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北省南宮中學2012屆高三9月月考試題(9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北省南宮中學2012屆高三9月月考試題(9科10份)

資源簡介

南宮中學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三9月份月考數學試題(文科)
(共2頁,滿分150分) 命題人:李凡金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題,每小題5分,共60,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的題號寫在答題卷上)
1.若集合,則有( )
A. B. C. D.
2、如圖所示,點是△的邊上的中點,則向量 ( )(A) (B) (C) (D)3.若是函數的一個極值點,則=( )。
(A)2 (B)-2 (C) (D)4
4、已知非負實數,滿足且,則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5已知,則等于 ( )
A、9      B、12     C、15      D、18
6.設,用二分法求方程內近似解的過程中得則方程的根落在區間
A.(1,1.25) B.(1.25,1.5) C.(1.5,2) D.不能確定
7. 將函數的圖像左移,再將圖像上各點橫坐標壓縮到原來的,則所得到的圖象的解析式為( )
A B C D
8.在下列函數中,當x取正數時,最小值為2的是( )
A.y=x+ B.
C. D.y=x2-2x+3
9、函數的部分圖象如右圖,則、可以取的一組值是 ( )(A) (B) (C) (D) 10.若0<a<1,0<b<1,則a+b,2,a2+b2,2ab中最大一個是( )
A.a+b B.2 C.a2+b2 D.2ab
11.設原命題:若a+b≥2,則a,b 中至少有一個不小于1.則原命題與其逆命題的真假情況是 ( )
A.原命題真,逆命題假 B.原命題假,逆命題真
C.原命題與逆命題均為真命題 D.原命題與逆命題均為假命題
12、函數的定義域是 (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若冪函數y =的圖象經過點(9,), 則f(25)的值是_________.
14.在△ABC中,sinA=2cosBsinC,則三角形為
15. 等差數列{an}中,a1=23,公差d為整數,若a6>0,a7<0,其前項和的最大值為
16、關于函數,有下列命題:①的表達式可以變換成; ②是以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數;③的圖象關于點對稱; ④的圖象關于直線對稱.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 .三.解答題:
17. (10分)已知、、為的三內角,且其對邊分別為、、,若.
(Ⅰ)求; (Ⅱ)若,求的面積.
18.(10分)已知向量與互相垂直,其中.
(1)求和的值; (2)若,求的值.
19.(12分)設 數列滿足:
(1)求證數列是等比數列(要指出首項與公比),
(2)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0、(12分)
設函數.
(1)對于任意實數,恒成立,求的最大值;
(2)若方程有且僅有一個實根,求的取值范圍.
21.(14分)已知函數,其中.
(1)求的解析式;
22.(12分)已知函數,.
(1)若在上恒為增函數,求的取值范圍;
(2)求在區間上的最大值.
南宮中學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三9月份月考數學試題(文科)
(共2頁,滿分150分) 命題人:李凡金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題,每小題5分,共60,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的題號寫在答題卷上)
7. 將函數的圖像左移,再將圖像上各點橫坐標壓縮到原來的,則所得到的圖象的解析式為( B )
A B C D
8.在下列函數中,當x取正數時,最小值為2的是( 5.D )
A.y=x+ B.
C. D.y=x2-2x+3
9、函數的部分圖象如右圖,則、可以取的一組值是 ( *D** )(A) (B) (C) (D) 10.若0<a<1,0<b<1,則a+b,2,a2+b2,2ab中最大一個是( 6.A )
A.a+b B.2 C.a2+b2 D.2ab
11.設原命題:若a+b≥2,則a,b 中至少有一個不小于1.則原命題與其逆命題的真假情況是 ( )
A.原命題真,逆命題假 B.原命題假,逆命題真
C.原命題與逆命題均為真命題 D.原命題與逆命題均為假命題
11. A;提示:舉例:a=1.2,b=0.3,則a+b=1.5<2,∴逆命題為假.
12、函數的定義域是 ( ** D * )
(A) (B)
(C) (D)
三.解答題:
17. (10分)已知、、為的三內角,且其對邊分別為、、,若.
(Ⅰ)求; (Ⅱ)若,求的面積.
17. 解:(Ⅰ)
又,
, .
(Ⅱ)由余弦定理

即:,
(2).
令疊加得,
20、(12分)
設函數.
(1)對于任意實數,恒成立,求的最大值;
(2)若方程有且僅有一個實根,求的取值范圍.
20.解:(1) ,
因為,, 即 恒成立,
所以 , 得,即的最大值為
(2) 因為當時,;當時, ;當時, ;
所以 當時,取極大值 ;
當時,取極小值 ;
故當 或時, 方程僅有一個實根. 解得 或.
21.(14分)已知函數,其中.
(1)求的解析式;
21、(1)令代入得

(2)當上是增函數,設
上是增函數   當時,同理可證:上是增函數。
(3)上是增函數
   整理數 
22.(12分)已知函數,.
(1)若在上恒為增函數,求的取值范圍;
(2)求在區間上的最大值.
解:(1).
在上恒遞增,且在處連續,
當時,成立,即在上恒成立.

(2)由(1)知時,遞增,故時,.
當時,令,得.
由,
當時,;
當時,.
即當時,.
故對于,
當時,;
當時,.
A
B
D
C
x
O
y
1
2
3
x
O
y
1
2
3南宮中學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三9月份月考
地理試題
命題人:孟俊梅 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試卷:共4頁
試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5題,每題2分,共70分)
1.關于圖中P、Q的說法.正確的是(    )
A.P處海拔高于50米 
B.Q 處為洼地
C.P可能比Q低5 米
D.P可能比Q低29 米
2.太陽活動所產生的帶電粒子流到達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現的現象有 ( )
①地球各地出現極光現象
②地球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③呼機、移動電話等會失靈
④漠河地區出現“白夜”現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3.如下圖所示我國北方的一條河流,圖中陰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積而成的沙島,則該沙島最后將與河的哪岸連接在一起 ( )
A.M岸 B.N岸 C.沙島將保持原來的位置不變 D. 不能確定
4.下圖是“某地一年內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曲線示意圖”,當a、c值相差20°時,該地的緯度值是(  )
A.23°N     B.63°N   
 C.43.5°N    D.27°N
天安門廣場升降旗時間與日出日落時間相同。以下是連續3天升降旗的時間資料。據下表資料,回答5題。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升旗時間 5:04 5:03 5:02
降旗時間 19:18 19:19 19:20
5.此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和移動的方向分別是( )
A.位于北半球,正向南移動
B.位于北半球,正向北移動
C.位于南半球,正向南移動
D.位于南半球,正向北移動
讀右側經緯網圖,回答6、7題。
6.比較不同緯線的長度,說法正確的是 ( )
A.①線是②線的1/2
B.②線比③線長
C.③線比④線長
D.①②③④四條緯線一樣長
7.甲、乙兩人從G點出發,甲向東行,乙向南行,如果前進的方向保持不變,那么 ( )
A.兩人都能回到原出發地點
B.兩人都不能回到原出發地點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發地點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發地點
8.下圖是某濱海地區陸地和海洋表面氣溫日變化的曲線圖。第一次到該地區旅游的王小麗,想拍一張海風吹拂頭發向后飄逸的照片,她應選擇在什么時間段來拍攝(  )
A.6時~次日18時
B.8時~16時
C.16時~次日8時
D.18時~次日7時
9.北京成功舉辦了第29屆夏季奧運會,倫敦將承辦2012年第30屆夏季奧運會。據此結合下圖,北京與倫敦氣候差異十分顯著,其決定性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地形起伏 C.大氣環流 D.洋流性質
下圖為我國某地區一條河流不同河段的X、Y、Z三處截面上的剖面圖及其所在地區的典型植被分布圖。據圖回答10題。
10.X處和Y處河谷形成的原因是(  )
A.均為冰川侵蝕作用 B.均為內外力共同作用
C.均為河流侵蝕作用 D.均為斷裂下陷作用
自然界地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事物的運動規律,常用環流模式圖來表示。讀圖完成11—13題。
11.若該圖表示“海陸間水循環”,甲、乙表示地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處代表陸地
B.環節②代表水汽輸送
C.環節④參與地表淡水資源的補給
D.人類活動對環節③的影響最大
12.若該圖表示“低緯度大氣環流圈”, 甲、乙表示地表,則甲處的自然景觀最可能是( )
A.熱帶雨林景觀 B.熱帶草原景觀
C.熱帶荒漠景觀 D.熱帶季雨林景觀
13.若該圖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緯度大洋環流”,則環節③為( )
A.北太平洋暖流 B.秘魯寒流
C.日本暖流 D.加利福尼亞寒流
讀右側“天氣系統示意圖”,判斷14、15題。
14.該天氣系統所處半球和所屬氣壓分別是( )
A.北半球,高氣壓 B.北半球,低氣壓
C.南半球,高氣壓 D.南半球,低氣壓
15.該天氣系統控制我國大部分地區時,形成的天氣為( )
A.伏旱天氣 B.梅雨天氣
C.出現臺風 D.寒冷天氣
16.地質歷史上兩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規模滅絕時期所處的地質年代是( )
A.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C.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
17. 下列土地利用形式,屬合理經營管理、用養結合的是( )
①南方紅壤區補充熟石灰,增施有機肥
②黃土高原地區,發展耕作業
③青藏高原地區,大力發展灌溉農業
④黃淮海地區,小麥返青時,澆水施肥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8.氣候研究表明,近若干年來全球氣候有變暖的趨勢,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①太陽輻射呈愈來愈強的趨勢
②全球人口日益增多,工業和交通日趨發達,工礦企業、家庭爐灶、各種機動車輛所排放的廢熱直接使全球氣溫升高
③人類燃燒化石燃料
④人類大量砍伐森林
⑤各種制冷家電將熱量排入大氣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③③⑤
古詩云:“才從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據此回答19、20題。
19.從地理學角度看,古詩描述的是(  )
A.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B.地方性分異規律
C.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D.垂直分異規律
20.從塞北到江南的景觀差異,產生的基礎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熱量
21.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帶類型最多的是( )
A.乞力馬扎羅山 ( file: / / / E:\\邱軍-新教材課件\\湘教版高中地理1學習光盤%20(G)\\files\\gaokaolianjie\\A0303.htm" \l "aa#aa ) B.秦嶺南坡 C.喜馬拉雅山北坡 D.阿巴拉契亞山脈
22.下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方式,正確的是( )
A.在長江中、上游地區將森林開辟為耕地以增加糧食產量
B.在內蒙古高原上退耕還林,大力發展林果業
C.在河西走廊上退耕還牧,進行合理放牧
D.在山西省大力開辦小煤窯,提高村民收入
23、在人類歷史早期,西亞兩河流域曾經是林木繁茂、經濟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來由于森林被大范圍破壞,生態環境發生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一事實說明( )
A.自然資源可再生與非可再生的分類是絕對的
B.根據自然資源的性質,森林資源應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C.多數非可再生資源,只有在合理開發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獲得再生
D.多數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時,它們的再生周期就會延長,甚至變為非可再生資源
讀“塔里木盆地”圖,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補給的河流沖積而成的沖積扇,綠洲就在沖積扇的中下部。這些地區人口集中,農牧業較為發達,交通便捷。據此回答24—26題。
24、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 D.洋流
25、塔里木盆地交通線從整體看呈( )
A.網狀分布 B.“之”字型分布 C.線狀分布 D.環狀分布
26、影響塔里木盆地城鎮和交通線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
A.地形 B.氣候 C.水源 D.土壤
27、人們要特別重視河流上、中游地區植被的恢復、保護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為(   )
A.某一要素的變化,不僅影響當地的自然環境,還對其他地區的自然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B.水土流失給河流中上游帶來的危害最大
C.因為河流中上游地區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區,風沙危害嚴重
28、有關我國鄉村聚落地區差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北方平原地區村落規模一般較大,多呈帶狀分布
B.南方山區村落規模一般較大,多呈團聚狀分布
C.北方平原地區村落規模一般較小,多呈點狀分布
D.南方山區村落規模一般較小,分布相對分散
29、下列人類活動可能會引發洪澇災害的發生或加劇危害程度的是( )
A.植樹造林 B.蓄洪泄洪
C.圍湖造田 D.修建水庫
30.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目標確定,到2010年,中國人口總量控制在13.6億,2033年達到峰值15億左右。下圖中表示2033年的點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1、有關我國人口的自然變化,正確的是( )
A、解放初期,由于生產力水平落后,我國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B、20世紀70年代以后,由于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工作,人口的出生率明顯下降
C、20世紀80年代,由于人口流動加劇,人口的出生率達解放以來的最低值
D、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的人口模式轉化為典型的“高——低——高” 型
“人口、資源、環境”工作是強國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讀我國人口年齡構成比重圖,判斷32、33題。
32.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全國共有12.95億人,圖中“*”表示我國人口年齡構成狀況,其中0~14歲人口的比重約是( )
A.93% B.25%  C.13%  D.60%
33.與10年前相比,我國人口中0~14歲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歲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總人口仍增加了近1.3億。因此,我國新世紀人口問題的主要任務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動 B.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齡化加速勢頭 D.適度提高少年兒童人口比重
自然環境因素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是影響人口遷移和空間分布的重要因素。據此回答34題。
34.影響下圖國家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土地充足,土地生產潛力大
B.西部礦產資源豐富,有利于制造業的發展
C.西部、南部離海洋近,水資源豐富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氣潔凈、環境優美
美國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陽光地帶”的遷移示意圖(1955~1960年)
35、有關中國文化與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婦女的初婚年齡較大
B、在當代中國,適當的晚婚晚育已成為一種婚育文化時尚
C、在不同時期的中國文化對人口發展的影響變化不大
D、中國文化對人口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職業選擇上的影響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36——38題,共30分)
36.(10分)讀某季節某日地球上部分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表,回答下列問題。
緯線 23°26′S 66°34′N 90°N
正午太陽高度 43°08′ 46°52′ 23°26′
(1)該日太陽直射緯線的緯度為 。(2分)
(2)該日,當太陽直射西10區的中央經線時,與北京處于相同日期的經度范圍為
。(2分)
(3)若該日甲地(20°N,50°E)的晝長為13小時14分,則乙地(20°S,60°W)的
晝長為 ,甲地比乙地地方時早或晚的時間是 。(4分)
(4)此日過后三個月內,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特點是: .(2分)
37.(12分)閱讀下列資料,完成下列題目。
材料一 珠江水系示意圖
材料二 云南全省大部2010年3月16日至4月15日間氣溫持續偏高、降水偏少。
(1)珠江中下游地區夏秋季節多突發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受 影響(2分)
(2)試比較紅水河段和珠江河段的自然地理特征的不同點。(6分)
(3)本次西南地區特大干旱將給珠三角地區帶來怎樣的影響?(4分)
38.(8分)讀以下兩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今日水資源嚴重短缺。西安市隋唐時期用水充足,有“陸海”(指湖泊和沼澤很多)的美稱。古長安(今西安市長安區)“八水”位置。
材料二 新疆羅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經超過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經是羅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紀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庫200多座,耕地面積擴大約1倍。
(1)古長安“陸海”今日不復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 (2分)
A.秦嶺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壞
B.渭河流域水體污染嚴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嶺南坡耕地面積增加
(2)讀右圖“古羅布泊湖岸線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圖”,說出自A地至B地地勢是如何變化的(2分)
(3)羅布泊幾近干涸,與其水量最大時相比,羅布泊周圍的自然地理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4分)
鐵路
公路
河流
聚落
山脈
沙漠
湖泊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三9月月考政治試題
共4頁 滿分100分 命題人:張金翠
一、選擇題(共40小題,每題1.5分,共計60分)
1.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島仙臺港以東130公里處發生9.0級地震,日 本大地震造成福島核電站核泄漏,在我國,很多居民誤信食用碘鹽會防核幅射,于是大量搶購食鹽,造成市場一定程度的“鹽荒”。對此,國家發布通知,要求各供應商不得隨意漲價,同時加大市場供應量,很快平息了事態。這從經濟學上說明
A.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波動對需求的影響較小
B.運用行政手段要反映經濟規律的要求
C.市場經濟具有開放性特征
D.市場經濟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一種有效形式
2.水能夠針對外部的形勢變化而不斷改變自己的策略和形狀;每一種與眾不同的“形狀”都是其生存的理由。現代企業和水一樣有其獨特的“形狀”,企業要能夠取得持久發展,應學習“隨彎就勢”的生存本領。這說明
A.正確的經營戰略決定企業發展的成敗 B.企業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目標
C.誠信經營是企業立足市場的關鍵所在 D.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來不斷調整自己
3.右圖是我國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在一些產品尤其在高耗能產品上存在著成本剪刀差。這給我國國內企業的啟示是
