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中物理第3節汽化和液化第三章物態變化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觀察思考濕衣服上的水去哪了?干手器為什么能加速濕手變干?“白氣”是冰糕上冒出的嗎?大霧是從高處“下”來的嗎?導入新課在透明塑料袋中加入幾滴酒精后,將袋擠癟,排盡空氣后用繩把袋口扎緊,放入熱水中,你會看到什么變化?從熱水中拿出塑料袋,過一會又有什么變化?怎樣解釋這些變化?甲在塑料袋中滴入酒精乙把袋擠癟,把口扎緊丙放到熱水里面觀察到了什么現象?塑料袋膨脹,酒精液體消失.想想做做從熱水中拿出塑料袋,過一會又有什么變化?塑料袋變癟了,內壁附著小液滴.分析:為什么塑料袋會鼓起來,酒精液體去哪了?袋中的酒精受熱變成了氣體,所以塑料袋膨脹.最后塑料袋里的小液滴是什么?為什么?是酒精,因為水沒有進去。是酒精蒸氣變成了液態酒精。1.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2.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一、沸騰我們常將冷水燒開來飲用,所謂燒開就是將冷水加熱到有大量的氣泡冒出。水“開”了這一生活用語在物理學中叫做沸騰。水“開”了這一生活用語在物理學中叫做沸騰。你認真觀察過水的沸騰嗎?水在沸騰時有什么特征?課堂活動實驗水沸騰后如果繼續加熱,溫度會不會越來越高?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2)實驗器材: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燒杯、溫度計、火柴、中心有孔的硬紙板、鐘表、水。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沸騰時繼續加熱,水的溫度可能會增加……設計實驗:(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起保溫作用,跟鍋蓋一樣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②當水溫達到90℃時去掉硬紙板,每隔30S記錄一次溫度。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③撤掉酒精燈,停止對燒杯加熱,觀察水的變化情況。(1)實驗步驟:①按圖所示從下往上組裝實驗裝置,在燒杯中裝入水,用酒精燈水加熱至沸騰,觀察水發生的變化(包括水的溫度、發出的聲音、水中的氣泡等)。起保溫作用。跟鍋蓋一樣(2)實驗數據:時間/min00.511.522.533.544.55溫度/℃9091929394959697989898根據記錄的溫度值,作出水的溫度—時間關系曲線:分析論證:①水沸騰前,氣泡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小,未到液面就消失了;沸騰時,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將氣泡內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沸騰前沸騰時②由圖像可以看出:沸騰前,水的溫度不斷上升;沸騰時水的溫度保持不變。實驗中,水沸騰時的溫度是98℃。③停止加熱,水不能繼續沸騰。可見,沸騰過程中需要吸熱。實驗結論①不斷地對水加熱,水的溫度不斷升高.②達到某一溫度時,水開始沸騰,此后,雖然繼續對水加熱,但水溫度不再升高.③停止加熱后,水的沸騰立即停止。交流與評估:讓學生回顧各個環節,你認為這些探究還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請提出來,說出改進的措施(1)本實驗:可能因為溫度計的問題,或者大氣壓影響使測出水的沸點不是100℃。(2)為了縮短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提高水的初溫;②減小水量;③加大酒精燈的火焰;④加蓋紙蓋.2.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1.沸騰:在液體內部和液體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汽化現象。3.沸騰的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吸收熱量4.沸點與氣壓有關:沸點隨氣壓減小時降低,隨氣壓增大時升高如圖,讓燒瓶中的水沸騰,移去酒精燈,水停止沸騰.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有什么現象?說明什么問題?現象:燒瓶中的水重新沸騰。分析:向瓶底澆冷水后,溫度降低,燒瓶里的說蒸汽液化,瓶內氣壓降低,水的沸點降低,水的溫度高于沸點,所以又沸騰。液體沸點/?C液體沸點/?C液體沸點/?C液態鐵2750甲苯111液態氧-183液態鉛1740水100液態氮-196水銀357酒精78液態氫-253亞麻仁油287液態氨-33.4液態氦-268.9幾種液體的沸點/?C(標準大氣壓)(1)不同的液體的沸點是不同。(2)1個標準大氣壓的水的沸點是100℃(3)同一種物質的沸點與氣壓的高低有關取一張光滑的厚紙,做成小紙鍋,紙鍋里裝些水,放在火上加熱.注意不要讓火苗燒到水面以上的紙,注意觀察紙鍋是否燃燒.紙鍋燒水因為紙的著火點大約是183℃,而水燒開時的溫度約為100℃,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所以紙不會燃燒起來。想想做做二、蒸發晾曬濕衣服時,無論春夏秋冬,溫度高低,都會逐漸變干;衣服上的水分是以蒸發的形式汽化的,說明蒸發在常溫的下可以發生。1.蒸發的特點(1)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2)只發生在液體表面.(3)是緩慢的汽化現象.實驗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兩塊相同的玻璃片、酒精燈、水、酒精、膠頭滴管、小扇子。實驗器材:課堂活動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探究過程:(1)探究蒸發快慢與溫度的關系,控制空氣流速、表面積相同.取兩塊相同的玻璃片,將等量的酒精分別滴在兩塊玻璃片上,只對一塊玻璃片上的酒精加熱,觀察哪塊玻璃片上的酒精先干。現象:加熱過的玻璃片上的酒精先干結論:空氣流速、表面積相同,液體溫度越高,蒸發越快。(2)探究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的關系,控制空氣流速、溫度相同.取兩塊相同的玻璃片,將等量的酒精分別滴在兩塊玻璃片上,只將一塊玻璃片上的酒精涂抹開攤平,稍等片刻,表面積大的酒精先干。現象:表面積大的酒精先干。結論:空氣流速、溫度相同,液體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取兩塊相同的玻璃片,等量的酒精分別滴在兩塊玻璃片上,只對一塊玻璃片上的酒精扇風,扇一會兒會發現空氣流動快的先干。