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生活知識要點解讀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課 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1.國家的含義及根本屬性。(1)從本質上講,國家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2)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不是唯一屬性,社會屬性不能掩蓋其階級性)2.我國的國家性質。我國的國家性質(國體)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領導階級:工人階級 階級基礎:工農聯盟 根本標志:工人階級的領導3.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和特點(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2)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它與剝削階級掌握的國家政權不同,對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人實行專政。人民民主專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專政的統一。4、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1)我國人民民主的廣泛性表現在民主主體和民主權利的范圍具有廣泛性。在我國現階段,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解放軍指戰員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在內的全體人民,都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2)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表現在:①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注意:民主的階級性國家、民主等政治現象的關鍵在于牢牢地把握其階級性的本質屬性,即明確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和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都是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的,世界上不存在超階級(全民、永恒、完全、絕對)的國家和民主。5.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立國之本,作為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已被寫入我國憲法;(2)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主要體現為“兩個只有”),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只有加強人民民主專政,才能調動億萬人民群眾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3)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在新的歷史時期有了新的要求:①擴大社會主義民主;②實行依法治國;③強化為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建設服務的政府職能;④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⑤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等。6. 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公民的權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剝奪的;公民的義務也是法定的、莊嚴的、不容推卸的。我們政治生活的全部內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為基礎和準則的。(1)政治權利和自由含義:公民依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表達意愿的權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內容:第一、選舉權與被選舉權①含義:公民依法享有選舉國家權力機關代表和被選舉為國家權力機關代表的權利。注意:這里“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對象是國家權力機關代表,即人大代表。而非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領導人,也非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成員。②地位: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行使這個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③法律資格:A、年滿十八周歲;B、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C、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第二、政治自由①法律依據: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br/>②地位: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表現。③如何行使: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任何政治權利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是權利與義務的辯證統一。第三、監督權①法律依據: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br/>②含義:公民的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權利。③基本方式:批評權、建議權、檢舉權、申訴權、控告權等。④監督對象: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2)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①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原因: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公民的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②遵守憲法和法律;原因: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是公民根本的行為準則。③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原因: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保證,是公民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表現。④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原因:是保衛祖國的需要。7. 說明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是:(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表現:①公民在享有權利與履行義務方面一律平等;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權利都受到保護,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會受到法律制裁。注意:①包括公民平等地享受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這里的“平等”是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立法上的平等。②平等不是絕對的平均主義,不是說享有相等的權利和承擔同等的義務。平等不是相等、同樣、相同。③“平等”意味著反對一切特權。④我國憲法對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規定,是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權利的平等,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不平等。(2)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二者不可分離。權利與義務在法律關系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權利與義務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能確保權利的實現。具體要求:一方面,要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我們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權利。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樹立義務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注意:關于“權利和義務關系”的認識誤區:錯誤認識 指 正等同論:權利即義務,義務即是權利 權利與義務是有嚴格界限的,不能將二者等同起來割裂論:權利和義務是可以分離的 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不能將二者割裂開來先后論:先享有權利,后履行義務 這種理論實質上來說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側重論:享有權利比履行義務更重要 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不能說哪一個更重要均等論:享有多少權利就履行多少義務 公民享有的權利與履行的義務不可能完全等量(3)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①在我國,國家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國家尊重和保障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公民在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時,要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結合起來。③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產生矛盾的時候,個人利益要服從國家利益,這是公民愛國的表現。注意:國家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并不總是一致的,往往會發生沖突.8.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1)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作為中國公民,依法先例政治權利,依法履行政治性義務,是我們政治生活的基本內容。(2)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積極參與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是我們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3)參加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參加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是政治生活的有機構成部分。(4)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9. 公民積極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的意義。(1)意義:①依法有序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②能否有序的政治參與,決定著我們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這也是對我們政治素養的檢驗。(2)有序與無序政治參與,區別在于:①是否遵循法律、規則、程序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③是否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可變通為如何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