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內蒙古包頭三十三中11-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I (9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內蒙古包頭三十三中11-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I (9科)

資源簡介

包頭市第三十三中學高一年級期中I考試試卷
數 學
第I卷
【本卷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M={0,1,2,3},N={-1,1,-2,2},則MN等于 ( )
A. {1,2,-1} B{0,1,-1,2,-2,3} C.{-2,-1,1,2} D.{1,2}
2.已知全集U={1,2,3,4,5},A={1,3,5},B,則集合B的個數是 ( )
A. 2 B. 3 C. 4 D. 5
3.設集合A={},B={,AB = ( )
A. (-,0) B. (-3,-1) C.(-1,0 ) D.(-3,+ )
4.集合A={}, B={},則AB = ( )
A. {(-1,-8)} B. {(-1,10)} C. {(1,-2)} D. {(1,2)}
5.函數的定義域為 ( )
A. B.
C. D.
6.已知函數與分別由下表給出:
x 1 2 3 4
f(x) 2 1 4 3
x 1 2 3 4
g(x) 2 3 4 1
那么 ( )
A. 3 B. 2 C. 4 D. 1
7. 與函數相等的函數是 ( )
A. B. C. D.
8.化簡的結果是 ( )
A. -4a B . 4a C. –a D. a
9.已知函數是偶函數,定義域為,
則 ( )
A. B. C. 1 D. -1
10設集合A={},B={0,1},則從A到B的映射共有 ( )
A. 6個 B. 8個 C. 7個 D. 5個
11. 定義在集合R上的奇函數,當時,,則當時,的解析式為 ( )
A. B. C. D.
12.已知函數f(x)=4x2-kx-8在〔5,20〕上具有單調性,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 ( )
A. 〔20,80〕 B. 〔40,160〕
C. (-∞,20〕∪〔80,+ ∞) D. ( -∞,40〕∪〔160,+ ∞)
第II卷 非選擇題部分【共90分】
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把答案寫在橫線上。
13.不等式的解集是
14.已知函數是奇函數,則常數
15.函數是上的減函數,
則的取值范圍是
16.已知函數 ,則該函數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和為
解答題:本大題共6 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本小題滿分10分)
已知函數的圖像過點(1,5).
求實數的值;
判斷函數的奇偶性.
18(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集合A,B,若BA,求實數的值
19.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為二次函數,且

當時,求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20.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是偶函數,當時,
求的值;
求的單調遞增區間.
21.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
(1)判定的奇偶性,并證明;
(2)當時,判斷在(0,2)和(2,+ )上的單調性,并證明.
22.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
若=0在上有解,求a的取值范圍;
若在上單調遞增,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高一數學試題參考答案
選擇題(1215=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D B C C B A C B A D
填空題(45=20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題(共6小題,共70分)
17(本小題10分)
解:(1)因為函數圖象過點(1,5),所以1+m=5,即m=4 ……………..5分
(2) 因為 …………….7分
所以成立 …………………..9分
故為奇函數 ……………………10分
18(本小題12分)
解: 當時,,此時成立 ……………..3分
當時, ,要使成立,須 ……………..6分
所以或,解得
a=-1或a=1 ………………..10分
綜上可知,a的值為0,-1,1 ………………….12分
19.(本小題12分)
解:(1)設,因為,
所以
所以 ……………3分
故有即,所以……..6分
(2) 當時, ,
……………….8分
令, ,所以 ………10分
所以當時,
當時, …………..12分
20 (本小題12分)
解: (1)因為函數是偶函數,故當時,
所以 ……………..6分
因為當時, ,所以函數
在上是減函數, 在上為增函數. ……………….8分
當時, ,因為是偶函數,
所以 ………………..10分
所以在上是增函數,在上為減函數,
故的單調遞增區間是, ………………12分
21 (本小題12分)
解(1) 是奇函數,
因為對于任意的,
所以是奇函數 …………………4分
(2)①當時, 的單調減區間為,
對于任意的,,當時
…….6分
因為,所以 …………….7分
所以在上為減函數 ……………8分
②當時, 的單調減區間為,
對于任意的, , 當時
…….10分
因為,所以 …………….11分
所以在上為增函數 ……………12分
有一個交點,即在上有解.
由得,即 …………….6分
設,則
= ……………9分
由于在上單調遞增,可得,而,所以 ………12分包頭市第三十三中學高一年級期中I考試試卷
地 理
第I卷
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單項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北京2008年奧運會圣火采集儀式,于希臘當地時間(東二區)2008年3月24日11時5分在雅典古奧林匹亞遺址舉行。回答1—2題。
1.此時,北京時間為
A.2008年3月24日17時5分
B.2008年3月25日17時5分
C.2008年3月23日5時5分
D.2008年3月24日5時5分
2.當地球運動至圖1所示的甲處時,
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下列天體系統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A.總星系 B.銀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陽系
4.甲、乙、丙三幅圖反映了地處不同緯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陽光照射情況,每幅圖中都畫出了冬至和夏至兩個節氣的陽光,用A或B表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極地地區 B.乙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
C.丙地位于北半球 D.圖乙中陽光A表示該地夏至日
5.與地球上生命存在無關的因素是
A.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
B.地球自西向東繞日公轉
C.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讀圖2,完成6-7題。
6.北半球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7.在地球的自轉運動中,甲、乙兩地
A.角速度甲大于乙 B.線速度乙大于甲
C.角速度相等  D.線速度相等
8.太陽系除地球之外的七大行星中,與地球相鄰的是
A.金星、水星 B.火星、木星 C.金星、火星 D.土星、水星
9.下圖中的虛線是水平運動物體的原始方向,實線是其偏轉方向,正確的圖示是
10.下列節日中,地球公轉速度最快的是
A.元旦  B.國慶節  C.勞動節  D.教師節
11.不屬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的是
A.長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斷淤塞
B.影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訊
C.世界許多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與太陽活動的周期有一定的相關性
D.產生磁暴現象
下表中所列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晝時間,據表回答12—14題。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晝時間 5小時30分 9小時09分 11小時25分 13小時56分
12.四地中屬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3.四地所處緯度從高到低順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4.當晨昏圈與經線圈重合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B.極圈上的正午太陽高度為0°
C.地球公轉速度越來越慢 D.地球位于近日點附近
15.下圖四幅太陽照射地球的示意圖中,日期相同的兩幅是(圖中虛線表示極圈)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⑦
讀右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據此回答16~17題。
16.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A.0°、60°E B.30°N。30°W
C.0°、120°E D.0°、30°E
17.此時有兩條經線兩側日期不同,這兩條經線是
A.0°、180°B.0°、150°W
C.150°W、180°D.180°、150°E
某地有一幢樓,冬至日正午影長s與樓房高度h相同,如圖,據此回答18~19題。
18.該地正午太陽高度是
A.23°26′ B.66°34′
C.90° D.45°
19.該地的緯度是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圖為太陽直射點移動緯度變化示意圖,讀后完成20—22題。
20.北半球各地夜長于晝,且晝長逐日遞增的區段是
A.a→c     B.b→d    C.d→e     D.c→e
21.當太陽直射點由b向c移動時,關于地球公轉速度敘述正確的是
A.越來越快   B.越來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22.當太陽直射點由a向b移動時,香港(22°15′N)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為
A.低-高-低  B.高-低-高  C.低-高  D.高-低
23.若黃赤交角為24.50,則下列關于五帶范圍說法正確的是
A.熱帶擴大1°  B.北溫帶縮小2°  C.南寒帶縮小1° D.南溫帶擴大1°
右圖為某地朝南窗戶二分二至日正午陽光入射圖。據圖完成24-25題。
24.當陽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戶時
A.我國恰好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月份
B.北京正值晝長夜短
C.北極圈出現極晝
D.北半球緯度越高,白晝越短
25.當陽光如②所示射人窗戶時,若此時北京時間為10點,
則該地的經度是
A.150 E B.135 E C.105 E D.90 E
26.下列現象與太陽輻射有關的是
A.兩極地區的極光    B.地球內部溫度不斷升高
C.月相的變化 D.大氣運動
27.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①太陽活動加強將導致荒漠化日益嚴重 ②帶電粒子流可以引發地球上的磁暴 
③耀斑的強輻射會干擾無線電通信  ④太陽黑子增多會導致地表平均氣溫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西藏太陽能應用的投資,西藏有關部門也更加重視太陽能的開發和利用,太陽能屬于“綠色能源”,它的利用不僅是西藏常規能源短缺的一個很好的補充,對西藏的環境保護也有著積極作用。據此回答28~30題。
28.下列關于青藏高原太陽能豐富原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晴天多,日照時間長
B.空氣稀薄,對太陽輻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氣候寒冷
D.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較大
29.除太陽輻射能外,青藏地區的其他能源也很豐富,其中哪一項能源與太陽能無關
A.藏南谷地的地熱 B.柴達木盆地的天然氣
C.風能 D.雅魯藏布江的水能
30.對于青藏地區積極開發太陽能的意義敘述有錯誤的是
A.減少居民對植被的破壞,有利于生態保護
B.避免常規能源利用帶來的大氣污染問題
C.增加了藏民的經濟負擔
D.極大地改善了藏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在太陽系中,日、地、月的相互吸引與繞轉,演繹著諸多的天文奇觀,吸引著人們好奇的目光,讓人們不斷地了解和探索。據此完成31~32題。
31.能反映2008年8月上旬日食現象的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位置關系的示意圖的是
32.通常情況下,月亮是類似珍珠白的顏色。這是因為月亮的顏色
A.與它反射的太陽光有關 B.與它吸收的太陽光有關
C.與地面吸收的月光有關 D.與地面散射的月光有關
33.下列幾個地點中,地球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
A.哈爾濱 B.北京 C.廣州 D.南極長城站
34.下列節氣或月份,地球公轉速度最快的是
A.7月初 B.夏至日 C.冬至日 D.1月初
35.關于晨昏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晨昏線始終和經線圈垂直 B.時刻必然是6點或者18點
C.太陽高度等于0 D.晨昏線始終和經線圈重合,
36.東經121°比東經120°的地方
A.區時 B.地方時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時晚
37.關于地轉偏向力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地球表面沿水平方向運動的物體都要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
B.物體水平運動時所受地轉偏向力很小,尤其對氣流和水流的水平運動影響最小
C.物體在地球表面沿水平方向運動時,其運動方向發生偏轉,這是由于地球自轉造成的
D.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北風將偏轉為西北風,南半球的北風偏轉為東北風
38.下列因素中,利于使地球上形成具有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條件的是
A.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 B.太陽日的時間不太長
C.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 D.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
39.從冬至日到夏至日
A.赤道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不斷增大 B.赤道以北的地區白晝越來越長
C.地球繞日公轉的速度越來越慢 D.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
40.比銀河系低一級的天體系統是
A.地月系 B.太陽系 C.總星系 D.河外星系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41.下圖中弧線BDC為晨昏線,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若B處的晝長是A處的兩倍,則該圖表示的是北半球 日(節氣),
BD為 線(晨線或昏線)。(4分)
(2)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經緯度位置是 ,A點此時的地方時是 時,
C處此時的太陽高度是 度。(6分)
(3)這一天中,A、B、C三地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地方是 ,黑夜時間最長
的地方是 。(4分)
(4)這一天包頭晝 (長、短)于夜,此日之后白晝將漸漸變 。(4分)
42.讀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22分)
(1)下列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最貧乏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華北平原 C.長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2)蘭州的年太陽輻射總量為________J/cm2,福州的年太陽輻射總量為________J/cm2。
蘭州的緯度比廣州高,但年太陽輻射總量比廣州豐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僅考慮年太陽總輻射量的分布情況,假如你作為太陽能熱水器的營銷員,應到下列哪組城市營銷最合適?
