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2021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冊第4章運動和力的關系Word同步練及答案(新教材)人教物理必修第一冊第四章運動和力的關系1、一物塊靜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從某時刻開始,物塊受到一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設物塊與桌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以a表示物塊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確描述F與a之間關系的圖像是( )2、如圖,冰壺是冬奧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冰壺在冰面運動時受到的阻力很小,以下有關冰壺的說法正確的是( )A.冰壺在冰面上的運動直接驗證了牛頓第一定律B.冰壺在冰面上做運動狀態不變的運動C.冰壺在冰面上的運動說明冰壺在運動過程中慣性慢慢減小D.冰壺在運動過程中抵抗運動狀態變化的“本領”是不變的3、(雙選)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塊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運動,在其正前方固定一個足夠長的輕質彈簧,如圖所示,當物體與彈簧接觸并將彈簧壓至最短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接觸彈簧后即做減速運動B.物塊接觸彈簧后先加速后減速,且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C.當彈簧壓縮量最大時,物塊的加速度等于零D.當物塊的速度為最大時,物塊的加速度等于零4、給出以下物理量或單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米 b.牛頓 c.加速度 d.米/秒2 e.質量f.千克 g.時間 h.秒 j.長度A.a、b、d、f屬于基本單位B.a、f、h屬于基本單位C.a、e、g屬于基本量D.b、g、j屬于基本量5、若恒定合力F使質量為m的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在時間t內移動的距離為x,則2F的恒定合力使質量為2m的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在2t時間內移動的距離為( )A.2xB.4xC.8xD.16x6、(雙選)如圖所示,蹦床運動員從空中落到床面上,運動員從接觸床面下降到最低點為第一過程,從最低點上升到離開床面為第二過程,運動員( )A.在第一過程中始終處于失重狀態B.在第二過程中始終處于超重狀態C.在第一過程中先處于失重狀態,后處于超重狀態D.在第二過程中先處于超重狀態,后處于失重狀態7、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B.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通過大量實驗總結出來的實驗結論C.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一切物體都有慣性D.牛頓第一定律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8、(雙選)如圖所示,當小車水平向右加速運動時,物塊M相對靜止于車廂后豎直壁上.當小車的加速度增大時( )A.M所受的靜摩擦力增大B.M對車廂的作用力增大C.M仍相對車廂靜止D.M受到的合外力為零9、張揚同學參加了1000米跑、肺活量、引體向上、投擲實心球等項目的身體素質測試,其測試成績中用國際單位制單位進行計量的是( )A.1000米跑:3分10秒B.肺活量:3200毫升C.引體向上:15次D.投擲實心球:14.5米10、用相同材料做成的A、B兩木塊的質量之比為3:2,初速度之比為2:3,它們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同時開始沿直線滑行,直至停止,則它們( )A.滑行中的加速度之比為2:3B.滑行的時間之比為1:1C.滑行的距離之比為4:9D.滑行的距離之比為3:211、若貨物隨升降機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豎直向上為正),則貨物受到升降機的支持力F與時間t關系的圖像可能是( )12、雨滴在空氣中下落時,受到的阻力Ff不僅和雨滴的速度v有關,還與雨滴的橫截面積S有關,當雨滴速度比較大的時候,它受到的空氣阻力與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與其橫截面積成正比,即Ff=kSv2,(1)若雨滴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則雨滴最終穩定時運動的速度是多少?(2)阻力表達式Ff=kSv2中k的單位是什么?(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表示)13、(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和解題步驟,有數值計算的要注明單位)如圖所示,質量m=2kg的物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4,用一水平恒力F=10N作用在該物塊上,使它在水平地面上由靜止開始加速運動,力F作用4s后撤去.g取10m/s2,求:(1)物塊在這4s內加速度的大小;(2)物塊在這4s內的位移大小;(3)撤去水平恒力F后,物塊經多長時間停下來?(新教材)人教物理必修第一冊第四章運動和力的關系1、一物塊靜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從某時刻開始,物塊受到一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設物塊與桌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以a表示物塊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確描述F與a之間關系的圖像是( )解析:當拉力大于最大靜摩擦力時,物塊才產生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μmg=ma,可知a與F成線性關系,C正確.答案:C2、如圖,冰壺是冬奧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冰壺在冰面運動時受到的阻力很小,以下有關冰壺的說法正確的是( )A.冰壺在冰面上的運動直接驗證了牛頓第一定律B.冰壺在冰面上做運動狀態不變的運動C.冰壺在冰面上的運動說明冰壺在運動過程中慣性慢慢減小D.冰壺在運動過程中抵抗運動狀態變化的“本領”是不變的解析: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冰壺在冰面上的運動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速度逐漸減小,所以不能驗證牛頓第一定律,選項A、B錯誤;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與速度的大小無關,冰壺的質量不變,所以在運動過程中抵抗運動狀態變化的“本領”即慣性是不變的,選項C錯誤、D正確.答案:D3、(雙選)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塊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運動,在其正前方固定一個足夠長的輕質彈簧,如圖所示,當物體與彈簧接觸并將彈簧壓至最短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接觸彈簧后即做減速運動B.物塊接觸彈簧后先加速后減速,且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C.當彈簧壓縮量最大時,物塊的加速度等于零D.