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中復習知識清單《第一章機械運動》長度的單位國際單位:米m單位換算刻度尺的正確使用1.會認:單位、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2.會選:選擇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適的測量工具3.會放:零刻度線要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并且要與被測邊保持平行,不能斜歪4.會看:視線要與刻度尺垂直5.會讀: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準確值+估讀值)6.會記:記錄數值和單位如:3.80cm注:如:12.34cm(其中0.3cm為分度值讀數,即分度值為0.1cm或者1mm,0.04為估讀值)秒表的讀數原則:先看小表盤示數,再看小表盤示數誤差與錯誤三種長度特殊測量方法累積法:把若干個相同的微小量“累積”起來測量平移法:把不可直接測量的長度“平移”到刻度尺上測量轉化法:化曲為直(等效替代法),化直為曲參照物的性質參照物的選擇可以是任意的(任意性)不以研究對象作為參照物(排己性)在通常的情況下,會選擇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方便性)一旦被選為參照物,則假定該物體靜止(假定性)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選定參照物判斷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有變化→物體運動無變化→物體靜止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在描述同一物體運動情況時,參照物不同,物體運動和靜止的情況往往不同速度速度(v)定義:物理學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計算題模板:如:已知:汽車行駛的路程為s=20km,行駛的時間為t=2h求:汽車行駛的速度v解:"答:汽車行駛的速度為10m/s。常見物體的速度人步行的速度:1.1m/s自行車的速度:5m/s正常行駛的汽車:17m/s高速路上行駛的汽車:33m/s十一、圖像分析十二、平均速度十三、測量平均速度(1)原理:v=,式中s為總路程,t為總時間;(2)測量工具:刻度尺(測路程)、停表(測時間);(3)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的目的:便于測量時間;(4)金屬片的作用:使小車在確定位置停下,便于計時;(5)實驗步驟:按如圖組裝;測量路程;釋放小車測量時間;計算速度;(6)若過了起點才開始計時,時間偏短,速度偏大;(7)結論:小車從斜面頂端滑至底端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快,做變(加)速直線運動;且v下半>v全>v《第二章聲現象》重點:音調、響度、波形圖的對比聲波:乙與甲:音調和響度相同,音色不同;丙與甲:響度和音色相同,音調不同;丁與甲:音調和音色相同,響度不同;聲學實驗:1.真空罩中的鬧鐘現象:抽出空氣聲音變小,空氣進入聲音變大;說明: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方法:科學推理法(以實驗為基礎,科學推理);2.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現象: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動越快,音調越高;說明: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方法:控制變量法(用相同的力度撥動尺子);3.探究響度和振幅的關系現象1:敲擊音叉,小球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現象2:越用力敲,彈開幅度越大;說明:響度跟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方法:轉換法(觀察乒乓球被彈開,判斷音叉振動情況);《第三章物態變化》一、物態變化:各種物質狀態間的變化(備注:發生物態變化時總要伴隨著一個吸熱和放熱的過程。)二、熔化和凝固熔化: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特點:吸熱)凝固:物體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特點:放熱)。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晶體非晶體物質舉例海波、冰、食鹽、水晶、明礬、萘、各種金屬松香、橡膠、玻璃、石蠟、瀝青、塑料熔點和凝固點有無熔化條件溫度達到熔點、持續吸熱持續吸熱凝固條件溫度達到凝固點、持續放熱持續放熱熔化圖像AB段:固態,持續吸熱,溫度升高BC段:固液共存,持續吸熱,溫度不變CD段:液態,持續吸熱,溫度升高溫度保持不變時對應的溫度值為熔點。熔化過程中物質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凝固圖像為熔化的逆過程,即放熱過程凝固點的數值與熔點數值相等凝固過程物質放出熱量,溫度不斷降低。注:圖像題總結如下根據圖像是否有一段水平線段,判斷是否為晶體根據圖像中曲線是上升還是下降,判斷是熔化還是凝固根據水平線對應的溫度判斷晶體的熔點(或凝固點)根據水平線的兩個端點判斷熔化(或凝固)持續的時間三、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特點:吸熱)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蒸發和沸騰的區別蒸發沸騰不同點發生部位只發生在液體表面液體表面和內部劇烈程度緩慢劇烈溫度條件任何溫度達到沸點,繼續吸熱溫度變化溫度下降溫度不變影響因素液體溫度的高低、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液面上方空氣的流速液體的種類不同、沸點不同、液體表面上方的氣壓大小相同點都是汽化現象,都要吸收熱量水沸騰的實驗溫度變化:沸騰前,溫度持續上升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但持續吸熱沸騰時溫度小于100℃,原因可能是水上方的氣壓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驗證水沸騰過程是否需要吸熱的方法:停止加熱,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縮短水沸騰時間的方法:使用初溫較高的水減少水量給容器加蓋子液化: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特點:放熱)液化的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壓縮體積“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出汗”不是汗,冰水瓶外面的“汗”,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四、升華和凝華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特點:吸熱)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特點:放熱)常見的升華現象:1、衣櫥內樟腦丸變小2、冬天冰凍的衣服變干3、碘遇熱變成碘蒸氣4、燈泡鎢絲變細常見的凝華現象:1.冬天玻璃上的窗花2、霧凇3、早晨看到的霜常見天氣現象:雨----液化霧-----液化露-----液化云----液化霜、雪-----凝華冰雹------凝固物態變化實驗1.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1)組裝器材:自下而上;整理器材:自上而下(2)使用水浴加熱的目的:使被加熱的物質受熱均勻(3)溫度計的正確使用、讀數(4)描繪圖像、認識圖像;該物質的熔點:80℃(5)晶體熔化的特點: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6)晶體熔化的條件:達到熔點,繼續吸熱2.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氣泡情況:沸騰前少量的氣泡上升過程中變小;沸騰時產生大量的氣泡上升過程中變大,到水面破裂(2)水沸騰時的溫度不到100℃的原因是當時周圍的大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3)結論:水沸騰是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形成大量的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4)縮短加熱時間的方法:減少水的質量、提高水的初始溫度(5)紙板上的作用:減少熱量散失;紙板上留有小孔的作用:使燒杯內外氣壓相等(6)水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特點:吸熱,溫度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