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對應學生用書第112頁)(對應學生用書第112頁)時政熱點關注自然領域科學探究最新成果,關注我國在新時代征程中的重要決策措施、重要思想指導的形成與發展過程,運用哲學概論、世界客觀物質性、意識概念、意識能動作用、實踐與認識關系、認識反復性和無限性等知識加以分析。關注我國在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方面的國家政策和突出成果,運用規律客觀性與主觀能動性的知識加以分析。上述時政熱點的研究,要突出提高學生的科學認知與求真務實素養。訓練重點①客觀題的訓練,要注意詩詞引言類、漫畫寓意類等題型的訓練和方法總結,注意對哲學派別、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特征、意識、實踐、規律等概念的內涵、特點、作用的準確理論表述,注意對物質決定作用與意識反作用、實踐決定認識和認識指導實踐、認識反復性與無限性等在方向區別上的判斷,注意意識活動的各個特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各個表現等在方向區別上的分析。②主觀題的訓練,要結合意義作用類、觀點分析類、措施啟示類等題型,從微觀知識切入、中觀知識切入等角度進行對應訓練和方法總結。 客觀題滿分固本考點1|哲學概論(對應學生用書第113頁)1.哲學的內涵內涵注意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日常生活中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并不是哲學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并非所有的哲學都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2.哲學的作用角度作用對生活和實踐真正的哲學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對具體科學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對社會變革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人生的根本指南,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3.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基本派別(1)基本問題:思維(意識)和存在(物質)的關系問題。①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②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學上的可知論與不可知論。(2)基本派別陣營基本觀點內部派別主要區別唯物主義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水、火、氣、土等)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有機統一,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唯心主義意識是本原的,意識決定物質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易錯診斷·明原委]1.(2015·海南卷·21②)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就有什么樣的世界觀。提示:(教材必修4P8)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世界觀決定方法論。2.(2017·江蘇卷·24③)哲學可以指導人們正確地改造世界。提示:真正的哲學才能指導人們正確地改造世界。3.(2021·高考預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完成了對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提示:(教材必修4P22)馬克思主義是發展著的理論,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時代發展規律的認識,但不是完成了這一認識。4.(2021·高考預測)以哲學指導實踐就不會犯錯誤。提示:哲學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以非科學的哲學指導實踐會犯錯誤。5.(2021·高考預測)客觀物質世界是科學精神和理念的外現。提示:此說法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能動的反映。 對哲學內涵和作用的考查[典例1] (2020·山東省泰安市高三一模)馬克思說:“哲學家并不像蘑菇那樣是從地里冒出來的,他們是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貴、最隱蔽的精髓都匯集在哲學思想里?!边@說明( )①哲學家都是真理的發現者②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③哲學的產生和發展始終離不開人們的實踐活動④哲學是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B [“哲學家并不像蘑菇那樣是從地里冒出來的,他們是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貴、最隱蔽的精髓都匯集在哲學思想里?!边@說明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哲學的產生和發展始終離不開人們的實踐活動,②③符合題意。哲學家可能是真理的發現者,也可能是謬誤的制造者,哲學家都是真理的發現者的說法錯誤,①排除。④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預測1] (2020·云南省曲靖市一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正是因為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我們黨才掌握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科學地認識時代、認識世界、認識中國,從而助推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所以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因為它( )①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②產生于人類社會實踐并且與生活密切相關③是社會變革的先導能推動時代的前進步伐④能夠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①不符合題意。產生于實踐并與生活密切相關,是所有哲學的共性,②不是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原因,故排除。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③正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實踐基礎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因而能夠指導人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④正確。故本題選D。] 依托引言,對哲學基本派別進行考查[典例2] (2020·北京朝陽區4月月考)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在《論真理》中說: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意思就是,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一個事物對你來說就是它呈現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樣子。“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 )①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②認為思維對存在具有決定作用?