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新垌一中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九月月考七年級生物答題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貼條形碼區(qū)準考證號注意事項1.考生答題前,先將條形碼貼在條形碼區(qū),并將本人班級、姓名、考號填寫在相應位置。2.答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選擇題填涂時,必須用2B鉛筆按圖示規(guī)范填涂。3.嚴格按照題號在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答題卡清潔完整,嚴禁折疊,嚴禁在答題卡上做任何標記,嚴禁使用涂改液、修正紙和修正帶。5.若考生未按上述要求填寫答題,影響評分結果,后果自負。填涂樣例正確填涂:[A]錯誤填涂:[---][√][×]第一部分客觀題(請用2B鉛筆填涂)第二卷綜合題(滿分:4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2分)、(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_____________(每空1分,共12分)(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2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2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A][B][C][D]17.[A][B][C][D]18.[A][B][C][D]19.[A][B][C][D]20.[A][B][C][D]21.[A][B][C][D]22.[A][B][C][D]23.[A][B][C][D]24.[A][B][C][D]25.[A][B][C][D]26.[A][B][C][D]27.[A][B][C][D]28.[A][B][C][D]29.[A][B][C][D]30.[A][B][C][D]第1頁共4頁第2頁共4頁新垌一中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九月月考七年級生物試卷選擇題1、下列不屬于生物的是()A、熊貓B、木馬病毒C、細菌D、真菌2、“盼望著,盼望著,春天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句話體現了小草的生命現象是( ?。?br/>A、需要營養(yǎng)B、能生長C、能呼吸D、能排泄廢物3、教學樓外,被修剪的樹木不但發(fā)出了新芽,還開出了花朵。這體現了生物()A、需要營養(yǎng)B、能進行呼吸C、能生長與繁殖D、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4、下列敘述中,屬于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的是()A、“春來江水綠如藍”B、“草盛豆苗稀”C、“雨露滋潤禾苗壯”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5、種植在同一片田地內的玉米,其形態(tài)結構基本一樣,但由于水肥條件的差異而導致玉米有高有矮,這說明生物體()A、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B、具有遺傳和變異現象C、能生長與繁殖D、能夠繁殖后代6、“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龍生龍,鳳生鳳”中描述的現象體現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別()①生物能生長②生物都有遺傳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④生物能變異A、①② B、③① C、③④ D、③②7、新疆棉以纖維長、質地柔軟、彈性好聞名于世。我市某紗廠廠長為降低運輸成本,曾試圖引進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結果種植后性狀表現與本地棉相差無幾。這種現象說明()A、環(huán)境影響生物B、生物影響環(huán)境C、生物適應環(huán)境D、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8、小明在探究濕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設計了如下表格,你認為下列實驗方案需要修改的選項是()A鼠婦數量B光照C溫度D濕度20只陰暗30℃潮濕20只陰暗30℃潮濕A.AB.BC.CD.D9、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B、能提供最多氧氣的是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C、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最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D、被譽為地球之腎的是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10、下列詞語不能體現生態(tài)因素對生物影響的是A、人間四月,草長鶯飛B、密樹繁葉,遺天蔽日C、種豆南山,草盛苗稀D、螳螂捕蟬,黃雀在后11、人類吃的牛肉來自于以玉米為飼料的牛,則在此食物鏈中,牛和人分別所扮演的角色依次為()A、生產者、消費者B、生產者、分解者C、分解者、消費者D、消費者、消費者12、下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自我調節(jié)能力最強的是( ?。?br/>A.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B.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C.人工牧場生態(tài)系統(tǒng)D.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13、下列哪條食物鏈符合生物學原理( ?。?br/>A、蘑菇→松鼠→狐貍B、草←野兔←狼C、蛇←田鼠→鷹D、植物→蚜蟲→瓢蟲14、為證明黃櫨葉片變紅與溫度變化的關系,需將黃櫨盆景放置在不同溫度的恒溫箱內進行處理,這種生物學探究方法是( ?。?br/>A、觀察法B、調查法C、測量法D、實驗法15、下列實例中,體現了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是()A、大樹底下好乘涼B、荒漠中的駱駝刺根系非常發(fā)達C、千里之堤,毀于蟻穴D、蚯蚓的活動使土壤疏松16、在同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下列生物之間屬于競爭關系的一組是()A、青草與山羊B、害蟲與青蛙C、水稻和稗草D、松樹與松鼠17、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A、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B、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C、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D、生物圈18、我國的首次探月衛(wèi)星“嫦娥一號”發(fā)射成功,標志著我國的月球探秘邁出了一大步。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我國也能實現“載人探月,月球行走”。如果你是前往月球的探秘者,出發(fā)前你要準備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有()A、氧氣袋、礦泉水、壓縮餅干B、太陽能電池,保暖內衣C、啤酒、電腦、手機、保暖內衣D、盆棧,寵物、殺蟲劑19、生物圈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個小生態(tài)瓶也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它們的組成都有()A、植物,動物、真菌和細菌B、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C、陽光、空氣、水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20、生活在綠草地中的蚱蜢的體色往往是綠色的,說明A.生物適應環(huán)境,環(huán)境影響生物B.生物能夠影響環(huán)境C.生物具有應激性D.