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年級政治教案安寧市實驗石江學校教學共案設計表教學年級:高一年級1、2、5、6班.教學時間:2020年9月27日至10月8日共2節.課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課時2課型新授課主備教師二次備課教師教學目標了解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2、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特點;3、掌握新中國成立的重大意義;4、理解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教學重點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的原因、五四運動的意義;教法與學法簡述講授法、小組合作、啟發式教學法。教學難點新民主主義革命性質、特點與勝利意義。教學準備課本、課件、教案、優佳學案教學內容設計二次備課設計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悲愴的歷程--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1、導入:名詞點擊——中國夢教師:我們之所以要“復興”,是因為中國近代的“衰微”。一百多年前,中國在近代工業革命的步伐中很快落后,“萬國來儀”的天朝夢碎,中國人民開始了悲愴的復興探索之路。這一講,就讓我們重溫歷史,感觸那段艱辛的歲月。預習檢測(提問學生)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嘗試和斗爭的結論:閱讀教材20頁【探究與共享】,結合歷史知識,說一說中國是如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近代中國人民的處境如何?(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從歷史脈絡來講述,強調社會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PPT展示圖片,提問:上述名言和漫畫分別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中國近代還有哪些改變悲慘命運的嘗試和斗爭?這些嘗試和斗爭的結果怎樣?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思考回答)引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行不通,必須另辟新路。思考:資本主義道路為什么在中國行不通?(教材21頁的專家點評)教師總結:①帝國主義維護特權,不允許中國強大②封建勢力同帝國主義相勾結,嚴重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③民族資產階級量十分弱小,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的特點,不能承擔起領導中國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1、知識回顧,播放視頻《新民主主義革命》導入2、預習檢測開始時間和標志事件:革命過程:勝利時間和標志事件:。性質和道路: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探究活動閱讀教材22頁【探究與共享】圖文材料,根據所學知識,談談中國先進分子接觸、了解、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歷史過程。(學生思考后分享)帶著學生梳理革命的過程1917年,十月革命——1919年,五四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斗爭有了主心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49新中國成立。教材相關鏈接,強調中國革命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探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學生活動通讀教材23頁--24頁的內容,歸納以下知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是什么?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是什么?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何處?中國革命有哪兩個步驟,二者是何關系?強調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何處?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中國革命兩個步驟之間的關系?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能完成后一個革命,這兩個革命階段必須相互銜接。9、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二、勝利的征程--新民主主義革命1、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哪里PPT展示表格,學生自主閱讀教材24頁專家點評,完成表格。(給學生2分鐘時間)提問學生,完善表格,強調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區別在于無產階級是否掌握了領導權。過渡:四種選舉方式各有優缺點,從建國初期到現在我國的選舉方式發生了一些變化。2、探究一PPT播放視頻,提問“結合影片和教材22-23頁的內容,指出實現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性轉折的條件有哪些?”。(學生觀看視頻后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十月革命為中國帶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請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23頁的相關鏈接,找出五四運動的特點及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讓中國革命斗爭有了主心骨。3、探究二過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先后領導了三次起義(PPT展示圖片)提問:1、幾次起義都遭受挫折,給我們什么啟示?2、正確的新民主主義道路是什么?(學生思考回答)引出我們不能照搬別國經驗,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追問:“中國革命致勝的三大法寶是什么?”(學生閱讀教材23頁的相關鏈接后回答)引出三大法寶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其中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4、新中國成立過渡:在三大法寶的幫助下,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先后經歷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后,終于在1949年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追問“新中國的成立有什么意義?”(學生思考回答)引出新中國成立對中國和對世界的意義。過渡:有人說“新中國成立,就意味著中國革命的完成”,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毛澤東同志是如何闡述中國革命的。5、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PPT展示材料,學生思考:為什么毛澤東說革命分為兩次?分哪兩個步驟?兩個步驟間是什么關系?(學生討論完成,學生展示)引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決定中國革命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獨立的民主主義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兩個革命要互相銜接。過渡:在前面知識的學習中,我們知道“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創立了適合國情的思想(學生回答)引出毛澤東思想6、毛澤東思想追問“毛澤東思想如何產生呢”(學生回答)帶著學生梳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思想的引領下,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課堂小結知識總結,構建知識體系課外作業布置基礎練習優佳學案隨堂訓練拓展練習?完成優佳學案配套練習冊板書設計近代中國社會性質一、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嘗試和斗爭的結論開始時間和標志事件二、新民主主義革命革命過程勝利時間和標志事件性質和道路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教學反思優點:1、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整合,邏輯更加清晰;2、課程完整,時間把控較好,大多數知識由學生自己探索得出3、有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指導不足:1、學生不夠活躍,課堂氣氛有些沉悶2、大多數問題采用“大合唱”的方式,個別提問不多突發情況處理:毛澤東思想這一知識前面忘記講了,但通過習題對該知識進行了補救。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