①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②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③轉變企業發展方式,推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④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1年7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7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其中,CPI同比上漲6.5%,創37個月來新高。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穩定物價的是
A.提高存貸款利率,減少財政支出 B.降低存貸款利率,增加財政支出
C.提高存貸款利率,增加財政支出 D.降低存貸款利率,減少財政支出
5、稀土是鑭、鈰等十七種稀有金屬元素的統稱,用途廣泛,是高技術領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基礎材料,對改造某些傳統產業也有重要作用,號稱“工業維 生素”。我國稀土資源儲量約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規模 開采并廉價出口,產量和出口量都占全世界的90%以上。2007年起,我國開始對稀土的開采、生產和出口環節采取了必要的限制措施。這表明我國
①致力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②加強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④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個人著裝風格的確立對商家制定合理的產品組合方式,實行品牌建設策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某服裝公司對消費者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30%以上的青少年選購服裝時喜歡追求與眾不同,展示個性。這種消費心理
A.有時可以推動服裝新工藝和新產品的出現 B.是一種應倡導的正確的消費心理
C.是一種應摒棄的不正確的消費心理 D.是推動服裝企業技術創新的根本動力
7.下列財經新聞中,可以用右圖中由Q1點到Q2點運動來正確描述、解釋的是
A.由于部分游資進入農產品行業炒作大蒜,引起大蒜價格上漲
B.工信部報告,2010年第一季度我國鋼材需求旺盛,鋼材價格上漲
C.商務部表示,4月中旬以來全國生豬及豬肉價格恢復性上漲,且漲幅有擴大趨勢
D.據報道,空心菜每500克售價從2元上漲到3.5元;城市周邊菜農紛紛搶種空心菜
8.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805元,比2005年增長64.9%,食收比(食收比=食品開支÷總收入)從2005年的36.7%下降至2010年的35.7%,食收比的下降標志著
A.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B.城鄉居民家庭消費方面的支出逐步減少
C.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偏低 D.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2010年4月2日,姚明入股的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眾思壯)在中小板正式上市。回答9~10題。
9.合眾思壯以85.01元開盤,高開高走,收市時升幅較發行價上漲近150%。材料表明
A.合眾思壯的發展前景得到了投資者的肯定
B.股票價格的波動具有不確定性
C.股票是高收益、高風險同在的投資方式
D.股東不可以要求公司返還本金
10.根據合眾思壯招股書顯示,姚明在2007年12月18日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時的認繳出資額是37.5萬元,姚明在短短兩年間,投資收益率高達近百倍。姚明的投資收益屬于
①合法的勞動收入 ②合法的非勞動收人
③按技術要素獲得的收人 ④按資本要素獲得的收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以舊換新”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措施。中央財政2009年安排了70億元資金,用于 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國家依靠財政 的力量,鼓勵通過“以舊換新”的方式刺激消費需求,促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做法體現出
①財政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②國家通過財政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③財政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國家通過財政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明前茶”專指清明節前所采摘、制作的茶葉。清明節前采制的春茶積蓄了數月的營養成分,芽葉細嫩,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時由于清明節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采摘標準的產量很少,所以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這說明
A.優質優價,商品質量決定其價格 B.物以稀為貴,供給影響商品價格
C.“明前茶”需求彈性大,價格影響需求 D.人們偏好“明前茶”,價格影響消費心理
13、2010年6月30日,歐盟境內首個中國經貿合作區“葡萄牙-中國經貿合作區”正式設立,標志著中國企業開始集群式邁出國門。這表明我國
①堅持把實施“走出去”戰略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基點
②從“引進來”轉向“走出去”,規避對外開放的風險
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適應經濟全球化挑戰
④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右圖縱軸P為某公司的年利潤,橫軸Q為該公司的年產量,假設其他條件不變,P和Q 關系如圖。由該圖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①個別勞動時間減少,個別生產者的利潤增加
②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個別價值總量增加
③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個別生產者的利潤增加
④單位商品價值量減少,社會價值總量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下圖橫向箭頭顯示的是人民幣不斷升值給我國某出口企業帶來的連鎖反應,縱向箭頭顯 示的是針對連鎖反應中各環節相應的對策。從長計議,該企業應采用的對策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2011年6月26日,湖北省今年首場大學生暑期工招聘會舉行,現場提供上 千個崗位,3000多名學生進場,僅有80多人與單位達成意向。主要原因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提供的,多是一線工人或業務員等“藍領崗位”,不合大學生的“胃口”。這一事實啟示我們,作為勞動者應
A.樹立自主擇業觀
B.樹立競爭就業觀
C.面對現實,先找份工作,不喜歡再跳槽
D.轉變就業觀念,把個人興趣、特長與社會需要統一起來
17、家庭的投資理財應根據不同的經濟態勢,采取不同的選擇。當銀行儲蓄利率下降、企業經濟效益大幅下滑時,下圖中最適宜的家庭投資理財結構是
18.發展公有制經濟,應讓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發展股份制經濟
①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
②有利于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
③可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和主體作用
④有助于提高生產和資本的運作效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19、讀下表,你認為LED燈比白熾燈貴的根本原因是
名稱 白熾燈 節能燈 LED燈
單個生產成本 1元 13元 33.6元
平均壽命 1000小時 6000小時 50000小時
5萬小時費用 2250元 1107元 171.1元
A、商品的質量高 B、社會勞動生產率低
C、市場需求量大 D、科技含量高
20.大學畢業生小新設計的一個動漫形象在網絡上風靡一時。小新希望利用這個契機,開辦一家自己控制的公司。這將需要大約20萬元的啟動資金,他的銀行卡上只有5萬元。小新可以
A.招募股東,通過股市融集資金 B.發行金融債券,到期償還本息
C.申請銀行貸款,開辦有限責任公司 D.爭取社會投資,成立合伙人企業
21.國家發改委、質檢總局和認監委聯合發布公告,國家強制性標準GB24850-2010《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和GB 24849-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微波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從2010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實施后,3級以下高能耗平板電視將被強制退市,不能達到5級能效的微波爐也將被禁止生產和銷售。這要求企業
A.加強管理,提高勞動者素質 B.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品升級換代
C.正確定位,以社會效益為根本出發點
D.注重商品質量,樹立良好的信譽與形象
22、上題材料體現了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政府有關部門運用了
A.經濟手段 B.法律手段 C. 行政手段 D .價值規律
23、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不利影 響,許多國家發出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呼聲。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理由是
①它違背了非歧視原則和自由貿易原則
②它背離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③它是損人利己和侵害發展中國家利益的行為
④它不利于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2011年3月11日,世貿組織發布裁決報告,支持中方有關主張,認定美方 對中國產鋼 管、復合編織袋等產品采取的反傾銷、反補貼措施與世貿組織的規則不符。中國訴美“雙反案”的勝訴啟示我們,作為中國企業應該
①熟悉并運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②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堅持以質取勝
③減少出口增加進口,保持貿易平衡
④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生產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溫總理在回答民間投資問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時說,民間資本蓬勃發展是整個經濟發展的一個象征,是有 活力的表現,也是自信的表現。目前,最為重要的就是擴大準入,簡單說來,凡是政府政策沒有規定不可以進入的,都應該讓民間資本進入。溫總理的話表明
①我國堅持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發展方針
②民間資本大量進入事關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不會削弱國有經濟的控制力
③我國要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④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26.“十二五”規劃強調實現“兩個同步”的目標,即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對“兩個同步” 目標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標,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②加快發展生產力,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國內消費需求
④促進收入分配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7、自2010年12月1日起,對外資企業征收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統 一內外資企業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這是我國統一內外資企業稅制的又一重要舉措,也意味著我國內外資企業稅制的全面統一。這
①有利于大幅度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
②有利于進一步發揮稅收調節經濟的杠桿作用
③符合世貿組織的非歧視性原則
④符合誠實守信原則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8、近幾年“用工荒”讓農民工持續成為焦點,往年“用工荒”主要集中在珠三角、 長三角等沿海發達區域,隨著中西部省份企業工資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 民工涌向這些地區,下列對東部地區“民工荒”問題出現原因的理解正確有
①工資增長緩慢、生活成本不斷提高
②國家逐步形成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
③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④“民工”逐步樹立了正確的就業觀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9、下表是荊州市某居民2010年收入一覽表(資料源于荊州市統計局)
內容 工資、薪金收入 房屋、土地等其他收入 國債收入 股票收益 利息收入
比例(%) 40 29 7 10 14
注:財產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不動產(如房屋、車輛、土地、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該圖表明
①財產性收入已成為該市居民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
②投資方式的多樣化,導致居民收入來源的多樣化
③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我國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我國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 2010年10月,國家發改委公布居民階梯電價征求意見稿,通過網絡、傳真、信件等方式共收到各類意見21794條。其中有61%表示支持階梯電價機制和改革方向。如果給這則消息擬寫一個新聞標題,最佳的是( )
A.豐富民主形式 拓寬民主渠道 B.自覺接受公民監督 集中民智
C.了解社情民意 科學民主決策 D.集中專家智慧 著眼科學決策
31.十二五不提GDP指標,而提高政府公信力成亮點。增強政府公信力必須要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從根本上說是因為( )
①我國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的②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③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④行使監督權有利于增強政府的公信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反腐倡廉是人民的殷切期望。中央廉政建設頻出重拳,全國有5098名縣處級以上干部被處分,804名縣處級以上干部被移送司法機關,11名省部級腐敗高官獲判無期徒刑以上重刑。這一事實表明( )
①我國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黨和政府反腐敗的堅強決心和鮮明態度 ③反腐敗是當前與今后一個時期的中心任務 ④加大對腐敗分子的懲處力度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公開征求意見稿),從2010年2月28日起,用一個月時間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各界人士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教育部門戶網站發帖和來函形式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小組提出意見建議。這表明 ( )
①公民是國家的主人,應自覺履行參與國家民主決策的義務 ②公民的政治參與意識不斷增強③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日趨完善 ④我國決策機關通過多種渠道吸收民意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34.四部委發布的《成品油價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在網上公示后,各界人士用信函、傳真或網絡郵件等方式提出了各種調整修改意見。這從一個側面表明我國:  
①公民具有提案權,參與社會管理的權力擴大 ②公民積極行使監督權,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 ③公民依法參與民主決策的主體意識不斷提高 ④政府堅持依法執政,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5.近年來,我國一些省市陸續向群眾開放政府“紅頭文件”的查閱。這一舉措,深受群眾歡迎,被人們稱為政府的“陽光工程”。該舉措屬于依法行政的( )具體要求。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當 D.高效便民
36.我國公民享有廣泛而充分的權利。今年“兩會”期間,網絡媒體開通了“我有問題問總理”、“我向總理獻一策”等欄目,上百萬萬網民踴躍參與,各種提問和建言多達數萬條。網絡民意表達是
①公民依法使監督權的體現 ②公民意識增強的重要表現③政府賦予公民提案權的表現 ④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7.政府將涉及公眾切身利益的公共項目建設資金交給公眾討論,并有公眾決定,使預算編制更加公開、民主、透明。這種全新的預算模式和政策制定方式——“參與式預算”正在無錫等地試點。參與式預算
①使公眾成為直接行使國家權力的主體 ②拓寬了民眾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渠道③便于人民群眾對政府部門行使監督權 ④使廣大群眾與政府共同行使政府職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①④
38.“博客”是音譯詞,意思是“網絡日志”,也指寫網絡日志的人。“博客”在我國已擁有上千萬用戶,成為一種新的網絡交流方式。兩會期間,不少人民代表、政協委員開通自己的“博客”,公布了自己的提案,發表自己參政議政的體會,廣泛征求民眾意見。“博客”在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
①有利于公民行使監督權,享有政治自由 ②有利于提高人大和政協的決策水平
③有利于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 ④意味著人民代表可以不對本選區選民負責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9.十七大報告首次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中國特色政治制度范疇。在我國,實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 )
①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②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層政權組織③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0.網民在一些詞的前面加上“被”字,如被自殺、被就業、被增長、被代表、被自愿等,用來表達沒有話語權的弱勢一方的無奈,“被××”實質上是一種“受人擺布”的不自由狀態。“被××”現象的出現表明 ( )
①公民的權利得到充分尊重 ②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
③公民必須有序的參與政治生活 ④國家必須加強對權力的規范和監督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41、(10分)與房價不同,汽車價格卻呈下降趨勢,并且隨著油價的上漲,電動轎車備受關注。電動轎車制造成本低,售價一般在3萬~5萬元;使用成本較低;而且電動轎車是一種綠色環保交通工具,尤其對城市中短途出行的人群最為合適。
結合材料,說明電動轎車備受關注的原因。
42、(10分)材料一 2010年9月2日,鄭州市棚戶區一名64歲退休礦工因買不起新房,4年前開始在自家院子下面挖地造房,目前已挖出了一個50平方米的地下標間,初步實現了住人的構想。
材料二 據2010年9月6日河南都市頻道調查,鄭州市存在大量的空置房,比例達到30%左右。空置房對房價的暴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國家擬對空置房實施征收空置稅,來打擊炒房行為。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談談對上述材料的認識。
43.(20分) 2011年1月29日,國務院法制辦在官網正式公布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草案,向公眾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期間,群眾積極參與,共有13320余人通過法制辦網絡提交意見建議。國務院法制辦將把這些意見建議收集整理,向國務院常務會議提交審議稿。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由國務院總理簽發政府令后,將正式出臺。
事實上,早在2007年12月24日,《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拆遷補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償條例》草案就已經在國務院第200次常務會議上審議,但此次會議要求有關部門在廣泛聽取意見進一步修改后,再提交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然后公開征求意見,再由國務院決定公布實施。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這樣做,用的時間長一些,但這是對國家、對人民負責。”
請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并聯系材料回答:
