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必背實驗現象+實驗總結 (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大全) 1176020543560 目錄 高中必背實驗現象+實驗總結 5 (含物理、化學、生物各類實驗) 5 物理實驗復習要點整理 5 驗證性實驗 5 一、驗證力的平等四邊形定則 5 二、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6 三、驗證機械能守恒 7 測量性實驗 8 一、長度的測量 8 二、讀數方法: 8 三、注意事項: 9 四、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9 五、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直徑 10 六、測定金屬的電阻率 10 七、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 11 八、電表改裝(測內阻) 11 研究性實驗 12 一、研究勻變速運動 12 (一)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12 (二)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12 (三)測勻變速運動的即時速度:(同上) 13 二、研究平拋運動 13 三、研究彈力與形變關系 14 觀察描繪實驗 14 一、描繪伏安特性曲線 14 二、描繪等勢線 15 儀器的使用類實驗 16 長度的測量 16 波器的使用 16 化學實現現象80例 19 高中生物實驗總結 25 實驗一:觀察 DNA 和 RNA 在細胞中的分布 25 實驗二: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25 實驗三:比較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 26 實驗四: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26 實驗五: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 27 實驗六: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7 實驗七: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 28 實驗八: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 29 實驗九: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 29 476250909320 高中必背實驗現象+實驗總結 (含物理、化學、生物各類實驗) 物理實驗復習要點整理 驗證性實驗 一、驗證力的平等四邊形定則 1. 目的:驗證平行四邊形法則。 2. 器材:方木板一個、白紙一張、彈簧秤兩個、橡皮條一根、細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幾個。 3. 主要測量: a. 用兩個測力計拉細繩套使橡皮條伸長,繩的結點到達某點 O。 結點 O 的位置。 記錄兩測力計的示數 F1、F2。兩 測力計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個測力計重新將結點拉到 O 點。 記錄 彈簧秤的拉力大小 F 及方向。 4.作圖:刻度尺、三角板 5.減小誤差的方法: a.測力計使用前要校準零點。 b.方木板應水平放置。 c.彈簧伸長方向和所測拉力方向應一致,并與木板平行. d.兩個分力和合力都應盡可能大些. e.拉橡皮條的細線要長些,標記兩條細線方向的兩點要盡可能遠些. 二、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原理:兩小球在水平方向發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為零,動量守恒。 m1v1=m1v1/+m2v2/本實驗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驗證上式成立。兩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拋運動,用水 平射程間接表示小球平拋的初速度: OP-------m1 以 v1 平拋時的水平射程 OM----- m1 以 v1’平拋時的水平射程 O‘N-----m2 以 V2’ 平拋時的水平射程驗 證的表達式:m1OP=m1OM+m2O/N 1.實驗儀器: 斜槽、重錘、白紙、復寫紙、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標卡尺、刻度尺、圓規、天平。 2.實驗條件: a.入射小球的質量 m1 大于被碰小球的質量 m2(m1 >m2) b.入射球半徑等于被碰球半徑 c.入射小球每次必須從斜槽上同一高度處由靜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線方向水平 e.兩球碰撞時,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線上 a.用天平測兩球質量 m1、m2 b.