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必修一分子與細胞前三章知識點總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必修一分子與細胞前三章知識點總結

資源簡介

第一章走進細胞知識點總結
一、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
1.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如運動、生殖等。
2.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如生長、發育、反射等。
3.病毒生命活動離不開活細胞。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質構成。有的病毒還有DNA,有的病毒還有RNA。
二、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1.結構層次:細胞 組織 器官 系統 個體 種群
群落 生態系統 生物圈
2.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統。
3.植物不具有系統這一層次。
單細胞生物不具有組織、器官、系統。
病毒不屬于任何一個層次。
4.種群: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
群落:種群的總和。
生態系統:生物+環境。
三、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1.經常提到的結構
光圈、轉換器、粗、細準焦螺旋、載物臺、目鏡、物鏡 反光鏡
2.物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正比,目鏡與放大倍數成反比。
3.顯微鏡放大倍數是指物像邊長的放大倍數。
4.顯微鏡下所成的像與實物相比是放大后的倒像。若觀察的是“b”,則顯微鏡下看到的是“q”。
5.高倍鏡的使用操作
低倍鏡下找視野 移到中央(偏哪移哪) 換成高倍鏡 調節反光鏡或者光圈 調節細準焦螺旋
6. 物像大小 細胞數目 視野亮度 物鏡與玻片距離 視野范圍
高倍鏡 大
低倍鏡 小
7.放大倍數與細胞數目的關系,放大倍數(m),細胞數目(n),則
若細胞成直線排布,n=1/m ;若散亂分布,n=1/m2。
四、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
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了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比較項目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本質區別 無細胞核 有細胞核
不同點 細胞質 沒有復雜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 有核糖體,線粒體、葉綠體能細胞器。
細胞核 無染色體,只有DNA分子 有染色體
生物實例 細菌、藍藻(藍球藻、念珠藻、顫藻、發菜)、支原體、衣原體、放線菌(鏈霉菌)、立克次氏體。 動物、植物、真菌(青霉、曲霉、毛霉、根霉、蘑菇、木耳等)。
相同點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DNA
五、自養生物與異養生物
自養生物:簡單理解就是自己能夠利用無機物(CO2、H2O)合成有機物。
包括綠色植物、藍藻、某些細菌(硝化細菌、硫化細菌等)
異養生物:不能利用無機物(CO2、H2O)合成有機物。如動物、大部分的細菌、真菌。
六、細胞學說
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創立了細胞學說。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證明了生物之間存在親緣關系;使人們對生物體的研究進入了細胞水平。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
一、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一)細胞膜的制備
1.實驗原理:細胞內的物質具有一定的濃度,把細胞放入清水中,細胞由于吸水而漲破,出去細胞內的其他物質,得到細胞膜。
2 實驗材料
(1)選材:選擇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2)原因: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壁、細胞核和復雜的細胞器。
3 實驗過程:
(1)將獲得的紅細胞用生理鹽水稀釋,獲得紅細胞稀釋液。
稀釋的原因:使紅細胞分散開,不易凝集,同時,便于顯微鏡下觀察。
(2)制作裝片:用滴管吸取一滴紅細胞稀釋液,滴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
(3)觀察:用顯微鏡觀察紅細胞的形態
(4)滴蒸餾水:在載玻片的一側滴一滴蒸餾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取。邊吸邊觀察紅細胞的變化。
(5)結果:凹陷消失,紅細胞體積增大,細胞破裂,內容物流出,獲得細胞膜。
(二)細胞膜的成分
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還有少量糖類。脂質(約50%)、蛋白質(約40%)、糖類(約2%-10%)在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磷脂最豐富。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目越多。
(三)細胞膜的功能
1.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3.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1)通過血液運輸來完成的間接交流。細胞 激素 細胞
(2)直接接觸聯系。細胞 細胞
(3)通道聯系,如胞間連絲。 細胞 通道 細胞
二、細胞器——系統內部的分工合作
(一)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比較
細胞器名稱 分布 結構 功能 比喻
線粒體 動植物細胞 雙層膜(內膜形成嵴) 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動力工廠
葉綠體 植物細胞 雙層膜(基粒) 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 能源轉換站養料制造車間
