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三課3.1《偉大的改革開放》教學設計總議題:為什么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一、教材與學情(一)教材內容分析“偉大的改革開放”是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三課“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第一框。該框下設兩目:第一目“改革開放的進程”,是本框的情景導入部分。教材以時間為軸,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標志改革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到黨的十九大標志改革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讓學生對改革開放有了直觀具體的感受。第二目“改革開放的意義”,是基于上述情境的進一步情感價值分析。對改革開放的意義、結果和做法進行簡要表述,從理論理解上升到意識形態層面的認同。(二)學情分析1.相關生活經驗:上課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學生思維敏捷,求知欲強,探究合作的想法明顯,具備一定的自主和探究精神,對中國改革開放等宏觀政策的敏銳度較高。2.相關學習基礎:本課內容學習之前,經過初中學習已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學生喜歡閱讀歷史事件并有一定史學知識積累,但對于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和改革開放漫長的時間軸等知識有所欠缺。同時,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議題式教學,對新穎的教學方法抱有期待。(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1.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如下目標:通過播放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宣傳片“為什么要有深圳”,體會改革開放是一條新路,是一條奮斗者們奮力開創的長路。通過課前收集史料、課堂探究、自制改革開放歷程圖示等形式,增強學生的合作探究、分析與綜合的學科能力,從而認同改革開放的艱辛與不易,認同深圳拓荒者們的拓荒精神。通過觀看視頻《年夜飯的變遷》、探討青島籍改革先鋒的先鋒精神、了解“青島學深圳,平度追龍華”的改革現狀,強學生探究與架構、反思與評價的學科能力,充分認同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先鋒精神。爭做新時代改革先鋒,增強對祖國的自豪感和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培育學生的政治認同和公共參與素養。2.教學重難點:本框的重點是改革開放的意義。本框的難點是改革開放這項基本國策的引導力和生命力。二、路線與結構(一)教學思路本課設計體現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性質——立德樹人的價值取向,充分顯示新課標的亮點,如“活動型課程”“議題式設計”和“思辨性課堂”等。培養學生在真實復雜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思政課飽含思辨和活動特征。(二)教學路線與結構本框題整體的教學流程遵循“議題描述——議題論證——議題論證——議題決策”的基本邏輯,層層推進,“議中學”貫穿始終。議題描述→議題論證→議題論證→議題決策三、過程與意圖總議題:為什么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導入語]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三課第一框的內容“偉大的改革開放”,在進入本節課之前,我們先來觀看一則視頻“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看完這則視頻,我們可以看到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得益于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不僅是深圳,整個中國能有今天的成就也離不開偉大的改革開放政策,是它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偉大的改革開放。為什么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為什么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的必由之路“為什么要有深圳”視頻播放描述、應用觀看、回答、繪制、展示“年夜飯的變遷”視頻播放論證、應用改革先鋒張瑞敏論證、應用青島學深圳、平度追龍華決策、遷移商議、展示撰寫、展示商議、展示[導入情境]播放視頻,“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設計意圖:短視頻展現深圳在改革開放后的繁榮景象,并引入主題,使學生瞬間入境,為后面的議學活動做鋪墊。頻環節一:議題描述[子議題1]燎原之路:改革開放的開端和歷程[議題情境]播放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宣傳片“為什么要有深圳”[議學活動]商議、課前收集相關資料、自制圖示講解、展示。[議學任務]探究活動一:(1)你認為為什么要有深圳?(2)在紀念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的大會上,你作為主持人要介紹對深圳特區發展影響巨大的事件,你會怎樣選擇?課前收集資料,小組交流展示。(3)你還了解改革開放的哪些標志性事件?課前分成男女兩隊,派出代表用圖片展示改革開放的主要歷程。設計意圖:播放富有感染力的宣傳片,讓學生感受改革開放的偉大和奮斗者們的精神力量,快速融入情境。通過對深圳特區發展影響巨大的事件探討,引入改革開放的開端——十一屆三中全會。學生在課前收集相關資料,并自己制作圖示,將改革開放的歷程這一繁瑣的時間軸變得形象起來,加深記憶,同時能根據自己的需要,獲得和提取相關信息,進行條理清晰的表達,從而梳理相關學科知識。這樣做能夠實現兩個目的:一是以生活化的真實情境柔化剛性知識,二是讓學生走出課堂,邁向社會大舞臺。[答案提示]1.為什么要有深圳?今天的深圳是一代又一代深圳人奮斗出來的,明天的深圳仍然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深圳人努力奮斗,追夢前行。讓更多的人看到拓荒精神,讀懂特區使命,是送給深圳人和奮斗者最好的禮物,是對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回報。它看似是一個人的奮斗史,實質上是一個城市的奮斗史,更折射出中國社會的發展史。2.在紀念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的大會上,你作為主持人要介紹對深圳特區發展影響巨大的事件,你會怎樣選擇?課前收集資料,小組交流展示。事件: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改革開放的開端;鄧小平86年視察深圳并未深圳題詞;鄧小平南巡;習近平18年視察深圳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主要任務及意義: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全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黨歷史上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3)你還了解改革開放的哪些標志性事件?