、壅J為存在對思維具有決定作用?、苁且匀藶楸緢陶砟畹睦碚撛慈?br/>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 [“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把人的主觀精神(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第一性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①②符合題意。“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點認為思維對存在具有決定作用,③排除。該觀點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意志當作世界的主宰,而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才是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理論基礎,④錯誤。故本題選A。][預測2] 宋代的朱熹與陸九淵曾經進行過多次辯論。朱熹認為,事物不在人的主觀意識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據。陸九淵則認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離不開“心”的。此處所示的“朱陸之爭”實質上屬于( )A.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B.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C.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分歧D.樸素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分歧C [做好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朱熹和陸九淵的觀點。“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據的觀點,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觀點;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的觀點,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觀點,故選C項;A、B、D三項都不符合題意。] 依托黨和國家領導人講話精神,考查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典例3] (2020·湘贛皖聯考)當代中國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正在進行著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運而生,并就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等各個方面做出了新的理論概括和戰略指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①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②是當代中國的“科學之科學”③首次實現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④是當代中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C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也具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①④正確。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不能代替具體科學,認為哲學是“科學之科學”說法錯誤,排除②。馬克思主義哲學首次實現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而不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③錯誤。][預測3] (2020·鄭州市第二次質量預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只有馬克思主義能夠引領我們始終立于時代前列,立于思想和精神的制高點。這說明馬克思主義能夠( )①發揮精神導向功能,為時代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②揭示時代發展狀況,精準把握當今時代發展的脈搏③科學解答時代課題,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方法④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提供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指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 [材料說明馬克思主義能夠發揮精神導向功能,為時代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也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提供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指導,①④符合題意。馬克思主義可以指導當代中國的實踐,但“精準把握當今時代發展的脈搏”說法不妥,②錯誤。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是整個世界,揭示的是一般規律,而不是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方法,③錯誤。故本題選B。]考點2|物質和意識(對應學生用書第114頁)1.世界的物質性原理及其方法論要求世界物質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觀符合客觀錯誤傾向教條主義、經驗主義2.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要求內容闡釋方法論物質決定意識①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②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意識是人腦的機能。③從意識的內容看,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阻礙作用;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重視意識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一切從實際出發與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1)二者是有區別的。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聯系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2)二者是有聯系的。二者都體現了運動、變化的觀點,反對僵化不變的觀點,從這個角度來說二者又是具有共性的。[易錯診斷·明原委]1.(2018·北京卷·25C)建設者的創新意識是高鐵成功建設的首要前提。提示:(教材必修4P37)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庾R在高鐵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作為主觀性因素,它不能成為首要前提。2.(2016·全國卷Ⅲ·23③)有什么樣的意識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提示:(教材必修4P37)從意識的內容看,它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惺裁礃拥姆从硨ο缶陀惺裁礃拥囊庾R內容。3.(2016·全國卷Ⅱ·22②)把對戰爭規律的真理性認識作為軍事行動的出發點。