A.鄭州、海口、貴陽 B.上海、重慶、臺北C.昆明、蘭州、北京 D.福州、廣州、成都
(4)某校(40°N)一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本地的太陽能熱水器進行調查后,發現熱水器的傾斜角度是一個固定值,他們提出一個改進方案,將圖中的支撐桿設計成可調節的活動桿。你認為改進的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陽能是一種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大量使用太陽能可減輕__________的全球性環境問題。
答題紙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答案正確,請將正確選項的序號寫在答題紙對應的空格內,每題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綜合題(共40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
41.下圖中弧線BDC為晨昏線,讀后回答下列問題。(18分)
(1)若B處的晝長是A處的兩倍,則該圖表示的是北半球 冬至 日(節氣),
BD為 線(晨線或昏線)。(4分)
(2)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經緯度位置是 ,A點此時的地方時是 時,
C處此時的太陽高度是 度。(6分)
(3)這一天中,A、B、C三地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地方是 ,黑夜時間最長
的地方是 。(4分)
(4)這一天包頭晝 (長、短)于夜,此日之后白晝將漸漸變 。(4分)
42.讀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22分)
(1)下列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最貧乏的是( ) (2分)
   
A.珠江三角洲 B.華北平原 C.長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2)蘭州的年太陽輻射總量為________J/cm2,福州的年太陽輻射總量為________J/cm2。蘭州的緯度比廣州高,但年太陽輻射總量比廣州豐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3)僅考慮年太陽總輻射量的分布情況,假如你作為太陽能熱水器的營銷員,應到下列哪組城市營銷最合適?( )(2分)
A.鄭州、海口、貴陽 B.上海、重慶、臺北
C.昆明、蘭州、北京 D.福州、廣州、成都
(4)某校(40°N)一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本地的太陽能熱水器進行調查后,發現熱水器的傾斜角度是一個固定值,他們提出一個改進方案,將圖中的支撐桿設計成可調節的活動桿。你認為改進的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5)太陽能是一種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大量使用太陽能可減輕 __________的全球性環境問題。(4分)
高一地理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B B B C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B A B D C D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D A D B C A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C D C B C B B B
二.綜合題(共40分)
41.下圖中弧線BDC為晨昏線,讀后回答下列問題。(18分)
(1)若B處的晝長是A處的兩倍,則該圖表示的是北半球 冬至 日(節氣),BD為 昏線 線(晨線或昏線)。(4分)
(2)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經緯度位置是 450W,23.50S ,A點此時的地方時是 9 時,C處此時的太陽高度是 0 度。(6分)
(3)這一天中,A、B、C三地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地方是 B ,黑夜時間最長的地方是 A 。(4分)
(4)這一天包頭晝 短 (長、短)于夜,此日之后白晝將漸漸變 長 。(4分)
42.讀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22分)
(1)下列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最貧乏的是( D )(2分)
A.珠江三角洲 B.華北平原 C.長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2)蘭州的年太陽輻射總量為(約135)J/cm2,福州的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0J/cm2。蘭州
的緯度比廣州高,但年太陽輻射總量比廣州豐富的主要原因是晴天較多(氣候干燥或降水少) 。(8分)
(3)僅考慮年太陽總輻射量的分布情況,假如你作為太陽能熱水器的營銷員,應到下列哪組城市營銷最合適?( C )(2分)
A.鄭州、海口、貴陽 B.上海、重慶、臺北
C.昆明、蘭州、北京 D.福州、廣州、成都
(4)某校(40°N)一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本地的太陽能熱水器進行調查后,發現熱水器的傾斜角度是一個固定值,他們提出一個改進方案,將圖中的支撐桿設計成可調節的活動桿。你認為改進的理由是(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將太陽能熱水器的支撐桿設計成活動桿,目的是通過調節支撐桿,使太陽能熱水器的受熱面始終與太陽光線保持較大角度,從而獲得更多的太陽能)(6分)
(5)太陽能是一種(可再生)(可再生、非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大量使用太陽能可減輕(全球變暖)的全球性環境問題。(4分)
180
B
C
D
0
A包頭市第三十三中學高一年級期中I考試試卷
歷 史
第I卷 選擇題
【本卷包括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早期國家出現的突出標志是
①金屬器具的使用 ②貧富分化的產生 ③文字的成熟
④城的出現 ⑤禮制的初步形成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
2.從“傳賢”到“傳子”,從“公天下”到“家天下”
A.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B.是偶然出現的歷史現象
C.不利于社會進步 D.在以后列朝列代沒有被沿用
3.由于血緣關系的親疏不同,西周貴族集團形成的宗法等級序列應該是
A.周王——卿——諸侯——士
B.周王——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4.中國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劉敬先,殷孝祖(《宋書》),楊延宗(《新庸書》),
湯顯祖(《明史》)等。你推測材料中這一現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響
A.程朱理學 B.宗法制
C.王位世襲制 D.禮樂制度
5.周初實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
A.建立軍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貴族和功臣的權力
C.排斥異性諸侯,團結同姓諸侯 D.鞏固奴隸制的國家政權
6.“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這則紀功石刻說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統一六國
C.漢武帝開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7.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寫道:“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和最駭人聽聞的政治結構,沒有封國封爵,沒有公侯伯子男。當時沒有一個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兒子們竟會跟平民一樣,竟沒有擁有土地,更沒有擁有奴隸。”這一“劃時代的突破”指的是
A.西周實行分封制 B.秦始皇全面推行郡縣制
C.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 D.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8.秦朝時期的軍國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諸卿進行朝議,最后由皇帝裁決。這一做法使
A.中央強化了對地方的控制 B.君權在事實上遭到了弱化
C.君主專制造成的決策失誤有所減少 D.民主觀念開始滲入到政治體制
9.西漢王朝大體繼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稱“漢承秦制”。下列哪項制度不是對秦制的沿用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縣制度 D.刺史制度
10.有學者認為: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有極關重要者四事”:一為中國版圖之確立,二為中國民族之形成,三為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四為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這個時期應是
A. 春秋戰國   B. 秦漢     C. 隋唐    D. 明清
11.《資治通鑒》192卷中,記載唐太宗對黃門侍郎王珪說:“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由此可見,唐朝設立門下省的主要目的是
A.通過制約防止決策的失誤 B.為皇權而制約中書省
C.制約皇權的獨尊地位 D.盡可能提高行政效率
1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其積極意義在于
A.解決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選拔人才,保證政治清明
C.加強了皇權
D.中央機構有明確的分工與制約,提高了工作效率
13. 美國學者費正清說:“在一個我們看來特別注重私人關系的社會里,中國的科舉考試卻是驚人地大公無私。每當國勢鼎盛,科舉制度有效施行時,總是盡一切努力消除科場中的徇私舞弊。”對作者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A.科舉制度體現了公平競爭的精神
B.科舉制度背離了傳統的倫理道德
C.科舉制度擴大了封建統治的基礎
D.科舉制度實現了封建國家的興盛
14.元朝實行行省制度產生的最深遠的影響是
A.奠定了后代行政區域劃分的基礎
B.擴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圖
C.加強了對藏族地區的管轄
D.促進了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
15. 明史專家吳晗在《朱元璋》一書中曾這樣描述我國古代的君臣關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開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君臣關系由坐而站而跪,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重要特點是
A.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強
B.內閣制度日漸成熟
C.皇權日益加強,相權日益削弱
D.丞相權力日益被分割
16.下列對我國古代自秦漢以來中央和地方關系演變趨勢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A.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和監視
B.地方獨立性增強,中央集權削弱
C.地方權力愈來愈小,中央權力愈來愈大
D.中央對邊地治理漸趨嚴密
17.學過《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這一專題后,某班四位同學分別撰寫研究歷史小論文,其中論文標題出現史實錯誤的是
 A.《淺議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特點》
B.《簡議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C.《論隋唐三省制度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D.《論清代皇權與相權的相互制衡》
18.加強對官吏的監察是實現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歷史上,下列機構或官職具有監察職權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都察院 ④軍機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今天我們國家共劃分為23個省、5個自治區和4個直轄市。其中“省”作為地方最高行政單位開始于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秦朝的郡縣制      D.元朝的行中書省制
20.下列有關我國古代中央集權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秦朝的郡縣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標志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C.元朝的行省制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D.明朝的內閣不是中央一級正式行政機構
21.“皇帝”制度創立于秦朝,關于這項制度說法錯誤的是
A.國家的法律、政策,都決定于皇帝一個人的意志
B.“主獨制于天下而無所制也”成為中國古代的政治定律
C.歷代官僚體制雖有變化,但都以維護王權.服務于皇帝為基本準則
D.“法令出一”意思是說,皇帝的決策往往要得到群臣的一致意見
22.漢武帝時期,選官制度應該是
A.“世官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察舉制” D.“科舉制”
23.下列歷史事件與雍正皇帝有關的是
①廢除“丞相”制度 ②設立“內閣”
③設立“軍機處” ④推行“密折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最突出作用
A.奠定了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維護了封建國家的長期統一和民族融合
C.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治
D.皇權暴政極易造成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停滯
25. “自雍、乾后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軍機處,蓋隱然執政之政府矣。”對“隱然執政”的準確理解是
A.草擬政令 B.發布政令 C.監察百官 D.傳達圣旨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25分)
材料問答題:
26.(25分)秦朝的交通建設在中國古代具有重要的典范意義,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直道”是秦始皇在中國北方修筑的與長城相輔助的國家級“高速道路”,其寬度一般在15米至30米,有些地方寬達50余米,基本保持南北走向,由秦都咸陽北的秦林光宮(今陜西淳化縣北)直達九原(今包頭市西南),長達700多千米。秦直道始建于公元前212年,秦朝大將蒙恬征調民夫數十萬,歷時兩年多,完成了這一歷史上罕見的浩大工程。由于這條道路寬闊平坦,能適應大隊人馬疾馳,通常稱之為“馳道”。又因其南北遙遙相對,直線相通,也稱“直道”。
材料二 國家文物局對“秦直道”進行考察:發現了三處防御工事、一處驛站遺址和多處排水溝;發現了一處秦漢宮殿遺址,經初步試發掘,發現在遺址地表30厘米以下埋藏著豐富的文化層,各種秦漢時期的建筑材料密集堆積,出土文物有筒瓦、板瓦、鋪地磚、空心磚、陶井圈和瓦當等。
材料三 “秦直道”用于作戰的時間很短,漢代時在經貿交流方面使用率很高,直接聯系了中原地區與西北地區,在大河、沙漠與戈壁阻隔的情況下,它是北方草原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相互交流的捷徑。
材料四 秦朝的交通建設,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館舍、郵驛,都很注意。道路之開辟者,有馳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尤其秦之馳道,“東窮燕棄,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朝修筑“直道”的歷史背景及其直接目的。(10分)
(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秦直道”在當時具有哪些主要功能?(3分)
(3)結合材料四,列舉秦朝除“直道”以外,在交通建設方面的突出成就。
(4分)
(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秦朝道路修建對當時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8分)
包頭市第三十三中學高一年級期中I考試試卷歷史答題紙
選擇題(共25題,每小題3分,計7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26題(25分)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朝修筑“直道”的歷史背景及其直接目的。(10分)
(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秦直道”在當時具有哪些主要功能?(3分)
(3)結合材料四,列舉秦朝除“直道”以外,在交通建設方面的突出成就。
(4分)
(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秦朝道路修建對當時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8分)
歷史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B D B B C D B B D A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B D A D B D C C B D
26.(1)背景:秦朝完成統一,結束了諸侯混戰的局面;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6分)
直接目的:運送兵員和物資,鞏固邊疆,加強國防。(4分)
(2)軍事功能、政治功能、經濟貿易功能、文化功能(3分)
(3)成就:嶺南地區開鑿靈渠;西南夷地區開通“五尺道”(4分)
(4)作用:軍事上,道路修建可以貫通中原和北方,加強了中原與邊陲之間的聯系;政治上,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抵御外來侵略和鞏固多民族國家發展;經濟上,是地區間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加強了南北商賈貿易和文化交流,推動了經濟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文化上,促進了北方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8分)包頭市第三十三中學高一年級期中I考試試卷
物 理
第I卷
一、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下列關于質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質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
②因為質點沒有大小,所以與幾何中的點是一樣的
③凡是小的物體,皆可以看作質點
④如果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于研究的問題屬于無關或次要因素時,即可把物體看作質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兩條平行的鐵軌上勻速行駛著甲、乙兩列火車。某時刻兩列火車正好交匯,甲車上的一名乘客從一側車窗看到田野上的樹木向北運動,從另一側窗口看到乙車向北運動,但比樹木運動的慢,則( )
A.甲、乙兩車同時向北運動,乙比甲快
B.甲、乙兩車同時向南運動,但乙車比甲車慢
C.甲車向南運動,乙車向北運動
D.甲車向南,乙車沒動,停在了鐵軌上
如圖所示,物體沿邊長為x的正方形由A沿箭頭所示的方向運動到D,則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別是 ( )
A.0,0? B. x 向下,3x向下
C.x 向上,3x? D. 0,3x
短跑運動員在100m競賽中,測得5s末的速度為10.4m/s,10s末到達終點時的速度是10.2m/s,此運動員在這100m中的平均速度為( )
A. 10m/s B. 10.3m/s C. 10.2m/s D. 10.4m/s
手拖動紙帶經過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周期是0.02s)后,在紙帶上留下的點中有6個連續清晰的點,測出這6個點的第1點到第6點的距離為18cm,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
A.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0.03m/s B.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1.5m/s
C.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180m/s D.手運動的平均速度為1.8m/s
發射“嫦娥一號”衛星前,進行了多次實驗,假設一枚火箭由地面向上發射,其豎直方向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由圖象可知( )
A.0—t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火箭加速度
B.0—tb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b—tc段是下落的
C.tb時刻火箭離地面最遠
D.tc時刻火箭回到地面
在不計空氣阻力時,以v0速率豎直向上拋出的物體,上升是勻減速運動,回落是勻加速運動,且全程的加速度不變,則下列能正確描述全過程的圖象是( )
幾個做勻變速運動的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位移最大的是( )
A. 加速度最大的物體 B. 初速度最大的物體
C. 末速度最大的物體 D. 平均速度最大的物體
下列說法中的“快”,指加速度的是 ( )
A. 從天津到北京,如果乘動車很快就能到達
B. 2009年全運會,在110m欄比賽中劉翔是選手中最快的
C. 運用ABS新技術,既保證汽車在緊急剎車時的安全,又能使汽車很快停下來
D. 協和式客機在20000m高空飛行得很快
如圖所示,是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由圖象可得到的正確結果是( )
A.t=1s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1.0m/s2
B.t=5s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0.75m/s2
C.第3s內物體的位移為1.5m
D.物體在加速過程的位移比減速過程的位移大
某質點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式x=4t-2t2,x與t的單位分別是m和s。則該質點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別是( )
A. 4m/s和-2m/s2 B. 0和2m/s2 C. 4m/s和-4m/s2 D. 4m/s和0
在直線運動中,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物體的速度改變快,加速度就大
C.物體速度的改變量大,加速度就大 D.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加速度也一定為零
第II卷 非選擇題部分【共52分】
二、填空題(13-15每題4分,16題5分,共17分)
一輛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要求它剎車時必須在5m內停下來,則汽車加速度的數值不得小于
當地面上的觀察者看雨滴豎直下落時,坐在勻速前進的車廂中的乘客看到雨滴的運動情況是
一個質點在x軸上運動,各個時刻的位置如下(質點在每一秒內都做單向直線運動)
時 刻/s 0 1 2 3 4
位置坐標/m 0 5 -4 -1 -7
物體在幾秒內位移最大:
A.0~1s內    B.0~2s內  C.0~3s內  D.0~4s內
物體在第幾秒內位移最大:
A.第1s內    B.第2s內   C.第3s內 D.第4s內
(1)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記錄___________________ 儀器,使用________電源,工作電壓________伏,當電源頻率為50赫時,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點。
(2)使用打點計時器分析物體運動情況的實驗中,有以下基本步驟:
A.松開紙帶讓物體帶著紙帶運動
B.穿好紙帶
C.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好
D.接通電源,進行打點
以上步驟中正確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
三、計算題(17題12分,18題12分,19題11分,共35分)
一個物體的初速度是2m/s,以0.5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求:
(1)物體在第3秒末的速度;
(2)物體在第4秒初的速度;
(3)物體在第4秒內的位移;
(4)物體在第4秒內的平均速度。
一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勻速行駛。
(1)司機突然發現在前方x=90m的地方有路障,開始緊急剎車,已知剎車的加速度是=-5m/s2,汽車剛好在路障前面停下,求汽車原來的速度是多少?
