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發展生產,滿足消費》課題名稱《發展生產,滿足消費》教材分析本框題設有兩目,第一目講述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一是生產決定消費,教材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二是消費對生產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教材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第二目講述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大力發展生產力,主要分析了兩個問題,一是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性,二是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學情分析學生作為消費者,有著相應的生活經驗,所以結合生活實際應該不難理解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但這種理解可能還停留在問題的表面,需要教師加以適時引導,使其進一步認識到物質資料的生產對于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對于解決我國當前面臨的主要矛盾的重要意義,深入理解國家采取擴大內需政策的原因和意義。第二目的內容學生在初中有所接觸,但因為比較抽象,而且與學生距離較遠,所以有一定的的教學難度,同時這也是提升學生認識的關鍵點。教學目標三維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深刻領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自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調動學生為社會生產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的積極性。2.知識目標:理解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理解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和措施。3.能力目標:引導學生運用生產與消費的生產關系,分析現實生活中相關的經濟現象,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目標1.感受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理解生產的決定作用,深刻領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進而內化政治認同樹立科學精神。2.自覺擁護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現階段的相關經濟政策,提高社會理解和參與能力,培養公共參與意識。教學重點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和措施教學難點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教學方法提問法、講授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教學媒介教材、多媒體課件教學環節(15分鐘)教學過程設計意圖組織教學目光掃視,組織課堂。組織課堂導入新課(2分鐘)走進經濟生活,無論是誰,都離不開生活消費。上一單元我們共同了解了市場經濟中流通的貨幣及其作用、了解了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和價格變動的規律、學習如何正確看待多種多樣的消費方式和消費行為,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消費,必須提供更好、更多的商品和服務,這離不開生產的發展,人民的勞動和企業的經營。所以我們今天學習第二單元第一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搭建橋梁,使學生回憶學過的知識,在頭腦中再現并進行加工,培養思維能力。提出疑問,激發學生好奇心。講授新課(35分鐘)探究一: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一、生產決定消費(一)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1.PPT展示《木蘭詩》片段進行小互動:相信大家都學過《木蘭詩》,請一名同學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木蘭詩》背后的故事。2.請一名同學解讀前兩句“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br/>這反映了花木蘭為了替父從軍購買了戰馬,說明花木蘭出行消費的對象是“馬”。教師提問:同學們是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到達學校的呢?(汽車、動車、高鐵、公交、電動車、飛機)3.PPT展示圖片:現代的交通工具教師追問:那花木蘭為什么不坐飛機去戰場呢?(因為那個時候飛機還沒發明出來。)4.得出結論:人們所能消費到的對象,要以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為基礎,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二)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1.請一名同學解釋“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br/>顯然,這句詩描述了花木蘭為奔赴戰場而去市場購買武器裝備的情景。2.提問:大家平時是怎么購物的呢?(去實體店或網購等等)3.PPT展示圖片:現代多樣的購物方式4.得出結論: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我們現代人的消費方式和渠道變得更多樣化,說明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三)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1.教師解釋“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br/>這兩句反映了花木蘭為了到達軍營,經歷了跋山涉水的辛苦和危險。2.PPT展示圖片:現代交通工具舒適便捷安全的優點3.得出結論:與花木蘭騎著馬跋山涉水為期十幾天甚至數月的辛苦到達目的地相比,我們現代的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大大地縮短了行程時間,并且更安全、舒適,我們都市人的消費質量和水平顯得更高。這說明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四)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1.創設情境:花木蘭戰勝歸來,天子認為木蘭英勇善戰,給她記一等功,賞賜千百金以上。天子問木蘭有什么要求,木蘭說不愿做尚書省的官,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回到故鄉與家人團聚。天子聽完對她大加贊賞,還給她推薦了馬鈞新發明的指南車。木蘭在端詳了這個新發明后立刻花錢訂購了一輛,踏上了回鄉的旅途。思考:為什么木蘭放棄了騎馬而訂購指南車?2.PPT展示圖片:騎馬與指南車的對比四馬并架指南車:便捷、行駛顛簸小,舒適、安全騎馬:長途顛簸、舒適性差3.得出結論:四馬并架指南車與騎馬相比有許多優點,吸引了木蘭的關注,刺激了她的消費欲望,這說明生產為消費創造新的動力。過渡:生產決定消費,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但是我們能否忽視消費呢?消費對生產有何作用?二、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PPT創設情境:情境一:蘋果公司前總裁喬布斯:必須使我們生產的每一臺iPhone進入消費者的口袋,我們的工作才有意義。華為總裁任正非:要正確理解消費者的要求,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情境二:近年來華為手機在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使得消費者對華為手機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更多的機型和功能供消費者選擇,華為公司則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推出了不同的機型,開發了不同的功能。情境三:華為手機的熱銷,帶動了手機配件、數據連接、軟件開發等相關領域的發展。情境四:人們對華為手機的認可度不斷提高,對華為手機也有了更多的期許和更高的要求,這促使華為公司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強對員工的新技術開發技能和生產技能的培養。