內質網 動植物細胞 單層膜 合成和加工蛋白質、合成脂質 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高爾基體 動植物細胞 單層膜 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蛋白質加工、分類、包裝的車間
核糖體 動植物細胞 無膜 合成蛋白質 生產蛋白質的機器
中心體 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 無膜 與有絲分裂有關
溶酶體 動植物細胞 單層膜 水解破損、衰老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細菌和病毒 消化車間
液泡 植物細胞和低等動物 單層膜 調節植物細胞內環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細胞保持堅挺。
(二)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1.細胞器膜、細胞膜、核膜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2.生物膜結構上的聯系
(三)特殊細胞器的歸類
1.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
2.產生水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
3.與蛋白質合成和分泌相關的細胞器: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核糖體。
4.增大細胞內膜面積的細胞器:內質網、葉綠體、線粒體
5.有顏色的細胞器:液泡、葉綠體。
(四)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線粒體供能
囊泡 囊泡
核糖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細胞膜
合成 加工 再加工 胞吐
多肽 較成熟的蛋白質 成熟的蛋白質 外排
核膜
高爾基體膜
內質網膜
細胞膜
線粒體膜
囊泡
囊泡
直接
間接
間接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知識點總結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組成細胞的元素:
(1)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I、Cl、Ni
主要元素:C、H、O、N、P、S(占原生質總量的97%以上)
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
(2)細胞鮮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細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鮮重狀態下,4種基本元素的含量是O>C>H>N;
干重狀態下,4種基本元素的含量是C>O>N>H。
2.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1)有機化合物:蛋白質、核酸、糖類、脂質
無機化合物:水、無機鹽
(2)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蛋白質。
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著——蛋白質
基本單位:氨基酸
組成元素:C、H、O、N
在生物體中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
結構通式: H2N-C-COOH
結構特點:每個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至少有一 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且該碳原子上還要有一個氫 原子。
R基決定氨基酸的種類,R基不同,氨基酸種類不同。
蛋白質的形成過程
氨基酸
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形成的化學鍵叫做肽鍵。
二胎 二肽:由兩個氨基酸縮合成的化合物。
三肽:由三個氨基酸縮合成的化學物。
多胎 多肽:由多個氨基酸縮合成的化合物。
盤曲、折疊
蛋白質
蛋白質種類多樣性的原因
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成百上千,排列順序千變萬化。
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蛋白質的相關計算
脫水數(水解需水數)=肽鍵數=氨基酸數-肽鏈數
基本題:某個蛋白質分子由100個氨基酸形成的五條肽鏈形成,則此蛋白質在形成過程中,脫掉了多少個水,形成了多少個肽鍵?
解:脫水數=肽鍵數=100-5=95
變型題:某個蛋白質分子完全水解時消耗了n個水分子,則,這個由m條肽鏈組成的蛋白質分子由多少個氨基酸組成 ?
解:氨基酸數=脫水數(水解需水數)+肽鏈數=n+m
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數x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
-水的相對分子質量x脫水數
基本題: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由n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構成的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
解:相對分子質量=na-18x1
變型題:某蛋白質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412,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8,在形成該蛋白質分子時脫去的水分子總質量是1620,則該蛋白質分子的肽鏈數為?
解:第一步,求出脫去的水分子數,1620/18=90
第二步,求氨基酸數,10412=128n-1620,n=94
第三步,肽鏈數=氨基酸數-脫水數=94-90=4
氨基數=肽鏈數+R基中的氨基數=所有氨基酸的氨基數-肽鏈數
羧基數=肽鏈數+R基中的羧基數=所有氨基酸的羧基數-肽鏈數
例題:含有215個N原子的200個氨基酸,形成了5個四肽、4個六肽和一個兩條肽鏈構成的蛋白質分子。這些多肽和蛋白質分子中,肽鍵與氨基數目的最大值是?
