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程基本信息課題漢族民歌賞析2教科書書名:音樂鑒賞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5月學生信息姓名學校班級學號學習目標1.復習和夯實初中所學漢族民歌相關知識;2.深入學習勞動號子在節奏上特點,了解勞動號子常見的兩種一領眾和演唱形式;3.能夠準確歌唱號子《打硪歌》的片段;4.親身體驗《澧水船夫號子》片段,分析節奏、速度等音樂要素在民歌藝術表現中的重要作用。課前學習任務1.復習上周音樂鑒賞課所學內容,完成上節課課后作業;2.請回顧初中所學民歌及其相關知識。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1.結合節奏譜學唱《打硪歌》片段,在親身體驗中,鍛煉節奏辨聽、記寫能力,學習勞動號子一領眾和的相關常識。2.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分析總結勞動號子的節奏特點。【學習任務二】1.結合譜例,分段聆聽、體驗、鑒賞《澧水船夫號子》,鍛煉旋律的準確模唱能力、對音樂要素的辨聽和分析能力、合作進行藝術表現的能力。2.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更加深入的理解音樂要素在民歌藝術傳情達意中的重要作用。《澧水船夫號子》譜例1:《澧水船夫號子》譜例2:推薦的學習資源請關注公眾號《樂動心聲》中,2018年11月02日《高亢的西北腔1》、2018年11月27日《高亢的西北腔2》、2018年12月14日《歌與遠方》等相關民歌內容。(共37張PPT)《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第一課時)《漢族民歌賞析》(第一課時)年級:高一學科:音樂(人音版)“民歌是中國音樂的中心部分,要想了解中國音樂必須研究民歌”——冼星海《漢族民歌賞析1》請聽三首歌曲片段,邊聽邊思考哪首是民歌?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漢族民歌賞析1》第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漢族民歌賞析1》第二首《孟姜女》《漢族民歌賞析1》第三首《腳夫調》《漢族民歌賞析1》第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二首《孟姜女》第三首《腳夫調》《漢族民歌賞析1》民歌是勞動人民在社會實踐中口頭創作的歌曲。中國民歌最重要的三個特性集體性口頭性流變性漢族民歌按照體裁劃分,通??煞譃椋?br/>山歌、小調、()《漢族民歌賞析1》《軍民大生產》《漢族民歌賞析1》漢族民歌按照體裁劃分,通??煞譃椋?br/>山歌、小調、勞動號子《漢族民歌賞析1》漢族民歌按照體裁劃分,通??煞譃椋?br/>山歌、小調、勞動號子節奏《漢族民歌賞析1》演唱形式并置式一領眾和聆聽湖南常德的勞動號子《打硪歌》,我們感受一下這首民歌在節奏上有什么特點。《漢族民歌賞析1》聆聽湖南常德的勞動號子《打硪歌》,我們感受一下這首民歌在節奏上有什么特點。《漢族民歌賞析1》從ABC三個選項中選擇正確的節奏。從ABC三個選項中選擇正確的節奏。從ABC三個選項中選擇正確的節奏。和和領領領和和領領領歌曲中后一句領唱的節奏嵌入到前一小節和唱的襯詞后面,這叫嵌入式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勞動號子的節奏特點:節奏規整、律動性強、力度對比非常鮮明勞動號子的種類:有工程號子、搬運號子、農事號子、船漁號子等等《澧水船夫號子》引子部分聆聽歌曲片段,邊聽邊判斷其演唱形式,同時嘗試記寫缺失的音符。《澧水船夫號子》引子部分《澧水船夫號子》引子部分《澧水船夫號子》引子部分《澧水船夫號子》唱腔平板、數板、快板、慢板四種板式《澧水船夫號子》結構引號、平水號子、過灘號子、平板聯套體結構《過灘號子》的部分片段感受歌曲在節奏、速度上與引號部分的不同。《過灘號子》的部分片段聆聽《過灘號子》的片段,感受歌曲在節奏、速度上與引號部分的不同。領和和和和領領領再次聆聽《過灘號子》部分片段課堂小結1.學唱了《打硪歌》《澧水船夫號子》歌曲片段;2.體驗的基礎上了解到號子的節奏特點:節奏規整、律動性強、力度對比非常鮮明;3.號子常用的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有:并置式、嵌入式;4.繼續加深體驗了音樂要素在音樂情感表現中的作用。課后作業1.復習并力求背唱本課所學兩首勞動號子的片段;2.