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發現與明確問題(一)發現問題(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是《技術與設計1》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主要包括:“問題的來源”及“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兩部分內容。通過第三章的學習,學生已經對設計的一般過程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節是為了讓學生最深入的了解“發現問題”這一環節。“發現與明確問題”是技術設計過程的第一環節,是設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設計的一般過程中非常關鍵的環節。本節內容對學生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養成主動發現問題的意識、形成對技術問題的敏感性以及掌握主動發現問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二)學情分析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設計的一般過程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但對具體的每一個環節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切身的體會,所以要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對“發現問題”有更深的認識,并通過分析案例,讓學生親身體會“發現問題”的過程,掌握“發現問題”的方法。由于高二年級的學生已經知道通過觀察日常生活可以發現問題,但缺乏對問題及問題價值的敏銳性,也對自己能否發現有價值的問題缺乏信心。此外學生對于通過收集和分析信息及進行技術研究和技術試驗來發現問題的方法也比較陌生,對這兩種方法在主動發現問題的重要性缺乏認識。所以需要對學生進行增強自信心,提高觀察的敏銳性,以及深入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對這兩種方法進行深入學習。(三)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了解發現問題在設計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發現問題的重要性。(2)能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日常生活嘗試發現問題,初步掌握發現問題的一般途徑與方法。(3)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與所發現問題相關的各種信息,并進行處理。過程與方法經歷發現問題的過程,掌握觀察生活、發現問題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1)養成細心觀察生活、主動發現問題的意識,形成對問題及問題價值的敏感性。(2)親歷“發現問題”的過程,加深對“發現問題”的認識,提高“發現問題”的信心。(四)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主動發現問題的方法。教學難點:收集與所發現問題相關的各種信息,并進行處理。(五)教學策略和手段以探究式學習為主,采用分析、討論、歸納總結、交流等多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地位。讓學生先在課下尋找問題,然后在課上進行分析,在學習中采取小組的形式討論問題。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引導作用。整個學習過程層層遞進,邏輯嚴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采用案例教學法,以豐富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獲得既形象又具體的認識,生動地展示了發現問題的過程。(六)課前準備教師的教學準備。(1)搜集或制作部分發明作品,展示給學生。(2)搜集相關案例,制作演示文稿,開闊學生思路。學生學習的準備課下搜集自己身邊存在的問題。(七)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詢問學生課下發現了多少身邊存在的問題?板書:記錄學生發現的問題提問:大家發現的問題非常多,其中多少屬于技術問題?就實際例子講解科學問題、社會問題和技術問題的聯系和區別。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同學們的問題進行分析歸類。展示案例:小學生發明可記數雙訂書機獲全國發明會金獎南京鳳凰街小學生發明了可記數雙訂書機,獲第十四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一般的訂書機在裝訂操作時,需在本子側面上下位置各裝訂一次,不但耗時,而且不容易訂得整齊,影響了美觀。裝訂的本數多了以后,也無法自動知道所裝訂的本數。她的發明集自動訂數、聯運裝訂功能于一體,一次操作即可完成一本本子的裝訂作業,同時還可自動記錄所裝訂的本數。用兩個規格相同的訂書機、一只計數器、一塊底板、一套聯運桿、一只訂數器壓桿機械連接就制成了可計數的雙訂書機。兩個訂書機固定在底板的兩邊,計數器裝在兩個訂書機的中間。兩個訂書機能實現同步聯動,一次即可完成一本本子的裝訂操作,能自動計數所裝訂的本數,能適應各種規格的紙張裝訂,拆下聯運桿,兩訂書機也可單獨使用。提問:請大家思考這位小學生設計的過程。提問:分析了他的設計過程后,大家認為在他的設計中哪個階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交流各自發現的問題共同分析,區分科學問題、社會問題和技術問題。分析案例,思考具體的設計的過程。體會發現問題在設計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觀察身邊的問題,嘗試觀察日常生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調整講解內容。明確科學問題、社會問題和技術問題的區別。引導學生對同學們的問題進行分析歸類。由小學生的發明引入,通過與學生密切聯系又簡單易懂的案例既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引導學生分析案例,既復習了設計的一般過程,又使學生認識到發現問題的重要價值,指出發現問題的地位和作用。新課要成就一項有價值設計,第一步就是要發現有價值的問題,發現問題是設計的第一個環節,是設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那么請大家思考問題從哪里來?又如何發現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問題的來源(1)生活中必然會碰到,不得不解決的問題;(2)別人給出要你解決的問題;(3)主動發現的問題。在這三種來源中主動發現問題更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推進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所以為了能夠發現更多的問題,需要我們更主動的觀察生活,通過多種途徑發現問題。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1)觀察日常生活閱讀案例:新式紡紗機的誕生提問:閱讀案例后,請大家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有過無意中發現問題的經歷嗎?如:當人們生病需要躺著用直吸管吸取杯中的飲料時,如果管子彎折了,就喝不到飲料;使用保鮮袋時,打開的時候比較費力;你的父親在使用折疊式剃須刀時很不安全,常常刮破皮膚。提問:請大家猜想這些問題引發了哪些發明呢?正是由于發明者注意到了這些日常的發現,所以才設計出各式各樣的新產品。所以對于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我們還可以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來加以發現。為了能夠及時的記錄這些轉瞬即逝的靈感,可以設計根據一定目的制定觀察提綱或觀察表,然后自己親身體驗,進行總結分析從而提出問題。除去觀察日常生活外,我們可以通過搜集信息,從中分析、提煉出問題。(2)收集和分析信息收集信息的常用方法:文獻法、問卷法、詢問法(直接詢問法、間接詢問法、家庭詢問法、個別詢問法等)。學生活動:課本P81馬上行動,分析表中數據,可以發現什么問題?(3)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分析案例:伽利略與體溫表。這個案例給我們什么啟示?討論:請你談談技術試驗對發現問題有什么重要作用?思考題: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有很多,你認為發現問題的途徑還有哪些?參照自己的經驗和剛剛分析的問題,共同討論。分析、思考問題的來源。分析案例,思考各種問題出現的情景,思考自己是否遇到過類似的情況,自己是如何對待遇到的問題的思考相關設計思考收集信息的常用方法,并進行嘗試。分析案例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通過自己分析,找出問題的來源,從而引出主動發現問題的重要性。引入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問題。使學生了解觀察日常生活所發現的問題,可以作為設計的重要問題,所以需要提高注意力。通過相應的發明,說明觀察日常生活所發現的問題可以作為設計的問題。體會日常觀察的重要性。使學生簡單了解收集信息的常用方法。體會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的作用。拓展學生發現問題的思路。小結生活中不是沒有問題,缺的只是發現問題的慧眼。需要我們積極主動的思考。積極敏銳抓住問題(用心觀察日常生活)主動出擊尋找問題(收集和分析信息)科學探索創造問題(技術研究和技術試驗)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信心。作業請以全班同學為對象,設計一份臺燈使用情況調查表,完成調查結果百分比圖,并提出分析問卷所發現的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