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一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2.1主權統一與政權分層一、教學目標必備知識:1.國家主權的含義、地位、體現2.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3.中央與地方的政權劃分關鍵能力:1.能夠結合國家交往過程中的具體事例,理解維護國家統一、捍衛國家主權的意義。2.能夠認識我國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之間的關系。二、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通過國際法的國家主權原則,深刻理解維護國家統一、捍衛主權的意義,堅定政治認同。2.科學精神:理解劃分中央與地方職權的必要性,樹立科學精神。3.公共參與:為維護國家統一、捍衛國家主權,貢獻自己力量。三、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國家主權是至高無上、排他性的政治權力(2)國家主權原則是當代國家法的基石(3)主權國家享有基本權利(4)中央和地方的關系2.教學難點:(1)國家主權原則(2)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力的劃分四、課前準備教具:黑板、粉筆、多媒體五、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2019年7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中國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決反對一切分裂中國的圖謀和行徑,堅決反對任何外國勢力干涉。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中國有堅定決心和強大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臺灣同胞。如果有人要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軍隊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予以挫敗,捍衛國家統一。思考:中國人民為什么堅決反對一切分裂中國的圖謀和行徑?提示:國家統一事關國家主權,不容他國干涉和破壞;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2、新課講授探究(一)國家主權材料一:教材第15頁上方的“相關鏈接”材料二:總體國家安全觀關鍵在“總體”,強調的是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系統思維和方法,突出的是“大安全”理念,涵蓋政治、軍事、國土、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諸多領域,無所不在,而且將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拓展。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我們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要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1)結合材料和教材內容,思考:確立國家主權平等原則有什么意義?國家主權的含義是什么?從國家主權的角度,怎樣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大安全”理念?(2)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4頁的“探究與分享”,引導學生領會國家領土完整的重要性。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第15頁上方的“相關鏈接”,領會國家主權平等的要義。(3)參考:現代國家主權的要素是多種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就是全方位維護國家主權;各國有維護國家主權的權利。(4)答案:①國家主權原則是當代國際法的基石②國家主權是現代國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據,它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③國家主權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沒有任何一種其他權力主體可以對其加以否決或駁回。探究(二)中央與地方閱讀思考1.材料:烏克蘭是傳統的歐洲國家,位于俄羅斯的西南部。頓涅茨克州是位于烏克蘭東部的一個州,當地居民主要為烏克蘭族和俄羅斯族。從人口數量來看,烏克蘭族人口約占57%,而俄羅斯族人口約占38%,雖然烏克蘭族人要多于俄羅斯族人,但是俄羅斯族人還是占了全地區三分之一的人口份額,很難忽略其存在。生活在頓涅茨克州的俄羅斯族人,成立了反政府武裝,以謀求頓涅茨克脫離烏克蘭,從而獨立,或者加入俄羅斯聯邦。2014年5月,當地反政府武裝組織所謂的“全民公投”,宣布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并未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當地的武裝分子于2014年11月宣布頓涅茨克州不再屬于烏克蘭。目前頓涅茨克州地區處于事實上獨立的狀態,烏克蘭政府在當地的影響力有限。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其背后有俄羅斯的影子。問題:你怎樣認識材料中頓涅茨克州的“獨立行為”?一個國家的行政區劃要考慮哪些因素?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1)當今世界一個統一國家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上的特點一個統一的國家只能有一個中央政府。至于中央與地方、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各國的情況不盡一致。(2)一個國家行政區劃考慮的因素國家之內的行政區劃,通常是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效率而產生的。行政區劃的界限和分層,往往需要考慮民族、宗教歷史、地理、文化、經濟、軍事等諸多因素。(3)我國行政區域的類型①除了普通行政區域,可能還會有民族自治區域、特區、直轄市等其他行政區域。②大的行政區域之內,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細分的行政區域2.材料:毛澤東在1956年的《論十大關系》中指出:處理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這對于我們這樣的大國大黨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有些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很注意的。它們的制度和我們的制度根本不同,但是它們發展的經驗,還是值得我們研究。拿我們自己的經驗說,我們建國初期實行的那種大區制度,當時有必要,但是也有缺點,后來的高饒反黨聯盟,就多少利用了這個缺點。以后決定取消大區,各省直屬中央,這是正確的。但是由此走到取消地方的必要的獨立性,結果也不那么好。我們的憲法規定,立法權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違背中央方針的條件下,按照情況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條例、辦法,憲法并沒有約束。我們要統一,也要特殊。為了建設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有中央的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必須有全國的統一計劃和統一紀律,破壞這種必要的統一,是不允許的。同時,又必須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各地都要有適合當地情況的特殊。這種特殊不是高崗的那種特殊,而是為了整體利益,為了加強全國統一所必要的特殊。問題:在如何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上,毛澤東提出了哪些基本觀點?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權力通常是如何劃分的?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各自行使自身在法定范圍內的權力。中央政府:主要負責國家秩序與整體發展、軍事、外交等國家級事務。地方各級政府:主要負責各自區域內的經濟發展、社會治安等地方性事務。(2)我國如何劃分中央和地方權力的?在我國,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構按民主集中制原則劃分職權。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國家整體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須服從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證中央統一領導的同時,必須考慮地方特殊利益,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3、結束新課國家主權平等是國際社會公認處理國家關系的基本法則。國家結構形式的設計是一個國家主權的一種表現。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事關一個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穩定。4、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國家主權的含義、地位、體現;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以及中央與地方政權的劃分,因此,我們要深刻理解維護國家統一、捍衛主權的意義,堅定政治認同,為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六、板書設計國家七、課后作業完成本框同步練習,預習下一課國家主權平等主權至高無上主權國家的權利統一主權政權一個統一的國家只能有一個中央政府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分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