(二)
新課標對說明文的考查包括:說明對象及其特征的考查;對說明順序和方法的考查;對說明語言的考查;對句子作用的考查;對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創造的考查。
18、
答案示例:
  ①形成多姿多彩的景色,使天空明亮 ②帶來雨水 ③阻擋各種有害輻射
解析:
科技文閱讀涉及的知識面極廣,但中考命題考查的是對文段中信息的把握和理解,并不要求對材料所介紹的知識有很深的了解。也就是說,一切以文本為基礎,不要求考生進行聯想發散。材料多來自于課外,內容多注重于自然奧秘、生態與保護、前沿科技以及身邊的人文環境。“篩選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中,關于原理功能、特征、作用的介紹,考查學生的篩選和分析、歸納、綜合能力,一般可直接找出關于說明事物特征的句子,位置一般在題目、首段、關鍵詞句。如果不易看出,可對說明事物的特征進行概括,比如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
19、
答案示例:
  因為許多細菌、病毒和蟲卵經常被灰塵帶著到處飛揚,直接被人吸入肺部,在肺泡內沉積,進入血液輸往全身,在身體各部分累積,引起呼吸道疾病,導致人體出現感冒發燒的癥狀。
解析:
此類題考查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往往要求寫一句或一段話,并有字數要求。主要考查方面有:課內外知識的遷移、學科知識間的滲透與運用、知識閱讀后的感悟與創新、社會熱點問題的思索與個人見解、品析鑒賞與自主探究等。解答這些題目應注意結合實際,結合材料,結合原文,根據答題技巧,按文章所介紹的事物的特征去寫。
(三)
課程標準對議論文的要求是,能閱讀簡單的議論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內容;能正確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學習議論文要學會舉一反三;積累論據;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聯系實際。議論文注重考查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對議論文三要素的辨析與運用,對精美文句、重點文句的理解,對局部內容的分析品評,注重讀寫結合,或補充論點、論據或過渡句,或仿寫,或寫一段啟發體會,關注讀者的生活感受和情感態度。
20、
答案示例:
  本文是從放下別人的過錯,有利于自己保持快樂;放下一時的分歧,有利于獲得最終的雙贏;放下個人的恩怨與面子,有利于國家的發展這三個方面來論證的。
解析:
論據是論證論點的材料。它是被論點統率,為論點服務的,常用的論據有兩種類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或史實。此題考查考生對文章結構、論據內容的概括總結。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引論——本論——結論),即看開頭提出了什么問題,是從幾個方面分析論證的,其中著重論述的是哪個方面,再進一步研究這么安排的道理。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叫“縱式”;二是并列展開的論述結構,叫“橫式”。本題屬于“橫式”結構。
21、
答案示例一:
  正是因為福特“放下”自己的堅持,同意下屬研制“水冷”引擎的設想,從而使公司獲益,產品研發者也成為了業界的佼佼者,福特的“放下”,換來了分歧雙方的雙贏。
答案示例二:
  試想,如果福特在分歧中固執已見,堅持研究“氣冷”技術,即使他成功了,結果會與下屬關系緊張,使公司的利益蒙受損失,在這樣的堅持中沒有真正的贏家。而現在因為福特放下一時的分歧,雙方都笑到了最后。
解析:
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只有準確地把握文章的論點,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見解和所要解決的問題。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區別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并不難。分論點是用來補充或證明中心論點的,只要研究這些論點的關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從,哪是綱哪是目。解答此類試題應從整體上把握,通讀了全文之后,讀懂了再解題。只有讀懂了,答題才會準確。此題可在掌握中心論點和參照前兩段結尾寫法基礎上進行仿寫。
22、
