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平潭一中教研片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測試七年級生物答題卡完卷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題人:嵐華中學林娟娟審核人:林貼條形碼區域姓名座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用2B鉛筆填涂)A1[B][c][D][A][B][C][D[B][c][D116[A][B][c[D13[A][B][c]18[A][B][C][D]4[A][B][c][D[B][c]4[A][B][c][D9[A][B][c][D]A](B[C10[n][B][c][15[A][B][c][D20[n][B][c][D]21[A][B][c][D]25[A」[B」[c」[D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除特殊標注外,每空1分,共50分。在內填序號或字母)26、(6分分)(1)28、(10分)(1)(4)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級生物答題卡第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29、(9分)(1)30、(8分)(1)31、(7分提出問題:鼠婦會選擇陰暗的環境各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級生物答題卡第2平潭一中教研片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測試七年級生物試卷【完卷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班級姓名座號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下列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A.花開花落B.潮漲潮落C.蜻蜓點水D.孔雀開屏2.下列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是()A.一片農田B.一塊草地C.一片森林D.一群羊3.“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落葉化作春泥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生產者B.消費者C.分解者D.陽光4.在實驗設計中,下列哪個選項不能作為一組對照()A.有光和無光B.溫度和水分C.10℃和25℃D.有空氣和無空氣5.下列細胞中具有葉綠體的是()A.人體口腔上皮細胞B.家鴿肌肉細胞C.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D.菠菜葉肉細胞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該詩句描述的生命現象,主要體現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B.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生物能生長和繁殖D.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7.在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不用清水而用生理鹽水,主要是為了()A.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B.殺死細胞C.使口腔上皮細胞分散開D.殺滅細菌8.在觀察植物細胞時,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先移動載玻片再轉動目鏡,污點都沒有移動,則說明污點在()A.目鏡上B.物鏡上C.載玻片上D.反光鏡上9.下列各項中,屬于生物適應環境的是()A.沙漠中仙人掌的葉變成刺B.“三北”防護林能防風固沙七年級生物第11頁共6頁C.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D.西雙版納原始森林濕潤多雨10.香蕉在南方能正常生長,而在北方不能生長。與此相關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水分B.土壤C.光照D.溫度11.下列能正確表示食物鏈的是()A.蟬→螳螂→黃雀→鷹B.陽光→草→兔→狼C.草→蝗蟲→青蛙→細菌D.草→鼠→蛇→鷹12.在同一生態系統中,下列生物之間屬于競爭關系的一組是()A.青草與山羊B.害蟲與青蛙C.水稻與雜草D.松樹與松鼠13.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草原生態系統中狼的數量變化曲線最可能是()A.B.C.D.14.能控制生物的發育和遺傳的是()A.細胞膜B.細胞質C.細胞壁D.細胞核15.圖中甲和乙是兩類不同細胞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壁是甲特有的結構B.液泡是甲、乙共有的結構C.甲是植物細胞,乙是動物細胞D.線粒體是甲、乙共有的能量轉換器16.小明使用顯微鏡時,外面正下著大雨,天色昏暗,在這種情況下,他應該()A.放大光圈,用平面鏡B.放大光圈,用凹面鏡C.縮小光圈,用平面鏡D.縮小光圈,用凹面鏡17.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是正確的做法。A.盡量將標本撕得薄一些B.將蓋玻片垂直于載玻片后迅速放下C.若有氣泡,則用手輕壓趕走D.蓋上蓋玻片后可直接將稀碘液滴在蓋玻片上18.在一塊玉米地里,影響玉米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全是生物因素的是()A.瓢蟲、雜草、陽光、玉米B.雜草、蚯蚓、蜻蜓、農民(七年級生物第2頁共6頁)C.雜草、蝗蟲、蚯蚓、土壤D.陽光、溫度、水分、土壤19.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A.目鏡B.物鏡C.反光鏡D.粗準焦螺旋20.被稱作“綠色水庫”的生態系統是()A.海洋生態系統B.濕地生態系統C.森林生態系統D.淡水生態系統21.用下列四組鏡頭看同一塊血液的玻片標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細胞數目最少的一組為()A.目鏡——5×,物鏡——10×B.目鏡——5×,物鏡——40×C.目鏡——10×,物鏡——10×D.目鏡——10×,物鏡——40×22.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A.“萬物生長靠太陽”說明了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光B.一塊農田中的所有農作物可看作一個生態系統C.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構成了完整的生態系統D.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絕對穩定的23.觀察植物細胞時,在光學顯微鏡下不容易看清楚的結構是()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細胞核24.