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七節哺乳動物你聽說過哺乳動物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觀看視頻:《各種各樣的哺乳動物》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將知道: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哺乳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學習目標5.1.7哺乳動物獼猴:在森林里群居生活,棲息在樹上,以野果為食,也吃鳥卵和昆蟲。一、多種多樣的哺乳動物(見教材p37)觀看視頻:《峨眉山獼猴》野馬:棲息于草原、荒漠,原分布于我國新疆北部等地。野生的野馬已經滅絕,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從歐美重新引入野馬,經飼養后放歸野外。觀看視頻:《野馬》非洲象:陸地最大的哺乳動物,棲息于森林和稀樹草原,主要吃香蕉等果實及樹葉、樹皮。觀看視頻:《非洲象》鯨是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動物,有些鯨浮出水面時像一座小島,食物是水母、烏賊、蝦、和一些不大的魚,食量很大。(圖片為白鯨,最大的哺乳動物是藍鯨。)觀看視頻:《白鯨》二、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1.除鯨等少數水生種類的體毛退化以外,哺乳動物的體表都被毛。體毛有很好的保溫作用,哺乳動物和鳥類的體溫恒定。哺乳動物是胎生的,幼體在母體的子宮里發育,出生后雌性會用乳汁哺育幼崽。與其他生殖方式相比,胎生和哺乳有什么優越性?(見教材p36思考題)2.哺乳動物的生殖方式:胎生哺乳胎生:胎生可使胚胎獲得充足的營養和保護,有一個穩定、安全的環境。哺乳:乳汁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哺乳可使幼崽獲得充足的營養,同時也能得到較好的照顧。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答:兔和狼都有門齒和臼齒。(p38討論1答案)1.兔和狼的牙齒有什么共同特點?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兔牙齒分為門齒和臼齒,門齒適于切斷食物,臼齒適于磨碎食物,與食草生活相適應;狼不僅具有門齒和臼齒,還有犬齒,適于撕裂食物,與食肉生活相適應。(這兩段為p38討論2的答案)牙齒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動物攝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強了對食物的消化能力。(p38討論3的答案)3.牙齒的分化對攝食和消化有什么意義?兔的神經系統兔的腦神經神經系統4.具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對環境的復雜多變及時作出反應。感覺器官(1)體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4)具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5)恒溫。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與陸地生活相適應(1)有利方面:1、提供動物蛋白;2、?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3、?皮毛具有特有的經濟價值;?4、人類得力的助手。?(2)有害方面:5、鼠類猖獗會對農、林、牧業造成危害,6、有時還會傳播病。?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系:觀看視頻:《哺乳動物和人類的關系》哺乳動物門齒、犬齒和臼齒主要特征與人類的關系牙齒有___________生殖發育______________體表______4.人類的得力助手。有利:1.食用。2.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體溫______胎生,哺乳恒定被毛神經:________________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有害:5.鼠類猖獗會對農、林、牧業造成危害。6.有時還會傳播疾病。總結:3.皮毛具有經濟價值鴨嘴獸猜猜鴨嘴獸是什么生物?鴨嘴獸不是胎生,而是像鳥一樣下蛋(卵生)。但是就像所有的哺乳動物,它用奶喂它的幼崽(哺乳)。課外知識拓展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它是未完全進化的哺乳動物。由于鴨嘴獸能像爬行動物或鳥類一樣產卵;卵孵出后,又能像哺乳動物般喂奶水給幼仔,這違背了科學家們已有的對哺乳動物和非哺乳動物的劃分。經過多番爭議和研究,科學家們終于得出結論:這種奇異的生物屬于“卵生哺乳動物”。這種動物代表著從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進化的一個環節。蝙蝠是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為什么鯨不是魚?答:因為鯨是通過胎生哺乳的方式撫育后代(p39練習第3題的答案)。1.食草動物牙齒分化的一般特征是A.門齒和犬齒發達,臼齒退化B.臼齒和犬齒發達,門齒退化C.門齒和臼齒發達,犬齒退化D.門齒、臼齒和犬齒發達2.胎生哺乳是哺乳動物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意義主要表現在?A.提高后代的存活率???B.使后代數量大大增加??C.增強后代的體質?????D.減輕母體孕育的負擔鞏固練習3.屬于哺乳動物的是A.鯨B.娃娃魚C.甲魚D.魷魚4.哺乳動物與鳥類的共同特征是A.兩者都有羽毛B.兩者都是恒溫動物C.兩者都是胎生D.兩者都有翅膀5.以下對哺乳動物的判斷,錯誤的一項是A.都是脊椎動物B.都在陸地生活C.大多數體表被毛D.胎生、哺乳6.蝙蝠能夠飛行,但不屬于鳥類,而是屬于哺乳動物,其原因是?A.蝙蝠生有四肢??????B.蝙蝠有牙齒??C.蝙蝠有恒定的體溫?D.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生殖特點實踐活動:飼養一種哺乳動物,如貓、狗、兔、倉鼠等,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并寫觀察日記。你知道嗎?“體表被毛”是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之一,那么,大象為什么不長毛?現存大象都生活在熱帶,不需要毛發御寒。所以大象不長毛的一個因素,是氣候。但是,和大象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的哺乳動物例如斑馬、長頸鹿、獅子,都有毛發,為什么大象的體毛卻嚴重退化了呢?這就需要考慮另一個因素:大象體形的龐大。體熱的散發主要是通過皮膚進行的,身體表面積越大,散熱越快。但是,動物體形變大時,體積和身體表面積卻不是按相同的比例增長的:體積按立方增大,而表面積按平方增大,體積的倍數增長要比表面積快得多。假如你吹一個氣球,讓其半徑增大1倍,這時氣球的體積是原來的8倍,而表面積僅僅是原來的4倍。由于體積和表面積不成比例的增長,考慮到大象體形的龐大,散熱就成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因此,大象不能像獅子那樣保留妨礙散熱的體毛。與此類似,體形排第二的犀牛、排第三的河馬,也是沒有體毛的。僅僅把體毛去掉,對大象的散熱來說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其他辦法來幫助散熱。什么辦法呢?長一對巨大的耳朵!大象的耳朵不僅大,而且薄,里面充滿了血管,血流經這里,很容易就把熱量散發了。特別是耳朵扇動起來,更容易把耳朵里的血的溫度快速降下來。生活在寒冷地區的動物的體形一般要比生活在溫暖地區的同類動物大,這叫柏格曼法則。但是,寒冷地區的動物的耳朵等突出物則一般比較小,這叫阿倫法則。這兩個法則其實都是對表面現象的概括,為了保溫或散熱才是真正的目的。(注:柏格曼,英國學者。阿倫,美國鳥類學家。)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7哺乳動物.pptx 各種各樣的哺乳動物.mpg 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系.mp4 峨眉山獼猴.mp4 白鯨.mp4 野馬.mp4 非洲象.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