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本能力綜合專題復習——文明禮儀常識文明禮貌是一個國家社會風尚的真實反映,是一個民族道德素質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中國曾經被譽為禮儀之邦,但是今天我們卻無奈地看到,中國人在禮節、禮貌和風俗、禮儀方面的缺失與落后卻無法與過去的禮儀之邦齊名。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愿、禮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一、個人禮儀(一)儀表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關系①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不要太大,不要對人口沫四濺。②服飾得體。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調一致。(二)言談 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禮貌: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2、用語: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初次見面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托人辦事為“拜托”等等。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三)儀態舉止1、談話姿勢: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2、站姿: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3、坐姿: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鐘”。4、走姿: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松,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二、見面禮儀 1、握手禮:與他人握手時,目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顧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與人握手。在正常情況下,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 握手也講究一定的順序:一般講究“尊者決定”,即待女士、長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之后,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應。若一個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那么有禮貌的順先長輩后晚輩,先主人后客人序是:先上級后下級,先長輩后晚輩,先主人士。 2、鞠躬禮:鞠躬前視對方,以表尊重的誠意。 三、學校禮儀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專門場所,禮儀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內容。 學生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2、服飾儀表:穿著指穿衣褲,著鞋襪。其基本要求是: 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問禮儀:同學問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于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應及時歸還,并要致謝。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后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5、集會禮儀: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要莊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6、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墻壁和課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三、拜訪禮儀 1、拜訪前的相邀禮儀:不論因公還是因私而訪,都要事前與被訪者電話聯系。聯系的內容主要有四點:(1)自報家門(姓名、單位、職務)。(2)詢問被訪者是否在單位(家),是否有時間或何時有時間。(3)提出訪問的內容(有事相訪或禮節性拜訪)使對方有所準備。(4)在對方同意的情況下定下具體拜訪的時間、地點。注意要避開吃飯和休息、特別是午睡的時間。最后,對對方表示感謝。2、拜訪中的舉止禮儀:(1)要守時守約(2)講究敲門的藝術。要用食指敲門,力度適中,間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如無應聲,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應聲,再側身隱立于右門框一側,待門開時再向前邁半步,與主人相對。