提示:(教材必修4P41)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霭l點只能是客觀實際,而不能是認識等主觀性因素。4.(2015·全國卷Ⅰ·21①)人的意識決定了實踐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提示:(教材必修4P40)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意識對實踐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但這一影響不是決定性的。5.(2021·高考預測)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提示:(教材必修4P36)不管什么樣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从巢灰欢ǘ际钦_的。 依托典型素材,結合意識的概念,考查物質決定意識的知識[典例1] (2016·全國卷Ⅲ·23)中國舊體詩多以中原及其周邊地區的生活為題材。進入近代,隨著人員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國舊體詩出現了反映西方社會生活的內容,如“地冷宜親火,樓高可摘星”反映倫敦的陰冷氣候和城市風貌;“開函喜動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給遠方親人帶來的喜悅。從中國舊體詩內容的變化可以看出( )①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變化?、跊]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識的內容?、塾惺裁礃拥囊庾R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芤庾R內容的變化根源于社會生活實踐的變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 [從中國舊體詩內容的變化可以看出,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世界,意識內容的變化根源于社會生活實踐的變化,②④符合題意。“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變化”和“有什么樣的意識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屬于唯心主義觀點,①③錯誤,排除。] 注意意識概念中的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從意識的內容看,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所以先有反映對象而后有意識內容;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物質先于意識而存在,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所以先有被反映者而后有意識的內容。[預測1] (2020·山東萊陽一中月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對我國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做出重大判斷:2020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我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也不會改變。關于中國經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的重大判斷表明( )①依據客觀實際的重大判斷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②基于客觀實際做出的科學論斷可以成為行動的動力③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是做出正確判斷的根本立足點④對本質和規律的把握離不開意識活動的主動創造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D [①錯誤,只有正確的判斷才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②錯誤,基于客觀實際做出的科學論斷有利于更好的指導行動,但不是行動的動力;③符合題意,“在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對我國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做出重大判斷”表明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是做出正確判斷的根本立足點;④符合題意,“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表明對本質和規律的把握離不開意識活動的主動創造性。] 結合時政熱點或生活典型,考查對意識能動作用的理解,凸顯科學認知與求真務實學科素養的要求[典例2] (2016·全國卷Ⅱ·23)《韓非子·說林上》記載:一年春天,管仲跟隨齊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時迷失了路。管仲說:“老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們讓老馬在前面走,軍隊在后面跟著,果然順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老馬的識途功能的客觀實在性取決于人的發現 ②正確認識老馬識途的功能是解決迷路問題的關鍵 ③用老馬找到返回的路體現了人的意識活動的能動性 ④老馬之“智”與人之“智”歸根到底都源于實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 [本題考查老馬識途體現的哲學道理。正是由于管仲正確認識了馬有“識途”的功能,并利用老馬找到返回的路,才解決了迷路問題,體現了人的意識活動的能動性,②③正確。物質決定意識,而非意識決定物質,①顛倒了二者的關系,排除。實踐是人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動物的活動不是實踐,故④錯誤。] 解答考查意識能動作用的選擇題要注意的問題一是明確材料信息指向,如是反映和反作用的哪一個、是影響實踐活動和影響生理活動的哪一個、是意識活動特點中的哪一個等。二是注意觀點表述的嚴謹性,如不同性質意識的不同作用;意識作用是間接性,不具有直接現實性;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特有的,是人與其他動物的區別。[預測2] (2020·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二模)著名畫家李兆順融合色彩心理學創作出戰“疫”主題書畫之一的《荷塘盛世》,以綠色和藍色為主色調,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疫情期間人們的緊張和焦慮感。綠色可讓人聯想到植物和春天,藍色可讓人聯想到水和天空;黃色易讓人聯想到谷物和水果。當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時,人腦就會分泌傳遞興奮和開心信息的多巴胺,心情自然會得到放松,從而緩解人們居家隔離的焦慮和不安。這蘊含的哲學道理有( )①人腦是生成意識的物質器官②意識能夠能動地指導人們改造客觀世界③有什么樣的意識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④意識對人體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 [“人腦就會分泌傳遞興奮和開心信息的多巴胺,心情自然會得到放松,從而緩解人們居家隔離的焦慮和不安”這說明人腦是生成意識的物質器官,意識的產生離不開人腦,也說明意識能夠調節和控制人體的生理活動,①④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的指導作用,②錯誤。意識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是能動的、有選擇的,因此并不是有什么樣的意識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③錯誤。故本題選B。]考點3|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對應學生用書第115頁)1.