解:肽鍵數=氨基酸數-肽鏈數=200-11=189
氨基數=所有氨基酸的氨基數-肽鏈數=215-189=26
=肽鏈數+R基中的氨基數=215-200+11=26
肽鏈中的N原子數=所有氨基酸的N原子總數
=肽鍵數+氨基數
=肽鍵數+肽鏈數+ R基中的氨基數
肽鏈中的O原子數=所有氨基酸的O原子總數-脫水數
=肽鍵數+羧基數x2
=肽鍵數+肽鏈數x2+ R基中的羧基數
氨基酸的排列與多肽種類的關系
A、B、C三種氨基酸,且每種氨基酸只有一個的情況下,
可形成多肽的種類
形成三肽的種類:3x3x3=27
形成二胎的種類:3x3=9
② A、B、C三種氨基酸,每種氨基酸只有一個,
可形成多肽的種類
形成三肽的種類:3x2x1=6
形成二胎的種類:3x2=2
蛋白質的功能
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稱為結構蛋白。
催化功能,如酶。
運輸功能,如血紅蛋白。
調節功能,如胰島素。
免疫功能,如抗體。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
核酸分為兩類: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主要存在與細胞核中,此外,葉綠體和線粒體中也含有。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
核酸的組成元素:C、H、O、N、P
核酸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
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根據五碳糖的不同,核苷酸分為核糖核苷酸和脫氧核苷酸。
結構如下:
4種核糖核苷酸 4種脫氧核苷酸
4.核苷酸種類的判定
(1)根據五碳糖
(2)根據堿基,如果含有T,一定是脫氧核苷酸;
如果含有U,一定是核糖核苷酸。
5. 生物都含有兩種核酸,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DNA或者RNA。
6. 常見的DNA病毒:噬菌體、乙肝病毒等,DNA病毒占大多數。
常見的RNA病毒:煙草花葉病毒、HIV、SARS等
組成生物體的核酸一共有兩種,堿基有5種,核苷酸有8種,脫氧核苷酸4種,核糖核苷酸4種。
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四、細胞中的糖類
1.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組成元素是C、H、O
2.
3.細胞中的糖類
分類 水解產物 分布 功能
單糖 葡萄糖 動植物細胞中 主要的能源物質
核糖、脫氧核糖 核酸的組成成分
果糖 植物細胞中
半乳糖 動物細胞中
二糖 乳糖 半乳糖+葡萄糖 人、哺乳動物的乳汁 水解成單糖功能
麥芽糖 葡萄糖+葡萄糖 發芽的小麥等
蔗糖 果糖+葡萄糖 甘蔗、甜菜中
多糖 纖維素 許多葡萄糖 植物細胞中 構成植物細胞壁
肝糖原 人和動物的肝臟和肌肉 動物的儲能物質
肌糖原
淀粉 谷物、馬鈴薯等 植物的儲能物質
還原糖 果糖、麥芽糖、 葡萄糖、乳糖
五、細胞中的脂質
分類 組成元素 溶解性 分布(有印象) 功能
脂肪 C、H、O 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植物種子、果實;動物脂肪組織 儲能物質、保溫、緩沖和減壓
磷脂 C、H、O、(N、P) 腦、卵、大豆種子 構成膜結構
固醇 膽固醇 動物性食物 構成動物細胞膜;參與脂質的運輸
性激素 動物性腺分泌,進入血液發揮作用 促進生殖器官的成熟和生殖細胞的形成。
維生素D 表皮細胞中的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動物卵黃 促進Ca和P的吸收
等質量的脂肪比糖類分解釋放的能量多,因為脂肪的含氫量高,耗氧量大方能多。
六、細胞中的無機物
水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影響指標
自由水 95.5% 細胞中的良好溶劑;參與化學反應;運輸作用。 影響細胞的新陳代謝速率。
結合水 4.5% 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 影響細胞的抗性
自由水和結合水可以相互轉化自由水與結合水的相對含量決定細胞的代謝強弱,自由水越多,細胞代謝越旺盛,結合水含量越高,細胞的抗旱性、抗旱性越強。
細胞中的無機鹽主要以離子形式存在。
無機鹽的功能:
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組成成分,例如Fe是血紅蛋白的組成元素。
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血液中鈣量減少,會出現抽搐現象;鈣量過多,會引起肌無力。
維護細胞的酸堿平衡。
維持細胞的形態和功能。
七、顏色反應
細胞中的物質 試劑 顏色
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紫色反應
脂肪 蘇丹 橘黃色/紅色
還原糖 斐林試劑 磚紅色沉淀
淀粉 碘 藍色
DNA 甲基綠 綠色
RNA 吡羅紅 紅色
C
R(含有H2N或COOH)
C
C
G
A
A
U
T
G
1條
2條
核苷酸
脫氧核苷酸
脫氧核苷酸鏈
DNA
脫氧核苷酸鏈
核糖核苷酸
RNA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脫氧
核糖
半乳糖第一章走進細胞知識點總結
一、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
1.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如運動、生殖等。
2.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如生長、發育、反射等。
3.病毒生命活動離不開活細胞。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質構成。有的病毒含有DNA,有的病毒含有RNA。
二、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1.結構層次:細胞 組織 器官 系統 個體 種群
群落 生態系統 生物圈
