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學設計教材分析第二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包括三目。第一目“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講述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是人民的夢、民族的夢、國家的夢,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闡釋了中國夢的本質;第二目“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講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闡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第三目“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講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為實現一戰略安排,我們每個人都要不懈奮斗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政治認同】闡釋“四個偉大”的辯證關系,增強對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政治認同。展望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提高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明確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公共參與】明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討論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積極參與現代化建設。教學重難點:重:中國夢的本質;新時代戰略安排難: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教學方法合作探究,講授法教學流程:環節一導入:播放視頻[長征]第八集_習近平-“中國夢”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1分30秒)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國古代神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勇于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自主學習:什么是中國夢?思考:為什么要實現中國夢?我們為實現這個夢想奮斗了多少年?如何實現中國夢?環節二:講授新課合作探究:展示材料,回答探究問題材料一: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16世紀以前,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科技發明約有300項,其中175項是中國人的發明。正是這些重大的發明(包括發現),使中國的農耕、紡織、冶金、手工制造技術長期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直到18世紀末期,中國的經濟規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當于剛剛過去的上個世紀末期美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總量上的比重;且對外貿易長期超出當時西方國家中最富強的英國銷往中國的商品總值,尚不足以抵消中國賣給英國的茶葉一項;全世界5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當時共有10個,中國就占了6個。材料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隨著另一場夢的破碎產生的:長期以來,中華文明以其獨有的特色和輝煌走在了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為世界文明進步作出過巨大的貢獻。然而,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興起,隨著近代工業革命腳步的加快,中國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統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輝煌所造就的夢想之中,等待著“萬國來儀”。不料,等來的卻是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等來的卻是亡國滅頂之災。在喚醒中華民族萌發出中國夢的過程中,無數仁人志士屢踣屢起,不懈探索奮斗。合作探究:為什么要實現中國夢?如何實現中國夢(有哪些特點)?師明確:一、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1.中國夢的發展進程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堅忍不拔,以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為實現這個偉大夢想進行了170多年的持續奮斗。2.中國夢的內容(本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①國家富強,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在此基礎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②民族振興,就是要使中華民獲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③人民幸福,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3.中國夢的重要性(為什么)中國夢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表達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已成為激蕩在近十四億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師過渡:從1840年起,中華民族為實現中國夢,整整走過了109年,才邁出了贏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在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間,中國人民始終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奮斗,才把中國從黑暗引向了光明。在整個中國革命中,中國共產黨為了實現“中國夢”犧牲了數百萬優秀黨員,中華民族犧牲了上千萬英雄兒女,英烈們的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對于這段歷史、對于為這段歷史而獻身的先烈,中國人要永遠銘記。精講點撥:2.如何實現中國夢(也是特點)(1)人民是中國夢的主體:①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中國夢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歸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成功。②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夢。只要每個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就會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視頻:③[新聞聯播]【央視新年述評之三】中國夢-與世界共贏(2分26秒)(2)中國夢同世界人民的夢息息相通①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也同世界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中國將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一、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②中國夢是奉獻世界的夢。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是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福祉。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威脅,是進步不是倒退,是合作不是零和博弈。探究二:展示材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15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國測一大隊老隊員老黨員的回信首次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2016年7月1日,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向全黨鄭重發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號召。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上升為大會的主題,總書記深刻指出:“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并部署“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進一步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17年10月,在十九屆一中全會上他說:“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恪盡職守,勤勉工作”。瞻仰中共一大會址時他說:“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2017年12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時他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做起。”2018年2月,在春節團拜會上他指出:“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我們廣袤的國土上繼續書寫13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奮斗的歷史新篇章”。2019年5月,參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時他又重申:“我們不能忘記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記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2019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他再次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思考:1.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2.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3.“四個偉大”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師明確: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1.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2.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1)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①原因:中國共產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②特點: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③要求: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2)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①原因: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②要求: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中國共產黨要不斷增強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3)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①原因: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②要求: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難點突破:3.“四個偉大”之間的關系①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②推進偉大工程,要結合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鏡頭四:鄧小平的現代化“三步走”戰略與小康社會的提出小康,是鄧小平1979年會見當時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現代化發展戰略的一個概念。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把鄧小平“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構想確定下來。“所謂小康社會,就是雖不富裕,但日子好過。”為了規劃中國現代化發展的藍圖,鄧小平設想了著名的現代化發展“三步走”戰略,即: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實現溫飽;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再翻一番,達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再翻兩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00年,我們已勝利地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標,全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達到848美元,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下一步將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程度的現代化發展戰略第三步階段。鏡頭五: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上指出:21世紀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重申:“根據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黨一百年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的發展目標,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經過這個階段的建設,再繼續奮斗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鏡頭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基于對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的科學判斷,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黨的十九大在接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思考:1.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是什么?2.如何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3.新時代,為什么要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三、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難點突破: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可以分為這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改革開放之初到1990年,主要解決人民溫飽問題;第二個階段,是1991年到2000年,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個階段,是2001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四個階段,是2021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五個階段,是2036年到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知識拓展:兩個階段的表現第一階段(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35年時,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人民生活更為寬秘,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第二階段(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本世紀中葉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如何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①經濟:我們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②政治: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③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④民生: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⑤生態: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⑥軍事: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⑦統一: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⑧國際: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⑨黨建: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3.抓住歷史機遇期的必要性①新時代歷史機遇期,是中華民族強起來、實現偉大復興的機遇;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領力感召力的機遇;③是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機遇;④是中國共產黨從建黨百年邁向執政百年、進而鑄就干秋偉業的機遇。⑤只有緊緊抓住這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善于創新、永不懈息,才能不負時代的要求、歷史的期待。思考:1.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青年人應該如何作為?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與廣大青年的關系是什么?4.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與廣大青年的關系(1)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廣大青年(青年的地位和和作用)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華民族偉大復習的中國夢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2)廣大青年如何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解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本框小結1.習近平強調:“中國夢不是鏡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號,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國人民心中。”這句話揭示出( )A.中國夢與經濟發展的關系B.中國夢與國家富強的關系C.中國夢與人民的夢的關系D.中國夢與世界的夢的關系答案:C解析:中國夢表達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人民是中國夢的主體,是中國夢的創造者和享有者。中國夢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歸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成功。因此,C項入選。2.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符合這一目標的是( )①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 ②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③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 ④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這是第二個階段的目標,與題意不符,排除①③;從2020年到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是第一階段目標,②④正確。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