答案:
【甲】① 【乙】③ 【丙】②
解析:
連貫,就是把若干句子組織在一起的時候,要注意句子內容的銜接,語氣的通順暢達。對連貫的考查有兩種方式,一是句子的銜接,二是句子順序的調整。句子銜接要做到:話題保持同一;內容要合乎事理;語句要前后照應。此題從前后句子內容、情景即可判斷出正確選項,較簡單。
第六大題
23、
作文題目“用心走好每一步”含義豐富,適用范圍廣泛,具有很強的啟發性。本題提示信息較多,能很好的提示考生思考的角度方向及內容。當然,考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與積累從更多角度作文。
備考作文之前,考生需從幾個方面進行積累訓練。
1、積累素材。素材是作文的骨肉,掌握了豐富的素材,才能下筆如有神。
2、掌握結構。考生應該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總結幾種常用結構,根據考題選取最佳方案。
3、審題。看清題目要求,在規定范圍內作答。
4、立意。結合題目確定中心。中心是一篇文章的靈魂。
5、選材。圍繞中心,選擇適當材料,豐富多彩的材料是一篇文章的門面。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都需要強有力的材料支撐。
三、重點補充
本試卷整體來看屬于初三適應性訓練,以考查基礎為主,形式上貼近中考。
目前對于考生來說時間已經不多了,此次考試并不能真正體現中考的難度。考生還需加緊訓練,熟練掌握各考點考查要點及備考技巧,強化積累記憶各種備考資料,通過多次反復訓練來提升應考能力。
本試卷未考查到的重要考點摘錄如下,希望考生從全局出發,有效備考。
1、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
虛詞;標點符號;修辭;句子;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擴展語然、壓縮語段;口語交際等。
2、古代詩文閱讀:
古詩詞曲鑒賞;課外文言文閱讀;文言文比較閱讀。
文言文閱讀: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等。
3、現代文閱讀:
記敘文: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等。
說明文:說明對象、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語言、概括信息、文段作用、補寫相關語句、中心句等。
議論文:(相關文體知識)
4、文學作品閱讀(小說、詩歌、戲劇、散文)北京市海淀區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九年級語文(2011.11)
考生須知:
1.本試卷共8頁,六道大題,23道小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在答題紙上準確填寫學校名稱、班級名稱、姓名。
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考試結束,請將本試卷和答題紙一并交回。
一、選擇。下面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選出答案后在答題紙上用鉛筆把對應題目的選項字母涂黑涂滿。(共12分。每小題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解剖(pōu) 聯袂(mèi) 步驟(zhòu) 稱心如意(chèng)
B.提防(dī) 倔強(jiàng) 畸形(qí) 分道揚鑣(biāo)
C.靜謐(m) 教誨(hu) 笨拙(zhu) 滿載而歸(zi)
D.庇護(pì) 干涸(hé) 襤褸(lán) 明眸善睞(móu)
2.對橫線處選填漢字的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怠 (慢 漫)
判斷:“慢”有“態度冷淡,沒有禮貌”的意思,“漫”有“不受約束”的意思,所以橫線處應填“慢”。
B. 刻(雕 凋)
判斷:“雕”有“在竹木、玉石等上面刻畫”的意思。“凋”是“凋謝”的意思。所以橫線處應填“雕”。
C.買 還珠(牘 櫝)
判斷:“牘”是“古代寫字用的木片”的意思,“櫝”是“匣子”的意思。所以橫線處應填“櫝”。
D.變幻莫 (測 惻)
判斷:“測”有“推想”的意思,“惻”是“悲傷”的意思,所以橫殘處應填“惻”。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金秋時節,香山的紅葉如火似霞,前去觀賞的游客絡繹不絕。
B.我們班在學校籃球比賽中連勝兩場,同學們得隴望蜀,加緊訓練,盼望再創佳績。