(1)我國公民可以通過哪些渠道參與民主決策?(6分)
(2)我國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等政治生活應遵循哪些原則?(6分)
(3)國務院是如何打造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的?(8分)
參考答案
年利潤
P
Q 年產量
O
人民幣不
斷升值
出口產品的價格缺乏競爭力
產品的市場份
額數量下降
企業利潤下滑甚至虧損
①到境外
投資辦廠
④壓縮生
產規模
②降低產
品價格
③提高出
口退稅率南宮中學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三9月份月考生物試題
命題人;李瑞廣
本試卷共4頁,滿分9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共60分,第1-40小題每小題1分,第41-50小題每小題2分)
(一)1分題
1.下列幾種生物中,生物的細胞結構與其他三種生物的細胞有明顯區別的是 ( )
A.草履蟲 B.念珠藻 C.水綿 D.酵母菌
2.把字形“上”正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字形應是 ( )
3.在特定的培養基上,培育出了純種的酵母菌,這些酵母菌構成了一個 ( )
A.個體 B.種群 C.群落 D.組織
4.噬菌體、煙草、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堿基和核苷酸的種類依次分別為 ( )
A.4、8、4和4、8、4 B.4、5、4和4、5、4
C.4、5、4和4、8、4 D.4、8、4和4、5、4
5.下列實驗中,試劑與鑒定的物質及顏色變化對應關系不正確的一組是 (  )
A.雙縮脲試劑—蛋白質—紫色;健那綠染液—線粒體—藍綠色
B.蘇丹Ⅲ染液—脂肪—橘黃色;碘液—淀粉—藍色;重鉻酸鉀溶液—酒精—灰綠色
C.甲基綠—DNA—綠色;蘇丹Ⅳ染液—脂肪—紅色;斐林試劑—麥芽糖—磚紅色
D.龍膽紫染液—染色體—紫色;吡羅紅—DNA—紅色
6. 2009年春季,在我國青海省北部的個別地區,發生了小規模的鼠疫,下圖便是引發該疫的病原體——鼠疫桿菌,它由旱獺進行傳播。該菌能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對人體造成危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鼠疫桿菌沒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
B.該蛋白質是由旱獺細胞的核糖體合成的
C.鼠疫桿菌具有線粒體 D.鼠疫桿菌具染色質
7.下列有關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氨基酸脫水縮合產生水,水中的氫都來自氨基
B.纖維素與脂肪都是由C、H、O元素組成的
C.蛋白質是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被蘇丹Ⅲ染成紫色
D.組成RNA和DNA的元素種類不同,堿基種類相同
8.右圖為某種生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
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
A.該細胞不可能取自莖尖分生區和根尖成熟區
B.具有該細胞的生物的遺傳物質共有5種堿基
C.該細胞與細菌細胞的最顯著區別是具有④
D.該細胞在一定條件下能表現出全能性
9.ATP是細胞的能量“通貨”,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細胞需要儲備大量的ATP
B.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的合成總是伴隨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D.黑暗條件下,只有線粒體可以產生ATP
10.生物膜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下列有關敘述合理的是 (  )
A.線粒體膜和葉綠體膜中的蛋白質分子是相同的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沒有生物膜生物就無法進行各種代謝活動
C.醋酸纖維素膜可以過濾出細菌,所以它是一種生物膜
D.生物膜系統是對細胞內所有膜結構的統稱
11.如圖為物質進出細胞的兩種方式,對該圖的正確理解是 (  )
A.Ⅰ和Ⅱ分別表示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
B.Ⅰ和Ⅱ分別表示胞吞和胞吐
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進入細胞的
D.水、二氧化碳、氧氣是以Ⅰ方式進入細胞的
12.下圖為生物體內常見的一種生理作用示意圖,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a具有專一性  B.a可能是麥芽糖酶
C.b成分有可能是蛋白質  D.反應完成后,a未發生改變
13.右圖示分泌胰液(含有多種消化酶)的胰腺細胞,⑤為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轉錄多種信使RNA 才能保證細胞功能的實現
B.消化酶合成和分泌的途徑大致是⑤⑥④③②①
C.圖中所示細胞不同結構的生物膜成分無差異
D.②將消化酶運出胰腺細胞的方式是外排
14.對動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進行比較,它們的主要區別發生在 (  )
A.前期和末期 B.間期和中期 C.前期和間期 D.間期和末期
15.人胰島細胞能產生胰島素,但不能產生血紅蛋白,據此推測胰島細胞中 (  )
A.只有胰島素基因 B.比人的受精卵基因要少
C.既有胰島素基因,也有血紅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D.有胰島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沒有血紅蛋白基因
16.在細胞有絲分裂的分裂期開始時,如果它的染色體數為N,DNA含量為Q,則該細胞分裂后每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和DNA含量分別是(  )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17.下圖表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含量變化的曲線圖(縱軸表示DNA的含量,橫軸表示分裂時期)。其中能正確表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含量變化的是 (  )
18.下列關于色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液泡中的色素不能用來進行光合作用 B.低溫抑制葉綠素的合成[來源:21世紀教育網
C.礦質元素鎂影響葉綠素的合成
D.提取的葉綠素溶液,給予適宜的溫度、光照和CO2,可進行光合作用
19.如圖是新鮮綠葉的四種光合色素在濾紙上分離的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提取色素時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止濾液揮發
B.小麥在收獲時節,葉片中色素量的變化是(甲+乙)<(丙+丁)
C.四種色素都能溶解在層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種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紅光
20. 如圖為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在適宜條件下栽培的小麥,如果突然將c降低至極低水平(其他條件不變),則、b在葉綠體中的含量變化將會是 (  )
A.a下降、b上升[來
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
D .a上升、b下降
21.下列有關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正確敘述是(  )
A.激素與靶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結合,將信息傳遞給靶細胞
B.輸血時要嚴格配血型、受精作用都與細胞識別有關
C.高等植物細胞之間的胞間連絲只起物質通道的作用
D.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間功能協調性的實現完全依賴于信息交流
22.下列關于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共性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都有紡錘絲和紡錘體的出現 B.都可以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C.都具有染色體復制的過程 D.都有同源染色體分離的現象
23.控制Xg血型抗原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Xg抗原陽性對Xg抗原陰性為顯性。下列有關Xg血型遺傳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在人群中,Xg血型陽性率女性高于男性
B.若父親為Xg抗原陽性,母親為Xg抗原陰性,則女兒全部為Xg抗原陽性
C.若父親為Xg抗原陰性,母親為Xg抗原陽性,則兒子為Xg抗原陽性的概率為75%
D.一位Turner綜合征患者(性染色體組成為XO)的血型為Xg抗原陽性,其父為Xg抗原陽性,母親為Xg抗原陰性,可知其疾病的發生是由于母親的卵細胞缺少X染色體所致
24.某同學做“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第二次加清水處理后的一個細胞如右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該實驗最好用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
B.原生質層由其中②③④組成
C.此時的細胞處于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
D.此時水分子的移動方向只能由⑦→⑥
25.如圖表示真核生物細胞呼吸過程圖解,對此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以在細胞質基質中發生的是①③④
B.整個②過程都發生在線粒體中
C.④過程比③過程釋放的能量多
D.人在劇烈運動產生的CO2只來源于②過程
26.某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中存在兩種主要的代謝過程,如圖所示。對此解釋錯誤的是 (  )
A.a表示光合作用,只在葉綠體中發生
B.b表示有氧呼吸,只在線粒體中發生
C.a過程產生氧氣和水
D.b過程會消耗氧氣和水
27. 家兔的黑毛和褐毛是一對相對性狀。下列4種雜交實驗中,能判斷性狀顯隱性關系的是 (  )
A、黑×黑 黑 B、黑×黑 6黑+1褐
C、黑×白 黑 D、褐×褐 褐
28、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進行測交,后代中不會出現的基因型是 (  )
A、AaBb B、aabb C、 AABb D、aaBb
29.下列對四分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一個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 B.一個細胞中含有4對染色體
C.一個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單體 D.一對同源染色體含4條染色單體
30、豌豆中高莖(T)對矮莖(t)是顯性,綠豆莢(G)對黃豆莢(g)是顯性,這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原染色體上,則Ttgg與TtGg雜交后的基因型和表現型的數目依次是 (  )
A、3 5 B、6 4 C、8 6 D、9 4
31.人體細胞內有46條染色體,經湊數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次級卵母細胞中,姐妹染色單體、染色體、四分體、DNA依次有  (  )
A.46、23、0、46 B. 23、46、0、23
C. 46 、23、0、92 D.184、92、46、46
32、一對雜合子的黑毛豚鼠交配,生出4只豚鼠,它們的表現型及數量可能是
A、全部黑或全部白 B、三黑一白或一黑三白
C、兩黑兩白 D、以上任何一種
33.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有一個白化病色盲的兒子,理論上計算,他們的子女中,與其母親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
A.0   B.1/2   C.1/4   D.l/8
34.下列系譜圖中一定能排除伴性遺傳的是 ( )
35.右圖細胞中,屬于果蠅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 )
A.甲與乙 B. 乙與丙
C.乙與丁 D.丙與丁
36. 右圖為哺乳動物的一個細胞,它屬于下列何種細胞
A.肝細胞
B.第一極體
C.初級卵母細胞
D.卵細胞
37.假如水稻高稈D對d為顯性,抗稻瘟病R對易感稻瘟病r為顯性,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用一個純合易感病的矮稈品種(抗倒伏)與一個純合抗病高稈品種雜交,F2中出現既抗病又抗倒伏類型的基因型以及比例是 ( )
A、ddRR, 1/8 B、ddRr,1/16
C、ddRR, 1/16和ddRr, 1/8 D、DDrr, 1/16和DdRR, 1/8
38.下列各項應采取的交配實驗方法分別是 (1)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2)鑒別一只白兔是否是純合子;(3)不斷提高小麥抗病品種的純度 ( )
A、雜交、測交、自交 B、測交、雜交、自交
C、雜交、自交、測交 D、自交、測交、雜交
39. 如某精原細胞有三對同源染色體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個精子是來自同一個精原細胞
A. aBc, AbC, aBc, AbC B. AbC, aBC, abc, abc
C. AbC, Abc, abc, ABC  D. abC, abc, aBc, ABC
40.一對夫妻中,男性色覺正常,女性色盲,婚后生了一個性染色體為XXY的色覺正常的兒子,產生這種染色體變異的細胞和時期分別是 ( )
A.卵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B.卵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C.精子、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D.精子、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二)2分題
41.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來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體如何移向細胞兩極   ( )
A.父方和母方染色體在兩極隨機地結合
B.通常母方染色體移向一極而父方染色體移向另一極
C.父方和母方染色體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極,另一半移向另一極   
D.未發生交叉互換的染色體移向一極,而發生交叉互換的染色體移向另一極
42.下列有關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細菌,且都能進行有絲分裂,遺傳都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細菌都不含葉綠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進行有氧呼吸
C.乳酸菌、硝化細菌、藍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細胞壁,體內含有DNA和RNA兩類核酸分子
D.乳酸菌、硝化細菌都是異養型生物,在電鏡下可觀察到核糖體附著在內質網上
43.以下有關細胞內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有幾項 ( )
ATP脫去2個磷酸基團后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糖原代謝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麥芽糖、蔗糖和半乳糖都是由兩個單糖結合形成
染色體的組成元素中有C、H、O、N、P,但通常沒有S
蛋白酶、性激素、葡萄糖都有調節細胞生命活動的作用
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酶和激素都是由活細胞產生的,能產生酶的細胞都能產生激素
脂質在人體內有儲存能量、調節生理代謝的作用
⑩ RNA與DNA的分子結構相似,由四種核苷酸組成,可以儲存遺傳信息
A.3項 B.4項 C.5項 D.6項
44.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能抑制膜上載體活性或影響線粒體功能的毒素,都會阻礙根細胞吸收礦質離子
B.細胞核、核糖體、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均能發生堿基互補配對行為
C.沒有線粒體的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D.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末期,細胞中的高爾基體活動加強
45.光合速率通常是指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葉片吸收CO2的毫克數,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指標。一般用實驗方法測得的光合速率并不是植物真實的光合速率(簡稱真光合速率),而是真實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的差值(簡稱凈光合速率)。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圖中曲線1和2分別表示 (  )
A.同一植物的真光合速率和凈光合速率
B.同一植物的凈光合速率和真光合速率
C.不同植物的真光合速率
D.不同植物的凈光合速率
46.果蠅的紅眼(A)對白眼(a)是顯性,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雙親中的一方為紅眼,另一方為白眼,雜交后代F1中,雌果蠅眼色與親代雄果蠅相同,雄果蠅眼色與親代雌果蠅相同,則親代雌果蠅、雄果蠅、F1代中雌果蠅、雄果蠅的基因型分別是 ( )
A.XaXa、XAY、XAXa、XaY B.XAXa 、XaY 、XAXa、XAY
C.XaXa、XaY、XAXA、XAY D.XAXA、XAY 、XaXa、XaY
47.如圖表示某種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不同氧氣濃度下的氧氣吸收量和無氧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的釋放量,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圖中乙曲線表示在不同氧氣濃度下氧氣吸收量
B.圖中甲曲線表示在不同氧氣濃度下無氧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的釋放量
C.氧濃度為d時該器官的細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
D.若甲代表的細胞呼吸方式在氧濃度為b時消耗了A mol的葡萄糖,則乙代表的細胞呼吸方式在氧濃度為b時消耗的葡萄糖為A/2 mol
48.某校生物興趣小組以玉米為實驗材料,研究不同條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繪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圖。除哪幅圖外,其余三幅圖中“a”點都可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  )
A.圖甲   B.圖乙 C.圖丙 D.圖丁
49.右圖的甲、乙、丙圖分別表示某一高等動物三個正在進行分裂的細胞,以下說法正確的( )
A.甲是初級卵母細胞,將產生一個次級卵母細胞和一個極體,每個子細胞內含有兩條非同源染色體
B.乙的分裂將產生體細胞,每個子細胞含有2對同源染色體
C.乙是體細胞的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含有4條染色體,但不含同源染色體
D.丙是極體,將產生兩個極體,每個子細胞含有2條非同源染色體
50.對右圖2-39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因為細胞中有中心體⑨,無細胞壁,所以可以斷定該細胞為動物細胞
B.④是一個染色體,包含兩個染色單體①、③,兩個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點②相連
C.細胞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即④和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⑤和⑥為另一對同源染色體
D.在后期時,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均為非同源染色體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51、(6分)果蠅紅眼(W )對白眼(w )為顯性,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體上,而果蠅灰身(B )對黑身(b )為顯性,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現將純合的灰身白眼雄果蠅與純合黑身紅眼雌果蠅雜交,再將F1中雌,雄個體相交,產生F2,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F1 的基因型:_____ ___,表現型:____ ____。(2)F2 中灰身果蠅與黑身果蠅的分離比___________。(3)F2 代中,眼色出現性狀分離的果蠅性別為_______,其中紅眼與白眼比例為________, 眼色不出現性狀分離的果蠅性別為_________。
52.(12分)為研究酵母菌發酵的產物,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圖。①號、②號試管中均加入3mL蒸餾水和少許0.1%溴麝香草酚藍(一種酸堿指示劑,在酸性溶液中顯黃色,在堿性溶液中顯藍綠色)溶液,直至溶液呈藍綠色時為止。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是否可以去掉②號試管 。請說明理由: 。
(2)①號試管的現象是 ,其作用是 。
(3)圖乙中哪條曲線能正確表示氣泡釋放速率的變化 。
(4)若要證明釋放的氣泡是酵母菌所產生的,就需要設置一個對照實驗,該對照實驗應在原實驗的基礎上做哪些改動 。
53(12分)日本明蟹殼色有三種情況: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應原理如圖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且B和b同時存在時只表達B基因。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無酶1活性,基因a純合后,物質甲(尿酸鹽類)在體內過多積累,導致成體會有50%死亡。甲物質積累表現為灰白色殼,丙物質積累表現為青色殼,丁物質積累表現為花斑色殼。請回答:
