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程基本信息課題鼓樂鏗鏘之《錦雞出山》教科書書名:音樂鑒賞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7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鑒賞《錦雞出山》,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了解樂曲的表現方法,復習并掌握“螺螄結頂”與“上下句對偶”兩種創作手法的規律,嘗試運用音色對比進行聲勢編創。2.在學習《錦雞出山》的音樂實踐活動中,繼續夯實和提高穩定拍感、節奏記寫、多聲部節奏律動等音樂關鍵能力;能用聲勢律動表現一段《錦雞出山》中的鑼鼓經。3.分析民間器樂合奏形式“打溜子”的特點,探尋中國民間音樂所蘊含的智慧與文化內涵。教學重點:感受、體驗樂曲《錦雞出山》的音樂情緒,了解樂曲的表現方法,復習并掌握“螺螄結頂”與“上下句對偶”兩種創作手法的規律,嘗試運用音色對比進行聲勢編創。教學難點:夯實和提高穩定拍感、多聲部節奏律動等音樂關鍵能力;能用聲勢律動表現“結對出山”的鑼鼓經。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節主要師生活動導入新授總結一.導入1.梳理知識結構,揭示課題中國傳統音樂分類:民間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器樂音樂。2.傳統的民間器樂合奏分類打擊樂合奏、管樂合奏、弦樂合奏、絲竹樂合奏、絲竹鑼鼓樂合奏【設計意圖】梳理中國傳統音樂知識體系,初步了解民間民族器樂的基本常識。承上啟下。一.新授1打擊樂合奏——打溜子《錦雞出山》1.欣賞《錦雞出山》(1)分析樂曲結構教師介紹樂曲結構:山間春色—結隊出山—溪澗戲游—眾御頑敵—榮歸。【設計意圖】了解作品的結構,為欣賞和更好的理解作品做準備。(2)學習音樂知識——“上下句對偶”和“螺螄結頂”兩種創作手法①讀鑼鼓經,感受上下句節奏對稱和音色對比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識讀鑼鼓經,提問:上下句節奏和音色有什么特點?②分聲部讀鑼鼓經,感受上下句對偶創作手法中對句的特點引導學生感受上下對偶創作手法中對話的感覺,分聲部讀鑼鼓經,感受對句的特點。③學習“螺螄結頂”的創作手法引導學生觀察樂譜中四組上下句越來越短的發展趨勢。探究“螺螄結頂”的創作手法。【設計意圖】分析樂譜,發現、總結規律,探究和掌握音樂知識——“上下句對偶”和“螺螄結頂”兩種創作手法,增強對民間音樂的文化認同。(3)欣賞“山間春色”片段播放視頻,引導學生感受樂曲中兩種創作手法同時使用的音樂效果。【設計意圖】觀看視頻,感受兩種創作手法在音樂中的作用。二.新授21.聽記節奏(1)節奏模仿手打穩定拍,口讀節奏。(2)記寫節奏,觀察節拍重音教師再次擊打節奏,指導學生把缺失的節奏記寫在學案上。(3)鞏固練習節奏引導學生練習節奏,提示節拍重音。2.學習鑼鼓經并演奏實踐(1)學讀鑼鼓經,認識文字譜(2)教師范讀節奏,引導學生模仿并思考:文字在模仿什么聲音?練習難點樂句(3)肢體代替樂器演奏實踐教師引導學生用聲勢代替樂器,用不同聲勢按節奏進行演奏實踐。【設計意圖】用聲勢模仿樂器,提高節奏表現能力。三.課堂小結引導歸納總結本課所學。1、“上下句對偶”和“螺螄結頂”更加直觀的看出創作手法;2、“打溜子”的音響配置運用高中低不同的音色來組合成立體聲響的表演形式;3、鑼鼓經的特點是在一行樂譜中體現出多個聲部,既是總譜也是分譜,比起西方音樂記譜法來說,更加簡練,更加富有智慧,【設計意圖】了解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對民族民間傳統音樂文化的認同,增強民族自豪感。四.課后練習1.復習課上學習的身勢律動2.利用課上所學分析《錦雞出山》的后三個部分3.西城音樂教育《樂動心聲》教學網課進行了預習,為第二、第三課時,絲竹樂的學習做了充分準備。課程基本信息課題鼓樂鏗鏘之《錦雞出山》教科書書名:音樂鑒賞出版社:出版日期:年月學生信息姓名學校班級學號課后練習復習課上學習的身勢律動利用課上所學分析《錦雞出山》的后三個部分三.西城音樂教育《樂動心聲》教學網課進行了預習,為第二、第三課時,絲竹樂的學習做準備。網絡學習內容學習目的提問《綿邈和樂八音暢享》學習古代樂器分類法,了解“八音”“八音”分類法根據什么將古代樂器分為八類?分別是哪八類?“絲”類和“竹”類的樂器分別有哪些?《樂種解讀》對器樂合奏樂種的了解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流傳區域?樂隊組合有哪些?《聽潺潺絲竹曲調,品濃濃江南味道——江南絲竹系列專刊》學習江南絲竹主奏樂器——笛子江南絲竹中的“竹”是哪種笛子?它的音色有什么特點?《一件熟悉的樂器奏一曲悠揚的旋律,你是否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學習江南絲竹主奏樂器——二胡江南絲竹的主奏樂器是什么樂器?廣東音樂的主奏樂器是什么樂器?10卜|呆0卜卜|呆0卜卜呆·呆呆呆|1呆呆呆呆配當|呆呆|懸配當粗是卦當E呆卜土士當課程基本信息課題鼓樂鏗鏘之《錦雞出山》教科書書名:音樂鑒賞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7月學生信息姓名學校班級學號學習目標1.鑒賞《錦雞出山》,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了解樂曲的表現方法,復習并掌握“螺螄結頂”與“上下句對偶”兩種創作手法的規律,嘗試運用音色對比進行聲勢編創。2.在學習《錦雞出山》的音樂實踐活動中,繼續夯實和提高穩定拍感、節奏記寫、多聲部節奏律動等音樂關鍵能力;能用聲勢律動表現一段《錦雞出山》中的鑼鼓經。3.分析民間器樂合奏形式“打溜子”的特點,探尋中國民間音樂所蘊含的智慧與文化內涵。課前學習任務了解1.中國傳統音樂分類:民間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器樂音樂。2.傳統的民間器樂合奏分類:打擊樂合奏、管樂合奏、弦樂合奏、絲竹樂合奏、絲竹鑼鼓樂合奏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讀鑼鼓經,感受上下句節奏對稱和音色對比的特點【學習任務二】觀察樂譜中四組上下句越來越短的發展趨勢。探究“螺螄結頂”的創作手法。【學習任務三】聽記節奏【學習任務四】學讀鑼鼓經,認識文字譜推薦的學習資源1.西城音樂教育《樂動心聲》微信公眾號2.公眾號內容,2017-4-20《綿邈和樂八音暢享》,2017-4-20拓展《樂種解讀》,2017-5-9《江南絲竹系列專刊》,2017-5-19《一件熟悉的樂器奏一曲悠揚的旋律,你是否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音樂鑒賞模塊(第六課時)-任務單.docx 音樂鑒賞模塊(第六課時)-教學設計.docx 音樂鑒賞模塊(第六課時)-練習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