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上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中復習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上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中復習提綱

資源簡介

八上《歷史與社會》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第一課
亞非大河文明
一、尼羅河文明——古代埃及
1.興衰史:公元前3100年埃及統一,(
是古代埃及的國王)→公元前15世紀國力強盛,地跨亞非兩大洲→公元前6世紀,被波斯滅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國中。
2.主要文明成就:①象形文字。②太陽歷(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③醫學:制作木乃伊的過程,知道了解剖學,了解了心臟跳動與血液循環的關系,并開始分科治病。④建筑上: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尼羅河對古埃及的文明的影響。(古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①尼羅河定期泛濫,為古代埃及的農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②尼羅河便于航行,為古代埃及的統一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
③古埃及人觀察尼羅河水泛濫,發現其規律,制定了太陽歷。
二、兩河文明(“新月沃地”)——古代西亞國家
1.主要居民:蘇美爾人,腓尼基人,希伯來人
2.古巴比倫文明興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國→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統
3.主要文明成就:①制定了《
》。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比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階級狀況。是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律。
②蘇美爾人還發明楔形文字。(字母文字的發展變化過程:腓尼基字母——希臘字母——拉丁字母)
三、印度河、恒河文明——古代印度
1.興衰史:公元前2500年,開始出現城市國家→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基本統一半島
2.種姓制度:
地位
等級
等級名稱
代表的社會階層
該階層的職責或義務


統治階級

婆羅門
祭司和貴族
掌握神權
種姓制度激化了社會矛盾,孕育了佛教的誕生。②種姓制度對現在的印度仍有較深的影響。

剎帝利
國王武士和官吏
掌握國家軍事行政大權
被統治階級

吠舍
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
向國家納稅為神廟上供,養活第一第二等級

首陀羅
被征服者和貧困破產的人
幾乎沒有權利,從事最苦最累最臟職業
注:種姓制度規定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
3.佛教:(1)時間:公元前6世紀
(2)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
(3)教義:宣揚眾生平等(基本教義);反對種姓制度。
(4)傳播:一個是公元前后(西漢末年)經由中亞傳入中國,又由中國傳人朝鮮半島和日本等。
第二課
中華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1.夏朝:公元前2070年,
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
(2)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位,從此
制代替了禪讓制。⑶最后一任國王:桀。
2.商朝:(1)公元前1600年,湯建立。
(2)文明成就:①青銅鑄造業發達:
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古代最大的青銅器。
②商朝出現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即

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可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
朝開始。
3.西周:(1)公元前1046年
建立;都城:鎬(陜西西安)。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國家。
(2)進一步實行
制:
①目的:是為了鞏固統治,擴大疆域。
②方法:周王直接統治王都周圍地區,將其它地區先后封賜給子弟和功臣,封他們為諸侯。
③諸侯的義務:服從周王命令,交納貢品,守衛疆土,管理地方事務,保衛周王室。
④分封制的作用:確立了周王的權威,開發了邊遠地區,成為對周圍民族具有較大影響的國家。
(3)發展并完善了禮樂制度:要求貴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貴賤長幼之間有明顯的區別。
4.東周:(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遷到洛邑(今河南
),史稱“東周”。
(2)東周分為
(前770—前476年)和
(前475—前221年)兩個時期。
5.春秋五霸:⑴背景:春秋時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反而依附于強大的諸侯。一些實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霸權,相互征戰,爭做霸主,先后出現了“春秋五霸”。
⑵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齊恒公最先稱霸:⑴原因:①他任用
為相,改革軍制和內政,發展經濟,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
②打出了“
”的旗號,在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③齊桓公不計前嫌,選賢與能,善于用人;④地理位置優越,背山面海,資源豐富。
⑵稱霸時間與標志:公元前7世紀中期,葵丘會盟。
7.戰國七雄:秦、楚、齊、燕、趙、魏、韓(了解相對地理位置P14;區別于春秋的地圖)
8.生產工具的革新:春秋時期開始出現
農具,并已使用

