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2年歷史與社會中考考點精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2年歷史與社會中考考點精析

資源簡介

2012年中考復習資料
考點詳解
2011.11
目 錄 TOC \o "1-3" \h \z \u
我們在社會中成長4
HYPERLINK \l "_Toc228675394" 考點1:社區的含義及功能 4
考點2:大眾傳媒的主要種類及作用 4
我們身邊的經濟、政治與文化4
考點1:依法治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4
HYPERLINK \l "_Toc228675398" 考點2: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5
考點3:經濟特區,東南沿海區域經濟的崛起 5
HYPERLINK \l "_Toc228675400" 考點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5
我們生活的區域6
HYPERLINK \l "_Toc228675402" 考點1:地圖知識:地圖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圖例,使用地圖獲取信息。 6
考點2:世界政區:七大洲位置及其分界線,四大洋的位置,主要海洋、海峽、運河的位置,主要大國在地圖上的位置。澳大利亞概況 , 西亞的位置圖 ( 石油寶庫 ) 6
HYPERLINK \l "_Toc228675404" 考點3:中國政區:中國在地圖上的位置、主要鄰國及領土組成 , 中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及其在地圖上的位置。 9
考點4:中國地形:五種基本地形及其特征 , 中國地勢特征 , 我國主要山脈、高原、盆地、平原的名稱及在地圖上的位置。 9
HYPERLINK \l "_Toc228675406" 考點5:中國的人口和資源:中國的人口和資源概況、人口國策、民族分布特點。 11
考點6:中國的河流:長江概況 , 黃河概況。 12
HYPERLINK \l "_Toc228675408" 考點7:區域差異:我國的四大地理單元概況 , 我國的南北差異、東西差異 , 秦嶺一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12
考點8:歐洲聯盟、聯合國、世貿組織的概況、宗旨、職能 , 它們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 13
HYPERLINK \l "_Toc228675410" 考點9: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內涵。(核心) 14
考點10: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及其基本解決途徑。 14
14
考點1:我國境內幾個重要古人類遺址的區域位置,元謀人、北京人使用天然火、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定居生活。 14
HYPERLINK \l "_Toc228675414" 考點2:黃帝、炎帝和華夏族,禪讓制。 15
考點3: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商代甲骨文,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15
HYPERLINK \l "_Toc228675416" 考點4:春秋戰國的特點,孔子和儒學,商鞅變法的意義。 16
考點5:秦始皇統一中國和建立秦朝,漢武帝的“大一統”,張騫通西域與絲綢之路 16
HYPERLINK \l "_Toc228675418" 考點6: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分裂對峙、赤壁之戰、北魏孝文帝 17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17
HYPERLINK \l "_Toc228675420" 考點7:隋朝的建立、唐朝的繁盛、唐朝的起止時間。大運河、科舉制、三省六部制、雕版印刷術 17
考點8:北宋、遼、西夏對峙、南宋與金的對峙、元的統一、宋元科技與海上貿易 19
HYPERLINK \l "_Toc228675422" 考點9明朝強化皇權的措施、清朝的疆域和閉關自守、清朝的起止時間。明清時期的文化專制 19
考點11:鴉片戰爭(1840年—1842年)、《南京條約》內容和影響、洋務運動的主張和代表人物。 20
HYPERLINK \l "_Toc228675425" 考點12: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的影響、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戊戌變法、同盟會的成立、辛亥革命爆發的時間、主要領導人,武昌起義,中華民國的成立。 21
考點13:新文化運動的口號、主要代表人物。五四運動的時間、口號和歷史意義。 22
HYPERLINK \l "_Toc228675427" 考點14: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戰爭和國共合作的破裂。南昌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長征和遵義會議。 22
考點15: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抗日戰爭的起止時間,七七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23
HYPERLINK \l "_Toc228675429" 考點16:重慶談判和全面內戰爆發。三大戰役的名稱。渡江戰役和國民黨政權覆滅。 24
考點17: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24
HYPERLINK \l "_Toc228675431" 考點18:三大改造及其意義。“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及其影響。“兩彈一星”。 24
考點19: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時間,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及影響。 25
HYPERLINK \l "_Toc228675433" 考點20: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意義。中國的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 25
考點21: “一國兩制”的提出。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 25
HYPERLINK \l "_Toc228675435" 補充:新中國的外交 26
26
考點1: 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王國的建立 , 《漢漠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等級制度 , 佛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 包括 " 0 "在內的十個數字符號。 26
HYPERLINK \l "_Toc228675438" 考點2: 古代希臘、羅馬的地理位置。斯巴達和雅典及其政治特色。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及其政治特色。 27
考點3.:基督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28
HYPERLINK \l "_Toc228675440" 考點4:伊斯蘭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28
考點5:阿拉伯帝國對外擴張成為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 《天方夜譚》。 28
HYPERLINK \l "_Toc228675442" 考點6: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影響 , 達芬奇及《蒙娜麗莎》。 28
考點7:十六世紀科學革命中的代表人物 : 哥白尼和 " 日心說 " 、牛頓和萬有引力定律。 28
HYPERLINK \l "_Toc228675444" 考點8.:啟蒙運動中的代表人物: 伏爾泰、盧梭。 29
考點9:新航路開辟的條件、主要人物及航線、影響 26
HYPERLINK \l "_Toc228675446" 考點10: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新議會的召開、克倫威爾,1688年政變,《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美國獨立戰爭的起因、時間、《獨立宣言》、1787年憲法、華盛頓、法國大革命爆發;攻占巴士底獄,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羅伯斯庇爾。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作用 29
我們在社會中成長
考點1:社區的含義及功能
(1)含 義:社會生活的共同體,一個相對固定的區域,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區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關的利益和比較密切的交往。
(2)分 類:功能社區:工業區、商業區、生活小區、大學區、高科技園區等
自然社區:城市和農村(差異比較明顯的兩種社區類型)
行政社區:省、縣、市、鄉、鎮、街道
(3)功 能:
政治功能:如居民投票選舉,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政策等,社區“再就業”工程解決下崗與失業問題。
經濟功能:如社區超市
文化功能:如社區開辦老年大學、體育比賽、文藝活動,開展各種講座、培訓。
管理功能:如治安、物業維修、流動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
考點2:大眾傳媒的主要種類及作用
(1)大眾傳媒的主要種類:書籍、報紙、雜志、電視、廣播、互聯網。
(2)大眾傳媒的作用或功能
①最基本的功能是獲取信息和傳遞信息
②文化傳承功能:如百家講壇
③監督功能(維護社會規范):如焦點訪談
④娛樂功能:豐富文化娛樂生活、陶冶性情。
我們身邊的經濟、政治與文化
考點1:依法治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1.依法治國
①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②依法治國的意義: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③依法治國中“法”指憲法和法律,其中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法律的基本制度,也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⑤作為青少年,在法制社會我們應該如何做?
