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信息社會及其特征 學習目標 1.了解信息社會的概念; 2.描述信息社會的特征; 3.運用數字化工具開展調查。 學習內容 1946年,世界上的早期計算機ENAC在美國問世。 1982年,微電腦開始大量進入學校和家庭。 2003年12月,聯合國在瑞士召開第一次“信息社會世界峰會”,通過了《原則宣言》建設信息社會:新千年的全球性挑戰。這可以說是正式向全球確認了信息社會的來臨。 2006年,聯合國將每年5月17日確定為“世界信息社會日”。 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時代發生變化,生產力從以物質能量為主轉換到以信息知識和技術為主,社會經濟從工業經濟轉到知識經濟,科技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科學會改變未來! 信息社會 2010年,國家信息中心發布首份中國信息社會測評報告—《走進信息社會: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報告2010》,對全國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信息社會發展現狀進行了測評。之后,國家信息中心每年發布一份中國信息社會測評報告,從2013年起,被測評對象擴大到地級以上城市。) 2015年,為把握全球信息社會發展現狀與趨勢,推動中國與世界的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國家信息中心著手進行全球信息社會發展水平測評研究,發布首份反映全球信息社會發展狀況的研究報告—《全球信息社會發展報告2015》,對全球126個國家信息社會發展水平進行了定量測算與分析。# i5 G8 l/ Q0 f. u" X 目前,“信息社會”已成為當代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和熱點,很多思想和理念逐漸影響人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并開始引起政府的關注。不同領域的學者們從經濟、社會、網絡、技術以及文化等多個維度對信息社會展開探索,主要的研究觀點如下表所示。 上述觀點表明,在信息社會中,人人可以創造、獲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識,個人、社會和各國人民均能充分發揮各自的潛力,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提高生活質量。這樣的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全面發展的社會。 綜上所述,信息社會是指通過創造、分配、使用、整合和處理信息進行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的社會形態。信息社會成員通過創新、高效使用信息系統及其信息技術等手段,獲得較高的個人或組織生存與發展優勢。信息社會本質上是“以信息活動為基礎”的社會。 信息社會的特征 《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在這個歷史進程中,我們的社會正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呈現出與工業社會不同的新特征。《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報告》歸納出信息社會四個方面的主要特征: 1.數字生活 在信息社會中,信息技術在改變人們生活、工作與學習的同時,也塑造出一種全新的生存與發展方式。工具數字化、方式數字化、內容數字化,數字化成為信息社會的顯著特征。數字化的結果使得在人們生活的現實空間之外,又產生了一個數字化的虛擬空間。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交織、并存。 虛擬空間中的大量數據庫和服務器經由各種網絡聯結在一起,成為現實空間的映射。在這個映射過程中,人們利用的是信息時代的核心產業,即信息技術產業和信息內容產業。信息技術產業使用了各種數字化的技術,包括信息的處理和傳播技術;信息內容產業則產生各種各樣的數字內容。 同時,虛擬空間到現實空間的轉換,又成為人們認識和改造現實世界的工具,這是一個逆變換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人們所依賴的主要是信息服務產業。信息服務產業通過各種形式向用戶提供需要的信息、內容、知識,使其為現實空間的人們服務。 幾乎所有的社會活動,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社會和文化活動等,都有信息相伴隨。因此,人們在虛擬空間中的所有活動都會在現實空間有所反映,現實空間的真善美和假惡丑也都會在虛擬空間中有所映射、有所表現。 2.信息經濟? 在信息社會中,以知識為基礎的信息經濟是最基本的經濟形態。信息經濟與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存在著密切關聯,決定著信息社會發展水平的高低。正是信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信息與知識的生產和創造能力,降低了獲取信息與知識的成本,加快了信息與知識的傳播和擴散,提升了人們利用信息與知識的能力。 信息經濟以知識和人才為基礎,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其特點包括:人力資源知識化、以創新核心技術應用為主、第三產業比重不斷上升、經濟水平發達。 3.網絡社會 網絡化是信息社會最為典型的社會特征。網絡化社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信息基礎設施完備,數字鴻溝轉為數字機遇,更加注重城鄉、區域、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協調發展,更加強調信息服務的可獲得性和社會發展的全面性,從而推動社會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設與發展,催生現實空間與虛擬空間并存的信息社會,并逐步構建出智慧社會。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每年都會發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從《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可以看出,中國已經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網民規模。 4.在線政府 政府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處理者和擁有者。信息社會的發展對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實現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創造了條件。政府在現代技術的支撐下,采集并處理各種各樣的公共信息,形成政策、戰略、法規或計劃,實現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在線公共信息的處理和服務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具有科學決策、公開透明、高效治理、互動參與等特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