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音版音樂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3課時《繡紅旗》《卡門序曲》教學設計課時:1課時課類:設計·應用教學策略/教學思路:音樂欣賞課是要求學生理解音樂作品,從作品中獲取美、體驗美、表現美,它是培養學生理解、感知、體驗、鑒賞、評價、表現和創造美的能力的重要手段。這一課的重點是加強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為學生創設充分聆聽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的機會,讓學生走進序曲,享受音樂。課件的制作加入了視頻片段,這樣讓他們有更直觀的感受,對欣賞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達到欣賞的最高境界。教材分析:《繡紅旗》歌曲為F徵調式,拍,中速,采用分節歌的形式創作而成。全曲為一個單樂段結構,由六個樂句組成。除了第六樂句之外,前五個樂句均是兩小節一個樂句。歌曲的旋律樸實、優美而深情,充分地表現了江姐和她的難友們對新中國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和祝福,更表現了江姐視死如歸的堅定革命信念。《卡門序曲》A大調,回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銳對比的形象之上,以華麗、緊湊、引人入勝的音樂來表現這部歌劇的主要內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劇內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對比的效果將歌劇的內容充分地表現了出來,主題選自歌劇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場時的音樂。本劇的序曲是音樂會上經常單獨演奏的曲目。學情分析:九年級的學生生理、心理日趨成熟,參與意識和交往的愿望增強,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增多,在學習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經驗。應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更有意識地將音樂的人文內涵融入教學中。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體驗感悟法。教學用具:課件、錄音機學生用具:課本課題《繡紅旗》《卡門序曲》第3課時學科音樂年級九年級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聆聽、欣賞《繡紅旗》感受歌曲中蘊含的革命思想、音樂情感及其風格,進而體驗劇中人物高尚的無產階級革命思想。通過《卡門序曲》的學習,初步了解序曲的概念與作用,掌握“回旋曲式”的結構。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作品的欣賞和分析,了解音樂要素對表達情緒所起的作用,引導學生參與體驗音樂創編活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卡門序曲的》欣賞,能夠感受、體驗其各部分的音樂情緒。通過欣賞《繡紅旗》體驗蘊涵于音樂中的美和人物豐富的情感,逐漸理解“愛國、團結、奮斗、奉獻”這一精神,并讓學生認識到,創造精神文明,振興中華是青少年的責任。重點《卡門序曲》的曲式結構的辨別,正確認識每個主題的發展變化并記憶音樂作品片斷。理解歌曲《繡紅旗》的音樂情緒。難點感受歌曲,《繡紅旗》的風格特點。感受《卡門序曲》的回旋曲式中的三個音樂主題和它們的情緒對比。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教師出示東北民俗童謠《江姐》學生打著節奏念一念激發興趣,引入課題講授新課《繡紅旗》江姐介紹:江姐是對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愛稱,曾用名江志煒。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貢市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繡紅旗》歌劇背景:江姐和戰友得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激動地拿出自己珍藏的紅旗,含著熱淚繡起來。歌曲欣賞:教師播放《繡紅旗》音頻,并指導學生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齊唱、領唱;歌曲的旋律樸實、優美而深情,充分地表現了江姐和她的難友們對新中國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和祝福,更表現了江姐視死如歸的堅定革命信念。教師再次播放音頻指導學生回答:一方面“熱淚隨著針線走”,表達了她們內心的喜悅,“繡出一片新天地”,表達了她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另一方面,身處牢獄,只能將狂喜之情隱藏在內心深處。中國新歌劇:是中國近現代出現的即有別于傳統戲曲,又不同西洋歌劇的音樂形式,它的發展從最初的摸索到真正的新的民族特色,前后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學生看屏幕上江姐的介紹,自主學習。