C.我們要牢記“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古訓,堅定不移地搞好經濟建設,沿著強國富民之路走下去。
D.憑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氣,他只身一人潛入敵人指揮部,獲取了十分珍貴的情報。
4.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A.100年前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中華民族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B.閱讀《哈利·波特》這樣的魔幻小說,能夠培養青少年讀者的想象力和文學鑒賞力。
C.在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經過中國體育健兒的奮力拼搏,共奪得75塊金牌。
D.多年來,首都圖書館利用周六日舉辦內容豐富的講座,以滿足廣大市民的文化需求。
5.結合語境,將下列句子填入橫線處,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中國書法之所以能夠超越實用的局限成為一門藝術,不僅因為漢字構成的特點及其書寫工具和載體等的獨特性,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中國文化崇尚的和諧思想,表現出一種和諧之美。 ,通過軟而富有彈性的毛筆在韌性強、質柔軟的安徽宣州紙上的書寫,它產生了極大的藝術魅力:隨著遣毫之時的提、按、頓、挫、疾、徐、迅、緩,創造出極盡變化的線條造型; 。整幅作品通過書寫者巧借錯落、救差補缺、調輕配重等藝術手段的運用, ,達到了一種總體平衡,即“中”“和”意義上的平衡。
①落筆之后濃淡、枯潤的墨色在宣紙上的交融滲化,則于黑白之間顯現出多樣的情趣
②漢字由點和線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質
③在注重單字個體美的同時,兼顧整體的布局美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6.下列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A.《桃花源記》《歸園田居》——陶淵明——東晉
B.《捕蛇者說》《小石潭記》——柳宗元——南宋
C.《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北宋
D.《綠》《春》《背影》——朱自清——現代
二、填空(共8分)
7.默寫(5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2)紛紛暮雪下轅門,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 ,弓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4)登斯樓也,則有 ,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陽樓記》)
(5)王維的《使至塞上》一詩中“ , ”一聯寫出了塞外開闊平曠、氣勢雄渾的景象。
8.名著閱讀(3分)
《西游記》中的 (人名)天不怕地不怕,手持金箍棒,火眼金睛能看透一切。路過火焰山時, (情節)表現了他的有勇有謀;三打白骨精表現了他的 (特點),他是戰勝妖魔鬼怪的戰斗主力。西天取經后,他被封為斗戰勝佛。
三、綜合性學習(共11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一些大中城市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放慢奔波的腳步,享受休閑生活。“休閑生活”漸成時尚。為了讓大家對這一社會現象有所認識,班級準備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9.下面是同學們搜集到的兩則材料。根據這兩則材料提供的信息,分別說出我國具備了進入休閑經濟時代的哪些條件,進一步發展休閑經濟還有哪些障礙。(4分)
【材料一】
有關研究表明,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時,就會產生休閑旅游需求。2007年,我國人均GDP為2280美元,全年旅游總人數達到17.83億人次,全國旅游業總收入達到1.09萬億人民幣。2010年我國人均GDP為4361美元,全年旅游人數達到21億人次,全國旅游總收入達到1.57萬億人民幣。可以說我國目前已跨入休閑經濟時代的門檻。
我國自1995年5月起開始實行5天工作制,1999年史開始實施長假方案,即所謂“黃金周”。對于中國公民來說,一年中法定休息日和節假日不少于100天,也就是說有接近1/3的休息及休假時間。
