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第一次階段考試生物科試卷(考試時間:5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下列不屬于生物圈范圍的是()A.大氣圈的下層B.地心C.巖石圈的上層D.整個水圈2.微山湖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湖內有魚類78種,鳥類205種,湖中還有維管束植物239種,這些數字主要體現了()A.生態系統的多樣性B.生活環境的多樣性C.生物基因(違傳)的多樣性D.生物種類(物種)的多樣性3.下列現象屬于應激性的是()A.枯葉蝶停息時形態像落葉B.含羞草的葉片受到觸動會垂下C.黃蜂腹部有黃黑相間的花紋D.北極熊的體色與周圍環境接近4.下列哪項不是影響生活在河中的鯽魚的生態因素()A.河中的水B.河岸上吃草的羊C.同種的魚D.不同種的魚5.同一品種長勢相同的兩盆觀賞植物“虎刺梅”,放在陽臺上的花苞顏色鮮艷,放在客廳里的花苞顏色較淺,你認為影響花苞顏色的主要因素是()A.空氣B.溫度C.光照D.水分6.雷鳥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這是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一種現象,下列現象與此不相類似的是()A.枯葉蝶停在樹上像枯葉B.變色龍的體色隨著環境顏色而變化C.仙人掌的葉退化成針形D.植樹造林,增加降雨量7.關于科學家哈維發現血液循環的實驗,敘述不正確的是()A.哈維用結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實驗方法研究血液流動方向B.哈維的實驗證明了人體心臟能推動血液在全身循環C.哈維是生物學研究中較早運用實驗方法的科學家D.哈維、林奈及達爾文運用的研究方法一樣8.在下列分類等級中,同屬哪一等級中的生物個體之間共同特征最多()A.屬B.科C.綱D.種9.下列有關生物學與人類關系敘述不正確的是()A.人體衛生保障離不開生物學B.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生物學C.“生物武器”是利用了生物學的知識D.糧食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的解決完全依賴于生物學10.在科學探究一般過程的六個環節中,探究成功的關鍵是()A.制訂出恰當的科學探究計劃B.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C.作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D.購買所需要的材料、用具11.我國歷次人口普查運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與下列哪一項相同()A.探究螞蟻的通訊B.觀察葉片的結構C.測定種子的發芽率D.森林資源的清查12.為了探究環境因素對蚯蚓生活的影響,生物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多組對照實驗,下列對照實驗變量設計不正確的是()A.有空氣和無空氣B.溫度和濕度C.20℃和40℃D.有光和無光13.制作臨時玻片標本時,能避免產生氣泡的方法是()A.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再輕輕蓋在生物材料上B.當水滴中的生物材料沒有展開時用蓋玻片將其壓平C.在被擦拭干凈的載玻片中央不滴加自來水D.用吸水紙多次吸去載玻片上多余的水14.在使用顯微鏡時,必須對準通光孔的結構是()A.物鏡光圈B.轉換器遮光器C.物鏡目鏡D.反光鏡物鏡15.小明用顯微鏡觀察下列細胞,其中具有細胞壁但無葉綠體的是()A.菠菜葉肉細胞B.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C.人的口腔上皮細胞D.血涂片中的紅細胞16.為了解決淡水資源緊缺的問題,人們利用人造纖維制成人工膜進行海水淡化。人工膜模擬了細胞膜的哪項功能()A.可以進行能量轉換B.可以控制物質進出C.可以促進細胞內物質的轉運D.可以保護細胞內的物質結構17.小麥種子內儲存的化學能來自太陽能,剛剛收獲的小麥種子堆積貯存久了會發熱,小麥種子中完成這兩種能量轉化的結構分別是()A.細胞核液泡B.葉綠體線粒體C.細胞質線粒體D.葉綠體細胞膜18.醫生給低血糖病人靜脈注射5%的葡萄糖,其目的是()A.供給全面營養B.供給水分C.維持細胞正常形態D.供給能量19.人身體之所以能逐漸長大主要是由于()A.細胞體積大B.細胞體積小C.細胞數目多D.細胞的分裂和生長20.在洋蔥根尖細胞分裂過程中,首先進行分裂的是()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質D.細胞核二、綜合題(共40分)21.下圖是王明同學調查某生態系統后繪制的簡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請幫王明同學將圖中的生物按形態結構特點進行歸類:動物:____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____________(2)影響該生態環境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圖中直接影響兔生活的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了獲得高產,人們使用更多的化肥,使水域中的有機物增多,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5)鷹視覺敏銳,爪和喙呈鉤狀,適于捕捉小動物,這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在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基本結構時,需制作臨時裝片,并使用顯微鏡觀察。下圖是顯微鏡結構示意圖和視野中看到的口腔上皮細胞圖,請回答下列問題。(6分)(1)制作裝片時,刮取口腔上皮細胞前,應在載玻片中央滴的液體是_________________。(1分)(2)對光時,左眼注視[③]_______,同時雙手轉動[]反光鏡,將光線反射到鏡筒里,直到整個視野呈雪白色為止。(2分)(3)觀察時,看到的物像如甲圖所示,應將裝片向________方移動后才能達到乙圖的效果。(1分)(4)此時顯微鏡日鏡和物鏡的讀數分別為“5ד和“10×”,則物像被放大__________倍。(2分)23.下圖是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注意:括號內填數字,橫線上填文字)(12分)(1)甲、乙兩圖比較,甲圖特有的結構分別是:[]對細胞起保護和支持作用;[]。由此看出甲圖代表的是一個細胞。(2)[]對細胞也起保護作用,它還能進行物質交換。(3)[]是,控制細胞生命活動,里面含有遺傳物質。(4)細胞的許多生命活動是在[]中進行的,甲中有許多綠色的小顆粒它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24.綜合應用(10分)宋代詩人蘇軾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寫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1)這句詩描述的是哪一種非生物因素影響了鴨的生活?。(2)高大的桃樹是由一粒種子萌發、生長而成,這體現的生命現象是。(3)同一棵桃樹上開的桃花,其大小形狀有差異,這體現的生命現象是。(4)竹子和桃花都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接受光照,鴨子能在河中捕捉魚類,這體現的生命現象是:。(5)桃花落了就會結出果實,人們發現向陽處的果實長得又紅又大,還特別甜,而背陰處的果實又青又小口感也不好,這一現象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④③②乙甲PAGE七年級生物試卷(第4頁,共4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B2.D3.B4.B5.C6.D7.D8.D9.D10.A11.D12.B13.A14.C15.B16.B17.B18.D19.D20.D二、綜合題(共40分)21.(1)植物:禾谷類、水草;動物:昆蟲、食蟲鳥、兔、魚、鷹;微生物:細菌、真菌(2)陽光、溫度、水分、空氣等(3)禾谷類、鷹(4)環境影響生物(5)生物適應環境22.(1)生理鹽水(2)目鏡⑤(3)右上(4)5023.(1)[①]細胞壁,[⑤]液泡,植物;(2)[②]細胞膜;(3)[③]細胞核(4)[④]細胞質,葉綠體;(5)能量蛋白質.24.(1)溫度(2)生長發育(3)變異(4生物必須從外界獲得物質和能量(或生物需要營養)(5)環境能影響生物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生物科試卷.doc 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