9.各國變法運動: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和諸侯爭霸的形勢,一些諸侯國打起“富國強兵”的旗號掀起變法。如李悝在魏國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
10.商鞅變法:公元前356年開始,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進行變法。
(1)主要內容:①允許土地自由買賣;②
,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立了軍功的人,按功勞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④建立
,由國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2)作用(影響):使秦國國力大增,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3)成功的原因:改革符合時代潮流;得到秦孝公的支持;誠信,得民心,等。
11.百家爭鳴:
(1)歷史背景:①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一個擁有學識的文士階層;②由于社會的動蕩和變革,士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四處游說講學,針對社會問題提出不同見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2)主要學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
學派
代表人
主張或觀點
格言
備注
儒家
孔子(春秋時期)
①強調“
”。一方面要關心愛護他人,另一方面要加強個人修養。②主張“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③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禮之用,和為貴
孔子的學說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的思想文化產生巨大影響。
孟子(戰國)
;民貴、君輕
民貴,君輕
道家
老子(春秋時期)
主張“
”。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而且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道德經》具有辯證思想,
莊子(戰國)
順其自然。
墨家
墨子
兼愛、非攻。反對戰爭,主張愛一切人,視人如己,互助友愛。
視人之身,若視其身
法家
韓非子
主張“法與時移”。強化中央集權和君主權力(最受封建統治者重視)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法治”思想;在秦國受重視
兵家
孫武
《孫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臏
《孫臏兵法》
事備而后動
百家爭鳴的影響:是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第三課
西方古典文明
1.城邦的歷史:公元前8世紀后出現許多小國到公元前4世紀,希臘被馬其頓所滅。
2.城邦的特征:小國寡民
3.主要的城邦:(1)雅典(古希臘最重要的城邦):
制度
①公元前6世紀,克里斯提尼改革,確立了雅典民主制度。②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
當政期間,達到全盛。③主要權力機關:公民大會(雅典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參加)
④民主制度的表現:A全體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參與國家政治,共同決定內政、外交、和平與戰爭等重大問題;B雅典公民還享有各種優惠權利。
⑤民主制度局限性: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上,占人口大多數


