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生活知識要點解讀第六課 我國的政黨制度1.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1)性質: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2)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 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黨的性質決定的。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3. 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含義,懂得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科學執政,就是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民主執政,就是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健全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依法執政,就是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關系: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依法執政有利于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4. 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指導思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2)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主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內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它科學地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5. 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和優越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這一制度的基本內容包括:第一,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各民主黨派參政的基本點是: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第二,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第三,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第四,多黨合作的根本活動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第五,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人民政協性質: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組織形式,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的組成: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此外,還包括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少數民族人士、各界愛國人士、港澳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等。人民政協的主題:團結和民主人民政協的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具有顯著的優越性。第一,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第二,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第三,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第四,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基本經濟制度決定我們絕不能照搬西方的多黨制。******************************************************復習提示:(1)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與民主黨派的參政地位: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執政和參政不同,但又密切聯系。中國共產黨執政才能確保民主黨派參政,民主黨派參政有助于加強和改進中國共產黨執政,執政和參政都是為了鞏固人民政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共產黨必須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作用,民主黨派必須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在政治上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組織上相互獨立,法律上地位平等,它們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因此不能絕對地說二者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既要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又要發揮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作用。(2)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政協的區別與聯系比較 人民政協 人民代表大會區別 性質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種重要組織形式,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也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國家機關 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國家機關職能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監督權產生方式 通過民主協商推薦產生 民主選舉產生聯系 (1)都從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眾的意愿、要求,都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表現形式(2)都有助于監督國家機關開展工作,提高國家機關的工作效率(3)我國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黨的領導之間的關系三者分別是我國的國體、政體、領導核心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并通過它實現人民民主專政的歷史任務。我國工人階級對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領導,是通過它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來實現的。黨的主張、政策,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成為國家的法律和規定(4)我國的政黨制度與西方的兩黨制、多黨制的根本區別我國的政黨制度 西方的兩黨制、多黨制經濟基礎 生產資料公有制 生產資料私有制國家性質 人民民主專政 資產階級專政政黨關系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 政黨之間是執政黨與在野黨的關系,輪流執政(5)我國的多黨合作制不能為一黨制或一黨專政。(6)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互相監督不能說成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7)人民政協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不是國家機關,不能行使國家職能。(8)人民政協不同于民主黨派。(9)中共、全國人大、國務院、人民政協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有不同地位。******************************************************6.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是我國推進政治文明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區別于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征。總結歸納:關于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知識(1)性質: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2)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3)地位:領導地位(執政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執政地位(執政黨)。(4)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5)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6)工作路線:群眾路線。(7)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8)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9)最終目標和最高綱領:實現共產主義。(10)領導方式: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11)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12)黨的建設:政治建設(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民主集中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