運動和靜止的關系運動靜止區別含義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兩種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保持不變;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質在一定時期內基本不變性質無條件的、永恒的和絕對的有條件的、暫時的和相對的聯系①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②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是形而上學的不變論,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則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2.規律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普遍的,沒有規律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方法論要求我們必須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錯誤傾向否認規律的客觀性和企圖創造規律或消滅規律的唯心主義觀點;不講科學、不顧客觀規律的冒險蠻干的主觀主義 走出規律認識的誤區(1)規律不等于現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現。(2)規則、規定、守則、定律、定理、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是規律,它們是主觀的,是規律的反映,但不是規律。(3)規律是客觀的,說明規律無好壞之分。(4)規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有條件的。3.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原理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規律又是可以被人們認識和利用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規律、利用規律的條件方法論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錯誤傾向片面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否認規律的客觀性、盲目蠻干的唯心主義錯誤;片面夸大規律的客觀性,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無所作為的機械唯物主義錯誤4.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什么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為什么①哲學依據: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物質決定意識,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具有客觀性、普遍性。②重要意義:這是我們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和依據怎么辦①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②要求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③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④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1.比較一切從實際出發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別地位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根本要求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依據物質決定意識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側重點強調主觀認識要符合客觀實際強調不同的問題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聯系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前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在辯證法領域的體現。二者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2.唯物論思想在哲學模塊的貫穿(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實踐的基本要素(實踐的主體、對象、手段)都是客觀的;實踐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受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律的制約。堅持實踐的客觀物質性就是在實踐問題上貫徹了唯物主義思想。(2)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作為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與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一脈相承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在社會歷史領域堅持了唯物主義思想。[易錯診斷·明原委]1.(2017·全國卷Ⅰ·22②)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消除客觀條件的制約。提示:(教材必修4P41)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l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利用客觀條件,但不能消除條件的制約。2.(2016·北京卷·27③)“量化評估”創造了新的規律,督促我有條不紊地完成任務。提示:(教材必修4P33)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祟惪梢哉J識和利用規律,但不能創造規律。3.(2021·高考預測)人類要把握多變的規律以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提示:(教材必修4P33)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挛锏囊幝墒亲兓?,但不是多變的,而是相對穩定的聯系。4.(2021·高考預測)人在自然規律面前要學會繞道而行。提示:(教材必修4P34)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祟惒荒苓`背自然規律,但也不能繞道而行,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5.(2021·高考預測)“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體現出規律的客觀性。提示:(教材必修4P33)規律是普遍的,……,沒有規律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泽w現出的是規律的普遍性,而不是客觀性。 結合引言、漫畫、事例等材料,考查對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的理解,貫徹科學認知與求真務實的學科素養要求[典例1] (2016·全國卷Ⅱ·22)在長征途中,毛澤東非常重視情報工作,及時掌握敵方的部署與動向,根據敵我雙方力量的變化,尋找敵方薄弱環節,靈活調動軍隊,四渡赤水,終于擺脫了敵兵的圍追堵截。毛澤東用兵如神的奧秘在于( )①重視調查研究,依據不斷變化的情況決定軍事部署 ②把對戰爭規律的真理性認識作為軍事行動的出發點?、凵朴谠谒蚕⑷f變的戰場形勢中掌握和利用戰爭規律?