用游標卡尺測兩球的直徑,并計算半徑。 C.確定小球的落點位置時,應以每次實驗的落點為參考,作一盡可能小的圓,將各次落點位置圈在里面, 就把此圓的圓心定為實驗測量數據時所對應的小球落點位置。 三、驗證機械能守恒 1.原理: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h= 在實驗誤差范圍內驗證上式成立。 2.實驗器材:打點計時器,紙帶,重錘,米尺,鐵架臺,燒瓶夾、低壓交流電源、導線。 3.實驗條件: a.打點計時器應該豎直固定在鐵架臺 b.在手釋放紙帶的瞬間,打點計時器剛好打下一個點子,紙帶上最初兩點間的距離約為 2 毫米。 4. 測量的量: a.從起始點到某一研究點之間的距離,就是重錘下落的高度 h,則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 mgh1;測 多個點到起始點的高 h1、h2、h3、h4(各點到起始點的距離要遠一些好) b.不必測重錘的質量 5.誤差分析:由于重錘克服阻力作切,所以動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勢能減少量 6.易錯點 a.選擇紙帶的條件:打點清淅;第 1、2 兩點距離約為 2 毫米。 b. 打點計時器應豎直固定,紙帶應豎直。 測量性實驗 一、長度的測量 1. 測量原則: (1)為避免讀數出錯,三種測量器具(包括毫米刻度尺)均應以 mm 為單位讀數!(2)用游標尺或螺旋 測微器測長度時,均應注意從不同方位多測量幾次,讀平均值。 (3)尺應緊貼測量物,使刻度線與測量面間無縫隙。 2. 實驗原理: 游標卡尺----(1) 每等份為 0.9mm, 每格與主尺最小分度差 0.1mm;20 分度的卡尺, 游標總長度為19mm, 分成 20 等份,每等份為 19/20 mm,每格與主尺最小分度差 0.05(即二十分子一)mm;50 分度的卡尺,游 標總長度為 49mm,分成 50 等份,每等份為 49/50mm,每格與主尺最小分度差 0.02(即1/50)mm; 二、讀數方法: 以洲標尺的零刻線對就位置讀出主尺上的整毫米數, 再讀出洲標尺上的第幾條線一心盡的某條線重合,將對齊的洲標尺刻度線數乘以該卡尺的精確度(即總格的倒數),將主尺讀數與游標讀數相加即得測量值。 l 螺旋測微器 (1) ) 工作原理: 每轉一周, 螺桿運動一個螺距 0.5mm, 將它等分為 50 等份, 則每轉一份即表 示 0.01mm,故它精確到 0.01mm 即千分之一厘米,故又叫千分尺。 (2) 讀數方法:先從主尺上讀出露出的刻度值,注意主尺上有整毫米和半毫米兩行刻線,不要漏讀 半毫米值。再讀可動刻度部分的讀數,看第幾條刻度線與主尺線重合( 注意估讀),乘以 0.01mm 即 為可動讀數,再將固定與可動讀數相加即為測量值。注意:螺旋測微器讀數如以 mm 為單位,小數點后 一定要讀夠三位數字,如讀不夠,應以零來補齊。 三、注意事項: (1) 游標卡尺讀數時,主尺的讀數應從游標的零刻度處讀,而不能從游標的機械末端讀。 (2) 游標尺使用時,不論多少分度都不用估讀 20 分度的讀數,末位數一定是 0 或 5;50 分度的卡 尺,末位數字一定是偶數。 (3) 若游標尺上任何一格均與主尺線對齊,選擇較近的一條線讀數。 (4) 螺旋測微器的主尺讀數應注意半毫米線是否露出。 (5) 螺旋測微器的可動部分讀數時,即使某一線完全對齊,也應估讀零。 四、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1551305349885 1. 實驗目的:用單擺測定當地的重力加速度。 2.實驗原理:g= 3.實驗器材:長約 1m 的細線、小鐵球、鐵架臺、米尺、游標卡尺、秒表。 4.易錯點: a.小球擺動時,最大偏角應小于 50。到 10 度。 b.小球應在豎直面內振動。 c.計算單擺振動次數時,應從擺球通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 d.擺長應為懸點到球心的距離。即:L=擺線長+擺球的半徑。 五、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直徑 1. 實驗原理:油酸滴在水面上,可認為在水面上形成了單分子油膜,,如把分子認為是球狀,,測出 其厚度即為直徑。 2. 實驗器材:盛水方盤、注射器(或膠頭滴管)、試劑瓶、坐標紙、玻璃、痱子粉(或石膏粉)、酒 精油酸溶液、量筒。 3. 步驟:盤中倒水侍其靜,膠頭滴管吸液油,逐滴滴入量筒中,一滴體積應記清,痱粉均撒水面上, 靠近水面一滴成,油膜面積穩定后,方盤上放玻璃穩,描出輪廓印(坐標)紙上,再把格數來數清, 多于半格算一格,少于半格舍去無,數出方格求面積,體積應從濃度求。 4.注意事項: (2) 方盤中的水應保持平衡,痱子粉應均勻浮在水面上。 (3) 向水面滴酒精溶液時應靠近水面,不能離水面太高,否則油膜難以形成。(4)向水面只能滴一 滴油酸溶液。 (5)計算分子直徑時,注意滴加的不是純油酸,而是酒精油酸溶液,應用一滴溶液的體積乘以溶液的體積 百分比濃度 六、測定金屬的電阻率 1.電路連接方式是安培表外接法,而不是內接法。 2.測 L 時應測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有效長度。 3.閉合開關前,應把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置于正確位置。 4.多次測量 U、I,先計算 R,再求 R 平均值。 5.電流不宜過大,否則電阻率要變化,安培表一般選 0—0.6 安擋。 七、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 1.