(2)若汽車的剎車加速度是=-3m/s2,初速度不變,為使汽車不撞上路障,司機必須比加速度是=-5m/s2時提早多少米發現路障?
一輛巡邏車最快能在10 s內由靜止勻加速到最大速度=50 m/s,并能保持這個速度勻速行駛,問該巡邏車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由靜止追上前方2000 m處正以V =35 m/s的速度勻速行駛的汽車,至少需要多少時間?
高一物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C A D A A D C B C B
二、填空題(13-15每題4分,16題5分,共17分)
13. 14.傾斜落向后下方 15.D、B 16.運動位移和時間信息;低壓交流電;4~6;0.02;CBDA
三、計算題(17題12分,18題12分,19題11分,共35分)
17.(1)3.5m/s (2) 3.5m/s (3) 3.75m (4) 3.75m/s(每問3分)
18. 解:(1)由v2-v02=2 a1 x1得
(2)由v2-v02=2a2 x2得 x2=( v2-v02)/2 a2=(0-302)/(-6)=150m
所以要提早 150-90=60m
19. 解:設至少經過時間t追上,則
代入數據解得 t=150s
1
2
3
4
5
6
7
0
1.0
2.0
3.0
v/m·s-1
t/s包頭市第三十三中學高一年級期中I考試試卷
語 文
第I卷(閱讀題,共70分)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何為國學
何為國學?學術界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有的學者認為,國學這個概念太籠統,太模糊,從“科學”的意義上說本不可用(“學無分中西”),作為一個時代約定俗成的概念又邊界不清,因此建議不用或“緩行”。然而事實上這個概念已廣泛流行,我們不可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與其建議不用或“緩行”,不如在約定俗成的意義上爭取對其內涵和外延達成基本的共識。在我看來,學界目前所講的“國學”,就其指稱對象和時空范圍來說,多數學者實際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稱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這就是狹義的國學概念。廣義的國學是“一國所有之學”,除了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之外,還包括西學和馬克思主義傳入后的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與海外“中國學”或“漢學”研究的對象、范圍大體相同。
將國學界定為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其實也是一個相當籠統、內涵十分豐富復雜的概念,略同于“古學”、“舊學”或“國故學”,是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之總和、總稱。
我們通常說的國學,是指近代分科之學形成之前的經、史、子、集“四部”之學,傳統的義理、考據、辭章、經世之學,或者如馬一浮先生所言“六藝統四部”,“國學者六藝之學也”。中國古代的學問是“通人之學”,主張天地人貫通、文史哲貫通、儒釋道貫通、真善美貫通……而以成人之道為中心。“通”是以類分為前提的,中國傳統學術分類集中體現在圖書典籍分類中。《漢書·藝文志》將中國古代的書籍分為六藝、諸子、詩賦、兵書、數術、方技六類,《隋書·經籍志》形成了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的雛形,以后不斷調整、完善,至清代編定《四庫全書總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國傳統學問的知識系統。
臺灣詩人余光中說:國學是一座山,我等不過是蚍蜉而已。不僅國學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類都是一座山。就其內容之宏博而言,事實確實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來說,《四庫全書總目》又分為十四類,涵蓋了哲學、宗教、政治學、軍事學、醫學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每一類都內涵豐富,比如“醫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國中醫古籍總目》,收錄歷代中醫古籍一萬三千余種,說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張之言。
國學是一個學科體系,一個不同于現代學科體系的傳統學科體系。國學有自己獨特的學術分類,現代學科體系是從它轉型發展而來的,因此就學術內涵來說,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將國學與文、史、哲并列設立為一級學科,似乎連邏輯上的種屬關系都忽略了,其學科內容勢必也要大大窄化,難以使人們對國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實際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國學的地位。
隨著時代的發展,資料積累的豐富,理論和方法的成熟,國學古為今用的任務可能還會不斷有所調整和發展變化,在重建國學的過程中出現認識分歧和“百家爭鳴”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對于作為中華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脈的國學,我們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把包括古典文獻、出土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的祖先的豐厚饋贈保護好,保存下來,對其進行整理、研究與合理利用,從而創建適應我們時代需要的新國學,讓它在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建設和積極參與人類文明對話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下列關于“國學”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有的學者建議暫時不要用“國學”的概念,因為它作為一個時代約定俗成的概念,內涵籠統、模糊而且外延邊界不清。
B.狹義的國學是指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這是從指稱對象和時空范圍的角度界定的,也是多數學者所達成的共識。
C.廣義的國學與海外的“中國學”或“漢學”研究的對象、范圍上大體相同,即西學和馬克思主義傳入后的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
D.作者認為,國學是個內涵十分豐富復雜的概念,它是近代分科之學形成之前的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總和、總稱。
2.下列說法不屬于“國學內涵豐富”的內容的一項是 ( )
A.我們通常說的國學,既可以指近代分科之學形成之前的經、史、子、集“四部”之學,也可以是傳統的義理、考據、辭章、經世之學。
B.國學內容宏博,僅《四庫全書總目》的“子部”就分為十四類,涵蓋了哲學、宗教、政治學、軍事學、醫學等多方面的內容。
C.《中國中醫古籍總目》,收錄了一萬三千余種歷代中醫古籍,因此說國學是“一座山”,沒有任何夸張。
D.因為在學術內涵方面,國學和現代學科體系存在著大量交叉重合,因此國學與文、史、哲是并列的一級學科。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國學是一個不同于現代學科體系的傳統學科體系,它有自己獨特的學術分類,現代學科體系就是從它轉型發展而來的。
B.“通”是中國傳統學術分類的前提,這種分類到《隋書·經籍志》時形成了經、史、子、集四部這樣一套完整體現中國傳統學問知識系統的分類法。
C.以成人之道為中心的中國古代的學問其實就是“通人之學”,它包括天地人貫通、文史哲貫通、儒釋道貫通、真善美貫通等。
D.對于國學,我們正確的態度是既要心存敬意,又要對其進行整理、研究與合理利用,從而創建適應我們時代需要的新國學。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持千金之資幣物 幣:禮品 B.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遺:給予、贈送
C.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 謝:道謝 D.圖窮而匕首見 窮:窮盡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 )
A.使畢使于前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B.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以其無禮于晉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乃不知有漢 D.倚柱而笑 夜縋而出
6.下列有關文段內容的解說,不準確的一項 ( )
A.這段文字,重點描述了荊軻廷刺秦王的場景,刻畫了荊軻臨危不懼、奮不顧身的英雄形象。
B.文段寫秦武陽色變振恐,是為了顯示秦廷的森嚴和始皇的威武,這一“色變振恐”與荊軻的“顧笑”形成鮮明的對比。
C.荊軻“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正是前文荊軻對樊於期將軍所說的刺殺設想的實施,此處印證了荊軻計劃的合理性。
D.由于刺殺秦王是在倉促之間出現的,秦廷上下反應遲鈍: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劍的地步,大臣們也都是目瞪口呆、手足無措。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5分)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注:①暝:夜,晚。此指傍晚。②隨意:任憑。③浣女:洗衣女。④春芳歇:春天的芳華凋謝了。歇:消散。⑤王孫:貴族的后裔,這里指隱居的高士。
8.蘇東坡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的前三聯,通過哪些意象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6分)
9.這首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中抒發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鷹擊長空, , 。(《沁園春·長沙》
(2)尋夢?撐一支長篙, ,滿載一船星輝, 。(《再別康橋》)
(3)“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 。(《荊軻刺秦王》)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題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選定答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評 選
單位又要評優了。照例,指標下到基層;照例,楊頭兒的部門有一個名額。
楊頭兒還挺上心,挨個向大家征求意見。有人就說了:“嗨,還不是老一套,輪流坐莊唄!”又有人說:“今年該輪到老周了。”還有人補充說:“老周為人忠厚,工作肯干,還幾次推讓優秀名額,這回就該評他。”最后大家都說:“是啊,是啊,就是輪也該輪到老周了。”楊頭兒挺高興。部門里各位很團結,看來,就等著開會搞定了。
會馬上安排出來了,按程序,頭兒先念評選條件,然后闡發一通評選的意義,大家都靜靜地看著他發言,也不像往年那樣嚷嚷什么“嗨,不就那回事嗎,得了”等等著急著散會。頭兒因此而感覺特別好。不過,他還是照例——例行公事地拿出很遺憾的語調說:“大家都很優秀,可是老規矩,名額只有一個,大家看……”
他本以為,話茬一下子就會接上來。可奇怪的是,會場一下子竟然特別安靜起來。有人拿出指甲刀剪指甲,有人輕輕翻著報紙,還有人在面壁,仿佛在打瞌睡。
頭兒愣住了。為了活躍氣氛,他打哈哈說:“就算很肯定,大家也不要吝嗇在會上說一遍嘛,程序要求,程序要求……哈,哈,哈……”
仍然沒人發言,頭兒有點坐不住了,他啟發著:“小孫,你平時話多,你先來一句;老歷,你年歲長,帶個頭……要不,從我左邊第一個依次說罷!”
仍然沒人發言。但是已經有人開始咳嗽,有人開始走動了。
頭兒都有些生氣了:“又不是晉升工資,出席全國勞模會!咱這么多人,難不成還讓這一張獎狀、20元錢給憋死呀。”
大家面面相覷,繼而又沉默。有人拿出指甲刀剪指甲,有人輕輕翻著報紙,還有人在面壁,仿佛在打嗑睡。大家好像是在各干各的事,又好像看不出在干什么,不知怎么打發時光。
無奈,頭兒只得拿出考勤表,現送打印室復印,一人一張,算作是選票;之后,頭兒無比凝重的宣布說:“無記名投票,同意誰在誰名字前畫一個圈。”
票收回來,統計結果立馬也就出來,票數分散,最高者也就3票,連半數也不到。頭兒無奈地咧了咧嘴:“好,好,那就交領導定吧。大家散會。”
過了幾天,楊頭上班,還沒走進辦公室,就聽有人不斷重復“憑什么”。他剛回過神來,就聽人說,部門不能產生的“優秀”,局里收回,獎勵其他部門了。
楊頭兒想,大概是自己部門的名額獎勵給別的部門了。他于是覺得自己很沒有面子,剛想說話,就聽一聲音說:“憑什么,咱部門老周比誰差,不信拿出來比劃比劃。先前聽說工資浮動一級,算是我們聽岔了,敢情根本沒那回事;可是這回優秀里沒有老周,我們可是聽得真真兒的——不晉升工資,名額都不給我們老周。真是,也忒差勁了。”
其他人都附和著說:“是啊,是啊,就是輪也該輪到老周了。“
頭兒一愣,自己怎么就不知道還有“晉升一級工資”一說呢!轉念一想,多虧自己還曾說過“又不是晉升工資”,看來,這種結果不能賴自己。但他仍然覺得很沒有意思,仿佛是自己辜負了大家。可是他也說不出來什么了——誰讓自己沒有評出優秀來呢!