青少年應該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依法履行義務。
2.公民的基本權利
①公民的主要的基本權利
A.平等權,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權利。
C.人身自由權(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是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權。
D.監督權(包括批評建議權、檢舉揭發權、依法求得公平待遇權等)。
② 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公民既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又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
考點2: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①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助人為樂、拾金不昧、忍辱負重、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等
②民族精神: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③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
④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哪些精神豐富和發展了民族精神?
在革命歷程中,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豐富和發展了民族精神。
在新中國的建設歷程中,“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豐富和發展了民族精神。
⑤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繼承傳統文化和弘揚民族精神?
A.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B.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要借鑒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結合時代特色,不斷加以創新。
C.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擔負起民族振興的重任。
考點3:經濟特區,東南沿海區域經濟的崛起
①東南沿海:我國的廣東、福建和海南三省,是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最集中的地區。
②經濟特區設立:1980年.廣東(粵)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閩)的廈門。
③位于廣東省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東南沿海經濟發展最突出的地區。
④東南沿海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
1.地處沿海,交通便利,便于發展海外貿易;
2.毗鄰港澳臺,便于吸引外資;
3.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
4. 海外華僑眾多;
考點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1.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我國的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
3.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政府、法院、檢察院的關系:
各級政府(行政機關)、法院(審判機關)、檢察院(檢察機關)都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4.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行使最高立法權、最高監督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主要側重于會判斷)
最高立法權:(材料中有“法”字即選立法權)。
最高監督權:主要監督憲法的實施和其他最高國家機關的工作(見“聽取……工作報告”字樣)。
最高決定權:主要表現為決定國家生活中的重大事項。(見通過《Ⅹ決議》《Ⅹ發展規劃》、《Ⅹ財政預算》等字樣,選此職能。)
最高任免權:選舉、決定和罷免中央國家機關的領導人及有關組成人員。
我們生活的區域
考點1:地圖知識:地圖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圖例,使用地圖獲取信息。
1.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被稱為地圖的語言)
2.地圖的方向:
一般定向法(無指向標無經緯網,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方向 指向標定向法(一般標有正北方向)
經緯網定向法
3.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①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三種:數字比例尺、線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數字式:如:1:500000
線段式:如:
文字式: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千米。
③口訣: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圖中的內容越詳細;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圖中的內容越簡略。
4.圖例:地圖上用來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及其文字說明。
注記:用來說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數字。
熟記常見圖例(如國界、首都、運河、鐵路等)
考點2:世界政區:七大洲位置及其分界線,四大洋的位置,主要海洋、海峽、運河的位置,主要大國在地圖上的位置。澳大利亞概況 , 西亞的位置圖 ( 石油寶庫 )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被稱為水球,29%為陸地
2.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
亞洲(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州(最小)
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歐洲和非洲的分界線:直布羅陀海峽
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南美洲和南極州的分界線:德雷克海峽
3.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太平洋(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最小)
4.熟悉主要運河、海峽、海域的位置及名稱。
5. 主要國家和地區
國家最根本的特征是擁有主權。領土包括領陸、領水和領空。
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亞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大部分在北半球;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1)俄羅斯是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2)澳大利亞概況:
①位于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是唯一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
②大部分地區氣候干熱,有廣闊的草原和沙漠,適合于大面積發展畜牧業。
③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產國和出口國,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優良品種——美利奴羊。
④澳大利亞牧場最突出的特點:機械化程度非常高。建立在國家工業化基礎上。
(3)西亞位置圖:
波斯灣沿岸石油的儲量和產量始終位居世界前列,被稱為“石油寶庫”。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都是重要的產油國。
石油主要輸往:西歐、美國、中國、日本
線路:
①波斯灣——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中國、日本
②波斯灣——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歐、美國
③波斯灣——印度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美國
(4)讀世界政區圖熟記以下國家的位置
歐洲:英國(A)、法國(B)、西班牙(C)、意大利(D) 、葡萄牙(E)、德國(H)、希臘(F)、俄羅斯(G)、
讀世界政區圖熟記以下國家的位置:
亞洲:中國、日本、印度、伊拉克
非洲:埃及
北美洲:加拿大、美國
南美洲:巴西
大洋洲:澳大利亞
考點3:中國政區:中國在地圖上的位置、主要鄰國及領土組成 , 中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及其在地圖上的位置。
1.我國位于北半球、東半球,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我國的主要鄰國的位置。
陸上鄰國(14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隔海相望(6個)——韓國、日本、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3. 我國的臨海:從北往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4.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海南島為第二大島。
5. 我國的行政區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鄉三級行政區劃。
省級行政區共有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記住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位置、名稱、簡稱及在地圖上的位置。(在圖中填出來)。