當物塊的速度為最大時,物塊的加速度等于零解析:物塊與彈簧接觸前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物塊與彈簧接觸后,彈簧彈力不斷增大,開始階段彈簧彈力小于推力F,合力向右,加速度向右,物塊做加速度不斷減小的加速運動;當加速度減小為零時,速度達到最大;接下來物塊由于慣性繼續向右運動,彈力進一步變大,且大于推力,合力向左,加速度向左,物塊做加速度不斷變大的減速運動,當速度減為零時,加速度最大,故B、D正確,A、C錯誤.答案:BD4、給出以下物理量或單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米 b.牛頓 c.加速度 d.米/秒2 e.質量f.千克 g.時間 h.秒 j.長度A.a、b、d、f屬于基本單位B.a、f、h屬于基本單位C.a、e、g屬于基本量D.b、g、j屬于基本量解析:質量、時間、長度是力學中的三個基本物理量;米、千克、秒是力學中的三個基本單位,牛頓和米/秒2是導出單位,選項B正確.答案:B5、若恒定合力F使質量為m的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在時間t內移動的距離為x,則2F的恒定合力使質量為2m的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在2t時間內移動的距離為( )A.2xB.4xC.8xD.16x解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質量為m的物體的加速度為a=,位移為x=at2,整理可得x=;2F的恒定合力使質量為2m的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加速度為a′=,位移為x′=a′(2t)2,則可得x′==4x,故B正確,A、C、D錯誤.答案:B6、(雙選)如圖所示,蹦床運動員從空中落到床面上,運動員從接觸床面下降到最低點為第一過程,從最低點上升到離開床面為第二過程,運動員( )A.在第一過程中始終處于失重狀態B.在第二過程中始終處于超重狀態C.在第一過程中先處于失重狀態,后處于超重狀態D.在第二過程中先處于超重狀態,后處于失重狀態解析:運動員剛接觸床面時重力大于彈力,運動員向下做加速運動,運動員處于失重狀態;隨著床面形變增大,彈力逐漸增大,彈力大于重力時,運動員做減速運動,運動員處于超重狀態,故A錯誤、C正確;蹦床運動員在上升過程中和下降過程中是對稱的,加速度方向先向上后向下,先處于超重狀態,后處于失重狀態,故B錯誤、D正確.故選C、D.答案:CD7、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B.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通過大量實驗總結出來的實驗結論C.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一切物體都有慣性D.牛頓第一定律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解析: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選項A正確;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在伽利略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抽象推理總結出來的結論,選項B錯誤;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一切物體都有慣性,選項C正確;牛頓第一定律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選項D正確.答案:B8、(雙選)如圖所示,當小車水平向右加速運動時,物塊M相對靜止于車廂后豎直壁上.當小車的加速度增大時( )A.M所受的靜摩擦力增大B.M對車廂的作用力增大C.M仍相對車廂靜止D.M受到的合外力為零解析:小車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物塊M相對小車靜止,加速度與車的加速度相同,以物塊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對物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N=Ma,a增大,表明N增大,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M對車廂壁的壓力N′=N增大,物塊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增大,物塊不可能沿壁下滑,M仍相對車廂靜止,在豎直方向,M所受合外力為零,由平衡條件得f=Mg,M所受的靜摩擦力不變;M受到的合外力不為零,豎直方向的合力不變,水平方向的合力增大,所以車廂與M的相互作用力增大,故A、D錯誤,B、C正確.答案:BC9、張揚同學參加了1000米跑、肺活量、引體向上、投擲實心球等項目的身體素質測試,其測試成績中用國際單位制單位進行計量的是( )A.1000米跑:3分10秒B.肺活量:3200毫升C.引體向上:15次D.投擲實心球:14.5米解析:分不是國際單位制單位,故A錯誤;毫升不是國際單位制單位,故B錯誤;次不是國際單位制單位,故C錯誤;米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故D正確.答案:D10、用相同材料做成的A、B兩木塊的質量之比為3:2,初速度之比為2:3,它們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同時開始沿直線滑行,直至停止,則它們( )A.滑行中的加速度之比為2:3B.滑行的時間之比為1:1C.滑行的距離之比為4:9D.滑行的距離之比為3:2解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μmg=ma,所以滑行中的加速度為:a=μg,所以加速度之比為1?1,A錯誤;根據公式t=,可得==,B錯誤;根據公式v2=2ax可得==,C正確、D錯誤.答案:C11、若貨物隨升降機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豎直向上為正),則貨物受到升降機的支持力F與時間t關系的圖像可能是( )解析:由v?t圖像可知,升降機的運動過程為:向下加速(失重:Fmg)→向上加速(超重:F>mg)→向上勻速(F=mg)→向上減速(失重:F答案:B12、雨滴在空氣中下落時,受到的阻力Ff不僅和雨滴的速度v有關,還與雨滴的橫截面積S有關,當雨滴速度比較大的時候,它受到的空氣阻力與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與其橫截面積成正比,即Ff=kSv2,(1)若雨滴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則雨滴最終穩定時運動的速度是多少?(2)阻力表達式Ff=kSv2中k的單位是什么?(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表示)解析:(1)雨滴最終穩定運動時,重力和阻力平衡,有mg=Ff=kSv2,解得v=.(2)由阻力表達式Ff=kSv2知,k=,則k的單位為1===1kg/m3.答案:(1) (2)kg/m313、(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和解題步驟,有數值計算的要注明單位)如圖所示,質量m=2kg的物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4,用一水平恒力F=10N作用在該物塊上,使它在水平地面上由靜止開始加速運動,力F作用4s后撤去.g取10m/s2,求:(1)物塊在這4s內加速度的大小;(2)物塊在這4s內的位移大小;(3)撤去水平恒力F后,物塊經多長時間停下來?解析:(1)開始物塊在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知F-μmg=ma1代入數據得:a1=1m/s2.(2)由x=a1t2得4s內的位移大小x=8m.(3)4s末速度:v=a1t=4m/s撤去F后,據μmg=ma2得加速度大小a2=4m/s2撤去F后,物塊的運動時間為t′==s=1s.答案:(1)1m/s2 (2)8m (3)1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