(1)明蟹的青色殼是由 對基因控制的。青色殼明蟹的基因型有哪幾種? 。
(2)兩只青色殼明蟹交配,后代成體只有灰白色明蟹和青色明蟹,且比例為1:6。親本基因型組合為 或 。
(3)基因型為AaBb的兩只明蟹雜交,后代的成體表現為 ,其比例為 。
高三9月考生物答案









⑩南宮中學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三9月份月考化學試題
命題人:張文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O 16 S 32 N 14 Na 23 Mn 55 K 39
Ⅰ卷
選擇題:(本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  )
A.Cu(OH)2難溶于水,屬于非電解質
B.SO2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酸性氧化物
C.NH4Cl組成中不含金屬離子,不屬于鹽
D.HCl氣體溶于水電離出H+和Cl-,屬于離子化合物
2、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可用裝置①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B.可用裝置②分離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可用裝置③將海水蒸餾得到淡水 D.可用裝置④把膠體粒子從分散系中分離出來
3、下列有關分散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根據能否發生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濁液、溶液和膠體
B.在Fe(OH)3膠體中加入過量鹽酸不溶解
C.“血液透析”原理同溶液中固體顆粒的過濾原理相似
D.除加入電解質可使膠體聚沉外,將兩種帶相反電荷膠粒的膠體混合也能發生聚沉
4、3.若向某溶液中加人適量的溴水,溶液仍呈無色,則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是( )
A.Cu2+ B.I- C.SO32- D.Fe2+
5、下列物質中,不含有硅酸鹽的是 (  )
A.水玻璃    B.硅芯片 C.黏土 D.普通水泥
6、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
A.碳酸氫銨和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NH4++OH- NH3↑+H2O
B.向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Fe2++Cl2 Fe3++2Cl-
C.向次氯酸鈉溶液中通人少量SO2:2ClO-+SO2+H2O 2HClO+SO32-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過量NaOH溶液:Fe3++3OH-=Fe(OH)3↓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在標準狀況下,NA個甲基(—CH3)和NA個羥基(—OH)所含電子數相等
B.1mol Fe與足量氯氣反應時,鐵失去的電子數目為3NA
C.120g由NaHSO4和KHSO3組成的混合物中含硫原子數目為NA
D.1molCH3+中含有電子數為10NA
8、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①無色溶液中:K+、Na+、Cr2O72-、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NO3-、Al(OH)4-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42-、NO3-、Mg2+
④在由水電離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后加熱既有氣體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溶液:Ca2+、HCO3-、NH4+、AlO2-
⑥能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Na+、C1-、S2-、SO32-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10電子的離子對H2O的電離平衡均能產生影響
B. 與兩種核素均是周期表第四周期主族元素
C. 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徑比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徑大
D. 原子序數相差8的兩種短周期元素,其周期序數相差1
10、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極性鍵的離子化合物是
A. Ba(OH)2 B. H2SO4 C. Na2O2 D. CaCl2
11、9.2g金屬鈉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則產生的氣體中含有 ( )
A.0.2mol中子 B.0.4mol電子
C.0.2mol質子 D.0.4mol分子
12、已知反應X+Y=M+N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總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總能量
D.因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熱就可發生
13、已知熱化學方程式:2H2(g)+O2(g)===2H2O(g) ΔH1=-483.6 kJ/mol,則對于熱化學方程式: 2H2O(l)===2H2(g)+O2(g) ΔH2=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表示分子個數
B.該反應的ΔH2=+483.6 kJ/mol
C.|ΔH2|<|ΔH1| D.|ΔH2|>|ΔH1|
14、一種碳納米管(氫氣)二次電池原理如右圖,
該電池的電解質為6mol·L—1KOH溶液,下
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儲存H2的碳納米管放電時為負極,充電時為陰極
B.放電時負極附近pH減小
C.放電時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為 NiO(OH)+H2O+e—===Ni(OH) 2+OH—
D.放電時,電池反應為2H2+O2===2H2O
15、將足量的SO2通入BaCl2溶液中,無明顯現象,當加入一試劑X后有沉淀生成。此試劑X不可能是:① CO2 ②氯水 ③ 氨水 ④H2S ⑤ NO2 ⑥ AgNO3 ( )
A. ①③ B. ① C. ①⑤ D. ①④
16、將盛滿30mLNO2(標準狀況,下同)氣體的試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被氧化與被還原的物質質量比為1:1
B.若再向試管中通入7.5mLO2,則試管內會充滿水
C.若不考慮擴散,最終試管內溶質濃度約為mol/L
D.當液面不再變化時,試管內液面的高度約占試管高度的1/3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都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B.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應
C.釋放能量的反應在常溫下一定很容易發生
D.是吸收能量的反應還是釋放能量的反應,必須看反應物的總能量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18、下列有關環境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燃煤時加入適量石灰石,可減少廢氣中SO2的量
B.臭氧的體積分數超過10-4%的空氣有利于人體健康
C.pH在5.6~7.0之間的降水通常稱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滌劑易于被細菌分解,故不會導致水體污染
19. 下列對SO2和SO3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通常條件下都是無色氣體,都易溶于水  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強酸
C.都可使品紅溶液褪色          D.都能與堿溶液反應
20. 一定量的鐵與一定量的濃HNO3反應,得到硝酸鐵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氣體,這些氣體與3.36 L O2(標準狀況)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氣體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鐵溶液中加入2 mol·L-1 的NaOH溶液至Fe3+恰好沉淀,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 ( )
A.300 mL B.150 mL C. 120 mL D.90 mL
21. 下列反應既是氧化還原反應,又是吸熱反應的是 ( )
A.鋁片與稀硫酸反應 B.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
C.灼熱的炭與CO2反應 D.甲烷在O2中燃燒反應
22.參照反應Br+H2―→HBr+H的能量對反應歷程的示意圖,下列敘
述中正確的是 ( )
A.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B.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C.加入催化劑,該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增大
D.從圖中可看出,該反應的反應熱與反應途徑有關
23. 已知25℃、101 kPa條件下:4Al(s)+3O2(g)===2Al2O3(s),ΔH=-2834.9 kJ/mol;
4Al(s)+2O3(g)===2Al2O3(s),ΔH=-3119.1 kJ/mol。由此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
A.等質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變O3為放熱反應
B.等質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變O3為吸熱反應
C.O3比O2穩定,由O2變O3為放熱反應 D.O2比O3穩定,由O2變O3為吸熱反應
24. 某實驗小組學生用50 mL 0.50 mol/L的鹽酸與50 mL 0.55 mol/L
的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
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計算反應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如圖條件下實驗過程中沒有熱量損失
B.若改用60 mL 0.50 mol/L鹽酸跟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進行反應,從理論上說所求反應熱相等
C.圖中實驗裝置缺少環形玻璃攪拌棒 D.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固定小燒杯
25 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
A.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B.1mol硫燃燒生成氣態三氧化硫所放出的熱量是硫磺的燃燒熱
C.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H=-57.3kJ/mol,則H2SO4 Ca(OH)2反應的中和熱為2×(-57.3)kJ/mol
D.CO(g)的燃燒熱是283.0kJ/mol,則表示CO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為
CO(g)+1/2O2(g)===CO2(g) △H=-283.0kJ/mol
Ⅱ卷
26.(1)寫出電子式: KCl ; CO2
(2)用電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CaF2: NH3:
27.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①CaCO3(s)===CaO+CO2(g) ΔH=177.7 kJ
②C(s)+H2O(s)===CO(g)+H2(g) ΔH=-131.3 kJ/mol
③H2SO4(l)+NaOH(l)===Na2SO4(l)+H2O(l) ΔH=-57.3 kJ/mol
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
⑤CO(g)+O2(g)===CO2(g) ΔH=-283 kJ/mol
⑥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57.3 kJ/mol
⑦2H2(g)+O2(g)===2H2O(l) ΔH=-517.6 kJ/mol
(1)上述熱化學方程式中,不正確的有______________,不正確的理由分別是________
(2)根據上述信息,寫出C轉化為CO的熱化學方程式: 。
(3)上述反應中,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有 ;
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
28. 科學家們在探索生命奧秘的過程中,認識到生命細胞的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著密切的聯系,約占人體總質量99.97%的11種大量元素全部位于元素周期表前20號元素,其余0.03%是由10多種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組成。現有a~g 7種短周期元素,是除氧、硫、鉀、鈣外的其他大量元素,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的原子間反應最容易形成離子鍵的是下列中的( ),元素的原子間反應容易形成共價鍵的是下列中的( )
A.c和f B.b和g C.d和g D.d和e
(2)下列由a~g形成的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為8電子結構的是( )。
A.ea3 B.ag C.fg3 D.dg4
(3)由11種元素的幾種非金屬元素構成的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為___ ___。
(4)c與e可形成一種化合物,試根據原子結構寫出該化合物的化學式        ,
化學鍵類型為    ,與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為 .
29. X、Y、Z、W和R都是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遞增。已知:
①W的陽離子和Z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且能形成組成為WZ的化合物;
②X原子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X元素可以和Z元素組成原子個數比為2:1和1:1的兩種化合物;
③R和W屬同一主族元素。
④Y和Z 屬于同一周期元素,它們能形成兩種氣態化合物;
請回答:
(1)W元素是 ;Z元素是 。
(2)化合物WZ的化學式是 。
(3)Y和Z形成的兩種常見化合物的分子式中,兩原子均滿足8e-結構的化合物的結構式為 。
(4)寫出在實驗室中利用五種元素中的兩種形成的化合物制備Z單質的化學反應化學方程式: 。
30.下圖轉化關系中涉及的均是中學化學常見物質(部分產物中的水已略去)。其中A、B、C、D、E、F、G、H在常溫下均為氣體,且D為紅棕色,G為黃綠色。I、J均為白色固體。


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化學式為 ;
A的電子式為 ;
G中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寫出電解X溶液的陽極反應式 。
(3)J溶液的pH(填“<”、“>”或“=”) 7;
X溶液pH<7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4)若使1mol B盡可能多地轉化為K,則消耗E的物質的量最多為
高三化學答案南宮中學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三9月份月考
歷史試題
命題人 張華博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務必在試題卷,答題卡規定的地方填寫自己的姓名、座位號,并認真核對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中姓名、座位號與本人姓名、座位號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3.答案Ⅱ卷時,必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要求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必須在題號指示的答題區域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本卷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公元前509年,羅馬進入共和國時期,這一時間也可表述為( )
A.公元前5世紀初 B.公元前5世紀末
C.公元前6世紀初 D.公元前6世紀末
2.據史載:微子開(因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故改“啟”為“開”),是殷朝帝乙的長子,帝紂的庶兄。紂王即位后,統治黑暗.殘暴。……周武王伐紂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拿著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謝罪求告。茅草是祭祀時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權,真心投降。……周封微子啟于宋地,建立宋國,管理商族遺民,奉守商人宗祀……公元前286年,宋亡后其子孫,以原國名為姓氏,就是宋氏。分析該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確的有( )
①殷商末期,嫡長子繼承制可能已確立
②只有王族才能分封建國,諸侯國對中國百家姓的形成影響巨大
③避諱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專制加強對思想文化的影響
④神權與王權結合是商周時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雅典執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選區時,“把全部村社分為三十區,十區在城市附近,十區在沿海,十區屬于內地;……并用抽簽的辦法把這些區指定給各個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區,這樣就使一個部落在所有這些地區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這一措施( )
A.確立了依據財產多寡劃分等級的參政制度
B.廢除了債務奴隸制以使債務奴隸重獲自由
C.打破了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貴族專權局面
D.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進入到“黃金時代”
4.有學者認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種非常不民主的基礎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時期的史實,可以支持該論斷的是( )
A.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
B.居民中奴隸數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勛卓著的公民經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國外
D.五百人議事會的成員以抽簽方式從10個選區中選出
5.清代史學家趙翼據西漢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無賴之徒”的現象,認為“秦、漢間為天地一大變局”。下列主張體現了這種“大變局”的是( )
A.廢除苛政,休養生息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D.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6.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論中國政治制度,秦漢是一個大變動。唐之于漢,也是一大變動。但宋之于唐,卻不能說有什么大變動,一切因循承襲。有變動的,只是迫于時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勢,改頭換面,添注涂改地在變。”材料中兩次“大變動”分別指的是( )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縣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內閣制
7.隋唐以前,官府設有譜局,考定父祖官爵、門第。此后該現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終結 B.察舉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設立 D.科舉制的推行
8.“貞觀六年,右衛將軍陳萬福……違法取驛站糧數石。太宗賜其糧令自負出以恥之。”這一記載表明唐太宗( )
A.沒有因為臣下貪污額較小而姑息 B.不注重維護官吏的形象
C.注意滿足臣下的實際需要 D.注意防止貪污,做到官民一視同仁
9.據《南臺備要》記載:“江浙省……調兵剿捕之際,行省官凡有輕重事務,若是一一咨稟,誠恐緩不及事。……(如今)凡有調遣軍情重事及創動官錢,不須咨稟,……交他每(們)從便區處。”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與中央權力之爭難以調和 B.獲得了緊急事務處置權
C.行政長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權力不再受到中央節制
10.湖北省云夢縣秦古墓出土的《田律》規定:“春二月,毋敢伐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毒魚鱉……”這表明秦統治者( )
A.加強了對農民的剝削壓迫 B.力圖把山林湖泊占為己有
C.已有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 D.頒布了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封建法律
11.《漢書 食貨志》記載:“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故俗人之所貴,主人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這表明( )