2.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統。
3.植物不具有系統這一層次。
單細胞生物不具有組織、器官、系統。
病毒不屬于任何一個層次。
4.種群: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
群落:種群的總和。
生態系統:生物+環境。
三、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
1.經常提到的結構
光圈、轉換器、粗、細準焦螺旋、載物臺、目鏡、物鏡 反光鏡
2.物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正比,目鏡與放大倍數成反比。
3.顯微鏡放大倍數是指物像邊長的放大倍數。
4.顯微鏡下所成的像與實物相比是放大后的倒像。若觀察的是“b”,則顯微鏡下看到的是“q”。
5.高倍鏡的使用操作
低倍鏡下找視野 移到中央(偏哪移哪) 換成高倍鏡 調節反光鏡或者光圈 調節細準焦螺旋
6. 物像大小 細胞數目 視野亮度 物鏡與玻片距離 視野范圍
高倍鏡 大
低倍鏡 小
7.放大倍數與細胞數目的關系,放大倍數(m),細胞數目(n),則
若細胞成直線排布,n=1/m ;若散亂分布,n=1/m2。
四、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
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了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比較項目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本質區別 無細胞核 有細胞核
不同點 細胞質(細胞器) 沒有復雜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 有核糖體,線粒體、葉綠體能細胞器。
細胞核 無染色體,只有DNA分子 有染色體
生物實例 細菌、藍藻(藍球藻、念珠藻、顫藻、發菜)、支原體、衣原體、放線菌(鏈霉菌)、立克次氏體。 動物、植物、真菌(青霉、曲霉、毛霉、根霉、蘑菇、木耳等)。
相同點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DNA
五、自養生物與異養生物
自養生物:簡單理解就是自己能夠利用無機物(CO2、H2O)合成有機物。
包括綠色植物、藍藻、某些細菌(硝化細菌、硫化細菌等)
異養生物:不能利用無機物(CO2、H2O)合成有機物。如動物、大部分的細菌、真菌。
六、細胞學說
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創立了細胞學說。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證明了生物之間存在親緣關系;使人們對生物體的研究進入了細胞水平。
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知識點總結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組成細胞的元素:
(1)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I、Cl、Ni
主要元素:C、H、O、N、P、S(占原生質總量的97%以上)
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
(2)細胞鮮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細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鮮重狀態下,4種基本元素的含量是O>C>H>N;
干重狀態下,4種基本元素的含量是C>O>N>H。
2.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1)有機化合物:蛋白質、核酸、糖類、脂質
無機化合物:水、無機鹽
(2)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蛋白質。
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著——蛋白質
基本單位:氨基酸
組成元素:C、H、O、N
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
結構通式: H2N-C-COOH
結構特點:每個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且該碳原子上還要有一個氫原子。
R基決定氨基酸的種類,R基不同,氨基酸種類不同。
蛋白質的形成過程
氨基酸
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形成的化學鍵叫做肽鍵。
二胎 二肽:由兩個氨基酸縮合成的化合物。
三肽:由三個氨基酸縮合成的化學物。
多胎 多肽:由多個氨基酸縮合成的化合物。
盤曲、折疊
蛋白質
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成百上千,排列順序千變萬化。
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蛋白質的相關計算
脫水數(水解需水數)=肽鍵數=氨基酸數-肽鏈數
基本題:某個蛋白質分子由100個氨基酸形成的五條肽鏈形成,則此蛋白質在形成過程中,脫掉了多少個水,形成了多少個肽鍵?
解:脫水數=肽鍵數=100-5=95
變型題:某個蛋白質分子完全水解時消耗了n個水分子,則,這個由m條肽鏈組成的蛋白質分子由多少個氨基酸組成 ?
解:氨基酸數=脫水數(水解需水數)+肽鏈數=n+m
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數x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
-水的相對分子質量x脫水數
基本題: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由n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構成的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是多少?