【材料二】
據《2010-2011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中對北京居民休假狀況的調查數據顯示,僅有66.90%的人曾享受過帶薪休假,17.85%的人沒有固定雙休日。在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不少單位對職工帶薪休假態度不夠積極。
針對“休閑與工作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68%的人選“兩個都很重要”,23%的人覺得“工作更重要”,只有9%的人選擇“休閑更重要”。實際上多數人更重視工作,而忽略了休閑。可見,人們的休閑意識還很淡薄。
(1)條件:
(2)障礙:
10.在活動中,同學們為了探究休閑生活的意義,對幾位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人進行了采訪。下面是采訪記錄。請你依據這些記錄分別說明休閑生活的意義。(4分)
(1)銀行職員:每做一個項目我們都天天加班,忙得沒日沒夜。所以一旦項目結束,有一些空閑時間了,我就會去健身、看電影、找朋友聊天兒,讓自己換一種心情,放松一下緊繃的神經,排解工作壓力和生活中的不順心。
(2)機關司機:從前一到休息日,我就和哥們兒聚在一起喝酒打牌,結果時間一長身體就出問題了,后來休息時經常和家人到公園玩兒,到郊外釣魚、爬山,現在身體比以前強多了,越來越感到原來的生活方式不健康。
(3)個體經營者:我原來是石景山區一家企業的職工,2006年下崗后就在郊區的農村開起了農家菜館。這兩年城里的客人越來越多,就連一些外地來京旅游的人也喜歡到我們這里來坐坐。所以一年下來能掙十多萬呢。
11.為了師生的身心健康,校學生會準備組織同學們開展秋季登山活動,并邀請老師們參加。請你寫一條邀請老師參加活動的宣傳語。(25字以內)(3分)
答: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
閱讀《醉翁亭記》,完成第12-14題。
醉翁亭記
歐陽修
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2)云歸而巖穴暝 暝:
(3)雜然而前陳者 陳:
(4)樹林陰翳,鳴聲上下 翳:
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2分)
(1)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翻譯:
(2)野芳發而幽香 翻譯:
14.作者在第④段中說“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請你根據文章內容,對“太守之樂”中“樂”的內容進行概括說明。(4分)
五、現代文閱讀(共31分)
(一)閱讀《蘆芽山記》,完成第15-17題。(共15分)
蘆芽山記
梁衡
①山西多山,令人驕傲。太行、呂梁縱貫南北,分臥東西,全省境內幾乎沒有平地。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歷代皇帝封禪祭祀的北岳恒山,有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死身的首陽山,有介子推不受晉文公之封而焚身的介休綿山。但因這些名山歷史掌敵太多,倒常常使游人忘記了它們本身的美。所以,如果真要游山,還是選擇沒有名氣的好。于是,在山西,我們便選中了呂粱山北梢自然保護區的主峰——蘆芽山。
②十一日晨,天微陰。我們備足干糧、水,出了五寨縣城,乘車向東南方向走了十多分鐘。便沒入大峽谷中。谷底亂石如斗,兩側峰崖急撲而下,遮天蔽日。車在谷底顛簸前行,似浪中行舟,又緊貼山根爬行。緩緩如一豆甲蟲。離縣城才十數里,便頓如隔世。放眼窗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嘆。那山有的整石以為峰,拔地而起,節節如筍;有的斜臥如虎豹,周身斑駁有紋;更有其大如房的卵石,以一細尖立于山巔,成危卵之勢,仿佛一推即可滾落。山少樹,石青黑,多水痕。可以想見,史前時期,這里曾是洪水浩蕩,這些巨石被飄舉如豆丸,山谷被切割如腐乳。后來水退石出,山高谷深,奇石林立,悄然至今。
③再走,山坡多灌木綠草,蔥郁如棕氈,一些松樹散立其間。以后松杉漸浙增多,密密匝匝,不得深視。這山正如其名,峰多峭拔如出土蘆芽,這時一律為綠樹所覆,你前我后。紛沓相迭,正是舊縣志上說的“蘆芽迭翠”。舉目越過層巒望開去,滿山滿野的林子,近處墨綠,稍遠深綠,再遠淺綠,最后只剩下一層朦朧的綠意溶入天穹。綠意怡悅心神,讓人看到蓬勃的生命演繹出的絕妙風景。車子像一葉扁舟,在這片綠海的波峰浪谷中穿行。