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真正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只占少數。
(2)斯巴達:崇尚武力
4.亞歷山大帝國:公元前4世紀,滅亡希臘后不久,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亞歷山大帝國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匯,使希臘文化傳播到了東方,東方文化也滲透到西方。
5.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年建立。
(1)共和制度①羅馬共和國設有公民大會和元老院,還設有執政官、大法官、監察官和保民官等高級官吏。②元老院是羅馬共和國權力最大的國家機構
(2)公元前2世紀,羅馬戰勝了地中海強國迦太基,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
(3)公元前73年,
領導大規模的起義。起義雖然失敗,但動搖了羅馬共和國的統治。
6.羅馬帝國:(1)時間:公元前
年。人物:
(2)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戲稱地中海為“羅馬人的小澡盆”。
(3)衰亡: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西羅馬;
476年,西羅馬在日耳曼人打擊下滅亡。
7.基督教:①時間:1世紀。②產生地區:巴勒斯坦地區。③創始人:耶穌。
④經典:《圣經》。
8.古希臘文明成就:(1)哲學:哲學一詞來自古希臘語,原意是“熱愛智慧”。(2)文學:希臘神話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奇葩。代表作《荷馬史詩》。(3)戲劇:古希臘是歐洲戲劇故鄉,誕生了“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和“喜劇之父”阿里斯多芬。(4)自然科學:科學家阿基米德發明螺旋提水器和發現浮力定律、杠桿定律。
(5)體育: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可上溯到古代希臘,馬拉松賽跑也起源于此。(6)雕塑:米隆的代表作品《擲鐵餅者》
9.古羅馬文明成就:(1)法律:公元前5世紀中葉,羅馬頒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法》。羅馬法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2)文字:羅馬在文字上的貢獻最有世界性,拉丁語得以廣泛傳播。
(3)建筑:①代表品:凱旋門、古羅馬競技場、萬神殿。②到現在我們還有許多的建筑沿襲和繼承發揚了古羅馬的建筑結構、建筑風格、建筑藝術傳統。
第二單元
第一課
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1.中世紀:是指從5世紀后期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世紀。
2.西歐主要國家的發展歷程:
3.
西歐封建制度的特點:(1)封建農奴制度。
(2)封建等級制度:出現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一現象。
(3)基督教占統治地位
①基督教宣揚“君權神授”得到法蘭克王國統治者的大力扶植。8世紀中葉,“丕平獻土”。
②表現:政治上,利用國王擴大自己的影響;經濟上,通過“什一稅”剝削農奴;思想上,壟斷教育和文化,排斥異己。
封建莊園制度:①西歐農村的土地主要掌握在國王、貴族和教會手中,以封建莊園的形式經營。
②封建莊園是個自給自足的小世界。
(5)城市的興起(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①興起的條件:隨著農業的發展和經濟的恢復,人們開始把剩余產品拿到市場上交換,促使原有城市的復蘇和新城市的涌現。
②著名的城市:巴黎(西歐最大)和倫敦是政治、商業中心;佛羅倫薩的手工業享譽歐洲。
③行會的出現:城市的興起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為了反抗封建領主的欺壓,保護手工業者共同的利益,手工業者按照不同行業組成行會。
④城市和工商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形成市民階級和早期資產階級(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條件。
第二課 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1.阿拉伯帝國(穆罕默德創立,首都是巴格達)興衰過程:
2.伊斯蘭教:①時間:610年(7世紀初)
②地點:阿拉伯半島的麥加
③創立者:穆罕默德
④經典:《古蘭經》 ⑤教徒:穆斯林
⑥教義:宣揚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賑濟貧民,善待奴隸,反對高利貸。
三大宗教
創立時間
創始人
宗教經典
原創地
宗教建筑
現在分布區域
佛教
公元前6世紀
喬達摩·悉達多
佛經
古印度
寺廟
亞洲地區
基督教
1世紀
耶穌
《圣經》
巴勒斯坦
教堂
歐美地區
伊斯蘭教
610年
穆罕默德
《古蘭經》
阿拉伯
清真寺
亞非地區
3.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成就
(1)數學方面:①改選了
人發明的0~9的計數法并傳播到歐洲,產生了“阿拉伯數字”的名稱。②現代“代數學”一詞也來自阿拉伯文;阿拉伯代數學之父——花拉子密。
(2)建筑方面: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藝術的典范,其特征是“圓頂、拱形回廊、高聳的尖塔”。
(3)文學方面: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天方夜譚》)。
(4)醫學方面:阿拉伯的醫學在當時世界居于領先地位。醫學著作有《醫學集成》和《醫典》。
(5)其他方面:阿拉伯人還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傳入歐洲,成為東西方經濟與文化交流的使者。
4.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特點:具有融合精神,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第三課 日本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之前的日本
(1)5世紀,大和國家統一了日本本島。大和的最高統治者稱為大王,后來改稱天皇。
(2)中國隋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留學生到中國學習。
2.
大化改新
(1)歷史背景:①社會矛盾十分尖銳,貴族勢大,皇權旁落,政局混亂;
②日本周邊國家唐朝高度繁榮的狀況刺激了大和統治者;③曾經到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成為擁護改革的一股力量;
④645年,皇室和改革派鏟除了蘇我氏貴族的勢力,強化了中央集權,為實施改革創造了條件。
(2)時間和人物:
646年;孝德天皇
(3)內容:①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②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原來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
(4)影響:大化改新是日本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后,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3.“大化改新”之后的日本
(1)日本武士階層形成:10世紀時,日本豪強貴族占有大片土地,建立起莊園。各地的莊園主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蓄養了一批武士,形成了特殊的武士階層,對以后日本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2)日本積極吸取中國文化的具體表現:①教育制度,中央設太學,地方設國學;
②佛學從中國傳入日本;③中國的唐詩和書法在日本深受歡迎;④建筑,奈良時代仿造長安城建設新都平城京;⑤生活方面,效仿漢唐服飾設計和服,茶道、棋道等。
第三單元
第一課
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1.秦統一六國的原因:①秦國通過商鞅變法,成為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②連年征戰,人民渴望統一,國家統一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③秦王嬴政精心勤政,具有雄才大略;
④秦國地處關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2.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
統一了全國(依次滅韓趙魏楚燕齊),定都:咸陽。
3.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