克隆羊多莉長得像()A.供細胞核的母羊B.供無核卵的母羊C.代孕母羊D.ABC三種羊的一部分25.如圖,制作臨時裝片時,以下染色步驟操作正確的是()A.染液滴在①處,吸水紙從③處吸引B.染液滴在②處,吸水紙從③處吸引C.染液滴在①處,將裝片左端略提起D.染液滴在③處,將裝片左右輕晃動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0分)26.(共6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生物的環境是指生物生存的地點。()(2)植物不進行呼吸,動物進行呼吸。()(3)植物細胞具有能量轉換器,而動物細胞沒有。()(4)“一母生九仔,連母十個樣”,這句話描述了生物的遺傳現象。()(5)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6)不是所有的物質都能夠進入細胞。()27.(共10分)下圖是某校學生制作并觀察某細胞臨時裝片的相關圖片,圖甲是操作步驟,圖乙是根據觀察繪制的細胞模式圖,圖丙是顯微鏡結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注:“[]”內填寫序號,“”內填寫文字)(1)圖甲正確操作順序是。(2)圖甲中b圖表示的操作過程是,其中滴加的液體是;c圖中滴在載玻片中央的液體是。(3)圖甲中d圖的操作要領是: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這樣做的目的是。(4)觀察時,為了使物像更清晰應調節圖丙中[]。若顯微鏡目鏡為10×,物像放大了400倍,則物鏡的放大倍數為倍。(5)為了使制作的裝片能夠清晰地觀察到細胞,所制作的裝片必須是。28.(共10分)如圖表示溫帶草原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構成的食物網,據圖回答問題。(1)該食物網由條食物鏈組成,每條食物鏈的起點都是,寫出最長的一條食物鏈。(2)蛇和鷹之間存在關系和關系。(3)食物網中所有生物進行生命活動的能量最終都來自,當某種難分解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后,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是。(4)如果人類大量捕殺鷹,該生態系統將受到嚴重破壞,說明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5)該生態系統的組成,除圖中所示成分外,還應包括和。29.(共9分)請根據兩種細胞模式圖回答。(注:“[]”內填寫序號,“”內填寫文字)(1)圖甲是細胞模式圖。(2)甲、乙細胞都具有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④]和[⑥]。(3)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4)圖甲中,位于細胞的最外面,起保護和支持細胞作用的結構是[]。(5)切番茄流出的紅汁水主要來自結構[]中,該結構也是植物細胞所特有的。30.(共8分)顯微鏡是中學生開展實驗探究常用的實驗用具,其結構模式圖如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在對光過程中,要轉動[③],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若在[①]里能看到明亮的視野,說明對光成功。(2)若某同學在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字母“d”,且位于視野中的左上方,則所觀察的透明紙上寫的字母是,要將其移至視野中央,則應將透明紙向方移動。(3)該顯微鏡的目鏡只有一個,物鏡有兩種,分別標有“10×”和“40×”,要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用的物鏡是標有“”的,要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最大,應選用的物鏡是標有“”的。若目鏡有兩種分別標有“5×”和“10×”,則顯微鏡放大倍數最大是倍。(4)操作光學顯微鏡結束后,如需擦拭目鏡和物鏡,請用。31.(共7分)為了探究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生活有無影響,可以選用鼠婦作為實驗材料。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一些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行,這就是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嗎?某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將他探究活動的過程寫完整.(1)提出問題:鼠婦會選擇陰暗的環境嗎?(2)作出假設:。(3)制訂實施探究方案:①在鐵盤內放上一層濕土,一側蓋上不透光的紙板,另一側蓋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鐵盤兩側中央處各放5只鼠婦,觀察鼠婦的行為。這樣,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兩種環境,目的是為了形成實驗。②鐵盤兩側除了光照不同外,其他條件保持一致,目的是。③在鐵盤兩側中央各放5只鼠婦而不是1只,是為了。(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該同學對上述實驗重復了5次,結果如下表。環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陰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應對上述數據作怎樣的處理?。實驗的結論是。(5)實驗結束后,鼠婦怎么處理?。平潭一中教研片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測試七年級生物試卷答案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1—5.BDCBD6—10.CABAD11—15.DCDDB16—20.BABBC21—25.DABAA非選擇題(每空1分)26、(6分)×××××√27、(10分)(1)cadb(2)染色碘液生理鹽水(3)一側(一邊)避免(或“防止”)產生氣泡(4)③細準焦螺旋40(5)薄而透明28、(10分)(1)3草草→鼠→蛇→鷹(2)捕食競爭(順序可調換)(3)太陽光(太陽能)鷹(4)有限(5)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順序可調換)(9分)(1)植物(2)細胞核細胞質(3)②細胞膜(4)①細胞壁(5)⑤液泡(8分)(1)反光鏡目鏡(2)p左上(3)10×40×400(4)擦鏡紙(7分)(2)鼠婦會選擇陰暗的環境(3)①對照②為了控制單一變量③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4)求平均值鼠婦會選擇陰暗的環境。(5)把鼠婦放回到適宜它生長的自然環境(意思相近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生物答案.doc 七年級生物答題卡.pdf 七年級生物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