考點4:中國地形:五種基本地形及其特征 , 中國地勢特征 , 我國主要山脈、高原、盆地、平原的名稱及在地圖上的位置。
1.五種基本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高聳陡峭。
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地表有一定起伏,但起伏和緩。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表比較平坦。
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邊緣陡峭。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2.我國地形特點: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山區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
3.我國地勢特征: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平均海拔 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單元
第一級階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柴達木盆地
界線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
界線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
地勢特點的影響:①河流自西向東流,溝通東西的交通,加強了內地與沿海的聯系;
②階梯交界處蘊藏了豐富的水能資源;
③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4.我國主要山脈、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的名稱及在地圖上的位置。
考點5:中國的人口和資源:中國的人口和資源概況、人口國策、民族分布特點。
1.中國人口
①人口概況: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總數已超過13億。
②人口分布:我國的人口分布不均衡,黑河--騰沖線是我國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線。這一線東南人口稠密,西北地區人口稀少。
③人口問題(特點):人口數量大,人口素質不高,人口老齡化。
影響:人口過多不僅制約了經濟的發展,而且導致了資源相對短缺、居住環境惡化等嚴重問題。
④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具體要求: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⑤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漢族分布遍布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的邊疆地區。云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
2.中國資源
①資源概況 (基本國情):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②我國的資源問題:
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勻;利用率低,浪費、破壞嚴重。
③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
開源節流(關鍵是科學技術)例如:利用太陽能、風能;發展循環經濟。
跨區域調配: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北煤南運、南水北調。
加強立法,如《森林法》、《草原法》、《礦產資源法》等。
3.中國環境
①主要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和生態環境破壞(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②我國環境國策:——保護環境。
主要方針——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③影響:①制約經濟發展;②影響社會安定;③危害人類健康;④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
④措施:
生態建設方面:①建設防護林工程(“三北”防護林——“世界生態工程之最”);
②防治荒漠化,生物固沙;
③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耕還湖,退耕還牧。
治理環境污染方面:①治理大江大河水體污染;②治理酸雨和城市大氣污染。
4.如何解決我國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
通過行政和立法手段,要求人們必須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5.我們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a.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b.從身邊事做起,如隨手關燈、一紙多用、不亂扔垃圾等
c.積極宣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酌情扣住主題回答)
考點6:中國的河流:長江概況 , 黃河概況。
黃河 長江(第一大河)
發源地 青藏高原(青海省)(巴顏喀拉山) 青藏高原(青海省)(唐古拉山)
流經地形區 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注入 渤海 東海
上中下游劃分 河口(內蒙古)——孟津(河南) 宜昌(湖北)——湖口(江西)
共同流經省區 青海省、四川省
重要水利樞紐 小浪底工程 三峽工程(位于長江上游)
面臨的主要問題 中游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造成下游河道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容易決口。 流域內降水豐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澇災害。
治理的關鍵和措施 治黃的關鍵——治沙;治黃的根本——加強中游水土保持。 防洪(上游和中游植樹造林、興建水庫、退田還湖、疏浚河道、加固江堤)
黃河與長江都發源于青藏高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兩條大河都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其中長江有“黃金水道”之稱(航運發達)。
考點7:區域差異:我國的四大地理單元概況 , 我國的南北差異、東西差異 , 秦嶺一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1.我國的四大地理單元: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2.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與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重合。是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3.我國南北方的差異
3.南北方自然、人文差異比較表
項目 秦嶺—淮河一線以北 秦嶺—淮河一線以南
氣候特點 1月平均氣溫低于0℃,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溫帶氣候,比較干燥。 1月平均氣溫高于0℃,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比較濕潤。
河流特點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結冰 河湖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結冰
種植作物 小麥、玉米等旱田作物,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栽培水稻,一年兩熟或三熟
居民特色 注重防寒取暖、門窗密閉 注重通風、防雨
飲食習慣 喜歡吃面食 喜歡吃米飯
交通工具 基本沒有水運,陸路交通發達 公路、鐵路、水路交通皆發達
4.我國東西部的差異:
項目 東部地區 西部地區
優勢 1.地勢平坦,平原廣闊;2.氣候濕潤;3.交通、 通信、教育發達,城市眾多,人才資源豐富;4.經濟發達。 1.地域遼闊;2.豐富的礦產和能源資源;3.獨特的民族風情、燦爛的歷史文化、壯美的山川。
不足 礦產和能源資源短缺;工業污染嚴重 1.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嚴重;2.在資金、技術、人才、市場、交通等社會經濟條件方面與東部差距大。
5.發展區域經濟的原則:因地制宜,優勢互補。
6.國家正在大力推進西部開發戰略。開發西部的項目: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等。
考點8:歐洲聯盟、聯合國、世貿組織的概況、宗旨、職能 ,它們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
1.歐盟(EU):前身——歐洲共同體;貨幣——歐元。
性質: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政治、經濟組織。
作用:推動世界走向多極化。
2.聯合國(UN):----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制定國際關系的規則)
①成立時間:1945年10月,是雅爾塔會議提出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產物。
②宗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③作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局勢;解決地區沖突;促進各國社會經濟發展。
④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美國
3.世界貿易組織(WTO):-----經濟聯合國
①職能:制定和監督執行多邊貿易規則,組織多邊貿易談判,解決成員間貿易爭端。
②作用:a.大大降低了成員國的進口關稅,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b.規定了各項基本原則,促進了國際貿易的有序進行。
③中國與WTO:
a.加入時間:中國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進入了新階段)
b.影響:有利于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將給中國政府和人民帶來重大的責任和挑戰。
c.加入WTO,中國如何趨利避害?