A.朝廷重農,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農抑商
C.百姓皆重商輕農
D.重農抑商政策出現上下相背離傾
12.下圖描繪了漢代農民使用四齒釘耙耕作的場景。它反映出當時( )
A.開始使用鐵器
B.注重精耕細作
C.尚未推廣牛耕
D.雇傭關系盛行
13.西漢文帝時晁錯上書說“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早之災,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這主要反映了( )
A.編戶農民承擔沉重的賦役 B.賦斂不時使農民受到額外剝削
C.商人趁困苦之際兼并農民 D.農民占有土地少,但負擔很重
14.周滇《逢鄰女》詩中有“慢束羅裙半露胸”,“參差羞殺白芙蓉”的句子。這里所描寫的女裝形式流行于( )
A.漢朝 B.南朝 C.唐朝 D.宋朝
15.一位學者認為唐宋時期江南曾經實施稻麥輪種制,并欲引用自居易任職蘇州時寫的詩句“去年到郡日,麥穗黃離離;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證明自己的說法。關于這位學者的看法,以 下說明較為合理的是 ( )
A.詩里提到麥作、稻作,足以作為稻麥輪種的佐證
B.詩中指出稻麥產于不同季節,足以說明輪種制
C.詩中并未指明稻、麥產自同一塊土地,不足為據
D.詩歌是虛構的文學作品,不能作為史料來使用
16.宋人詩云:“東家打麥聲彭魄,西家繅絲雪能白。……東家麥飯香撲撲,西家賣絲糴新谷。”詩中反映了宋代( )
A.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業僅在鄉村發展
C.開始出現獨立的手工業家庭 D.手工業者脫離農業生產
17.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發達,民間手工業經營艱難。南京云錦集歷代織造工藝之大成,位列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其織造工藝中的挑花結本技術十分神奇,“七個范子,八個障子”就能把雜亂無章的線理得井井有條,成語“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錦。古代中國南京云錦最有可能生產于( )
A.民營手工業 B.官營手工業 C.田莊手工業 D.家庭手工業
18.明朝萬歷年間,在福建地區,“其曰番錢者,則銀也,來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或有若鳥獸、人物形者,泉漳通用之”。材料反映了當時( )
A.明政府尚未實行“海禁”政策 B.泉州、漳州成為全國外貿中心
C.福建銀元鑄造技術發達 D.福建地區海外貿易發達
19.明朝海瑞說:“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說:“井田既廢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貧富不均。”“限田之義,均田之制雖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暫而不可以常也,終莫若聽民自便為之德得。”下列對這些材料理解、判斷錯誤的是( )
①海瑞正確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問題,提出了科學的解決辦法
②丘浚客觀的分析了我國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問題
③他們都看到了土地不均這一封建社會的現象
④他們都認定限田、均田是穩定統治秩序,消除貧富不均現象的基本良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文同《丹淵集》記載,陵州開私鹽井的豪民,一家有七、八井至一、二十井,雇傭工匠二、三十人至四、五十人。每井工匠約四、五人。工匠都是他州別縣“浮浪無根著之徒,抵罪逋逃,交易名姓,盡來就此傭身賃力”,“與主人營作”。工匠不堪主人的壓迫,往往群起反抗,“算索工值”,或投別處為業。這個記載不能說明的是( )
A.鹽業一般由官府經營或監督經營,是商品經濟的發展促使地主豪商私開鹽井
B.私鹽井的工匠多是逃亡的農民或“罪犯”,用改變姓名的辦法逃避戶籍和刑法
C.私鹽井的工匠對“豪民”存在嚴格的人身依附關系,遭受著殘酷的壓榨,矛盾尖銳
D.工匠與“豪民”的關系體現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生產關系
21.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作者評論的是( )
A.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 B.啟蒙運動的歷史影響
C.工業革命開展的社會基礎 D.殖民擴張的客觀作用
22.下表是某地區的人口估計數字,對表中人口變化信息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
年代 白人 黑人+混血 原住民
1490年 0 0 50,000,000
1570年 138,000 共260,000 9,700,000
1650年 725,000 815,000+644,000 9,105,000
1825年 1,319,000 1,188,000+6,252,000 8,211,300
A.人口總數呈現增加趨勢 B.土著居民人口不斷上升
C.人口結構呈現復雜化趨勢 D.該地區最有可能是指拉美地區
23.彼得 蓋伊在其著作中寫道:“對成千上萬知道它的人和當時的觀察家來說,在1760到1800年之間,生活徹底改變了”,“這個時代瘋狂地追求發明”。這種精神可能出現在( )
A.法國 B.英國 C.德國 D.美國
24.“時間:1827年;地點:英國曼徹斯特附近的一個紡織廠;人物:貝蒂哈里斯;年齡:23歲;工種:紡織工;工作狀況:早五點起床,步行上班,6點到18點進行工作;工作內容:看護紡織機;婚姻狀況:已婚;子女數量:2個,請表姐照顧。”材料中記敘的哈里斯的狀況說明( )
A.工業化早期所有的紡織工都像哈里斯一樣悲慘
B.工業化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C.工業化造成貧富分化嚴重,激化了社會矛盾
D.在工業革命早期,女性主要從事重體力勞動
25.對右圖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A.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市場出現
B.第一次工業革命后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C.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
D.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加強
26.下列憲法中,賦予議會制約政府的權力最小的是( )
A.1787年美國憲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
C.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D.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7.有學者認為:“19世紀70年代的新歐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辯證法所指的歷史上階級斗爭的新階段。”該觀點依據的史實是( )
A.第一次工業革命 B.俄國十月革命
C.《共產黨宣言》發表 D.巴黎公社革命
28.史學家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統計,18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占世界經濟總量的32.9%,西歐各國的總和占23.6%,美國和日本分別占1.8%和3%。上述統計表明當時的中國( )
A.仍是世界經濟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
C.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 D.經濟總量遠超歐美各國
29.《全球通史》載:“……后的幾年中,西方大規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國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脅,結果,愈來愈多的中國領導人被迫得出這樣的結論:重大的變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這種變革不能僅局限于軍事和經濟方面。”“……”應是( )
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戊戌變法 D.八國聯軍侵華
30.“島寇荼毒,痛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蕩十決,甘死如飴。瘞忠有壙,名勒豐碑。懔懔大義,昭示來茲。”這段碑文紀念的是( )
A.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B.中國遠征軍第八軍
C.中國人民解放軍 D.中國人民志愿軍
31.下圖是17世紀以來出現的一系列重要文獻。它們( )
①反映了近代以來國際爭端頻繁 ②得到了各國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
③展現了人類追求和平的持續努力 ④成為了解決國際爭端的法律依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二戰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具有劃時代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二戰( )
A.消除了國際秩序中的大國強權色彩
B.促成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
C.終結了帝國主義在世界的殖民統治
D.促進了世界政治經濟的制度化進程
33.二戰后初期,有政治家認為,當時美國在歐洲實施的某項戰略措施“最初不過是一種經濟手段,現在卻成為了美國武器庫里對付蘇聯的一種主要武器”。這一措施是( )
A.推行馬歇爾計劃 B.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
C.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D.倡議簽訂《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34.據朱成虎、趙子聿等著《當代美國軍事》:下圖是1950年到1980年美國軍費開支變化。導致A、B兩階段軍事激劇下降的共同原因是( )
A.美國實行戰略收縮政策
B.美蘇爭霸轉向空間領域
C.美國結束一些侵略戰爭
D.美蘇冷戰局勢日益緩和
35.1991年11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羅馬舉行首腦會議,通過了《北約新戰略概念》,對北約軍事戰略作出了重大調整,放棄了“前沿防預戰略”,改為“預防沖突和處理危機”。這一戰略的轉變反映( )
A.美國戰略重心轉向亞洲 B.北約加強對俄羅斯的制約
C.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 D.歐洲政治經濟一體化加深
36.“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周恩來說這段話是在( )
A.與尼克松會面時 B.與田中角榮會面時
C.出席萬隆會議時 D.出席聯合國大會時
37.1971年11月8日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周恩來。封面左上角寫著:“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國人發出這樣的感慨主要是因為( )
A.美國乒乓球隊正式訪問中國 B.周恩來出席第26屆聯大
C.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D.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38.鄧小平說:“過去有一段時間,針對蘇聯霸權主義的威脅,我們搞了‘一條線’戰略,就是從日本到歐洲一直到美國這樣的‘一條線’。現在我們改變了這個戰略,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這一時期中國外交戰略的“轉變”主要表現為( )
A.實行“一邊倒”方針 B.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推進新型區域合作關系 D.實行不結盟政策
39.2010年我國開展了一些重大外交活動,其中屬于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的是( )
A.海地地震后,中國警察赴海地維和
B.胡錦濤出席在日本橫濱舉行的APEC領導人會議
C.胡錦濤出席在韓國首爾舉行的G20峰會
D.參加“和平使命-2010”上合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演
40.在近現代中國政治史上,美國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美國是中國之民國立憲的榜樣、二戰抗日的盟軍、朝鮮戰爭的對手、蔣家臺灣的保護國、70年代制衡蘇聯的新盟友、改革開放的模仿對象……臺灣現狀的維持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下列結論與史實不吻合的是( )
結論 史實
A 美國是中國之民國立憲的榜樣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責任內閣制
B 美國是中國二戰抗日的盟軍 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 美國是中國70年代制衡蘇聯的新盟友 1972年中美關系正常化
D 美國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模仿對象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Ⅱ卷(非選擇題 40分)
本卷包括兩個小題,41題20分,42題20分。請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
41.城市的發展尤如一本書,都記述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一
景德鎮屬浮梁之興西鄉,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鎮,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因改名景德鎮:瓷器生產分為和土、澄泥、造坯、過刮、汶水、打圈、過釉、入匣、滿窯等工序,“共計一環工方,過手七十一,方克成器”。景德……業制陶器,利濟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四方遠近事陶之人,挾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趨之如鶩。萬歷年間(1573~1620年),“鎮上傭工皆聚四方無籍游徒,每日不下數萬工”。
——選自《景德鎮陶錄》《明清經濟及中外關系》
材料二
英國的曼徹斯特從一個瘟疫肆虐的鄉下小鎮演變成工業重地。18世紀60年代,第一家棉紡廠創立,第一條運河開工興建。1776年運河延至利物浦海港,開通遠海,1830年史蒂芬孫修建從曼徹斯特到利物浦的鐵路,這是第一條完全用機車牽引的鐵路。該城的棉紡廠在1802年有52家,1809年64家,到1830年達到99家。當時的棉都曼徹斯特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從此曼徹斯特及整個世界的面貌改觀。
——摘編自《曼徹斯特科學博物館說明書》
(1)根據材料一分析景德鎮制瓷業發展的原因。(10分)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簡述曼徹斯特發展成為近代城市的因素。(10分)
42.非洲日益受到世界的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一
北非始終存在強烈的民族主義,伊斯蘭文明與西方基督教文明沖突伴隨經濟矛盾的升級而加劇。北非各國不甘忍受外來壓力而盲目追隨西方,它們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發揮地區大國優勢,自主處理本地區事務……我國一貫支持北非各國反對殖民主義、外來干涉和強權政治、捍衛國家獨立和民族權益的斗爭。在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斗爭中,幾十年的傳統友誼為新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尤為重要的是,我國政府提出在新世紀愿同北非以及整個非洲大陸國家發展穩定、平等的全面合作的主張,已得到北非各國領導人的贊許和認同,雙方在政治領域的合作也日趨廣泛……北非各國十分看重中國經濟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重視中國的大國地位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作用,愿意進一步發展對華友好關系,開展全方位的合作,謀求更多的援助和支持。
材料二
1949年4月,72個國家的2300多名代表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時舉行第一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并在當年10月召開的常設委員會會議上通過了關于和平建議的決議,要求停止現有沖突、裁減軍備、取締原子武器和簽訂大國之間的和平公約。
1965年美國深陷越戰泥潭,世界和平運動首先席卷全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民也以各種方式聲援美國人民的斗爭、譴責美國政府的侵略政策……在美國駐外使、領館前舉行游行示威、沖擊美國駐外文化和經濟機構、包圍美軍基地、集會抗議本國政府支持美國侵越政策等等活動,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
1980年,美國30多個全國性和數百個地區性和平、宗教組織發起成立“凍結核武器運動”……1986年,世界和平運動第三次高潮達到頂峰。這一年,被聯合國定為“國際和平年”,全球100多個國家、250個非政府組織和13個聯合國專門機構舉行了各種爭取和平的活動。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與北非地區合作發展的有利因素?(9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第三次高潮的背景,并分析二戰后反戰和平運動的發展特點(11分)
南宮中學高三9月份月考歷史答案南宮中學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三9月份月考物理試題
本試卷滿分110分, 命題人:李景發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 “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在環繞月球運行過程中,設探測器運行的軌道半徑為r,運行速率為v,當探測器在飛越月球上一些環形山中的質量密集區上空時,描述正確的是 ( )
A.r、v都將略為減小 B.r、v都將保持不變
C.r將略為減小,v將略為增大 D. r將略為增大,v將略為減小
2. 如圖,一根輕彈簧的一端系著一個物體,手拉彈簧的另一端,使彈簧和物體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做勻加速運動,當手突然停止運動的短時間內,物體運動將是 ( )
A.一直減速 B.繼續勻速
C.先減速后加速 D.先加速后減速
3.如圖所示,用兩根細線把A、B兩小球懸掛在天花板上的同一點O,并用第三根細線連接A、B兩小球,然后用某個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細線均處于直線狀態,且OB細線恰好沿豎直方向,兩小球均處于靜止狀態.則該力可能為圖中的 ( ) ?A.F1 B.F2 C.F3 D.F4
4. 如圖所示,斜面的傾角為,人以速度跨過定滑輪勻速拉動繩子,當拉小車的繩子與斜面斜邊的夾角為時,小車沿斜面上升的速度為 ( )A. B. C. D.5. 如圖所示,彈簧秤外殼質量為,彈簧及掛鉤的質量忽略不計,掛鉤吊著一質量為m的重物,現用一方向豎直向上的外力F拉著彈簧秤,使其向上做勻加速運動,則彈簧秤的示數為 ( )
A. B.
C. D.
6.萬有引力作用下的物體具有引力勢能,取無窮遠處引力勢能為零,物體距星球球心距離為r時的引力勢能為:Ep=-G (G為萬有引力常量),設宇宙中有一半徑為R的星球,宇航員在該星球上以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一質量為m的物體,不計空氣阻力,經t秒后落回手中,則描述正確的是( )
A.在該星球表面上以的初速度水平拋出一個物體,物體將不再落回星球表面
B.在該星球表面上以2的初速度水平拋出一個物體,物體將不再落回星球表面
C.在該星球表面上以的初速度豎直拋出一個物體,物體將不再落回星球表面
D.在該星球表面上以2的初速度豎直拋出一個物體,物體將不再落回星球表面
7. 如圖所示,一質點沿螺旋線自外向內運動,已知其走過的弧長s與運動時間t成正比,關于該質點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小球運動的線速度越來越大 B.小球運動的加速度越來越大
C.小球運動的角速度越來越大 D.小球所受的合外力越來越大
8. 一物體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一小段時間后突然受一恒定水平向右的風力的影響,但著地前一段時間風突然停止,則其運動的軌跡可能是圖中的哪一個?(. )
9. 如圖,一長為2L的輕桿中央有一光滑的小孔O,兩端各固定質量分別為m和2m的兩小球,光滑的鐵釘穿過小孔垂直釘在豎直的墻壁上,將輕桿由水平位置靜止釋放,轉到豎直位置,在轉動的過程中,忽略空氣的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豎直位置兩球的速度大小均為
B.桿豎直位置時對m球的作用力向上,大小為
C.桿豎直位置時鐵釘對桿的作用力向上,大小為
D.由于忽略一切摩擦阻力,根據機械能守恒,桿一定能繞鐵釘做完整的圓周運動。
10. 水平拋出一小球,t秒末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1,(t+△t)秒末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2,忽略空氣阻力作用,則小球的初速度是 ( )
A. B.
C. D.
11.假設太陽系中天體的密度不變,天體直徑和天體之間距離都縮小到原來的一半,地球繞太陽公轉近似為勻速圓周運動,則下列物理量變化正確的是 ( )
A.地球的向心力變為縮小前的一半 B.地球的向心力變為縮小前的
C.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與縮小前的相同 D.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變為縮小前的一半
12. 如圖所示,粗糙的斜面與光滑的水平面相連接,滑塊沿水平面以速度v0運動,設滑塊運動到A點的時刻為t=0,距A點的水平距離為x,水平速度為vx.由于v0不同,從A點到B點的幾種可能的運動圖象如下列選項所示,其中表示摩擦力做功最大的是 ( )
第Ⅱ卷
二、填空題(共18分, 13題6分,14題12分)
13.(6分) 在“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實驗中,用一張印有小方格的紙記錄軌跡,小方格的邊長l=1.25 cm.,若小球在平拋運動中先后經過的幾個位置如圖中的a、b、c、d所示,則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的計算式為v0=     (用l、g表示)      ,其值是     m/s(g取9.8 m/s2).