(1)下面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有誤的兩項是(5分) ( )
A.文章開頭簡要交代了此次評優工作的起因,“又”、“照例”等詞語的使用,一方面是敘述實情,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積弊,為其后情節的突變作好了鋪墊。
B.評選優秀的會議遭遇冷場,原因其實就在于在正式評選之前,有“工資浮動一級”的相關小道消息在群眾之間傳播,引起各方面群眾對此強烈反對。
C.比較注意表現群體人物的思想傾向及其代表意義,而不刻意強調用濃墨重彩去細致刻畫某一具體人物形象,是本文在人物表現方面的特點。
D.文章只說“票數分散,最高者也就3票,連半數也不到”,頭兒也并不指出得票最高者,原因就在于頭兒覺得評選結果不是老周,說也沒用。
E.作者在文中并不急于站出來解釋局中關節的奧妙所在,而是讓文中人物自己在合適的時間自然地去展現,這正是本文構思和敘事的特點所在。
(2)“有人拿出指甲刀剪指甲,有人輕輕翻著報紙,還有人在面壁,仿佛在打瞌睡”在文中兩次出現,結合文意,如何認識這兩處文字所傳達的內容及其實際表達效果?(6分)
(3)依據文章內容,對本文中“評選”活動的各個不同階段依次進行簡要羅列,并請概括說明每一階段中人們態度的具體傾向。(8分)
(4)從不同角度入手,文章中的“評選”能夠帶給人哪些不同的認識(不少于兩個角度)?聯系實際談談你對其中一個方面的理解。(6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數學奇才華羅庚
無論研究數學中的哪一個分支,華羅庚總能抓住中心問題,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創新。他反對將數學割裂開來,永遠只搞一個小分支或其中的一個小題目,而對別的東西不聞不問。他將這種做法形容為“畫地為牢”。他曾多次告誡學生:“我們不是玩弄整數,數論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關系的。”在《數論導引》中,華羅庚首先強調的就是數學的整體性與各部分之間的聯系。
1945年,盡管華羅庚已經是世界數論界的領袖學者之一,但他并不滿足,決心中斷他的數論研究,另起爐灶。關于他改變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說的,“假如我當時不改行,大概只寫幾篇數論文章,我的數學生命也就結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樣了。”“在研究數學時,選準方向拼命進攻固然重要,但退卻有時也很重要。善于退卻,把握住退卻的時機,這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他的改行,實際上是其治學之道“寬、專、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擴大眼界,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轉移到另一個分支,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漫”到其他領域。這樣,原來的知識在新的領域還有用,選擇的范圍就越來越大。他一直認為,從解析數論中“漫”出來是他一生研究數學的得意之筆。
對于我國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華羅庚認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則。一個數學問題往往要教十幾種方法,其實只要一種就夠了。學會一種方法,別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學方法上,一種毛病是不少老師不愿意改作業,許多題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讓學生照抄了事;另一種毛病是不愿當堂答復學生的問題,這一種態度最壞。華羅庚上課時,對學生提的任何問題總要在課堂上答復,認為這樣可以訓練學生如何去“想”。有時實在解決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訴學生,他要回去繼續想,而不是只顧面予,使問題解決得模模糊糊。他還講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讀書方法:“譬如我們讀一本書,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會愈讀愈厚,我們知道的東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這還只是接受和記憶的過程,讀書并不是到此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煉的過程,即把那些學到的東西,經過咀嚼、消化,融會貫通,提煉出關鍵性的問題來。”
1979年3月底,華羅庚應英國伯明翰大學邀請,去英國講學,歷時八個月,其間還應邀到荷蘭、法國與西德訪問了一個多月。7月下旬,“解析數論會議”在英國達勒姆召開,華羅庚應邀參加,他的學生王元與潘承洞也參加了。王元代表華羅庚和他自己做了“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的大會報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應用”的大會報告。一些白發蒼蒼的數學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評語,贊揚中國數學家在研究解析數論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華羅庚表示祝賀。
通過對歐洲的訪問,華羅庚深刻領悟到“班門弄斧”這個成語是要人隱諱缺點,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門”。他每到一個地方去演講,必講對方最拿手的東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幫助與指教。他形象地說:“你要耍斧頭就要敢于到魯班那兒去耍,如果他說你有缺點,一指點,我下回就好一點了;他如果點點頭,就說明我們的工作有相當成績。”在《數論導引》的序言里,華羅庚曾把搞數學比作下棋,號召大家找高手下,即與大數學家去較量。 l982年,在淮南煤礦的一次演講中,華羅庚還將“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改成“觀棋不語非君子,落予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說,當你看到別人搞的東西有毛病時,一定要指出來,當你發現自己搞的東西有毛病時,一定要及時修正,這才是“真君子”與“大丈夫”。可見,華羅庚的這些想法是一脈相承的。(摘編自王元《華羅庚》)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華羅庚認為,研究數學如果把它割裂開來,只研究某個分支或其中一個小題目,不考慮“左鄰右舍”,就無異于“畫地為牢”。
B.在華羅庚看來,研究數學選定一個方向深入鉆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進退時機,該退卻的時候就應該及時退卻。
C.王元與潘承洞在國際數論學術會議上,報告了他們各自在解析數論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與會代表的好評。
D.通過對歐洲的訪問,華羅庚深刻認識到,只有得到國外數學界“魯班”的指點與肯定,才能達到“耍斧頭”的最高境界。
E.本文擷取華羅庚的若干人生片斷,描寫了他刻苦自學成才、研究數學的傳奇經歷,表現了一位杰出數學家的重要成就和貢獻。
(2)從解析數論中“漫”。出來是華羅庚一生研究數學的得意之筆,這是什么原因 請簡要分析(6分)
(3)華羅庚的數學教學具有什么樣的特點?請簡要說明(6分)
(4)“班門弄斧”、“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廣泛影響并流傳至今的熟語,華羅庚卻從另一個角度翻出新意。對此,你認為華羅庚的改動有沒有道理 請談談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達題,共80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
A.繼2007年冬天我國南方雪災等以后,如今四川境內大部分地區又遭遇罕見的強烈地震,這真是多事之秋啊。
B.《走我自己的路》這其實就是李澤厚著作的特點:絕無陳詞濫調,充滿新鮮氣息。唯其如此,他才在表現出人格魁力的同時,也表現出思想的魁力。
C.“免費開放”的新政策,讓全國各地許多博物館從人氣冷清的休眠狀態變得門庭若市,甚至要提前預約才能獲得參觀機會。
D.據英國金斯頓大學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很干凈的人家,平均每張床上的被褥螨蟲和塵埃螨蟲至少有1.5萬只,讓人手足無措。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政府必須下決心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否則,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只能是一種空想。
B.莫斯科地鐵不僅僅是藏滿精美藝術品的博物館,而且更像是交通工具,是集建筑、裝飾、繪畫、雕刻等于一體的藝術殿堂。
C.有的學生在考試前會出現失眠、煩躁等現象,這往往是因為他們太在乎考試成績,心理負擔過重造成的。
D.我國的汽車產量已經超過法國,位居全球第四,銷量突破500萬輛,目前我國是繼美日之后的第三大汽車產銷國,成績來之不易。
15.將下列五句話填入下面的橫線上,順序最恰當的一句是 ( )
①神態端莊,②頭梳螺髻,③雙耳垂肩,④臉如滿月,⑤身披袈裟,
須彌山石窟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須彌山入口處的高達20多米的彌勒大坐佛。坐佛高踞于一個馬蹄形窟內, ________ 十分壯觀,是全國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A.④①②③⑤ B.⑤②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⑤①③④②
16.把下面的長句變成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達得更為清楚。(不得改變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詞語)。(5分)
現在許多國家都已能夠生產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域進行作業的機器人。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險,帶路向導都是當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機敏和風趣,他們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習慣,每走一段路就要喚一聲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說這是為防止自己的靈魂跟不上自己的軀體,他們得喚回自己。
有位哲學家說,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筑師,只有不斷喚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請根據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除詩歌外,文體不限。(2)不少于800字。
高一語文試卷答題紙
選擇題(其中11、12小題5分,其他3分)
題號 1 2 3 4 5 6 11(1) 12(1) 13 14 15
答案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5分)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5分)
8.蘇東坡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的前三聯,通過哪些意象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6分)
9.這首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中抒發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5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鷹擊長空, , 。(《沁園春·長沙》
(2)尋夢?撐一支長篙, ,滿載一船星輝, 。(《再別康橋》)
(3)“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 。(《荊軻刺秦王》)
11.(2)“有人拿出指甲刀剪指甲,有人輕輕翻著報紙,還有人在面壁,仿佛在打瞌睡”在文中兩次出現,結合文意,如何認識這兩處文字所傳達的內容及其實際表達效果?(6分)
(3)依據文章內容,對本文中“評選”活動的各個不同階段依次進行簡要羅列,并請概括說明每一階段中人們態度的具體傾向。(8分)
(4)從不同角度入手,文章中的“評選”能夠帶給人哪些不同的認識(不少于兩個角度)?聯系實際談談你對其中一個方面的理解。(6分)
12.(2)從解析數論中“漫”。出來是華羅庚一生研究數學的得意之筆,這是什么原因 請簡要分析(6分)
(3)華羅庚的數學教學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請簡要說明(6分)
(4)“班門弄斧”、“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廣泛影響并流傳至今的熟語,華羅庚卻從另一個角度翻出新意。對此,你認為華羅庚的改動有沒有道理 請談談你的看法。(8分)
16. (5分)
17.認真閱讀下面短詩的第一、二小節,請仿照詩歌這兩節的格式,續寫第三、四節。注意保持上下連貫。(6分)
高一語文參考答案
1.C.(缺少“中國傳統學術文化”)
2.D(對照原文可知,國學與文、史、哲不是同一級別的學科)
3.B(“通”是以類分為前提的,且《隋書·經籍志》只是形成分類法的雛形,只有到清代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時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國傳統學問的知識系統)
4.C(道歉,謝罪)
5.D(在,對;用,因為;于是,竟然;表修飾)
6.B(是為了顯示荊軻的臨危不懼,而非秦廷的森嚴與秦王的威武)
7.略(關注“函、拜送、使、使、聞”和“生、以、所以……者,……也”的譯法)
8.秋雨、秋山、明月、松、流泉、山石、竹林、青蓮等意象,描繪了一幅清新、幽靜、恬淡、優美、和悅的雨后秋山晚景圖。
9. 對大自然的喜愛,對山水田園生活的向往,同時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10.略
11.(1)答案為B、D(5分,選對一個得3分,兩個都對得5分)(2)都是通過具體描寫暴露人們面對利益時的自私與狹隘。不同的是,第一次是大家不好反悔自己說過的話,借沉默來打自己的算盤;第二次是大家的心事在無意中被說破而心中又不知真假,借沉默來掩飾自己的尷尬。(3)征求意見階段,一致認為應該推舉老周;開會推選階段,沉默不語,惟恐別人上去;無記名投票階段,爭取名利,惟恐自己落下;公布最后結果階段,抱怨上級不公平,抱怨部門領導。(4)從評選活動過程以及人性的實際表現著手都可以。涉及形式主義、平均主義、官僚作風以及一些人的自私、自利、狹隘、虛偽等并能夠聯系生活就其中一方面合理展開即可,其他方面,若是合理,也可以。
12.(1)答A給3分,答B給2分,答C給1分,答D、E不給分。(2)①他的數論研究已經達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領域已無發展空間,改行使他選擇的范圍越來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數學生命煥發光彩。(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3)①不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則;②重視改作業和回答學生問題,啟發深入思考;③教給學生“從薄到厚”“從厚到薄”的讀書方法。(4)觀點一:有道理。華羅庚的改動很有創造性。①“弄斧必到班門”,敢于與高手過招,才能得到幫助與指教,提高自己;②“觀棋不語非君子”,發現別人的研究有不足,應主動指出來;③“落子有悔大丈夫”,發現自己的研究有缺點,一定要及時改正。觀點二:沒有道理。華羅庚的改動會造成對這些熟語的誤解。
①“班門弄斧”只是告誡人們不要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善于藏拙,才能揚長避短;②比賽場上,必須尊重棋手,“觀棋不語真君子”;③遵守比賽規則,“落子無悔大丈夫”。觀點三: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適用范圍。①為人做事,切忌“班門弄斧”;求知問學,“弄斧必到班門”。②賽場觀戰,“觀棋不語真君子”;樂于助人,“觀棋不語非君子”。③弈棋對決,“落子無悔大丈夫”;知錯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給6分。)
13.D(多事之秋: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 陳詞濫調:陳腐、空泛的論調。 門庭若市:門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場一樣。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手足無措: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不合語境,應為瞠目結舌或張口結舌。)
14. A(B“不僅僅是藏滿精美藝術品的博物館,而且更像是交通工具”語序不當。C“因為他們太在乎考試成績,心理負擔過重造成的”句式雜糅。D“位居全球第四”“第三大汽車產銷國”不合邏輯。)
15B從語境來看,'身披袈裟'是彌勒大坐佛的主要特征,應放在最前面;然后按頭——臉——雙耳——神態這樣的順序去組織材料。
16.現在許多國家都已能夠生產這樣的機器人,它們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域進行作業。(或:有的機器人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域進行作業。現在許多國家都已能夠生產這樣的機器人。)
17.我是植物 我把花朵翻譯成果實 我是果實 我被大地翻譯成生命包頭市第三十三中學高一年級期中I考試試卷
生 物
第I卷
【本題包括40小題。1題—20題每題1分、21題—40題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除病毒等少數種類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它證明了:……….( )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    B.生物與非生物具有統一性
C.生物界是不統一的    D.生物彼此之間存在著親緣關系
2.下列組合中,依次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一組是:.
