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的成就證明了一個道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回首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如何創立、發展和完善的?為什么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怎樣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導理論?本節課我們通過探究這些問題,堅定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 【學情分析】: 認識層面:新高考,新教材,新學生。高一學生對于在日常的生活中變化有一定的了解,此刻需要學習我國改革開放的背景和進程,此外,國內外形勢嚴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這需要學生認同改革開放的必要性,深刻領會改革開放的巨大歷史意義,以及中國道路的正確性。本節課主要由生活入手,樹立制度自信 (二)情感層面:高一學生目前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時期,學生在生活中可以感知到黨、政府發揮的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深化對黨的堅強領導、人民群眾的勤勞和智慧的認識。通過學習社會主義作為新的社會形態具有強大生命力,從而增強我國深化改革開放的信心,增強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認同感,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通過本課學習,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態度,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通過學習我國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深刻領會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作用,以及其對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借鑒價值,社會主義作為新的社會形態具有強大生命力,從而增強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科學精神:辯證地看待社會主義理論的價值,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深化對黨的堅強領導、人民群眾的勤勞和智慧的認識,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就,但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是一直向前的,不是不是一帆風順的,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主要內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內容;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和主要內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內容、地位和聯系;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教學難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內容、地位和聯系;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講授法 【教學流程】: 環節一:導入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周刊《時代》,1976年到1997年鄧小平共有8次登上《時代》周刊的封面,其中兩度成為年度風云人物。他的入選理由是“他改革了國家,也改變了世界。他的名字總與中國令人稱奇的經濟發展聯系在一起”。讓我們追尋著偉大領袖鄧小平等領導人的足跡,共同探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和發展之路。 環節二:講授新課 黨的十二大,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豐富和發展 自主學習: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構成 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1.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的內容 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在實踐創新基礎上不斷推動理論創新,成功開創并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 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完善——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據新的實踐確立了黨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完善——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總結實踐、展望未來,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教師總結:黨的歷次代表大會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 精講點撥:播放視頻:輝煌歷程 偉大成就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框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總體性概念,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統率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機統一整體。 正確理解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何為“四個自信”,“四個自信”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框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地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3.我們是如何堅持道路自信,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 (1)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立足基本國情,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2)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3)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4)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5)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四個自信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環節四:合作探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不好,我們應該這么做? 70年的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充分表明: (1)當今世界,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2)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環節五:當堂檢測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 造性地回答的問題是( ) A.什么是社會主義改造、怎樣進行社會主 義改造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D.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原因是堅持了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下列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道路內容的是( ) 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立足我國國情 ②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③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下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和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認識正確的是( )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和文化相互促進、相互作用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答案DDC 小結: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