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一 勞動最光榮課題:勞動創造財富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 時間:9.6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了解和體驗勞動創造財富,熱愛勞動者。2.培養勞動意識,增強勞動觀念。教學重點:激發對勞動者的熱愛教學難點:培養勞動意識教學過程:導入:人猿怎樣變成人的?自主學習1、勞動的含義;2、勞動的價值;3、現代人們的勞動觀念?4、如何培養勞動習慣。三、合作探究針對自主學習的問題交流探索深化認識。精講點撥展示生活中的勞動圖片,讓學生認識勞動的含義;勞動 ,是人類通過一定方式指出自己的體力和腦力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活動。勞動通常是指能夠對外輸出勞動量或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勞動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按照傳統的勞動分類理論,勞動可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大類。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展示學生家長一天的勞動場景,以及統計勞動一年來的勞動成果,從而感受勞動報償。勞動的價值在于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手段,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是人類幸福的源泉。現在勞動的觀念:誠信觀念、責任意識、敬業意識、職業道德談談自己對勞動的看法通過交流,我們體會到了父母不僅干好本職工作,還要照顧我們,非常辛苦。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勞動創造了美好生活,勞動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展示勞動場景圖片,大家議一議,怎樣培養勞動習慣?課堂小結學習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回憶自己的勞動,將來如何積極參加勞動?教學反思:同學們,以前浪費勞動果實的行為得到了鞭策,通過學習,同學們的思想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有所提高。補充:勞動的意義以馬克思的說法,人之為人,正因為勞動,是勞動創造了人。那么遠離勞動,也必然造成人的退化,在下一代身上這種退化已經表現出來,它不止反映在體質上,還反映在品質與意志上。一個沒有經過勞動磨煉的人,是難以懂得生活真味的,他也注定無法擔當“大任”。勞動使人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兒,勞動培養人的堅韌與毅力。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不少當年的知青認為盡管耽擱了最好的年華,下鄉對他們仍是有價值的。但恰恰是這一代人,對子女的嬌慣卻比他們的上一輩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顯然是非理性的。是一種補償的心理在作怪?還是人口結構使然?不論原因如何,我們看到已經出現的局面令人擔憂。確切的統計數字未能見到,在印象中,這一代少年人從事家務勞動花費的時間差不多比歷史上任何一代都要少,除去必要的衛生工作,現在連學校也取消了學工、學農的安排,使相當一部分學生長到十幾歲還不知勞動是什么滋味。它的負面影響將是十分深遠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