遵守規則,利用規則保護自己;制定防范風險的政策;提高競爭力。
歐盟 聯合國 世界貿易組織
考點9: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內涵。(核心)
人類應該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在不損害他人和后代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發展。
考點10: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及其基本解決途徑。
1.PRED問題-------關鍵是人口問題
2.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及其基本解決途徑
(1)人口問題
世界人口問題和基本解決途徑:
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過快,如:中國、印度;——控制人口增長
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如:加拿大、日本;——適當鼓勵生育
正確的人口觀:人口的發展應該與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
(2)資源問題―――資源短缺
自然資源的分類:可再生資源(如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等)和非可再生資源(如礦產資源等);
(3)環境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
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有:全球氣候變暖、荒漠化、酸雨蔓延、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等。
中國歷史與文化
考點1:我國境內幾個重要古人類遺址的區域位置。元謀人。北京人使用天然火。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定居生活。
生活時間 特點
舊石器時代(打制) 距今約170萬年 云南元謀人 我國境內發現的已知最早人類
距今約70萬-20萬年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 保留猿的特征、使用天然火、群居
距今約三萬年 山頂洞人 和現代人基本一樣、會人工取火、氏族
新石器時代(磨制) 距今約7000年 浙江河姆渡人 長江流域(溫暖濕潤)干欄式房屋、水稻、黑陶
距今約6000-5000年 陜西半坡人 黃河流域(干旱少雨)半地穴房屋、種粟、彩陶
距今約5000-4000年 炎黃堯舜禹 人文初祖、禪讓制、大禹治水
河姆渡居民遺址與半坡居民遺址的比較(過著定居生活):
考點2:黃帝、炎帝和華夏族,禪讓制。
(1)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生活在黃河流域)
黃帝(軒轅氏)的功績:建造宮殿,發明車船,制作衣裳,教人們打井;
炎帝(神農氏)的功績:發明耒耜,教人農耕,嘗遍百草,發明醫藥,發明陶器。
(2)堯舜禹時期,部落聯盟用“禪讓”的辦法推選有才德的人當首領。
禪讓制――民主推選賢能的人作為部落聯盟首領的方法。
考點3: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商代甲骨文,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商朝的甲骨文
(1)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產生。禹傳位于啟,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2)商朝甲骨文(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
(3)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東周崩潰)
分封制:除了王都周圍地區由周王直接統治外,周王還將其他地區先后封賜給親屬、功臣等,建立諸侯國。諸侯國義務:諸侯必須服從國王命令,交納貢品,拱衛疆土,管理地方事務,保衛周王室。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礎,它是根據血緣關系得親疏遠近來決定繼承權的制度。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例如: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嫡長子繼承,其他諸子只能被封為諸侯。
分封制與宗法制的作用:①鞏固周王室的統治,②密切了周王室和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系。
考點4:春秋戰國(BC770年—BC221年)的特點,孔子和儒學,商鞅變法的意義。
1.東周(BC770年—BC221年),又稱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的特點:
①經濟上: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技術,生產力水平提高。
②政治上:變革與爭霸。
③思想上:百家爭鳴。
2.儒家思想及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孔子(創始人)、孟子
主要主張:孔子思想—— “仁”(核心)、“德”、“禮”。孔子還提出“有教無類”、“因
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教育主張。
孟子思想——“仁政”、“民貴”“君輕”。
儒學:①創立于春秋;
②秦統一天下后“焚書坑儒”;使儒家學說遭受打擊;
③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
統思想,對后世影響極大。
3.春秋五霸
最早稱霸的是齊桓公,葵丘會盟,正式確立了霸主地位。
4.戰國七雄 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
5.變法:影響最大是商鞅變法(取信于民)
影響:使秦國強盛起來,為秦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考點5:秦始皇統一中國和建立秦朝,漢武帝的“大一統”,張騫通西域與絲綢之路
1.秦始皇統一中國和建立秦朝:
時間: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秦朝一統的措施:
①政治上:自稱始皇帝,建立一套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自秦以來的君主專制制度。)
②經濟上: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錢),統一度量衡。
③文化上:統一文字(小篆)。
④思想上: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但摧殘了文化、鉗制了人們思想
⑤交通上:大修馳道,統一車軌。 秦始皇像 秦朝行政系統簡表
⑥軍事上:北擊匈奴修筑長城,南征越族開靈渠。
(秦始皇兵馬俑,是我國古代藝術的瑰寶,位于今天陜西省。靈渠在廣西境內,連接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
3.漢武帝的大一統:
(1)西漢: 劉邦建立,定都長安。
(2)漢武帝(劉徹)實行了大一統的措施,進入鼎盛時期:
措施:①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 設
立太學,在地方設立官學。使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
②政治上:頒布“推恩令”,加強監察制度。
③民族關系上:漢武帝時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西域:指玉門關、陽關以西的新疆、中亞以及更遠的地區。公元前60年,設置西域都護府,新疆地區正式歸西漢中央政權統治.
4.絲綢之路:從長安(今陜西西安)向西,經河西走廊,通往中亞,西亞,直達歐洲的古羅馬(大秦)的交通大道。張騫通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通打下基礎。
意 義:溝通了歐亞兩大洲,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5.佛教在西漢末年(公元前后)傳入我國;
6.造紙術: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考點6: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分裂對峙、赤壁之戰、北魏孝文帝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1.赤壁之戰:
時間:208年(東漢末年);
地點:赤壁(今湖北省境內);
交戰雙方:曹操的大軍與劉備、孫權的聯軍;
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
影響: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2.三國鼎立:魏、蜀、吳
魏國:220年,曹丕建立,定都洛陽;
蜀國:221年,劉備建立,定都成都;
吳國:222年,孫權建立,定都建業。
3.北魏孝文帝(鮮卑族)改革:
內容:改用漢姓;改說漢語;改穿漢服;提倡與漢人通婚;采用漢族的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禮法。
意義: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促進了北魏經濟的發展。
考點7:隋朝的建立、唐朝的繁盛、唐朝的起止時間。大運河、科舉制、三省六部制、雕版印刷術
1.隋朝的建立:581年,楊堅(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長安(今陜西西安)。隋朝結束南北朝對峙局面,實現統一。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分裂之后的統一。
2.隋朝開創的制度: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
3.京杭大運河:(熟悉圖)
①北起涿郡(今北京),中心是洛陽(今河南洛陽),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
②由北往南分四個大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③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④作用——溝通了南北交通,有利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4.唐朝的繁盛:(618年—907年)(7世紀-10世紀)
(1)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 (政治清明、社會安定)
措施:①吸取隋亡的教訓,調整統治關系。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反映了君民關系)
②善于用人,虛心納諫(魏征)。(反映了君臣關系)
③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和科舉制度。
④發展農業,輕徭薄賦。
⑤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促使民族關系融洽。(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
(2)武則天:“貞觀遺風” 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唐玄宗:“開元盛世”,唐朝達到鼎盛。在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而衰。
(4)唐朝的繁盛的表現:
①農業——曲轅犁、筒車新式生產工具的出現;
曲轅犁 筒車
②手工業——絲織業和制瓷業發達。(青瓷、白瓷、唐三彩)
③商業:長安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
④社會生活:中西互通,胡漢交融。
⑤文化:詩歌(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 李白(詩仙) ,杜甫(詩圣)