解:相對分子質量=na-18x1
變型題:某蛋白質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412,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8,在形成該蛋白質分子時脫去的水分子總質量是1620,則該蛋白質分子的肽鏈數為?
解:第一步,求出脫去的水分子數,1620/18=90
第二步,求氨基酸數,10412=128n-1620,n=94
第三步,肽鏈數=氨基酸數-脫水數=94-90=4
氨基數=肽鏈數+R基中的氨基數=所有氨基酸的氨基數-肽鏈數
羧基數=肽鏈數+R基中的羧基數=所有氨基酸的羧基數-肽鏈數
例題:含有215個N原子的200個氨基酸,形成了5個四肽、4個六肽和一個兩條肽鏈構成的蛋白質分子。這些多肽和蛋白質分子中,肽鍵與氨基數目的最大值是?
解:肽鍵數=氨基酸數-肽鏈數=200-11=189
氨基數=所有氨基酸的氨基數-肽鏈數=215-189=26
=肽鏈數+R基中的氨基數=215-200+11=26
(4) 氨基酸的排列與多肽種類的關系
A、B、C三種氨基酸,且每種氨基酸只有一個的情況下,
可形成多肽的種類
形成三肽的種類:3x3x3=27
形成二胎的種類:3x3=9
② A、B、C三種氨基酸,每種氨基酸只有一個,
可形成多肽的種類
形成三肽的種類:3x2x1=6
形成二胎的種類:3x2=2
蛋白質的功能
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稱為結構蛋白。
催化功能,如酶。
運輸功能,如血紅蛋白。
調節功能,如胰島素。
免疫功能,如抗體。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
核酸分為兩類: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此外,葉綠體和線粒體中也含有。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
核酸的組成元素:C、H、O、N、P
核酸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
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根據五碳糖的不同,核苷酸分為核糖核苷酸和脫氧核苷酸。
結構如下:
4種核糖核苷酸 4種脫氧核苷酸
4.核苷酸種類的判定
(1)根據五碳糖
(2)根據堿基,如果含有T,一定是脫氧核苷酸;
如果含有U,一定是核糖核苷酸。
5. 生物都含有兩種核酸,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DNA或者RNA。
6. 常見的DNA病毒:噬菌體、乙肝病毒等,DNA病毒占大多數。
常見的RNA病毒:煙草花葉病毒、HIV、SARS等
組成生物體的核酸一共有兩種,堿基有5種,核苷酸有8種,脫氧核苷酸4種,核糖核苷酸4種。
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四、細胞中的糖類
1.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組成元素是C、H、O
2.
3.細胞中的糖類
分類 水解產物 分布 功能
單糖 葡萄糖 動植物細胞中 主要的能源物質
核糖、脫氧核糖 核酸的組成成分
果糖 植物細胞中
半乳糖 動物細胞中
二糖 乳糖 半乳糖+葡萄糖 人、哺乳動物的乳汁 水解成單糖功能
麥芽糖 葡萄糖+葡萄糖 發芽的小麥等
蔗糖 果糖+葡萄糖 甘蔗、甜菜中
多糖 纖維素 許多葡萄糖 植物細胞中 構成植物細胞壁
肝糖原 人和動物的肝臟和肌肉 動物的儲能物質
肌糖原
淀粉 谷物、馬鈴薯等 植物的儲能物質
還原糖 果糖、麥芽糖、葡萄糖、乳糖
五、細胞中的脂質
分類 組成元素 溶解性 分布(有印象) 功能
脂肪 C、H、O 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植物種子、果實;動物脂肪組織 儲能物質、保溫、緩沖和減壓
磷脂 C、H、O、(N、P) 腦、卵、大豆種子 構成膜結構
固醇 膽固醇 動物性食物 構成動物細胞膜;參與脂質的運輸
性激素 動物性腺分泌,進入血液發揮作用 促進生殖器官的成熟和生殖細胞的形成。
維生素D 表皮細胞中的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動物卵黃 促進Ca和P的吸收
六、細胞中的無機物
水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影響指標
自由水 95.5% 細胞中的良好溶劑;參與化學反應;運輸作用。 影響細胞的新陳代謝速率。
結合水 4.5% 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 影響細胞的抗性
自由水和結合水可以相互轉化自由水與結合水的相對含量決定細胞的代謝強弱,自由水越多,細胞代謝越旺盛,結合水含量越高,細胞的抗旱性、抗旱性越強。
細胞中的無機鹽主要以離子形式存在。
無機鹽的功能:
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組成成分,例如Fe是血紅蛋白的組成元素。
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血液中鈣量減少,會出現抽搐現象;鈣量過多,會引起肌無力。
維護細胞的酸堿平衡。
維持細胞的形態和功能。
七、顏色反應
細胞中的物質 試劑 顏色
