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經濟全球化7.1《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以“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為議題【學習目標】1.通過文本材料閱讀和小組搜集展示,概括中國改革開放的基本歷程,通過文本材料閱讀和小組合作探究,深刻體會當前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及對外開放對我國的積極影響,進一步理解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樹立開放包容的心態。2.圍繞“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實踐”的文本材料,探究并運用如何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提高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產業創新和升級能力。3.培養辯證思維,正確認識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關系,堅定自主創新的信念,培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培養憂患意識,自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分議題一:探秘中國的“開放之旅”】材料一:中國改革開放大事記時間事件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廣東省委、福建省委關于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報告,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特區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2008年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中國北京成功舉辦2018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2018年、2019年中國連續舉辦兩屆國際進口博覽會,向世界發出擴大開放的信號2020年9月中國國際“服貿會”盛大開幕問題1:結合材料一和課前分組搜集的材料,概括中國改革開放的基本歷程,通過繪制時間軸或流程圖等形式進行小組展示。材料二:作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一直被看作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從1980年國家批準設立經濟特區以來,在短暫的40年間,深圳從一個人口只有3萬人的“邊陲小漁村”發展到人口過千萬的國際化大都市,城區面積從最初的3平方公里擴大到了2000多平方公里,GDP也從1979年的1.79億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2.69萬億元,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結合材料二,依據深圳四十周年滄桑巨變,談談對外開放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哪些變化?【分議題二:大國重器靠“自主創新”還是“引進借鑒”】材料一: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支柱,也是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的底線。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隱患,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俗稱為“芯片”的集成電路是信息時代工業生產的“心臟”。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集成電路市場,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自給率不足40%,高端芯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美國商務部宣布對我國Z通訊公司采取出口管制措施,使得嚴重依賴“美國芯”的該公司生產經營面臨“休克”危險。材料二自主創新是開放環境下的創新,絕不能關起門來搞。前沿技術、產業應用等領域應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深化國際科技合作,積極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同時可以借鑒國外先進成果,實現“引進吸收再消化”。問題:有人認為“大國重器要靠自主創新”(正方),也有人認為“大國重器要靠引進借鑒”(反方),你贊成哪個觀點?請結合材料一、二和課前分組搜集的材料,就此展開辯論,并說明理由。【分議題三: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背景材料:近年來,中國采取一系列舉措擴大對外開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制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的國家戰略,打造開放新高地增強開放聯動效應。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創新對外投資方式;加強創新合作,努力打破制約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流動的壁壘,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術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推進外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外貿轉型升級,提高“中國制造”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培育自主品牌,開拓國際市場;鼓勵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制定《外商投資法》,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保障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進一步加大服務業開放力度。問題1:過去40多年,中國對外開放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中國從一個比較封閉的經貿小國變成一個經貿大國,從依靠初級產品參與全球分工變成依靠制成品參與全球分工,這是歷史性的跨越。世界在變,中國也在變。請以“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為題,運用所學寫一篇短文,闡述中國在新發展階段的對外開放。問題2:建設自由貿易港對我國實施“引進來”戰略有積極影響?【分議題四:應對新挑戰——如何更好維護我國經濟安全】材料一:1997年一場源于泰國的金融風暴迅速蔓延到東南亞、東亞地區,2008年美國華爾街的巨大金融海嘯嚴重沖擊了美國的金融業和其他行業,亞洲金融風暴和美國金融海嘯迅速波及全球,給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損失。面對危機,我國政府果斷采取措施,既穩定了我國的經濟形勢,又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材料二:美國政府不斷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中國在通信、信息技術等領域實現飛躍式發展,46家集成電路企業、35家通訊企業和國防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7所高校列入美國實體清單。問題1:結合材料總結如何維護我國經濟安全?【分議題五:推動新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樹立正確義利觀】材料一:2018年7月16日,美國將中國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指稱中國政府針對美鋼鋁232的應對措施不符合世貿組織的有關規定。中國商務部指出:美鋼鋁232措施以“國家安全”為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這已成為世貿組織眾多成員的共識。材料二:2018年11月5日,在中國首屆進口博覽會上指出: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深入發展。中國堅定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支持對世界貿易組織進行必要改革,共同捍衛多邊貿易體制。中國愿推動早日達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加快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快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進程。中國支持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發揮更大作用,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中國將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問題1.有人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利>弊,也有人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弊>利。請結合課前分組搜集的材料,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利大還是弊大”展開辯論。問題2:我國應如何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處理好義與利的關系?7.1《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學案參考答案【議題一答案】問題一: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我國對外開放邁入新階段;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和開放型經濟體系逐步形成,開放型經濟體制逐步健全。(教材P73,學生可采用時間軸或流程圖等形式進行呈現)問題二:改革開放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給我國帶來了資金、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議題二答案】正方觀點:大國重器要靠自主創新理由: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們的出發點,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關系到一國的核心競爭力,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靠自主研發,國家才能更長久發展。若受制于人,將會嚴重制約企業發展,甚至會影響國家安全。反方:大國重器要靠引進借鑒理由:我國奉行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科技創新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引進借鑒有利于引進學習外國先進的技術,實現引進、吸收、再創新,加速大國重器研發進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盲目排外,而是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建議與提示:該問題具有開放性,學生可任選一方進行觀點的理由闡述。教師可以在小組代表發言后進行總結,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關系)【議題三答案】問題一參考示例: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新時代,中國貫徹開放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更加主動地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適應新形勢,中國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適應新形勢,中國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要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拓展對外貿易,推進貿易強國建設。適應新形勢,中國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寬市場準人,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建議與提示:本題具有開放性,學生圍繞主題運用學科術語言之有理即可)問題二:影響:①縮小進口商品在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的價差,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需求;②推動資金、技術和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③學習先進管理經驗,促進投資和貿易便利化;④促進我國現代服務等產業的發展,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議題四答案】問題答案:國家角度: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②堅持獨立自主與對外開放相統一。堅持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出發點。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深度、提高效益方轉變,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③增強綜合國力,維護國家利益,防范和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企業角度:①掌握核心技術,突破關鍵技術。②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③充分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自身權益。【議題五答案】問題一答案:“利大于弊”:①加入世貿組織是我國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必然之舉,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②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發函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的國際環境;③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④帶動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⑥帶動就業,改善民生。“弊大于利”:加劇市場競爭,加大經濟風險,對我國經濟安全帶來新的挑戰。問題二答案:支持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降低關稅,擴大開放,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堅持正確的義利觀,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實現合作共贏。支持世貿組織改革,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