⑥科技:雕版印刷術(隋唐時期發明),《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
⑦中外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天竺(古印度)取經,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
5.科舉制:創立于隋朝,唐朝進一步完善。
作用:科舉制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制度,為讀書人創造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6.三省六部制:開始于隋朝,唐太宗在位時沿襲和進一步完善。
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對詔令的內容進行審核)、尚書省(負責政令的執行)。尚書省下轄六部,六部為禮、戶、吏、兵、刑、工。
考點8:北宋、遼、西夏對峙、南宋與金的對峙、元的統一、宋元科技與海上貿易
1.北宋、遼、西夏對峙―― 民族政權并立的局面、農牧文化交融
①北宋與遼(契丹族)對峙:簽訂“澶淵之盟”,使宋遼之間出現了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
②北宋與西夏(黨項族)對峙:通過議和的方式與西夏保持著友好相處的局面。
2.南宋與金的對峙
①興起于東北地區的金(女真族)先后滅遼和北宋,宋金南北對峙局面形成。
②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岳飛
3.元朝的統一:蒙古族。
①統一蒙古的鐵木真建立了蒙古國,被稱為“成吉思汗”。蒙古軍隊先后滅掉西夏、金
②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北京)。1276逆反滅南宋,中國重新實現了統一。
③元朝創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設立中書省,地方設立行省,我國省級行政區始于元朝。西藏(宣政院管轄)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
4.宋元科技與海上貿易
宋元時期,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達到高峰。許多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中國的四大發明),在這一時期由阿拉伯人傳播到世界各地。
火藥:宋元時期,被廣泛地應用于戰爭,是人類戰爭歷史上的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印刷術:北宋時期,平民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為近代印刷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指南針——宋朝時開始用于航海
棉紡織技術——元朝黃道婆。棉布成為人們的主要衣料。
5.宋元時期的海上貿易:(技術基礎:指南針開始用于航海)
“海上絲綢之路”:又稱“陶瓷之路”,主要對外貿易商品——陶瓷、絲綢。陶瓷開始取代絲綢,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征。
重要港口:元朝時的泉州(今福建泉州)是國際性的大港口。
6.文化:宋詞 元雜劇(元曲):關漢卿的《竇娥冤》
考點9:明朝強化皇權的措施、清朝的疆域和閉關自守、清朝的起止時間。明清時期的文化專制
1.明朝強化皇權的措施:
①廢除丞相,權分六部;
②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廠”是指東廠、西廠, “衛”是指錦衣衛,負責監視、偵察臣民的言行。)
③八股取士。(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叫做八股文。)
2.清朝(1636——1912 滿族)的疆域和閉關自守:
①清朝的疆域:清朝奠定了今天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疆域版圖。
②閉關自守:
原因——清朝統治者盲目自大;擔心國家領土受到外國侵略;
又害怕沿海人民與外國商人頻繁的交流會引起統治
的不穩。
含義——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措施——將對外通商口岸減少為廣州一處。 清朝疆域
后果——不了解世界,開始落后于西方,后來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明清時期的文化專制:
①表現:“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
②影響:禁錮了思想,扼殺了創造力,摧殘了文化,阻礙了社會進步。
考點10:中國古代歷代政權更替順序,中國歷史的連續性和統一的趨勢。
史前時代―――――――夏(禹)――商―――西周――
(舊時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
(變革與爭霸)         ( 國家統一)
三國、西晉(短暫統一)、東晉、南北朝――――
(國家分裂與民族融合)
隋――唐――五代十國 ――遼宋夏金――元――明――清
(國家統一) (民族政權并立、農牧文化交融) (國家統一)
   
我國歷史上統一的封建王朝——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元、明、清。
主要分裂時期——春秋戰國、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遼宋夏金時期。
復習注意點:1.明確順序;2.正確書寫朝代名詞(如:夏、晉、隋);3.區分統一和分裂時期的朝代。
明確兩個觀點:中國的歷史從沒有中斷過(連續性),統一是歷史發展的趨勢。
考點11:鴉片戰爭(1840年—1842年)、《南京條約》內容和影響、洋務運動的主張和代表人物。
1.鴉片戰爭(1840—1842年)
原因: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
導火線: 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結果:中國戰敗,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2.《南京條約》
內容:①中國把香港島割給英國;②賠款2100萬元;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通商口岸;④英國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必須和英國協商。
影響: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90年代)
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代表人物:李鴻章、奕?、曾國藩、左宗棠。
口號:自強、求富。
結果: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的慘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
考點12: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的影響、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戊戌變法、同盟會的成立、辛亥革命爆發的時間、主要領導人,武昌起義,中華民國的成立。
1.甲午戰爭(日本明治維新后崛起,侵略中國。)
(1)時間:1894年――1895年;
(2)結果:中國戰敗投降,簽訂《馬關條約》;
(3)內容:割地(臺灣)、賠償、開設工廠;
(4)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重了民族災難,隨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2.維新變法
(1)序幕——公車上書;(《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引起了公車上書)
 (2)代表人物:康有為  梁啟超(資產階級維新派)
康有為 梁啟超
(3)高潮:戊戌變法(1898年)
(3)戊戌變法的內容:政治: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制;經濟、軍事、文化教育上學習西方;
變法結果: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變法失敗。
3. 中國同盟會:
時間:1905年
創立人:孫中山 
性質: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綱領: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由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概括而成)
4.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共和制)
時間:1911年
指導思想:三民主義
領導人:孫中山(資產階級革命派)
首義: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今湖北武漢。
結果:
意義: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5.中華民國的成立
1912年元旦,第一個共和制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3月,孫中山讓位袁世凱,中國進入北洋政府統治時期。
6.清朝的滅亡
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下詔退位,清朝覆亡。
考點13:新文化運動的口號、主要代表人物。五四運動的時間、口號和歷史意義。
1.新文化運動:(1915年)――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
(1)口號:“民主”、“科學”;
(2)標志:陳獨秀創辦《新青年》;
(3)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 適、魯 迅。
陳獨秀 李大釗 胡適 魯迅
2.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 ――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2)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還我青島”。
(3)意義: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了政治舞臺,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天安門廣場學生的游行隊伍
考點14: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戰爭和國共合作的破裂。南昌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長征和遵義會議。
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時間:1921年7月;
地點:上海——浙江嘉興南湖游船;
標志:中共一大召開; “中共一大”上海會址
內容: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重點工作——開展工人運動。
意義: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的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2.第一次國共合作:(1924年----1927年)
目的:共同領導國民革命運動。
成果:創辦黃埔軍校,北伐勝利進軍。
結果: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國共合作破裂。
3.北伐戰爭:
目的:打倒列強,消滅軍閥,實現全國統一。
時間:1926年;
軍隊:國民革命軍;
出發地:廣東;
表率:葉挺領導的第四軍獨立團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稱號。
意義:推動了國民革命,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軍閥和在中國的勢力
