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一節電荷及電荷守恒定律【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 ·知道三種使物體帶電的方法及帶電本質。? ·知道電荷守恒定律。? ·知道什么是元電荷、比荷、電荷量、靜電感應的概念。(二)過程與方法? ·物理學螺旋式遞進的學習方法。? ·由現象到本質分析問題的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節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體帶電的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 ·科學家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的滲透─—課后閱讀材料。【教學重、難點】? 重點:電荷守恒定律? 難點:利用電荷守恒定律分析解決相關問題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的相關問題。初中學過自然界有幾種電荷,它們間的相互作用如何?電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電荷名字的由來: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臘人發現了摩擦過的琥珀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16世紀,英國御醫吉爾伯特提出了電荷的概念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提出了正、負電荷的概念。設情境創一、電荷電荷是物質的一種屬性1、自然界中有兩種電荷(1)正電荷: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2)負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_2.兩種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3、電荷的多少是用電荷量來表示。一般情況下物體不帶電,不帶電的物體內是否存在電荷?如何使物體帶電?原子的構成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質子中子(正電)(不帶電)核外電子:離原子核較遠的電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脫離原子核的束縛,離開原子。物質的微觀結構(中性)(負電)(正電)不帶電的物體內存在電荷,且存在等量正、負電荷,在物體內中和,對外不顯電性。二、三種起電方式1、摩擦起電摩擦的本質是:摩擦時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摩擦起電的原因是什么?實驗: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體帶電: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用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帶負電。金屬導電機理:金屬內有自由移動的電子自由電子正離子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動而不移動。++++----++++----++++++----++++----++++++----++++----++靜電感應近異遠同2、感應起電規律:近端感應異種電荷,遠端感應同種電荷把電荷移近不帶電的導體,利用靜電感應可以使導體帶電的現象,叫做感應起電.感應起電的實質:電子的轉移3、接觸起電通過與帶電體直接接觸,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從而使不帶電的物體帶上與帶電體同性的電荷。感應起電的實質:電子的轉移一個物體帶電時,由于電荷之間會互相排斥或吸引,如果接觸另一個導體電荷會轉移到這個導體上,這種方式稱為接觸起電3、接觸帶電接觸后再分開+Q+Q接觸后再分開+Q-3Q-Q-Q兩個完全相同的帶電導體,接觸后再分開,二者將原來所帶電量的總和平均分配 Q?。?br/>三、電荷守恒定律:1.起電的本質:無論是哪種起電方式,其本質都是將正、負電荷分開,使電荷發生轉移,并不是創造電荷.2、電荷守恒定律:電荷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在轉移的過程中,系統的電荷總數保持不變.(1)電荷的多少如何表示?它的單位是什么?(3)元電荷的數值是多少?它的數值最早是由哪位物理學家測定的?(2)什么是元電荷?一個電子就是一個元電荷嗎?(4)什么是比荷?電子的比荷是多少?電荷量:電荷的多少,簡稱電量。單位:庫侖C元電荷的值一個電子或質子所帶電量為元電荷帶電體的電荷量與質量的比值叫做比荷美國科學家密立根電荷量的正負不表示電荷量的大小,只代表電荷的性質所有帶電體所帶電荷量只能是元電荷的整數倍四、元電荷小結1、自然界存在兩者電荷(1)正電荷: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2)負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2、使物體帶電的方式:(1)摩擦起電(2)感應起電-近異遠同(3)接觸起電3、電荷守恒定律: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電荷的代數和總是保持不變。1、將不帶電的導體A和帶有負電荷的導體B接觸后,在導體A中的質子數() A.增加B.減少C.不變D.先增加后減少C2、某人做靜電感應實驗,有下列步驟及結論:①把不帶電的絕緣導體球甲移近帶負電的絕緣導體球乙,但甲、乙兩球不接觸。②用手指摸甲球。③手指移開。④移開乙球。⑤甲球帶正電。⑥甲球不帶電。下列操作過程和所得結論正確的有()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④→③→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③→⑤√√3、把兩個完全相同的金屬球A和B接觸一下,再分開一段距離,發現兩球之間相互排斥,則A、B球原來的帶電情況可能是() A.帶有等量異種電荷B.帶有等量同種電荷C.帶有不等量異種電荷D.一個帶電,另一個不帶電√√√4、有A、B、C三個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間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帶正電,則: A.B、C球均帶負電 B.B球帶負電,C球帶正電 C.B、C球中必有一個帶負電,而另一個不帶電 D.B、C球都不帶電√5、圖7中A、B是兩個不帶電的相同的金屬球,它們靠近帶正電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況中,判斷A、B兩球的帶電情況:(1)A、B接觸后分開,再移去C,則A_______,B______;(2)A、B接觸,先移去C后,再把AB分開,則A_______,B_______.(3)A、B接觸,用手指瞬間接觸B后再移去C,則A_______,B_______;正電負電不帶電不帶電負電負電6、用一根跟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靠近不帶電驗電器的金屬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間接觸一下金屬桿c后拿開橡膠棒,這時驗電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帶電情況是() A.a帶正電,b帶負電 B.a帶負電,b帶正電 C.a、b均帶正電 D.a、b均帶負電 E.a、b均不帶電√a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感應起電.mp4 接觸起電.mp4 摩擦氣球.mp4 摩擦起電原因.mp4 物理選修3-1:1.1《電荷及其守恒定律》課件上課用.ppt 玻璃棒.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