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1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基業導學案一、學習目標①掌握秦朝的建立、秦朝的疆域;分析秦能夠統一的歷史原因;②掌握秦始皇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方面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二、學習重點: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具體措施,知道秦始皇鞏固統一的具體內容。三、學習難點:通過對秦始皇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分析,認識這種制度對鞏固統一的重要性。四、課前自主學習(一)秦的統一1.背景:秦國通過______,實力日益增強,在與六國的爭戰中不斷取得勝利。2.秦朝的建立(1)時間:公元前______年。(2)建立者:______。(3)定都:______。(4)過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國相繼滅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國,統一了全國。(5)影響:結束了諸侯國長期__割據混戰__的局面,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______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二)鞏固統一的措施1.政治(1)建立者:______。(2)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①秦王嬴政自稱“______”,確立了皇帝______的地位。歷史上稱他為“______”。②建立起______的______制度:a.國家大事,由______裁決,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b.在中央,皇帝以下設______、______和______,分別掌管______、______和________。c.在地方,廢除了西周以來的______,統一采用了______。郡下設縣,縣下設鄉、里。秦朝機構設置識記技巧:2.文化(1)背景: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各不相同,中國地廣人多,方言各異,影響各地經濟文化交流。(2)措施:秦統一后,將秦的______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后來又出現了筆畫更為簡單的______。(3)意義:統一的文字成為維系______的重要紐帶。3.經濟方面(1)背景:戰國時期,各國的貨幣和度量衡各不相同,影響各地經濟交流,貿易往來不暢。(2)措施:廢除東方六國各自的貨幣,在全國統一使用______的秦國銅錢;同時,統一了______、______、_____。(3)意義:有利于鞏固秦朝的統一,有利于地區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后世也有深遠的影響。秦朝的度、量、衡是三種計量單位:計算物體長短的器具叫度,即今天的尺子;測量物體容積的器具叫量;測量物體輕重的器具叫衡。4.交通(1)背景:在諸侯割據的______時期,各地道路的寬窄不同,而且各國還在路上設置了許多路障和堡壘,用于______,使得車輛難以通行______。(2)措施:秦統一后,秦始皇下令大修______,拆除所有路障,統一全國車輛______之間的距離。(3)結果:車輛在全國暢行無阻。5.思想(1)目的:加強______。(2)措施:秦始皇采納丞相_____的建議,發布______,規定除政府之外,民間只可收藏醫藥、占卜和種植等方面的書籍,其余一律集中焚毀。后來他又將提出非議的400多個儒生全部活埋。這就是“______”。(3)危害:對文化造成重大損失。(三)秦朝疆域通過秦始皇的開拓和經營,秦朝疆域廣闊,東到_____,西抵______,南至______,北達________,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五、問題探究1.秦國為什么能夠滅掉六國完成全國統一?2.秦始皇統一天下有什么重大的意義?3.俗話說“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秦王消滅六國,實現了秦的統一,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那么,他是否已經大功告成,一勞永逸呢?他面臨著哪些困難呢?4.《史記》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執,書同文”的文字描述,請你說說這句話的大意。它指的是發生在什么時代的歷史事件?這時國家的發展其有什么重要意義?5.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談談你對“焚書坑儒”的看法。它對中國古代社會、文化造成了哪些影響?6.關于秦始皇的功和過,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有的人盛贊他為“千古一帝”,有人則咒罵秦始皇“以暴虐為天下始”。西漢賈誼:《過秦論》:帝失誤、臣失語、不仁義、失民心。 唐代李白: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明代李贄: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輕議。你眼中的秦始皇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溫馨提示:我們評價歷史人物要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全面評價;主要看他的行為是否推動了社會發展。)六、課堂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內容與秦始皇有關的是( )①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②地方采用郡縣制[]③統一貨幣④商鞅變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在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中,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的是( )A.大修馳道,使車輛在全國暢行無阻B.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C.統一文字,推行全國D.建立皇帝制度,加強中央集權3.在秦朝舉行的一次廷議中,廷尉李斯的發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說:“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仇人);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確反對(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縣制D.