(3)主人不讓座不能隨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長者或上級,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讓座之后,要口稱“謝謝”,然后采用規矩的禮儀坐姿坐下。主人遞上煙茶要雙手接過并表示謝意。如果主人沒有吸煙的習慣,要克制自己的煙癮,盡量不吸,以示對主人習慣的尊重。主人獻上果品,要等年長者或其他客人動手后,自己再取用。即使在最熟悉的朋友家里,也不要過于隨便。 (4)跟主人談話,語言要客氣。 (5)談話時間不宜過長。起身告辭時,要向主人表示:“打擾”之歉意。出門后,回身主動伸手與主人握別,說:“請留步”。待主人留步后,走幾步,再回首揮手致意:“再見”。 四、涉外禮儀 在國際交際中,禮賓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許多外事活動,往往是通過各種交際禮賓活動進行的。一般來說,各種交際活動,國際上都有一定慣例,但各國往往又根據本國的特點和風俗習慣,有自己獨特的做法,我們在對外交往中除應發揚我國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注意禮貌、禮節之外,還應尊重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了解它們不同的禮節、禮貌的作法,從而使得我們在對外活動中真正做到不卑不亢,以禮相待。1、舉止:在外事活動中,舉止要落落大方、端莊穩重,表情要自然誠懇、和藹可親,不能不拘小節。站時,身體不要東歪西靠,不要斜靠在桌面或椅靠;坐時,姿勢要端正,不要翹腳、搖腿,也不要顯出橫散的樣子,女同志不要支開雙腿;走時,腳步要輕,如遇急事可加快腳步,但不要慌張奔跑3說話時,手勢不要過多,也不要放聲大笑或高聲喊人。2、談吐:在與外賓交談時,表情要自然,態度要誠懇,用語要文明,表達要得體。別人在與他人個別交談時,不要湊前旁聽。若有事需與某人談話,應待別人說完。交談中若有急事而要離開時,應向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在與外賓交談時,不要打聽對方的年齡、履歷、婚姻、薪金、衣飾價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情況。同外國人交談,最好選擇喜聞樂道的話題,諸如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電影電視、風光名勝、旅游度假、烹飪小吃等方面的話題,大家都會感興趣。這類話題使人輕松愉快,受到普遍歡迎。如果外國入主動談起我們不熟悉的話題,我們應該洗耳恭聽,認真請教,千萬不要不懂裝懂,更不要主動同外國人談論自己一知半解的話題。能力訓練測試題1、“不學禮,無以立”的古訓是( C )A、孟子 B、荀子 C、孔子2.禮儀要求同學之間交談時必須使用( B)。A、客氣話B、禮貌語言C、俗語臟話3.路遇他人應(B )。A、靠右側行走B、主動側身讓路C、快步行走4.遞接文件或名片時應當注意字體的( A)。A、正面朝向對方B、側面朝向對方C、反面朝向對方5.客人來訪時,我們要為客人打開房門。當房門向外開時(A )進。A、客人先進B、我們先進C、同時進門6.儀容儀表要求學生上學時應當(B )。A、濃妝艷抹B、著裝適當C、穿著校服7.做客時入座動作要(C )。A、快捷B、輕穩C、緩慢8.日常生活中鄰里之間應(A )。A、互尊互諒B、互不來往C、不必考慮鄰里關系9.為他人作介紹時,方法不正確的是(B )A、先把男士介紹給女士 B、先把長輩介紹給晚輩 C、先把晚到的客人介紹給先到的客人10.國際社會公認的“第一禮俗”是(A )A、女士優先 B、尊重原則 C、寬容的原則11.拜訪他人應選擇(C ),并應提前打招呼。A、清晨 B、用餐時間 C、節假日的下午或平日的晚飯后12、38.上下樓梯或在樓道行走時應( A)。A、靠右側行走 B、靠左側行走 C、走中間13.在商場、超市中挑選到購物籃中的商品,經考慮又不需要了,應將商品(A )。A、放回原處 B、隨手放到貨架上 C、放在地上14.用西餐時要使用刀叉,一般應該用(B )手拿刀。A、左手 B、右手 C、隨便哪只手15.宴會上,為表示尊重,主賓的座位應(A )。A、在主人的右側 B、在主人的左側 C、隨其所好16.關于西餐中喝湯的幾種說法不正確的是( C)。A、要用湯匙,不宜端起碗來喝。B、喝湯的方法,湯匙由身內向外舀出,并非由外向內。C、湯舀起來,一次分幾口喝下。17.在可以吸煙的餐廳用餐中,如需抽煙,你應該:(A )。A、征得鄰座同意在抽 B、先給其他人上煙自己在抽 C、不聲不響的走開自己抽18.與西方人交談時可以談論:(C )。A、對方年齡 B、對方婚姻 C、天氣情況19.別人給你服務,做事和幫忙,無論給你的幫助多么微不足道,都要說(A )。A、謝謝 B、請 C、對不起20、網絡交流時應注意(C)A、當“黑客”侵入別人網站 B、制造和傳播病毒 C、不擅自傳遞私人信件21、探望病人的時間長短大約(B)較為適宜。A、1—10分鐘 B、10—30分鐘 C半個小時以上22、旅游觀光時,不正確的行為是(B )A、將果皮紙屑扔進垃圾箱 B、在文物或樹木上題名留念 C、不大聲喧嘩23、拒收他人贈送的禮品應(A)A、態度堅決,婉言謝絕 B、禮品接受后退還 C、可以拆啟封口后再退還24、"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也"出之 ( C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老子25、( A )曾說過:"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A 荀子 B 孔子 C 老子 D 孟子26、中國菜肴品種繁多,風味各異,民間有 ( B ) 之說A."南咸,北甜,東酸,西辣" B."南甜,北咸,東辣,西酸"27、在介紹兩人相識時,總的規矩是 ( A )A.先卑后尊 B.先尊后卑 C.先女后男 D.先主后賓28、歡迎元首時,鳴禮炮 ( B ) 響.A 18響 B 21響 C 25響 D 28響29、歡迎政府首腦時,鳴禮炮( A )響.A 19響 B 21響 C 24響 D 28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