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課時1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視頻:美妙的化學變化在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是否相等?新課導入一、質量守恒定律01673年,波義耳將金屬放在密閉的容器里加熱,兩個小時后,打開進行稱重,物質的質量增加了。羅伯特·波義耳(英,1627—1691)探究實驗羅蒙諾索夫(俄,1627—1691)1756年,羅蒙諾索夫把錫放在密閉的容器里煅燒,生成白色的氧化錫,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質總質量,在煅燒前后并沒有發生變化。拉瓦錫(法,1743-1794)01774年,拉瓦錫用45份質量的氧化汞加熱分解,得到了41.5份質量的汞和3.5份質量的氧氣。提出問題: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前后,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會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嗎?猜想與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活動現象: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小氣球鼓起,冷卻后,小氣球變得更癟,最終天平平衡。探究實驗一: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結論:紅磷在燃燒前后質量沒有發生變化。磷+氧氣五氧化二磷PO2P2O5點燃反應前物質(或物體)反應后物質(或物體)錐形瓶細砂橡皮塞玻璃管、氣球(空氣)氮氣紅磷稀有氣體等氧氣交流討論:為什么紅磷在燃燒前后質量沒有發生變化呢?錐形瓶細砂橡皮塞玻璃管、氣球(剩余空氣)氮氣五氧化二磷稀有氣體等未參加反應的紅磷磷+氧氣五氧化二磷點燃五氧化二磷氧氣磷=M1M2探究實驗二: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現象:鐵釘表面覆蓋一層紅色固體,溶液從藍色變成淺綠色,天平保持平衡。結論: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沒有發生變化。鐵+硫酸銅→銅+硫酸亞鐵FeCuSO4CuFeSO4交流討論:分析這兩個方案的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你能得到什么結論?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的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質量守恒定律實驗5-1: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現象:產生大量氣泡,反應后物質的稱量質量小于反應前物質的稱量質量。鹽酸+碳酸鈉→氯化鈉+二氧化碳+水HClNa2CO3NaClCO2H2O為什么?實驗5-2: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鎂+氧氣氧化鎂MgO2MgO點燃現象:鎂條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放出熱量;反應后物質的稱量質量大于反應前物質的稱量質量。為什么?鹽酸+碳酸鈉→氯化鈉+二氧化碳+水HClNa2CO3NaClCO2H2O鎂+氧氣氧化鎂MgO2MgO點燃交流討論:為什么會出現生成物的質量大于或小于反應物的質量這些情況?這兩個反應到底遵守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呢?所有的化學反應均遵守質量守恒定律。1.質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學反應必須遵守的一個定律,但物理變化不屬于此定律;2.質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僅是指“質量”,不能任意擴展到其他物理量;3.守恒的數量是“總質量”,不是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定義時要注意:交流討論:以水電解反應為例,從微觀角度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OHHOHHHHHHOOHHHHOO+分解重組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改變質量守恒HHOOH2+O2反應前HH2H2OHOH反應后HOH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化學反應過程五個不變兩個一定改變兩個可能改變微觀宏觀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元素種類不變宏觀微觀物質種類構成物質的粒子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分子的總數可能改變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1.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2.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3.化學反應的本質: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生成物)的過程。質量守恒定律課堂小結1.下列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認識,錯誤的是( ?。?br/>A.質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學變化中宏觀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與微觀過程無關B.通過化學變化,只能改變世界上物質的種類,不能改變物質的總質量C.質量守恒定律為定量揭示化學變化的規律,提供了理論依據D.隨著科技的發展,精密儀器為我們定量研究化學變化創造了條件A課堂練習2.某有機物與氧氣充分反應,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則該有機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C、OB.H、OC.C、HD.C、H、OC3.在化學變化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①原子的種類、元素的種類、分子的種類均不變②原子的數目、分子的數目均不變③原子的質量、元素的質量、物質的總質量均不變④原子核的種類、數量、質量均不變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C4.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混合后,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丁一定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B.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質量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單質D.該反應可能是分解反應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分數/%70156.258.75反應后質量分數/%357.548.758.75B5.如圖,它是通過測定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變化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試回答:(1)稱取反應前裝置的總質量;(2)紅磷燃燒時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3)錐形瓶底部放一層細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中觀察氣球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5)待錐形瓶冷卻后,重新放到托盤天平上,天平的指針______________(填“偏左”“偏右”或“在分度盤中央”),該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大量白煙不均勻,使瓶底炸裂先脹大后變癟在分度盤中央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和防止瓶底受熱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探究實驗: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mp4 探究實驗: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mp4 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mp4 美妙的化學變化.mp4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第1課時)(共26張PPT).pptx 鎂條燃燒前后質量測定.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