4.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 (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領導人: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朱德
意義:①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②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南昌起義
5.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7年9月
毛澤東在井岡山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6.長征:1934——1936年
原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
出發地:江西瑞金
結束地:甘肅會寧
轉折:遵義會議
結果:長征勝利結束,建立了新的根據地。
7.遵義會議(貴州省遵義)
時間:1935年初
內容: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遵義會議會址
意義:遵義會議挽救了黨和紅軍,成為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考點15: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抗日戰爭的起止時間,七七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1.九一八事變(遼寧沈陽):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華戰爭開始。
結果:由于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東北三省全部淪陷。
2.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扣押蔣介石,要求他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意義:國共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
標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
4.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占南京,屠殺中國平民達30萬人以上。
(2)731部隊:日軍為了進行細菌戰,用中國人的身體代替動物做活體實驗
5.抗日戰爭起止時間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6.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①國內: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
②國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也付出了重大犧牲。
考點16:重慶談判和全面內戰爆發。三大戰役的名稱。渡江戰役和國民黨政權覆滅。
1.重慶談判:
時間:1945年
雙方代表:毛澤東、周恩來等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
目的:國民黨為了拖延時間準備內戰;共產黨為了爭取國內和平,揭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結果:簽定 “雙十協定” 。
2.全面內戰爆發:1946年
3.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東北)、淮海戰役(華東)、平津戰役(華北)。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
三大戰役形勢圖
4.渡江戰役:人民解放軍一舉解放南京,國民黨反動統治宣告覆滅。
5.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守臺灣,造成海峽兩岸的分離。
考點17: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1.中國人民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召開
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即《共同綱領》),確定了新中國的國號、選出了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確定了定都于北平、改北平為北京,確定了國歌、國旗、國徽。
2.新中國的成立(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 天安門廣場
意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標志著我國歷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中國現代史的開端),也是影響戰后世界格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3.抗美援朝:
時間:1950年----1953年
目的:保家衛國;
軍隊名稱:中國人民志愿軍 (總司令:彭德懷)
結果:中朝軍隊取得了勝利。美國(克拉克)被迫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4.土地改革:(1952年底完成)
內容:近三億農民分到了土地和大量的農具、牲畜和房屋等,農民真正獲得了解放。
意義: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徹底消滅了。
考點18:三大改造及其意義。“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及其影響。“兩彈一星”。
1.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完成時間:1956年底
內容: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方式:農業——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
手工業——成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資本主義工商業——公私合營。
意義:表明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2.“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
原因:由于對所處的社會主義階段認識不足,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急于求成.
表現: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
影響: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違背客觀經濟規律,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嚴重地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了重大的損失。
3.兩彈一星:
目的:為了維護世界和平與國家安全。
內容:原子彈(1964.10.16)、氫彈、導彈、人造地球衛星(1970,東方紅一號)
意義: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核心精神:科技創新。
英雄模范:錢學森(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鄧稼先(兩彈元勛);錢三強。
考點19: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時間,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及影響。
1.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 十年浩劫)
2.爆發的原因:毛澤東過分嚴重的估計了我國的階級斗爭形勢,又采取了“大民主”的錯誤方法。
3. 結束的標志:1976年黨中央粉碎了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
4. 影響:中國的民主和法制遭受嚴重踐踏;廣大的干部和知識分子深受迫害;傳統文化遭到巨大破壞。
考點20: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意義。中國的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
1.會議時間:1978年12月
2.會議內容:①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路線;
②鄧小平成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
③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
決策。
3.意義: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偉大轉折,中國的發展從此進入了歷史新時期,即實現社會主義
現代化。
4.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改革開放
對內改革(首先開始于農村) 農村改革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安徽鳳陽小崗村作用:①極大的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②促進了農業生產迅速發展③很快解決了12億人口的溫飽問題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由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轉變成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對外開放(首先開始于沿海) 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1980年)目的:吸收外國資本,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擴大對外貿易。
改革開放的成果:1.中國經濟得到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
2.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獲得前所未有的提高。
考點21: “一國兩制”的提出。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
1.含義: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祖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2.提出者:鄧小平
3.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香港回歸:1997年7月1日, (從英國收回)
澳門回歸:1999年12月20日。(從葡萄牙收回)
4.香港、澳門回歸的意義:是洗雪百年國恥的盛事,也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進程中的重要一步。
5.香港、澳門回歸的主要原因:
①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
②”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性。
6.臺灣問題:
(1)由來:1949年國民黨戰敗后,退居臺灣,建立政權。
(2)對臺方針政策: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3)阻礙中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因素:臺灣島內的分裂勢力和外國反華勢力。
(4)臺灣與大陸友好往來的意義:(如兩岸實現三通)