④約九時半,我們來到主峰下,這時云已陰得沉沉欲墜了。山腳幾個看林人說,怕有雨,今天是萬萬不可登山了。遠遠而來的我們,豈肯失意而去,大家每人折了一根枯木枝。便一頭扎進黑林子里。頭上云來云往,林中忽明忽暗,落葉積地盈尺,一踏一個虛坑。這里本少人跡,現在又下著細雨,四周淅淅瀝瀝,唯聞雨打松枝與風弄樹葉之聲,林中越發寂靜。腳下不時橫著倒地的枯木,龐然身軀,用杖一捅就是一個窟窿。兩邊立著被雷劈死的大樹,或中心炸裂,或齊眉削去,皆斷軀殘肢。然而朽黑的樹身上又生出寸厚的綠苔,仿佛喻示著生命在靜寂的時光中悄然地完結與更生。領路的老楊說,他上這山已有十一次了,倒有九次走錯了路,但愿今天不再犯第十次錯誤。
⑤爬了約一小時,我們將近峰頂。偶爾駐足,俯視腳下,則山川無形,天地不分。白云一片,滾滾如大海波濤,風強林梢,又隱隱傳來千軍萬馬之聲;接著前行,路過兩山谷口,則濃霧滾滾,噴涌而出,若山下激戰,硝煙沖天卻又寒氣逼人。云霧雄奇,激發出心靈深處躍動的生命力量,促使我們向峰頂攀登。將凌絕頂時要過一個短峽,僅僅容一人單行,曰束身峽;要過一梯,橫杠九節,梯擔兩峰間,下臨深淵,曰九杠梯。這是全峰最險之處,雖然兩邊加了護欄,但仍叫人目眩。過了九杠梯便是蘆芽絕頂了。這是一塊巨大的孤石,下細上大,狀如蘑菇,探伸在半空之中。石上有一座小廟,曰太子殿,是過去求雨人表示虔誠的所在。這時云蒸霧裹,飄渺空靈,使人不辨天上人間。殿宇的檐角時隱時現,云中探出幾株古松,使我確信自己還未離地而去。
⑥雨還在下,我們拄杖下山了,當鉆出密林時衣服早已濕透,鞋上滿是星星點點的野花瓣,早已成為繡鞋一雙。看林人笑道,還從未見過你們這般有興致的人,忙招呼我們回屋烤火。這時我們心頭貯滿了愉快,哪管什么鞋濕衣涼,連忙辭謝,驅車下山。山下雨小。回看林間已掛上了無數條細亮的瀑布,輕柔柔的,從水綠的林梢垂下來,跌在石上匯入谷底。谷底的水比來時已大了很多,只是不見半點泥沙,還是原來的清,不禁感慨,今天真的領略到了大自然本真的美。
⑦在別人不愿出門的時候,去游人跡少至的地方,讓我們的心中泛起一絲莫名的驕傲。
(有刪改)
15.本文記敘了作者游覽蘆芽山的經過。閱讀②-⑤段,填寫下面的表格。(4分)
作者游蹤 大峽谷中 山坡上 主峰下 將近峰頂至峰頂
景物特征 ① 蘆芽迭翠 林中寂靜樹枯軀殘生出綠苔 ④
內心感受 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② ③ 激發出心靈深處躍動的生命力量
16.本文語言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請對第②段畫線語句進行賞析。(4分)
答:
17.作者是在“陰雨天”游蘆芽山的,結合文章第④-⑥段內容,具體說明作者怎樣寫出了“陰雨天”的蘆芽山“本真的美”。(7分)
答:
(二)閱讀《塵埃的自述》,完成第18-19題。(共8分)
塵埃的自述
戈忠恕
①天地六合之內,最卑微而不足道者,莫過于我了,無依無靠,無形無體。殊不知,以我之卑微,也不乏裝點河山、澤被人世之大用。我,就是令人類又喜又憂的“塵埃”。
②的確如此,若是空氣中沒有我的存在,就不會有天上繽紛遨游的云朵和日落時西天醉人的景象;也不會有山頭悅目的霧靄和綠葉柔和的倩影。幸虧有細微的我與大氣一道,為人類挽留了陽光中藍色的精靈,使天空變得明亮起來。
③雨水也有賴于我的促成,因為云是由懸浮在空中的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此時,若沒有我作為核心,水汽就無法凝結。我是吸濕性微粒,能使周圍的水汽向我靠攏,凝結成水滴或冰晶,進而形成雨(雪)降落大地,使大地得到雨水的滋潤。
④大氣中若沒有我的存在,地球表面的溫度將會高得不得了,使人類和其他生物無法存活。而當太陽落山時,氣溫又會急速下降,冷得使人受不了。有了我,地面的上空就多了一層保護膜。我,可以吸收、反射一部分太陽輻射,從而使地面的氣溫不至于太高或太低。同時,宇宙中許多有害輻射都被我阻擋在地球表面之外。人類和各種生物也就免遭致命的輻射威脅。
⑤然而,我能默默地給人類造福,也給人類帶來不少麻煩。有人說,我是人類健康的大敵。因為許多細茵、病毒和蟲卵經常被我帶著到處飛揚,傳播疾病。這些東西可直接吸入肺部,在肺泡內沉積,并可能進入血液輸往全身,在身體各部分累積,引起病癥。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或因眼鼻黏膜組織受到刺激而生病。我還攜帶許多致癌物質,如工業粉塵,鉻、砷等重金屬粉末,使工人患上各種難以治愈的職業病甚至癌癥。
⑥特剮是在生產計算機等一些高科技“智能”裝置中的硅片時,我的存在會讓它出現短路。火山爆發時我還會使各種飛機儀器失靈,使發動機受腐蝕或堵塞,使飛機無法起降,迫使機場關閉。
⑦我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我是這個奇妙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要素。我有功,也有過。我想,只要人類科學地對待我,讓我發揮長處,我就能為人類社會繼續做出自己的貢獻!