課前分成男女兩隊,派出代表用圖片展示改革開放的主要歷程。學生自己制作PPT上臺展示,風格自定,形式生動形象。教師圖示:改革開放的主要歷程環節二:議題論證[子議題2]復興之路:改革開放的成就和意義過渡:在改革開放正確方針政策的指引下,在全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面進入第二個環節——復興之路:改革開放的成就和意義。[議題情境]我眼中的改革變化--視頻:《年夜飯的變遷》習近平在參觀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的展覽中被這樣一則短短兩分鐘的視頻吸引——《年夜飯的變遷》,年夜飯是中國人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從這則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年夜飯的變遷從滿足溫飽到美味佳肴再到追求營養平衡,折射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議學活動]商議,展示。[議學任務]觀看視頻,談談你的感受,小組合作探究:暢談“我眼中的改革變化”。課前做好準備,收集資料,與家鄉的長輩做交流,參考家里的“老物件”,每4-5人一組,參考以下幾個領域,暢談“我眼中的改革變化”。[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身的感受說出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在自身體驗中更能深刻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歷史性發展成就發,為深刻理解改革開放的意義做了實踐支撐。這一活動契合學生生活實際,能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和情感共振,從而引發學生對改革開放這一正確決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認同。[答案提示]學生暢所欲言。可從家庭、家鄉、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談起。教師小結:可見改革開放的成就不僅體現在一餐一飯中,還體現在我們生活的細枝末節中,習近平總書記感慨的不僅僅是年夜飯的變遷,更是改革開放40年的滄桑巨變。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穩步推進、新時代人民生活有了新需要、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中國文化軟實力影響世界......改革開放的意義:環節三:議題論證[子議題3]登攀之路:改革開放永無止境過渡:歷史是由人創造的,我們的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應該歸功于廣大的人民群眾。尤其是一些改革先鋒們在其中的貢獻尤為突出,你都知道哪些改革先鋒?學生回答。如數字經濟的創新者馬云,中國氫彈之父于敏、中醫藥科技的創新者柳傳志等等。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我們青島籍的改革先鋒——海爾創始人張瑞敏。[議題情境]我心中的改革先鋒“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這是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的座右銘。作為海爾集團創始人,創業30多年來,他始終堅持順應國家改革發展大勢,踏準時代節拍,帶領海爾從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成長為全球知名的跨國企業集團。2018年,張瑞敏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面對榮譽,張瑞敏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海爾,也沒有今天的張瑞敏。我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是改革開放賦予每個人勇氣,讓每一個人把活力充分發揮出來。”[議學活動]商議,展示。[議學任務]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張銳敏等100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請為我們所了解的青島改革先鋒張瑞敏撰寫頒獎詞,說說改革先鋒體現了怎樣的精神。結合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改革先鋒作出的貢獻,總結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設計意圖:在理解青島籍改革先鋒張瑞敏具體事跡的基礎上,通過撰寫頒獎詞這種具有時代感的點贊方式,點燃學生對改革先鋒的歌頌贊美之情,感悟改革先鋒對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感召、引領作用,并能由己及人,內化這種引領的先鋒精神,產生“爭當先鋒”的強烈意識。[答案提示]1.頒獎詞:“不唯有超士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看似尋常最奇絕,成如容易卻艱辛”等。2.先鋒精神:這些改革先鋒,可能年齡、經歷、工作都不同,但他們身上都具有共同的的改革開放精神。無論處在什么樣的位置,他們都敢闖敢試、敢于擔當、勇于拼搏、熱愛祖國、無私奉獻。正是靠著這種精神,他們才成為改革先鋒。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們應該學習先鋒精神,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爭做新時代的改革先鋒。3.知識總結: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我們的家鄉平度也在改革開放中建設的越來越美好(圖片展示)。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對外開放是基本國策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環節四:議題追問探究活動:青島學深圳,平度追龍華過渡:深圳還在努力續寫春天的故事,努力續寫中國的奇跡。青島正在努力學習深圳的經驗,奮力趕超深圳。而我們的平度正對標位于深圳城市中心軸的龍華新區。材料展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青島打算怎么做?要放大坐標,開闊視野,“學深圳、趕深圳”,與上海、深圳、杭州全面對標,找準差距,列出清單,奮勇爭先。龍華區位于深圳地理中心和城市發展中軸。2011年12月30日,成立龍華新區。平度市委副書記、市長李虎成:全面對標深圳龍華區,努力實現“五大突破”“學深圳之長,關鍵是創平度之新,強力推動‘突破平度攻勢’。”李虎成說,平度將全面對標深圳龍華區,學龍華、趕龍華,全面打響“十大戰役”,推進平度實現“五個突破”,加快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強富美”新平度。課后作業:課后查閱資料,就“平度如何追龍華”寫一篇小論文。設計意圖:在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今天,中國該何去何從?改革開放一直在路上。利用真實的時政情境,讓學生自覺結合平度本地實際情況,參與家鄉建設,在真實地情境中達成公共參與的踐行目的。結束語:有人說:“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應該學習并踐行改革先鋒們的先鋒精神和深圳奮斗者們的拓荒精神,努力拼搏,充實自我,將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加油,少年的你!讓我們齊讀習總書記的寄語: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