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 明確問題 溫故知新 1.問題的來源分別是哪3種? 2.發現問題的途徑包括哪些? 在上節課大家學習了發現問題之后,大家關于疫情期間的所見所感提出了眾多問題? 1.能否設計一款方便穿戴的防護服? 2.能否設計一款適用于高危、高污染性環境中的聽診器? 3.病人使用過的用品具有高污染性,怎么樣處理? 4.怎么樣讓病人跳舞好看? 5.怎樣將疫情期間所下的雪收集起來? 6.在口罩千金難求的時候怎么設計一款口罩、尤其是兒童口罩? 溫故知新 我們發現了很多問題,只是初步有了一個設計的方向。但到底能不能確定為一個設計課題,還需要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具體的設計任務。我們把這個環節叫做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 二、自主預習P67-69并完成填空: 問題的應用環境 科學原理 調查分析 針對前面題目做一下內容和價值明確? 1.能否設計一款方便穿戴的防護服? 2.能否設計一款適用于高危、高污染性環境中的聽診器? 3.病人使用過的用品具有高污染性,怎么樣處理? 4.怎么樣讓病人跳舞好看? 5.怎樣將疫情期間所下的雪收集起來? 6.疫情期間,在口罩千金難求的時候怎么設計一款口罩、尤其是兒童口罩? 永動機 案例:疫情期間現有的成人口罩過大,導致無法和兒童面部緊貼、呼吸阻力大對兒童呼吸系統負擔太大、造型趨同化等一系列對孩子使用不利的地方。那么什么樣的口罩才適合孩子使用呢? 第一組:負責對學校小學各班級學生問卷調查 第二組:負責到大商場了解有關兒童口罩的款式、功能和銷售情況 第三組:負責在多所小學用詢問法展開調查 第四組:負責通過書籍、網絡等渠道收集相關資料 判斷問題是否有價值,還可以借助于一些研究手段(如信息收集、調查分析等)來進行 孫宇和他的同學分成四組,對臺燈進行了需求調查 案例:現有的成人口罩存在過大導致無法和兒童面部緊貼、呼吸阻力大對兒童呼吸系統負擔太大、造型趨同化等一系列對孩子使用不利的地方。那么什么樣的口罩才適合孩子使用呢? 二、自主預習P70-73并完成填空: 設計對象的不同特點 設計標準不同 設計對象受成本和環境限制 主觀條件:是否具有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客觀條件:人力、物力、財力 同時 依次 我們在明確此問題的內容與價值之后,還應明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會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 四、思考與交流 我們制作兒童口罩所受到的限制因素? 設計相關因素 是否受限制 可否執行國家相應技術規范 材 料 制造工藝 結構造型 質 量 成 本 時 間 …… 一、防護性能方面,兒童防護口罩要求顆粒物過濾效率不低于95%,防護效果不低于90%;兒童衛生口罩要求顆粒物過濾效率不低于90%,細菌過濾效率不低于95%。 二、舒適性能方面,考慮兒童生理發育階段的呼吸特征,兒童防護口罩要求呼氣阻力和吸氣阻力均不高于45Pa;兒童衛生口罩要求通氣阻力不高于30Pa。在口罩佩戴的舒適性方面,標準推薦采用可調節式口罩帶。 三、安全性能方面,口罩應能安全牢固地罩住口、鼻、下頜,不應存在可觸及的銳利尖端和銳利邊緣,不應明顯影響視野;口罩原材料不得使用再生料和可導致不良反應的材料,不應經過有氯漂白;配有呼吸閥的口罩,其呼吸閥應牢固不變形,內部件不應脫落;不應使用系帶式口罩帶;鼻夾應承受20次對折不斷裂;口罩內層材料不應印花或染色。標準嚴格規定了有害物質殘留,甲醛含量不高于20mg/kg;口罩外層的印花圖案不應掉色,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環氧乙烷滅菌殘留量不得高于2μg/g;不得檢出可遷移性熒光增白物質。標準還規定了微生物指標應達到一次性衛生用品要求。 兒童口罩的生產標準 四、思考與交流 1.明確問題的 2.明確解決問題受到的限制及計劃 設計對象的特點和問題解決的標準 對象特點不同,設計標準不同。 成本、環境等的限制。 設計者的技術能力與條件 主觀條件:知識和技能。 客觀條件: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 內容 價值 3.明確設計要求及編制進度計劃 當堂檢測 1、某學校因發展的需要,要在校園內安裝電子顯示屏,因沒有廣泛征求老師和同學的意見,結果等到電子顯示屏安裝好之后才發現,校園內師生和校外來訪人員不方便看到顯示屏上的內容。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是發現與明確問題的( )沒有做到位。 A.發現問題的途徑 B.明確問題的內容 C.明確問題的價值 D.明確問題的限制條件 D 當堂檢測 2、小明發現用普通的臺燈看書比較傷眼睛,于是他決定設計一款護眼臺燈。在確定問題的價值時,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已有護眼臺燈很多,相關技術也很成熟,因此確定該問題的研究價值不高。小明判斷依據是( )。 A. 問題缺乏科學性 B.問題已得到解決 C.現有的技術條件不能解決該問題 D.問題無普遍意義 B 當堂檢測 3、章鴻同學準備對如圖所示的一款3D眼睛進行改進設計,他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可能受到的限制是( ) A.信息收集的來源 B.技術能力與條件 C.市場調查的方法 D.試驗方法 B 當堂檢測 某設計師查閱相關數據后,發現火災中大多數人死亡的原因是吸入毒性氣體。于是他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消防裝置,由滅火器和防毒面具組成,既能滅火又能保護使用者。請回答4-5題。 4.該設計師發現問題的途徑是:( ) A.觀察日常生活 B.科學實驗 C.技術試驗 D.收集和分析信息 5.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明確解決問題受到的限制,下列不屬于該裝置設計限制因素的是( ) A.滅火器的技術規范 B.火災發生的原因 C.制作成本 D.設計者的設計能力 D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