實驗電路圖:安培表和滑動變阻器串聯后與伏特表并聯。 2.測量誤差:e、r 測量值均小于真實值。 3.安培表一般選 0-0.6A 檔,伏特表一般選 0-3 伏檔。 4.電流不能過大,一般小于 0.5A。 誤差:電動勢的測量值 e 測和內電阻的測量值 r 測均小于真實值 八、電表改裝(測內阻) 實驗注意: (1) 半偏法測電流表內阻時,應滿足電位器阻值遠遠大于待測表內阻(倍左右)的條件。 (2) 選用電動勢高的電源有助于減少誤差 (3) 半偏法測得的內阻值偏小(讀數時干路電流大于滿度電流,通過電阻箱的電流大于半偏電流, 由分流規律可得) (4) 改裝后電表的偏轉仍與總電流或總電壓成正比,刻度或讀數可由此來定且刻度線應均勻。 (5) 校準電路一般采用分壓器接法 (6) 絕對誤差與相對(百分)誤差相比,后者更能反應實驗精確程度。 研究性實驗 一、研究勻變速運動 (一)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1.構造:見教材。 2.操作要點:接 50HZ,4---6 伏的交流電 正確標取記:在紙帶中間部分選 5 個點 a.判斷物體運動情況: 在誤差范圍內:如果 S1=S2=S3=……,則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如 果 DS1=DS2=DS3=…….=常數, 則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 b.測定加速度: 公式法: 先求 DS,再由 DS= aT2 求加速度。圖 象法:作 v—t 圖,求 a=直線的斜率 c.測定即時速度:V1=(S1+S2)/2TV2=(S2+S3)/2T (二)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1.原理::DS=aT2 2.實驗條件: a.合力恒定,細線與木板是平行的。 b.接 50HZ,4—6 伏交流電。 3.實驗器材: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復寫紙片、低壓交流電源、小車、細繩、一端附有滑輪的長 木板、刻度尺、鉤碼、導線、兩根導線。 4.主要測量: 選擇紙帶,標出記數點,測出每個時間間隔內的位移 S1、S2、S3 。。。。圖中 O 是任一點。 根據測出的用逐差法處理數據求出加速度: S4—S1=3a1T2, S5—S2=3a2T2,S6—S3=3a3T2,a=(a1+a2+a3)/3=(S4+S5+S6 — S1—S2—S3)/9T2 (三)測勻變速運動的即時速度:(同上) 二、研究平拋運動 1.實驗原理: 用一定的方法描出平拋小球在空中的軌跡曲線,再根據軌跡上某些點的位置坐標,由 h=求出 t,再由 x=v0t 求 v0,并求 v0 的平均值。 2.實驗器材: 木板,白紙,圖釘,未端水平的斜槽,小球,刻度尺,附有小孔的卡片,重錘線。 3.實驗條件: a.固定白紙的木板要豎直。 b.斜槽未端的切線水平,在白紙上準確記下槽口位置。 c.小球每次從槽上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 三、研究彈力與形變關系 (1) 用懸掛砝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壓力 (2) 用列表法來記錄和分析數據(如何設計實驗記錄表格) (3) 用圖象法來分析實驗數據關系步驟: ①以力為縱坐標、彈簧伸長為橫坐標建立坐標系 ②根據所測數據在坐標紙上描點 ③按照圖中各點的分布和走向,嘗試作出一條平滑的曲線(包括直線) ④以彈簧的伸重工業自變量,寫出曲線所代表的函數,首先嘗試一次函數,如不行則考慮二次函數, 如看 似象反比例函數,則變相關的量為倒數再研究一下是否為正比關系(圖象是否可變為直線)---- 化曲為直的方法等。 ⑤解釋函數表達式中常數的意義。 注意事項:所加砝碼不要過多(大)以免彈簧超出其彈性限度 觀察描繪實驗 一、描繪伏安特性曲線 1. 實驗原理:在小燈泡由暗變亮的過程中,溫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導體的電阻會隨溫度的變 化而增大,故在兩端電壓由小變大的過程中,描繪出的伏安特性曲線就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各點斜 率逐漸增大的曲線。 2.實驗步驟: (1) 開關斷開的狀態下連好電路(分壓器接法、安培表外接)后再把滑動變阻器的滑動頭調到使負 載所加電壓最小的位置 (2) 調節滑變,讀數記錄約 12 組值(不要斷開電鍵進行間斷測量) (3) 斷電,折線路 (4) 建立坐標,選取適當標度,描點,連線(平滑)。 3.注意事項: (1) 為使實驗準確,應盡量多測幾組數據(12 給左右),且滑動變阻器應接成分壓器接法 (2) 安培表內外接法應視燈泡的電阻大小確定,一般是外接法。 (3) 為了減少誤差,在作圖時,所選取分度比例要恰當,應使 12 個點在坐標平面內分布在一個盡量 大的范圍內,且疏密程度盡量均勻些。 (4) 用多用電表所測得的電阻值較在電路中所測得的值一般要大很多(冷態電阻要小) 二、描繪等勢線 1.實驗原理: 本實驗是利用導電紙上形成的穩恒電流場模擬靜電場來做實驗的。因此實驗中與 6V 直 流電源正極相連接的電極相當于正電荷;與 6V 直流電源負極相連接的電極相當于負電荷。 2.實驗器材:木板、白紙、復寫紙、導電紙、圖訂、圓柱形電極兩個、探針兩個、靈敏電流表、電 池、電鍵、導線。 (1) 從下到上依次鋪放白紙、復寫紙、導電紙。 (2) 只能用靈敏電流計,不能用安培表。 