世襲制4.柳宗元曾說;“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周制”與“秦政”分別指的是()A.分封制,中央集權制B.分封制,暴政C.禪讓制,中央集權制D.郡縣制,暴政5.秦統一后,在全國推行的標準文字是( )A.行書 B.小篆C.楷書 D.隸書6.對下面圖片的理解最為準確的是( )A.春秋爭霸B.戰國爭雄C.百家爭鳴D.秦的統一[]二、非選擇題7.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圖一中的人物是誰?在歷史上他的主要功績是什么?請用一句話概括。(2)通過圖二,我們能獲知哪些歷史信息?(3)請說出兩圖之間的關系,并說明這一制度體系對后世的影響。參考答案自主學習(一)秦的統一1.商鞅變法2.221年、嬴政、咸陽、韓趙魏楚燕齊、割據混戰、一(二)鞏固統一的措施1.秦始皇、始皇帝、至高無上、秦始皇、中央集權、官僚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行政、軍事、監察事務、分封制、郡縣制2.小篆、隸書、中華文化3.圓形方孔、度量衡4.戰國、防衛、全國、馳道、兩輪5.思想控制、李斯、焚書令、焚書坑儒(三)秦朝疆域1.東海、隴西、南海、長城一帶問題探究1.①春秋戰國時期的長期戰亂,人民渴望統一,統一已經成為歷史的必然。②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逐漸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這為秦滅六國、完成統一奠定了基礎。③長平之戰的勝利,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御秦國的進攻。④秦王嬴政知人善任,任用許多有才能的人。⑤秦國地處關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滅六國的過程中采取了正確的戰略戰術。2.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大帝國,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活和發展社會生產。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3.①社會動蕩,政局不穩,原來的六國舊貴族力量仍很強大,中央力量弱小.②原先七國貨幣不一致,流通不暢,度量衡不一致,給商品交換帶來了麻煩,阻礙了經濟的發展.③各國文字異形異聲;交通不便.④一些儒生、方士提倡效仿古法,對秦始皇提出批評意見.4.(秦統一六國后,為了加強對國家的管理)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輛形制和統一文字等;它指的是發生在秦朝的事。這些措施鞏固了秦朝的統一。5.利:加強思想控制,鞏固了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弊:鉗制了思想,摧殘文化。6.功:秦始皇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專制制度的基礎;為了鞏固統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大修弛道,開鑿靈渠,統一南方越族地區,北擊匈奴,修萬里長城等,促進了社會發展,對后世產生重大影響。過:秦始皇統治時,濫用民力,賦稅沉重,法律嚴酷,焚書坑儒,使中國古代文化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總的來說,秦始皇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是功大于過。課堂檢測1.A2.C3.A4.C5.B6.D7.答:(1)秦始皇。他統一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定都咸陽。(2)秦始皇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國家大事由皇帝裁決,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朝廷,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廢除分封制,統一采用郡縣制。(3)關系:秦始皇滅六國后,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加強中央集權,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影響:秦始皇建立的政治體制對后世影響很大,他創立的“皇帝”“丞相”“郡縣制”等在我國封建朝代一直沿用,為后世的官制開了先河。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歷社八上3-1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基業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掌握秦朝的建立、秦朝的疆域;分析秦能夠統一的歷史原因;②掌握秦始皇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方面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2.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課本和分析史料,列舉秦始皇鞏固統一的具體措施,分析其原因及影響。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一方面知道秦始皇在秦統一及鞏固統一的過程中所起的非同凡響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認識到秦始皇殘暴的一面,學會用辯證的思維正確地評價歷史人物。【教學重點】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具體措施,知道秦始皇鞏固統一的具體內容。【教學難點】通過對秦始皇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分析,認識這種制度對鞏固統一的重要性。【教學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相關視頻【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新知導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李白>>>多媒體課件播放嬴政李白的詩文充分展現了嬴政的什么歷史功績?掃滅六國、一統天下二、新課學習(一)秦朝的建立1.秦滅六國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實力日益增強,在與六國的征戰中不斷取得勝利。