、苷J識到紅軍將士的主觀能動性在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本題的題眼是“毛澤東用兵如神的奧秘”。毛澤東非常重視情報工作,及時掌握敵方的部署與動向,根據敵我雙方力量的變化,尋找敵方薄弱環節,靈活調動軍隊,說明他重視調查研究,依據不斷變化的情況決定軍事部署,善于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中掌握和利用戰爭規律,①③正確。軍事行動的出發點是客觀存在的實際,而并非真理性認識,故②錯誤。主觀能動性在戰爭中不起決定性作用,故④錯誤。] 分析規律知識的三個方向(1)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有自身的規律——規律的普遍性。(2)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違背規律要受到懲罰——規律的客觀性。(3)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從而為人類造福——人的主觀能動性。[預測1] (2020·廣東省揭陽市線上摸底)2020年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考察調研。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該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來,余村堅定踐行這一理念,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所以我們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有( )①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和固有存在方式②生態環境的變化發展有它固有的規律③認識自然規律是改造自然規律的前提④按規律辦事才能實現人類的價值追求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D [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①錯誤?!拔覀儽仨殬淞⒑哇`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有規律是客觀的、普遍的,生態環境的變化發展有它固有的規律,按規律辦事才能實現人類的價值追求,②④符合題意。自然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類只能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不能改造自然規律,③錯誤。故本題選D。] 結合人類活動中的成功或失敗的典例,考查對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的理解與運用[典例2] (2020·全國卷Ⅱ·21)習近平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尊重規律,摒棄征服水、征服自然的沖動思想?!坝碇疀Q瀆也,因水以為師?!贝笥碇阅艹晒χ卫硭?,原因在于尊重規律。這說明( )①認識規律就能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②掌握和尊重規律才能避免主觀盲動③根據規律特點利用規律才能造福人類④按規律辦事就不能改變其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規律的客觀性與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就在于把尊重規律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有機結合起來,能根據規律特點利用規律造福人類,②③符合題意;①說法太絕對,排除;④否認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人在客觀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排除;故選C。][預測2] (2020·安徽省阜陽一中四月月考)2019年8月,我國科學家團隊成功研制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新型類腦計算芯片——“天機芯”。該芯片將計算機科學和神經科學集成到一個平臺,可以同時支持機器學習算法和現有類腦計算算法。這印證了( )①人的意識能創造出自然界沒有的客觀事物?、谛酒哂腥四X的機能,可能動地認識世界?、垡庾R具有創造性,芯片是人類實踐的產物 ④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 [該芯片將計算機科學和神經科學集成到一個平臺,可以同時支持機器學習算法和現有類腦計算算法,說明了意識具有創造性,芯片是人類實踐的產物,也體現了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③④正確。人能夠有意識地創造出自然界所沒有的客觀事物,①錯誤。②錯誤,芯片無法代替人腦,是不可能認識世界的。本題選D項。]考點4|實踐觀和真理觀(對應學生用書第117頁)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觀(1)實踐的含義和基本特征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基本特征客觀物質性強調實踐的基本要素(主體、對象、手段)、實踐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的客觀性能動性強調實踐是人有目的、有意識地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社會歷史性強調實踐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的活動,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上,實踐活動的內容、形式、規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2)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內容闡釋方法論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認識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則會把人們的實踐活動引向歧途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關于實踐的知識總結(1)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2)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能動性、社會歷史性。(3)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是認識的基礎。(4)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5)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6)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是打開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7)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真理觀(1)真理的特點原理闡釋方法論客觀性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真理與謬誤的界限不容混淆要堅持真理,反對謬誤,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條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要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展和完善真理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2)追求真理的過程原理闡釋方法論反復性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無限性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上升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認識論在哲學模塊的貫穿(1)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的基本特征。