政治
確立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在中央,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和
(分別掌管

和監察事務)。在地方,廢除西周以來的分封制,統一采用“
制”。還頒布了大量的律令。
經濟
統一貨幣: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錢;統一度、量、衡。
文化
秦統一后,將秦的
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后來又出現了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
交通
大修馳道,拆除所有路障,車同軌。
思想
進行“
”。秦始皇采納丞相李斯的建議,發布“焚書令”,規定除政府之外,民間只可收藏醫藥、此時占卜和種植等方面的書籍,其余一律集中焚毀。
軍事
派大軍北擊匈奴,奪回大片土地,并修筑了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4.秦的疆域:秦朝疆域廣闊,東到東海,西抵隴西,南至南海,北達長城一帶。
5.秦朝結束了諸侯國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第二課
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1.秦末農民起義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沉重的徭役、兵役和嚴刑酷法)使國內矛盾激化。
2.大澤鄉起義: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在大澤鄉起義,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3.楚漢之爭:(1)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了將近四年的戰爭,史稱“楚漢之爭”。劉邦徹底擊敗項羽,項羽自殺,楚漢之爭結束。
4.西漢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建立了漢朝,定都
,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5.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1)原因:①西漢初年,經濟蕭條,國家貧困。②統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訓,采取
政策來恢復經濟。
③最終目的是為了鞏固統治。
(2)主要內容:①漢高祖:讓士兵復員從事生產,免除若干年的徭役;讓戰時逃亡在外的人回鄉,發還原有的田宅;釋放一些奴婢為平民;將田租定為“十五稅一”。
②漢文帝: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連續12年免除全部田租,又把每年服徭役改為三年一次;減輕刑罰,廢除了肉刑。
③漢景帝:將田租定為“三十稅一”并進一步減輕刑罰。
(3)結果:使社會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出現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盛世局面——“
”。
第三課
漢武帝時代的大一統格局
1.漢武帝鞏固大一統格局的主要措施