要求:分組討論,以上材料如何體現消費反作用于生產?消費是生產的目的1.展示圖片:喬布斯與任正非的圖片與名言2.得出結論:生產出來的產品只有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完成。說明消費是生產的目的。(二)消費對生產起導向作用1.展示圖片:華為手機的更新換代2.得出結論: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導向作用。說明消費對生產起導向作用。(三)消費是生產的動力1.展示圖片:華為手機配件、數據連接、軟件開發等2.得出結論: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說明消費是生產的動力。(四)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1.展示圖片:為滿足需要,華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培養2.得出結論:華為公司為滿足人們的消費需要,提高勞動力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說明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三、易錯點分析1.生產與消費相互影響、互為動力但不相互決定。在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中,生產的決定作用是第位的,消費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不能把二者等量齊觀,不能認為二者相互決定,生產與消費相互影響是正確的。2.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具有雙重性。消費能夠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但這是有條件的。只有不超越社會生產能力,合理、適度的消費才是生產的真正動力,而過度的、不合理的高消費則會阻礙生產的發展。3.方法點撥:正確區分生產對消費的決定作用與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在選擇題中題干材料是體現生產決定消費還是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在做題時容易混淆,判斷的關鍵在于材料的落腳點上,如果落腳點是生產發展,一般側重強調消費的反作用;如果落腳點是生活水平提高,一般側重強調的是生產決定消費。探究二: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1.過渡:沒有生產,我們就無法生存和發展。任何社會都需要環生產過程的不斷重復和更新,這就是再生產。社會再生產節包括四個環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我們通過一個循環的圖來表示一下他們的關系。2.解釋:其中,直接生產過程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分配和交換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產品被生產出來后,在社會各成員之間進行分配,而把分配所得的產品讓渡給其他社會成員,以換回自己所需要的產品,就是交換;把交換所得的產品進行使用和消耗,以滿足自己的生活所需,這就是消費,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探究三:大力發展生產力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展示圖片:中國GDP總量、中國人均GDP與世界各國人均GDP提出問題:我國GDP總量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GDP卻排名靠后,如何縮小這樣的差距?(大力發展生產力)追問: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生產力?總結得出結論:(1)根本原因: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物質基礎。(2)現實原因: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3)決定性意義:發展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化,具有決定意義。(4)根本任務: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措施(一)過渡:既然我們充分了解了大力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那么我們對于大力發展生產力應當采取什么措施呢?(二)得出結論:1.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保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2.必須全面深化改革。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全面深化改革)3.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加快生產力發展必須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提高勞動者的素質)4.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從學生曾經學過的知識入手,采用一案到底的方法并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素材,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學習動機,引導學生探索生產決定消費的四個表現。鞏固新課(5分鐘)課堂練習:1.沒有高清電視生產的大發展,就沒有人們對高清電視的強烈向往。據測算,今年全球將有2.14億戶家庭接收高清電視節目。這主要表明(D)A.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B.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C.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D.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2.當今社會,人們的信息需求不斷擴大,以往那種簡單的語音服務以及網絡接入服務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信息需求。在中國,一種新興產業——信息服務業,正在蓬勃發展。材料主要說明(C)①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②消費需求的變化對生產調整起導向作用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④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會帶動相關產業的出現和成長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3.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下列屬于破解發展準題的是(A)①牢牢抓住文化建設這個中心②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素質③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④堅持改革,根本改變社會主義的各項基本制度A、②③B、①②C、②④D、③④鞏固新知識結束新課(2分鐘)所以我們得出結論:人們的消費,從根本上來講不是由人們的主觀愿望決定的,而是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決定的。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為消費創造動力。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同時消費對我們的生產也有反作用,所以我們應當鼓勵適度理性消費。生活在生產力高速高質量發展的今天,應該更加珍惜我們所能享受到的一切,同時擁護我們國家大力發展生產力的相關政策,在將來也要參與到我們生產勞動的大軍中來,為生產力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對課堂進行小結,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布置作業(1分鐘)請同學們在生活中尋找更多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的相關實例,同時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拓展,并做好預習工作板書設計正板書副板書4.1發展生產,滿足消費生產與消費(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