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2)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類通過實踐活動不斷解決社會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3)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在社會實踐中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易錯診斷·明原委]1.(2018·全國卷Ⅲ·22③)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可以超越具體條件的限制。提示:(教材必修4P48)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認識可以指導實踐去分析、利用各種條件,但不能超越條件的限制。2.(2020·山東卷·12②)客觀事物是認識的對象和檢驗真理的標準。提示:(教材必修4P45)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苯咏涷灪烷g接經驗的正誤都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彼此之間不能相互檢驗。3.(2020·天津卷·12ABC)認識的根本目的是獲得真理;認識的最基本屬性是客觀性;真理通過不斷戰勝謬誤得到發展。提示:認識的根本目的是指導實踐;真理的最基本屬性是客觀性;真理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展,而不是通過不斷戰勝謬誤得到發展。4.(2017·全國卷Ⅲ·23③)真理與謬誤的轉化使認識呈現為封閉式循環運動。提示:(教材必修4P49)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并不表明認識是一種圓圈式的循環運動,相反,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J識不會呈現為封閉式循環運動。5.(2019·全國卷Ⅱ·23②)以實踐為基礎的認識具有直接現實性。提示:(教材必修4P40)人們通過實踐把觀念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獙⒂^念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才是直接現實性的體現,實踐具有這一特性,認識或意識都不具有這一特性。6.(2019·全國卷Ⅱ·23①)源于直接經驗的認識是真理性認識。提示:(教材必修4P47)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从谥苯咏涷灥恼J識就是源于實踐的認識,正確和錯誤的認識都源于實踐,所以源于實踐的認識不一定是真理性認識。 結合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考查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典例1] (2020·全國卷Ⅲ·22)1869年,門捷列夫公布了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將已經發現的化學元素納入一個統一的體系中。依照元素周期律,門捷列夫推斷當時的一些原子量測定結果存在誤差,預言“類鋁”(鎵)、“類硼”(鈧)等當時尚未發現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斷和預言后來在實驗中被逐一證實。這表明( )①科學發現來源于認識的不斷深化與積累 ②科學原理對探索和發現客觀真理具有指導作用?、壅J何科學理論都必須在實踐中驗證自己的真理性?、芸茖W原理——科學預測——實踐檢驗是認識發展的一般規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 [真理的基本屬性是客觀性,依據元素周期律,門捷列夫推斷當時一些原子量測定結果存在誤差,其推斷和預言在實驗中被證實,體現了②③;科學發現源于人的實踐活動,排除①;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是認識發展的一般規律,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故排除④。][預測1] (2020·安徽省江南十校質檢)中國某研究團隊經過近三年的科技攻關,基于美國Landsat系列衛星數據和國產高分辨率衛星數據,利用最新的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全球森林覆蓋高精度自動化提取,在國際上率先獲得全球30米分辨率森林覆蓋圖。由此可見( )①人類實踐活動產生于認識發展的需要?、谡J識最終目的還是要回到實踐中去?、劭茖W工具的完善推動認識水平的提高 ④科學實驗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 [材料中某研究團隊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工具,經過近三年的科技攻關最終獲得全球30米分辨率森林覆蓋圖,體現了科學實驗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③④入選。①顛倒了實踐與認識的關系,排除。材料未涉及實踐是認識的目的,②排除。故本題選D。] 依托真理方面的名人名言或認識領域的典型實例,考查對真理特點的理解[典例2] (2015·全國卷Ⅱ·23)長期以來,畫家筆下的馬往往是四蹄齊伸、騰空飛奔。然而,高速相機連拍的照片顯示,飛奔時的馬蹄是交替著地移動的。但是,當畫家畫出馬蹄交替移動的奔馬時,有人卻批評畫得不像。這表明在藝術領域( )A.認識的發展與認識工具的進步沒有直接關系B.以往的認識經驗阻礙認識的發展C.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D.人們的主觀世界對認識的影響更加顯著D [盡管高速相機連拍照片已經證明了飛奔時的馬蹄是交替移動的,但有人認為馬蹄交替移動的奔馬畫得不像,這表明人們的主觀世界影響人們的認識,D符合題意。A項抹殺了認識工具對推動認識發展的作用,故排除。正確的認識和經驗會推動認識的發展,B錯誤。C認為藝術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故排除。][預測2] (2020·贛湘粵三省六校4月聯考)俗話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可俗話又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可俗話又說:三個和尚沒水喝。這些自相矛盾的說法形象地說明( )①對確定對象正確的認識可以有多個 ②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壑囌`中往往包含著真理的成分?、苷J識因受到立場觀點的影響而具有差異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 [對確定對象正確的認識只有一個,①錯誤。這些自相矛盾的說法,站在特定的角度都具有其合理性,反映了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也說明認識因受到立場觀點的影響而具有差異性,②④符合題意。真理和謬誤可以相互轉化,但真理和謬誤有著嚴格的界限,不能說謬誤中包含著真理的成分,③錯誤。故本題選D。] 結合科研創新、作出決策等人類認識世界的具體案例,考查認識發展的過程,貫徹科學認知與求真務實的學科素養要求[典例3] (2020·全國卷Ⅱ·22)下圖是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會標,會標的設計理念源于中國的剪紙藝術和印章文化,反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大會主題相呼應,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深受好評。