聆聽幾首民歌片段,判斷其所屬體裁并說說判斷依據;(見教材29頁,拓展與探究,第一題)3.以《澧水船夫號子》為例,想一想,我們能怎樣有效保護和傳承中國優秀的民歌文化?課程基本信息課題漢族民歌1教科書書名:音樂鑒賞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5月教學目標一、教學目標:1.復習和夯實初中所學漢族民歌相關知識;2.深入學習勞動號子在節奏上特點,了解勞動號子常見的兩種一領眾和演唱形式;3.能夠準確歌唱號子《打硪歌》的片段;4.親身體驗《澧水船夫號子》片段,分析節奏、速度等音樂要素在民歌藝術表現中的重要作用。二、教學重點:1.學唱《打硪歌》,了解勞動號子中嵌入式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和號子節奏的特點;2.分段聆聽《澧水船夫號子》,了解歌曲結構和節奏特點。三、教學難點:能準確歌唱《打硪歌》的片段。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節主要師生活動6’12’30”2’30”導入新授總結一、導入1.用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一句名言導入本課主題;2.聆聽三首歌曲片段:《在希望的田野上》、《孟姜女》、《腳夫調》,邊聽邊思考哪首是民歌以及判斷的依據;3.聆聽教師范唱《軍民大生產》,復習漢族民歌最常見的三種體裁。二、新授1《打硪歌》1.聆聽教師范唱《打硪歌》片段,感受歌曲的節奏特點;2.結合節奏譜,再次聆聽歌曲片段,填寫缺失的節奏;3.了解嵌入式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4.學唱歌曲片段;5.總結勞動號子節奏特點。三、新授21.聆聽《澧水船夫號子》的“引號”部分,記寫缺失的音符、判斷歌曲片段中的演唱形式;2.在教師指導下學唱“引號”的旋律片段,重在體驗其節奏特點;3.了解《澧水船夫號子》的唱腔板式及結構特點;4.聆聽、體驗“過灘號子”,在與“引號”的對比分析中,更深刻地理解音樂要素之變化在作品傳情達意中的重要作用。四、課堂小結:1.學唱了《打硪歌》《澧水船夫號子》歌曲片段;2.了解了并置式和嵌入式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3.繼續加深體驗音樂要素在音樂情感表現中的作用;4.鍛煉了節奏的辨識和準確表現能力以及對旋律進行準確模唱的能力。五、課后作業1.復習并力求背唱本課所學兩首勞動號子的片段;2.聆聽幾首民歌片段,判斷其所屬體裁形式并嘗試說出判斷依據。(見教材29頁,拓展與探究,第一題);3.自覺保護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一個具體體現。以《打硪歌》《澧水船夫號子》為例,請同學們思考:這樣優秀的民歌藝術,我們應怎樣有效的保護并傳承呢?課程基本信息課題漢族民歌賞析1教科書書名:音樂鑒賞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5月學生信息姓名學校班級學號課后練習復習并力求背唱本課所學兩首勞動號子的片段;(音響資料見“學生資源”文件夾——“課后練習用多媒體素材”文件夾)聆聽幾首民歌片段,判斷其所屬體裁形式并嘗試說出判斷依據。(見教材29頁,拓展與探究,第一題);(音響資料見“學生資源”文件夾——“課后練習用多媒體素材”文件夾)三.自覺保護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一個具體體現。以《打硪歌》《澧水船夫號子》為例,請同學們思考:這樣優秀的民歌藝術,我們應怎樣有效的保護并傳承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音樂鑒賞】鑒賞模塊(第三課時)-任務單.docx 【音樂鑒賞】鑒賞模塊(第三課時)-教學設計.docx 【音樂鑒賞】鑒賞模塊(第三課時)-練習題.docx 【音樂鑒賞】鑒賞模塊(第三課時)-課件.pptx 打硪歌.mp3 拓展與探究1練習題.wma 澧水船工號子完整版.mp3 c.mp3 D.mp3 F.mp3 G.mp3 軍民大生產片段.mp3 孟姜女 吳碧霞片段1.mp3 彭麗媛 - 在希望的田野上片段34.mp3 澧水船夫號子引子片段.wav 澧水船夫號子過灘號子片段.mp3 澧水船夫號子過灘號子片段短小.wav 澧水船工號子完整版.mp3 腳夫調截取.wav 降A.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