公元前221年秦王統一全國定都咸陽>>>多媒體課件播放秦滅六國形勢圖為什么秦能統一天下,它具備哪些條件?材料一:秦地處中國西北部的渭河流域,這一地理位置有助于秦獲得勝利,因為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易守難攻……解讀:秦國地處關中,地勢險固,易守難攻。材料二:公元前318年,秦占領了四川的產糧大平原;這大大地擴大了秦的地盤、增強了秦的力量……解讀:物產豐富,充足的物資能夠供應長期戰爭。材料三:秦的統治者都是些能干又野心勃勃的現實主義者,率先應用法家學說,將所有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上。解讀: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遠交近攻”。材料四:戰國七雄長期征戰,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痛苦和災難,不利于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交流。渴望結束割據戰爭,實現國家統一安定已成為當時各族人民的強烈愿望。解讀:人民渴望統一,這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材料五: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加強,逐步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解讀:商鞅變法以來,秦國迅速強大。2.秦完成統一的意義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大帝國,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活和發展社會生產。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3.始皇帝秦王贏政統一六國后,認為自己的功德高過古代的三皇五帝,將“王”改為皇帝,自稱“始皇帝”,并希望子子孫孫“二世”“三世”以至無窮。歷史上稱他為“秦始皇”。俗話說“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秦王消滅六國,實現了秦的統一,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那么,他是否已經大功告成,一勞永逸呢?他面臨著哪些困難呢?①社會動蕩,政局不穩,原來的六國舊貴族力量仍很強大,中央力量弱小.②原先七國貨幣不一致,流通不暢,度量衡不一致,給商品交換帶來了麻煩,阻礙了經濟的發展.③各國文字異形異聲;交通不便.④一些儒生、方士提倡效仿古法,對秦始皇提出批評意見.(二)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1.政治上: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如皇帝制度,中央的三公制度,地方的郡縣制。(1)皇帝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2)中央三公制:在中央,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地方郡縣制:地方上,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影響:鞏固了封建國家的統一,加強了對人民的統治。>>>多媒體課件播放秦行政機構示意圖比較郡縣制與分封制的不同對比西周的分封制,郡縣制有什么歷史作用?加強了中央集權郡縣制是秦始皇首創的嗎?郡縣制不是秦始皇首創的。戰國時期的秦國從商鞅變法時就開始實行縣制。郡在春秋戰國也已經存在,但當時郡一般設在各國邊防重鎮。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徹底廢除了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而來的。>>>多媒體課件播放秦代郡縣圖2.法律上:頒布了大量律令為有效管理國家,秦朝還頒布了大量的律令,如田律、盜賊令,并通過文書的上傳下達來執行。這一整套制度此后長期沿用下來。“1975年在湖北云夢睡虎地出土的竹簡,提供了秦律的部分內容,包括《盜律》《田律》……等。其中刑罰有:斬首、磔(zhé斷裂肢體)、貲(zī)、笞(chī)、遷、耐、劓(yì割鼻)、鋈(wù鈦足)等”。>>>多媒體課件播放湖北云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律令拓展思考:秦朝律令有什么特點?嚴酷秦朝以哪派學說治國?法家3.文化上:統一文字將秦的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多媒體課件播放六國文字和秦朝官府文書影響: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有利于政令的推行和各族文化的交流。4.經濟上(1)統一貨幣廢除東方六國各自的貨幣,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銅錢。為什么要以圓形方孔為錢幣造型?代表天圓地方,皇權對天下的統一你知道圓形方孔銅錢在中國古代沿用了多久?沿用到清末出現銀元為止。>>>多媒體課件播放六國貨幣(2)統一度、量、衡度(長短):寸、尺、丈、引量(容積):合、升、斗、桶衡(輕重):銖、兩、斤、鈞、石影響:利于各地各民族物質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多媒體課件播放秦銅量5.交通上交通上大修馳道,拆除路障,統一車軌影響:加強了中央和地方的聯系,客觀上,使車輛暢行無阻,交通便利,加強了各地的交流>>>多媒體課件播放秦朝車馬與馳道《史記》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執,書同文”的文字描述,請你說說這句話的大意。它指的是發生在什么時代的歷史事件?這時國家的發展其有什么重要意義?(秦統一六國后,為了加強對國家的管理)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輛形制和統一文字等;它指的是發生在秦朝的事。這些措施鞏固了秦朝的統一。6.思想上完成統一后不久,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經典,借用古代圣賢的言論批評時政;前六國的貴族們猛烈抨擊秦的統治。(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我們這些六國貴族就喪失了以前的地位,我們要復國!秦始皇的政治措施不符合舊制,我們應該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焚六國史書,民間詩、書、百家書(醫藥、卜筮、種樹之書除外)。>>>多媒體課件播放焚書坑儒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術士與儒生),皆坑之咸陽。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談談你對“焚書坑儒”的看法。