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4.1.2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 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了解東晉、十六國、南朝的簡單概念; 掌握淝水之戰、江南地區經濟開發的狀況。 二、學習重點:淝水之戰、江南地區的開發。 三、學習難點:江南經濟開發的主要原因。 四、課前自主學習 1.東晉的興亡 (1)建立:317年,西晉滅亡第二年,皇族____在南方重建政權,定都______(今江蘇南京),史稱______。 (2)政權特點:______把持朝政。東晉立國離不開士族的鼎力支持,其中_____貢獻最大。東晉初年流傳著一句民謠:“王與馬,______。”瑯邪王氏之后,其他幾個北方來的士族也相繼把持朝政。 (3)滅亡:420年,大將______自立為帝,國號______,結束了東晉的統治。 2.淝水之戰 (1)背景:東晉中期,______建立的______政權基本統一了北方地區。383年,前秦皇帝______率軍南下,試圖一舉吞并東晉。 (2)過程:______前鋒與東晉軍隊隔______對峙。東晉將領要求秦軍稍向后退,以便晉軍渡河決戰。苻堅想趁東晉軍隊渡河時予以打擊,同意后退。秦軍中的氐族人不多,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占多數,他們不愿為前秦賣命,秦軍一退就潰不成軍。晉軍趁機發起進攻,大敗____。 (3)影響 ①對南方:淝水之戰使江南地區免遭摧殘,為______持續發展提供了相對安定的環境。 ②對北方:淝水之戰后,前秦的統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區重新陷入____的狀態。 3.南朝 (1)開始:420年,大將劉裕自立為帝,國號宋,結束了東晉的統治。 (2)包含的朝代:此后160多年間,南方先后經歷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朝代,都城都在______,歷史上統稱為“______”。 4.江南地區的開發 (1)人口南遷 ①背景:三國以前,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在______,長江以南的許多地區還非常落后。 ②開始:從______開始,許多北方人為了躲避戰亂,逃亡江南地區。 ③高潮:______之后,更多的北方人遷到江南。 (2)江南經濟的發展 項目 內容 原因 人口南遷給江南地區帶去了______和先進的_____;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少,______比較穩定;當地______的辛勤勞動 表現 農業 ①修建了許多______,開墾出大量_____,______流域、______流域和______流域,都是東晉南朝的______。福建、廣東和廣西一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 ②南方以種植______為主,______有了提高 ③稻田里開始使用糞肥,______的種植也推廣到江南 ④利用______加工谷物的生產工具,應用更加廣泛 手工業 ①_____技術有了提升,絲織品產量激增,棉布的生產和使用也逐漸發展 ②______技術進一步改進,灌鋼法的發明大大提高了鋼的質量 ③______發展迅速,______已成為較為普遍的生活用具,尤其是______,最為當時人所青睞 影響 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______奠定了基礎 三、問題探究 1.苻堅擁有八十多萬兵力,卻不能統一江南,這是為什么? 2.江南地區的開發區域包括哪里? 3.江南地區開發的影響? 4.資料一:公元前1世紀的《史記》記載,漢中期以前的江南“地廣人稀”,老百姓以魚米為食。那時的生產技術比較落后,放火燒荒,耕種水田,百姓“無積聚而多貧”。 資料二:成書于6世紀的《宋書》記載:南朝前期的江南”地廣野豐“,繁榮昌盛,百姓勤勞,努力耕種;如果一個大郡獲大豐收,就可以解決好幾個郡的糧食問題;這一地區“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 資料三:中國在魏晉之際正處于一個寒冷時期,氣候變冷、過度開墾和戰爭的破壞,使黃河流域農業生態環境迅速惡化。相比之下,江南氣候酷熱的狀況有所緩解,尚待開發的資源及其豐富。 根據上述資料,說說江南地區發生了哪些變化,想想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課堂檢測 1.西晉和東晉的建立者分別是( ) A. 司馬懿和司馬昭 B. 司馬昭和司馬炎 C. 司馬炎和司馬睿 D. 司馬炎和司馬昭 2.建立前秦政權的民族是( ) A. 漢族 B. 蒙古族 C. 鮮卑族 D. 氐族 3.東晉初年流傳著一句民謠:“王與馬,共天下。”這句話的意思是( ) A.東晉立國離不開庶族的鼎力支持 B.