14.(12分) 現要通過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傾斜的氣墊導軌;導軌上A點處有一帶長方形遮光片的滑塊,其總質量為M,左端由跨過輕質光滑定滑輪的細繩與一質量為m的砝碼相連;遮光片兩條長邊與導軌垂直;導軌上B點有一光電門,可以測試遮光片經過光電門時的擋光時間t,用d表示A點到導軌低端C點的距離,h表示A與C的高度差,b表示遮光片的寬度,s表示A ,B 兩點的距離,將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塊通過B點時的瞬時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若將滑塊自A點由靜止釋放,則在滑塊從A運動至B的過程中,滑塊、遮光片與砝碼組成的系統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可表示為____ 。動能的增加量可表示為__ 。若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與s的關系式為= __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44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寫出數值和單位。
15.(12分) 要發射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使它在半徑為r2的預定軌道上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為此先將衛星發射到半徑為r1的近地暫行軌道上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所示,在A點,使衛星速度增加,從而使衛星進入一個橢圓的轉移軌道上,當衛星到達轉移軌道的遠地點B時,再次改變衛星速度,使它進入預定軌道運行,試求衛星從A點到B點所需的時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地球的半徑為R.
16.(15分) 如圖所示,電動機帶著繃緊的傳送皮帶始終以υ0=2m/s的速度運動,傳送帶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0,現把一質量為 m=10kg的工件輕輕地放在皮帶的底端,經過一段時間后,工件被送到高h=2m的平臺上,己知工件與皮帶間的動摩擦因數。除此之外,不計其他損耗,求電動機由于傳送工件多消耗的電能。(g=10m/s2)
17.(17分) 如圖所示,一水平圓盤繞過圓心的豎直軸轉動,圓盤邊緣有一質量m=1.0 kg的小滑塊.當圓盤轉動的角速度達到某一數值時,滑塊從圓盤邊緣滑落,經光滑的過渡圓管進入軌道ABC.已知AB段斜面傾角為53°,BC段斜面傾角為37°,滑塊與圓盤及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5,A點離B點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1.2 m.滑塊在運動過程中始終未脫離軌道,不計在過渡圓管處和B點的機械能損失,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動摩擦力,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
(1)若圓盤半徑R=0.2 m,當圓盤的角速度多大時,滑塊從圓盤上滑落?
(2)若取圓盤所在平面為零勢能面,求滑塊到達B點時的機械能.
(3)從滑塊到達B點時起,經0.6 s正好通過C點,求BC之間的距離.
參考答案
1C 2.D 3. BC 4.B 5. D 6.AD 7.BCD 8.C 9.C 10.D 11.BC 12.D
13. 2 0.7 m/s
14.
15. 解析:衛星在軌道r1時:G=mr1…………………① (2分)
物體m'在地球表面有:G=m'g,可得:GM=gR2………………② (2分)
由①②可得:T1=………………③ (1分)
當衛星在橢圓軌道運行:其半長軸為:r3=………………④ (1分)
依開普勒第三定律: =………………⑤ (2分)
由③④⑤可得:T3=………………⑥ (2分)
衛星從A到B的時間為:tAB== (2分)
B
A
r1
r2
B
A
r1
r2南宮中學高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三9月份月考英語試卷
共5頁,滿分150分,命題人:白廣闊
本試卷分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
注意事項:
1. 答第一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和答題卡相對應的位置上。
2. 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本試卷上,否則無效。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做題時,先將答案標在試卷上。錄音內容結束后,你將有兩分鐘的時間將試卷上的答案轉涂到答題卡上。
第一節 (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Hobbies. B. Music. C. Play.
2. Where is Mr Jones now
  A. At home. B. At the health center. C. At his office.
3. What do the two speakers think of Tom
 A. He gets nervous very easily. B. He is not an experienced speaker.
C. He hasn’t prepared his speech well.
4. Why was the woman so late
A. Something went wrong with the bus. B. She took somebody to hospital.C. She didn’t catch the bus.
5.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enjoys most types of games. B. Basketball is his favorite sport.  C. He only plays basketball.
第二節 (共15小題;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每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 段材料,回答第6至7 題。
6.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He is being interviewed. B. He is making a flash.   C. He i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7.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after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will call Mr Taylor. B. The woman won’t make the website.  
C. The woman won’t get in touch with Mr Taylor.
請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題。
8.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Prepare lunch. B. Have a party. C. Go to a friend’s house for dinner.
9. What does the woman still need
 A. A tie. B. Some flowers. C. Some candy.
10. What should one do when he goes to a friend’s house for the first time according to the woman’s mother
A. Take something. B. Get dressed up. C. Have dinner.
請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題。
11. How many times did the man call Mr Tuang last week
A. Twice. B. Once. C. Three times.
12. What does the man want Mr Tuang to do
A. To have dinner with him. B. To call him back. C. To visit him.
13. What’s the man’s telephone number
A. 37460. B. 37640. C. 36470.
請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題。
14.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Rent a flat. B. Sell her house. C. Buy a house.
15.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woman’s family
A. 2. B. 4. C. 6.
16. How much should the woman pay for the three-room flat every month
A. 400 yuan. B. 600 yuan. C. 1,000 yuan.
1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You can take the lift at 12:00 pm in the building.
B. You can’t take the lift at 6:00 am in the building.
C. The three-room flat is on the 8th floor.
請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題。
18. What was wrong with Mrs Jenkins
A. 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her heart. B. 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her back.
C. 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her foot.
19. What did the doctor do at first
A. He listened to Mrs Jenkins’ voice. B. He listened to Mrs Jenkins’ heart.
C. He asked Mrs Jenkins to stop smoking.
20. What did Mrs Jenkins like to drink
A. Tea. B. Coffee. C. Water.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單選填空(共15 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
21. It is a paradox that in a rich country there should be many poor people.
A. such; such B. such; so C. so; so D. so; such
22. The police are to ______ the traffic accident that we don’t know _____.
A. dealing with; how to deal with B. deal with; how to deal with
C. deal with; how to do with D. do with; what to deal with
23. He is wearing sunglasses to _______ his eyes from the strong sunlight.
A. prevent B. keep C . stop D. protect
24. “The child’s life is not in danger any more,” the doctor said ________.
A. in service B. in relief C. in peace D. in charge
25. The house __________ the windows face east is my grandma’s.
A. of that B. of which C. which D. whose
26. Bob wanted to play a trick Tom, but gave himself by laughing.
A. on; over B. with; away C. with; on D. on; away
27. —Daddy, can you buy me a new MP3 when you go to Beijing
—You ______ get one if you are admitted to a key middle school.
A. could B. shall C. may D. can
28.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 your answer as soon as possible.
A. receiving B. being received C. receive D. be received
29. When we were young, every evening my brother and I ______ stay at home waiting for our mother.
A. would B. might C. should D. could
30. Any student ______ in the exam will never ______ it.
A. who; get along with B. that; get back with
C. who; get away with D. which; get in with
31. We should spend the money ______ something _____ everyone.
A. in; that benefit B. on; which benefit C. in; which benefits D. on; that benefits
32. — His mother was ill and he had to look after her in hospital.
— That’s ________ 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ng.
A. because B. what C. why D. which
33. Look at the sign, Sir. We don’t permit ________ in the hall.
A. smoke B. to smoke C. smoking D. to have a smoke
34. All these gifts must be mailed immediately so as to be received _________Christmas.
A. after B. in time C. in time for D. in no time
35. The way he did it was different _______ we were used to.
A. in which B. in what C. from what D. from which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Two men, both seriously ill, occupied the same hospital room. One man was allowed to 36 in his bed for an hour each afternoon for treatment. His 37 was next to the room's only window. The other man 38 spend all his time flat on his back. Every 39 when the man in the bed by the window could sit up, he 40 pass the time by describing to his 41 all the things he could see outside the window. The window overlooked a 42 with a lovely lake. Ducks and swans played on the water while children 43 their model boats. Young lovers walked 44 among flowers. As the man by the window described all this beautifully, the other man would close his eyes and 45 the scene.
One morning, the day nurse arrived to bring water for their baths only to find the 46 body of the man by the window, who had died 47 in his sleep. She was saddened and 48 the hospital attendants (服務員) to take the body away. 49 it seemed appropriate (合適的), the other man asked if he could 50 next to the window. The nurse was happy to make the switch, and after 51 he was comfortable, she left him alone. Slowly and painfully, he sat up to take his 52 look at the world outside. Finally, he would have the 53 of seeing it for himself. He strained (緊張地) to slowly turn to 54 the window beside the bed. It faced a blank wall.
The man asked the nurse what could have forced his dead roommate to 55 those wonderful things outside this window. The nurse answered that the man was blind and could not even see the wall. She said, “Perhaps he just wanted to encourage you.”
36. A. stand up B. lie down C. sit up D. sit down
37. A. room B. table C. seat D. bed
38. A. had to B. would rather C. prefer to D. rather than
39. A. morning B. evening C. afternoon D. dawn
40. A. will B. would C. should D. might
41. A. nurse B. workmate C. roommate D. doctor
42. A. park B. street C. garden D. field
43. A. played B. made C. started D. sailed
44. A. face to face B. shoulder to shoulder C. arm in arm D. back to back
45. A. describe B. tell C. hear D. imagine
46. A. strong B. warm C. sick D. lifeless
47. A. peacefully B. sadly C. secretly D. completely
48. A. looked B. found C. called D. ordered
49. A. Before B. As soon as C. When D. As far as
50. A. changed B. sit C. be moved D. be taken
51. A. making sure B. depending on C. making up D. accounting for
52. A. next B. first C. last D. another
53. A. surprise B. feeling C. try D. joy
54. A. look out B. look at C. glare at D. stare at
55. A. remember B. describe C. write D. talk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兩節,滿分40分)
第一節(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was born on January 8th, 1942 in Oxford, England. His parents’ house was in North London, but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Oxford was considered a safer place to have babies. When he was eight, his family moved to St Albans. At eleven Stephen went to St. Albans School, and then on to University College, Oxford, his father’s old college. Stephen wanted to do math, although his father would have preferred medicine. Math was not available at University College, so he did physics instead.
Stephen then went on to Cambridge to do research in Cosmology (宇宙論). After gaining his Ph.D. (哲學博士) he became first a Research Fellow, and later on a Professorial Fellow at 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 After leaving the Institute of Astronomy in 1973, Stephen came to the 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理論物理), and since 1979 has held the post of Lucasian Professor of math.
Stephen Hawking has worked on the basic laws which rule the universe. With Roger Penrose he showed that Einstein’s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implied space and time would have a beginning in the Big Bang and an end in black holes. These results show it was necessary to unify (統一) General Relativity with Quantum Theory (量子論). One result of such a unification that he discovered was that black holes should not be completely black, but should give off radiation and disappear in the end.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suitable for describing Stephen Hawking
A. He once studied at the same college that his father studied at.
B. At one time he did research in Cosmology in Oxford.
C. He preferred math to medicine at college.
D. He contributed to the unification of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Quantum Theory.
57. The underlined word “availabl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__”.
A. able to be had B. allowed to study C. easy to understand D. limited to learn
58. Why did Stephen Hawking’s parents move to Oxford from North London
A. Because they liked it better than North London.
B. Because there was a world-famous university there.
C. Because they were tired of living in North London.
D. Because it was safer to give birth to a bay in Oxford.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Einstein and Stephen Hawking B. Big Bang, a great theory
C. Stephen Hawking, a great British scientist D. The unification of two theories
B
China’s second manned space flight will be done by two astronauts over five days in 2005. “Shenzhou-VI will be sent into space sometime in 2005,” said Zuo Saichun, a spokesperson of the 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T). “The spacecraft(宇宙飛船) will make new breakthroughs in China’s manned space technology.”
Unlike Shenzhou-V, a little more than a year ago (in October, 2003), the next flight will see two astronauts fly in space for five days. Their capsule (太空艙) is designed to be capable of orbiting for a whole week, the spokesperson said. “For the first time, astronauts will enter and live in the orbital module(艙) of the spacecraft to do scientific experiments,” said a statement from CAST. CAST did not say what those experiments will be.
In Shenzhou-VI, scientists have changed the spacecraft’s configuration (構形) to reduce its weight, and tri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on-board equipment. They have also worked to make sure of the energy supply of the spacecraft and further improve its safety. So far, scientists have worked out ways to solve problems on environmental control and life support. Shenzhou-VI will be sent into orbit atop a Long March 2F rocket.
Meanwhile, a model of the Chang’e-1 satellite is expected to be sent to orbit the moon in two years. The satellite, part of the three-stage programme, would be followed by the landing of an unmanned vehicle on the moon in the second stage by 2010 and collecting samples of lunar soil by 2020 in the final stage, according to Sun Laiyan, director of the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Shenzhou-VI is NOT true
A. It will be sent into space in 2005.
B. It is capable of orbiting for two weeks.
C. It will be sent into orbit atop a Long March 2F rocket.
D. It will be sent into space with two astronauts.
6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should be solved before Shenzhou-VI is sent into space EXCEPT ______.
A. environmental control B. energy supply C. life support D. lunar soil collecting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belong to the three-stage programme
A. Shenzhou-VI’s being sent into space.
B. A model of the Chang’e-1 satellite will be sent to orbit the moon.
C. The landing of an unmanned vehicle on the moon.
D. Collecting samples of lunar soil.
63.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______.
A. some problems need solving before Shenzhou-VI is sent into space
B. Shenzhou-VI will be sent into space in 2005
C. what China’s space programme is
D. how China’s three-stage programme is carried out
C
School is a place that is familiar to everyone. Let’s find out what American students do in school.
An official dance party is held about twice a year in high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n the final football game is over for the season there is a homecoming party. Sometimes, students select a king from among the football players, and a queen from among the girls. Every student can attend and have fun with the help of their teachers. Sometimes, students, called bookworms, to the surprise of the other students, come to the party in a beautiful dress.
The most exciting party that students can go to would have to be a dance party. Students attend it in dresses similar to those of Hollywood stars and the atmosphere is comparable to an Oscar Award party. Since such a party is for seniors, students usually stay up the night trying to enjoy their last year in high school.
In American schools, instead of the teachers going to different rooms, students have their own class schedules (課程表) and go to different classrooms. When a student is away from school, they must have an explanation for being away along with the signature(簽名) of a parent. The signed paper is then handed in to the school office. High school drop outs and students being expelled (除名) are not that uncommon in the States. High absences without excuses are one of the reasons why students are expelled from school. American students also enjoy a number of activities out of school like cheerleading (拉拉隊), student government and a host of different sports.
64. Whose presence at the homecoming party can make others amazed
A. The king and the queen acted by students.
B. The laziest student in study.
C. The teacher who offers advice.
D. Students who study hardest.
65. Why do students hold the dance party till the next morning
A. Because they would like to dance and sang madly.
B. Because this is the only chance that they get dressed like film stars.
C. Because students make it as exciting as an awarding party of Oscar.
D. Because this perhaps is the last chance that they can enjoy their school life.
6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merican students in school ________.