(有刪改)
18.結合文章內容,說出塵埃都有哪些作用。(3分)
塵埃有裝點河山之用,可以 ① (不超過18個字)。塵埃有澤被人世之用,可以 ② (不超過8個字);可以吸收、反射太陽輻射,保持地面較適宜的氣溫;還可以 ③ (不超過10個字)。
19.閱讀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關知識,簡要說明夏季一些人因使用積存大量灰塵的空調而致病的原因。(5分)
【材料】
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呼吸道疾病研究所陳所長告訴記者,今年入夏以來,由于“貪”空調引起感冒發燒前來求診的患者,每月達300多例。陳所長分析,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空調環境下空氣濕度、溫度的改變,二是空調長期不清洗而積存了大量的灰塵、污垢。
答:
(三)閱讀《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完成第20-22題。(共8分)
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①后漢時,有一個叫孟敏的人。一天,他扛著瓦罐去集市,一不小心,瓦罐摔落在地,他頭也沒回,徑直向前走去,旁觀者無不奇怪。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回頭看看,孟敏說:“瓦罐從肩上掉下去肯定會摔碎,我看它又有何用。我前面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放下”,是為了更好地“拿起”。
②前幾天去醫院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我讓護士拿一支體溫計來。護士答應后十多分鐘卻還不見身影,我不免有些生氣,就按了床頭的鈴。護士來了。見其空著手,我更加惱火,就大聲地呵斥護士。而朋友卻始終哼著小曲,一副滿不在意的樣子說:“為了這樣的小事生氣,你的生活還會快樂嗎?你管不住別人的錯誤,但是你管得住自己是否快樂。”我很佩服他這種心態。[甲]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無意中的一個小錯而大動肝火,不僅破壞了與他人的關系。也讓自己陷入不快樂的境地。所以說放下別人的過錯,有利于自己保持快樂。
③工作中,人們經常會出現分歧,我覺得放下一時的分歧,有利于獲得最終的雙贏。一次,在福特公司技術研究所內部,大家因汽車內燃機是采用“水冷”還是“氣冷”而產生了分歧。“氣冷”的支持者福特,與支持“水冷”的幾位主要技術人員發生了激烈的爭論。矛盾越來越深,幾名主要技術人員甚至打算退出福特公司。后來,在副總經理的提醒下,福特認識到“水冷”的優勢,也意識到[乙]于是同意他們搞“水冷”引擎的設想。最終幾名技術人員開發出了更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使公司產品銷量大增,他們也因此成為了業界的佼佼者。
④對于位高權重者來說,放下個人的恩怨與仇恨,有利于國家的發展。藺相如“完璧歸趙”保全了趙國的利益,“澠池相會”維護了趙王的尊嚴,因而被封為上卿,位居廉頗之上。廉頗居功自傲,屢次挑釁。藺相如深知將相不和,趙國危矣![丙]因此對廉頗一讓再讓,終使廉頗幡然悔悟,與相如合力輔佐趙王,讓趙國在戰亂頻仍之際仍能保有一席之地。李世民稱帝后,面對曾經強烈反對過他的魏征,不計前嫌重用了他,并一再諒解他因直諫給自己帶來的難堪,最終成就了中國歷史上“貞觀之治”的輝煌。藺相如和唐太宗“放下”的是個人的面子,“拿起”的則是國家的前途!正是因為他們識大體、顧大局的“放下”,
才換來了朝臣一心、君臣和睦地致力于國事,最終成就了國家的安定與富強。
⑤“放得下”方能“拿得起”,我想告訴那些在做人做事方面“放不下”的人,當放則放,你的人生之路才會走得更遠、更精彩!
20.閱讀全文,說出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論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的。(3分)
答:
21.閱讀本文第③段,在段末處的橫線上補寫幾句話,建立論據與論點之間的聯系。(2分)
答:
22.根據文意,將下面三句話分別填人文中[甲][乙][丙]處(只填序號)。(3分)
①一個人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②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③如果想要消除意見分歧,就應當拋棄固執己見與意氣用事。
[甲]處應填: [乙]處應填: [丙]處應填:
六、作文(50分)
23.我們對“用心”這個詞都非常熟悉,“用心”意味著認真地思考、理智地選擇、不斷地發現、大膽地創新。做任何事,都要用心,學習要用心,下棋要用心,踢球要用心,參與活動要用心……只有用心走好每一步,生命中的每一段路程才會美麗、精彩。請以“用心走好每一步”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1)將題目抄寫在答題紙上。
(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北京市海淀區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九年級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共12分,每小題2分)
1.C 2.D 3.B 4.C 5.A 6.B
二、填空(共8分)
7.(1)老驥伏櫪 (2)風掣紅旗凍不翻 (3)馬作的盧飛快
