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教學設計一、教材與學情(一)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題。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在詳細了解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為什么”的基礎上,過渡到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第二框“我們應該怎么做---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具體而言,本框題是對第一框題的拓展與延生。在理解我國的基本基本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理解并體悟國家“兩個毫不動搖”的措施完善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從而為第二課的學習打下基礎。對于學生來說,學好本框至關重要,它是高考的重要考點與難點。本框的課標依據是:明確堅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的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本框內容開宗明義,講述要在認同與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政策,增進學生對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認同,從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增強政治認同感。(二)學情分析:本框教學的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在知識上:高一學生在已經學習了一段時間高中思想政治,對于經濟類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知識比較碎片化、不夠全面系統。在心理上,高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善于思考,逐步對社會生活產生興趣,尤其是對生活中一些經濟事件的關注度提高,但由于沒有系統的學習,缺乏全面觀察和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同時學生辨識社會現象、合作、表達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強。所以,在本課中需要充分運用圖片、視頻、討論等各種形式,激發學生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參與意識、責任感和使命感。(三)教學目標政治認同:通過學習本節課知識,使得學生理解并體悟到國家“兩個毫不動搖”的措施完善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通過感悟我國幾十年經濟社會發生的重大變化,逐步增強經濟制度自信、經濟理論自信。科學精神:通過設置開放性的問題及情境,培養學生發散性的思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激發其自主探究熱情,使其在整理、分析資料信息過程中,發展其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并通過應用性問題設置討論環節,培養其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夠用科學辯證法的思維來看待事物、解決問題,同時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與創新競爭意識。公共參與: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討論交流中表達各自的觀點,小組討論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共同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環境中,體驗課堂共同參與的樂趣,從而增強公共參與的意識。(四)教學重難點1.重點: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和農村集體經濟的措施;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措施;2難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五)教學方法議題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合作探究教學法二、教學線路(一)教學思路本節課以“如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總議題,通過“議題導入——議題理解——議題決策——議題升華”的順序,設置“如何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如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如何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三個子議題,帶領學生對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進行深入學習探究。將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教學設計重點,通過小組成員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從當下生活出發,探索學習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的舉措、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措施等相關知識點,增強學生政治認同感,在思辨中培養科學精神,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釋放學習的積極性。(二)教學線路本課以議題式教學為主要方式,議題、情境、活動和任務四個要素圍繞學科概念形成如下四條線:議題線:由議題引領,分為三個環節,每個環節由一個子議題引領,使議題式貫穿教學始終。情境線:由“視頻《新時代必須更好的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視頻《中國廣電的正式成立》—視頻《劉嘉坤和他的九間棚村》—視頻《臨沂政府助推民營企業發展》—”組成,為議學活動提供豐富的時代背景。活動線:由“觀看、思考—商議、分析—商議、決策—觀看、感悟”組成。任務線:由“探究國有經濟的措施—探究農村集體經濟的措施—探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措施—情感升華”三部分組成。三、過程與意圖總議題:如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議題導入[議題情境]視頻《新時代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議學活動]視頻表明了什么呢?[設計意圖]利用觀看視頻導入,引導出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知道,十九大明確重申:我們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同時,讓學生闡述我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政策,讓學生在總體上對于本框主題有清晰的認識,建構起知識框架。[分議題一]如何發展壯大國有經濟?[議題情境1]視頻《中國廣電的正式成立》[議學活動]自主閱讀、觀看上述視頻,結合教材P8-9,小組商議完成以下問題。1.說說中國廣電是什么性質的經濟?這種經濟通常采用什么樣的形式?2.結合材料,談談中國廣電的成立對發展壯大國有經濟有何啟示?發展壯大國有經濟(1)中心工作: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標準,以提高國有資本效率、增強國有企業活力為中心。①全面推進依法治企。②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③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2)發展方向①服務于國家戰略目標。②把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③重點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3)所有制改革要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通常采用股份制形式)注意:混合所有制通常采用股份制形式,但并不是所有股份制都是混合所有制,只有由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所組成的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沒有公有制經濟參與的股份制,不是混合所有制。即:混﹦公+非公[分議題二]如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議題情境2]視頻《劉嘉坤和他的九間棚村》[議學活動]結合視頻:1.九間棚村是如何實現脫貧致富、村富民福?2.你知道還有哪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措施?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1)改革經營制度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2)轉變經營方式要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機制[設計意圖]通過對材料內容和視頻的深入討論,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與小組合作討論一起總結出答案。第一,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表屬于自己的感想,培養其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堅持毫不動搖的的鞏固和發展公有制主體地位的認同與理解。第二,且增強了學生們合作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分議題三]如何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議題情境]疫情對中小民營企業的沖擊、視頻《政府助推企業穩健發展》[議學活動]自主閱讀、觀看上述視頻,結合教材P12-13,小組商議完成以下問題。(1)國家如何幫助民營企業走出困境?(2)假入你是民營企業經營者,你應如何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3)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應如何作為?政府政策角度:(1)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和依法監管(2)企業管理角度:支持和幫助非公有制企業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的效率和市場競爭力。(3)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自身:要推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堅持愛國敬業,堅持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堅持回報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樹立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設計意圖]更深一步地引領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一步步追問的問題設置形式,讓學生深入挖掘所學知識,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熱愛思考的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科學精神和公共參與的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結束語:我們祖國正在不斷壯大發展。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未來的你們一定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促進者,不論你們身處何種崗位,都應該是一個心系國家,胸懷天下的人。[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與學習興趣,進一步升華知識內容,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兩個毫不動搖是必要的、是符合我國的國情的,從而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激發學生的奮力進取,堅定認同我國的基本經濟政策政策,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政治認同的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四、教學反思1.值得肯定的地方:(1)議題的引領化。圍繞“如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這一總議題,設置了三個分議題,分別著眼于“如何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如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如何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構成“一題三議”議題體系,層層環扣,逐步深入。以對中國廣電成立的探究為切入口,學生圍繞相關議題,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建構知識,求同存異。(2)目標的素養化。本課教學目標著眼于政治認同、科學精神等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目標設定體現了學科核心素養養成路徑,符合新課改要求。2.不足的地方1.由于本框知識較多,而課堂學習時間有限,部分內容沒有進行詳細的解說,如果課堂環節設計的再巧妙靈活一點,課堂效率會更高。2.在對議題設計和議學問題的設計上還有許多欠妥之處,并且未能很好地運用一個例子貫穿整個課堂,達到議案到底的效果。3.情境創設的材料過多,對于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或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