(3)探究蒸發快慢與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控制表面積、溫度相同.現象:空氣流動快的酒精先干。結論:液體的表面積、溫度相同.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2.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上述現象表明,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三個:(1)液體的溫度。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2)液體的表面積。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3)液體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液體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越大,蒸發越快。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上有什么感覺?如果再對著滴有酒精的皮膚吹一口氣,又有什么感覺呢?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到涼爽,原因是酒精蒸發吸熱,帶走了熱量。再吹一口氣,手背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蒸發加快,皮膚上就會感覺更涼。2.如果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涂些酒精,溫度計的示數會有什么變化?如果溫度計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溫度計度數會變化嗎?并做簡單的解釋。①溫度計讀數先下降后上升。②溫度計讀數不變。想想做做1.人游泳之后剛從水中出來,即使在太陽下,為什么感覺比在水里還冷?2.在炎熱的夏天,狗常常會伸出舌頭,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狗無汗腺,不能靠出汗來散熱,只能伸長舌頭,大口喘氣,靠加快呼吸,增加蒸發來散熱。游泳后剛從水中出來,人身上有水,皮膚上的水分蒸發,水在蒸發過程中從人的皮膚吸熱,使體溫下降所以感覺冷。觀察思考3.蒸發具有致冷的作用液體蒸發時從周圍的物體中吸收熱量,使周圍物體的溫度降低。即蒸發有致冷作用。比較蒸發、沸騰的異同點三、液化你能說出下面現象中的“水”和“白氣”是從哪里來的嗎?①冬天,室外的人不斷地呼出“白氣”夜間氣溫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在草木液化成小水珠。這是呼出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液化成的小水滴③戴眼鏡的人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鏡片蒙上一層小水珠.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冷鏡片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到鏡片上。②清晨,路邊的草或樹葉上結有露珠想想議議1.液化的方法(1)降低溫度:所有的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的時候,都可以液化。(2)壓縮體積:在一定溫度下,壓縮氣體的體積也可以使氣體液化。有些氣體,要同時使用壓縮體積和降溫的方法才能使它液化.液化石油氣氣體打火機2.氣體液化的好處:氣體液化后體積縮小,便于儲存和運輸.因為100℃的水蒸氣液化為水時,要放出大量的熱。所以,100℃的水蒸氣燙傷更嚴重。3.液化放熱問題:被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氣燙傷,哪個更嚴重?火箭科學.技術.社會電冰箱與臭氧層冰箱中熱的“搬運工”是一種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質(制冷劑)。液態的工作物質經過很細的毛細管,進入冰箱冷凍室的管子汽化、吸熱,使冰箱內溫度降低。然后汽化的蒸氣被壓縮機壓入冷凝器,在這里液化。并把從冰箱內帶來的熱通過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制冷劑這樣循環流動,冰箱冷凍室里就可以保持很低的溫度.但是氟利昂也有其危害:它是臭氧層破壞的元兇。3本堂重點:蒸發、沸騰的特點及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本堂難點:分析總結沸騰的條件和特點。課堂小結考點一:汽化的概念和特點【典型例題1】(2020貴州安順市)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發 的緣故導致身體會感到冷,此時他會不由自主地將身體蜷縮起來,這其實是為了 水分蒸發(選填:“加快”或“減慢”)。吸熱減慢典例分析(2020江蘇蘇州市)在燒瓶中注入剛剛沸騰的水,塞緊瓶塞,將燒瓶倒置,再用冷水澆燒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騰起來。該實驗現象說明了( )A.沸騰過程需要吸熱B.沸騰過程需要放熱C.水的沸點與環境溫度有關D.水的沸點與水面上方氣壓有關D遷移訓練(2020赤峰市)下面四幅圖中的描述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葉上的露珠C.秋天,枝頭掛滿白霜D.嚴冬,冰雕逐漸變小B考點二:液化的概念和特點【典型例題2】典例分析(2020天門?仙桃)關于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汽化。B.蒸發和沸騰都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汽化現象,都是吸熱的。C.清晨,路邊的草上結有露珠,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D.從冰箱內取出的冰棍周圍會冒“白氣”,這里的“白氣”是水蒸氣。C遷移訓練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3 汽化和液化(共33張PPT).pptx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flv 水蒸氣液化.wmv 紙杯燒水.wmv 自制水沸騰實驗_高清.wmv 酒精的汽化和液化.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