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列舉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科學精神】了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理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 【公共參與】明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新時代社會主義矛盾的變化 難點 一以貫之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講授法 教學流程: 環節一:導入 觀看厲害了我的國視頻,增強學生自豪感 7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輝煌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就發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這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 新時代解鎖的的新成就 環節二:講授新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政治特征 進入新時代,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視野、從改革開放40年歷程和十八大以來5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方位上,所作出的科學判斷。 自主學習:什么是新時代? 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 1.新的歷史方位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1.科學內涵: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 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 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 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 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偉大意義 結合前面所學知識,談談進入新時代對中華民族、對科學社會主義、對世界的偉大意義(可任選一個角度)。 意味著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 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意味著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合作探究:在為祖國“點贊”的同時,大家就各自的美好生活需要展開了討論。 結合上述事例,談談當前人們對美好生活有哪些需要。 1956年:黨的八大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思考: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與前一歷史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相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新時代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視頻 結合視頻所涉內容和教材知識談談新時代主要矛盾轉化的原因。 2.為什么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轉化 ①人民需求方面:總體上實現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 ②社會生產方面: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 ③制約因素方面: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為主要制約因素。 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 國際地位沒有變。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 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精講點撥: 1、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2、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 觀看中國的昨天,明天小視頻,思考新時代,共創祖國美好明天的關鍵是什么 三、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為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事業越發展、改革越深入,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 結合新總書記講話,談一談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必須一以貫之,接續奮斗? 知識拓展:一以貫之 一以貫之,漢語成語,拼音是yī yǐ guàn zhī,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個道理,從一而終不會改變。 貫:一直,習慣。出自《論語·里仁》。 近義詞:萬法歸宗、始終如一、善始善終 反義詞:雜亂無章、虎頭蛇尾、有始無終 1、為什么必須一以貫之的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歷史進程: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 (2)崇高事業:無比崇高的事業,需要接續奮斗 (3)國家性質:社會主義國家 怎么做?(發散思維) 當堂訓練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生這一轉化的原因是( ) ①我國人民物質文化需要已經得到充分滿足 ②人民在物質、文化、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③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社會生產能力全面進入世界前列 ④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提高,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加突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在對中華文明5 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作為新時代的奮斗者,我們應該( ) ①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行到底 ②在實踐中固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 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 ④牢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B 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