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思想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6.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教學設計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依據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發展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堅持八個“相統一”——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教學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哲學與文化》從現實生活和實踐出發,以探究活動為載體,通過情景導入、案例考察、問題辨析等方式,呈現哲學與文化模塊的基本內容。體現了新時代思想政治課創新發展要求,達到邏輯的嚴密性、理論闡釋的針對性、表現形式的新穎性和案例素材的貼近性?!秲r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是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二單元第六課的第二框,主要引導學生認識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和主體差異性等特征,懂得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該框主要圍繞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自覺站在最廣的人民的立場上這兩大知識點。我們需要掌握怎么做才可以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這一部分知識是上一節課價值與價值觀的延續,同時為下一節價值的創造和實現做鋪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二)學情分析(1)從知識儲備看,通過三冊必修的學習,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哲學基礎知識,為本框的學習準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2)從能力看,高二學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具備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篩選能力、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3)從情感角度看,高二學生即將面臨高考,社會很多的誘因導致他們價值判斷和選擇的迷茫,因此學習本框體有它特有的意義。教學目標:課標要求解析價值觀差異與沖突產生的社會根源,能夠進行合理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一)學習目標:1.明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基本含義,把我二者的關系。2.科學分析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特點。3.學會分析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正確與否的標準,自覺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二)學科素養:政治認同:認同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最高的價值標準。科學精神:明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公共參與: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進行價值選擇。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教學重點如何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二)教學難點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評價標準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時政新聞,時政資料,網絡資源等(二)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等,多媒體輔助教學生活中,我們時常面臨價值選擇,也會產生各種煩惱與困惑。比如老人倒了,扶不扶?有人落水救不救?面對問題有人選擇當英雄,有人選擇當路邊鼓掌的人。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價值選擇?這節課的內容就可以指引我們大家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總議題面對價值沖突如何選擇?視頻《勇敢的心,致敬最美逆行者》議題一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一、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情景1◇深入疫情一線,譜寫生命戰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各地都第一時間派出醫療隊支援武漢,其中山東省先后派出6批、1213名醫務人員奔赴湖北抗疫前線,參與了15家定點收治醫院和3家方艙醫院的醫療救治。這些白衣戰士被人們稱為“最美逆行者!”?!髧鴥扔泻芏嗥髽I把“以客戶為中心”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倡導艱苦奮斗,自我批判、開放進取、至誠守信、團隊合作。正是因為堅特“以客戶為中心”許多企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品牌效應日漸凸顯。●為什么疫情期間許多人冒著生命危險到抗疫前線去?●為什么現在國內有很多企業會堅守“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選擇?1、含義價值判斷: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價值選擇: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進一步作出的選擇。2、關系走進地攤經濟,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根據探究問題,同學展開討論,然后自己組織好答案,將答案草稿羅列在草稿紙上根據順序展示自己的答案。自主學習能力和總結歸納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展示成果環節,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和自我表達能力。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2)產生:是社會存在在不同人的頭腦中的反映,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思考:地攤經濟的發展擺地攤,特別是小吃攤,難免產生廢氣、廢水、廢渣等污染物,會給環衛造成負擔,影響城市市容,請地攤經營者及時徹底清理擺攤產生的污染物。地攤經濟紅紅火火,但不意味著可以隨意設攤對于違規設攤,影響生活和交通,存在安全隱患等情況,應聽從相關部門的勸導,及時整改。結合材料,用價值選擇與價值判斷的知識談談怎樣發展好地攤經濟?(3)價值選擇實現的決定因素: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以及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人們的認識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4)要求: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客觀標準)情景2◆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從二O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br/>◆習近平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形象地講,長期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就是要不斷解決‘挨打’、‘挨餓’、‘挨罵’這三大問題。經過幾代人不懈奮斗,前兩個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挨罵’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爭取國際話語權是我們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問題?!彼伎迹和瑯邮亲裱鐣l展的客觀規律作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為什么我們黨在不同歷史階段為自己確立的目標和完成的歷史任務不同?議題二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二、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特征(1)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2)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3)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價值評價。二、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特征2.正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要求(最高標準)(1)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2)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3.正確處理不同的利益關系(1)各項工作應當正確反映并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2)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3)要把個人、集體、社會利益三者的統一作為選擇的標準。歸納: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衡量標準及要求:(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衡量標準: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客觀標準);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高標準)。(2)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要求: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客觀要求);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最高要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