這表明( )①優秀藝術作品總是要反映時代要求和實踐需要②主體的知識和審美觀對藝術創作有深刻影響③藝術作品表達的是創作主體的理想與情感,不具有客觀內容④審美標準具有客觀性,藝術作品的價值不因時代變化而改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文化與社會的關系,材料中會標的設計理念來源于中國的剪紙藝術和印章文化,反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大會主題相呼應,可見,優秀藝術作品總是要反映時代要求和實踐需要,主體的知識和審美觀對藝術創作有深刻影響,①②符合題意;③錯誤,藝術作品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④表述有誤,藝術作品的價值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故選A。][預測3] (2020·湖北省荊門市4月模擬)量子霸權是指量子計算擁有的超越所有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2019年10月,谷歌研發的量子計算機成功在3分20秒內,完成傳統計算機需1萬年時間處理的問題,宣稱實現“量子霸權”。然而谷歌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同行IBM的質疑。2019年11月,我國國防科技大學吳俊杰團隊提出了量子計算模擬的新算法。不同國家的研究團隊都在探索量子計算,是基于( )①受到實踐水平的限制,真理在發展中由相對走向絕對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推動人們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③認識具有上升性,真理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苷J識具有無限性,真理只存在于探索的過程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 [實踐需要新計算理論和計算機器,推動世界各國研究團隊對量子計算的不斷探索,②符合題意。認識具有上升性,量子計算不斷發展和超越,體現真理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③符合題意。真理具有相對性和絕對性,①中真理由相對走向絕對的說法錯誤,排除。真理是探索的結果,說真理只存在于探索過程中等于否認真理,④錯誤。故本題選C。]1 主觀題增分提能命題點1|關于“唯物論知識”的命題(對應學生用書第119頁)答題模板——高考這樣答類型調動意識能動作用的知識分析問題記公式認識世界角度(反映物質)+改造世界角度(反作用于物質)+反對錯誤傾向背術語(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人類反映事物總帶著一定目的,在行動之前還要確定目標、行動方式和行動步驟等。②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不僅“復制”當前,而且能夠追溯過去和推測未來。③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意識反映物質是主動的、有選擇的,不同人可以進行不同的反映。(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①原理a.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人類在意識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即通過實踐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b.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②方法論:意識的反作用要求我們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3)反對錯誤傾向:反對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形而上學的觀點,反對片面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真題印證——高考這樣考[真題示例] [2019·全國卷Ⅰ·40(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走進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傳統村落,我們能夠欣賞風格獨特的民居建筑、豐富多樣的村鎮空間格局,品味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俚語方言、家風家訓、鄉約鄉規、民情風俗,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化韻味。傳統村落承載著絢麗多彩的農耕文化,寄托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情感記憶和綿遠鄉愁,是我國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傳統村落衰落、消失的現象時有發生。例如:不少傳統村落因缺少產業支撐,醫療、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務不能滿足現代生活需要,導致人口流失嚴重,甚至出現“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時修繕和維護,自然毀損嚴重;傳統工匠越來越少,傳統建筑工藝、傳統藝術日漸失傳;在旅游開發過程中,無視傳統村落的自然、歷史、文化等個性化特征而盲目拆舊建新、拆真建假,對傳統建筑、歷史風貌造成破壞性影響,導致“千村一面”。保護、傳承和利用好傳統村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增強中華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2012年以來,我國大部分傳統村落已被列為保護對象。(注:傳統村落是指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保護、傳承和利用傳統村落需要增強人們的文化自覺意識。結合材料,運用意識能動作用原理對此加以說明。信息3:保護、傳承和利用好傳統村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增強中華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即時應用——高考這樣練(2020·吉林長春市質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其外形宛如金色鳳凰,兼具功能性和藝術性,主航站樓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經典建筑元素,它繼承了現代機場的所有的優點,同時也解決了傳統的問題,在美學上非常具有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從航站樓的整體結構設計上看,行云流水般的曲線形成18萬平方米的自由曲面屋頂,塑造了“鳳凰展翅”的驚艷造型。位于五指廊端部的外部“空中花園”分別以絲園、茶園、瓷園、田園和中國園為主題,呼應“絲綢之路”,為旅客帶來中國園林式的候機體驗。同時在設計中也體現了法國ADPIngenierie建筑事務所和扎哈·哈迪德(ZahaHadid)工作室的設計理念,創造了世界上唯一一座“雙進雙出”航站樓。結合材料,分析大興國際機場主航站樓的設計是如何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命題點2|關于“認識論知識”的命題(對應學生用書第120頁)答題模板——高考這樣答類型調用認識論的知識分析問題記公式實踐的特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真理的特征+認識過程背術語(1)實踐的特點:客觀物質性、能動性、社會歷史性。(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3)認識反作用于實踐:正確認識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錯誤認識會把實踐活動引入歧途。(4)真理的特征①真理具有條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超出范圍或條件就會變成謬誤。②真理具有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不顧過程推移或超越歷史條件,真理就會轉化為謬誤。③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正確認識和改正錯誤,推進認識發展。