①加強兩岸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促進兩岸共同發展;
②有利于增進兩岸人民之間的情感;
③有利于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的進程。
補充:新中國的外交
1. 1953年,周恩來總理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奠定了新中國外交事業的基礎。
2.萬隆會議(亞非會議) 1955年
引申和發展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
3.1971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4.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結束了兩國長達20多年的敵對、隔絕狀態。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5.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提出了不與任何大國結盟的新戰略。從此,中國外交活動進入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主動、最有利、最活躍的時期。
6.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及相關會議在中國上海成功舉行,這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
7.上海合作組織。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加強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
世界歷史與文化
考點1: 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王國的建立 , 《漢謨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等級制度 , 佛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 包括 " 0 "在內的十個數字符號。
1.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
名稱 位置 流域 主要成果
古埃及 非洲東北部 尼羅河(世界第一長河)流域 金字塔
古巴比倫 西亞 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漢謨拉比法典》
古印度 南亞次大陸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1.種姓制度;2.創立佛教;3.發明阿拉伯數字。
中國 東亞 黃河和長江流域
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 D中國
2.埃及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在今天埃及首都開羅一帶,以胡夫的金字塔最大;獅身人面像。
3.古巴比倫王國的建立和《漢謨拉比法典》:
古巴比倫建立: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強大國家,定都巴比倫城。《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隸主意志的法典。
4.古代印度的等級制度: 又稱種姓制度。
第一等級是婆羅門,掌握祭祀大權;
第二等級是剎帝利,由國王,武士和官吏組成;
第三等級是吠舍,包括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供養前兩個種姓;
第四等級是首陀羅,處于社會的最底層,包括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
四個等級之間有嚴格的界限,下一等級人不能從事上一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能互相通婚。
5.佛教:時間——公元前六世紀;地點——古印度;(南亞)
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
教義——宣揚“眾生平等”,主張忍耐、順從,刻苦修行,才能達到“極樂世界”。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在位時向外傳播。公元前后(西漢末年)傳入中國。
6.包括 " 0 "在內的十個數字符號:由古印度人發明,后來都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因
此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考點2: 古代希臘、羅馬的地理位置。斯巴達和雅典及其政治特色。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及其政治特色。
1.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位于歐洲南部的希臘半島,地中海沿岸。
古代羅馬的地理位置:興起于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半島。
2.斯巴達和雅典及其政治特色:
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希臘進入城邦時代,斯巴達和雅典是其中兩個最主要的城邦。
①雅典:政治特色——民主制。(在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統治時期達到極盛。)
表現: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最高司法機構是陪審法庭,處理日常事務的是五百人議事會。
評價:使公民積極參政議政。但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占人口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任何權利。
②斯巴達:政治特色——崇尚武力。
3.羅馬共和國及其政治特色:
①羅馬人崇尚武力;
②羅馬共和國:政治特色——民主制。共和國的執政官權力很大,扈從肩上有“法西斯”(權力和威信的象征)。
4.羅馬帝國及其政治特色:
①羅馬帝國政治特色:專制。
②公元前27年,屋大維自稱羅馬共和國“元首”,獨攬大權,實際上成為皇帝,羅馬進入帝國時代。
③ 2世紀,地跨三洲,戲稱地中海為“羅馬人的小澡盆”,與漢朝同期。(漢朝時稱羅馬為大秦)。
考點3.:基督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時間:1世紀; 創始人:耶穌; 地點:巴勒斯坦地區;(西亞)
教義: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考點4:伊斯蘭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時間:7世紀(610年); 創立者:穆罕默德; 地點:阿拉伯半島的麥加;(西亞)
教義: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
考點5:阿拉伯帝國對外擴張成為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 《天方夜譚》。
1.帝國建立: 8世紀中葉阿拉伯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定都巴格達;與唐朝同期(都城:長安)。
2.《天方夜譚》:阿拉伯文學作品中最為人熟知的民間故事集。最為有名的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與《阿拉丁神燈》。
3.阿拉伯文化的特點:先進性、包容性。
4.作用:阿拉伯文化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橋梁作用。
考點6: 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影響 , 達芬奇及《蒙娜麗莎》。
1.時間:14—16世紀 興起于意大利(歐洲)
2.代表人物及作品:
意大利 達·芬奇 《蒙娜麗莎》 “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3.核心——人文主義(或人文精神)。
4.影響:文藝復興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性質),反映了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的愿望,使人們的思想從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來。
考點7:十六世紀科學革命中的代表人物 : 哥白尼和 " 日心說 " 、牛頓和萬有引力定律。
1.哥白尼——波蘭科學家,提出了" 日心說”,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被譽為“科學革命的開端”。
2.牛頓——英國科學家,17世紀時他把科學的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高峰。他最突出成就就是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考點8:啟蒙運動中的代表人物: 伏爾泰、盧梭。
1.時間:17——18世紀 中心在法國;
2.代表人物及主張
(1)伏爾泰——法國啟蒙思想家,是啟蒙運動的旗手。他提倡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2)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認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即人民主權思想。
3.性質: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4.影響: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上的準備。
考點9:新航路開辟的條件、主要人物及航線、影響
1.條件:①制船技術,航海技術;②指南針用于航海事業;③地圓說被人們接受;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國王的支持;⑤航海家具有探險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2.主要人物及航線:
時間 1487-1488 1492 1497――1498 1519――1522
人物 迪亞士 哥倫布 達·伽馬 麥哲倫
航線 西歐-好望角 西歐-美洲 西歐-好望角-印度 環球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3.影響(作用):
積極影響: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拓展了人們的眼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消極影響:掠奪土地和財富;屠殺印第安人,毀滅印第安文明;販賣黑奴;造成亞非
拉國家長期的貧窮與落后。
考點10: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新議會的召開、克倫威爾,1688年政變,《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美國獨立戰爭的起因、時間、《獨立宣言》、1787年憲法、華盛頓、法國大革命爆發;攻占巴士底獄,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羅伯斯庇爾。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作用。
1.英國資產階級:1640-1688 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根本原因:封建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經過:①1640年新議會的召開,是英國革命的開端;
②領導人:克倫威爾
③1688年政變:采取不流血的方式(宮廷政變)推翻了復辟王朝。
④1689《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政體.