A. study in the same classroom
B. have the same class with each other
C. attend different classes in different places
D. wait for their teachers in their class
67. What is this passage mainly about
A. The organizing of dance parties. B. Homecoming party.
C. How to ask for a leave. D. School life in America.
D
Vancouver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corner of Canada in the province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is the largest city in the province and the third largest in Canada. It covers an area of 113 sq km. It is surrounded by water on three sides and overlooked by the Coast Range. Its climate is one of the mildest in Canada. Temperatures average 3°C in January and 18°C in July. Vancouver's most rainfall occurs in winter.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coastal Indians had settled the Vancouver area by 500 BC. British naval (海軍的) captain George Vancouver explored the area in 1792. Vancouver was founded as a sawmill settlement called Granville in the 1870s. The city was united in 1886 and renamed after Captain Vancouver.
As the main western terminus of Canada's transcontinental highway and rail routes, Vancouver is the primary city of western Canada, as well as one of the nation's largest industrial centres.
The Port of Vancouver is Canada’s largest and most various port, trading more than $43 billion in goods with more than 90 trading economies annually. Port activities generate 69,200 jobs in total with $4 billion i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nd $8.9 billion in economic output.
Vancouver is a major tourist place. In addition to the city's scenic location, visitors enjoy beautiful gardens and world-famous Stanley Park, one of more than 180 city parks, and a combination of natural forest and parklands near the city centre.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 about Vancouver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Vancouver is the third largest city in Canada.
B. Vancouver is a city located on water.
C. Vancouver is not far from the Coast Range.
D. The largest industrial centre in Canada lies in Vancouver.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originally Vancouver is the name of ________.
A. a British man who explored the city
B. a sawmill settlement called Granville
C. the leader who controlled the area
D. a transcontinental highway
70.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________.
A. the Port of Vancouver, the largest one in Canada
B. how Vancouver got its name
C. Vancouver’s history
D.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ity of Vancouver
第二節(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71 When a starving man gets a meal,he begins to think about an overcoat; when an executive gets a new sports car, visions of country clubs and pleasure beats dance into view.
The many wants of mankind might be regarded as making up several levels. 72___
The first and most basic level of wants involves food. Once this want is satisfied, a second level of wants appears: clothing and some sort of shelter. By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se wants were satisfied for a great majority of Americans. 73 It included such items as automobile sand new houses.
By 1957 or 1958 this third level of wants was fairly well satisfied. Then, in the late 1950s a fourth level of wants appeared:the "life-enriching" level. While the other levels involve physical satisfaction--the feeding, comfort, safety, and transportation of the humanbody--this level stresses mental needs for recognition, achievement and happiness. It includes a variety of goods and services,many of which could be called "luxury" items. Among them are vacation trips, the best
medical care,and entertainment. 74__
One this level, a greater percentage of consumer spending goes to services, while on the first three levels more is spent on goods. Will consumers raise their sights to a fifth level of wants as their income increases,or will they continue to demand luxuries and personal services on the fourth level
A fifth level probably would involve wants that can be achieved best by community action. Consumers may be spending more on taxes to pay for government action against disease, ignorance, crime and prejudice. 75 In this way, we can enjoy more fully the good things on the first four levels.
A. Then a third level appeared.
B. Human wants seem endless.
C. When there is money enough to satisfy one level of wants,another level appears.
D. There are several levels of wants in one's life.
E. At this stage, we now may seek to ensure the health,safety, and leisure.
F. Also included here are fancy foods and the latest styles in clothing.
G.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wants on each level.
第二卷
注意: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第四部分 寫作(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假定英語課上老師要求同桌之間交換修改作文,請你修改你同桌寫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處語言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每處錯誤僅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
Dear Abby,
How are you Today l've got a wonderful news to tell you. I have offered a scholarship at an university in Australia for my further education. One hundreds and twenty students took exams but only a few was chosen and I was one of them. However, my parents are not happy about it. They are strong against me going there. They say it is too far away that they will not see me for a whole year and they are afraid I will feel lonely. They couldn't imagine a girl so young living alone. They advise me to study in the capital instead. Then !'11 be able to continue living with us. Why can I persuade them to accept the fact I have grown up
Best Wishes
Jane
第二節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Smith先生是一位加拿大籍教師,今天他給你們做了一個講座,介紹了有關加拿大的情況。請你根據Smith先生的講座,寫一篇報告,向全校同學介紹加拿大的有關情況。詞數100左右。 要點包括:
1. 加拿大約占世界四分之一陸地面積,是世界第二大國;
2. 人口稀少,全國人口約3200萬,居民主要講法語和英語;
3. 氣候區域差別很大;
4. 多湖泊,淡水資源豐富;
5. 豐富的森林資源,是世界最大紙張出口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書面表達
One possible version:
Today Mr Smith, from Canada gave us a lecture about his country. As the second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Canada covers about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land area. But its population is very small, about 32 million. People in Canada mainly speak French and English. The weather in Canada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area to area. There are many lakes in Canada, which supply it with one third of the world’s fresh water. Canada also has many forests, which make it the biggest producer of paper in the world. Besides, Canada also has lots of beautiful scenery.南宮中學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三9月份月考數學試題(理科)
(共2頁,滿分150分) 命題人:李凡金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題,每小題5分,共60,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的題號寫在答題卷上)
1.若集合,則有( )
A. B. C. D.
2、如圖所示,點是△的邊上的中點,則向量 ( )(A) (B) (C) (D)3 函數在一點的導數值為是函數在這點取極值的( )
A 充分條件 B 必要條件
C 充要條件 D 必要非充分條件
4、已知非負實數,滿足且,則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5已知,則等于 (  )
A、9      B、12     C、15      D、18
6.定義在R的偶函數,有 ,則時,有 ( )
A. B.
C. D.
7. 將函數的圖像左移,再將圖像上各點橫坐標壓縮到原來的,則所得到的圖象的解析式為( )
A B C D
8.在下列函數中,當x取正數時,最小值為2的是( )
A.y=x+ B.
C. D.y=x2-2x+3
9、函數的部分圖象如右圖,則、可以取的一組值是 ( )(A) (B) (C) (D) 10.若0<a<1,0<b<1,則a+b,2,a2+b2,2ab中最大一個是( )
A.a+b B.2 C.a2+b2 D.2ab
11.設原命題:若a+b≥2,則a,b 中至少有一個不小于1.則原命題與其逆命題的真假情況是 ( )
A.原命題真,逆命題假 B.原命題假,逆命題真
C.原命題與逆命題均為真命題 D.原命題與逆命題均為假命題
12、函數的定義域是 (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若函數是偶函數,則的增區間是
14.在△ABC中,sinA=2cosBsinC,則三角形為
15、對正整數,設曲線在處的切線與軸交點的縱坐標為,則
數列的前項和的公式是   
16、關于函數,有下列命題:①的表達式可以變換成; ②是以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數;③的圖象關于點對稱; ④的圖象關于直線對稱.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 .
三.解答題:
17. (10分)已知、、為的三內角,且其對邊分別為、、,若.
(Ⅰ)求; (Ⅱ)若,求的面積.
18. (10分)已知向量與互相垂直,其中.
(1)求和的值; (2)若,求的值.
19.(12分)設 數列滿足:
(1)求證數列是等比數列(要指出首項與公比),
(2)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20.(12分)已知函數,.
(1)若在上恒為增函數,求的取值范圍;
(2)求在區間上的最大值.
21.(14分)已知函數,其中.
(1)求的解析式;
22、(12分)
已知函數的導函數的圖象關于直線x=2對稱.
(1)求b的值;
(2)若在處取得極小值,記此極小值為,求的定義域和值域.
南宮中學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三9月份月考數學試題(理科)
(共2頁,滿分150分) 命題人:李凡金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題,每小題5分,共60,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的題號寫在答題卷上)
7. 將函數的圖像左移,再將圖像上各點橫坐標壓縮到原來的,則所得到的圖象的解析式為( B )
A B C D
8.在下列函數中,當x取正數時,最小值為2的是( 5.D )
A.y=x+ B.
C. D.y=x2-2x+3
9、函數的部分圖象如右圖,則、可以取的一組值是 ( *D** )(A) (B) (C) (D) 10.若0<a<1,0<b<1,則a+b,2,a2+b2,2ab中最大一個是( 6.A )
A.a+b B.2 C.a2+b2 D.2ab
11.設原命題:若a+b≥2,則a,b 中至少有一個不小于1.則原命題與其逆命題的真假情況是 ( )
A.原命題真,逆命題假 B.原命題假,逆命題真
C.原命題與逆命題均為真命題 D.原命題與逆命題均為假命題
11. A;提示:舉例:a=1.2,b=0.3,則a+b=1.5<2,∴逆命題為假.
12、函數的定義域是 ( ** D *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若函數是偶函數,則的增區間是
13.
14.在△ABC中,sinA=2cosBsinC,則三角形為
14.等腰三角形
15、對正整數,設曲線在處的切線與軸交點的縱坐標為,則
數列的前項和的公式是   
15. ,切線方程為,
令,求出切線與軸交點的縱坐標為,所以,則數列的前項和
16、關于函數,有下列命題:①的表達式可以變換成; ②是以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數;③的圖象關于點對稱; ④的圖象關于直線對稱.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 **①* ③.
18.(2009年廣東卷.理16)(10分)已知向量與互相垂直,其中.
(1)求和的值; (2)若,求的值.
解:(1)∵與互相垂直,則,。。。2分
即,代入,解得.。。。。6分
又,∴.。。。8分
(2)∵,,∴,
則.。。。。。。10分
∴.。。。。。12分
20.已(12分)知函數,.
(1)若在上恒為增函數,求的取值范圍;
(2)求在區間上的最大值.
解:(1).
在上恒遞增,且在處連續,
當時,成立,即在上恒成立.

(2)由(1)知時,遞增,故時,.
當時,令,得.
由,
當時,;
當時,.
即當時,.
故對于,
當時,;
當時,.
21.(14分)已知函數,其中.
(1)求的解析式;
21、(1)令代入得

(2)當上是增函數,設
上是增函數   當時,同理可證:上是增函數。
(3)上是增函數
   整理數 
A
B
D
C
x
O
y
1
2
3
x
O
y
1
2
3南宮中學2011—2012學年上學期高三年級第二次月考
語文試題
命題人:張永才
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務必將1至6題,11至14題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
2.主觀題答題時請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或碳素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一、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9分 每小題3分)
每年農歷7月初7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七夕”,即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媒體給予了相當熱情的關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種種“情侶消費”,回歸傳統的熱潮似乎在傳統節日上找到了“靈魂附體”的感覺,人們也似乎感到了傳統復蘇的力量。然而,這是否就意味著傳統文化的興盛 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簡單。
人們對傳統節日的重視,是近年來“傳統文化熱”的一個表現。和讀經、穿漢服、講國學、祭祖先等行為一樣,過傳統節日所涉及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保存、延續和弘揚傳統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沖擊之下,“我們是誰”的困惑越來越多,而答案的尋找離不開回歸傳統。雖然,在近代以來的整個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命運多舛——既被當作封建社會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認作舊時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傳統文化作為人們確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認同的資源,它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并不會輕易消散。因而,當下對傳統節日的倡導,重點不在于恢復一些舊有的儀式,而在于發現其中蘊涵的價值觀念、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維、行為模式和確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們所言,通過具體的傳統文化形式去宣揚其內在精神,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覺。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都內含有一種尊重傳統文化的心態。這不僅意味著人們對傳統文化應有較好的認知和理解,而且必須承擔起一定的責任。然而,現實中很多人把對某些具體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當作尊重,甚至以尊重為名行謀利之實,破壞性極大。這幾年,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種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興祭祀活動,或是爭奪歷史文化名人、神話傳說的“產權”,傳統文化熱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歷史文化遺產卻頻遭破壞,悲劇一次次上演。一邊是煞有其事的“保護”,一邊是毫無顧忌的破壞,傳統文化在利益圖謀和責任缺失的夾擊下,處境并不令人樂觀。此外,傳統文化熱帶來的商機也可能使文化活動變成商業秀,成為商家包裝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養的作用,反而壞了人們的胃口。因而,傳統文化由冷到熱,固然有可喜之處,但里面的陷阱也著實不少。如果沒有純正的尊重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態度,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通過“七夕”之類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轉化歷史文化傳統,使之適合于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這是傳承傳統文化的必要途徑。這個過程不是一味呼吁回歸傳統或者抵御外來影響就能實現的,而恰恰是考驗人們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1.下列表述屬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一項是 ( )
A.很多人把對某些具體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當作尊重,甚至以尊重為名行謀利之實,破壞性極大。
B.一些地方或是大興祭祀活動,或是爭奪歷史文化名人、神話傳說的“產權”,傳統文化熱得“一塌糊涂”。
C.應有尊重傳統文化的心態。人們對傳統文化不僅應有較好的認知和理解,還必須承擔起一定的責任。
D.傳統文化可圖謀利益,傳統文化熱帶來的商機使文化活動變成商業秀,成為商家包裝的“文化快餐”。
2.以下不屬于“人們對傳統節日的重視”原因的一項是 ( )
A.在全球化浪潮沖擊之下,“我們是誰”的困惑越來越多,而答案的尋找離不開回歸傳統。
B.傳統文化作為確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認同的資源,其生命力和影響力不會輕易消散。
C.是近年來“傳統文化熱”的一個表現,這和媒體給予的熱情關注和商家的包裝有關。
D.在近代以來的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命運多舛,曾被認作舊時代的“象征”受清算。
3.下列對“靈魂附體”一詞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回歸傳統的熱潮在傳統節日上找到了傳統復蘇的力量,通過具體的傳統文化形式去宣揚其內在精神。
B.發現了傳統文化中蘊涵的價值觀念、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維、行為模式和確定身份的“基因”。
C.和讀經、穿漢服、講國學、祭祖先等行為一樣,實現了在現代社會中保存、延續和弘揚傳統文化。
D.通過“七夕”之類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轉化歷史文化傳統,使之適合于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古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共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題。(每小題3分)
賣酒者傳
魏禧
萬安縣有賣酒者,以善釀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問:“汝能飲酒否?”或傾跌破瓶缶,輒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歸。由是遠近稱長者。
里中有數聚飲平事①不得決者,相對咨嗟。賣酒者問曰:“諸君何為數聚飲相咨嗟也?”聚飲者曰:“吾儕保甲貸乙金,甲逾期不肯償,將訟。訟則破家,事連吾儕,數姓人不得休矣!”賣酒者曰:“幾何數?”曰:“子母②四百金。”賣酒者曰:“何憂為?”立出四百金償之,不責券③。
客有橐重資于途,甚雪,不能行。聞賣酒者長者,趨寄宿。雪連日,賣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贏錢買酒肉相飲啖。客多負,私怏怏曰:“賣酒者乃不長者耶?然吾已負,且大飲啖,酬吾金也。”雪霽,客償博所負,行。賣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錢買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將不肯大飲啖。”盡取所償負還之。
術者談五行④,決賣酒者宜死。將及期,置酒,召所買田宅主畢至,曰:“吾往買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價毋虧乎?”欲贖者視券,價不足者,追償以金。又召諸子貸者曰:“汝貸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償者捐其息,貧者立券還之,曰:“毋使我子孫患苦汝也!”及期,賣酒者大會戚友,沐棺更衣待死。賣酒者顏色陽陽如平時,戚友相候視,至夜分,乃散去。其后,賣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聞賣酒者好博,無事則與其三子終日博,喧爭無家人禮。或問之,曰:“兒輩嬉,否則博他人家,敗吾產矣。”嗟乎!賣酒者匪唯長者,抑亦智士哉!