東晉立國離不開士族的鼎力支持 C.東晉庶族勢力很大 D.王氏與馬氏輪流執政 4.東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發展迅速,而北方經濟發展緩慢。導致這一變化的客觀因素是( ) A.江南生產工具和生產經驗比北方強 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勞 C.北方社會動蕩,南方相對安定 D.先秦以來,南方的自然條件優于北方 5.促進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開始趕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觀原因是( ) A. 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入南方 B. 江南地區社會環境相對穩定 C. 北方人民大量南遷 D. 南朝統治者注意調整統治政策 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匈奴對漢一再侵擾。劉秀為了防御的需要,將幽、并二州邊地的居民遷到常山關(今河北正定)和居庸關(今屬北京)以東。在長城一帶筑亭侯,修烽燧,加強防御。 材料二:鮮卑慕容部原居住鮮卑山……289年,慕容硅率領部落遷居徙河(今遼寧義縣),不久又行到大棘城(今遼寧錦州),從事農桑和畜牧……在內遷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過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漢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習俗影響漢人。 (1)中國古代移民可以劃分為政府移民和自發移民,通過閱讀材料一、材料二,你認為他們分別屬于哪一種? (2)從材料二中可看出我國古代移民產生了什么作用和影響? (3)東漢末年開始,北方人民紛紛南遷,這一移民活動有什么歷史意義? 答案: 自主學習: 1.東晉的興亡 (1)司馬睿、建康、東晉 (2)士族、瑯琊王氏、共天下 (3)劉裕、宋 2.淝水之戰 (1)氐族、前秦、苻堅 (2)秦軍、淝水、前秦 (3)江南經濟、割據混戰 3.南朝 (2)宋、齊、梁、陳、建康、南朝 4.江南地區的開發 (1)北方、東漢末年、西晉后期 (2)勞動力、生產技術、社會秩序、民眾與移民 水利工程、良田、太湖、潘陽湖、洞庭湖、重要糧倉、水稻、栽培技術、小麥、水力 養蠶繅絲、冶鑄、制瓷業、瓷器、青瓷、經濟重心南移 問題探究: 1.前秦方面:軍隊的民族復雜,其他民族不滿前秦的統治,希望秦軍失敗,以擺脫氐族貴族的控制;軍隊指揮不當,戰線過長。 東晉方面:廣大將士在保衛江南、恢復中原思想的激勵下,士氣高昂;將領足智多謀,指揮得當。 2.長江中下游一帶(太湖流域、鄱陽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迅速發展,福建、廣東和廣西一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 3.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 4. 變化:司馬遷描述的漢代江南,人煙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換很不發達,物質生活水平比較低,但貧富分化的程度也很低。而《宋書》所描述的南朝時期的江南,人口眾多,物產豐富,豐收年頭,一年收獲的糧食能滿足幾個郡人口的需要。 原因:漢代的江南尚未開發,魏晉以來江南已經逐漸得到開發。從自然條件來說,黃河流域農業生態環境在魏晉時期迅速惡化,而江南地區有發展經濟的優越條件;從人口方面來說,大量的北方人口遷往南方,為江南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從技術條件來說,北方人口的南遷,為江南的發展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此外,從社會狀況來說,江南地區的戰亂比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江南地區的進步與變化。 課堂檢測 1.C 2.D 3.B 4.C 5.B 6. (1)材料一為政府移民,材料二為自發移民。 (2)鞏固邊疆、促進開發、民族融合。 (3)北方人民的南遷,給南方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極大地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為中國古代社會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 _21?????????è?????(www.21cnjy.com)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