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江市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七年級生物試題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將各小題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入下表中)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生物的是A.冬眠的蛇B.海豚C.珊瑚蟲D.珊瑚2.暑假,小米同家人一起到云南西雙版納旅游,發現有一種叫跳舞草的植物,當它“聽”到優美歡快的樂曲時就跳起舞來,這種現象說明生物A.需要營養B.能夠進行呼吸C.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能生長和繁殖3.2020年,我國將進行第七次人口普查。進行人口普查時用到的科學方法是A.測量B.觀察C.調查D.實驗4.小杉對生物進行分類:鯽魚、金魚、螃蟹、蒼蠅、老鼠等歸為一類;荷花、玫瑰花、松樹、黃金葉歸為一類。小杉對生物進行分類的依據是A.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B.生物的用途C.生物的生活環境D.生物的數量5.夏天正午蟬鳴叫的最厲害,氣溫降到24℃以下就停止鳴叫,影響蟬鳴叫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陽光B.水C.溫度D.空氣6.對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蟲來說,它的環境是指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動物B.陽光、空氣、水分、溫度、土壤等非生物C除蝗蟲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D.除這只蝗蟲外的其他蝗蟲、其他生物和非生物7在“濕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探究實驗中,能形成一組對照實驗的是A.光線的明亮與陰暗B.土壤的干燥與濕潤C溫度的高與低D.光線的強弱與土壤的濕潤8.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的排列順序是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②作出假設③表達交流④制定計劃⑤實施計劃⑥得出結論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③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②④⑤③⑥9地衣是真菌和藻類的共生體,地衣能在巖石上生長,又能腐蝕巖石。這說明A.生物能適應環境B.環境能影響生物C.生物能影響環境D.生物既能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10.一根朽木上生長有蘑菇、苔醉、螞蟻等,其中屬于分解者的是A.朽木B.蘑菇C.苔鮮D.螞蟻11.下列舉例中,屬于生態系統的是A一片湖泊B一棵松樹C一個地區的所有植物D一條河流中的水生生物12.下面能正確表示一條食物鏈的是A.大魚→小魚→蝦B.陽光→水藻→蝦→小魚→大魚C.蝦→小魚→大魚D.水藻→蝦→小魚→大魚13.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草原生態系統中,狼的數量變化曲線最可能是14.下列哪一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A.濕地生態系統B.草原生態系統C.森林生態系統D.海洋生態系統15.用顯微鏡觀察時,轉動目鏡和物鏡都未能把視野中的污點移走,那么可以斷定污點在A.反光鏡B.玻片標本C.目鏡D.物鏡16.用下列四臺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視野中細胞數最少的是A.目鏡5X,物鏡40XB.目鏡10X,物鏡40XC.目鏡10X,物鏡10XD目鏡12.5X,物鏡10X17.用洋蔥鱗片葉內表皮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時,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18.構成一朵玫瑰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A.分子B.細胞C.組織D.花瓣19.用顯微鏡觀察下列細胞時,能夠在細胞內找到葉綠體的是A.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B.人的口腔上皮細胞C.黃瓜表層果肉細胞D.洋蔥根尖細胞20運用克隆技術,把白兔乳腺細胞的細胞核轉人黑兔的去核卵細胞中,再將這個融合細胞培育成胚胎后移人灰兔的子宮內。這樣生出來的兔,其毛色為A.黑色B白色C.灰色D.灰白色21.泡制楊梅酒是九江的風俗,將楊梅浸入白酒中,過一段時間后,液體的顏色會變紅,其主要原因是酒精破壞了細胞的A.細胞壁B.細胞核C.細胞質D.細胞膜22.下圖不同序號表示不同分裂時期的動物細胞,其中①是分裂起點,⑤是分裂終點。②③④三個時期的正確順序依次是A.②③④B.③④②C.④②③D.④③②23.細胞分裂過程中,變化最明顯的是A.葉綠體B.染色體C.液泡D線粒體24.如圖是細胞分裂、分化的示意圖,在①②③④四個過程中,表示細胞分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25.