它對中國古代社會、文化造成了哪些影響?利:加強思想控制,鞏固了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弊:鉗制了思想,摧殘文化。>>>多媒體課件播放秦朝的疆域通過秦始皇的開拓和經營,秦朝疆域廣闊,東到東海,西抵隴西,南至南海,北達長城一帶,人口約2000萬,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關于秦始皇的功和過,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有的人盛贊他為“千古一帝”,有人則咒罵秦始皇“以暴虐為天下始”。西漢賈誼:《過秦論》:帝失誤、臣失語、不仁義、失民心。唐代李白: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明代李贄: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輕議。你眼中的秦始皇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溫馨提示:我們評價歷史人物要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全面評價;主要看他的行為是否推動了社會發展。功:秦始皇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專制制度的基礎;為了鞏固統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大修弛道,開鑿靈渠,統一南方越族地區,北擊匈奴,修萬里長城等,促進了社會發展,對后世產生重大影響。過:秦始皇統治時,濫用民力,賦稅沉重,法律嚴酷,焚書坑儒,使中國古代文化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總的來說,秦始皇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是功大于過。三、課堂總結四、課堂練習1.李白詩中“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秦王指誰?(A)A.秦始皇B.劉邦C.漢武帝D.孝文帝2.秦朝在地方推行(D)A.禪讓制 B.世襲制C.分封制 D.郡縣制3.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根本目的是(A)A.加強思想控制B.擊儒家學派C.使秦國史書廣為流傳D.打擊迷信活動五、作業布置1.背誦本課知識點2.做練習冊【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1張PPT)第一課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基業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新知導入秦始皇嬴政(B.C.259年—B.C.210年)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李白李白的詩文充分展現了嬴政的什么歷史功績?掃滅六國、一統天下新知講解一、秦朝的建立1.秦滅六國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實力日益增強,在與六國的征戰中不斷取得勝利。公元前221年秦王統一全國定都咸陽前228年滅趙前225年滅魏前223年滅楚前222年滅燕前221年滅齊秦趙燕韓魏楚前230年滅韓齊新知講解材料一:秦地處中國西北部的渭河流域,這一地理位置有助于秦獲得勝利,因為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易守難攻……材料二:公元前318年,秦占領了四川的產糧大平原;這大大地擴大了秦的地盤、增強了秦的力量……材料三:秦的統治者都是些能干又野心勃勃的現實主義者,率先應用法家學說,將所有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上。秦國地處關中,地勢險固,易守難攻物產豐富,充足的物資能夠供應長期戰爭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遠交近攻”為什么秦能統一天下,它具備哪些條件?新知講解材料四:戰國七雄長期征戰,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痛苦和災難,不利于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交流。渴望結束割據戰爭,實現國家統一安定已成為當時各族人民的強烈愿望。材料五: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加強,逐步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人民渴望統一,這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商鞅變法以來,秦國迅速強大新知講解2.秦完成統一的意義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大帝國,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活和發展社會生產。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新知講解3.始皇帝我統一天下德蓋三皇功過五帝自稱始皇帝,子孫是二世,三世…直至萬世自稱為朕命令稱為詔印稱為璽新知講解俗話說“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秦王消滅六國,實現了秦的統一,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那么,他是否已經大功告成,一勞永逸呢?他面臨著哪些困難呢?①社會動蕩,政局不穩,原來的六國舊貴族力量仍很強大,中央力量弱小.②原先七國貨幣不一致,流通不暢,度量衡不一致,給商品交換帶來了麻煩,阻礙了經濟的發展.③各國文字異形異聲;交通不便.?一些儒生、方士提倡效仿古法,對秦始皇提出批評意見.新知講解二、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1.政治上: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1)皇帝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2)中央三公制:在中央,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地方郡縣制:地方上,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如皇帝制度,中央的三公制度,地方的郡縣制。鞏固了封建國家的統一,加強了對人民的統治。影響:新知講解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郡(守)縣(令)最高統治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央集權君主專政軍事行政監察皇帝制度中央三公制地方郡縣制秦行政機構示意圖新知講解比較郡縣制與分封制的不同分封制郡縣制劃分原則是否世襲與中央關系對比西周的分封制,郡縣制有什么歷史作用?