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紫色反應
脂肪 蘇丹 橘黃色/紅色
還原糖 斐林試劑 磚紅色沉淀
淀粉 碘 藍色
DNA 甲基綠 綠色
RNA 吡羅紅 紅色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
一、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一)細胞膜的制備
1.實驗原理:細胞內的物質具有一定的濃度,把細胞放入清水中,細胞由于吸水而漲破,出去細胞內的其他物質,得到細胞膜。
2 實驗材料
(1)選材:選擇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2)原因: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壁、細胞核和復雜的細胞器。
3 實驗過程:
(1)將獲得的紅細胞用生理鹽水稀釋,獲得紅細胞稀釋液。
稀釋的原因:使紅細胞分散開,不易凝集,同時,便于顯微鏡下觀察。
(2)制作裝片:用滴管吸取一滴紅細胞稀釋液,滴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
(3)觀察:用顯微鏡觀察紅細胞的形態
(4)滴蒸餾水:在載玻片的一側滴一滴蒸餾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取。邊吸邊觀察紅細胞的變化。
(5)結果:凹陷消失,紅細胞體積增大,細胞破裂,內容物流出,獲得細胞膜。
(二)細胞膜的成分
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還有少量糖類。脂質(約50%)、蛋白質(約40%)、糖類(約2%-10%)在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磷脂最豐富。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目越多。
(三)細胞膜的功能
1.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3.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1)通過血液運輸來完成的間接交流。細胞 激素 細胞
(2)直接接觸聯系。細胞 細胞
(3)通道聯系,如胞間連絲。 細胞 通道 細胞
二、細胞器——系統內部的分工合作
(一)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比較
細胞器名稱 分布 結構 功能 比喻
線粒體 動植物細胞 雙層膜(內膜形成嵴) 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動力工廠
葉綠體 植物細胞 雙層膜(基粒) 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 能源轉換站養料制造車間
內質網 動植物細胞 單層膜 合成和加工蛋白質、合成脂質 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高爾基體 動植物細胞 單層膜 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蛋白質加工、分類、包裝的車間
核糖體 動植物細胞 無膜 合成蛋白質 生產蛋白質的機器
中心體 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 無膜 與有絲分裂有關
溶酶體 動植物細胞 單層膜 水解破損、衰老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細菌和病毒 消化車間
液泡 植物細胞和低等動物 單層膜 調節植物細胞內環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細胞保持堅挺。
(二)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1.細胞器膜、細胞膜、核膜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2.生物膜結構上的聯系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線粒體供能
囊泡 囊泡
核糖體 內質網 高爾基體 細胞膜
合成 加工 再加工 胞吐
多肽 較成熟的蛋白質 成熟的蛋白質 外排
C
R(含有H2N或COOH)
A
C
A
C
T
G
G
U
1條
2條
核苷酸
脫氧核苷酸
脫氧核苷酸鏈
DNA
脫氧核苷酸鏈
核糖核苷酸
RNA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
脫氧
核糖
半乳糖
核膜
高爾基體膜
內質網膜
細胞膜
線粒體膜
囊泡
囊泡
直接
間接
間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寿光市| 大悟县| 葵青区| 莱芜市| 榕江县| 乌兰浩特市| 皮山县| 河间市| 辛集市| 定结县| 鄢陵县| 玛多县| 灵璧县| 曲松县| 竹山县| 大同市| 彭州市| 弥渡县| 马鞍山市| 庆城县| 合川市| 赤城县| 碌曲县| 甘孜| 江北区| 安塞县| 延津县| 嘉善县| 宝兴县| 古田县| 大名县| 白朗县| 西丰县| 石景山区| 嘉祥县| 宿迁市| 鸡东县| 阜平县| 安平县| 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