儀器的使用類實驗 長度的測量 (刻度尺、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見前面內容示 波器的使用 1.原理: (1) 示波管是其核心部件,還有相應的電子線路。 (2) 示波管的原理:用在 xx’方向所加的鋸齒波電壓來使打在熒光屏上的電子位置距中心之距與時 間成正比(好象一光點在屏上在水平方向上做周期性的勻速運動---這稱為掃描,以使此距離來模擬時 間軸(類似于砂擺的方法);在 YY‘上加上所要研究的外加電壓(信號從 Y 輸入和地之間輸入), 則就可在屏上顯示出外加電壓的波形了。 2.使用的一般步驟: (1) 先預調:反時針旋轉輝度旋鈕到底,豎直和水平位移轉到中間,衰減置于最高檔,掃描置于“外X 檔” (2) 再開電源,指示燈亮后等待一兩分鐘進行預熱后再進行相關的操作 (4) 調掃描、掃描微調和 X 增益,觀察掃描 (5) 把外 X 檔拔開到掃描范圍檔合適處,觀察機內提供的豎直方向按正余弦規律變化的電壓波形 (6) 把待研究的外加電壓由 Y 輸入和地間接入示波器,調節各檔到合適位置,可觀察到此電壓的波 形(與時間變化的圖象)(調同步極性開關可使圖象的起點從正半周或負半周開始 (7) 如欲觀察亮斑(如外加一直流電壓時)的豎直偏移,可把掃描調節到“外 X”檔。 3.注意事項: (1) 注意使用步驟,不要一開始就開電源,而應先預調,再預熱,而后才能進行正常的調節 (2) 在正常觀察待測電壓時,應把掃描開關拔到掃描檔且外加電壓由 Y 輸入和地之間輸入,此時 X X ‘電壓為機內自帶的掃描電壓以模擬時間軸,只有需單獨在 XX‘上另加輸入電壓時,才將開關拔到 外 X 檔。 (3) 練習使用多用電表 ①選擇合適的倍率檔后,先電阻調零,再紅、黑表筆并接在待測電阻兩端,進行測量每次換檔必須重新電 阻調零。 ②選擇合適的倍率檔,使指針在中值電阻附近時誤差較小。 ③測電阻時要把選擇開關置于“W”檔。 ④不能用兩手同時握住兩表筆金屬部分測電阻。 ⑤測電阻前,必須把待測電阻同其它電路斷開。 ⑥測完電阻,要拔出表筆,并把選擇開關置于“OFF”檔或交流電壓最高檔。 ⑦測量電阻時,若指針偏角過小,應換倍率較大的檔進行測量;若指針偏角過大,應換倍率較小的檔進行測量。 ⑧歐姆表內的電池用舊了,用此歐姆表測得的電阻值比真實值偏大。 化學實現現象80例 高中化學實驗在考試中也占一定的分值,如何保證化學實驗不失分,下面為各位同學分享一些高考化學實驗題最常考的化學實驗現象,記熟這些實驗現象,就可以搞定大部分的實驗現象題。 1.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3.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 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 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 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 水變渾濁。 10. 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2. 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為白色粉末,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14. 點燃純凈的氯氣,用干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5. 向含有 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 向含有 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 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并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并有氣體生成。 18. 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19. 將 Cl2 通入無色 KI 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生。 20. 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21. 盛有生石灰的試管里加少量水:反應劇烈,發出大量熱。 22. 將一潔凈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附著,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23. 將銅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銅片表面有銀白色物質附著。 24. 向盛有石灰水的試管里,注入濃的碳酸鈉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 細銅絲在氯氣中燃燒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煙生成,加水后生成綠色的溶液。 26. 強光照射氫氣、氯氣的混合氣體:迅速反應發生爆炸。 27. 紅磷在氯氣中燃燒:有白色煙霧生成。 28. 氯氣遇到濕的有色布條:有色布條的顏色退去。 29. 