政治
①頒布“
”。②設置“
”,監察地方官員。③設立“
”,以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
“推恩令”使王國逐漸被分成許多小侯國,再也沒有力量對抗中央了。
經濟
①統一貨幣鑄造。(五株錢)②食鹽、鐵器的生產和銷售歸中央
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極大地增加了中央收入。
思想文化
①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以儒學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在長安興辦太學。
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保證了皇帝的權威和朝廷政令的推行。儒學居主導地們,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
軍事
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
外交
派張騫出使西域。
開辟絲綢之路
2.東漢建立:公元25年,西漢皇族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就是光武帝。
東漢統治前期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史稱“光武中興”。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政權,統治日益黑暗。最后,在起義軍打擊下,東漢名存實亡。
第四課
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
1.西漢與匈奴(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關系
(1)劉邦率領大軍北上抵御匈奴,結果在白登山被匈奴軍隊圍困,經過七天七夜才得以解圍。
(2)漢武帝時,派衛青、霍去病先后三次出擊匈奴,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遷徙百姓居住墾荒,設置酒泉、張掖、武威、敦煌四郡,派駐軍隊,實施統治。
2.“和親”政策:如漢元帝時,宮女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為漢匈兩族的友好相處與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3.
張騫出使西域:(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現在新疆地區和更西的地區,稱為西域。)
(1)目的:聯絡“大月氏”,東西夾擊匈奴。
(2)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從長安出發出使西域。
(3)影響:①張騫通西域后,西域的葡萄、核桃、良馬、地毯等傳入內地。漢族的鑄鐵、開渠、鑿井等技術和絲織品、金屬工具等傳到西域,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②張騫通西域后,中國與西方的貿易日益活躍,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
4.絲綢之路:(1)路線:
長安—河西走廊—敦煌—新疆—中亞—西亞—歐洲的大秦(羅馬)
(2)影響:絲綢之路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也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絲綢之路溝通了歐亞兩大洲,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5.西域都護府: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了“
”,這是
地區正式接受中央政權管轄的開始。
6.與朝鮮和日本的交往:東漢時,朝鮮半島上各國與我國關系密切,文化交流頻繁。西漢時,日本的100多個小國中,有30多個和漢朝有來往。
第五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
1.造紙術:東漢
于105年,改進了造紙術。
2.數學成就:(1)《周髀算經》:西周初年數學家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
(2)《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時期。這本書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
3.醫學成就:(1)西漢:《黃帝內經》,最早記述了人體解剖知識和血液循環情況,系統論述了養生的基本原則。直到今天,這部書還是中醫學習的經典。
(2)東漢:①張仲景的《
》,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療原則,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制成了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發明一套醫療體操“五禽戲”。
4.史學:
的《史記》,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成為我國歷代王朝編寫史書的范例。
5.宗教:(1)佛教傳入中國:①公元1世紀(西漢末年),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中原地區。
②東漢明帝時,派使者到西方求佛法,在洛陽建造了中國最早的寺廟“白馬寺”。
③佛教宣傳的來生幸福吸引了很多信徒,許多統治者把佛教用作統治人民的工具。
(2)道教:東漢時期興起,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
6.秦漢時期文化昌盛的原因:?①社會穩定:秦統一,漢強盛,政治穩定,大一統局面形成。②經濟發展: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經濟繁榮。?③民族關系:民族融合促進了文化的交融與豐富?。④中外交流:實行對外開放格局,開辟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中外交流頻繁。?⑤統治階級比較重視,如漢武帝興辦太學,推廣儒學。??⑥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和杰出歷史人物的不懈努力
八上《道德與法治》期末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
1.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
積極融入社會,投身于社會的過程,是我們的走向成熟的過程。
2.個人與社會的關系:(1)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3.主要的社會關類型:
關系(如家庭成員);
關系(如同鄉、鄰居);
關系(如同學、同事)
4.
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的原因:(1)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2)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3)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5.通過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等,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
6.
親社會行為的含義: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如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
7.
養成親社會行為原因:(1)
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
(2)
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
8.
養成親社會行為方法:(1)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等。
(2)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養成親社行為,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第二課 網絡生活新空間
1.網絡改變世界(網絡的利)
(1)網絡豐富日常生活:①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
②互聯網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
③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表現:借助互聯網,我們可以結交朋友、查閱資料、學習新知、購買物品、尋醫問藥、休閑娛樂等。
(2)網絡推動社會進步:①網絡為
注入新的活力;②網絡促進
的進步;
③網絡為

搭建新平臺
2.網絡的弊:(1)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在網絡時代,會出現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主要表現在:耗費人們的時間、影響思考的深度,疏離現實的人際關系。3.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
3.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1)要提高
,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
(2)互聯網上有無限的信息,而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學會