生物具有遺傳特性21、擁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A、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B、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C、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D、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22、2008年初,湖南省遭受了罕見的冰凍災害,造成某些地區(qū)的植物大面積死亡。這種現象說明()A、生物能適應環(huán)境B.、環(huán)境能影響生物的生活C、生物能影響環(huán)境D、生物能生長、發(fā)育和繁殖23、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都體現了()A.生物能影響環(huán)境B.生物能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C.環(huán)境能影響生物的生存D.生物與環(huán)境可以相互影響24、下列生物現象中是動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的是()A、河邊垂柳的枝條垂向河面B、仙人掌適應干旱環(huán)境而葉變成刺C、大雁由北方飛向南方越冬D、蚯蚓活動使土壤變得疏松2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备鶕鷳B(tài)系統(tǒng)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將“落紅”化作“春泥”的是()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陽光26、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到南極考察的科學工作者不僅要把塑料等難以降解的垃圾帶離南極,還要把糞便等生活垃圾帶離南極。這是因為南極()A、缺乏必要的生活設施B、缺少生產者C、沒有消費者D、分解者很少27、要使某一生態(tài)系統(tǒng)長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外,還必須具有()A、消費者和分解者B、生產者和消費者C、生產者和人D、生產者和分解者28、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對各種生物的數量起決定作用的是()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食肉動物29、菟絲子的葉片退化,細軟的莖纏繞在大豆的莖上,它的根伸進大豆的莖內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大豆與菟絲子之間的關系是()A、吸收B、寄生C、捕食D、競爭30、曾經有一個牧草留種區(qū),為了預防鳥啄食草子,就用網把留種地罩上。后來發(fā)現,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子吃光。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環(huán)境污染B、植物破壞C、缺水干旱D、食物鏈被破壞二、非選擇題(共40分)(讀圖理解)下圖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網。請據圖回答:(1)在該圖中,生產者是________,直接以植物為食的消費者是____________。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數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____。(2)圖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________關系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這些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形成的網狀聯系稱為_________。寫出此圖中的任意一條食物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動植物死亡后,它們的尸體并不會大量堆積,原因是土壤和空氣等環(huán)境中存在著大量的_______________。32、(實驗探究)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一些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行,這就是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huán)境變明亮了嗎?某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將他探究活動的過程填寫完整。(1)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定并實施探究方案:在鐵盤內放上一層濕土,一側蓋上不透光的紙板,另一側蓋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鐵盤的中央處放10只鼠婦,觀察鼠婦的行為。(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該同學對上述實驗重復了5次,結果如表:環(huán)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陰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取10只鼠婦的目的是避免________________,減少實驗誤差。該實驗的變量為_________。對上述五次實驗的結果如何處理?________33、(資料分析)2018年5月15日,四位志愿者從“月宮一號”中走出,標志著“月宮365”實驗獲得圓滿成功?!霸聦m一號”與外界隔絕,志愿者所需的氧氣、水和食物可在系統(tǒng)內循環(huán)再生,其中飼養(yǎng)的黃粉蟲以蔬菜老葉等為食,并能為人提供優(yōu)質的動物蛋白,與前一次實驗相比,新增加了一個植物艙,植物種類增加到30多種?!霸聦m一號”是能與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可實現航天員在遠離地球的太空長期生活的目標。1、“月宮一號”系統(tǒng)內所需的能量最終來源于。2、“月宮一號”之所以可稱為“微型生物圈”,是因為它具備了構成生物圈的基本要素。它可以看做一個。3、寫出“月宮一號”系統(tǒng)中的一條食物鏈:。4、“月宮一號”中攜帶的微生物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你認為這些微生物應該屬于該系統(tǒng)中的。5、植物種類的增加,提高了該系統(tǒng)的能力,使該系統(tǒng)更穩(wěn)定。34、(綜合應用)(1)圖一中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___(填選項)A.鼠、蛇、鳥B.鳥、鼠、蛇C.鳥、蛇、鼠D.蛇、鳥、鼠(2)作為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圖一中還缺少的生物部分是___(3)若甲、乙、丙分別表示C所在的最短的食物鏈中三種生物體內的總能量,則圖一中與丙對應的生物是___。(4)與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相對較______。(5)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被某種有毒物質污染了,有毒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七年級生物9月份月考答案1-5BBCBB6-10DADCB11-15DDDDB16-20CDADA21-25BBABC26-30DDABD31、(1)草、樹;鼠、昆蟲;貓頭鷹(2)捕食;食物網;草→鼠→貓頭鷹(任意寫)(3)分解者32、(1)光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嗎?(2)光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5)偶然性;光照;取5次數據的平均值33、(1)太陽能(2)生態(tài)系統(tǒng)(3)蔬菜(植物)→黃粉蟲→人(4)分解者(5)自動調節(jié)34、(1)C(2)分解者(3)鷹(4)弱(5)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垌一中9月月考 七 年級生物答題卷.doc 新垌一中9月月考 七年級生物試卷.doc 新垌一中9月月考 七年級生物試卷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