①生活在人的大腸內的細菌等生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魚類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雙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③①④
3.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裝片的正確順序是 ( )
①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移走,換上高倍物鏡 ②在低倍物鏡下找到目標 ③將目標移到視野中央 ④調細準焦螺旋和反光鏡,直到視野適宜,物像清晰為止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4.下列有關糖類生理作用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核糖和脫氧核糖是核酸的組成成分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質
C.糖原是所有生物體儲備的能源物質 D.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5.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細胞結構的是 ( )
A.酵母菌 B.SARS病毒 C.藍藻 D.大腸桿菌
6.生命系統不包括 ( )
A.原子 B.細胞 C.組織 D.生物圈
7. 從生物圈到細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 ( )
A.細胞 B.種群 C.生態系統 D.生物圈
8. 細胞是絕大多數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與此說法不符的是 ( )
A. 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是在細胞內或在細胞的參與下完成的
B. 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細胞形態的單細胞生物
C. 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是由細胞構成的
D. 動植物細胞以及微生物細胞的結構、功能相同
9. 在一棵倒伏的朽木上,生長著蕨類、苔蘚、真菌、螞蟻等生物,這些生物構成了 ( )
A. 種群 B. 群落 C. 生態系統 D. 生物個體
10. 病毒、藍藻和酵母菌都有的物質或結構是 ……………….( )
A. 細胞壁 B. 細胞膜 C. 細胞核 D. 核酸
11. 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結構上的區別是…………………… …..( )
A. 前者有液泡 B. 前者無擬核,后者有細胞核
C. 前者無成形的細胞核,后者有細胞核 D. 前者比后者核糖體多
12. 藍藻與細菌雖然都屬于原核生物,但是二者有明顯區別。下列說明不正確的是 ( )
A. 藍藻能進行光合作用 B. 藍藻是自養生物
C. 大腸桿菌有細胞核 D. 大腸桿菌進行寄生生活
13.一種球狀細菌直徑越為300nm,如果用顯微鏡觀察,顯微鏡目鏡上刻有“10×”,物鏡上刻有“40×”,那么這種細菌放大到了 ( )
A.0.04mm B. 1.2mm C. 0.12mm D. 0.012 mm
14.在生物體內含量極少,但對維持生物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Fe、Mn、Zn、Mg B.Zn、Cu、Mg、Ca
C.Zn、Cu、B、Mn D.Mg、Mn、Cu、Mo
15.下列哪項是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 )
A.都是細胞內貯存能量的主要物質
B.都含有C、H、O、N四種元素
C.都共同存在與動植物細胞中
D.組成它們的單體都是葡萄糖
16.血紅蛋白分子中含有4條多肽鏈,共由574個氨基酸構成,則血紅蛋白分子中含有的肽鍵和至少含有的游離氨基和羧基數分別是 ( )
A.574、574、574 B.570、570、570
C.574、4、4 D.570、4、4
17.甲狀腺激素、血紅蛋白和葉綠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 )
A.I、 Fe、Mg B.Cu、Mg、I C.I、Mg、Fe D.Fe、Mg、I
18.生物界形形色色、豐富多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 ( )
①蛋白質分子的多樣性 ② 核酸種類的多樣性 ③ DNA分子的多樣性 ④ 氨基酸分子的多樣性
A.①②  B.③④   C.④①   D.①③
19.一個由20種、500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它的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可能是( )
A.50020 B.20500 C.20499 D.50019
20.由DNA分子蘊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合物( )
A.氨基酸、葡萄糖、堿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堿基、磷酸 D.脫氧核糖、堿基、磷酸
21.在真核細胞中,DNA存在于 ( )
A.細胞核中 B.細胞質中
C.細胞核和細胞質中 D.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中
22.蛋白質和肽鏈的主要差別在于蛋白質 ( )
A.包含的氨基酸數目 B.能否分解成氨基酸
C.相對分子質量大 D.有復雜的空間結構
23.細胞的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構成細胞的各種化合物,下列有關這些化合物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生命活動都由蛋白質調節 B.干種子因缺乏自由水不能萌發
C.脂肪是植物細胞的能源物質 D.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24.下列哪一組物質是DNA的組成成分 ( )
A.脫氧核糖、核酸和磷酸  B.脫氧核糖、堿基和磷酸
C.核糖、堿基和磷酸  D.核苷、堿基和磷酸
25 噬菌體、煙草、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堿基和核苷酸的種類依次分別
A. 4、8、4和4、8、4 B. 4、5、4和4、5、4
C. 4、5、4和4、8、4 D. 4、8、4和4、5、4
26.下列敘述中,哪項不是核酸的生理功能 ( )
A、作為遺傳信息的載體,存在于每個細胞中
B、是生物的遺傳物質
C、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D、對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27.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所運用的原理是 ( )
A. 單獨利用甲基綠對細胞染色,可顯示DNA在細胞中的分布,從而推知RNA的分布
B. 單獨利用吡羅紅對細胞染色,可顯示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從而推知DNA的分布
C. 利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對細胞染色,同時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D. 在細胞核和質內可以分別提取到DNA和RNA,由此說明DNA和RNA的分布
28.有關遺傳信息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遺傳信息只貯存在DNA分子中    
B. HIV病毒的遺傳信息貯存在RNA分子中
C. 所有生物的DNA,都具有相同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  
D. 組成DNA的脫氧核苷酸只有4種,所以連成長鏈時,其排列順序只有4種
29.觀察DNA和RNA在真核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需用質量分數為8%的鹽酸,下列關于鹽酸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 ( )
A. 增大細胞膜的通透性 B. 調節染色液的pH
C. 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     D. 使DNA和蛋白質分離
30.水稻葉肉細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 )
A、細胞質  B、細胞核 C、線粒體  D、葉綠體
31.右圖是某動物組織的一個細胞,其細胞質內含有的糖類和核酸主要是( )
A.糖原和RNA B.糖原和DNA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
32.有人分析一種有機物樣品,發現它含有元素C、H、O、N、P,該樣品很可能是( )
A.脂肪 B.氨基酸 C.核酸 D.葡萄糖
33.旅美中國學者章蓓和美國、瑞典、西班牙的科學家們共同發現了一種功能類似于胰島素的真菌化合物。這一發現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將來只通過服藥而不必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關于文中的“真菌化合物”的推測,肯定錯誤的一項是( )
A.該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濃度的功能
B.該化合物可以直接吸收
C.該化合物應該是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有機物
D.該化合物一定是蛋白質
34.蛋白質和核酸中共有的化學元素是 ( )
A. C、H、O B. C、H、O、N、P
C. C、H、O、N D. C、H、O、P
35.細胞內的脫氧核糖主要分布在 ( )
A. 細胞質 B. 細胞核 C. 線粒體 D.核糖體
36.下列關于纖維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 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B. 分子式可表示為(C6H10O5)n
C. 水解最終產物為葡萄糖 D. 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能源物質
37.某廣告稱某種牌號的八寶粥(含桂圓、紅豆、糯米等)不加糖,但比加糖還甜,最適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認為下列關于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寶粥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糖尿病人應少吃含糖的食品,該八寶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B.這個廣告有誤導喜愛甜食消費者的嫌疑,不加糖不等于沒有糖
C.不加糖不等于沒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D. 不能聽從廠商或廣告商的宣傳,應詢問醫生
38. 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 )
①藍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蟲 ④念珠藻 ⑤水綿 ⑥蘑菇 ⑦大腸桿菌
A.①⑥⑦ B.①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⑦
39.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泛素在細胞內的蛋白質降解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機理。已知泛素是一種由76個基本單位組成的熱穩定蛋白。下列有關泛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組成泛素的基本單位是葡萄糖
B.泛素可與雙縮脲反應,溶液呈紫色
C.泛素在經高溫處理后一定仍能保持活性
D.泛素在細胞內始終不會被分解
40.通常情況下,分子式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鍵( )
A.63個 B.62個 C.17個 D.16個
第II卷 非選擇題部分【共40分,每空1分】
41.(11分)下圖為某生物的細胞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生命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病毒不具有該結構,必須靠寄生在_____________中才能正常生存。
(2)細胞有著相似的基本結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與遺傳有關的______________。除動植物細胞的差別外,總體上看,生物界存在著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兩類細胞,它們的主要區別__ __
_ 。
(3)右圖為_________細胞,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該細胞與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13分)生物體內某些有機物的化學組成可表示如下:
(1)A可分為A1、A2、A3、A4、A5,以a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C1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
(3)B是主要的能源物質,則b________。
(4)在生命活動中,A是生命活動的________,C攜帶____________。
(5) 編織麻袋用的麻,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他屬于圖示中______(填寫字母)物質。
(6) 指出下圖各部分名稱:1_________、2________.4__________、 6_ _、7
3.(8分)下圖是某化合物的結構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下列化學結構的名稱:
A: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該化合物名稱為_________,是由____個基本單位經___________而成的。
(3)一分子該化合物中含_______個肽鍵,肽鍵可以用_______________表示;
形成一分子該化合物時,分子總量會減少______________。
44.(8分)實驗探究:
(1)提出問題:除植物種子外,植物的其他部分,如根尖細胞中是否也含有脂肪?