(3)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方法:注意信息出處;關注官方信息;對信息進行多方驗證;辨識信息內容;向他人求助。
(4)恪守
、遵守
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
(5)傳播網絡正能量: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
第二單元 第三課 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
1.與人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社會秩序有: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
2.社會生活需要秩序的原因:(1)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
(2)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社會秩序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3.社會規則的分類:道德、紀律、法律。
4.社會規則與社會秩序的關系(規則的重要性):
(1)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從而使大家各司其職,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各得其所。
(2)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社會規則明確了當有人破壞秩序時該如何處罰,從而保障社會的良性運行。(手段有:①法律、紀律等規定的強制性措施;②道德、風俗等包含的非強制性手段。)
5.社會規則與自由的關系:①社會規則劃定了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②社會規則是
的保障。
6.自覺遵守規則的要求:(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
7.維護與改進規則的做法:(1)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
(2)要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
(3)積極改進規則。(原因:規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需要對規則進行改進)
第四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
1.尊重他人的重要性(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是交往的起點。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
(2)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
(3)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相互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
2.尊重從我做起(尊重他人的具體要求)
(1)
。(2)
。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3)學會
。要應該將心比心,體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難處,包容他人。
(4)學會
。我們要善于發現他人的潛質和特長,真誠地欣賞和贊美他人的優點和閃光點,給予他人積極的評價。
3.社會生活中,禮主要表現在


等。
4.文明有禮的重要性(為什么要文明有禮?)
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維系社會正常生活的一種道德行為規范,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
5.怎樣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1)需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2)需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
(3)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
6.誠信的重要性(為什么要講誠信?)
(1)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一個價值準則。
(2)誠信是一種道德規范和品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項民法原則。
(3)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4)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
(5)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
7.怎樣做一個誠信的人?
(1)樹立
。要真誠待人,信守承諾,不輕易許諾,如果失信產生了不良影響,應不逃避、不推脫,勇于承認過錯,主動承擔責任,爭取他人的諒解。
(2)運用
。當尊重他人隱私與對人誠實發生沖突時,我們應遵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權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隱私。
(3)珍惜個人的

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
1.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
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2.違法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
(1)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分:①
違法行為:②
違法行為:③
違法行為。
(2)按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分:①
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輕微的違法行為。)②
行為。
3.行政違法行為:
①含義:指違反行政法律、法規,應受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的行為。
②主要表現:如當事人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交通法》《稅法》《教育法》等行政法規而應該進行治安處罰的行為。生活中,最常見的是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
③承擔的法律責任:
。包括行政處分(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和開除等)和行政處罰(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4.民事違法行為:
①含義:違反民事法律規定,損害他人民事權利(民事權利包括財產權和人身權)的行為。
②表現: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經常從事各種民事活動,如購置財產、簽訂合同、勞動就業、結婚等,這些民事活動都是由民法來規范的。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都是較為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
③承擔的法律責任:承擔
責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5.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
6.犯罪(刑事違法行為)
(1)
含義:根據刑法規定,犯罪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2)
基本特征:①
(最本質的特征)②
(犯罪的法律標志)

(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7.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
8.刑罰分為
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和
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兩大類。
9.預防犯罪的原因:
①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遠離犯罪。
②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
10.怎樣預防犯罪:
①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我國《
法》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作了明確的規定,給我們劃清了是非的界限,標示了生活中的“雷區”。
②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11.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2.維護合法權益的途徑和方法有:
(1)通過
來維護合法權益。(一些能夠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有法律服務站、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
(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
。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
起訴。
13.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通常分為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俗稱“
”)、刑事訴訟三類。
14.青少年要勇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1)原因:①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②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
(2)要求: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
15.青少年要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1)原因: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
(2)具體做法: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促使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3)常見方法: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護好作案現場。
16.青少年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①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②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③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普安县| 闵行区| 英超| 新平| 龙陵县| 峡江县| 仁寿县| 柞水县| 和静县| 东山县| 吴川市| 临夏市| 永靖县| 西平县| 广西| 云安县| 武城县| 贺兰县| 新竹市| 通江县| 灵武市| 辽宁省| 西乌珠穆沁旗| 南涧| 民丰县| 轮台县| 白朗县| 乐东| 千阳县| 太白县| 会泽县| 咸阳市| 连州市| 张家口市| 郁南县| 遵义县| 云和县| 资溪县| 东明县| 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