加熱濃鹽酸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有黃綠色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30. 給氯化鈉(固)與硫酸(濃)的混合物加熱:有霧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氣味生成。 31.在溴化鈉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淺黃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鉀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黃色沉淀生成。 33.I2 遇淀粉,生成藍色溶液。 34.細銅絲在硫蒸氣中燃燒:細銅絲發紅后生成黑 35. 鐵粉與硫粉混合后加熱到紅熱:反應繼續進行,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物質。 36. 硫化氫氣體不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蒸發皿):火焰呈淡藍色(蒸發皿底部有黃色的粉末)。 37. 硫化氫氣體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燒杯內 壁有液滴生成)。 38. 在集氣瓶中混合硫化氫和二氧化硫:瓶內壁有黃色粉末生成。 39. 二氧化硫氣體通入品紅溶液后再加熱:紅色退去,加熱后又恢復原來顏色。 40. 過量的銅投入盛有濃硫酸的試管,并加熱,反應畢,待溶液冷卻后加水: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 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藍色。 41. 加熱盛有濃硫酸和木炭的試管:有氣體生成,且氣體有刺激性的氣味。 42. 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黃色,生成淡黃色物質。 43. 鈉投入水中:反應激烈,鈉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熱使鈉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動,有“嗤嗤”聲。 44. 把水滴入盛有過氧化鈉固體的試管里,將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口:木條復燃。 45.加熱碳酸氫鈉固體,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6.氨氣與氯化氫相遇:有大量的白煙產生。 47. 加熱氯化銨與氫氧化鈣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48. 加熱盛有固體氯化銨的試管:在試管口有白色晶體產生。 49. 無色試劑瓶內的濃硝酸受到陽光照射:瓶中空間部分顯棕色,硝酸呈黃色。 50. 銅片與濃硝酸反應:反應激烈,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51. 銅片與稀硝酸反應:試管下端產生無色氣體,氣體上升逐漸變成紅棕色。 52. 在硅酸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膠狀沉淀產生。 54. 加熱氫氧化鐵膠體:膠體變渾濁。 55. 將點燃的鎂條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有黑色物質附著于集氣瓶內壁。 56. 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狀物質。 57. 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絮狀沉淀生成,立即轉變為灰綠色,一會兒又轉變 為紅褐色沉淀。 58. 向含 Fe3+的溶液中滴入 KSCN 溶液:溶液呈血紅色。 59. 向硫化鈉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變渾濁。S2-+Cl2=2Cl2-+S↓ 60. 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漸減少,且有沉淀產生。 61. 在空氣中點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內壁有液滴產生。 62. 光照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黃綠色逐漸變淺,時間較長,(容器內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熱(170℃)乙醇與濃硫酸的混合物,并使產生的氣體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有氣 體產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漸變淺。 64. 在空氣中點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煙產生,放出熱量。 65. 在空氣中點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濃煙產生,放出熱量。 