(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實驗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蘇丹III可溶于質量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
(4)實驗材料:新鮮洋蔥根尖,蘇丹III染液、質量分數為10%鹽酸溶液,質量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蒸餾水,載玻片,蓋玻片,_________,刀片,培養皿,鑷子,滴管。
(5)主要實驗步驟:
①取一培養皿,向其中加入適量的質量分數為10%鹽酸溶液,再將洋蔥根尖浸泡于其中,5min后取出,并用清水漂洗。
②以經過處理的洋蔥根尖為材料,制作洋蔥根尖臨時裝片,再在裝片的蓋玻片上再加一塊載玻片,用手指輕壓,使根組織細胞分散。
③揭去蓋玻片,在洋蔥根尖上滴加2~3滴_____________,染色3min。
④用吸水紙吸去染料,再滴加1—2滴質量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紙吸去根尖周圍的酒精,滴一滴蒸餾水,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
⑤顯微鏡觀察:在低倍鏡下_____________,并移到____________,換高倍鏡觀察,并調節___________________使物像清晰。
(6)最可能的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頭市第三十三中學高一年級期中I考試試卷生物答案
第I卷
【本題包括40小題。1題—20題每題1分、21題—40題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B C B A A D B D C C C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D B C D D B B C C C B B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C D C B C A D B D
第II卷 非選擇題部分【共40分,每空1分】
41、 (1) 細胞 活細胞
(2)細胞膜 細胞質 核物質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有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3)原核 細胞中無成型的細胞核只有擬核
(4)細胞膜、細胞壁、細胞質、核糖體
42.⑴ 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和排列順序不同
⑵ 核苷酸 脫氧核糖核酸
⑶ 葡萄糖
⑷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攜帶遺傳信息
(5)纖維素 B
(6)磷酸 脫氧核糖 胞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 鳥嘌呤 胸腺嘧啶類
43.⑴氨基 羧基 ⑵多肽 5 脫水縮合
⑶ 4 —CO—NH— 72
44.⑵ 根尖細胞中是含有脂肪
⑶ 脂肪可以被蘇丹III染液染成橘黃色
⑷ 顯微鏡
⑸ ③蘇丹III染液 ④找到比較清晰的根尖組織 視野中央 細準焦螺旋
⑹ 洋蔥根尖細胞中出現橘黃色顆粒
N
小分子a
小分子c
小分子b
A
B
C
N、P
A1(催化反應)
A2(免疫功能)
A3(傳送O2)
A4(參與肌細胞的組成)
A5(調節血糖)
C1
C2(只有C2而沒有C1的生物極少)
C
H
O


5
6
7包頭市第三十三中學高一年級期中I考試試卷
思想政治
第I卷 選擇題
【本卷包括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2009年8月,臺灣遭受“莫拉克”臺風襲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陸同胞緊急捐贈3億元人民幣的物資運抵寶島臺灣。這里向臺灣災區人民捐贈的物資 (  )
A.是商品,因為它們是用來交換的
B.是商品,因為它們既是勞動產品又用于交換
C.不是商品,但它們既有使用價值,又有價值
D.不是商品,它們不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
2.應對世界金融危機,使企業盡快走出困境,企業必須十分重視提高自己的產品質量,這是因為 (  )
A.提高產品質量能使單位產品的價值量增大,使商品價格高于價值
B.提高產品質量有利于順利地讓渡使用價值而獲得價值
C.提高產品質量就能使商品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壟斷地位
D.提高產品質量一定能夠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3.進入2009年以來,更多的北京市民使用“一卡通”逛公園,使用了20多年的紙質公園年票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這里的“卡”主要執行的職能是 (  )
A.價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一般等價物 D.貯藏手段
4.2009年5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隆重發行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金銀紀念幣(第1組),其中1/3盎司金幣1枚,最大發行量50 000枚,1盎司銀幣2枚,最大發行量各為70 000枚,成色99.9%,均為法定貨幣。該套紀念幣 (  )
①有價值和使用價值 ②具有流通手段職能 ③其購買力是固定的 ④具有價值尺度職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著名學者宋鴻兵《貨幣戰爭》一書引起了網上熱議,它揭示了對金錢的角逐如何主導著西方歷史的發展與國家財富的分配,也從一個側面展示了貨幣的神奇魔力。從根本上說,貨幣的神奇之處在于 (  )
A.它是社會財富的代表
B.它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C.它和商品是一對孿生兄弟
D.它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6.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有時會出現通貨緊縮現象。一般來說,在通貨緊縮期間 (  )
A.收入上升 B.市場擴張 C.失業增加 D.生產投資增加
7.(2010 日照模擬)應對通貨緊縮,國家要 (  )
①實施緊縮的財政政策 ②降低銀行的存貸款利率
③擴大內需 ④擴大出口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截止2009年7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跌落五個月。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貶值會使 (  )
A.我國出口商品減少
B.同樣數量人民幣可兌換的美元更少
C.來華購物的外國游客減少
D.同樣數量人民幣能進口的商品更多
9.小張按1美元兌換8元人民幣的匯率換得1 000美元,兩年后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下跌了20%,小張又將1 000美元換回人民幣。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條件下,小張(  )
A.損失了人民幣1 600元
B.減少了人民幣損失1 600元
C.損失了美元160元
D.減少了美元損失160元
10.目前,居民進行閑物置換,以物易物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這種置換活動能夠使閑物發揮出更多的作用。這種活動 (  )
①有利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發展 ②較大限度地搞活了商品流通 ③促進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④符合節約消費和綠色消費的理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11.假定當A商品的互補品價格上升10%時,A商品需求變動量為20單位;當A商品的替代品價格下降10%時,A商品需求變動量為30單位。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當A商品的互補品價格上升10%、替代品價格下降10%同時出現時,那么,A商品的需求數量 ( )
A.增加50單位       B.減少50單位
C.增加10單位 D.減少10單位
2008年上半年,我國轎車廠商庫存超過14萬輛,國慶節期間,國內共有上百款各檔次的轎車進行促銷降價,平均降幅達到10%左右,價格大戰異常激烈。據此回答2~3題。
12.造成價格戰的直接原因是 (  )
A.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 B.產品供過于求
C.產品供不應求 D.商品價值降低
13.廠家采取降價策略 (  )
A.一定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勝
B.能有效擴大市場占有份額
C.能提高市場占有率,因為市場競爭就是價格的競爭
D.能降低商品的價值量,擴大其銷售量
14.2008年10月以來,由于受四川早熟柑橘大實蠅蟲害的影響,我國湖北、江西、廣西等地晚熟柑橘大量擠壓,價格大跌,橘農損失慘重。這表明四川早熟柑橘大實蠅蟲害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改變了 (  )
A.該商品的供求關系 B.該商品的價值量
C.該商品的個別勞動生產率 D.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
15.如右圖所示,Y曲線反映的是某商品的價格與需求
量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成反比
B.該商品的價格由需求量決定
C.該商品的需求量由價格決定
D.該商品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大
16.穩定物價可采取調節利率、匯率和變動財政收支等多種手段。從防止物價過快上漲角度看,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
①提高利率→投資下降→生產資料需求減少→商品價格水平下降
②本幣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匯流入減少→商品價格水平下降
③征收消費稅→消費者稅負增加→消費需求減少→商品價格水平下降
④擴大政府投資→生產規模擴大→單位商品價值量下降→商品價格水平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在同樣生產條件下,生產同樣一匹布,甲用了6小時,乙用了8小時,丙用了10小時,甲乙丙生產的這匹布的價值量是 (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一樣大 D.無法確定
18.國家發改委宣布,2010年繼續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當小麥市場價格低于最低收購價時,國家將通過委托企業入市收購,以保護農民的利益;袁隆平院士隨即建議,國家應適當提高糧食收購的最低保護價,以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這說明小麥最低收購價應 (  )
A.高于市場均衡價格 B.低于市場均衡價格
C.與市場均衡價格相等 D.與市場均衡價格無關
19.馬克思說:“假如用不多的勞動把煤變成金剛石,金剛石的價值就會低于磚塊的價值。”這是因為 (  )
A.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B.金剛石供過于求,使其價值量降低
C.金剛石的價值量取決于生產金剛石的個別勞動時間
D.人造金剛石和天然金剛石的使用價值不同
20.右面的函數圖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內
的價格走勢。下列對該圖的理解錯誤的是 (  )
A.該商品很可能供不應求
B.該商品的互補商品的需求量會有所增加
C.該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會有所增加
D.生產者可能會擴大該商品的生產規模
21.沒有汽車工業的大發展,就沒有人們對家庭轎車的強烈向往。這主要表明 ( )
A.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 B.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C.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D.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2.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我國人民揮手告別了短缺經濟,商品市場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要保持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的勢頭,就要刺激消費,形成新的消費熱點。這是因為: ( )
A.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 B.消費調節著生產的發展
C.生產是消費的動力 D.消費是生產的目的
23.據調查,目前我國至少有85%的新遷住戶要裝修居室,家庭居室裝修業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家庭居室裝修業的興起說明 ( )
A.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擴大內需 B.超前消費反映了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
C.生存資料消費是居民最基本的消費 D.新的消費熱點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24.隨著農業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反季節蔬菜大量上市,一年四季,人們都能吃到黃瓜、西紅柿及各種青菜。人們對反季節蔬菜的青睞又促進了反季節蔬菜生產規模的擴大。這表明 ( )
A.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B.任何社會都需要生產過程的不斷更新
C.消費是社會再生產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D.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25.在我國,公有制經濟主要包括 ( )
①國有經濟 ②集體經濟 ③混合所有制經濟④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
26.2009 年9 月5 日,中國企業500 強名單在杭州公布。500 強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共有331 家,占總數的66 . 2 % ,所占比重比上年略有上升。這表明 ( )
A.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高越好 B.國有經濟應在各個經濟領域占支配地位
C.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在不斷提高 D.國有企業的數量在不斷增加
某企業改制成為股份有限公司,在資產中國有經濟的股份占60%,集體經濟股份占15%,外資企業股份占10%,私營企業股份占10%,個人股份占5%.回答:
27.該企業的特點是 ( )
①它是一個國有控股企業
②該企業的生產資料歸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經濟效益一定高
③該企業屬于混合所有制經濟
④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該企業這種做法( )
①搞活了國有資產 ②壯大了國有經濟
③使國有企業私有化 ④有利于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⑤使國有經濟的控制力下降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③⑤
29.在我國,之所以要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主要是因為 ( )
A.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B.非公有制經濟的消極作用已經消除
C.非公有制經濟能過渡為公有制經濟
D.非公有制經濟能加快生產力發展
30.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從根本上說是由 ( )
A.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決定的 B.我國不平衡、多層次的生產力狀況決定的
C.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決定的 D.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決定的
第II卷 非選擇題部分【本卷共4小題,共40分】
31.人民幣的供應和發行怎樣才是適當的呢?針對人民幣的發行問題,甲乙兩同學展開了討論:
——甲同學認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就是資金不足,人民幣是我國政府發行的,所以只要通過多發行人民幣來解決就行了。
——乙同學認為:人民幣發行多了會引起通貨膨脹,所以人民幣發行越少越好。
請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簡要分析上述兩位同學的觀點。(分)
32.財政和稅務部總局大幅提高3.0升以上大排量、高油耗乘用車的消費稅稅率,同時降低1.0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車消費稅稅率。圍繞調整汽車消費稅政策這一話題,同學們開展綜合探究學習。
(1)政府調整汽車消費稅政策傳遞了哪些經濟信息?
(2)同學們了解到,有專家認為,當前國際油價高位運行、國內能源形勢日趨緊張,提高大排量汽車消費稅后,大排量乘用車的車價將大幅提高,這會抑制一部分人的消費意愿。
請你分析上述專家觀點的經濟學依據。
33.價格一直是世界各國政府嚴加調控的經濟指標,保持價格的基本穩定也是我國政府的重要調控目標。為了穩定市場上關系民生的若干商品價格,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臺了多項政策穩定物價。
(1)價格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
(2)國家為什么要對價格嚴加調控?