2.美國獨立戰爭
起因:英國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殖民地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時間:1775—1783。
經過:①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揭開獨立戰爭的序幕;
②1776年7月4日頒布《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誕生;(美國國慶日)(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權宣言”。)
③1783年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④1787年制定美國憲法,確定美國的共和政體和三權分立原則。
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意義:既是民放解放戰爭又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使美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簽署《獨立宣言》 華盛頓 美國的三權分立
3.法國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經過:
①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獄,標志法國大革命爆發;(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頒布《人權宣言》;實行君主立憲制。
②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義,建立共和國,國王路易十六被押上斷頭臺;
③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義,羅伯斯庇爾掌握政權,大革命達到頂峰。
意義:推翻了法國的封建統治,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確立了資產階級領導的共和政體;顯示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攻占巴士底獄 羅伯斯庇爾
4.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開始
背景:19世紀中期,日本是一個閉關自守、封建落后的國家;民族危機嚴重。
作用:日本逐漸改變了落后的面貌,經濟發達,軍事實力強大,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
(3)啟示:主動學習先進;科教興國;思想解放等。
使團出發的情景
考點11:兩次工業革命的基本狀況及其影響。工業革命:時間,發源及擴展,開始部門,標志,重大成果(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史蒂芬孫和蒸汽機車),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時間,標志,重大成果(愛迪生和電燈、萊特兄弟和飛機、貝爾和電話),影響。
1.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
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葉
標志: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
開始部門:棉紡織業。
發源及擴展:起源于英國,后擴展到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以及美國。
重大成果:英國:瓦特——蒸汽機;
英國:史蒂芬孫——蒸汽機車;(交通行業從馬車時代到鐵路時代。)
(使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
影響: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②工業革命產生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③帶來工業化和城市化;
④工業化帶來新的社會問題,如貧富分化、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
2.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
時間:19世紀70年代起――20世紀初
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
重大成果:美國:愛迪生——電燈;
美國:萊特兄弟——飛機;
美國:貝爾——電話;
(美國和德國后來居上,率先實現電氣化,工業發展的勢頭超過了英國。)
影響:①改變了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的面貌,20世紀初世界最終成為一個整體;
②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力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啟示: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②堅持對外開放,學習外國先進技術。
③重視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④青少年應該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擔負起民族振興的重任。
考點1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
(1)創立者:馬克思、恩格斯
(2)誕生的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指導了俄國的十月革命和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考點13:十月革命的爆發,領導人,影響
①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 彼得格勒起義
②領導人: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
③十月革命的意義:它改變了俄國歷史的發展方向,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考點14:兩次世界大戰的基本狀況:第一次世界大戰:原因,交戰雙方,起止時間,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動者,起止時間,意、德、日法西斯的投降,性質,對猶太人的屠殺。
1.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
①原因: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②參戰雙方: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同盟國 英、法、俄——協約國
③轉折點:凡爾登戰役
④影響:戰爭給人類帶來巨大了災難(死傷3000萬人)。
2.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
①參戰雙方:德意日法西斯集團——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②性質:是一場法西斯侵略與反法西斯侵略的戰爭,是正義與邪惡的戰爭。
③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
④結果:意、德、日相繼投降,正義最終戰勝了邪惡。
⑤二戰中的暴行:德國人屠殺猶太人。(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
日本在中國制造的南京大屠殺;731細菌部隊;實行“三光”政策。
考點15:羅斯福新政的原因及作用
1.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對美國的打擊最為沉重,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的困境,實現經濟復興,羅斯福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2.特點:全面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在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3.作用:羅斯福改革的精神,鼓舞了美國人民,使美國擺脫經濟危機;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后來被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所借鑒。
考點16:兩極格局的形成
1.原因:二戰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也壯大了自己的力量,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與美國抗衡的國家。美國為了推行稱霸全球的戰略,放棄了戰時與蘇聯的同盟,轉向反共反蘇。
2.冷戰開始的標志: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杜魯門主義的實質:遏制共產主義。
3.冷戰的表現:修建柏林墻、美蘇軍備競賽、古巴導彈危機、侵越戰爭(局部熱戰)。
4.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北約”和“華約”建立。
“北約”:1949年,美、英、法等12國簽署《北大西洋公約》,建立了針對蘇聯的軍事集團(性質)——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
“華約”: 1955年蘇聯與7個東歐國家在華沙簽訂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通稱《華沙條約》,建立了抗衡北約的軍事集團(性質)——“華約”。
5.兩極格局結束的標志: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6.當今世界格局:世界向多極化發展,表現為“一超多強”。
   
紅海
英吉利海峽
B
C
D美國
F
E
I
A
G




馬六甲海峽
巴拿馬運河
蘇伊士運河
麥哲倫海峽
澳大利亞
美國
直布羅陀海峽
波斯灣
地中海
H
G
F
東南丘陵
黃河
長江
淮 河
A-北京人、山頂洞山人
B-元謀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遼沈戰役
平津戰役
淮海戰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洋县| 罗甸县| 蚌埠市| 甘洛县| 浦东新区| 南江县| 资阳市| 博爱县| 江口县| 江源县| 巫山县| 兖州市| 遂川县| 唐山市| 砀山县| 永昌县| 闻喜县| 北票市| 海阳市| 宣恩县| 宁乡县| 赣州市| 富阳市| 峡江县| 淳安县| 喀喇| 连城县| 运城市| 巴中市| 南阳市| 鸡泽县| 云浮市| 鹿泉市| 应城市| 忻州市| 芜湖市| 安远县| 平潭县| 肥东县| 丰镇市|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