(4)心曠神怡 寵辱偕忘 (5)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共5分。共5小題,每小題1分,有錯該小題不得分)
8.①孫悟空 ②三調(三借)芭蕉扇 ③除惡務盡(或:嫉惡如仇)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三、綜合性學習(共11分)
9.答案示例:
(1)條件:①具備了體閑旅游的經濟能力與需求;②居民(百姓)擁有了更多可供自主支配的休閑時問。
(2)障礙:①帶薪休假得不到保障(或:許多單位對帶薪休假態度不積極);②許多人的休閑意識還很淡薄。
(共4分。共2小題,共4個要點,每小題2分,每個要點1分)
10.答案示例:
(1)休閑生活可以排解人們的工作壓力和生活煩惱。
(2)休閑生活可以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健康(或:可以改變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①休閑生活可以創造就業機會(或:解決(再)就業)②增加人們的收入(或: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共4分。共3項,共4個要點,(第3項共2個要點),第1、第2項各1.5分,第3項1分)
11.答案示例一:放下繁忙,走近山水,換一種心境,添幾分精神。
答案示例二:與我們共同登高賞景歡歌,放松您的身心,感受久違的青春。
答案示例三:登高賞景可以讓您樂而忘憂,放松身心。
答案示例四:暫且放下工作,擁抱自然,定會讓您有意外的收獲。
(共3分,內容:“登山(或:走進自然)”1分,意義1分;語言1分)
四、文言文閱讀(共8分)
12.(1)情趣 (2)昏暗 (3)擺放,陳列 (4)遮蓋 (共2分,共4小題,每小題0.5分)
13.(1)那草木繁茂幽深秀麗的地方,是瑯琊山。 (2)野花開放,散發出清幽的香氣。
(共2分,共2小題,每小題1分)
14.答案示例一:賞山水之樂;感受滁人平和生活之樂;與眾賓朋游宴之樂(或:宴酣之樂)。
答案示例二:賞山水之樂;與民同樂。
(共4分。示例一;“山水之樂”2分;“滁人之樂”1分;“與眾賓朋游宴之樂”1分答“禽鳥之樂”不扣分。示例二:“山水之樂”2分;“與民同樂”2分)
五、現代文閱讀(共31分)
(一)(共15分)
15.答案示例:
①山高谷深,奇石林立 ②感受生命力的旺盛 ③頒悟到生命的完結與更生
④云霧雄奇,峽梯險要,孤石奇特,云蒸霧裹。要點:云霧多,險
(共4分,共4空,每空1分)
16.答案示例一:
作者在這個語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節節如筍”寫出了山勢的峭拔(山石的高聳),“斜臥如虎豹,周身斑駁有紋”寫出了山石和紋理的奇特;“大如房”寫出了山石的巨大,用語形象,使讀者增加了直觀的感受,也表現出作者對大自然所具有的鬼斧神工的刨造力的贊嘆之情。
答案示例二:
作者在這個語句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寫出了蘆芽山的山峰、山石形狀多樣奇特、石體巨大的特征,從而突出了蘆芽山不凡的氣勢,整齊的句式與這些內容相得益彰,增強了語言的氣勢,也表現出作者對大自然所具有的鬼斧神工的創造力的贊嘆之情。
(共4分,采用修辭方法1分;具體分析作用3分)
17.答案示例:
作者在雨天游覽蘆芽山,他寫出了陰雨天這樣的特定環境中蘆芽山的美;在第④段中以動寫靜,用雨聲村托出山林的靜,寫出了山林的幽靜之美;在第⑤段中突出描寫了山上的云霧奇觀,寫出了山頂云海的飄渺空靈之美,在第⑥段中又描寫了細雨使樹林掛上瀑布的奇景、雨水跌落石上的趣景,寫出了山林谷底的輕靈之美,而這一切美景都是陰雨天這樣特定環境中的自然美,從而從一個側面寫出了蘆芽山不同于其它名山的本真美。
(共7分,舉例3分;分析3分;語言1分)
(二)(共8分)
18.答案示例;
形成多姿多彩的景色,使天空明亮 帶來雨水 阻擋各種有害輻射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19.答案示例:
林掛上瀑布的奇景、雨水跌落石上的趣景,寫出了山林谷底的輕靈之美,而這一切美景都是陰雨天這樣特定環境中的自然美,從而從一個側面寫出了蘆芽山不同于其它名山的本真美。
(共7分,舉例3分;分析3分;語言1分)
(二)(共8分)
18.答案示例:
形成多姿多彩的景色,使天空明亮 帶來雨水 阻擋各種有害輻射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19.答案示例:
因為①許多細菌、病毒和蟲卵經常被灰塵帶著到處飛揚,②直接被人吸入肺部,在肺泡內沉積,③進入血液輸往全身,在身體各部分累積,④引起呼吸道疾病,導致人體出現感冒發燒的癥狀。
(共5分,共4個要點,每個要點1分,語言1分)
(三)(共8分)
20.答案示例:
本文是從放下別人的過錯,有剝于自己保持快樂;放下一時的分歧,有利于獲得最終的雙贏;放下個人的恩怨與面子,有利于國家的發展這三個方面來論證的。
(共3分,共3個要點,每個要點1分)
21.答案示例一:
正是因為福特“放下”自己的堅持,同意下屬研制“水冷”引擎的設想,從而使公司獲益,產品研發者也成為了業界的佼佼者,福特的“放下”,換來了分歧雙方的雙贏。
答案示例二:
試想,如果福特在分歧中固執已見,堅持研究“氣冷”技術,即使他成功了,結果會與下屬關系緊張,使公司的利益蒙受損失,在這樣的堅持中沒有真正的贏家。而現在因為福特放下一時的分歧,雙方都笑到了最后。
(2分)
22.【甲】① 【乙】③ 【丙】②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六、作文(50分)
23.作文評分標準
項目等級 內容、表達(55分) 說明 書寫(5分)
5分