66. 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并帶有黑煙。 67. 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68. 將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顏色。 69. 將乙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逐漸變淺,直至褪去。 70. 苯與溴在有鐵粉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有白霧產生,生成物油狀且帶有褐色。 71.將少量甲苯倒入適量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振蕩:紫色褪色。 73. 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試管中滴入過量的濃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 在盛有苯酚的試管中滴入幾滴三氯化鐵溶液,振蕩:溶液顯紫色。 75. 乙醛與銀氨溶液在試管中反應:潔凈的試管內壁附著一層光亮如鏡的物質。 76. 在加熱至沸騰的情況下乙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有紅色沉淀生成。 77.在適宜條件下乙醇和乙酸反應:有透明的帶香味的油狀液體生成。 78.蛋白質遇到濃 HNO3 溶液:變成黃色。 79.紫色的石蕊試液遇堿:變成藍色。 80.無色酚酞試液遇堿:變成紅色。 高中生物實驗總結 實驗一:觀察 DNA 和 RNA 在細胞中的分布 實驗原理:DNA 綠色,RNA 紅色 分布:真核生物 DNA 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 DNA;RNA 主要分布 在細胞質中。 實驗結果: 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 實驗二: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1、材料:新鮮蘚類葉、黑藻葉或菠菜葉,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2、原理:葉綠體在顯微鏡下觀察,綠色,球形或橢球形。 用健那綠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成藍綠色,細胞質接近無色。 考點提示: (1)為什么可直接取用蘚類的小葉,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葉? 因為蘚類的小葉很薄,只有一層細胞組成,而菠菜葉由很多層細胞構成。 (2)取用菠菜葉的下表皮時,為何要稍帶些葉肉? 表皮細胞除保衛細胞外,一般不含葉綠體,而葉肉細胞含較多的葉綠體。 (3)怎樣加快黑藻細胞質的流動速度?最適溫度是多少? 進行光照、提高水溫、切傷部分葉 片;25℃左右。 (4) 對黑藻什么部位的細胞觀察,所觀察到的細胞質流動的現象最明顯? 葉脈附近的 細胞。 (5)若視野中某細胞中細胞質的流動方向為順時針,則在裝片中該細胞的細胞質 的實際流動方向是怎樣的?仍為順時針。 實驗三:比較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 考點提示: (1) 為何要選新鮮的肝臟?因為在不新鮮的肝臟中,過氧化氫酶的活性會由于細菌的破壞而降低。 (2) 該實驗中所用試管應選較粗的還是較細的?為什么?應選用較粗的,因為在較細的試管中容易形成大 量的氣泡,而影響衛生香的復燃。 (3) 為何要選動物的肝臟組織來做實驗,其他動植物的組織的研磨液能替代嗎?因為肝臟組織中過氧化氫 酶含量較豐富;其它動植物組織也含有少量的過氧化氫酶,所以能夠替代。 (4) 相同質量的塊狀肝臟和肝臟研磨液,哪一個催化效果好?為什么?研磨液效果好;因為它增加過氧化 氫酶與過氧化氫的接觸面積。 (5) 滴入肝臟研磨液和氯化鐵溶液時,可否共用下個吸管?為什么?不可共用,防止過氧化氫酶與氯化鐵 混合,而影響實驗效果。 實驗四: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1、原理:葉綠體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機溶劑丙酮或無水乙醇——提取色素 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速度不同——分離色素 2、步驟: (1) 提取色素 研磨 (2) 制備濾紙條 (3) 畫濾液細線:均勻,直,細,重復若干次 (4) 分離色素: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 (5) 觀察和記錄: 結果濾紙條上從上到下依次為:橙黃色(胡蘿卜素)、黃色(葉黃素)、藍綠色(葉綠素 a)、黃 綠色(葉綠素 b). 