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1初識家用電器和電路知識點梳理知識點一、電路的構成:1、電路:用導線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元件連接起來,組成了電流可以流過的路徑——電路。2、產生持續電流的條件:(1)有電源;(2)閉合電路。要點詮釋: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各種電池、發電機等。2、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能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如:燈泡、電動機、蜂鳴器等。3、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4、導線:連接電路,輸送電能。知識點二、電路圖1、幾種常用的元件及其符號:2、電路圖: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3、畫電路圖要注意以下幾點:(1)合理安排電路元件的位置,使之均勻分布在電路中,元件符號不能畫在電路的拐角處;(2)電路圖最好畫成長方形,導線要畫直,拐角要畫成直角;(3)最好從電源的正極出發,沿電流的方向依次畫,在電路圖中導線無長短之分。知識點三、通路斷路短路:電路的三種狀態:狀態定義電路示意圖現象通路用電器能夠工作的電路電路中有正常電流,用電器工作斷路(開路)某處被切斷的電路電路中無電流,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短路直接用導線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起來電路中有危險電流,會燒壞電源,甚至燒壞導線的絕緣層,發生火災要點詮釋:1、短路分為電源被短路和用電器被短路,電源短路如圖甲所示,電流經過外加導線,而繞過了兩個燈泡,兩個燈泡都不亮,相當于直接用導線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在一起。2、用電器被短路如圖乙所示,用導線把接到燈泡兩端,電流流經外加導線而繞過了小燈泡,相當于直接走導線過來,小燈泡不發光,LED發光。13.2-13.3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學案知識點梳理知識點一、用電器的連接方式1.串聯:把用電器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方式,叫作串聯。2.并聯:把用電器并列的連接起來的方式,叫作并聯。知識點二、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1.串聯電路:由用電器串聯所組成的電路,叫作串聯電路2.串聯電路的特點:(1)連接特點:逐個順次---首尾相連。(2)電流路徑:只有一個。(3)開關控制特點:開關能同時控制所有的用電器,與開關的位置沒有關系。(4)用電器工作特點:各用電器互相影響,一個用電器壞了,其他用電器都不能工作。 3.并聯電路:由用電器并聯所組成的電路,叫作并聯電路4.并聯電路的特點: (1)連接特點:并列連接---首首尾尾相連。(2)電流路徑: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 (3)開關控制特點: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干路,支路的開關只控制本支路。 (4)用電器工作特點: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一個用電器壞了了,其它用電器不受影響。 重點解析:(1)電流流向法:電源正極→各用電器→電源負極,若途中不分流,則用電器串聯;若電流在某一處分流,每條支路只有一個用電器,這些用電器并聯;若每條支路不只一個用電器,這時電路有串有并,叫混聯電路。(2)斷開法:去掉任意一個用電器,若另一個用電器也不工作,則這兩個用電器串聯;若另一個用電器不受影響,仍然工作,則這兩個用電器為并聯。(3)節點法:在識別電路時,不論導線有多長,只要其間沒有用電器或電源,則導線的兩端點都可看成同一點,從而找出各用電器的共同點。(4)觀察結構法:將用電器接線柱編號,電流流入端為“首”電流流出端為“尾”,觀察各用電器,若“首→尾→首→尾”連接為串聯;若“首、首”,“尾、尾”相連,為并聯。(5)經驗法:對實際看不到連接的電路,如路燈、家庭電路,可根據他們的某些特征判斷連接情況。知識點三、連接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1.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對照電路圖,從電源正極出發,逐個順次地將實物圖中的各元件連接起來即可。(1)在電路圖中任選一條單一的回路,并對照這個回路在實物圖中將相應的元件連接好。(2)對照電路圖,把所選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別補連到實物圖的相應位置,在連入回路以外的元件時,要找出電路中電流的分流點和會合點,將回路以外的元件連接在兩點之間。這里要特別注意實物圖中元件的連接順序必須與電路圖中各元件的順序一致。2.根據實物圖連接電路圖:要用規定的電路符號代替實物,按照實物的連接方式畫出規范的電路圖。(1)電路圖中各元件擺放的位置盡量與實物圖中各元件位置相對應,這樣便于檢查;(2)各電路元件擺放的位置要均勻、美觀;(3)交叉連接的導線,一定要在連接處畫一個“黑點”。重點解析:(1)連接電路時應注意:①畫好電路圖;②按一定順序;③接線過程開關是斷開的;④避免電源短路。(2)并聯電路連接的方法通常有先干路后支路;先選定一條支路完整連接,再連接其他支路。(3)干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開關只控制該支路。知識點四、生活中的電路1.生活中的串聯電路:用來裝飾店堂、居室、烘托歡樂氣氛的彩色小燈泡多數是串聯。2.生活中的并聯電路:裝點天安門等高大建筑物上的成千上萬只燈泡是并聯的,家庭中各用電器都是并聯的,街道兩旁的路燈是并聯的,競賽時的搶答器的電路是并聯的,電冰箱中的燈泡和發動機之間是并聯的。3.家庭電路圖可簡化成下圖所示:電路中的燈泡、電視機、臺燈以及小彩燈的整體是并聯方式接在電路中的,燈泡和開關是串聯,單個小彩燈是串聯。13.6-13.7電壓和電壓表的使用學案知識點梳理要點一、電壓的作用1.