將下列人體結構從微觀到宏觀的層次排序,正確的是①神經細胞②大腦③神經組織④神經系統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26.當皮膚被劃破時人會感到疼痛,還會出血,說明皮膚是A.細胞B.組織C.器官D.系統27.泡椒雞爪是人們喜愛的小吃,雞爪多“筋”,經切片后用顯微鏡觀察,發現“筋”的細胞間隙大,細胞間質多,具有連接和支持作用。由此可見“筋”屬于A.上皮組織B.肌肉組織C.神經組織D結締組織28.下列選項中,不能獨立完成各種生命活動的是A.酵母菌B.衣藻C.草履蟲D根毛細胞29.草履蟲完成氧的攝人和二氧化碳排出的結構是A.纖毛B.口溝C.表膜D.收集管30在顯微鏡下觀察草履蟲,應在培養液中放少量棉花纖維,這是為了A.給草履蟲提供食物、B.限制草履蟲的運動,便于觀察C.供草履蟲附著D.有利于草履蟲呼吸二、非選擇題(第31、32小題每空1分,第33、34小題每空2分,共40分)31.(8分)如圖為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請據圖回答問題:(1)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是。(2)該食物網中共有條食物鏈,其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是:(3)若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除圖中所示成分外,還需要補充和。(4)若該生態系統被某種有毒物質污染了,有毒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是(5)如果大量捕捉蛇,一定時期內,數量會顯著增多的生物是。(6)圖中生物的能量最終來自于。32(8分)圖甲是顯微鏡的結構圖,圖乙中的圖A和圖B是兩種細胞的模式圖。請據圖回答:(1)對光時,首先轉動轉換器,使倍鏡對準通光孔。(2)圖甲中,當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時,眼睛一定要看著[②],以防止壓破標本。(3)如果觀察的物像位于視野的左上方,應將玻片向移動,如果在鏡下已經找到了要觀察的物像,要使物像更清晰些,應該調節顯微鏡的[]。(4)圖乙中的A圖表示的是細胞結構模式圖,判斷的依據是該細胞具有(填序號)。(5)動植物細胞共有的能量轉換器是。33.(12分)根據“制作并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制作臨時裝片的正確操作順序是③→。(2)要將圖二中的甲轉化成乙,應轉動轉換器換上,通過選擇大光圈或(填“平”或“凹”)面鏡使視野變亮。(3)①的正確操作方法是: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平。這樣做可以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而影響觀察。(4)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5)若是制作并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則③滴清水應改成滴,其目的是保持細胞正常形態。34.(12分)2019年的澳洲山火整整肆虐了4個多月,造成大量的植物被燒毀,森林面積銳減,動物死傷無數。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造成這場山火的一個重要誘因是澳洲桉樹。該植物的葉片特化出發達的油細胞。夏季,揮發在空氣中的按樹油極易引發火災。火災之后,桉樹又能最先恢復生機占領森林。因此,桉樹被人們稱為“縱火犯”。(1)與陽光、水分一樣,火也是影響生物生存與分布的因素。(2)被大火破壞的森林可能需要數百年的光景才能恢復,這是因為生態系統的能力是有限的。(3)外表燒焦的桉樹仍能發芽,說明桉樹內具有分裂功能的組織仍然存活。(4)按樹生長迅速,占據空間,被遮擋的其他樹木生長緩慢。桉樹與其他樹木存在關系。(5)構成一棵桉樹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為(用文字和箭頭描述)。與人相比,桉樹在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上少了。九江市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七年級生物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均為單選題,每題2分,共6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CCACDBBDBADBAB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ABCBDDBDBCDDCB二、綜合題(共40分,其中第31、32題每空1分,第33、34題每空2分。)31.(8分)(1)草(2)3;草→鼠→蛇→鷹(3)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前后順序可變)(4)鷹(5)鼠(6)太陽32.(8分)(1)低(2)物鏡(3)左上方[⑥]細準焦螺旋(4)植物1、3、5(5)線粒體33.(12分)(1)④→②→①(2)高倍鏡凹(3)氣泡(4)碘液(5)生理鹽水34.(12分)(1)非生物(2)自動調節(3)分生(4)競爭(5)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系統4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生物答案.doc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