血緣關系 直屬中央管理地域世襲不世襲相對獨立加強了中央集權新知講解郡縣制是秦始皇首創的嗎?郡縣制不是秦始皇首創的。戰國時期的秦國從商鞅變法時就開始實行縣制。郡在春秋戰國也已經存在,但當時郡一般設在各國邊防重鎮。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徹底廢除了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而來的。2.法律上:頒布了大量律令 “1975年在湖北云夢睡虎地出土的竹簡,提供了秦律的部分內容,包括《盜律》《田律》……等。其中刑罰有:斬首、磔(zhé斷裂肢體)、貲(zī)、笞(chī)、遷、耐、劓(yì割鼻)、鋈(wù鈦足)等”。拓展思考:秦朝律令有什么特點?秦朝以哪派學說治國?湖北云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律令嚴酷法家為有效管理國家,秦朝還頒布了大量的律令,如田律、盜賊令,并通過文書的上傳下達來執行。這一整套制度此后長期沿用下來。新知講解3.文化上:統一文字新知講解小篆隸書將秦的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影響: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有利于政令的推行和各族文化的交流。湖南龍山里耶出土的秦朝官府文書4.經濟上新知講解你知道圓形方孔銅錢在中國古代沿用了多久?為什么要以圓形方孔為錢幣造型?代表天圓地方,皇權對天下的統一沿用到清末出現銀元為止。廢除東方六國各自的貨幣,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銅錢。(1)統一貨幣新知講解度(長短):寸、尺、丈、引衡度量量(容積):合、升、斗、桶衡(輕重):銖、兩、斤、鈞、石(2)統一度、量、衡利于各地各民族物質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影響:5.交通上新知講解交通上大修馳道,拆除路障,統一車軌加強了中央和地方的聯系,客觀上,使車輛暢行無阻,交通便利,加強了各地的交流影響:新知講解(秦統一六國后,為了加強對國家的管理)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輛形制和統一文字等;它指的是發生在秦朝的事。這些措施鞏固了秦朝的統一。《史記》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執,書同文”的文字描述,請你說說這句話的大意。它指的是發生在什么時代的歷史事件?這時國家的發展其有什么重要意義?新知講解6.思想上完成統一后不久,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經典,借用古代圣賢的言論批評時政;前六國的貴族們猛烈抨擊秦的統治。秦始皇的政治措施不符合舊制,我們應該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我們這些六國貴族就喪失了以前的地位,我們要復國!新知講解焚六國史書,民間詩、書、百家書(醫藥、卜筮、種樹之書除外)。焚 書新知講解坑 儒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術士與儒生),皆坑之咸陽。新知講解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談談你對“焚書坑儒”的看法。它對中國古代社會、文化造成了哪些影響?利:加強思想控制,鞏固了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弊:鉗制了思想,摧殘文化。新知講解東到東海南至南海西抵隴西北達長城一帶秦朝的疆域新知講解關于秦始皇的功和過,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有的人盛贊他為“千古一帝”,有人則咒罵秦始皇“以暴虐為天下始”。西漢賈誼:《過秦論》:帝失誤、臣失語、不仁義、失民心。 唐代李白: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明代李贄: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輕議。你眼中的秦始皇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新知講解溫馨提示:我們評價歷史人物要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全面評價;主要看他的行為是否推動了社會發展。功:秦始皇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專制制度的基礎;為了鞏固統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大修弛道,開鑿靈渠,統一南方越族地區,北擊匈奴,修萬里長城等,促進了社會發展,對后世產生重大影響。過:秦始皇統治時,濫用民力,賦稅沉重,法律嚴酷,焚書坑儒,使中國古代文化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總的來說,秦始皇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是功大于過。課堂小結鞏固統一的措施影響政治經濟文化交通思想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皇帝制度、三公制度、郡縣制度)、頒布律令1、鞏固了封建國家的統一。2、加強了對人民的統治。修馳道,排路障,車同軌車輛暢行無阻,有利于全國交通和經濟文化往來統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有利于經濟的交流,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課堂練習1.李白詩中“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秦王指誰?( )A.秦始皇B.劉邦C.漢武帝D.孝文帝A2.秦朝在地方推行( )A.禪讓制 B.世襲制C.分封制 D.郡縣制D課堂練習3.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強思想控制B.擊儒家學派C.使秦國史書廣為流傳D.打擊迷信活動A課堂練習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 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基業 (導學案).doc 第一課 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基業 (教案).doc 第一課 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基業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