學生聽老師講解江姐和獄友們繡紅旗的故事,聯想當時的畫面及江姐和獄友們激動的心情。學生欣賞歌曲并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學生再次欣賞并思考:為什么在那種“特定環境下”,深陷牢獄的戰友們還要一針一針的繡紅旗?學生聽老師介紹中國新歌劇形成的歷程。1、了解江姐生平事跡,為《繡紅旗》的學習打基礎。教師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下講述故事,讓學生投入情境中。完整欣賞歌曲,給學生一個初步的印象。再次欣賞加深主題旋律印象,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涵。5、積累中國新歌劇相關知識。講授新課《卡門序曲》1、西洋管弦樂隊:兩管一弦一打擊教師出示樂器分組圖片教師介紹:序曲指歌劇、舞劇等開幕前演奏的短曲,由管弦樂隊演奏,集中了最主要的旋律,仿佛是劇情的縮影。《卡門序曲》介紹:法國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創作的歌劇《卡門》中的前奏曲,是該歌劇中最著名的器樂段落,常單獨演奏。教師出示歌曲卡門主要人物表,并播放全曲視頻。分段欣賞樂曲:教師播放A段主題音頻:樂曲的主部主題是一段描繪斗牛場面的樂曲。由木管樂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氣氛熱烈歡快,把人們帶入西班牙斗牛場那種喧鬧狂熱的意境之中。教師播放B段主題音頻,音樂顯得輕松活潑,沒有前段那樣熱鬧了,好像婦女兒童也都來到了斗牛場,焦急地期待著斗牛士出現的興奮狀態這樣一個場景。第一插部A、B段對比表8、教師播放C段音頻并介紹:樂曲的第二插部旋律來自歌劇第二幕中埃斯卡米洛的詠嘆調《斗牛士之歌》。9、教師指導學生唱一唱C段主題旋律。C段介紹:教師出示表格,從不同角度進一步分析C段學生觀看西洋管弦樂隊分組的圖片,認識樂器及分類。學生了解什么是序曲學生看屏幕上的文字,聽老師介紹《卡門序曲》。4、學生欣賞視頻,捋順人物關系。5、學生欣賞樂曲的A段部分,并試著說一說這段旋律由什么樂器演奏,情緒如何,表現的是什么樣的場面?學生欣賞B段部分,并回答:B段音樂作者要描述的是怎樣一個場景?學生通過對比欣賞來填好表格。學生欣賞C段主題音樂,感受兩次呈現的不同之處。學生跟著哼唱C段主題旋律,注意前倚音的唱法。學生聽老師講解,加深印象。了解管弦樂隊相關知識。了解序曲相關知識。更深一步的了解樂曲,有助于下一步的學習。完整欣賞,給學生一個整體印象。熟悉A段主題旋律,感受熱烈歡快的情緒。熟悉B段主題旋律,培養學生分析樂曲的能力。培養學生對旋律、力度的感受力和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鞏固主題旋律,加深印象。10、學生此處做簡單的了解,不做要求,不用過度分析和記憶。拓展延伸回旋曲式:是由同一基本主題與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多次循環交替構成的曲式。A+B+A+C+A+……。這種曲式適于表現活潑歡騰的情景。學生根據《卡門序曲》的欣賞來體會回旋曲式通過作品實例的分析使學生容易理解回旋曲式。課堂小結今天我們欣賞了《繡紅旗》,通過我們學習增強了同學的愛國主義民族意識,加深了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我們又欣賞了《卡門序曲》,我們在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音樂是生活美的表現,讓我們一起暢游于音樂的海洋,共同去體驗美、鑒賞美、表現美。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說出自己對歌曲的體會。對本課知識進行總結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板書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1張PPT)《繡紅旗》《卡門序曲》人音版九年級上新知導入江姐江姐好江姐,你為人民灑鮮血。叛徒走狗甫志高,你是人民的大壞包。東北民俗童謠《江姐》江姐江姐是對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愛稱,曾用名江志煒。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貢市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后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1948年,彭詠梧在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任上戰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于重慶軍統渣滓洞監獄,受盡酷刑仍堅不吐實,1949年11月14日被敵人殺害并毀尸滅跡;同志們習慣稱她江姐,以表敬愛之情。新知講解《繡紅旗》歌劇背景江姐和戰友在獄中收到了一封信,得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異常興奮激動。在信里,了解到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她們激動地拿出自己珍藏的紅旗,含著熱淚繡起來。