34.辨析:不顧生產發展的可能提出過高的消費要求是錯誤的;而在生產發展允許的限度內一味的限制消費也是不對的。
2011高一期中考試思想政治試題(經濟生活)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 解析:捐贈的物資不是用來交換的,不是商品,所以也就沒有價值。答案:D
2. 解析:捐贈的物資不是用來交換的,不是商品,所以也就沒有價值。答案:D
3. 解析:“一卡通”作為電子貨幣,本身不具有價值,不是商品,不能執行價值尺度和貯藏手段職能,也不能作為一般等價物,故A、C、D三項不選。答案:B
4. 解析:央行發行貴金屬紀念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可以執行貨幣的基本職能。但其購買力不是固定的,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排除③。答案:C
5. 解析:貨幣的神奇從根本上說在于其本質是一般等價物,選D項。A、B兩項體現了貨幣的作用,但不是根本原因。C項觀點錯誤,貨幣與商品不是同時產生的。答案:D
6. 解析:本題考查通貨緊縮的有關知識,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通貨緊縮現象通常出現在經濟相對萎縮時期,通貨緊縮的過程往往伴隨著生產下降、市場萎縮、企業利潤率降低、生產投資減少,以及失業增加、收入下降等現象,A、B、D三項與此現象正相反,故不選。答案:C
7. 解析:應對通貨緊縮一方面必須擴大需求,適度增加貨幣供應量;另一方面必須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改善供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財政支出,降低銀行利率。實施緊縮的財政政策是應對通貨膨脹的措施,不選①。答案:B
8. 解析:人民幣貶值利于出口,不利于進口,有利于來華購物的外國游客。故選B項。
答案:B
9. 解析:按1美元兌換8元人民幣的匯率,小張兌換1 000美元需支付8 000元人民幣。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下跌了20%,即美元貶值20%,小張手里的1 000美元只相當于以前的800美元,即只能兌換6 400元人民幣,損失了人民幣1 600元。答案:A
10. 解析:商品流通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與題干指向“物與物的交換”不符,排除②。也不是擴大內需,故③④符合題意。答案:B
11. 解析:解答此題,關鍵是要明確互補商品、替代商品的價格與需求之間的關系。A商品的互補商品價格上升10%,會導致A商品的需求量減少20單位;其替代商品價格下降10%,會導致A商品的需求量減少30單位。兩者相加,共減少50單位。因此,B項符合題意。答案:B
12. 解析:抓住“直接原因”這一關鍵詞。A、D是從根本上說的;B是直接原因;C會導致價格上漲,不符合題意要求。答案:B
13. 解析:商品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低價策略不會改變商品的價值量,只會改變供求關系,故D錯誤。A、C說法過于絕對,不符合題意。故選B。答案:B
14. 解析: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主要是供求影響價格、價值決定價格。氣候、時間、季節、地域、習俗、信仰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的。由題干的表述可知正確答案為A。答案:A
15.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價格與需求量關系的理解,從圖示可以看出價格與需求量成反比,A應選;B、C對二者關系的理解錯誤,只能是價值決定價格,價格與需求量不可相互決定;D表述錯誤,二者實際上是反比關系。答案:A
16. 解析:此題考查影響價格的因素,②錯誤,本幣升值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④觀點錯誤,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生產規模擴大并不決定商品的價值量。答案:A
17. 解析:由于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所以甲、乙、丙生產的這匹布的價值量是一樣的。故選C。答案:C
18. 解析:國家為保護農民的利益而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最低收購價應該高于市場均衡價格,故A符合題意。答案:A
19. 解析: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故選A。答案:A
20. 解析:從該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該商品價格上漲,這可能是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商品供不應求。價格上漲,消費者可能會減少對該商品的消費,轉而消費其替代商品,使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而對生產者來說,商品價格上漲會使其獲利增多,可能會擴大該商品的生產規模。互補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漲,會使另外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因此B觀點錯誤。答案:B
21.C 22.D 23.D 24.A 25.C 26.C 27.A 28.C 29.D 30.B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小題,共40分)
31. (1)人民幣屬于紙幣。紙幣是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國家發行紙幣以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為限度。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影響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因此,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面臨的資金不足問題,不能通過發行紙幣來解決。(5分)
(2)紙幣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受客觀規律支配。如果紙幣發行太少,就會使一部分商品不能售出,同樣會影響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因此,紙幣的發行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可見,甲、乙兩位同學的觀點都是片面的。(5分)
32.(1) ①政府抑制大排量汽車的生產和消費,積極引導小排量汽車的生產和消費。②政府大力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扎實有效地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進行。③政府促進環境保護,促進樹立綠色消費觀的形成。(5分)
(2) ①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化,小排量汽車的價格下降,會帶來人們對它購買量的增加,而大排量汽車的價格上漲,會抑制一部分人對它的購買。在有互補關系的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不僅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也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油價的高位運行會導致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量下降。(5分)
33. (1)①供求影響價格。當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當商品供過于求時,價格下降。②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不同商品的價格各不相同,首先是因為價值不同。
(3分)
(2)①價格的變動對人們生活、企業發展、社會穩定有著重要的影響。②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會造成人們消費水平的降低,影響人們生活水平;會造成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影響企業的效益,進而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③商品價格持續下降,會造成經濟衰退,影響人們的收入水平,使人們的生活水平下降;會造成企業生產萎縮,影響企業的穩定發展。(7分)
34.①此觀點正確,它反映了生產和消費的辨證關系。②生產決定消費。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③消費對生產起著重要的反作用。消費的發展促進生產的發展。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行為才算真正完成。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夠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消費為生產創造新的勞動力,并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④總之,我們不能一味的抑制消費,但也不可超前消費,而應該積極合理的消費,這樣才可以有促進經濟的發展。(10分)包頭市第三十三中學高一年級期中I考試試卷
英 語
本試卷分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I卷(三部分,共115分)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at dose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
A.The story B. The ending C. The actor
2.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
A.A hotel. B.A bank C.A restaurant.
3.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5:20. B.5:10. C.4:40.
4.What will the woman do
A.Change the plan. B.Wait for a phone call. C.Sort things out.
5.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See a film with the man. B. Offer the man some help. C.Listen to some great music.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題。
6.Where is Ben
A.In the kitchen. B.At school. C.In the park.
7.What will the children do in the afternoon
A.Help set the table. B.Have a party C.Do their homework.
聽第7段材料,回答8、9題。
8.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A family holiday. B.A business trip. C.A travel plan.
9.Where did Rachel go
A.Spain. B.Italy. C.China.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How did the woman get to know about third-hand smoke
A.From young smokers. B.From a newspaper article. C.From some smoking parents.
11.Why does the man say that he should keep away from babies
A.He’s just become a father. B.He wears dirty clothes . C.He is a smoker.
12.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smoking parents should do
A.Stop smoking completely.
B.Smoke only outside their houses.
C.Reduce dangerous matter in cigarettes.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題。
13.Where does Michelle Ray come from
A.A middle-sized city. B.A small town. C.A big city.
14.Which place would Michele Ray take her visitors to for shopping
A.The Zen Garden. B. The Hightlands. C. The Red River Area.
15. What does Michelle Ray do for complete quiet
A. Go camping. B. Study in a library. C. Read at home.
16.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in general
A. Late night shopping. B. Asian food. C. Louisville.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17. Why do some people say they never have dreams according to Dr. Garfield
A. They forget about their dreams.
B. They don't want to tell the truth.
C. They have no bad experiences.
18. Why did Davis stop having dreams
A. He got a serious heart attack.
B. He was too sad about his brother’s death.
C. He was frightened by a terrible dream.
19. What is Dr Garfield’s opinion about dreaming
A. It is very useful.
B. It makes things worse.
C. It prevents the mind from working.
20.Why do some people turn off their dreams completely
A. To sleep better.
B. To recover from illnesses.
C. To stay away from bad experience.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21. —Let’s have _______break.
—Didn’t we just have ______ now
A. a; one B. one; that C. a; them D. a; it
22. —What’s the matter, Mary You look _____________.
—My bag is lost, and my wallet is in it.
A. happy B. moved C. excited D. upset
23. The nursed tried to ___________ the little boy down by giving him some candies.
A. get B. look C. calm D. touch
24. —Could I use your computer for a few minutes, please
— __________. I’m not using it myself.
A. Come on B. It depends C. Go ahead D. That’s great
25. Sam always pronounces my name wrong. Do you think he does it ____________
A. on purpose B. at present C. at the end D. right away
26. Although I often send e-mails to Tom, I have never seen him _____________.
A. face to face B. in time C. at the moment D. hand in hand
27. John thinks it won’t be long ____________ he is ready for his new work.
A. when B. after C. before D. since
28.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we ____________a film in the newly-built cinema together.
A. see B. had seen C. saw D. have seen
29. I don’t think she is a nice woman; I am __________her empty talk.
A. grateful for B. tired of C. interested in D. concerned about
30. His story is _________his own experience when he was studying in America.
A. based in B. based on C. basing on D. basing in
31. A lot of problems _______at the meeting, which made things worse.
A. came across B. came on C. came up D. came in
32. Though they hadn’t seen each other for many years, they _______each other at first sight.
A. realized B. recognized C. regretted D. knew
33. The police asked him to _________what he had seen.
A. set about B. set down C. set up D. set out
34. —Good evening.
—Yes, that’s right. We’d like this table on the side.
A.What for B.Can I help you
C.What’s the matter D.Two for dinner
35. We shouldn’t ignore what happens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accept some stories.
A.as if B.seeing that C.on condition that D.even if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從36-55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填在答題卡上。
When someone takes shoes to a shop to be mended, he is given a ticket with a number on it. Then, 36 his shoes are ready, he goes back to the shop, gives the ticket to the shoemaker, gets his shoes and 37 for them.
One day Mrs. Smith gave her husband a 38 of her shoes which needed mending and asked him to 39 them to the shop. Mr. Smith did so, and put the 40 for them in his pocket.
He went back four days 41 to get the shoes, 42 when he went into the shop, he was not able to find his ticket 43 ,and the shoemaker did not want to give him the 44 until he got the ticket.
“How do I know that the shoes are 45 unless you give me the ticket ” he said. “If I give them to you now, somebody 46 may come into my shop with the ticket tomorrow, and then I shall not be able to give him the shoes.”
Mrs. Smith needed the shoes very much, so her husband 47 for a moment and then went out to his 48 , which was at the side of the road 49 the shop. He 50 the door, and whistled(耳語)to his wife’s small 51 , which was sitting on the back seat. Then he went back into the shop and 52 it, “Get the shoes!” The dog began to 53 around the shop, and soon it found Mrs. Smith’s shoes and brought them to Mr. Smith one after the 54 .
“That should prove(證明)that they are my wife’s.” Mr. Smith said.
The shoemaker 55 and then he gave the shoes to Mr. Smith.
36.A.before B. when C. since D. unless
37.A.cares B. looks C. pays D. waits
38.A. pair B. set C. kind D. piece
39.A. show B. change C. lead D. take
40.A. bill(帳單) B. paper C. ticket D. list
41.A.late B. later C. ago D. long
42.A.but B. because C. and D. or
43.A.everywhere B. anywhere C. nowhere D. somewhere
44.A. return B. idea C. shoes D. answer
45.A.what B. whose C. where D. yours
46.A.else B. some C. every D. all
47.A.worried B. cried C. thought D. hoped
48.A. train B. bus C. boat D. car
49.A.inside B. outside C. up D. round
50.A.opened B. closed C. broke D. built
51.A.clock B. dog C. cat D. hen
52.A.said to B. replied C. answered D. talked
53.A.hear B. taste C. smell D. see
54.A. each B. once C. any D. other
55.A.surprised B. frightened C. cried out D. laughed
第三部分:閱讀(共兩節,滿分40分)
第一節 (共15小題,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Some British and American people like to invite friends for a meal at home. You should not be upset if your English friends don’t invite you home. It doesn’t mean they don’t like you!
Dinner parties usually start between 7 p.m. and 8 p.m. and end at about 11 p.m. Ask your host(主人)what time you should arrive. It’s polite to bring flowers, chocolates or a bottle of wine as a gift.
Do you want to show that you are polite Then you can say how much you like the room, or the pictures on the wall. But remember—it’s not polite to ask how much things cost.
In many families, the husband sits at one end of the table and the wife sits at the other side. They eat with their guests.
You’ll probably start the meal with soup or something small, then you’ll have meat or fish with vegetables, and then dessert(甜點心), followed by coffee. It’s polite to finish everything on your plate and to take more if you want .
Whether you enjoy the evening or not, you should call your hosts the next day, or write them a short “Thank you” letter. British and American people like to say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all the time!
56. If an English friend doesn’t invite you to his or her dinner, it .
A. means he or she doesn’t like you
B. means he or she likes you
C. doesn’t mean he or she likes you
D. doesn’t mean he or she doesn’t like you
57. If you are going to attend a dinner party, .
A. you’d better bring a certain present with you
B. you must leave home for it at 7 p.m.
C. you should ask your host what to bring as a gift
D. you must arrive before 7 p.m.
58. It’s impolite .
A. to say that you like the host’s room very much
B. for a guest to ask the host the price of the things in the room
C. for a guest to have drinks and snacks before the evening.
D. for the host and the hostess to sit and eat with their guests
59. In which order will you eat or drink the following things at a meal
A. Snacks, vegetables, meat, coffee.
B. Coffee, drinks, soup, fish, vegetables, dessert.
C. Soup, meat with vegetables, dessert and coffee.
D. Drinks, soup, something small, fish and vegetables.
B
“If you want to see something well, reach out and touch it!”
That may seem a strange thing to say. But touching things can help you to see them better.
Your eyes can tell you that a glass ball is round. But by holding it in your hands, you can feel how smooth and cool the ball is. You can feel how heavy the glass is.
When you feel all these about the ball, you really see it.
With your skin, you can feel better. For example, your fingers can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coins in your pockets. You can feel a little drop of water on the back of your hand, too.
You can even feel sounds against your skin. Have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why some people like very loud music They must like to feel the sounds of music.
All children soon learn what “Don’t touch!” means. They hear it often. Yet most of us keep on touching things as we grow up. In shops, we often have to touch things before we buy them.
The bottoms of our feet can feel things, too. You know this when you walk on warm sand, cool grass or a hard floor. All feel different under your feet.
There are ways of learning to see well by feeling. One way is to close your eyes and try to feel everything that is touching your skin. Feel the shoes on your feet, the clothes on your body, the air on your skin.
Most museums are just for looking. But today some museums have some things to touch. Their sings say, “Do touch!” There you can feel everything on show.
60. By touching things .
A. you will have a strange feeling B. you will learn how to reach out
C. you can see things better D. you can tell what colors they are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story
A. Touching by Feeling B. To See or to Feel
C. To See Better—Feel D. Ways of Feeling
62. When people buy things in shops, they often .
A. try them on first B. put their right hand on them
C. just have a look D. feel and touch them
C
On the wall in my mother’s bedroom there was a photo, which showed a soldier with a gun. Below the photo was the word “Speaking”.
“Who’s that soldier called Speaking ” I asked one day.
“He was Harold.” She said. “He was my only brother. When the Second World War began, Harold was eighteen. I was twelve then, and my sisters were ten and nine”.
“Harold liked to play with us, and we often quarreled. When we quarreled, we said:We’re not speaking to you. But before long we were all happy again, and then we said: I’m speaking now. Are you speaking to me ”
“When the war broke out, Harold joined the army. A month later, he came to see us. He brought the gun to show us. Then he went miles away to the war. We didn’t see him for three years, three long, empty years. We didn’t often hear from him. But one day in May there was a loud bang(砰)on the front door…”
“I ran to open it. It was Harold! He was an old Harold, a thinner Harold. He looked at me with his two green eyes and smiled. That smile was just the same as before, then he said one word: ‘speaking’”.