—類卷(60-52) 要求:符合題意,內容充實,中心明確;條理清楚,結構合理;語言通順,有1-2處語病。賦分范圍:55-47分 以51分為基準分,上下浮動后,加書寫項的得分。 字跡工整,標點正確,錯別字1-2個,格式規范。
4分
二類卷(51-44) 要求:比較符合題意,內容比較充實,中心比較明確;條理比較清楚,結構比較合理;語言比較通順,有3-4處語病。賦分范圍:46-39分 以43分為基準分,上下浮動后,加書寫項的得分。 字跡工整,標點大體正確,錯別字3-4個,格式規范。
3分
三類卷(43-36) 要求:基本符合題意,內容尚充實,中心基本明確;條理基本清楚,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有5-6處語病。賦分范圍:38-31分 以34分為基準分,上下浮動后,加書寫項的得分。 字跡不夠清楚,標點錯誤較多,錯別字5-7個,格式大體規范。
2-1分
四類卷(35-O) 要求:不符合題意,內容空洞,中心不明確;條理不清楚,結構不完整;語言不通順,有7處以上語病。賦分范圍:30-O分 以20分為基準分,上下浮動后,加書寫項的得分。 字跡潦草,難以辨認,標點錯誤很多,錯別字8-10個,格式不規范。
說明:1.字數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從總得分中扣5分。海淀區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英語
2011。11
聽力理解(共24分
、聽對話,從下面各題所給的A、B、C三幅圖片中選擇與對話內容相符的圖片。每段對
話讀兩遍。(共4分,每小題1分)
B
A
B
③母①
A
九年級英語試題第1頁(共12頁)
二、聽對話或獨白,根據對話或獨白的內容,從下面各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擇
最佳選項。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共12分,每小題1分)
請聽一段對話,完成第5至第6小題。
5. Where did they have the picnic
A. B
eside a lake
B. Near a swimming pool
C. In Mrs. Smith's house
6. How was the weather when they had the picnic
A. Sunny
B. rainy
C. Cloudy
請聽一段對話,完成第7至第8小題
7. What does Mary think of the people in the host family
A. Terrible
B. Kind
C. Funny
8. What time does Mary have to go to bed
A. After 10: 00 pm
B. Before 10: 30 pm
C. Before 11: 00 pm
請聽一段對話,完成第9至第10小題
9.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In the hospital
B. At home
C
In a shop.
10. How long has the girl been like this
A. about two days
B. about two weeks
C. About two months
請聽一段對話,完成第11至第13小題。
Il. Who is the boy talking with
A. His friend
B. His mom
C. sall
12. What does Danny think of his mother
A.She’ s too strict
B. She's too busy.
C. She's too lazy
13. What does he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A. He plays sports
B. He watches TV
C. He goes to movies
請聽一段獨白,完成第14至第16小題。
4. How many times does the speaker tell us to brush our teeth a day
A. Once or twice
B. Two or three times
C. Three or four times
15. Which one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Get enough sleep
B. drink a lot of water
C. KO
eep your body clean
16. What's the
l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Ad
vice on making rule
B. Advice on eating habits. C. Advice on keeping healthy
九年級英語試題第2頁(共1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苍溪县| 玉林市| 林州市| 呈贡县| 镇江市| 同仁县| 舒兰市| 宜君县| 新河县| 鄂托克旗| 河南省| 内黄县| 明水县| 墨竹工卡县| 正阳县| 城市| 涟源市| 舒兰市| 福泉市| 大连市| 华容县| 合作市| 锡林浩特市| 万山特区| 宁国市| 海安县| 蓬安县| 宜川县| 德昌县| 巴青县| 高陵县| 容城县| 安宁市| 南城县| 左贡县| 扎赉特旗| 日喀则市| 乾安县| 靖江市|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