(選自《魏叔子文集》,有刪改)
【注】①平事:評議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責券:求取借據。④談五行:以五行之術測算命運。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諸君何為數聚飲相咨嗟也   數:多次,屢次
B.事連吾儕 吾儕:我輩
C.能償者捐其息 捐:舍棄
D.貧者立券還之 立:訂立
5.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賣酒者樂善好施的一組是 (  )
①輒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歸 ②吾儕保甲貸乙金
③立出四百金償之,不責券 ④且大飲啖,酬吾金也
⑤盡取所償負還之 ⑥置酒,召所買田宅主畢至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賣酒者憑借精湛的釀酒技術而致富,做生意時誠信厚道、熱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贏得了人們的廣泛尊敬。
B.在酒店聚飲的鄉里數姓人家,為甲、乙二人的借貸官司所牽連,賣酒者急人所急,為鄉親仗義疏財,慷慨解囊。
C.在術者斷決的死期將至之時,賣酒者神情自若地處理自己的后事,他盡量讓利于債務人,使他們將來免受債務困擾,表現了良好的德行風范和心理素質。
D.本文構思新穎,不落俗套,作者沒有著力敘述賣酒者如何經營謀生,發家致富,而是突出寫他為人排憂解難,以表現他慷慨助人,樂善好施的長者風范。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天寒甚,不名博,客將不肯大飲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賣酒者大會戚友,沐棺更衣待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賣酒者匪唯長者,抑亦智士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詩歌閱讀(8分)
8.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 趙鼎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水晶宮殿五云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節。②華胥夢:傳說黃帝夢游華胥之國,該國社會繁榮祥和。
(1)這首詞第二句中的“驚”字可否換成“見”字?請簡述理由。(4分)
(2)本詞主要運用了對比手法,請作簡要分析。(3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9.在下面4小題中任選3道,補寫出空缺部分。(6分)
(1)天大寒,      ,       ,弗之怠。(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       。(陶淵明《飲酒》)
(3)人非生而知之者,       ,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韓愈《師說》)
(4)想當年,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22分)
10.閱讀下面的傳記,完成(1)-(4)題。
好人是之
郭啟宏
于是之臥病多年。期間曾住過中醫院,雖不辨識探視者,猶能眼觀電視里《茶館》的畫面,手指自己“哦哦”幾聲;今年春上我去協和病房看望,他沉疴綿惙,已經連電視也不能看了。回想起當年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舞臺形象,從《龍須溝》里程瘋子聽知小妞子淹死時倚門搓泥的神情,到《茶館》里粘貼“莫談國事”后摩挲著雙手走路的步態,便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酸痛,豈止是人世無常的浩嘆,更有文化層面的惆悵……
自從熟悉了于是之,我情愿回歸荒誕的史學經典:世上只分好人和壞人,且帶相,就像《鏡花緣》所描繪,好人腳下一朵紅云,壞人則一團黑氣,望之即知,免得上當。
我于1989年從北昆調入人藝。此前,我正經歷著一段人生坎坷路,我當然愿意進入這座輝煌的藝術殿堂。如果記憶無誤,從問題的提出,到調動的完成,前后不過短短五天!人常說,于是之辦事優柔,我要說,謬也!于是之是個有肩膀頭的爺們。
是之希望我早日出作品,我則要求給予充裕的時間,實現由戲曲向話劇的“轉軌”。他問,“多久?”我說,“兩三年吧。”“能不能短點?”“努力。”事后偶爾碰面,他又問,“寫了嗎?”我說,“不是說好……”他狡黠一笑,“哦,忘了,不過,有了構思無妨談談,大家幫著出出點子。”我懷疑他的記性,感激他的好心,這叫大智若愚!
轉年初夏,我懷揣《李白》初稿,忐忑著輕敲他的辦公室,他正開會,我抱歉地說,“只要一分鐘……”他走到門外,小眼睛閃爍睿智,“有了?”我點點頭。“寫什么的?”“李白。”“我來!”他未看劇本就表態,分明是在鼓勵我。“就是為你寫的!”我也機敏起來,舌燦蓮花。半個月后,是之約我共進工作午餐,不是二人,是三人,導演蘇民介入了。從迷惘彷徨到云破天開,恍惚轉瞬。
一個藝術家的好品德貫穿于藝術行為的全過程之中。當我懷著感激之情回顧人藝對《李白》的經營的時候,我每每為是之的付出所感動。無論是藝術管理的理念,還是藝術創作的思維,都給人啟迪。有一天,老于說,“我琢磨《李白》應有自身獨特的形式,反正跟杜甫不一樣,應該空靈一些。咳,我也沒想好,我這是難為作者了!”啊,空靈……太對了,也太難了!我為此犯暈,輾轉反側好幾晚,為了《李白》空靈,我可是一點也不空靈。
反復最多的是全劇的高潮——李白與妻子分手,一種情投意合的最后訣別。“最后訣別”的必然性與“情投意合”的暫住性形成強烈的沖突,這正是戲劇性之所在!我和導演為這番發現而樽俎交歡。沒想到老于看后卻不滿意。我懵了。又過了幾天,老于說他又看了幾遍,覺得似乎也只能這么寫,他原先的意見收回。我又懵了!——我作劇幾十年,遇到文化官員無數,愣是沒有聽說過哪位說過“意見收回”的話!我捫心自問,為什么老于看第一遍不滿意,而后覺得還可以?其間有無直覺與思考的參差?戲劇流程不允許“思維暫留”,觀劇自是“一次完成”,怎能奢望觀眾再看三看?我終于從老于的第一次直覺中悟出了毛病,于是,改!……
啊,是之對我、對《李白》應該不是特殊關照。他有平民意識、平民視角,從來一視同仁。他長期領導創作,言論頗多警策。
他說:“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來的,而是作者寫出來的。我覺得這個觀念很重要,不好顛倒了。”“要平等待人,尊重他們的勞動。要肯于承認自己不如作者,至少在他所寫的題材上,你不如他們懂得多。”
好些年前,我做過一個夢,我的戲上演了,我握著老于的手哭了,哭得很傷心,竟哭醒了。我很納悶,我發表過近百部劇本,多半上演了,何以“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注】于是之: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
(1)下面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文章在娓娓的敘述性語言中穿插一些精要的議論語句,使傳主的精神風貌鮮明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B.文章結尾處詳寫夢境,具有浪漫主義的色彩,藝術地表現了“我”因劇本難以上演,愧對于是之的復雜感情。
C.“更有文化層面的惆悵”,把作者難以言喻的心酸具體化,意在說明于是之舞臺形象的漸行漸遠是中華文化的一大損失。
D.“于是之是個有肩膀頭的爺們”,語言詼諧中又有贊嘆,寫出于是之先生性格中勇于擔當的一面。
E.為了突出于是之先生深厚的藝術修養,作者詳寫“我”創作《李白》劇本時,于是之先生給予我大量的指點與幫助。
(2)依據文意,理解下列畫線內容在文中所包含的深意。(4分)
①“我來!”
②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來的,而是作者寫出來的。
(3)作者為什么說“自從熟悉了于是之,我情愿回歸荒誕的史學經典”,請結合傳記內容加以簡析。(6分)
(4)關于《李白》劇本的修改,作者寫道:“我終于從老于的第一次直覺中悟出了毛病,于是,改!”你怎樣認識文中所說的“直覺”和“思考”。(7分)
第Ⅱ卷(表達86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26分)
1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組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強橫/橫暴 銅臭/乳臭未干 船只/只身一人
B.行頭/行止   當真/螳臂當車  紕繆/未雨綢繆
C.熨帖/熨斗   方便/大腹便便  露相/拋頭露面
D.弱冠/奪冠 幾何/窗明幾凈 竭誠/竭澤而漁
12.下列各句中,劃線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3分)
A.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導積極開展市場調查,狠抓產品質量和開發,真可謂處心積慮。
B.為了這次遙遠的北國之旅,我早早地就在腦海里儲備了許許多多的神秘幻想和童話故事,以至于今夜在這美麗的拉普蘭,我的夢境也變得光怪陸離。
C.當時那激動人心的場面至今還記憶猶新。
D.我們都司空見慣了那種“違者罰款”的告示牌。
1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一句是( )(3分)
A.我校舉辦的數學、物理兩個短訓班開設了農用數學、農業機電課程。
B.800個人,幾千條胳膊,與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C.這將保證了糧食的大面積豐收。
D.對他的錯誤,不但不應該袒護,而且還應該提出批評。
14.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
哲學的追問是指向神秘的,無論是對世界還是對人生,哲學都欲追根究底,這就是所謂終極關懷。在這一點上,_______。然而,哲學卻不肯滿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而要求對問題作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在這一點上,______。靈魂的提問,而讓頭腦來解答,這是哲學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難。______。正是這一點結合了兩種對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為比宗教和科學更偉大的東西。
①哲學與宗教相似
②哲學與科學相似
③哲學又和科學一樣
④哲學又和宗教一樣
⑤哲學面對科學,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學之不疑
⑥哲學面對宗教,敢思科學之不思,又立足科學,敢疑宗教之不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5.下面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會徽,請仔細觀察,理解會徽的含意,然后寫一段說明性的介紹文字。(6分)。
16.根據語境在橫線上補寫句子,使之與劃線句構成排比句。(4分)
5月12日的汶川地震讓半個亞洲震動,讓整個世界震驚。中國經歷的磨難太多,但從沒在磨難中倒下。我們知道,一個總理能在兩小時就飛赴災區的國家,
, ,
,永遠不會被打垮。
17.把下面這則消息概括為“一句話新聞”,不超過20個字。(4分)
英國電信局準備實施新規定,在所有青少年節目中禁播含有高脂肪、高鹽分和高糖分食品的垃圾食品廣告,以便遏制兒童肥胖現象。這一項禁令還會擴展到青少年觀眾占到一定比例的其他電視節目。
電視行業擔心,這一禁令會導致廣告收入下降,從而使青少年節目減少。但一些健康專業人士和反肥胖運動者卻說,英國電信局的這項新規定還不夠徹底。他們呼吁,在每天晚9時前禁止播放所有垃圾食品廣告。英國醫學協會的薇薇恩說:“我們孩子的健康難道不比廣告收入更重要?”
五、作文(60分)
18.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發表之前,有先請別人提意見的習慣。有一次,他寫好一個劇本,把當時最有名的詩人茹科夫斯基請來。一吃完午飯,他就開始朗讀自己的新作。年邁的茹科夫斯基有睡午覺的習慣,聽著聽著,不覺打起盹來了。過一會兒,詩人睜開眼睛時,果戈里對他說:"你看,我希望聽到你的意見,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評。"說著,就把劇本投入了火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三語文月考參考答案
11.答案:A(A hèng /xiù /zhī B xíng、dàng/dāng 、miù/móu C yù/yùn biàn/pián、 lòu/lù D ɡuàn、jǐ/jī、 jié)
12答案:B
A “處心積慮”,意即千方百計地盤算,多用作貶義。犯了貶詞褒用的錯誤。
C “記憶猶新”的意思是過去的事,至今還記得清楚,就像新近發生的一樣。前面不能再用“還”。
D “司空見慣”的意思是形容經常看到,不足為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帶賓語。
13.答案:D
A(這句話有兩種理解(1)這兩門課程是數學、物理短訓班各開設的,即數學短訓班開設了這兩
參考譯文:
(江西)萬安縣有個賣酒者,憑借精湛的釀酒技術而致富。一生從不欺負別人。有的人派奴仆、婢女來買酒,賣酒者一定問:“你能飲酒嗎?”有的人(來買酒的)走路不穩跌倒摔破了裝酒的器皿,賣酒者總是從自己家拿出瓶子,重新裝好酒,讓(買酒的人)拿著回去。因此,遠遠近近的人都稱贊他是有德行的人。
鄉里有人多次聚在一塊兒飲酒,評議事情不能決斷,相互嘆息。賣酒者詢問道:“諸位為什么多次聚在一塊兒飲酒,評議事情不能決斷,相互嘆息呢?”聚在一起喝酒的人說:“我們為某甲向某乙借貸提供了擔保,某甲超過期限不肯還貸,將要被起訴。如果被起訴就會傾家蕩產,事情也就會牽連到我們,我們幾家人就不得安息了!”賣酒者詢問:“你們擔保了多少錢?”他們回答:“本息一共四百兩。”賣酒者說;“這有什么值得發愁的呢?”立即拿出四百兩幫他們償還貸款,并不求取借據。
有個用口袋背著很多東西在路上行走的人,遇著下大雪,不能繼續前行。聽說賣酒者是有德行的人,趕緊到他家寄宿。雪一連下了幾天,賣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賭博,并把贏來的錢拿來買酒買肉一同吃喝。客人大多數時候是賭輸了,私下不高興地說:“賣酒者竟不是有德行的人嗎?然而我已經賭輸了,還要大吃大喝,花費從我這贏的錢.”雪停之后,客人兌現了賭博所榆的輸,準備出發。賣酒者笑著說:“哪里有主人竟用客人的錢買酒肉的道理?天氣非常寒冷,不以博弈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賣酒者把從客人那贏來的錢如數還給了他。
有個方術之士以五行之術測算命運,判定賣酒者將死。方術之士判定的死期將到之時,賣酒者擺下酒宴,把他購置的田地屋舍的主人一起召來,說:“我以往買你們的田地屋舍,你們心中愿意嗎?價格沒有吃虧吧?”想要贖回的人按照當初契約的價格,價格不公道的,拿現金追補。又把向他借貸的人一起召來說:“你們借貸了資金若干,本息若干。”
如果有人能償還,不要他們還利息;如果是貧困的人,立即把借據給他們(不要他們償還了),并且說,“不要讓我的子孫為追索借貸讓你們受苦!”到了方術之士判定的死期,賣酒者聚集眾多親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換服裝等待死亡。賣酒者的臉色和平時一樣,親戚朋友面面相覷,等到半夜才散去。在那之后,賣酒者又活了七年。
魏先生說:我聽說賣酒者喜好賭博,沒事就和自己的三個兒子終日賭博,爭執起來沒有家人之間的禮節。有人問他,他說:“兒子們好玩耍,不這樣他們就會與別人賭博,敗壞我的家產了。”唉!賣酒者不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金寨县| 贵州省| 尤溪县| 育儿| 文安县| 永安市| 金乡县| 漳平市| 湘阴县| 桂东县| 西乌珠穆沁旗| 于都县| 陆良县| 汤原县| 道孚县| 江都市| 同心县| 泰和县| 河北区| 监利县| 稻城县| 玉屏| 绥化市| 常德市| 开封市| 双峰县| 肃南| 南岸区| 宜都市| 辽宁省| 三穗县| 铅山县| 阜新| 德兴市| 禄丰县| 霸州市| 南安市| 龙州县| 林周县|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