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2.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了電流。3.電路中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①電路中有電源(或電路兩端有電壓);②電路是連通的。4.電壓的單位:國際單位伏特,簡稱伏,符號:V 常用單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換算關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5.常見的電壓值:一節干電池的電壓1.5V,一節蓄電池的電壓2V,家庭電路的電壓220V,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于36V。重點解析:1.說電壓時,要說“用電器”兩端的電壓,或“某兩點”間的電壓。2.電源的作用是使導體的兩端產生電壓,電壓的作用是使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源將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時,使電源的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知識點二、電壓的測量——電壓表1.儀器:電壓表,符號:2.讀數時,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電壓值。3.使用規則:“兩要;一不”①在測量電壓前,如果電壓表的指針沒有指在“0”的位置,需要調節表盤下面的調零旋鈕,把指針調節到指“0”的位置;②電壓表應該并聯在被測量電路的兩端;③電流要從電壓表有“3”或“15”的接線柱流入,再從標有“-”號的接線柱流出來。④在不能預先估計被測電壓大小時,可以先使用15V的量程,將開關瞬間閉合再斷開,看指針的偏轉情況。若指針偏轉超出量程,要換更大量程的電壓表;如指針的偏轉不大于15V,但是大于3V,應該使用15V的量程,如果偏轉小于3V,應該改用3V的量程測量。⑤讀數時,視線要與表盤垂直。注意:電壓表的阻值很大,在接入電路中時我們一般不考慮有電流流過,可以直接連到電源的正、負極上。這一條與電流表是絕然不同的,當把電壓表接在電源的兩極上時,它所測出的是電源電壓。重點解析: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13.4-13.5電流和電流表的使用學案知識點梳理知識點一、電流的強弱1、概念:表示電流的強弱(大小)的物理量,常用符號I表示。2、單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①安培(AndreM.Ampere1775-1836):法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安培是個數學天才,年紀很小已學會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幾何學;12歲開始學習微積分;18歲時已能重復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學》中的某些計算。●他不但創造了“電流”這個名詞,又將正電荷流動的方向定為電流的方向。●根據電流的性質發明了探測和量度電流的電流表。●安培將他的電磁現象的研究綜合在《電動力學現象的數學理論》一書中,這是電磁學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論著。②單位換算:1A=1000mA1mA=1000μA3、常見用電器的電流:4、發光二極管:電流只能從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動。當有電流流過發光二極管時,方能發光。知識點二、電流表1、電流表的結構1電流表的符號:2兩個量程:0--0.6A(大格0.2A,小格0.02A)0--3A(大格1A,小格0.1A)。3三個接線柱:乙圖為兩個量程共用一個“-”接線柱,標著“0.6”和“3”的為正接線柱;甲圖為兩個量程共用一個“+”接線柱,標著“0.6”和“3”的為負接線柱。4調節點:調節電流表的指針指零。2、電流表的使用規則①電流表要和被測用電器串聯;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在不知被測電流的大小時,應采用試觸的方法選擇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兩極。 3、電流表量程的選擇:①如果能夠估測出電流的大小,可以根據估測值選擇合適的量程;②如果不能估測可用“試觸法”選擇合適的量程,如下圖所示,電流表不要全部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后用線頭A點試觸較大的量程,如果指針示偏轉較小選擇小量程,如果指針示偏轉較大選擇大量程的量程。4、電流表的讀數1明確電流表所選量程;2確定電流表的分度值(一個小格代表多少);3接通電路后,看看表針向右總共偏過多少小格;4電流表的指針沒有正對某一刻度,在兩個刻度之間,這時指針靠近那個值就讀那個值。重點解析1、使用電流表要選用合適的量程,并不是量程越大越好,如果選擇的量程太小測不出電流還會燒壞電表,如果量程太大,讀數不準確。如:測量大小是0.08A的電流,如果選擇0~3A的量程那么測量的結果是0.1A,如果選用0~0.6A的量程測量結果是0.08A。2、如果實驗室電流表的量程是“0~0.6A”和“0~3A”測量時選擇的是小量程,但是小量程的刻度不清楚,大量程刻度清晰,這時可以讀出大量程的結果,正好是小量程的5倍。3、“正進負出”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不是連接電源的正負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1 初識家用電器和電路—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學案.doc 13.2 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蘇科版九年級上冊學案.doc 13.3電流和電流表的使用——蘇科版九年級上冊學案.doc 13.4 電壓和電壓表的使用—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學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