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京腔昆韻京劇行當你知道京劇中的四大徽班嗎?京劇在中國戲曲中形成較晚。從1790年四大徽班(三慶、四喜、和春、春臺)進京算起,至今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老生三杰”:程長庚、張二奎、余三勝“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你知道有關京劇的代表人物嗎?你知道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電影嗎?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的秋天,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京劇《定軍山》選段《這一封書信來得巧》人民音樂出版社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聆聽并思考:1.這一京劇唱段是幾拍子的?除結束句以外,該唱段為有板無眼類(1/4)屬于老生,此唱段為經典的譚派老生著名曲目2.此唱段的角色屬于哪一行當?板式種類(如慢三眼、快三眼)(如原板、二六)(如流水板、快板)如搖板(緊拉慢唱或緊打慢唱)、散板(慢拉慢唱)、導板、滾板等聆聽并思考:這一京劇選段的唱腔有何特點?這段〔西皮流水〕唱腔,旋律動聽、節奏明快,表現了老將黃忠想出妙計后的喜悅和得意。模唱:該段一句一頓,表現下達軍令的嚴肅和不容置疑以及對發出號令的自信和神氣。模唱:注意:該段一句一頓,表現下達軍令的嚴肅和不容置疑以及對發出號令的自信和神氣。聆聽思考:昆曲與京劇的不同點1.唱腔特點2.伴奏樂器3.表演特點拓展鑒賞昆曲欣賞:《牡丹亭·游園》選段昆曲與京劇在唱腔特點、伴奏樂器和表演特點上的不同點劇種特點京劇昆曲唱腔高亢、委婉、深沉幽怨、婉轉伴奏樂器京胡曲笛表演唱而不舞,舞而不唱逢歌必舞,載歌載舞謝謝指正卓同國際藝術部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這一封書信來得巧教材分析:《定軍山》是譚派老生的代表劇目,《這一封書信來得巧》是劇中最為經典的一個唱段。唱腔字字清晰,干凈利落,表現了老將黃忠剛強豪邁的性格。這段〔西皮流水〕唱腔,旋律動聽、節奏明快,表現了老將黃忠想出妙計后的喜悅和得意。其中“頭通鼓”、“二通鼓”、“三通鼓”、“四通鼓”四句,一句一頓,豐富了唱腔變化的同時,也表現了下達軍令的嚴肅和不容置疑。之后唱腔的上、下句均為板起、板落,每句后都有一板的停歇,并且上、下句相對比較工整,表現了他對發出號令的自信和神氣。“三軍與爺歸營號”句中的“號”字,吐字具有噴薄之勢;最后一句“到明天午時三刻要成功勞”,轉為〔散板〕,節奏的自由和舒展表現出這位老將成竹在胸、志在必得的氣勢。另外,“這一封(呃)書信來得巧”、“頭通(呃)鼓”、“戰飯(那)造”等唱詞中,多次使用虛詞“呃”或“那”,這在老生唱腔中最為常見。其意義在于或是為了突出唱腔的板眼、或是為了增加唱腔的流暢性、抒情性等,也為體現人物身份的至高和威嚴。教學目標:1.能在感受、體驗京劇唱段中,積極參與演唱、欣賞等實踐活動,并對中國傳統藝術產生興趣及自豪感;2.欣賞、學唱《這一封書信來得巧》,體會〔西皮流水〕有板無眼的節拍特點,并能模仿、體驗老生行當的唱腔韻味;3.通過對比欣賞昆曲選段《姹紫嫣紅》,進一步加深對京劇的特點的認識。教學重難點:模仿《這一封書信來得巧》西皮流水的老生唱腔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教學過程:(1)導入:1.京劇行當介紹2.京劇發展及代表人物介紹3.提問: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電影----《定軍山》4.揭示課題(2)新授:1.初次聆聽,體會歌曲情緒,以及唱腔行當?2.再次聆聽,聽歌曲的節拍?3.介紹戲曲中的板式4.學唱歌曲A:師范唱,學生跟唱B:跟視頻唱腔模仿學唱C:跟伴奏唱D:完整演唱歌曲西皮流水的唱段(3)拓展鑒賞1.欣賞昆曲牡丹亭·游園選段《姹紫嫣紅》,對比京劇與昆曲的唱腔、表演等特點(4)課堂小結(5)結束新課(6)課后反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年級下冊第5單元第1課時《這一封書信來得巧》.pptx 《這一封書信來得巧》教案.doc 姹紫嫣紅.mp4 定軍山.mp4 這一封書信來得巧(不同步伴奏).mp3 這一封書信來得巧(京劇《定軍山》選段).mp3 這一封書信來得巧(另一演唱補充欣賞).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