革命者憑想象制作的五星紅旗新知講解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齊唱、領唱歌曲的旋律樸實、優美而深情,充分地表現了江姐和她的難友們對新中國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和祝福,更表現了江姐視死如歸的堅定革命信念。歌曲欣賞新知講解旋律有什么特點?刻畫了獄友們怎樣的心情?旋律線起伏大,但最后都下嘆。表現了獄友們悲喜交加、堅定無比又無可奈何。為什么在那種“特定環境下”,深陷牢獄的戰友們還要一針一針的繡紅旗?新知講解一方面“熱淚隨著針線走”,表達了她們內心的喜悅,“繡出一片新天地”,表達了她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另一方面,身處牢獄,只能將狂喜之情隱藏在內心深處。是中國近現代出現的即有別于傳統戲曲,又不同西洋歌劇的音樂形式,它的發展從最初的摸索到真正的新的民族特色,前后經歷了半個多世紀。中國新歌劇新知講解演唱方法聲樂形式藝術特點內容音樂創作手法重視民族性和地方性,大量吸取了民族民間音樂和戲曲的素材。揭示戲劇矛盾沖突,推動劇情發展的作用。繼承民族音樂傳統,借鑒西洋歌劇創作經驗,既有時代特點又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獨唱、合唱、齊唱,對唱等以近代歷史傳統故事和革命體裁為主、反映人物的內心生活的精神面貌,寫實主義。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音樂、詩歌、舞蹈等藝術而以歌唱為主的戲劇形式中國新歌劇的特點民族唱法新知講解西洋管弦樂隊兩管一弦一打擊新知講解銅管樂器組小號長號大號圓號新知講解短笛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木管樂器組新知講解弓弦樂器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新知講解打擊樂器組定音鼓镲三角鐵小、大鼓新知講解什么是序曲?指歌劇、舞劇等開幕前演奏的短曲,由管弦樂隊演奏,集中了最主要的旋律,仿佛是劇情的縮影。新知講解法國作曲家喬治·比才《卡門序曲》法國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創作的歌劇《卡門》中的前奏曲,是該歌劇中最著名的器樂段落,常單獨演奏。由于其帶有進行曲特點,常被人成為“斗牛士進行曲”。這首序曲結構簡單,僅僅描寫了歡樂氣氛和劇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新知講解歌劇卡門主要人物表衛隊下級軍官…唐霍賽吉普賽煙草女工…卡門斗牛士..…埃斯卡米洛新知講解樂曲的主部主題是一段描繪斗牛場面的樂曲。由木管樂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氣氛熱烈歡快,把人們帶入西班牙斗牛場那種喧鬧狂熱的意境之中。新知講解音樂顯得輕松活潑,沒有前段那樣熱鬧了,好像婦女兒童也都來到了斗牛場,焦急地期待著斗牛士出現的興奮狀態這樣一個場景。B段音樂作者要描述的是怎樣一個場景?新知講解從旋律線中可以看出B段音樂旋律上下起伏比較大新知講解畫一畫旋律線A段旋律節奏緊湊,旋律線起伏不大段落旋律力度場景強熱鬧弱輕松、活潑第一插部A、B段對比表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樂曲的第二插部旋律來自歌劇第二幕中埃斯卡米洛的詠嘆調《斗牛士之歌》。新知講解這個主題先后呈現了兩次。第一次呈現時由弦樂組奏主旋律。它抒情細膩、感情真摯。第二次呈現時,加進了木管樂器奏主旋律。其情緒威武雄壯,帶有凱旋的氣質,表現了斗牛士氣宇軒昂、英姿勃勃的形象。兩種唱法分別帶給你怎樣的感受?下面根據它的樂譜我們大家一起唱一唱:新知講解段句C1C2力度弱強演奏方法連奏斷奏音高低高場景斗牛士款款走來斗牛士氣勢逼人,英姿颯爽表現情緒抒情細膩威武雄壯音樂發展的手法是多樣的,不僅僅是旋律或節奏的變化,改變演奏方法、提高或降低八度、力度的改變等也是其中一些重要手法。新知講解回旋曲式:是由同一基本主題與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多次循環交替構成的曲式。A+B+A+C+A+……。這種曲式適于表現活潑歡騰的情景。拓展學習課堂總結談一談這節課學到了什么吧!今天我們欣賞了《繡紅旗》,通過我們學習增強了同學的愛國主義民族意識,加深了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我們又欣賞了《卡門序曲》,我們在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音樂是生活美的表現,讓我們一起暢游于音樂的海洋,共同去體驗美、鑒賞美、表現美。板書設計作業布置在網絡上找一找歌劇《江姐》和歌劇《卡門》的視頻看一看,或者閱讀相關書籍。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A14歌劇《江姐》選曲:繡紅旗(1978年錄制).mp3 A15清唱劇《江姐》選曲:繡紅旗.mp3 B01管弦樂:卡門序曲(組曲版).mp3 B02管弦樂:卡門序曲(歌劇版).mp3 《繡紅旗》.mp4 主題A.mp3 主題B.mp3 主題C.mp3 人音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3節《繡紅旗》《卡門序曲》.ppt 人音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3節《繡紅旗》《卡門序曲》(教案).doc 卡門序曲.mp3 卡門序曲.mp4 銅管.mp3 長笛.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