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數據及其特征 學習目標 1.具體感知數據; 2.描述數據的基本特征。 學習內容 1.數據無處不在,是人們認識和理解現實世界客觀事物的重要資源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人們可以通過計算機和移動終端,隨時隨地獲取信息、了解社會。例如,《創新中國》系列紀錄片對收集的大量數據(包括圖形、圖像、視頻、音頻、文本)進行存儲、分析和挖掘后,以多媒體記錄新聞事件,滿足人們對信息直觀化、可視化的需求。 2.認識數據,分析數據應用實例,了解各種數據的記錄方式 數據是現實世界客觀事物的符號記錄,是信息的載體,是計算機加工的對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使用符號來表達客觀事物。例如,180 cm、70 kg、36.5 ℃可以分別表示人體的身高、體重、體溫情況,200 m2、600 m3、120 km/h可以分別表示物體的面積、體積、速度情況等。世界任何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離不開符號的表達和基于符號的邏輯推理。 在計算機科學中,數據是對所有輸入到計算機并被計算機識別、存儲和處理的符號的總稱,是聯系現實世界和計算機世界的途徑。即現實世界的各種符號,包括圖形、圖像、視頻、音頻、文本(文字、數字、數值、字符)等數值性和非數值性符號,都可以被計算機轉化為二進制數,進行各種邏輯運算,處理成有意義的數據;然后再將計算機運算的二進制數轉換成現實世界的視、聽、觸等各種感覺的信息。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不僅是信息的載體,也是人們提取信息,做出決策的重要依據,成為人們認識和理解現實世界客觀事物的重要資源。 3.描述數據的基本特征 人們在探索現實世界時,用數據記錄自然現象與社會的發展。尋找數據的基本特征和規律,就是探索與揭示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規律。在計算機科學中,數據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二進制。在計算機中,數據以二進制的形式存儲、加工。 (2)語義性。語義是將數據符號解釋為客觀世界的事物。 (3)分散性。數據是分散的記錄,分別記錄不同客觀事物的運動狀態。 (4)多樣性與感知性。數據記錄的形式是多樣的、可看的、可聽的、可感知的,如圖形、圖像、視頻、音頻、文本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