(5)認識過程①原理:認識具有反復性,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認識具有無限性,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認識具有上升性,認識運動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②方法論: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真題印證——高考這樣考[真題示例] (2020·全國卷Ⅰ·4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對醫療救治工作不斷進行分析、研判、總結,先后制修訂和發布7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為保衛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較簡單,主要包括病原學特點、病例特點、病例定義、鑒別診斷、病例發現與報告、治療等方面內容。第3版方案細化了中醫治療方案等內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變內容,增補和調整臨床表現、診斷標準、治療方法和出院標準等,并納入無癥狀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等新發現,形成了包括13個方面內容的比較完整的診療體系。中醫藥是中國人民在幾千年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彰顯了獨特的價值和魅力。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發揮中醫藥治未病、辯證施治、多靶點干預的獨特優勢,全程參與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形成了覆蓋診療過程的中醫診療規范和技術方案,在全國推廣使用,有效降低了發病率、轉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復期康復。中醫藥還走出國門助力全球抗疫,中方專家線上線下與日本、韓國、意大利、柬埔寨等國專家分享救治經驗,將新冠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譯成英文并發布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與世界各國共享。診療方案的變化反映了對新冠肺炎認識的發展,運用認識論原理加以分析。即時應用——高考這樣練(2020·北京市朝陽區一模)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1月27日,教育部發布《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1月29日教育部要求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各地教育部門、廣大教師、網絡科技企業、莘莘學子,還有無數家長團結一致、緊急行動,落實教育部文件精神,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實現停課不停學,戰“疫”學習兩不誤。停課不停學總體效果是好的,但是各地在落實教育部通知精神過程中由于理解偏差,也出現了一些加大教師、學生負擔和擠占節假日等問題,長時間盯著手機電腦屏幕,也會給教師、學生視力健康帶來一定危害。有人認為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方式,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需要經歷“質疑和檢驗”。結合材料,運用認識論的有關知識說明該觀點的正確性。 搞好生態環?!〗ㄔO美麗中國(對應學生用書第121頁)要聞點擊 2020年4月20日,正在陜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秦嶺生態保護工作情況。他強調,秦嶺違建是一個大教訓。從今往后,在陜西當干部,首先要了解這個教訓,切勿重蹈覆轍,切實做守護秦嶺生態的衛士。背景材料材料一 2020年4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會議認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具有重大意義,非常必要和及時,且該草案已經比較成熟。4月29日,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材料二 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順利起航的奠基之年,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意義重大。當前,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有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改革舉措落地見效,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增添了強大動力。同時,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經濟發展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多維視角角度一:運用政治生活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生態環境部門如何更好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示:①切實履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理順工作機制,多措并舉。②堅持依法行政,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勇于擔當,勇于負責,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依法推動我國的環境監測工作。③堅持科學決策,審慎行使權力,用正確的決策來指導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角度二:運用規律的有關知識,分析如何推進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提示:①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我們遵循規律,做到按規律辦事,要根據自然規律和生態環保規律來推進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②人類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去利用規律造福人類,我們要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制定出和實施好正確的環境保護的規定或措施。③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根據面對的新情況,保證環境規定等措施與時俱進,提高工作的實效性。角度三:運用意識能動作用的知識,分析制定和實施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意義。提示:①意識是對物質的能動的反映,又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②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主動創造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制定和實施有利于提高我們對環境的認識,從而更好地指導我們的環保工作。③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實施有利于推動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10 第1課時 客觀題滿分固本.doc 專題10 第1課時 客觀題滿分固本.ppt 專題10 第2課時 主觀題增分提能.doc 專題10 第2課時 主觀題增分提能.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