實驗五: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 1、條件:細胞內外溶液濃度差,活細胞,大液泡 2、材料: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具紫色大液泡),質量濃度 0.3g/mL 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3、步驟:制作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臨時裝片→觀察→蓋玻片一側滴蔗糖溶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觀察 (液泡由大到小,顏色由淺變深,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蓋玻片一側滴清水, 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觀察(質 壁分離復原) 4、結論: 細胞外溶液濃度 > 細胞內溶液濃度,細胞失水 質壁分離 細胞外溶液濃度 < 細胞內溶液濃度,細胞吸水 質壁分離復原 知識概要:制片 觀察 加液 觀察 加水 觀察 實驗六: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6→CO2 + 12H2O + 能量 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2C2H5OH + 2CO2 + 少 量 能 量 2、裝置:(見課本) 3、檢測: (1) 檢測 CO2 的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 (2) 檢測酒精的產生: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與酒精發生反應,變成灰綠色。 實驗七: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 1、目的要求:通過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識別減數分裂不同階段的染色體的形態、位置和 數目,加深對減數分裂過程的理解。 2、材料用具: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顯微鏡。 3、方法步驟: (1) 在低倍鏡下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識別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和精細胞。 (2) 先在低倍鏡下依次找到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細胞,再在高倍鏡 下仔細觀察染色體的形態、位置和數目。 4、討論: (1) 如何判斷視野中的一個細胞是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還是減數第二次分裂? (2) 減數第一次分裂與減數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的不同點是什么?末期呢? 實驗八: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 1、原理:用低溫處理植物分生組織細胞,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以致影響染色體被拉向兩極,細胞也不 能分裂成兩個子細胞,于是,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發生變化。 2、方法步驟: (1) 洋蔥長出約 1cm 左右的不定根時,放入冰箱的低溫室內(4℃),誘導培養 36h。 (2) 剪取誘導處理的根尖約 0.5~1cm,放入卡諾氏液中浸泡 0.5~1 h,以固定細胞的形態,然后用體積分 數為 95%的酒精沖洗 2 次。 (3) 制作裝片: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4) 觀察,比較:視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體細胞,也有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的細胞. 3、討論:秋水仙素與低溫都能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這兩種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處? 實驗九: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 原理: NaOH 和酚酞相遇呈紫紅色 步驟: 將含酚酞瓊脂塊切成三塊邊長分別為 3cm、2cm、1cm 的正方體, 放入燒杯內,加入 NaOH 溶 液,10min 后取出,用紙巾吸干,用塑料刀將瓊脂塊切成兩半.觀察切面,測量每一塊上 NaOH 擴散的深度. 分析: 瓊脂塊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小, NaOH 擴散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也 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小. 結論: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的效率就越低。細胞表面積限制了細胞的長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