“I didn’t…I couldn’t…answer. I just fell into his arms and he dropped his gun. He stayed with us for a month. We played all our old games again. Then he went back to the war, and never came back again. So I wrote the word on the photo.”
63. How old was the storyteller when Harold came back for the last time
A. Thirty-five B. Eighteen. C. Fifteen. D. Twenty-one.
64. When Harold came back home .
A. he changed a lot except for his eyes and smile
B. he made a shoot in front of the door
C. his sister could hardly recognize him
D. his sister had another quarrel with him
65. Harold never came back again because .
A. he didn’t want to speak to his sister any more
B. he died in the war
C. his sister had not answered him when he came back
D. he went far away to the war
66. Why did the mother hang the photo in her bedroom
A. She wanted to keep a memory of her childhood.
B. It could awake her happy memories.
C. It could show that her brother was a great man.
D. She hung it there in memory of her brother.
D
Sport is full of wonderful moments, but maybe nothing is as exciting as the marathon, which is the longest, hardest race of all. The name comes from a small village in Greece, where a famous battle happened in 490 B.C. When the Greeks won, a soldier ran over 40 kilometres from Marathon to Athens to tell people the good news. When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were held in 1896, the organizers knew the story. The marathon has been a race since then.
The Olympic Games are held every four years. The best players in the world, or at least the best “amateurs”, are collected in one place. An amateur is someone who does not earn money from sport. It is often difficult to say who is an amateur and who is not. It is true that Olympic athletes do not earn large amounts of money like professional sportsmen. But Olympic athletes are often students or teachers of a sport. They have to spend much time training. Their governments pay for their training travel and pocket money, because they want them to win. Some people think this changes the Olympics. They feel that the Games are now a political marathon.
67. How long has the marathon been a race in the Olympics
A. For over 100 years. B. For less than 100 years.
C. For half a century. 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68. The professional players are those who .
A. pay money for training B. earn money from sports
C. are the same as the amateurs D. work for the government
69. Who often take part in the Games as Olympic athletes
A. All the amateurs of a sport. B. Students or teachers of a sport.
C. Every professional sportsman. D. The winners of the Olympics.
70. Why do the governments pay the Olympic athletes
A. The athletes are training hard. B. It is the governments’ duty.
C. The athletes are wanted to win. D. The athletes don’t earn money from sports.
第二節(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七個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It’s not just women who wear skirts. 71 In Scotland, men wear a kind of skirt called kilt. The kilt is their national dress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tradition.
A kilt is a colored skirt reaching down to the knees. It has checks(格子)on it with different colors, like red and blue. 72
73 There are many stories about it. One story is that kilt was invented in the 1720s by an English factory owner, Thomas Rawlinson.
Thomas Rawlinson had a number of Scottish workers in his factory and he thought their clothing got in the way of their work. 74
Today, most Scotsmen look the kilt as formal dress. They usually only wear them at wending or big dinner. 75
A. Each family in Scotland has it’s own colors.
There are only a few men who still wear a kilt every day.
How did the Scots start to wear skirts
It was important for Scots to wear skirts at any time.
So he cut their long clothes into shorter skirts.
Wearing skirts is very beautiful for women.
Men can wear them, too.
請將71—75題答案寫在第二卷非選擇題答題紙上相應位置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35分)
71._______ 72.________ 73._________ 74._________ 75.__________
第四部分: 寫作(共兩節, 滿分35分)
第一節:短文改錯 (共10分,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該文中共有十處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錯誤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 并在此符號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 \)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 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十處, 多者(從第11處起) 不計分。
Dear Li Mei,
With the mid-term exam come, you must get prepared for them.I think that you need is a right study method.As we all know, there are three stage in study— preview, study in class and review, among which review was the most important.You should first make a review plan, and then stick to it.I follow my review plan strictly and have made a progress in my study.It turns out to be good enough.Of course,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way to review.So long as you review regular, I’m sure you can find more ways to study well.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of subjects, you may ask me I’m glad to help you.We may meet in our school library every Friday afternoon.
Yours,
Li Hua
第二節:書面表達(滿分25分)
假設你是Tom, 是一名高一新生。請你給自己的初中同學Jack寫一封信,簡要介紹自己的高中生活。
要點:
1)已經適應了高中的生活,并且交了好多朋友。
非常想念過去的老師和同學們;與現在的同學相處很好,對老師很滿意。
自己一定努力學習,為的是三年以后能夠上個好的大學。
注意:1)數80左右2)頭和結尾已為你寫好,不計入總詞數
Dear Jac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
Yours,
Tom
高一英語試題答案
聽力(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1—5 CABBA 6—10 CBACB 11—15 CAABC 16—20 CABAC
單選(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25 ADCCA 26—30 ACDBB 31—35 CBBDD
完形(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36—40 BCADC 41—45 BABCD 46—50 ACDBA 51—55 BACDD
閱讀(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56—59 DABC 60—63CCDC 64—67ABDA 68—70BBC
改錯(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Dear Li Mei,
With the mid-term exam come (coming), you must get prepared for them (it). I think that (what) you need is a right study method. As we all know, there are three stage (stages) in study--- preview, study in class and review, among which review w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You should first make a review plan, and then stick to it. I follow my review plan strictly and have made a(刪掉a) progress in my study. It turns out to be good enough. Of course, there are (is) more than one way to review. So long as you review regular (regularly), I’m sure you can find more ways to study well.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of (about) subjects, you may ask me (∧and)I’m glad to help you. We may meet in our school library every Friday afternoon.
Best regards.
Yours,
Li Hua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Dear Jack,
How time flies! I have been in high school for a whole month.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term, I felt a little lonely. But now I have made many new friends. By now, I have got used to my new life here. I miss all the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t the same time, I get along well with my new classmates. The teachers here are very humorous and I like them very much. I will make good use of my time, because it is my dream to go to a good university after three years’ hard work.
Yours,
Tom包頭市第三十三中學高一年級期中I考試試卷
化 學
第I卷
【本卷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1.下列儀器中,可用酒精燈加熱的是
A.集氣瓶 B.量筒 C.試管 D.容量瓶
2. 如果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將采用下列何種方法分離
A.過濾 B.萃取 C.分液 D.蒸餾
3.在盛放濃硫酸的試劑瓶的標簽上應印有下列警示標記中的是
A. B. C. D.
下列關于“摩爾”的說法正確的是
A.摩爾是一個物理量 B.摩爾表示物質的量
C.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 D.摩爾是表示物質數量的單位
5.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用手接觸藥品
B.用嘴吹熄酒精燈火焰
C.實驗后,剩余的藥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隨意丟棄
D.將帶有溶液的滴管平放在實驗臺上
6.實驗室里進行過濾和蒸發操作時,都要用到的儀器是
A.燒杯 B.玻璃棒 C.蒸發皿 D.酒精燈
7.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
A.過濾時,液面超過濾紙的邊緣
B.過濾時,漏斗下端緊貼燒杯內壁
C.加熱試管內物質時,試管底部與酒精燈燈芯接觸
D.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緊貼試管內壁
8.下列各組物質中,可以將碘水中的碘萃取出來的是
A.水 B.四氯化碳 C.酒精 D.都不可以
9. 下列實驗操作:①取液體試劑,②取固體試劑,③溶解,④過濾,⑤蒸發。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10. 下列儀器:①漏斗,②蒸發皿,③托盤天平,④分液漏斗,⑤蒸餾燒瓶。⑥量筒,⑦燃燒匙,常用于物質分離的是
A. ①②⑤⑥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③④⑥⑦
11. 下列實驗目的可以實現或操作正確的是
A. 用托盤天平稱取3.23 g NaCl固體
B. 用10 mL 量筒量取 7.50 mL 稀鹽酸
C. 實驗時未經洗凈的滴管可直接再吸取別的試劑
D. 稀釋濃硫酸時,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
12.同溫同壓下,下列氣體各11.2 L,質量最大的是
A.NH3 B.HCl C.SO2 D.CH4
13.標準狀況下,相同質量的下列氣體中,體積最大的是
A.O2 B.N2 C.Cl2 D.CO2
14.1 mol CO和1 mol CO2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數 B.原子數
C.O原子數 D.無法確定
15.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3 g金屬鈉變為鈉離子時失電子數為0.1 NA
B.18 g水所含的原子數目為NA
C.在常溫下22.4 L氫氣所含的原子數目為NA
D.32 g氧氣所含的原子數目為NA
16.下列溶液中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1的是
A.將40 g NaOH溶解于1 L 水中
B.將22.4 L氨氣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將1 L 10 mol·L-1的濃鹽酸與9 L水混合
D.將10 g NaOH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17.將5 mol·L-1鹽酸10 mL稀釋到200 mL,再取出5 mL,這5 mL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A.0.05 mol·L-1 B.0.25 mol·L-1
C.0.1 mol·L-1 D.0.5 mol·L-1
18.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該容量瓶必須是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的
C.用欲配制的溶液潤洗過的
D.以上三項均需要求
19.在0.5 L某濃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對該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1
B.0.5 L該溶液含有58.5 g NaCl
C.配制100 mL該溶液需用5.85 g NaCl
D.量取100 mL 該溶液倒入燒杯中,燒杯中Na+的物質的量為0.1 mol
20.配制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造成濃度偏高的操作是
A.定容時,滴加蒸餾水超過刻度線
B.定容時,眼睛俯視刻度線
C.洗滌燒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轉入容量瓶中
D.定容時,眼睛仰視刻度線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54分)
21.0.5 mol CH4中含有 個甲烷分子, mol H,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
22.0.6 mol O2和0.4 mol O3的質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他們所含的分子數     ,所含的原子數    。
23.CO2的摩爾質量為 ;88 g CO2的物質的量為 ,
所含二氧化碳分子數為 ,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 。
24.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H2和CO2物質的量之比為 ,分子個數之比 ,原子個數之比為 ,質量比為(最簡整數比) 。
25.分離沸點不同但又互溶的液體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 。
26.粗鹽提純過程中,過濾后的食鹽水仍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雜質。通過如下幾個實驗步驟,可制得純凈的食鹽水。
①過濾 ②加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 ③加入稍過量的Na2CO3溶液
④加入稍過量的BaCl2溶液 ⑤滴入稀鹽酸至無氣泡產生
(1)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2)步驟③的目的是 ;
(3)實驗室檢驗SO42—的方法為 。
27.實驗室欲配制0.5 mol·L-1的NaOH溶液500 mL,有以下儀器:
①燒杯 ②100 mL量筒 ③1000 mL 容量瓶 ④500 mL 容量瓶 ⑤玻璃棒 ⑥托盤天平(帶砝碼)
(1)配制時,必須使用的儀器有     (填代號),還缺少的儀器是    ,該實驗中兩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別是       、         。
(2)使用容量瓶前必須進行的一步操作是         。
(3)配制時,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①稱量 ②計算 ③溶解 ④搖勻 ⑤轉移 ⑥洗滌 ⑦定容 ⑧冷卻,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28.在實驗室制取蒸餾水的裝置中,溫度計的水銀球應位于
;燒瓶中應放幾粒沸石(或碎瓷片),其作用是 ;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應當是 (流向用上口、下口、誰為進水口,誰為出水口表示)。
三、計算題(共6分)
29.20 g 10% 的NaOH溶液稀釋成100 mL,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多少?
答案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C 2、C 3、D 4、C 5、C
6、B 7、B 8、B 9、D 10、C
11、D 12、C 13、B 14、A 15、A
16、D 17、B 18、B 19、B 20、B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54分)
21. 0.5 NA 2 11.2L
22.相等 不相等 相等
23.44g/mol 2mol 2 NA 44.8L
24.1:1 1:1 2:3 1:22
25.蒸餾
26.(1)②④③①⑤或④③②①⑤或④②③①⑤
(2)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a2+、Ba2+
(3)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先滴加幾滴稀鹽酸酸化,再滴加少量氯化鋇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證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27.(1)①④⑤⑥ 膠頭滴管、鑰匙
攪拌,加快溶解速率 引流
(2)驗漏
(3)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28.蒸餾燒瓶支管口下沿 防止暴沸 下口進水,上口出水
三、計算題(共6分)
29.0.5mol/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市| 满洲里市| 桓台县| 获嘉县| 汉中市| 商河县| 镇江市| 榆社县| 水城县| 青田县| 乌兰县| 鄄城县| 法库县| 马鞍山市| 贡觉县| 大宁县| 固镇县| 卫辉市| 宝丰县| 石首市| 宁远县| 修水县| 颍上县| 盖州市| 积石山| 博罗县| 大安市| 湘阴县| 海门市| 高陵县| 抚远县| 皋兰县| 江阴市| 镇康县| 黑龙江省| 江门市| 百色市| 来宾市| 古浪县| 保山市|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